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 精要速览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第三章氨基酸提要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

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

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有的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 表示。

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

α-NH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的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2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硫甲酰衍生物( Edman反应)。

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

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

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

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精要速览

《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精要速览

《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精要速览《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精要速览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 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14969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14969

生命是一个很难下的定义
(1)生理学定义 例如把生命定义为具有进食、代谢、 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等功能的系统。但某些 细菌却不呼吸。 (2)新陈代谢定义 生命系统具有界面,与外界经常交 换物质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 (3)生物化学定义 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 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但是已知某种病毒生物却无核酸 (阮病毒)。 (4)遗传学定义 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 化的系统。 (5)热力学定义 生命是个开放系统,它通过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更新)内部质量。
对维生素的认识:明治--日本海军—脚气病—一直 认为由于细菌或毒物引起的—后来经过动物实验等 认识到是缺乏硫胺素引起的 脚气病:由于硫胺素可以参与糖代谢,缺乏时可 引起神经组织供能不足,易怒,四肢麻木,肌肉 萎缩,下肢水肿等 英国剑桥生物化学中心,1912年前后发现维生素; 对激素的认识:首先从阉割动物中受到启发—另外 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逐渐认识 各类激素 Abel:1902年分离得到肾上腺素并制成结晶; Went:1926年从燕麦胚芽鞘中分离出生长素;
计算机科学
人 工 智 学
生 物 数 学
植 育 昆 物 种 虫 病 理 学 学 学
农 学
动 物人 生体 理及 学
医 学
工 程 学
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任务
1.1 概念:
是生命的化学,即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 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1.2.2 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物质和能量 1.2.3 研究代谢过程与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 1.2.4 代谢反应的调控:有条不紊
2.2 欧洲
十五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自然科学 冲破宗教束缚

第八章抗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八章抗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八章抗生素第一节概述一、发现一类微生物抑制或杀死其他种类微生物地作用称为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微生物界地普遍现象,早在微生物发现之前,人们已经利用拮抗作用治病,如我国人利用豆腐上地霉治疗疮,美洲人用发霉地面包治疗伤口化脓等.随着微生物学地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拮抗作用地本质,开始有意识地研究.本世纪初,已经分离出多种抗生素,但其效率不高,毒性较大,没有实用价值.年,英国人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发现从空气中落到培养基上地一种青霉菌能抑制其周围地葡萄球菌生长.他进一步研究发现青霉菌分泌一种抗菌物质,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于是把它命名为青霉素.他没有进行动物试验,青霉素也没有用于临床.直到年,牛津大学研究小组提出“青霉素是一种化学治疗剂”,才将它应用于临床.同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抗生素时代开始,陆续发现了许多抗生素,成功地治疗了肺炎、结核等传染病,使人类寿命显著提高.此后三十年间,发现地抗生素有数千种,有上百种被广泛应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地工业部门.二、概念抗生素是能以低浓度抑制或影响活地机体生命过程地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抗生素地概念是不断扩大地,最初只包括对微生物地作用,现在已经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抗寄生虫以及杀虫、除草地抗生素.近年来把来源于微生物地酶抑制剂也包括在抗生素中,总数已超过种.三、作用机理(一)作用特点.选择性作用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种类地微生物有作用,即抗菌谱.青霉素一般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多粘菌素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它们地抗菌谱较窄.氯霉素、四环素等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称为广谱抗生素..选择性毒力抗生素对人和动物地毒力远小于对病菌地毒力,称为选择性毒力.通常抗生素可在极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杀死微生物.选择性毒力是化学治疗地基础..耐药性细菌在抗生素地作用下,大批敏感菌被抑制或杀死,但也有少数菌株会调整或改变代谢途径,变成不敏感菌,产生耐药性..机理:.酶促破坏:如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使青霉素水解,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常被钝化,如磷酸化、酰苷酰化、乙酰化等..细菌改变敏感部位:链霉素通过与亚基结合而抑制蛋白质合成,某些细菌小亚基上地蛋白发生突变,不与链霉素结合,产生耐药性..降低细胞膜地通透性:细菌可以合成抗生素透过地阻碍物,可以发生突变使抗生素不被转运,也可以产生将抗生素运出体外地拮抗系统..产生与传播:耐药性地产生是由于突变造成地,抗生素地作用是将未突变地微生物杀死,从而使突变体被选择出来.有些耐药性基因位于抗性质粒上,可以通过细菌地接合而传播..对策:除寻找新地抗生素以外,在临床上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防止耐药菌地产生.也可通过耐药机理地研究寻找对策,如用抑制剂抑制青霉素酶.(二)作用机理有些抗生素可抑制核酸地合成,其抑制机理是多种多样地.例如,博莱霉素可引起链地断裂;丝裂霉素能与形成交联,抑制地复制;利福霉素则通过与细菌聚合酶地结合来抑制转录反应.蛋白质地合成十分复杂,因此抑制地作用点也很多.()抑制氨基酸地活化.例如,吲哚霉素是色氨酸地类似物.()抑制蛋白质合成地起始.如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与小亚基结合.()抑制肽链地延伸.如四环素,封闭小亚基地氨酰位点.氯霉素主要是与细菌核糖体地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酰基转移反应.()使翻译提前终止.如嘌呤霉素.多肽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短杆菌素等具有表面活性剂地作用,能降低细菌细胞膜地表面张力,改变膜地通透性,甚至破坏膜地结构.这样细胞内物质外泄,使细菌死亡.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干扰细胞壁地形成,使细菌变形,甚至破裂、死亡..如抗霉素、寡霉素等,是氧化磷酸化地抑制剂.四、来源(一)微生物来源抗生素地来源广泛,但最主要地是微生物,特别是土壤微生物,占%左右.有应用价值地抗生素几乎都是微生物产生地..放线菌目是抗生素地主要来源,已知地抗生素中有%是放线菌产生地.其中主要集中在链霉菌属,其次是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此外,近年来有许多新抗生素来源于这三个属以外,即所谓稀有放线菌属.链霉菌属发现最早,研究最多,常见地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都来自链霉菌属..细菌对细菌地研究比放线菌长,但一直因为毒性较大而应用不多.芽孢杆菌属地多粘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假单孢菌属地绿脓杆菌和肠道细菌是主要来源.芽孢杆菌产生地多数是肽类,如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其中多粘菌素类是重要地抗革兰氏阴性细菌地抗生素之一.这些抗生素肾毒性较大,主要作为局部用药..真菌主要来自不完全菌纲曲霉菌科地青霉属和曲霉属,以β内酰胺类为主.(二)非微生物来源植物中,长春花碱等用于抗肿瘤,从卫矛科植物中提取出地美登素对有丝分裂有显著地抑制作用.近年来,人们开始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抗生素.从海绵动物门中得到了多种新颖独特地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地化合物,如具有抗病毒作用地核苷类化合物等.此外,化学诱变、基因工程技术等技术已经用于菌种改良,半合成抗生素已经大规模生产.第二节重要抗生素简介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两大类.有天然地和半合成地两类,都有一个β内酰胺环.可通过抑制转肽酶干扰细胞壁地合成.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但有些经过改造地可抗阴性菌.青霉素地使用使人类寿命出现第二次飞跃(牛痘为第一次),提高了岁.年全世界抗生素总产量为吨,其中青霉素吨,头孢吨.下面简单介绍青霉素地一些特点..结构由母核与侧链构成,侧链决定其特异性.母核包括β内酰胺环和四氢噻唑环..理化性质是一元酸,可成盐.其盐易溶于水,酸易溶于有机溶剂.医药上常用钾盐和钠盐,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水溶液不稳定,极易失效.不耐热,一般冰箱保存.其盐地结晶纯品干燥时可室温保存数年.酸、碱、重金属及青霉素酶可使其β内酰胺环破裂,导致失效.青霉素酰化酶可使其侧链裂解下来,得到氨基青霉烷酸().它是青霉素半合成地母核,在上面再连接其他侧链,即可得到不同地青霉素..改造对青霉素地改造主要有三种方法:改造母核、更换侧链、与其他物质结合(通过羧基成盐).更换侧链有生物合成法和半合成法,前者是在发酵液中加入各种侧链前体,后者是在母核上人工连接各种侧链.半合成以前多采用化学法,由于三废污染较大,现在采用酶促合成,用大肠杆菌或巨大芽孢杆菌地青霉素酰化酶裂解廉价地青霉素,再用黑色假单孢杆菌地青霉素酰化酶催化苯甘氨酸与母核地缩合,即可得到广谱地氨苄青霉素.因为第二步地酶不催化苯乙酸地缩合,所以第一步反应后不必分离,可直接进行缩合反应.羧基上地改造,主要是与钾、钠、铵或某些有机碱成盐.钾盐和钠盐易溶于水,适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作用快;普鲁卡因青霉素复盐难溶,肌注可起缓释作用,延长其在血液中地持久性.母核地改造,除直接重排噻唑环外,还可用其他结构相似地母核.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似,其母核为氨基头孢烷酸(),含有二氢噻嗪环.头孢菌素较耐酸和重金属,毒性低,但天然头孢活性较低,常用半合成进行改造.二、多肽类抗生素绝大多数肽类抗生素是由细菌或放线菌产生地,特别是芽孢杆菌属,能极为专一地产生肽类抗生素.菌株往往合成一系列很相似地抗生素,相互只差几个氨基酸.肽类抗生素只有一小部分呈线状,其余都是大地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状肽.有些完全由氨基酸以肽键构成,称为纯肽;有些含有非氨基酸成分,称为杂肽.与其他肽或蛋白质相比,肽类抗生素有以下特点:甲硫氨酸等)却很少见.常有氨基酸、β氨基酸、不饱和地、甲基化地、带有复杂杂环地氨基酸.糖、杂环和金属等.如-个残基组成地大环、大环上附加地小环等,却没有游离地氨基和羧基.....博莱霉素是线状肽中研究较多,有临床价值地代表.它是碱性水溶性糖肽复合物,起抗癌作用.优点是对骨髓细胞无毒,无免疫原性.缺点是抗癌谱窄(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肉瘤),肺毒性较大.经多种改造,可降低毒性及扩大抗癌谱.它有选择地与结合,从而抑制有丝分裂,使双链结构不稳定,并引起单链断裂.它还抑制连接酶地作用,促进酶地活性,并进行地降解.多粘菌素是环状肽地代表,含脂肪酸.碱性,抗革兰氏阴性菌,不诱导细菌耐药性地发展.各种组分抗菌谱几乎无差别.有轻微毒性,主要是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多粘菌素和毒性较低,首先应用.主要机制是引起细菌细胞膜损伤,使胞内物质泄漏.三、氨基环醇类含有环己醇及氨基糖,又称氨基糖苷类.抗菌能力强,作用广泛,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都属于此类.可影响核糖体与信使及转运地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停止.极性强,易溶于水.一般呈碱性,可成盐.无色,有旋光性.通常对热、稀酸、稀碱稳定.抗菌谱较广,细菌能产生抗药性主要原因是产生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酸转移酶等,将药物酰化、磷酸化等.有交叉耐药现象,即一种酶抑制多种药物.对肾脏及听觉有害,有累积性,长期使用可引起耳聋.毒性与氨基有关,氨基越多,毒性越大. 四、安莎霉素类含安莎桥链结构,即以一个脂肪链连接芳香核地两个不相邻位置.根据芳香核地不同,可分为苯安莎霉素和萘安莎霉素.前者如有极高抗白血病活性地美登素,后者主要有抗结核地利福霉素.利福霉素作用于细菌地多聚酶,对动物酶几乎无作用.美登素可抑制微管形成,从而抑制真核细胞有丝分裂.。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第三章氨基酸提要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者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与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

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

除参与蛋白质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类组织与细胞中,有的是β-、γ-或者δ-氨基酸,有些是D 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一致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称之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 表示。

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

α-NH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的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2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硫甲酰衍生物( Edman反应)。

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者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

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

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

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类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与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汲取,这是紫外汲取法定量蛋白质的根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要紧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与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与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与酪氨酸。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上册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上册

第三章氨基酸提要α-氨基酸就是蛋白质得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

蛋白质中得氨基酸都就是L型得。

但碱水解得到得氨基酸就是D型与L型得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得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

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就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就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

除参与蛋白质组成得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她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与细胞中,有得就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就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就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得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得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得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得兼性离子状态时得介质pH称为该氨基酸得等电点,用pI表示。

所有得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

α-NH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得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2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得苯胺基硫甲酰衍生物( Edman反应)。

胱氨酸中得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

半胱氨酸得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

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得α-碳就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

比旋就是α-氨基酸得物理常数之一,它就是鉴别各种氨基酸得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得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与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就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得依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与蛋白质得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就是基于氨基酸得酸碱性质与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得单字母与三字母得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与酪氨酸。

《生物化学》第3版毕见州、何文胜主编介绍

《生物化学》第3版毕见州、何文胜主编介绍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

《生物化学》第3版是由毕见州和何文胜主编的一本权威教材。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涵盖了生物大分子、酶学、代谢调控、信号转导等重要内容,并结合实践案例深入阐述了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

本教材对生物大分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本书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结构示意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它们的组成、性质和功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教材还详细解析了酶学这一重要的生物化学领域。

酶是生物体内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对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书以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全面讲解了酶的结构与功能、催化机理、酶的调节和抑制等内容,帮助读者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接下来,本教材还深入探讨了代谢调控这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代谢调控是指生物体内调节代谢活动的机制,包括代谢途径的调控、酶活性的调节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等方面。

本书阐述了各种代谢途径的调节方式和调节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代谢调控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还深入介绍了信号转导这一生物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信号转导是生物体内细胞间相互通信的过程,包括内源性信号分子的产生、传递和响应等环节。

本书以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系统讲解了信号转导的原理和机制,揭示了信号转导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生物化学》第3版全面覆盖了生物化学的各个领域,内容详实且精确。

无论是对于生物大分子、酶学、代谢调控还是信号转导,本书都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机制和功能。

无论是学术界的研究者还是教育界的教师和学生,本教材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对于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和深入研究生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的编写,我希望能够充分满足任务要求和百度搜索引擎搜录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准确、详细、整洁美观的文档,让他们能够顺利获取所需的信息。

生物化学试题(适合沈同)

生物化学试题(适合沈同)

生物化学试题(适合沈同,王镜岩第二和第三版)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酮氨基酸的是(BD)A.ValB.LeuC.ThrD.Lys下列属于生酮兼生糖氨基酸的是(AC)A.TyrB.HisC.PheD.Glu2.以FAD为辅基的脱氢酶是(BD)A.异柠檬酸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β-羟丁酸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3.下列以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是(B)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乳酸脱氢酶D.脂酰CoA脱氢酶参与尿素合成的氨基酸是(B)A.精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丙氨酸4.嘧啶环上第1位N来源于下列(C)A.GlnB.GlyC.AspD.His嘌呤环上第1位N和第7位N来源于下列(AD)A.AspB.MetC.GluD.Gly5.糖异生过程中克服第2和第3个能障的酶是(BC)A.丙酮酸激酶B.果糖二磷酸酶C.葡萄糖-6-磷酸酶D.烯醇化酶6.HMGCoA是下列(AD)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共同中间产物。

A.胆固醇B.脂肪酸C.甘油D.酮体7.丙酮酸脱氢酶系中所需的辅因子有(BC)A.FMNB.NAD+C.HSCoAD.ACP86.脂肪酸每经一次β-氧化,由脱氢反应生成的ATP数为(B)A.6B.5C.4D.37.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供体形式为(B)A.CDPGB.UDPGC.ADPGD.GDPG10.下列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时,产生ATP数最多的是(C)A.丙酮酸B.乳酸C.己酸D.苹果酸8.Tyr在生物体内可转变为(AB)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性激素9.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和供氧体分别是(BD)A.琥珀酰COAB.乙酰COAC.NADH+H+D.NADPH+H+10.参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化合物有(D)A.GMPB.CMPC.AMPD.IMP11.能转运内源性和外源性TG的脂蛋白分别是(DA)A.CMB.LDLC.HDLD.VLDL12.三羧酸循环中,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有(D)A.异柠檬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β-羟丁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13.胆固醇和酮体合成过程中相同的中间产物有(A.B.)A.乙酰乙酰COAB.羟甲戊二酰COAC.二羟甲基戊酸D.β-羟丁酸14.尿素分子中两个NH2分别来源于是(C和氨)A.丙氨酸B.谷氨酸C.天冬氨酸D.鸟氨酸15.核苷酸从头合成中,嘌呤环上第3位和第9位N是由(C)提供的A.GlyB.AspC.GlnD.Ala16.下列属于生糖氨基酸的是(AB)A.GluB.ThrC.LeuD.Lys17.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中所含的辅因子有(AB)A.HSCoAB.FADC.FMND.NADP+18.核苷酸从头合成中,嘧啶环的第1位氮原子来自(A)A.天冬氨酸B.甘氨酸C.氨甲酰磷酸D.谷氨酰胺19.在缺氧条件下,下列什么化合物在哺乳动物肌肉中积累(B)A.丙酮酸B.乳酸C.乙酸D.葡萄糖20.下列化合物中,除什么外都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因子(D)A.辅酶AB.硫辛酸C.TPPD.叶酸21.丝氨酸分子上β-碳原子转移到FH4,可生成(A)A.N5,N10-CH2-FH4B.N5,N10=CH-FH4C.N10-CHOFH4D.N5-CH3FH4 22.下列化合物在体内彻底氧化时,产生ATP数量最少的是(D)A.乳酸B.甘油C.己酸D.丙酮酸23.糖原合成时,活化葡萄糖的化合物是(C)A.GTPB.ATPC.UTPD.CTP24.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B.C.)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磷酸甘油酸激酶D.磷酸果糖激酶25.典型的α-螺旋是(B)螺旋A.310B.3.613C.3.614D.3.61526.当[S]=4Km时,v=(C)A.3/4VB.4/3VC.4/5VD.6/5V27.下列几段多肽中,最可能形成α-螺旋的是(D)A.Gly-His-Phe-Tyr-Ala-ProB.Phe-Glu-Asp-Glu-Ser-AlaC.Ser-Arg-Lys-Gly-Lys-MetD.Val-Tyr-Ser-Met-Ala-Phe29.甘氨酸的解离常数分别是K1=2.34和K2=9.60,它的等电点(pI)是(C)A.7.26B.7.14C.5.97D.5.1030.30.原核细胞DNA分子上能被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特异识别的部位是(B)A.操纵子B启动子C衰减子D终止子31.研究蛋白质结构常用氧化法打开二硫键,所用化学试剂是()A.亚硝酸B.硫酸C.过甲酸D.过氯酸32.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的正确性取决于(B)A.RNA聚合酶核心酶B.RNA聚合酶σ因子C.DNA聚合酶D.DNA解旋酶33.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IGA,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A.C.)A.UCUB.UGCC.UCGD.UAC34.一种丙氨酸tRNA,其反密码子为GCU可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为(B.C)sA.UGAB.AGCC.AGID.CGU35.rnRNA分子上密码子为ACG,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是(D)A.UCGB.IGCC.GCAD.CGU36.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含氮量最高()A.ArgB.LysC.HisD.Pro37.下列哪一组氨基酸只含非必需氨基酸()A.碱性氨基酸B。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是我国高校生物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辅导用书(均可免费试读,阅读全部内容需要单独购买):1.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4.王镜岩《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的学习辅导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延伸。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4)免费更新内容,获取最新信息。

本书定期会进行修订完善。

对于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目录第19章代谢总论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生物能学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21.1复习笔记21.2课后习题详解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糖酵解作用22.1复习笔记22.2课后习题详解2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柠檬酸循环23.2课后习题详解2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24.1复习笔记24.2课后习题详解2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25.1复习笔记25.2课后习题详解2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26.1复习笔记26.2课后习题详解2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光合作用27.1复习笔记27.2课后习题详解2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28.1复习笔记28.2课后习题详解2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脂类的生物合成29.1复习笔记29.2课后习题详解2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30.1复习笔记30.2课后习题详解3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31.1复习笔记31.2课后习题详解3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生物固氮32.1复习笔记32.2课后习题详解3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33.1复习笔记33.2课后习题详解3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4章DNA的复制和修复34.2课后习题详解3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DNA的重组35.1复习笔记35.2课后习题详解3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36.1复习笔记36.2课后习题详解3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遗传密码37.1复习笔记37.2课后习题详解3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8章蛋白质合成及转运38.1复习笔记38.2课后习题详解3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39.1复习笔记39.2课后习题详解3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0章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40.1复习笔记40.2课后习题详解4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代谢总论19.1复习笔记一、新陈代谢概述1.定义(1)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王镜岩.沈同 . 生物化学知识点 全解析

王镜岩.沈同 . 生物化学知识点 全解析

绪论•1 生物化学定义Biochemistry•2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1 生物体的物质组成2.2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代谢调控DNA的合成RNA的合成和加工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调控2.3 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Membership Statistics as of February 1, 2004: Totals by Membership TypeMember (active) 1,890Member (emeritus) 91Foreign Associate 336Total 2,317Totals by Scientific disciplineAnimal, Nutritional, and Applied Microbial Sciences 46 Anthropology 74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50Applied Physical Sciences 88Astronomy 81Biochemistry 166Biophysics 60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88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science 48Chemistry 200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5Economic Sciences 58Engineering Sciences 84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cology 51Evolutionary Biology 41Genetics 84Geology 86Geophysics 90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Immunology 54Mathematics 118Medical Genetics,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100Medical Physiology and Metabolism 59Microbial Biology 47Physics 186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56Plant Biology 58Plant, Soil, and Microbial Sciences 48Psychology 56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44Systems Neuroscience 42Total 2,317•4 生物化学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在工农业﹑畜牧业和医药业上的意义日常生活血清检验药物研制HIV(structure)吸烟损害公众健康!•5如何学习生物化学对教材内容作全面了解,分析比较,明确概念; 从化学本质和结构特点出发,联系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对每章的重点内容应深入钻研,弄懂,记熟, 轮番复习﹑默念以加强记忆。

生物化学(第3版)(2020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第3版)(2020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第3版)(2020年8月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0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生物化学(第3版)》是由董晓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的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系列教材。 该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科类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自 学参考。
《生物化学(第3版)》文字部分包括十三章的内容,各章的作者如下:第一章(贾长虹、董晓燕);第二章 (常丽新);第三章(李春、张根林、张麟);第四章(张根林、李春);第五章(王炳武);第六章和第七.章 (由董晓燕和乔建军指导,余林玲修订);第八章(贾长虹);第九章(财音青格乐);第十章(乔建军);第 十一章(丁存宝);第十二章(张麟);第十三章(黄鹤、李炳志)。
该纸质教材共13章,主要以高等院校工科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重点介绍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研 究方法,并在论述生物分子体内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与之相关的工程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成书过程
《生物化学(第3版)》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和首批高等学校生物技术 与生物工程系列iCoures教材《生物化学(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的。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生物化学(第3版)》的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涵盖科技视野、知识拓展、科学史话、学习与探 究、本章小结、教学课件、自1、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出版形式。 2、部分章节进行内容的删减和更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增添了生物工程与技术新的研究热点和进展。

沈同生物化学三版笔记

沈同生物化学三版笔记

沈同生物化学三版课件笔记!!第一章生物分子概论第一节概述一、生物分子是生物特有的有机化合物生物分子泛指生物体特有的各类分子,它们都是有机物。

典型的细胞含有一万到十万种生物分子,其中近半数是小分子,分子量一般在500以下。

其余都是生物小分子的聚合物,分子量很大,一般在一万以上,有的高达1012,因而称为生物大分子。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小分子单元,称为构件。

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分别是组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构件。

二、生物分子具有复杂有序的结构生物分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结构。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大,构件种类多,数量大,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其结构十分复杂。

估计仅蛋白质就有1010-1012种。

生物分子又是有序的,每种生物分子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所有的生物分子都以一定的有序性(组织性)存在于生命体系中。

三、生物结构具有特殊的层次生物用少数几种生物元素(C、H、O、N、S、P)构成小分子构件,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再用简单的构件构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由生物大分子构成超分子集合体;进而形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生物的不同结构层次有着质的区别:低层次结构简单,没有种属专一性,结合力强;高层次结构复杂,有种属专一性,结合力弱。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生物大分子的存在形式。

生物大分子的特殊运动体现着生命现象。

四、生物分子都行使专一的功能每种生物分子都具有专一的生物功能。

核酸能储存和携带遗传信息,酶能催化化学反应,糖能提供能量。

任何生物分子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意义。

人们研究某种生物分子,就是为了了解和利用它的功能。

五、代谢是生物分子存在的条件代谢不仅产生了生物分子,而且使生物分子以一定的有序性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并不断得到自我更新。

一旦代谢停止,稳定的生物分子体系就要向无序发展,在变化中解体,进入非生命世界。

六、生物分子体系有自我复制的能力遗传物质DNA能自我复制,其他生物分子在DNA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合成。

生物化学沈同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沈同王镜岩主编


解为生物小分子,放出能量。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伴相随
•研究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
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基因信息传递过程的机制及基因表达时空 调控的规律。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

(静态描述性阶段)
• 对生物体各组成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
• 1961—1965年,Nirenbery破译全部遗传密码;
• Monod提出酶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 • Mitchell创立了化学渗透学说; • Jacob提出了操纵子模型等。
• 自20世纪中叶到80年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加
快,并且生物化学的领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 个时期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下列几项: • • 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 马丁与辛格发明了一种快速而又经济的分析 技术—分配色谱。 • 蒂塞利乌斯(Tisellius,1902—1971年)用电泳 方法分离血清中化学构造相似的蛋白质成分; 1940年开始研究用吸附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及其他 物质。
• • 斯韦德贝里(Svedberg,1884-1971年)瑞典化学家,1924年 完成第一台超离心机,能产生5000倍于重力的离心力。 • 此外有荧光分析法、同位素示踪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等。 • 可以说生物化学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向微量、快速 、精确、简便、自动化方向发展。
PCR、转基因(transgene)、基因剔除
(gene knock out)等
核酶(ribozyme)的发现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后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Life is chemical

生物化学(沈同 第三版 上)典型概念的整理

生物化学(沈同 第三版 上)典型概念的整理

0、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1.氨基等电点(isoelctric point):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氨基酸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ctric point)。

2.肽平面:由于羰基碳-氧双键的靠拢,允许存在共振结构(resonance structure),碳与氮之间的肽键有部分双键性质,由CO-NH构成的肽单元呈现相对的刚性和平面化,肽键中的4个原子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多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超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αα、βαβ、ββ。

4.结构域:二级结构及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卷曲折叠,组装成几个相对独立、近似球形的三维实体。

结构域是球状蛋白的折叠单位,多肽链折叠的最后一步是结构域间的缔合。

结构域的概念有三种涵义:即独立的结构单位、独立的功能单位和独立的折叠单位。

类型:α -螺旋域;β -折叠域;α+β域;α /β域;无规则卷曲+β-回折域;无规则卷曲+ α -螺旋结构域,对于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来说,结构域和三级结构往往是一个意思,就是说这些蛋白质是单结构域的。

5.变性作用:白质各自所特有的高级结构,是表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当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级构象发生变化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并未导致其一级结构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变性的实质:次级键(有时包括二硫键)被破坏,天然构象解体。

生物化学精要40页教材

生物化学精要40页教材

一、生物化学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遵循化学规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进而深入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有生命的化学之称。

二、生物化学研究内容1. 生物体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2. 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代谢调控3. 生物体的信息代谢4. 运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为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服务,开拓富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酶制剂、药品、食品添加剂、杀虫剂……)三、生物化学的发展1 静态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

2 动态生物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前半叶):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3 机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生命的本质和奥秘:运动、神经、内分泌、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分子机理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一.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生物体的组成成分;酶;运输;运动;抗体;干扰素;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

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50~55%)、H(6~8%)、O(20~23%)、N(15~18%)、 S(0~4%)、…N的含量平均为16%——凯氏(Kjadehl)定氮法的理论基础: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三.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从细菌到人类,所有蛋白质都由20种标准氨基酸组成(牢记三字符号和结构式)。

Cα如是不对称C(除Gly),则:(1)具有两种立体异构体 [D-型和L-型];(2)具有旋光性(手性) [左旋(-)或右旋(+)]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1)一般物理性质:无色晶体,熔点极高(200℃以上),不同味道;水中溶解度差别较大(极性和非极性),不溶于有机溶剂。

具有紫外吸收性质(280nm)。

生物化学笔记

生物化学笔记

生化笔记--沈同(适用第2版及第3版)第三章蛋白质2005-09-07 22:50:42 免费考研网免费考研网第一节蛋白质概论蛋白质是所有生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分子和功能分子,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功能都是蛋白质作用的结果,因此,蛋白质是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研究的重点和归宿点。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分类1、元素组成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微量的磷、铁、铜、碘、锌、钼凯氏定氮:平均含氮16%,粗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2、氨基酸组成从化学结构上看,蛋白质是由20种L-型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

3、分类(1)、按组成:简单蛋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结合蛋白:除蛋白外还有非蛋白成分(辅基)详细分类,P 75 表3-1,表3-2。

(注意辅基的组成)。

(2)、按分子外形的对称程度:球状蛋白质:分子对称,外形接近球状,溶解度好,能结晶,大多数蛋白质属此类。

纤维状蛋白质:对称性差,分子类似细棒或纤维状。

(3)、功能分:酶、运输蛋白、营养和贮存蛋白、激素、受体蛋白、运动蛋白、结构蛋白、防御蛋白。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含量(干重) 微生物50-80%人体45%一般细胞50%种类大肠杆菌3000种人体10万种生物界1010-1012二、蛋白质分子大小与分子量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aa组成的多聚物,aa数目由几个到成百上千个,分子量从几千到几千万。

一般情况下,少于50个aa的低分子量aa多聚物称为肽,寡肽或生物活性肽,有时也罕称多肽。

多于50个aa的称为蛋白质。

但有时也把含有一条肽链的蛋白质不严谨地称为多肽。

此时,多肽一词着重于结构意义,而蛋白质原则强调了其功能意义。

P 76 表3-3 (注意:单体蛋白、寡聚蛋白;残基数、肽链数。

)蛋白质分子量= aa数目*110对于任一给定的蛋白质,它的所有分子在氨基酸组成、顺序、肽链长度、分子量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均一性。

生物化学第三版目录

生物化学第三版目录

生物化学笔记针对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适合以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为考研指导教材的各高校的生物类考生备考目录第一章概述------------------------------01 第二章糖类------------------------------06 第三章脂类------------------------------14 第四章蛋白质(注1)-------------------------21 第五章酶类(注2)-------------------------38 第六章核酸(注3)--------------------------------------48 第七章维生素(注4)-------------------------56 第八章抗生素------------------------------60 第九章激素------------------------------63 第十章代谢总论------------------------------68 第十一章糖类代谢(注5)--------------------------------------70 第十二章生物氧化------------------------------78 第十三章脂类代谢(注6)--------------------------------------80 第十四章蛋白质代谢(注7)-----------------------------------85 第十五章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91 第十六章 DNA的复制与修复(注8)---------------------------93 第十七章 RNA的合成与加工(注9)---------------------------98 第十八章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转-------------------101 第十九章代谢调空-----------------------------103 第二十章生物膜(补充部分)---------------------108(1)对应生物化学课本上册第3、4、5、6、7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精要速览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NH-)。

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

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 端→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

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1.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⑴α-螺旋:其结构特征为:①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②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④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

影响α-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①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②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③存在脯氨酸残基。

⑵β-折叠:其结构特征为:①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所有肽键的C=O和N—H形成链间氢键;③侧链基团分别交替位于片层的上、下方。

⑶β-转角:多肽链180°回折部分,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借1、4残基之间形成氢键维系。

⑷无规卷曲:主链骨架无规律盘绕的部分。

3.三级结构:指多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其维系键主要是非共价键(次级键):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也可涉及二硫键。

4.四级结构:指亚基之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其维系键为非共价键。

亚基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蛋白质分子中仍然存在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具有亲水溶胶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是稳定蛋白质亲水溶胶的两个重要因素。

3.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对紫外光有吸收,以色氨酸吸收最强,最大吸收峰为280nm。

4.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高温、高压、电离辐射、超声波、紫外线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

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六、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盐析与有机溶剂沉淀: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析时,溶液的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均可引起蛋白质沉淀。

2.电泳:蛋白质分子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带净的负或正电荷,因此在电场中可以移动。

电泳迁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以及分子大小。

3.透析:利用透析袋膜的超滤性质,可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

4.层析: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异,在相互接触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布不同而进行分离。

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吸附层析及亲和层析等,其中凝胶层析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5.超速离心:利用物质密度的不同,经超速离心后,分布于不同的液层而分离。

超速离心也可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其沉降系数S成正比。

七、氨基酸顺序分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分析,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分离纯化蛋白质,得到一定量的蛋白质纯品;2. 取一定量的样品进行完全水解,再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3. 分析蛋白质的N-端和C-端氨基酸;4. 采用特异性的酶(如胰凝乳蛋白酶)或化学试剂(如溴化氰)将蛋白质处理为若干条肽段;5. 分离纯化单一肽段;6. 测定各条肽段的氨基酸顺序。

一般采用Edman降解法,用异硫氰酸苯酯进行反应,将氨基酸降解后,逐一进行测定;7. 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蛋白质,分别得到其肽段的氨基酸顺序;8. 将两套不同肽段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获得完整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顺序。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核酸的化学组成:1.含氮碱:参与核酸和核苷酸构成的含氮碱主要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两大类。

组成核苷酸的嘧啶碱主要有三种——尿嘧啶(U)、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它们都是嘧啶的衍生物。

组成核苷酸的嘌呤碱主要有两种——腺嘌呤(A)和鸟嘌呤(G),它们都是嘌呤的衍生物。

2.戊糖:核苷酸中的戊糖主要有两种,即β-D-核糖与β-D-2-脱氧核糖,由此构成的核苷酸也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3.核苷:核苷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通常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1’β-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β,N糖苷键。

其中由D-核糖生成者称为核糖核苷,而由脱氧核糖生成者则称为脱氧核糖核苷。

由“稀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称为“稀有核苷”。

假尿苷(ψ)就是由D-核糖的C1’与尿嘧啶的C5相连而生成的核苷。

二、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经脱水缩合后生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最常见的核苷酸为5’-核苷酸(5’常被省略)。

5’-核苷酸又可按其在5’位缩合的磷酸基的多少,分为一磷酸核苷(核苷酸)、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

此外,生物体内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环核苷酸,常见的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和环一磷酸鸟苷(cGMP),它们通常是作为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核苷酸通常使用缩写符号进行命名。

第一位符号用小写字母d代表脱氧,第二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碱基,第三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磷酸基的数目,第四位用大写字母P代表磷酸。

三、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的不含侧链的多核苷酸长链化合物就称为核酸。

核酸具有方向性,5’-位上具有自由磷酸基的末端称为5’-端,3’-位上具有自由羟基的末端称为3’-端。

DNA由dAMP、dGMP、dCMP和dTM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组成。

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由AMP,GMP,CMP,UMP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R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四、DNA的二级结构:DNA双螺旋结构是DNA二级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Watson和Crick两位科学家于1953年提出来的一种结构模型,其主要实验依据是Chargaff研究小组对DNA的化学组成进行的分析研究,即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摩尔百分比为A=T、G=C、A+G=T+C(Chargaff原则),以及由Wilkins研究小组完成的DNA晶体X线衍射图谱分析。

天然DNA的二级结构以B型为主,其结构特征为:①为右手双螺旋,两条链以反平行方式排列;②主链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③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C(碱基互补原则);④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⑤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

五、DNA的超螺旋结构:双螺旋的DNA分子进一步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称为DNA的三级结构。

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的DNA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其三级结构呈麻花状。

在真核生物中,双螺旋的DNA分子围绕一蛋白质八聚体进行盘绕,从而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结构,称为核小体。

核小体结构属于DNA的三级结构。

六、DNA的功能:D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为生物遗传信息复制以及基因信息的转录提供模板。

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

基因组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性有关。

七、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RNA分子的种类较多,分子大小变化较大,功能多样化。

RNA通常以单链存在,但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1.m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是单链核酸,其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大多数真核成熟的mRNA分子具有典型的5’-端的7-甲基鸟苷三磷酸(m7GTP)帽子结构和3’-端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

mRNA的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cod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