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绪论

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公共政策,其拥有着强大的政府作为其保障,以及拥有者强大群众基础为其支撑,公民是国家里的公民,因此与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包括着整个国家以及国家里的人民。

目录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

1、政策主体 (1)

2、公共政策主体 (2)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2)

1、公共政策的客体 (2)

2、公共问题 (3)

3、目标群体 (3)

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1、公民是主体 (4)

2、公民是客体 (4)

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政策主体

政策的主体可以一般的界定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等。西方很多的教材把主体分为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体

A、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官员等

B、非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

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民个体以及民间

思想库等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公共政策的主体就是政策主体所包含的所有个人或者组织。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个体等。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出现和实施的主要推动者,是公共政策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变量。在客观现实中,公共政策主体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这一趋

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社会化的普遍性。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1、公共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的客体是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绝大多数公共政策都肩负着如何解决特定的公共问题这一使命,它所制定的方案、准备调配的资源和确立的目标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和问题相关的是特定的目标群体,所有绝大多数政策也必然包含着特定的目标群体,他们在政策规定中将会受到利益的减损和增加。

2、公共问题

是指现实的状况和理想预期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其包括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目标群体

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配置。社会价值的配置并不是一个价值无限增大的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就

像分蛋糕一样,总存在一些人多些,一些人少一些,而另一些人少一些的结果,甚至会出现将一些人的利益减损而用来补充另一些人利益的情况。这种因公共政策实施而利益收到影响的个体或者组织就是目标群体。

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公民是主体

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其中就包含着公民,公民是组成一个国家的细胞与基础。国家机关、社会利益群体、思想库等一系列的政策主体都是由公民组成,因此公民是政策的主体,一个政府在制度公共政策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公民的利益与要求,因为主体处在一个制度和实施公共政策这样的一个地位。因此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属于的关系。

2、公民是客体

同样,公民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其重要性,一个政府的公共政策,其客体是社会问题和目标群众。社会问题的主体是公民,因此公共政策客体一部分是公民。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众,其主要的组成就是公民,因此可以说,一个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客体就是生活的这个国家的公民。

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他与这个社会的公共政策紧密的相关。彼此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地位与关系。政府的政策与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关注政府的公共政策。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要努力的做到政策要与所有公民的利益相一致,切不可因为私人的一点小利益而弃大家的利益而不顾。这样就违背了公共政策最初的目的与效果。同时,作为客体的公民们也要时时注意关注公共政策,及时的为政府的公共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敢于向政府或者政策的制定者们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思想。只有这样,主体与客体一起努力,才能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现更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而公共政策只是我们在进行社会的管理时提出来的一系列工作与制度,而这些的政策却因为有了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作为公民,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政策对我们生活的作用与意义。

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张瀚中

200930108031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活动和认 识活动指向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 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意识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 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的意识包括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 体的自我意识。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 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客体是同主体活动有功能联系和被具体指向的东西。因此,客体是被历史地规定着的,没有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的 客观存在事物,是不具备客体的规定性的。客体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录音磁带、电影拷贝、文化书籍、电子计算机存贮系统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

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这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方面。在实践关系中,主体基于对客体的一定认识和自身的需要,提出实践目的,运用工具和手段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取得一定的物质成果,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对象化。同时,客体也迫使主体的改造活动遵循它的规律性,主体的实践目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结果都要受到客体的制约。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客体的信息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的观念获得客观内容;同时,主体根据需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了客体的主观映象,在观念上把握和反映客体。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属性。主体索取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作为客体,并通过活动改变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6年1月考试用)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特别说明:本门课本学期启用了新教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资料在橙色的《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书上,没有领这本指导书的同学请赶快到班主任处领取。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负责制 3.( B)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C )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D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BCD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公共关系客体

第五章公共关系客体 第一节公众的特征和分类 一、公众的涵义 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随着公共关系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公众一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公众的英文为Public,泛指公众、民众,也指具有"合群意识"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等概念相近,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人民,属于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指以劳动群众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各个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而群众则泛指人民中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而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与人民、群众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它指成群的人,但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公众、民众,而是针对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就某一社会组织来说,它的公众既包括与它有关系(涵盖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公众都会是一个社会群体。公众,对社会组织确定目标、实现目标、扩展目标,以至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因此,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进行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对象。 二、公众的基本特点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这个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有它特定的含义,这里说的公众必须是与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特点: (1)群体性。 1.法人群体。即依法成立的社会实体。它们都拥有一定的财产和生存空间,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 2.任务群体。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暂时汇集到一定地点,从事类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同目标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图书馆里的读者、商店的顾客、风景区的游客等。 3.角色群体。指某一共同身份或从事某一共同职业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学生、工人、教师、医生等。角色群体的种类很多。 (2)同质性。 一家商店进进出去的顾客本来素不相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他们都去购买商品而成为商店的公众。 美国在印度的一家化工厂,由于有毒物质泄漏,造成大量当地居民的伤亡,这些伤亡者及其亲属原来彼此之间可能毫无联系,但是他们在共同的毒物污染事件中有些共同点,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内在的联系,不约而同的或者有组织的对这家化工厂形成一定的公众压力,舆论压力,甚至采取一致的行动,因此就成为该公司的公众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危机公关,后面的章节会有专门的介绍) (3)变化性。 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你的角色也会因为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商店来说,你是顾客;对于学校来说,你是学生;对于工厂来说,你是员工。不管你的角色如何变,组织的目的都是使你成为它的伙伴,朋友,让公众向有利于组织的方面变化。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祝青山《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境域问题探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杨建强何跃《关于虚拟认识的主体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1月 苏宏斌《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文学评论》2007 年第3 期 粱俐《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杜以芬《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翟源静《当代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2期 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关丽娜《对认识间接性的再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金锴《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 邓喜道《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龚振黔《认识的特性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胡祎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淼《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肖兴燕《主体与客体的辨证法》,《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3期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 6 封来贵《论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4月 黄小寒《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求索》2001年5月 林建成《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查庆《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 高岸起《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4月 卢红《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 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哲学与现时代》2007年第1期 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 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石义斌《试论主客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新东方》2001年1月 李诚《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7月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吴君《试论认识的二重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 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绪论 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公共政策,其拥有着强大的政府作为其保障,以及拥有者强大群众基础为其支撑,公民是国家里的公民,因此与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包括着整个国家以及国家里的人民。

目录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 1、政策主体 (1) 2、公共政策主体 (2)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2) 1、公共政策的客体 (2) 2、公共问题 (3) 3、目标群体 (3) 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1、公民是主体 (4) 2、公民是客体 (4) 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政策主体 政策的主体可以一般的界定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等。西方很多的教材把主体分为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体 A、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官员等 B、非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 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民个体以及民间 思想库等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公共政策的主体就是政策主体所包含的所有个人或者组织。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个体等。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出现和实施的主要推动者,是公共政策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变量。在客观现实中,公共政策主体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这一趋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复习题-判断题

A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B 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C 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层级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D 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F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福利经济学不关注单个人的效用,只关注一个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会福利。(×) 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属于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 风险性问题是指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冲突,许多方面又都具有不可预测性,需冒很大的风险。(√) G 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过程理论认为政策设计是灵感而非汗水的产物,是发明与创新而非系统思考的过程。(×) 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千万注意不要认为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对主体有能动的反作用。 2.案例或记忆方法 (1)一天,王阳明和一个朋友全神贯注面对着竹子,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三天后,朋友累倒了,被人抬了下去。七天后,王阳明也累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但关于竹子的道理,却是一无所获。通过这个例子,说明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用简化记忆法:限定和超越。

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与过程

xxxx/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类型:企业、商业、金融业、事业团体、政府、社会性个人。 二、社会组织的研究内容: 社会学研究社会组织的一般属性和一般类型等;组织行为学主要探讨社会组织的一半行为和规律。而公共关系学探讨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等。 1.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 过程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社会组织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组织的运行。组织的运行是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它必须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其运行过程也必然就是他不断与现实环境诸因素发生中中关系的过程。因素包括; 物的因素:材料、设备、能源、自然环境等; 人的因素:人力(智力和体力)、人情、民意等等; 第三因素:信息 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社会组织的形象 3.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 4.社会组织的新形态:社会性个人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就是为了使自己与公众建立起和谐、友善、支持、合作的良好关系,提高本组织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在公共关系学中,对公众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公共关系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本章将分别介绍公众的含义和特点、公众的分类,并对几类重要的目标公众进行分析。 一、公众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公众的含义 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最初由英文Public一词翻译而来,有泛指公众、民众的含义,也有特指某一方面公众、群众的含义。在公共关系学中,一般把公众理解为因面临共同的问题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把公众与“群众”、“人民”、“人民大众”、“人民群众”等词相互代替或混用。的确,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些词的含义都基本相似,都可以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但是作为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公众与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即包括劳动群众,也包括具有剥削性但又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群众包含于人民之中,通常指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人群是社会学用语,量上指居民中的某一部分,质上是一个松散结构,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也不一定要因共同的问题而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 (二)公众的特征 在辨析了“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的区别之后,我们将“公众”概念蕴含的特殊规定和意义归纳为公众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共同性 众多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为什么能成为一个特定组织的公众?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面 临着某个共同的问题,比如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背景、共同的意向、共同的问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时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其他内容是这个核心内容的展开和延伸。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有哪些?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六条重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师生之问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并举实例作出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于一身的学科,它从总体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有所提高。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开展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第二讲:政策系统

第二讲:政策系统 一、政策系统的构成 1.政策主体; 2.政策客体; 3.政策环境。 主要内容 二、政策系统的运行 1.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的关系; 2.政策子系统的划分; 3.政策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一、政策系统的构成 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 (一)政策主体 1.政策主体的含义 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幻灯片4 2.政策主体的特性 1)政策主体的具体性。 2)政策主体的对应性。 3)政策主体的代理性。 4)政策主体的能动性。 5)政策主体的社会历史性 3.政策主体分类 --个体主体与团体主体; --制度内主体与制度外主体; --制定主体、执行主体与评估主体; --国家公共法权主体、社会政治法权主体和社会非法权主体。 4.主要的政策主体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政党组织; --利益集团; --公民; --传播媒介。 (二)政策客体 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幻灯片8 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是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或政策问题。严格说,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社会问题是外延最广的概念;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涉及社会上相当部分人或影响较大,那么,这部分问题就是公共问题;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很多,只有少数能被

政府摆上议事日程,并加以处理,这些被处理的问题就是政策问题。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这三个概念混用。 1.社会问题 什么是社会问题?按照马奇和西蒙的说法,(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社会问题也就是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安德森则认为,政策问题可以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那些促使人们去行动的问题才是政策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表达,就不可能构成政策问题。在琼斯看来,社会问题可以定义为产生“一些人的需要、挫折或不满足,由本人所认定,或被他人所认定,而寻求解决方法”的环境或状况。 由此可见,社会问题以及政策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状况,而且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它是被人们感知,觉察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因此,一种社会状况构成社会问题或政策问题与否,问题的严重性程度如何是与人的主观判断密切相关的。 我国学者一般将社会问题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狭义)问题和文化问题。 2.目标团体 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有大有小,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因而所要影响或调节、控制的社会成员及其行为的范围不同。党和国家的总政策和基本政策发生作用的范围最广,它们所涉及的几乎是所有的社会成员;而特殊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发生作用的范围较窄,它们所涉及的仅仅是部分成员、某一阶层、某一行业或某一部门的就业者或某个地区的居民。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它们鼓励人们去从事某些活动,而禁止人们去从事另一些活动,引导人们朝向政府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利益关系。社会成员及其形成的利益团体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因而必定产生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和要求相互影响、交流、撞击,就形成了各种利益关系。因此,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指导人们处理好全社会成员的利益与各种利益团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安定团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利益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之间,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都能有效地协调起来。 (三)政策环境 所谓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政策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一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条件、山川河流、矿藏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创造文明的自然前提,对一国的内外政策具有影响或制约作用。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状况、经济社会状况、文化状况、教育状况、法律状况、人口状况、科技状况等等,它对公共政策起着更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在诸多的政策环境中,以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和国际环境四个因素最为重要。 1.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任何超越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

专科《公共关系学》试卷答案

专科《公共关系学》 一、(共51题,共150分) 1.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开拓创新”阶段在时间上指的是()(2分) A.80年代初——1986年 B.1987年——1993年 C.1993年——2000年 D.2000年——20XX年 .标准答案: 2. 公共关系的手段指的是()(2分) A.社会组织 B.个人 C.传播 D.公众 .标准答案: 3. 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B区指的是() (2分)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标准答案:B 4. 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标志和特征所构成的系统指的是()(2分) A.PR B.CIS C.MI D.BI .标准答案:B 5. 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的理论起点是()(2分) A.说服者 B.被说服者的心理 C.语境 D.论点和论据 .标准答案:B 6.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的典籍是()(2分)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B.恺撒的《高卢战记》 C.斯格特卡特利普《公共关系教程》 D.卢梭《社会契约论》 .标准答案:A 7.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是()(2分)A.由“理性”转向“人性” B.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C.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D.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标准答案:C 8. 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以“制造神话”而闻名的是()(2分)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巴纳姆 D.格鲁尼格 .标准答案:C 9. 依据学者希拉克拉夫克里弗斯的观点,公共关系的职能包括()(2分) A.研究、行动、沟通、评估 B.研究、目标、策略、执行、评估 C.研究、行动、策略、评估 D.研究、行动、沟通、执行、评估 .标准答案:B 10. 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S指的是()(2分)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接收者 D.反馈 .标准答案:A 11. 以下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 A.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 C.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 D.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标准答案:A,D 12. 针对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 A.一个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一定高,知名度低,美誉度一定低。 B.知名度需要美誉度作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 C.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够充分展示其社会价值。 D.可以脱离组织的实际需要去单纯的追求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标准答案:A,D 13. 组织形象定位一般依据以下哪些要素来进行()(4分) A.组织自身的特点 B.同类组织的情况 C.目标公众的情况 D.非公众的情况 .标准答案:A,B,C 14. 以下关于策划的描述,正确的有()(4分) A.策划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是策划活动的主体; B.有了策划者,还必须有准确、迅速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 C.策划是有目标和对象的; D.对事物的判断和未来效果的预测是策划的必然结果。

公关与礼仪试题——公关主体与客体

第二讲公关主体与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的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发生联系与相互作用的() A 人民大众 B 组织 C 个人 D 组织和个人的总合 2.现在还没有和社会组织发生关系和影响,但将来会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和影响的公众,或者事实上已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但尚未意识到的公众,称为() A 非公众 B 潜在公众 C 知晓公众 D 行动公众 3.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公众可分为()。 A 公众和非公众 B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C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D 善意公众和恶意公众4.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 A 管理者 B 领导者 C 生产者 D 管理部门 5.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归属于()。 A 销售部门 B 广告宣传部门 C 接待部门 D 办公室 6.与公共关系部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长处之一是()。 A 熟悉组织情况 B 接近客户 C 工作具有连续性、持久性 D 职业水准较高 7.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A 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B 实事求是 C 公正无私 D 创新能力 8.()是公共关系的专职高级工作者,为专业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工作。 A 公共关系学者 B 公共关系教育家 C 公共关系顾问 D 公共关系经理 9.公共关系为市场销售服务的功能,首先集中体现在()上,它不是直接去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配合运用各种传播沟通的方法,疏通渠道,理顺关系,为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A 社区关系 B 消费者关系 C 政府关系 D 媒介关系 10.()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A 媒介公众 B 社区公众 C 消费者公众 D 名流公众 11.()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等。 A 政府关系 B 媒介关系 C 社区关系 D 消费者关系 12.职业社团和群众组织属于() A非赢利性组织 B 互益性组织 C 营业性组织 D 服务性组织 13.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 A 公众和舆论 B 公众和个人 C 组织和公众 D 个人和公众 14.已经考虑到将与某一社会组织发生联系与交往,但尚未付诸实际行动的公众,可称为()A 潜在公众 B 知晓公众 C 边缘公众 D 行动公众 15.有位顾客因家里的空调质量问题,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对于生产该空调的企业来说,这位顾客是() A 逆意公众 B 潜在公众 C 边缘公众 D 知晓公众 16.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总和 A 个人 B 个人、群体 C 群体、组织 D 个人、群体或组织 二、判断题 ()1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关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公共政策分析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B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认真地、正确地 C.间接地 D.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D ) A.《史记》 B.《吕氏春秋》 C.《论语》 D.《智囊补》 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A )A.文化科学 B.文明科学 C.行为科学 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决策活动 B.组织活动 C.政策执行活动 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公共组织 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 D.社会伦理 7.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A ) A.理性主义 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 D.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B ) A.逻辑实证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 D.理性主义 9.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D ) A.决策行为 B.政策评估 C.政策监督 D.政策过程 10.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A ) A.政治系统 B.精英主义 C.混合扫描 D.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公共关系与信息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和过程 2.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方式 3.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和特点 4.理解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5.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与艺术 第一节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一、传播及其要素、过程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们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的基本行为。 1.传播的要素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传播行为和过程都必须包含4项基本要素:发送者、信息、媒介、接收者,四者缺一不可。 发送者即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信息的来源。 信息即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消息、动态、情况、知识、资料、数据、观点、思想、情感等交流内容。 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从发送者那里,被传送给接收者一方。 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在传播学上,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往往将之称为“受众”。具体就公共关系传播而言,接收者就是公众,特别是目标公众。他们绝不是被动的“受众”,而同样是具有积极主动性、选择性的关系主体。 2.传播的过程 现代的信息传播,特别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其过程是双方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和关系背景下,发送者精心选择信息和符号系统,通过相应的媒介,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对方通过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挑选,关注、记忆那些有用的、感兴趣的信息,并对之做出反应;然后再通过特定的渠道,将自己的反应信息反馈、传递给另一方。该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3—1 传播过程示意图 二、传播的主要方式 古往今来的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5种主要类型。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二)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二) 一、单选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的是 A 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 B 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 C 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D 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 ?1-P60 政策分析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单选题】中国第一部所谓的“正史”是 A 《尚书?周书》 B 《孟子》 C 《春秋》 D 《史记》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 ?1-P8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所谓的“正史”,此下接着还有二十四史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现代公共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B 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C 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 D 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大众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 ?2-P121 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单选题】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A 宪法 B 其他法律 C 总统 D 国会立法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 ?2-P134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 5.【单选题】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 A 政策问题 B 目标人群 C 政策客体系统 D 公共问题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A ?3-P188 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政策问题 6.【单选题】政策反馈系统的突出特点是

A 多样性、多层次 B 多层次、多网络 C 多变动、多主观 D 多认为、多网络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B ?3-P193 多层次、多网络是政策反馈系统的突出特点 7.【单选题】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是 A 法国 B 美国 C 巴西 D 英国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 ?3-P198 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在英国,地方依法组织地方政府机关,并在中央政府的监督下依法自主行使决策权,中央不得干涉其具体事物。 8.【单选题】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A 理性主义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规范最适模型 D 政治系统模型 ?我的答案:B正确答案:B ?4-P231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的渐进主义思想始于1953年,而于1959年发表《公共行政评论》春季号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渐进调适的科学”这一概念。 9.【单选题】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A 历史性 B 动态性 C 公共性 D 客观性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A ?5-P253 所谓历史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 10.【单选题】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是 A 多角度分析 B 类别分析 C 层次分析 D 边界分析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D ?5-P262 边界分析就是一种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11.【单选题】在公共政策学中,将每人或每个群体得到同样的利益称之为 A 效率 B 自由 C 安全 D 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