汉语音韵学
音韵声律—音韵知识(古代汉语课件)
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
① 上古音时期: 即公元3世纪以前,先秦至两汉时期语音系统,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 ② 中古音时期: 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魏晋至宋时期的语音系统,也叫韵书时期。这一时 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切韵》等韵书里,因此形成的学科叫《切韵》学,与古音 学相对,这一学科也叫今音学。
四、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① 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夏炘、朱骏声、 章太炎、黄侃等人相继研究,基本弄清了上古汉语韵部的面貌;
② 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人相继研究,基本弄清了上古汉语声母的面貌; ③ 孔广森发现了“阴阳对转”这一汉语语音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④ 陈澧首次使用系联法研究出了《广韵》的声类和韵类; ⑤ 王力先生继清人之后确立了上古音的“微”部;罗常培、
周祖谟先生全面揭示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韵部的特点; ⑥ 瑞典学者高本汉即第一个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和方法系
统构拟出了汉语中古音的声韵系统。
音韵学的基本内容:
① 音韵学的定义 ② 传统音韵学的研究内容 ③ 音韵学的应用 ④ 音韵学史上做出贡献的学者
音韵学
音韵学概说
一、定义
音韵学,或称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 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属于 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音韵学的研究内容
音韵学概述
信》:“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 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钱氏认为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3母,中古读 “知彻澄”3母的字,在上古分别读作舌头音 “端透定”3母。
形声字:“重—董懂動”、“竹—笃”、 “定-綻”、“冬-终”
根据韵尾不同而对古韵进行的分类。 阴声韵—指无韵尾和以元音收尾的韵。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n、-m、-ng尾的) 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韵([-k]、[-t]、[-p]
收尾)
音韵学知识应用
一、双声、叠韵 双声,两个汉字声母相同。 叠韵:两个汉字的韵相同。 联绵字:又称连绵词,是两个字连缀在一
4、韵目
韵书中韵部的代表字叫韵目。如《广韵》把“东、 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 “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韵书又把一韵之内而声母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 就成为一个“小韵”。同小韵的字都同音。
(三)声调方面的概念
1、四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南史·陆厥传》:齐永明(齐武帝年号,公元 483-493年)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 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 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
二、古音通假
“通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 在这个概念中,“假”是借的意思,“通” 指的是两个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可以相沟通, 即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字当另一个字来用, “通假”二字结合后的含义,就是通过借 用的方式使二字相通,把借来的字当本字 用。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
汉语音韵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与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绪论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和中古两期。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二、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txt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自己选择45°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135°俯视着看你。
Hanyu yinyunxue
汉语音韵学
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历史语音学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一组历史上的材料,推求它当时代表的音。比如研究《诗经》押韵音、《切韵》音等等。这有时候需要从现代方言材料倒着往上推求。第二是就某一个或一组音,把它从某个历史时期的面貌变成现代某些音的历史叙述清楚。这两个方面经常是互相交叉,互相验证,互相辅助的。
学术研究的方法、结论是从材料产生的。音韵学的材料不幸有残缺的。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有什么样的方法和结论。底下以材料为纲,把过去研究家采用的方法举例讲出来。也就是介绍音韵研究“做什么”、“怎么做”。这两样讲明白了,音韵学“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说说音韵学发展的简史。
韵文各民族在史前或有史的早期,即便没有文字,就有史诗了。这些史诗多数有半专业的人演唱或是念。和史诗同时或稍后又产生了抒情的民间小诗。有些诗可能押韵,汉族的最早的诗就大部是押韵的。最早结成集的就是《诗经》。
先民多半迷信。有的故事,包括一部分史实;都在算卦的卦辞里保存着。这种卦辞也大半押韵,保存在《易经》里。
在开始结集的时候,这些押韵绝大多数是好听、顺口的。年代久了,语音变了,就有些地方不顺口了。比方《诗经》的第一首《关睢》第一章的 1、2、4句末字是“鸠”、“洲”、“逑”,很顺口,第三章的1、2、4句末字是“得”、“服”、“侧”,就不那么顺口了。这时候就有人出来研究。研究的结果,认为现代读音“服”念[-u□]类音是错了,应当念[b□□]。出错儿由谁负责呢?由唐朝官方承认的《切韵》和它的修订本《唐韵》负责,因为他们把“服”和读“族”“屋”的字收在一韵。用这个观点写成书的,就有顾炎武的《唐韵正》。虽然他也有所承受,不过他是第一个作得详尽的。有单讨论古四声的,就象江有诰的《唐韵四声正》。体例都是先列一个字,再说明“唐韵”注音怎么“错”了。
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音韵学
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
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
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
二、汉语语音的分期:
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
音今音学
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
音北音学
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
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
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
早期,直接口授法
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
古代汉语·通论音韵
2、古代汉语语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古音时期,指先秦两汉时期语音系统; 中古音时期,指魏晋至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近古音时期,指元明清时期语音系统。
3、音韵学家赖以研究的对象是记录古代 语言的汉字
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汉字的读音,归 纳各个历史时代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系 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又通过各个历 史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比较,从而阐明汉语 语音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因此,罗常培先 生说:“音韵学就是分析汉字或汉语里所 含的声韵调三种元素,而讲明他们的发音 和类别,并推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古今流 变的。”
2、划分音类的标准 从印欧语系来说,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 元音和辅音,把这些元音和辅音按照一定规 律拼合起来就可以组合成为词素或词,于是 就表达了一定的概念。就汉语来说,汉语的 语音系统虽然不使用元音、辅音这样的因素 来构成,但使用声、韵、调这样的因素来构 成,它们依照一定规律拼合,构成词和词素, 表达一定的意义。
二、音韵学的研究目的和对象
1、语音的发展和演变
《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 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其中的麦、德、国、直已经完全不押韵了。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 之,曰:“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其 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少 顷,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 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管子曰:“子邪?言伐 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 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 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 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 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 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 也。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 当者莒也。”
音韵学训诂学
音韵学及训诂学基础
一、音韵学基础
(一)什么是音韵学
1、音韵学
①定义汉语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古今音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②音韵学和语音学的区别
二者都是研究语音的,但又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不同:语音学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适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
音韵学则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而且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汉字读音及其变化的,只适用于汉语。
2、音韵学包括的内容
汉语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
三、近古音(元明清);四、现代音。
①古音学以先秦两汉诗歌韵文而且是以诗经用韵味主要依据,并结合形声字来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②今音学以《切韵》、《广韵》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
③等韵学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研究汉语语音结构的学科。
④北音学以元《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研究近代语音的学科。
(二)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声母及其相关概念
①声母一个音节中居于前面的辅音因素。声母音韵学中叫做声、声纽、声类等。
②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
③守温三十字母,三十六字母
相传唐末释守温参照梵文字母,根据汉语的实际语音发明了三十字母。后来到了宋代又将三十字母增加为三十六字母:
唇音——(重唇音)帮、滂、並、明、(轻唇音)非、敷、奉、微,
舌音——(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
牙音——见、溪、群、疑,
齿音——(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穿、床、审、禅,
1喉音——影、晓、匣、喻,
汉语音韵
第一节汉语音韵基础知识
一、汉语的音韵结构及特点
每个音节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声调。韵母可分韵头(介音)和韵腹、韵尾。其中韵腹是不可缺少的,声调也是必备的。其余部分是可有可无的。
二、汉语音节的成分—声母、韵母和声调
1.关于声
(1)声纽: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后一种叫“零声母”。
字母: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
(2)发音部位:在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五音: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3)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
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4)三十六字母:最早用汉字代表声母的是唐代末年的和尚守温,他制定了三十字母。后来宋人在唐人三十字母的基础上,构成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
(5)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唐棣玄黄心思冠军(古双声)
准双声: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与齿音这三种关系中发音方法相同者:
同类同直行(舌头与舌面。上下对直),如,端照准双声……
舌齿同直行(把庄初崇与照穿神对直),如,庄照准双声……
2.关于韵
(1)韵母:指一个音节当中,除去辅音声母和前加半元音零声母的部分。
韵部: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
汉语音韵学》
【三十六字母】
传统音韵学沿用最久的一套声母类别标目。 宋
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益而成。三十六 字母大致可以代表唐末宋初的汉语声母系统。 返回本章目录
清与浊
清声
按照声
母的发
发音时不 带音的辅 音
全清
不送气的清声
次清
送气的清声
音方法
分类
全浊
浊声
发音时带 音的辅音
带音的塞音、 擦音、塞擦音
根据气流 或浊化的 程度分类
和塞擦音 和半元音
音
音
见
影 晓
溪
群
匣
疑
舌根音
舌面中音
(半元音)
喉
喻 半舌音 半齿音 来 日
返回本章目录
舌尖中音 舌面前音
第二节
•
关于声母的基本概念
• 二、五音、七音:
古人对声母按发音部位分出的类别(具体内 容)。
• 三、清浊、轻重:
•
清浊是古人对声母发音方法分类的一个重要 方面,即声母发音是声带振动与否。古人轻重的 含义与之相同。
• 一、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研究的对象和 内容: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 声、韵、调系统的状况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它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象现代汉语语音学 是现代汉语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区别: 主要研究对象 范畴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口语 共时语音学 音韵学 古代书面语 历史语音学 我国古代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字学叫“小学”。“小学”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个 分科。
汉语音韵学
zh [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 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 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真正”、“重镇”。 ch [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h[ ]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出处”、“拆穿”。 sh [ ]舌尖后、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 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 “深山”、“熟睡”。 r [ ]舌尖后、浊、擦音。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 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如 若”、“仍然”。
j [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 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 开,形成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基建”、“家 具”。 q [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j[ ]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亲戚”、“确切”。 x [ ]舌面、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 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缝隙间 摩擦而出。例如“详细”、“心胸”。
音韵学介绍
音韵学介绍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1⾳韵学与⾳韵学的功⽤
§1⾳韵学与⾳韵学的功⽤
⼀、⾳韵学
1、概念:
⾳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有⼀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呼的韵母相拼,⽽不能与开⼝呼与合⼝呼的韵母相拼。
2、分类:
传统⾳韵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今⾳学、古⾳学和等韵学。今⾳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门学问;古⾳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门学问;等韵学是⽤“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某⼀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功⽤
汉语⾳韵学和汉语史、汉语⽅⾔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学、古代历史、古代⽂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是多⽅⾯的。下⾯我们主要从四个⽅⾯谈谈汉语⾳韵学的功⽤:
1、汉语⾳韵学是建⽴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指出汉语语⾳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向发展,就不能不建⽴汉语语⾳史。要建⽴汉语语⾳史,⾸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史的建⽴,⽽要知道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韵学的研究。
古代汉语 音韵学
相 近 性 渐 减
概 念 渐 大
韵摄: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的若干个韵合并起 来,用一个汉字作为代号,这个汉字就是韵摄。 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 第二部是晋代吕静的《韵集》 十六摄: 以元音收尾:果 假 遇 蟹 止 效 流 以辅音-m收尾:咸 深 以辅音-n 收尾:山 臻 以辅音-ŋ 收尾:宕 江 曾 梗 通
《广韵》的性质: 1)是韵书,又是字书,同时又具有类书的性质。 2)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依据材料。 3)是研究上古音的依据材料,是汉语语音史上一 部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
3. 中古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 (1)全浊声母清音化: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2)知组、庄组(照二系)、章组(照三系)三组 合流为卷舌音zh,ch,sh。 (3)精组、见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 现代开口呼韵和合口呼韵前:保持z,c,s或g,k,h 现代齐齿呼韵和撮口呼韵前:变成j,q,x。 (4)零声母的字大量增加。
现代音:“五.四” 后至今
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3、声母 (1)现代汉语声母系统 b p m (双唇音) ,f (唇齿音),d t n l (舌 尖中音) ,g k h(舌根音),j q x(舌面音),zh ch sh r(舌尖后音),z c s(舌尖前音) + 零 声母 = 22个 [ŋ] 不能做声母,但古代可以 (2)中古三十六字母
音韵学概述
钱大昕(1728年
- 1804年)中国清代史学家、 语言学家。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江 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对于音韵学和训诂 学很有创见。他研究古声母,证明了上古声 纽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 主要著作: 《恒言录》《潛研堂文集》 《十驾斋养新录》 《二十二史考异》
一、上古声母研究成果
1、古无轻唇音 指两汉前没有唇齿音。
2、《诗经》用韵
韵例就是诗歌押韵的规律和格式。 一、从韵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最普遍。 二、从韵在章中的位置看,情况较复杂。大
概可分为三种: ① 一韵到底。 ② 换韵。 ③ 交韵。
韵字系联法
前人为了弄清《诗经》用韵的现象,曾将
《诗经》中押韵的字加以系联、排比和归纳, 将可以常在一起押韵的字归纳为同一个韵部。 这就是古人的“韵字系联法”,是前人归纳 韵部的一般做法。 举例:《关雎》中“得、服、侧”三字押韵, 在上古同部。《伐檀》中“辐、直、侧、特、 食、亿”同部。故可推“得、服、侧、辐、 直、特、食、亿”均同部。
顾炎武:《音学五书》,古韵十部 江永:《古韵标准》,古韵十三部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古韵十七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王力:古音三十部。
古代汉语--第七章 音韵学
无:明母,鱼部
第六、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γuai]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韵
调
声
平 仄
韵头
韵腹
韵尾
平 上 去 入
五音 清浊 七音 (发音 (发音 方法) 部位)
开合 四呼
等
阴 声 韵
阳 声 韵
入 声 韵
根据开口度的大小,把两呼各分为一、二、三、四等。如: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高古豪反 交肴 嬌宵 澆蕭 開口 kɑu kau kiɛu kieu 觀古桓反 關刪 勬仙 涓先 合口 kuɑn kuan kiuɛn kiuen
明清四呼洪细 开口洪音 开口细音 开口呼 齐齿呼 无介音,主要元音不是﹝i﹞、﹝u﹞、 ﹝y﹞ 介音或主要元音是﹝i﹞
舒声
促声
(一)声方面的术语
1、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又称“声”、“纽”、“声纽”、“音纽”、 “声类”等。(唐以前声母用反切上字表示,或叫双声,同一声母用字 可不同。如:“d”这个声母就可用“德、得、冬、端、丁、多”等表 示。) 2、声类:声母的类别。清代陈澧《切韵考》系联《切韵》(《广韵》) 反切上字,得到四十一声类。 3、唐末和尚守温30字母:相传释守温发明了30字母 。 4、宋人36字母(见下页图) ※※二者比较: 唇音—不芳并明【非敷奉微】; 舌音—端透定泥【娘】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 是舌上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床】是正齿音;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音韵学概述
唇音 双 唇
帮
舌尖中 端 舌音
舌面前 照
舌叶
庄
齿音
舌尖前 精
牙音 舌 根
见
喉音 喉
影
滂並明 透定泥 穿神日 初床 清从 溪群疑
来 审禅喻 山俟 心邪 晓匣
三、上古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指两汉以前的声母系统。其代表是《诗经》音。清 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古无舌上”,揭开了古声母研究的序幕。
1.上古时期无轻唇(指两汉前没有唇擦音)。
以母(喻四)的读音与定母相近,有“喻四归定”之说
异文例: 《尚书·舜典》:“命汝典乐,教胄子”,《周礼·春官·大司乐》 郑玄引作“教育子”,《说文》“育”下云:“《虞书》曰: 教育子。” 胄,澄母,上古归定母,幽部字;育,以母,觉 部字,幽觉有对转关系。 《左传·僖公元年》:“邢迁于夷仪”,《公羊传》作“陈 仪”。夷,以母,上古脂部字;陈,澄母,上古归定母,真部 字。上古脂部真部具有阴阳对转关系,二字可通。 声训例: 《释名》:“妻之姐妹曰姨,姨,弟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
的“淇、棋、期、欺、基、箕 、
祺、骐”等字也是“之”部。 注意:形声字历时很长,造字人很多,难免有 古今之别、方音之异,不可能有一个很统一的 标准。
研究上古汉语韵母的方法:
一般是从中古音出发,把《诗经》、 《楚辞》、《周易》以及群经、诸子里的韵 语的韵脚确定之后,加以分析、归纳,同时 参照谐声、异文等其它材料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yu yinyunxue
汉语音韵学
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历史语音学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一组历史上的材料,推求它当时代表的音。比如研究《诗经》押韵音、《切韵》音等等。这有时候需要从现代方言材料倒着往上推求。第二是就某一个或一组音,把它从某个历史时期的面貌变成现代某些音的历史叙述清楚。这两个方面经常是互相交叉,互相验证,互相辅助的。
学术研究的方法、结论是从材料产生的。音韵学的材料不幸有残缺的。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有什么样的方法和结论。底下以材料为纲,把过去研究家采用的方法举例讲出来。也就是介绍音韵研究“做什么”、“怎么做”。这两样讲明白了,音韵学“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说说音韵学发展的简史。
韵文 各民族在史前或有史的早期,即便没有文字,就有史诗了。这些史诗多数有半专业的人演唱或是念。和史诗同时或稍后又产生了抒情的民间小诗。有些诗可能押韵,汉族的最早的诗就大部是押韵的。最早结成集的就是《诗经》。
先民多半迷信。有的故事,包括一部分史实;都在算卦的卦辞里保存着。这种卦辞也大半押韵,保存在《易经》里。
在开始结集的时候,这些押韵绝大多数是好听、顺口的。年代久了,语音变了,就有些地方不顺口了。比方《诗经》的第一首《关睢》第一章的 1、2、4句末字是“鸠 ”、“洲”、“逑”,很顺口,第三章的1、2、4句末字是“得”、“服”、“侧”,就不那么顺口了。这时候就有人出来研究。研究的结果,认为现代读音“服”念[-u□]类音是错了,应当念[b□□]。出错儿由谁负责呢?由唐朝官方承认的《切韵》和它的修订本《唐韵》负责,因为他们把“服”和读“族”“屋”的字收在一韵。用这个观点写成书的,就有顾炎武的《唐韵正》。虽然他也有所承受,不过他是第一个作得详尽的。有单讨论古四声的,就象江有诰的《唐韵四声正》。体例都是先列一个字,再说明“唐韵”注音怎么“错”了。
根据“正”的结果,有人把许多古书用来押韵的字标出来,有的加上自己认为对的音注。这么作的有顾炎武的《诗本音》等等。直到现在,还有人继续作。
“正”了以后,把几千常用字分成多少类,或者叫“部”。作法常是列十几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本部包括《广韵》的哪几个韵。这样,除零星的例外字以外,大多数字该归入什么部就一目了然了。这种工作就叫分部的工作。如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一。为表示根
据充足,还有单把入韵字列成谱的。例如《六书音均表》四。
从整理单个韵脚字到分部在方法上是跨进了一步:自然科学的方法总是从个体审查到分类的。不过韵脚字分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分类有些不同的地方:实例太少,使分类的界限不清。清代人给“阳唐”部[-a□、 -ia□]分类界限相当清楚,例外不多。因为这个部字数多,押韵就容易遵守比较严格的规矩,提起“闭口九韵”(即现代粤、客、闽南文读里用[-m]收尾的部)来,因为字少,诗人们就往往漫出分部的界限──内容和形式有矛盾,内容总是冲破形式。把这九韵里哪些字分成两部,清代人从来没有统一的结论。段玉裁《答江晋三论韵》说:“九韵古人用者绝少,既难识别;其可分者,又犬牙错出,莫辨宾主:可勿论其短长也。”就反映了这个情况。这是材料少带来的先天缺陷。
分部定了以后,人们发现还有本属甲部的字押进乙部去的情形。 一派人认为这是字少韵难押,偶然出韵。就给这种例子起了个名字叫“合韵”。最详细的还有给这样的字列出谱来的。比方王念孙就有《合韵谱》。
有人不赞成或不完全赞成合韵这个提法,就说某些字从原来的甲部流进乙部去了。从部说, 这叫“通”;从字说,就叫“转”。讲“通转”是因为材料是汉字,和拼音文字里说句“a变成e”那么清楚的话比起来,困难得多,所以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戴震开始讲“相配互转”、“邻近递转”到孔广森(1752~1786)“阴阳对转”,再到章炳麟、《成均图》的“对转”、“旁转”、 ……六种“转”算发展到顶点了。
以上提到的人和著作都把注意力集中到《 诗 》上,《易》、《楚辞》就摆在次要的位置。后代人学会“分部”、“合韵”或“通转”两种方法,有人把它们应用来讲汉魏六朝诗赋的韵。罗常培、周祖谟就曾经列过这种谱。至于给唐诗、宋词列谱的人就多了。
谐声 《说文解字》收了9000多字,80%是谐声字,比方“工”字北京音念gong,韵是-ong。从“工”声,也就是说用“工”作主谐字来表示全字读音的有功、攻、红、空、邛、汞、贡、……后头全有-ong这样的音。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说:“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这么一来,研究谐声字可以用不到700个字作代表,正好象用一个“工”代表“功”等7个以上的字一样。虽然谐声字大量产生的年代,开始比《诗》、《易》早些,结尾晚得多,但是它们的音分起类来跟《诗》韵大致相合,所以有人把主谐字(像上文的“工”)列成表来和韵谱印证。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二就是。
有人把主谐字派生出来的字整个儿分层次列在底
下。这样做的有好几个人。比较通用的是严可均(1762~1843)的《说文声类》。
“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只是说大势。“求”在《说文》是象形字,画了一件皮袄。“裘”只是加了个偏旁。可是“求” 在“尤幽”部,“裘”在“之□”部。换句话说,谐声里也不真能“万字而必同部”,也有“通转”。所以严可均书后头有个十六部《声类出入表》。结果几乎没有一个部不跟另一个部有通转关系。
甲骨金文释读的多了,就有人比照《说文声类》来造表。现代人孙海波《古文声系》就是。《说文》以后还陆续产生了大量谐声字,也有人列谱,象沈兼士《广韵声系》。利用谐声研究声母的没有专书。
异文 一部书传抄久了,不能保证一字不走样。秦始皇烧书,《诗》因为好背,汉初就又流行了。离烧书时间不过十几二十年。可是就有齐、鲁、韩三家,字句不完全一样。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写石经,《公羊春秋》碑后有“颜氏言……”等字样,记下异文。世传《春秋经》三家文字就有差异。左氏《经》隐公元年:“三月,公及□仪父盟于蔑。”“□”金文作“□”,《公羊》作“□娄”。看来这个地名在《公羊》家是念[*tro]一类音。清代钱大昕利用古书异文证明古代没有某几个声母,比方《诗·邶·谷风》“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作“扶服”,结论说“古无奉纽”,扩大了说“古无轻唇”。这些异文里多数可以反映先秦两汉文字通借的情况,间接反映古代一些语音情况。《左传》昭公十五年“费无极”,《汉书·古今人表》作“费亡极”:这就是“鱼阳对转”的好例子,可以给讲“通转”的人提供旁证。清代人用得多。不过异文有起得比较晚的。不都可靠。
读若读如等 汉代人给经书作注,经常用“×读若×”;“×读如×”。从字面看,“若”只能翻成现代话“像”。至于像到什么程度,那没法子肯定。有些“读若”简直暗示某个字是错字,该改成另一个字。《周礼·大卜》:“三曰‘咸陟’”,郑玄(127~200)说:“陟……读如王德翟人之‘德’,言梦之皆‘得’”。这就是等于把“陟”改成“德”。“德”是从“得”派生的词。
另外,说“若”不过是“像”,有人拿他来讲古韵分部,也不周全,还得加上不少讲“通转”的话。
除“读若”以外,还有《公羊》何休(129~182)注的“长言”、“短言”、“内而深”、“外而浅”,高诱(东汉人,生卒不详)注《淮南子》的“急气言”、“缓气言”等等,都因为材料太少,下定义各家意见不一,也没什么人利用。
声训 《易·说卦》说:“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
,丽也……兑,说也。”这里训释字和被训释字声音非常近。可能一个是通语、一个是行业语,或是两个词是同源词。后代的研究者发现每一对字音近,就起个名字叫“声训”。《说卦》大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是创始的。《书·尧典》:“在璇□玉衡。”伏生《大传》说:“璇者,还也;□者,□也。”已经用声训了。伏生从秦活到汉。汉代人大大发展了这种注释法。到《白虎通》达到极盛。汉末刘熙、《释名》就写成专书了。过去讲古韵的人常用声训作古韵分部的辅助材料。清代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的比较详细。利用声训研究声母的人比较少。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曾利用《释名》“天显也” 证明“天竺”译的是古波斯文Hindu,等于梵文Sindhu“身毒”。
反切和韵书 反切出现,最早在汉末。历来相传是孙炎开始作的。章炳麟《国故论衡·音理论》说:“……是应劭时已有反语。”日本释安然《悉昙藏》一引《韵诠·反音例》云:“服虔始作反音,亦不诰定。”看起来反切是东汉末创始的。有了反切,汉族人才有了比较准确的注音方法。
如果有人为上千个字作了反切,人们就可以推测出来他的声韵有多少类。推测用系联的方法。这是清末陈澧创始的。这里又分 3种情况:①同用: 冬都 宗 切、当□□□同用“都”字,所以“冬”、“当”是一类。②互用:当□□□、都□□□两个字互用,所以是一类。③递用:冬都 宗 切、都□□□原则是后一个字给前一个字作切,再后一个字又给第二个字作切,所以这一串字是一类。
除此以外,还有反证法。比如《广韵》支韵□□□□、规□□□。既然切上字同类,那么“为”、“随”韵不同类。
靠这些方法,再加上别的一些补充手段,人们有研究专人专书用的反切上下字的。现代人黄淬伯《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可以算最早的这类著作。
有人把上万个常用字分成若干组,每组里的字音相同,在前头加一个○,在第一个字底下注上反切,若干组音节后半发音相同,放到一处就叫一个“韵”。每韵用第一个字作代表,比方所有某些组后半发-ong音的字抄到一起,用第一个字“东”作代表,就叫东韵。若干个韵总结集成一部书,就叫韵书。
现存最有权威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本书残缺,有几种增修本,最通行的是宋代修的《广韵》。拿《广韵》作《切韵》的代表,用系联法推求它的声类韵类的第一个人是陈澧。 他著有《切韵考》内、 外篇。从“照穿床审禅”里分出“庄初神山”,让流行的“正齿”音分成两组,从“喻”里分出“于”,让三四等分开,
都是他创始的。 把“支、 脂、……”等韵分成三、四类,让人们注意到“重纽”现象也是他的贡献。
从汉末到隋,作反切的人也有不完全一致的。这是时间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广韵》“卑”字“府移切”,在现代大多数方言里可能切出一个像“飞”字的音。宋代修《广韵》,每卷后头就加一行“新添类隔今更音和切”,第一个字就是“□□□□”。所谓“类隔”是说两类切上字历史上来源相近,互相代用。“音和”是类隔的反面,也就是正常的反切。有人就利用这种“类隔”反切作线索,加上别的材料,证明在古音里这两类不分。钱大昕《古无轻唇》、《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两篇文章就是出名的开创工作。研究古韵的越分越细,研究古纽的越并越少。这是材料方法造成的,未必十足反映真相。
反切的方法是用切上字的声母,切下字的韵母合成一个新音节。有时候切上切下字连着念恰好就是要切的新音节, 像“雍”用“於用” 作切,只是偶然碰巧了。有一种改良者,想把一切切上字都改用 -e、-i、-u、-□收尾的,一切切下字都用零声母字,让反切变成连读。这种人用心很好,效果可不好。明吕坤(1536~1618)的《交泰韵》就是这么作的。结果为符合上头的两个条件,像“空屋”切“酷”那样的例不易多得,就不得不找好多怪字来作切上下字。比方用“□翁”给“终”字注音就是。改良方法是历史语音学方法论范围里的东西。
时代一久,语音变了。比方元代人演戏的语言就和《切韵》的大不相同,也就有人出来作新反切,编成新韵书。周德清(元代人,生卒不详)的《中原音韵》就是最有名的。那里切上下字、韵数变动很大。
用同一种书的不同本子互相校勘,也是音韵学的辅助部门。用古今两种以上韵书比较,是语音演变史的准备工作。陈澧就把这两种工作全作过。
有些韵书亡佚,研究家从别的书引用他的字句并企图恢复原书面貌。 最早的是清代纪容舒的 《唐韵考》。这本是辑佚工作的一部分。
韵书是给韵文押韵用的。这两项研究经常互相交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本是从北曲用韵归纳出来的,后来也被作曲的人遵循。清代樊腾凤的《五方元音》是北方人的新韵书。
对音 从先秦起,汉族人就曾经和外国接触,试着记下他们的地名, 族(国)名。《山海经·海内经》里有“天毒”,就是Hindu,《史记·大宛传》的“身毒”,今天的印度。汉武帝时候的“匈奴”,梵文叫H□□a。这些最早是口头相传。到东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驼经,来到洛阳,出《四十二章经》,里头就开始出现像“阿罗汉
” (梵文arhan)那样的对音。 到初唐,密教盛行,需要对译大段的咒语,对音事业大大兴旺起来了。古代“念”佛是一心想念佛。密教念佛,是大段的背梵文咒。咒靠汉字写。后人研究哪些梵文音用什么汉字记,是研究当时汉字读音的捷径。另外唐初汉藏王室通婚,立碑结盟,有一大批人名、官名,是双语的。这种对音材料也是极有用的。罗常培《知彻澄娘音值考》和《唐五代西北方音》就是利用梵汉藏汉对音研究作成的。
日本、朝鲜、越南人记录的汉字读音,也曾被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利用。元代有八思巴(1239~1280)创的蒙古字,那对音是研究古官话的资料。
等韵 从武则天时代起,密教大量流行。密教掺杂着巫术,得大量念咒;咒音不准,引来恶果。人们就开始学悉昙。悉昙就是梵文的识字发音的入门读本,包括字母、拼读、连音规矩等等。汉族和尚学了它,得到分析语音的能力和术语。他们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汉语语音。最早的尝试是分出汉语的开头辅音。明吕维祺(1587~1641)《同文铎》说:“大唐舍利创字母三十,后温首座(守温)益以‘娘、床、邦、滂、微、奉’六母,是为三十六母。”叫“大唐舍利”可能为的是和日本著名尼僧“舍利”分开。但是历代高僧传里不见大唐舍利。敦煌出的“南梁汉比丘”《守温字母》残卷里可只有30个字母。可见早期和尚们是比照梵文来分析汉语的声母的。一是创造了三十六字母,并按发音部位把它们分成“喉牙舌齿唇”,每一个部位又按发音声带颤动不颤动分出“清、次清、浊、清浊”四个大类。二是把韵母分为开合两类和四个等,分开合这一点显然是汉族创造的。梵文悉昙章横行以a、□、i、□等14个元音为次序排,和它们拼的字母写成竖行,按k、kh、□等33个辅音分组排,粗分类可以说按发音部位排。中国和尚是把悉昙章转了一个顺时针90°角,横行是喉牙舌齿唇,竖行是一个(分平上去入)或一组韵。这样,就列出早期的音节总表来了,那就是等韵图。研究者从这种图表出发,对《切韵》和当时的语音能够有比较明确和细致的了解。
宋代人开始允许“××同用”,和尚们因此也敢大胆归并。安然《悉昙藏》二说:“又如真旦《韵诠》五十韵头,今于天竺悉昙十六韵头皆悉摄尽,更无遗余;以彼罗□□□家□□□摄此阿、 阿□……。”和尚们归并汉语韵成十六摄 (parigraha)是从武周开始的,为唐音分类提供了线索。凡在一摄里的韵彼此相像,后来有些书干脆就合并。
语音变了,韵图也逐渐随着变。到了明清的时候,有些人就大刀阔斧地描写方音,像《戚林八音》就是。到这个阶段,
等韵就完全摆脱了《切韵》的旧框框,人们研究它们,宁可说把它作为研究近古通语或方音的材料。现代人陶燠民《闽音研究》就借助于《八音》。再底下的学者就受东西洋影响试拟新字母了。
直音 从读若到反切,是在记音技术上一大进步。可是举个最好认的字来说明某个难字的音和它相等或相似这种方法也方便。《广韵》“拯”字注说“无韵切,音蒸上声”(故宫本王仁□《切韵》字迹模糊,似亦即此语)就是个好例。因为这个韵里别的字全是怪字。这可以说明直音还有它的作用。唐代唐玄度作《九经字样》说:“避以‘反’言,但纽四声,定其音旨。”他注音“‘刊’,音‘渴平’”,就是利用讲四声八病的文艺理论家“刊、侃、看、渴”是“正纽”(两句里用两个同纽的字就算文病),倒过来给“刊”字注音。其余古注像东晋郭璞《山海经南山经》注说:“□,音几。”早就有了。
碰上一组字同音,里头只有两个常用,直音就遇上困难。用难字帮不了读者的忙,用不十分常用的字常遇上“甲音乙”、“乙音甲”这类循环注音的例子。
研究家用直音,可以证明在某时某地两个字音相等。比如“‘屿’,音‘序’”。今天厦门人鼓浪屿的“屿”正念“序” [su□]。这两个字在《广韵》里本是同音字。
借词 近两个世纪,西欧北美的人跟汉族往来,从汉语借过去一些词。汉族是喝茶的发明者,别的民族就一面学这种习惯,一面学这个话。北方人茶念ch□,俄罗斯人就学会说чай,日本人说チャ。南方出口茶的地方是厦门。厦门人茶念[te□],荷兰人学说tee,英吉利人学说tea。从这里可以推测某一个时代汉语某些方言的个别字音。
国内少数民族也曾经大量地向汉族借过字,比方藏族学汉话“铜子”,就说do□tse。
这方面的研究,搜集资料的有赵元任《广西□歌记音》,分量很大。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星。
这种研究总跟民族交通史交叉。这种资料也是“古已有之”了。梵文里称中国为“支那”c□na,印度古史诗《摩诃波罗多》里已经有了,不过很零星。
玩弄语言 汉族人和别的民族一样,也有利用语言来寻开心的习惯。在意义方面有双关一类手法,在语言方面就有用“愚魏衰收”来嘲笑魏收的体语,也有“……创‘同泰’寺。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的事(《世说新语》)。到现代有利用反切原理造隐语的切口,有歇后语里利用同音词的,像“外甥打灯笼──照舅”那类,可以作证明古代不同音的字“舅”、“旧”在现代北京话念得一样的例证。这些材料零散,也可以作研究音韵的辅助材料。
方言
现代方言绝大多数是从南北朝的音演变下来的。北齐颜之推在《家训·音辞》里评论各地方音,认为最淳正的数金陵和洛下两处。现代方言,除闽方言以外,都可以用《切韵》作起点讲它的演变。即便是闽方言,特别是闽南话白话音,虽然缺舌上,轻唇两组音,却并没出《切韵》的范围,更没出钱大昕学说(见古纽)的范围。闽南“老”字有上、浊去两种音。前者跟一切“官话”、粤等方言相合,后者正是“浊上变去”的好例,这是在唐代已经发生的现象。国内的学者从来没怀疑过:现代汉语方言包括闽方言都跟《切韵》音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调查明白了现代方言,可以倒推出来《切韵》的面目的轮廓。当然这种拟构法有缺点:瞄准差一点儿,中靶差几尺。拟构出来,免不了有些不着边际的成分在里头。这得靠别的材料来校正。只要不断进行修正,最后还是能够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的。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的好例。
此外像利用汉语和同系语如藏语的词音比较来推测古汉语语音等新兴边缘学科,都还在萌芽状态,不详述。
简单的回顾 回顾音韵学发展的历史,那道路好像闪电一样曲折。大致看它的主流,可以粗略地分为4期。当然,这些期是互相交错的。
第1期从汉代起到宋代为止。这一期的成就主要是有人发现了一种析音的方法,比如说汉末人发明了反切,用来给汉字注音。这件工作本身是语音学的工作,并不是历史语音学。不过给历史语音学储备了资料。又比如从吕静作《韵集》,开始把字按音分类,引起了夏侯□(原作该)等人仿效,写了《韵略》等书,直到陆法言《切韵》出现,在汉族的语言研究里出现了详尽的韵书,成为中国语言学里独有的音序语素典。在析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工作也是断代描写,记录资料性质。又比如唐五代僧徒讨论用哪些汉字对哪些梵文音合适,从玄奘《大唐西域记》里批评旧译讹、略的话起,直到五代正式订出字母,随后比照印度《悉昙章》造出等韵图,列出那个时代的音节总表。这一来使汉族有了比较语音学的雏型。功劳是大的。不过也只限于断代,仍旧是资料性质。
另一面,也有颜之推等人在陆法言家讨论“古今是非,古今通塞”,颜著《家训》评论古韵书。又比如陆德明在《诗·燕燕》的《音义》里说:“南,如字。沈云:‘协句宜乃林反’ 。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一方面引了最早讲叶音的话,一方面对他的任意性表示反对,作出解释。这些才是真正的历史语音学。第一期可以叫“萌芽期”。
第2期大致可以说从宋代就开始了。宋代吴□采用叶音
说,后人不从。但是他却开始给古韵粗粗的分部。经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提倡,清代顾炎武发扬光大,古韵学才走上科学化的路。一方面排斥了叶音说的任意性,一方面建立了古今音不同的史的概念。音韵学才脱离了偶发的阶段,进入了正式研究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者原始的动机是求给《诗经》、《楚辞》的韵脚定出顺口、悦耳的念法来。这是“通经”的工作。另外,顾炎武希望从语音复古唤起汉族人的民族意识来,未免迂曲少功。但是这也是“致用”的工作的一种内容。到段玉裁“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的说法出来,就利用音韵学来讲文字构造和通借了。
从钱大昕开始讨论古纽,创立“古无轻唇、舌上”音的理论,直到曾运乾的《喻母古读考》,研究古纽的稳步发展着。但是精神和讲韵部的一样:分类,和类与类之间的通转。精神是越古的就越好。
总的看起来,这个时期的音韵学从给经学服务出发,到“小学”“蔚为大国”,音韵为《说文》作注脚结束,始终没离开经学,因为“小学,所以通经”。清代经学最盛,所以讲古韵讲谐声的真是百花齐放。里头也有毛奇龄(1623~1716)这样专跟流行说法唱反调的人。古纽跟通经关系没那么直接,就比较冷落。这就是第2期的为经学作附庸的精神。第2期直到1940年左右才结束,可以叫“分类期”。在这一期里,音韵学从“自在”的变成“自为”的了。
第3期从清代陈澧作《切韵考》内·外篇开始。上期作者材料多、引书博,免不了有粗枝大叶的地方。陈澧开始就一部书──《广韵》的反切作深入的研究。有多少声类,多少韵类?声类能分清、浊不能?四声相承关系怎么样?以及字属几等?是开口还是合口?有一字多音的没有……,等等。就各个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这就是彻底分析一批材料内部提供的信息。这跟印欧语史学里所谓一种语言内部的上溯大致相像。从这里开始,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科学化了。以后研究《切韵》音的人,每个人都下过这样的工夫。
陈澧虽然没见过《切韵》残本,可是他先抓《切韵》音系是“一发中的”了。切韵上承上古音,下开现代音的局面,正是研究音韵学的核心资料。音韵学家许多人,各有贡献。但是第一个找着正门的金钥匙的是陈澧。推求上古音韵,解释古方言的,讨论古韵文的,调查现代方言的,都拿切韵音系作始发站。这个时期的高潮晚到20世纪50年代。这第3期可以叫“内析期”。
第 4期从20世纪30年代高本汉发表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开始。他的工作里用了一种新方法──印欧比较语史学的比较法。从各个方言现在读音出
发,加上外国译音,像日本的吴音、汉音,越南朝鲜的汉字音,等等。他用比较法上溯,推求并且用音标记录出所谓“7世纪长安音”,实际上是洛阳及其附近地区的通语音。高本汉的材料偏重西北。东南方言,如客家话,连第一手材料都没有。偏巧在保存汉语语音古代面目方面,东南远比别的方言重要。只看见北方话广州话阳平吐气,就把“□”定成 [□],虽经陆志韦、李荣二家纠正也坚决不接受。甚至于内部分析工作还不如陈澧仔细,竟把重纽现象抹杀。这些在欧美都让好多人以讹传讹,工作说不上完美。不过他带来了新方法,运用了新材料。所以在运用历史比较法和方言资料上他和陈澧成了“百世不祧之宗”。现在讲音韵学的多数学者都在他们的流派里头。这个第4期和第3期一样,还远没结束。第4期可以叫“旁征期”。
参考书目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北京,1963。
(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