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音韵学重点

合集下载

汉语史稿复习资料

汉语史稿复习资料

汉语史稿复习资料一,根据作者写作品:见图表。

二,名词解释:1、双声叠韵:双声叠韵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汉语音韵学的两个重要术语。

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也叫声纽)相同,这两个字一般都组合成双音词。

例如:“仿佛”(fang fu)两个字的声母都是“f”。

“颠倒”(dian dao)两个字的声母都是“d”。

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这两个字一般也都组合成双音词。

例如:“从容”(cóng róng)这两个字同属“ong”韵。

“披靡”(pīmí)两个字同属“i”韵。

这里所说的韵部是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一定相同。

例如“荒唐”(huāng táng)是叠韵,两个字的韵腹、韵尾相同,但“荒”字有韵头“u”,“唐”字没有。

双声、叠韵和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关系。

古汉语的双音单纯词大部分是联绵词(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拆开解释的词),而联绵词又大多是用双声、叠韵的方式构成的。

例如:双声的:蜘蛛、流离、踌躇,叠韵的:螳螂、葫芦、昆仑、盘桓,双声兼叠韵的:辗转、辘轳。

2、骈词:语音上有同源分化关系的同义词。

或者说,骈词是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

一般情况下,旧形式往往只残存在书面语里,而新形式则存在口语里。

如,上古音的“呼”,变为中古音的“唤”,“呼”和“唤”就是骈词。

骈词大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声母和主元音都相同,只是鼻音韵尾或有或无,这叫做“对转”或“阴阳对转”。

如:呼唤、逆迎。

第二类是主要元音相近,叫做“旁转”。

如:域国、观看。

骈词是每一时代都可能产生的。

骈词虽同出一词,但是由于各自发展,意义可以分歧。

骈词又可以合成双音词,如:呼唤,观看。

3、反切: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拼音法。

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反切上字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也简称为切下字。

如:当孤切“都”,“当”表示“都”的声母,“孤”表示“都”|的韵母包括调,声母和韵母一拼合,就切出一个“都”字音来。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注:加[]的韵目指的是该韵在此部,但是该字并不在此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 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 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 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 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 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音韵学

音韵学

第一章一、音韵学的对象二、音韵学的形成与发展三、音韵学的学习方法教材、汉语音韵讲义、广韵、韵镜、王力文集——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音韵学第一章绪论一、音韵学的对象:1.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学科。

2.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字:字形——字音——字义斜(xie—xia)——邪、写、姐、爷、也、野乌衣巷口夕阳斜、青山郭外斜、不能改——语音是发展变化的,且是有规律的,同一批字的变化。

还与容光共憔悴、还看今朝、惆怅还依旧、拂了一身还满、音韵学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

二、音韵学与语音学的区别:1.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的生理(发音器官)和物理(声学特征)现象和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个别的(汉语语音学、英语语音学),也有共性的(普通语言学)2.音位学(音系学):音的辨义作用,只有个别的音位学音系学的发展——part &sport3.总之,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科学,只能是特定语言的,三、音韵学的形成和发展1.小学: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教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汉代,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小学分为:训诂之属、字书之属、韵书之属汉字——字义:训诂——《尔雅》、《方言》、《释名》——字形:文字——《说文解字》、《玉篇》——字音:音韵——《切韵》(隋代)、《广韵》、《集韵》2.韵书:始于魏晋,最早记载的韵书——三国李登《声类》、西晋吕静《韵集》现存最早《切韵》(隋代)3.音韵学的分部:·今音学:中古音,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体系。

·古音学:上古音,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依据,研究先秦两汉语音。

·等韵学:宋元以后,以等韵图为对象,分析近代语音系统·另外,有人主张“北音学”,以《中原音韵》系列韵书和韵图为对象,研究近代语音。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前言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我国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的一门学问,是传统“小学”的一个门类,一向被认为是很艰深的学问,甚至被称为“绝学”。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语言学中跟语音有关的学问总使人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现代语音学里的“音素”、“相对音高”、“音位”、“非线性音系”等,更不用说古代的“幫滂並明”、“内转外传”、“东董送屋”、“照二照三”、“戛透轹捺”、“一等洪大”、“四声八调”“果假遇蟹止效流”了。

这种情况,与名词术语的五花八门不统一甚至标新立异或故作玄虚有关,也与学科性质有关。

其实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是这样,起初人们往往把它看的很神秘,似乎这是一门玄妙的学问,可望而不可及,这实在是人们不了解这门科学而产生的错觉,音韵学也不例外。

音韵学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在这门学问上,中国古代的音韵学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五四”以后的中国音韵学家和国外的一些汉学家利用现代语音学知识和工具,结合新材料,利用新的方法又把这门科学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今天,我们学习音韵学,肯定还要接触许多“玄妙”的术语概念,遇到不少的难题,但其“神秘”的面纱和外衣也会越来越少,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本书以本人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汉语音韵学基础”的讲义为底子,主要介绍汉语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汉语音韵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习方法,语音学知识概说,古音(包括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古今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规律,汉字声韵调的辨识,音韵学的作用等。

本书共十八讲(一学期十八周,每周一讲),力求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转述古今贤德对音韵学的共识。

每讲后附有一定量的练习题。

第一讲什么是汉语音韵学第一节汉语音韵学的性质1.音韵学汉语音韵学常简称为“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语音系统,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

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比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包括普通话里的各种语音要素(元音和辅音音素、声调、轻重音等),以及这些语音要素相互配合的方式和变化现象。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

1名词解释 5分*5=25分2简答 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3论述题 15分*1=15分(训诂)4默写《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 10分左右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 6分左右6标点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 14分左右注:1.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

2.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

3.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

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第二讲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基础知识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1)汉字的语音结构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

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

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唐代的和尚舍利唐代的和尚首温唐代的和尚神珙唐代少数民族和尚了义)唐末五代和尚守温 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

守温三十字母唇音不芳並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著作残卷,还有《归三十字母例》。

(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音韵学学习指南

音韵学学习指南
2
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有: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二(庄组)归精说等。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 、 《楚辞》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一个是《说文解字》 中的谐声字。研究上古韵部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系联方法归纳出先秦韵文的韵部,然后通过《说文》中的谐 声字去印证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韵部并扩大每一韵部的归字。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先后出现 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和江有诰等。 上古韵部主要就是由他们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清代以后研究上古韵部的学者主要有章炳麟、黄侃、王 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顾炎武研究上古韵部的结论是 10 部,江永是 13 部,段玉裁是 17 部,戴震是 25 部,孔广森是 18 部,王念孙和江有诰都是 21 部,章炳麟是 23 部,黄侃是 29 部,王力是 29 部或 30 部, 罗常培和周祖谟是 31 部。 关于上古声调清人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 看待上古的声调;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 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 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先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根据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将上古的声母和韵部分别确定为 31 个,将上古的调类确定为平上去 入 4 个。 上古音的研究除了声、韵、调外,一般还涉及到“阴阳对转”和“因声求义”这两项内容。所谓“阴 阳对转”是指汉语的一种演变规律,即阴声韵和阳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转化的 现象。这一规律是由孔广森首先提出,由章太炎进一步发展完善的。 “因声求义”是对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它是透过字形的外表通过字音去探求字义的。这种方法所以能够成立,一方面是由于汉语特定的声音往往 表达了特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古籍中通假、声训、错字等现象的出现主要都是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 所造成的。因声求义是清人对训诂学的重大发展,由于这一方法的出现,使古籍中的许多千年疑窦涣然冰 释,怡然理顺。 学习上古音应熟练掌握前人关于上古声母的重要结论,牢记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名称,如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王力及本书所确定的上古声母和韵部等。这些都是学习上古音的重点 所在。除此以外,还应了解阴阳对转和因声求义的基本内容。

汉语史稿重点笔记(苦心整理)

汉语史稿重点笔记(苦心整理)

第一讲:一、《汉语史稿》的背景和地位:《汉语史稿》是王力先生五十年代在北京大学讲授“汉语史”课程的讲义,《汉语史稿》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发展的第一部专著。

(50年代)二、汉语史与汉语学史的区别:1.汉语史是汉语客观的发展历史,而汉语学史为汉语研究的历史。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王力先生有《汉语史稿》著作的同时,又有《中国语言学史》的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类似关系的学科:语言史与语言学史、语法史与语法学史、词汇史与词汇学史。

3.“学史”与“史”研究的对象不同,相互促进,不能相互代替。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一、汉语史的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客观发展的现象及内部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发展的客观现象和规律。

斯大林说:“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

”二、语言的发展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1)语言内部要素的发展不平衡性:1.词汇。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变化最快)2.语音。

3.语法。

(最稳定)2)语言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1.现代方言与汉语史的关系。

现代方言是汉语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反映的是汉语史不同阶段的语言特征。

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2.普通话与汉语史的关系。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词汇基础、以现代白话文典范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是汉语史发展的结果和一个阶段。

第二节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重点)简答+填空一、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及主要内容:1)第一阶段:从汉初(公元前三世纪)到东晋末(五世纪)是语义研究阶段。

1.小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称呼。

因为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目的是为“读经”扫清语言文字障碍,是为经学服务的,是经学的附庸,所以习惯上称为“小学”。

现代语言学研究是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而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为经学而研究语言文字。

2.语文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另一个称呼。

古汉语音韵学汇总

古汉语音韵学汇总
• 5.宋人三十六字母
• 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它在三十字 母的基础上,多一个舌音“娘”,唇音增加了“非、 敷、奉、微”四母,正齿音又多了一个“床”母。
传统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又次清又次浊
• 唇音 重唇音 帮p 滂p 并b 明m
舌头音 端t 透t’定d 泥n
• 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查询 /OC/oldage.aspx
第二节 基本术语
• 一 音韵学中“声母”相关基本概念 • 1.纽:声纽,即声母,取其声音之枢纽之意。 • 2.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如“帮”母即代表b,“滂”
母代表p。 • 3.声类:反切上字的分类。
蒸[ ]

幽[u]
觉[uk]
冬[ ]

宵[o]
药[ok]

侯[ ] 屋[ k]
东[ ]

鱼[ ] 铎[ k] 阳[ ]

支[e]
锡[ek]
耕[e ]

歌[ i] 月[ t] 元[ n]

脂[ei] 质[et]
真[en]

微[ i] 物[ t] 文[ n]

缉[ p]
侵[ m]

叶[ p] 谈[ m]
• 四 不懂音韵就不解“反切变读”
• 如“呼教切孝”,而不是hiào,因为切下字“教” 是齐齿呼,所以声母要变为对应的舌面音“x”。
• 不同时期诗、韵文等的阅读(语音参考书): •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 这本手册收录了古代汉字一万一千六七百个。每字后
面列出其上古和中古的音韵地位,并加注拟音,以供 学习(供古代汉语,汉语史,汉语音韵,文字学,训 诂学,文学史,古代史和语言比较研究等社会科学各 学科参考)。 •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古代汉语音韵学

古代汉语音韵学

• 戴震《声韵考· 卷一》:“微有韵书,先有
反切。韵书产生之前,反切散见于经传, 论韵者博考以成其书,反切在前,韵书在 后也。” • 反切是韵书的基础,无反切即无韵书。 • 出现最早的韵书是公元3世纪魏国李登著的 《声类》,其后,有晋朝吕静的《韵 集》。
• (3)南北朝时期四声说的创建是韵书产生的
补缺切韵》 • C《唐韵》,唐孙愐撰,是《切韵》 著名增广本之一,为唐代影响最大 的韵书。
• D《广韵》是宋朝陈彭年等在《切韵》基
础上修订而成的。全名为《大宋重修广 韵》,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 是《切韵》系韵书集大成的著作。它不仅 是中国音韵学的首要研究资料,而且是考 察上古音韵的重要基础;《广韵》还可以 看作字典,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意 义。
•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 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 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 • 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研究 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 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
• 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
北异同, 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具有细微 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陆法言在《序》 中所说的“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选 精切,除削疏缓”。因此全书分韵有 193个之多。
•《切韵》《唐韵》及《广
韵》等叫《切韵》系韵书 。 • 《切韵》系韵书不断变更,但音
系不变。
• 《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
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 之一。
• 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
爽在朝廷作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 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 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 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 (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 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 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 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2、音韵学是研究方言、学习普通话的必备知 识
方言的调查离不开音韵学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 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 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 规律。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 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 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后来又有“北音学”分支。
(二)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 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 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 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四声等 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 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指浊擦音 “邪”、“禅” )两类;《音学辨微》则分 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 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 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 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1、声纽 2、字母 3、声类
唐守温三十字母
唇音 舌音
牙音 齿音
喉音
不、芳、並、明。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音韵学重点整理

音韵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音韵学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二、汉语语音的分期: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

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早期,直接口授法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

2,反切3,音位学标音法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

(2)1928年9月26日,公布“国语罗马字”,用西方语言字母为汉字注音。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2008-08-17 15:09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古代汉语音韵-文档资料

古代汉语音韵-文档资料

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 音。
次浊: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
音。
2020/9/11
.
8
中古三十六字母: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
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 “非、敷、奉、微、娘、床”这六个字母, 并改“不”为“帮”、改“芳”为“滂”, 即成为“三十六字母”。
2020/9/11
2读若、读如: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例:渔,读若《论语》之“语”
2020/9/11
.
22
3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 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 ,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 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 ,音鍼。玏,音勒。
4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口诀如下:
2020/9/11
.
20
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
.
21
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
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1譬况: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 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术语:长言之,短 言之,急气,缓气)
例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 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 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见(被)伐者为主,读伐 短言之。”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中古汉语声母韵母7重要知识

中古汉语声母韵母7重要知识

重点辅导
13
• 尤有宥 • 侯厚候 • 幽黝幼 • 侵寝沁缉 • 覃感勘合 • 谈敢阚盍
•盐琰艳叶 •添忝悿(木旁)帖 •严俨酽业 •咸豏陷洽 •衔槛鑑狎 •凡范梵乏
重点辅导
14
• 一、概说
• 中古的语音系统:研究语音的发展往往 是先从中古入手,然后上推音,下证今音。 中古汉语语音以《切韵》系统为标准,应 熟悉中古的声韵调系统,中古的三十六字 母。
• 从上古到中古语音系统的变化:声母上,
中古产生了轻唇音,舌上音等;上古韵部
的阴阳入三分相配到中古按声调划分。
重点辅导
1
• 二、《广韵》
• 1. 《广韵》的产生及价值
• 《广韵》撰成后,一直流传到今天,《切韵》
及唐人的增订本反而逐渐销声匿迹了。
• 《广韵》虽非《切韵》,但由于未改变《切 韵》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韵》未被发现之 前,它就成了研究古音最重要的材料。

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需要根据《广韵》
上推下演。在音韵学史上,《广韵》一直起着承
重点辅导
4
• 3.《广韵》的声母
• 根据前人的研究,《广韵》所
含的声母只有三十六个,此外李荣
先生在他的《切韵音系》中又考出
一个“俟”母,又称作“禅二” ,
现在已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承认。
如果加上俟母,《广母》的声母就
是37个。
重点辅导
5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又次清又次浊
• 唇音 重唇音 帮p 滂p’并b 明m
•臻 节 •文吻问物 •欣隐焮迄 •元阮愿月 •魂混慁没 •痕很恨
重点辅导
11
• 寒旱翰曷 • 桓缓换末 • 删潸谏黠 • 山产裥鎋 • 先铣霰屑

古今音韵知识

古今音韵知识

音韵知识一、什么是上古音:音韵学古音学“古音”是指先秦两汉(公元二世纪以前)的语音。

“古音”就是对“今音”来说的。

这是传统的提法。

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古音”应该叫做“上古音”。

因此,研究先秦两汉的音韵的学问——古音学,也就应该叫做上古音。

“古音学”是根据韵书以前的韵文和形声字等材料去考证上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今音学所谓“今音”主要是指隋唐时代(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的语音。

“今音”应该叫做“中古音”,“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研究中古和近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等韵学“等韵学”,着重分析汉字字音的结构,即声韵调的配合关系,阐述汉语发音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属于普通语音学范围,近似现代语音学,但它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

在等韵学的研究中常采用韵图的形式进行分析说明。

《韵镜》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1.不懂古音就不懂“通假”处理勿水勿亦5.50元/500克克皮鞋万头两毛六豆粥2.不懂古音,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秋水)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

——非叠韵匍匐——叠韵联绵字其实:匍,鱼部;匐,职部。

——非叠韵(并母/并母)→双声3.学习古音有利于深入认识一些词汇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词义:词意义(内容)形式(声音)字(书写符号——形式的形式)抛开语音,很难深入系统地掌握词的意义俟[zi]待[dε]等[tεng]微、非逑、仇靡、无直、特、但3.掌握上古音,有助于深切地认识古代诗歌、韵文的艺术成就。

三、预备知识1.元音2.辅音①发音部位: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音jqx舌根音gknng h②发音方法:A塞音dtgkbp擦音fsrxh塞擦音zc鼻音mnng边音lB带音rmnngl不带音bpfdtgkhjqxzcszh ch sh3.声母古gu 代dai 汉han 语yu[y]零声母:阿a哀ai 欧ou 牙ya 音yin 挖wa 翁weng清、浊4.韵母声母韵母头腹尾关guan于yu古gu音yi n5.韵、韵母、韵部注意,在介绍韵母的时候,我们用了“韵部”这个概念。

汉语史、音韵学重点

汉语史、音韵学重点

名词解说假二等与假四等:齿音一栏中的精组声母能够和一三四等韵相拼,庄组声母能够和二三等韵相拼,章组声母只和三等韵相拼。

这三组声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能够与三等韵相拼,而三等格只有一个,安排不下。

办理的方法是:规定则组与三等韵所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庄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二格,这叫做“假二等”。

比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二格齿音下的‘师’字”。

精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叫做“假四等”,比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四格齿音下的‘咨,私’。

同时,喻三和喻四两个声母都只与三等韵相拼,为了防止共居三等格的矛盾,规定喻三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而让喻四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也叫做“假四等”。

韵摄:等韵学的观点。

等韵图把韵尾同样、韵腹邻近的韵合并在一同,称为一“摄”。

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是宋代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幕系统。

“字母”即声母。

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

宋代无名氏将守温的三十字母进行扩大,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应了唐宋期间的语音系统。

三十六字母为: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精清从心邪,照川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母,日母。

同源词:指读音同样或许邻近,意义邻近或有关的一组有同样根源的字。

“同源字” 是“同源词”的习惯称号。

尖音和团音:在i , ü前念 z , c , s叫做尖音,如“si ǎozi现ě”在一般话中没有尖音,只存在在戏曲,曲艺或方言中 ;在 i , ü前念 j,q,x,叫做团音,如“xi ǎoji ě”二 .大题(一)汉语构词法的发展(1)上古汉语的构词法——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的构词法变义构词即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只改变词的意义或词性的构词法。

Ⅰ 改变词义:枝—肢牙—芽井—阱昏—婚Ⅱ 改变词性:人—xx—瑕禽—擒疏—梳2音变构词:变调构词,变纽构词,变韵构词,综合型音变构词3重迭构词:状态词—拟声:喈喈喓喓 xx 许许呱呱—模状:萋萋采采 xx4附带构词:前缀—名词、形容词、动词前缀:有动词前缀:曰、言、爰、薄言后缀—形容词后缀:如、然、 xx、若、焉、乎5复合构词:Ⅰ 结合式—由两个同义词素组成:庖厨歇息;由两个不一样义词素组成:xx社稷;由两个反义词素组成:得失左右Ⅱ 偏正式:名词—天子布衣农民;动词:假寐Ⅲ 支配式:名词:将军司寇 xx 屏风《 xx 名·xx 床帐》:屏风,言能够屏障风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史、音韵学重点
名词解释
假二等与假四等:
齿音一栏中的精组声母可以和一三四等韵相拼,庄组声母可以和二三等韵相拼,章组声母只和三等韵相拼。

这三组声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与三等韵相拼,而三等格只有一个,安排不下。

处理的方法是:
规定章组与三等韵所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庄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二格,这叫做“假二等”。

例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二格齿音下的‘师’字”。

精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叫做“假四等”,例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四格齿音下的‘咨,私’。

同时,喻三和喻四两个声母都只与三等韵相拼,为了避免共居三等格的冲突,规定喻三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而让喻四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也叫做“假四等”。

韵摄:
等韵学的概念。

等韵图把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韵归并在一起,称为一“摄”。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幕系统。

“字母”即声母。

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

宋朝无名氏将守温的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三十六字母为: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精清从心邪,照川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母,日母。

同源词:
指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一组有相同来源的字。

“同源字”是“同源词”的习惯称呼。

尖音和团音:
在i ,ü前念z , c , s叫做尖音,如“siǎoziě”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尖音,只存在在戏曲,曲艺或方言中;在i ,ü前念j,q,x,叫做团音,如“xiǎojiě”
二.大题
(一)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1)上古汉语的构词法——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的构词法
变义构词即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只改变词的意义或词性的构词法。

Ⅰ改变词义:
枝—肢牙—芽井—阱昏—婚
Ⅱ改变词性:
人—xx—瑕禽—擒疏—梳
2音变构词:
变调构词,变纽构词,变韵构词,综合型音变构词
3重迭构词:
状态词—拟声:
喈喈喓喓xx许许呱呱
—模状:
萋萋采采xx
4附加构词:
前缀—名词、形容词、动词前缀:有动词前缀:
曰、言、爰、薄言
后缀—形容词后缀:
如、然、xx、若、焉、乎
5复合构词:
Ⅰ联合式—由两个同义词素构成:庖厨休息;
由两个不同义词素构成:
xx社稷;
由两个反义词素构成:
得失左右
Ⅱ偏正式:
名词—天子布衣农夫;动词:
假寐
Ⅲ支配式:
名词:
将军司寇xx屏风《xx名·xx床帐》: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

动词:
xx·十月之交: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Ⅳ语句—肢解自杀(《xx》: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景公大怒,缚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

《史记·卫康叔世家》:
共伯入,厘xx自杀。


(2)xxxx构词法的发展—
1变义构词和音变构词衰落:
①变义构词不再是能产的构词法
②音变构词基本停滞。

③原来通过音变产生的新词有的已经消失。

(首雨衣)
④原本以读音区别的词义变得读音相同。

2xx附加构词法的发展:
新产生的前缀—阿老;新产生的后缀—子儿头
3xx复合构词法的发展:
xx以后复合构词法成为主要的构词法;
xx原有的复合构词方式继续产生新词;
上古构词能力较弱的复合构词方式有所加强;
出现新的复合构词方式
(3)近代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1近代附加构词法的发展:
①原有词缀的发展
②新词缀的产生:
xx《齐东野语》:
不因你瞒番人在此,如何我瞒四十里路来?辛弃疾《千年调》:看他门得人怜。

元曲:
枉惹得街坊每耻笑。

④五四以后受西方语言影响新兴的词缀:
-化-性–主义
2近代复合构词法的发展:
①超层次复合式基本不见
②多音节复合词增加
③偏正式:
半瓶醋俏皮话小心眼
④补充式:
xx雄赳赳气呼呼
3近代多音节词的发展:
Ⅰ复合式
Ⅱ附加式:
耳刮子脑袋瓜子黑不溜偢花狸xx哨
Ⅲ四音节xx:
必丢不搭/必律不剌
判断词“是”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使成式:
P466
处置式:
P474
(五)解释“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原理加例子)—课件上有答案
(六)评价王力的上古音系统—从“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二归精,娘日归泥,章组与端知组的关系”这些方面来答
(七)简述现代汉语中卷舌音声母的形成过程
(八)现代汉语中零声母的来源,形成和发展
(九)《广韵》三十七声母的全浊声母在普通话中的演变规律
红色的题号的答案在书上都能找到,P114--126
(十)简述例子中的普通话多音字为什么会是多音字
三、选择题
词头
被动式
资思韵(只开三精)
四、音韵地位(以《广韵》的三十七声母为准声母)
⑴内转第五合支韵三等喉音清浊——喻支合三平止
⑵内转第八开之韵三等舌音浊——澄之开三平止
⑶内转第十一开鱼韵三等牙音清浊——疑鱼开三平遇
⑷外转第十四合灰韵一等半舌音清浊——来灰合一平蟹
⑸外转第二十合文韵三等唇音次清——滂文合三平臻
⑹外转第二十五开豪韵一等舌音清——端豪开一平效
⑺内转第二十九开麻韵三等齿音次清——清、初、昌,麻开三平假
⑻内转第三十八合侵韵三等牙音浊——群侵合三平深
外加音韵学书上P156的练习
1.——见豪开四平效
2.——庄山开二平山
3.——来尤开三平流
4.——心、生、书、旨合三上止
5.——匣泰合一去蟹
6.——知支开三平止
7.——影、晓,侵合三平深
五、音韵学重点
1.音韵学的四个门类
2.声母的概念,有关声母的几个术语
3.字母PPT2.1.3
4.有关韵母的几个术语
5.汉语语调的特点
6.标调类的方法:
四角表圈法
7.古代四声到现代汉语的演变:
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8、反切的定义
9.《广韵》说略的PPT上的所有常识性的知识点
10.陈澧的系联法
11.《广韵》声母和普通话声母的比较
12.发音方法:
全浊声母的清化,发音部位:
重唇到轻唇,见组和精组分化出舌面音,知庄章三组合流为普通话的卷舌音
13.背诵并默写出《宋人三十六字母表》
14.开口呼和合口呼,一等、二等为细音,三等、死等为洪音,转与等
15.57个平声韵,34个入声韵(背)60个上声,55个去声
16.《广韵》的37个声母,十六摄(背)
17.音韵学书上P176-177,七大点要理解并叙述出来
18.段玉裁“同声必同部”,段玉裁,顾炎武等大家的个人资料
19.《中原音韵》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