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养殖台湾大鳞副泥鳅成鱼几点经验介绍

养殖台湾大鳞副泥鳅成鱼几点经验介绍
所; 3 . 1 1 8 1 0 0 , 辽 宁凤 城 市凤 凰 城 区医院街
期、 中期 、 后期 , 也不分什 么病 , 肠炎 、 肝
胆病以及其他疾病等, 拌药比较盲目。
2 . 现在防病情况 现在 , 根据 泥鳅 各期 容易患哪种疾

6 号 凤 城 市水 利局 凤 城 市水 产技 术 推 广站 ; 4 . 1 1 8 3 0 0 , 辽 宁省 东港 市 海监 大 队 ; 5 . 1 2 4 0 ( 0, 盘锦 市水 产技 术推 广站 )
苗才l e m, 就卖给养殖户, 而泥鳅养殖户也 空中防鸟网有的边缘与地面防敌害围网上
苗种的价格, 对于孵 化场来讲 , 简直就是 网外, 然 后跳 进泥鳅养殖区域内, 照常伤
价格高, 利润大。 大家知道, 由于泥鳅在鱼苗阶段有个 食性转化期以及生理方面的转化, 尤其是 泥鳅鱼苗在2 — 3 e a r 左 右时 , 泥鳅 鱼苗正处 于呼吸器官转化期, 由鳃呼吸转化为兼肠
进措施 , 分享给大家:
起初养殖 , 由于没有经验 , 地面敌害
本地区起初养殖台湾泥鳅时, 泥鳅孵 场有可能不懂或者也不太明白, 泥鳅鱼 疯狂抢 购泥鳅 鱼苗 , 当时l e m泥鳅 鱼苗 , 每万尾售价3 0 0 0 元, 远远超过一般水产品
鸟网, 但 是网眼一个 巴掌大小, 没想到一 般的鸟照样可以人 内伤害泥鳅 ; 而且 以前 缘未相互嵌入, 也就是说有空隙 , 鸟类虽 然从空中进不来 , 但是可以先落到地 面围
量, 另外采取灵活投喂的方法 , 每次投饵
鱼苗成活率 也将极大降低 。 这是导致泥 体规格 大小, 大体计算一 下泥鳅的投饵
紫致富柏南 2 0 1 7 — 1 9
—4 7 —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鱼类,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泥鳅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养殖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吧!大鳞副泥鳅的栖息环境大鳞副泥鳅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

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

大鳞副泥鳅的食物习性大鳞副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

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

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

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一般情况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1、亲鳅选择:用于繁殖的亲鳅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以从附近市场上选购。

雌鳅一般要求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

雄鳅体重要求不严格,一般体重12克以上,体长10厘米以上。

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形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3龄。

催产时应选择发育较好、腹部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鳅和健康活泼的雄鳅配对,雌雄比为1:2。

2、池塘条件:不论来自哪里的亲鳅都必须在池塘中进行产前培育,培育时间不少于2个月。

亲鳅培育池塘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能保持正常水位60~80厘米,透明度20厘米,肥度适中。

亲鳅投放前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茶籽粕等彻底清塘消毒。

待药性消失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亲鳅。

放养密度为每亩水面投放325千克亲鳅,雌雄混养。

3、鳅池管理:进人3月份,水温高于10℃时即可投喂人工饲料,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30~35%、脂肪5%,以动物性蛋白为主。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概述大鳞副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养殖品种。

其养殖技术简单,并且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池塘、水生态环境中进行养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环境的建设、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方面内容。

饲养环境的建设1.水质环境:–水质要求:大鳞副泥鳅较耐污染,但对水质条件有一定要求。

养殖池塘水质应清澈、无污染,且具有适当的PH值、温度和溶氧量。

–水池建设:选择合适的池塘进行养殖,确保鳞副泥鳅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合理设置入、出水口,以保持水体流通。

2.水生植被:–植被选择:适度的水生植物可以提供副泥鳅的栖息环境,建议选择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水生植物,如水葱、草鱼藻等。

–栽种与管理:合理安排植被的布局和密度,定期修剪和清理,保持水体的清洁度。

3.养殖设施:–池塘围护:在养殖场周围修建围护设施,防止外界损害和入侵动物。

–遮阳网:根据实际养殖需要,在池塘上方设置遮阳网,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保持水温适宜。

–水泵和过滤装置: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水泵和过滤设备,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循环。

饲料配制大鳞副泥鳅的饲料主要以人工饲料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自然饲料。

合理饲喂可以提高副泥鳅的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

1.人工饲料:–青鱼饼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合作为副泥鳅的主要饲料。

–动物性饲料:如虾皮、蚯蚓等,可以作为辅助饲料,增加鱼体的养分含量。

–饲料颗粒: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颗粒饲料,以适应副泥鳅的口腔结构。

2.自然饲料:–蚯蚓和软体动物:这是副泥鳅的天然食物,可以适量添加进饲料中。

–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可以从水体中捕捉或加入适量的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增加副泥鳅的食物来源。

疾病防治副泥鳅易感染细菌、寄生虫等疾病,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1.预防疾病:–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并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鱼类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病菌传播。

台湾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应用

台湾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应用

2018 年第 2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40科研◎水产渔业台湾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应用饶兰英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充分利用版纳州热区资源,按照“做大养殖业、发展热区淡水鱼”目标,大力开发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热区生态特色。

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

1 台湾大鳞副的特性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

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

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

一般多为夜间摄食。

2 项目示范执行情况2.1 项目实施地点该项目在勐海县勐海镇、勐遮镇、勐混镇、勐宋乡等4个乡镇开展台湾大鳞副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

2.2 完成情况2017年1月完成示范池塘225亩的选址,并进行改造及设备安装,4月底完成苗种投放,6月完成225亩台湾泥鳅养殖示范,达到亩产700公斤的预期效果。

3 管理技术路线3.1 养殖地点 本次项目具体实施地点,勐海县勐宋乡曼金村委会曼开村。

3.2 池塘开挖及设施设置设计开挖成80×25米的长方形,深120cm ,架设防逃防鸟网。

泥鳅有钻洞本能,捕捞十分困难。

必须做好防逃措施,同时要防敌害生物进入养殖区。

沿池塘四边,距池埂60cm 处挖深30cm 、宽20cm 的沟,用于埋设拦网。

网的高度比最高水位高40cm 。

拦网用直径4cm 、间距5米的钢管作为支撑。

防逃网材质为聚乙烯网片,网目40目,防鸟网网目2cm ,进水口高出水面0.4cm 以上。

3.3 泥鳅投放放鳅苗前10天,清整鳅池,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用生石灰清塘,即在水深10cm 时每亩施用生石灰20㎏,将生石灰兑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

清塘3天后,池塘加水30cm ,施入经过发酵的农家肥每亩施30㎏,使鳅苗在下塘后可摄食到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

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追肥,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作者:王玉新,郑玉珍,王锡荣,等来源:《河北渔业》 2012年第11期王玉新,郑玉珍,王锡荣,钟君伟,赵波(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17)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属温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

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

据分析:大鳞副泥鳅的可食部分占80%以上,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灰分2.2%,钙、磷、铁含量丰富。

除食用外,还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为在山东省发展大鳞副泥鳅这一优良品种,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09年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大鳞副泥鳅人工育苗及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围饶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研究,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报告如下。

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大鳞副泥鳅身体细长,体长为体高的5.4~5.9倍,为头长的6~7倍。

体延长,体前部圆柱形,后部侧扁。

腹部圆形,背缘线平直,尾柄处皮褶棱发达、隆起而与尾鳍相连。

头较小,近似圆锥形,吻突出而稍圆钝,其长小于体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

吻长远小于眼后头长。

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颌须2对,最长1对颌须末端达到或超过鳃盖骨中部。

眼小,侧上位,无眼下刺,眼睛退化,靠5对触须寻找食物。

体被细小圆鳞,鳞片较其他泥鳅大,埋于皮下。

纵列鳞98~120,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5~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4~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6(分枝软条);肛门近臀鳍起点。

表皮可分泌粘液,体表甚光滑。

背鳍距吻端较距尾鳍为远,其起点在腹鳍之前。

北方地区无土养殖大鳞副泥鳅试验小结

北方地区无土养殖大鳞副泥鳅试验小结

462019-24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的鱼类,俗名大泥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

由于大鳞副泥鳅个头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南北方都有养殖。

为了探索大鳞副泥鳅更多的养殖模式,我单位于2018年在我市淡水鱼种场高桥试验基地进行了大鳞副泥鳅的无土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本次试验小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养殖池的选择与设置。

试验地点为市属鱼种场,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四周无污染;水质要优良,水源要充足,且进排水方便;试验池塘为一土池改造而成的水泥池,池塘规格为长15m、宽10m、深1m。

为了便于进排水,进水口设在池壁上方向池中间延伸约50cm;排水口设在池底,为了便于排污,池底向排水口方向要呈坡度。

本次共设置试验池5个。

2.人工鱼巢的设置。

由于泥鳅有避光的习性,所以,泥鳅无土养殖要采取遮阳避光措施。

常见的遮阳避光措施有:特制带孔混凝土块或带孔的木块、带孔塑料泡沫、投放废旧轮胎和栽种水草等方法。

为了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易于管理,本次试验人工鱼巢,我们采用的是投放废旧自行车外胎,具体方法:先清洗,再消毒,后摆放。

将收集来的废旧自行车外胎整理好,清洗干净;消毒采用的方法是用30~4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法;最后将废旧自行车外胎均匀摆放在池底,要求轮胎摆放成20~30度角倾斜,摆放密度为5只/m 2。

使用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鱼巢,其优点一是遮光性能好,柔软性强;二是个体小,便于操作和清理,是比较理想的人工鱼巢。

(二)方法1.放养前的准备。

在泥鳅苗种放养前10天,养殖池中加水至30cm,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做消毒处理,等待苗种投放。

2.苗种的选择。

由于大鳞副泥鳅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所以本次试验的苗种为本地野生人工诱捕的苗种。

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体表富有粘液,体色多呈桔黄色或青灰色。

在苗种运输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严防苗体受伤。

大鳞副泷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

大鳞副泷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
l l 堡 童 l 旦 塑 堑


材 料 与 方法
1 . 试验条件 试验地 点在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 大鳞 副泥鳅养殖专 业合作社核心 基地 内。苗种 池 7口,面积 3 9 0 米 ,池 水深 1 . 0 ~1 . 2 米 ,池 底平 坦 ,淤泥 少 ;该基 地 年平 均水 温 1 7 . 3 ℃ ,最 佳 生 长水 温 2 2  ̄2 8 ℃有 1 5 0 天 左
1 8 ~2 0 1 5 9 2 ~ 1 6 8 5 7 O 3 ~ 7 8 7
亩 、重 1 1 1 0 . 6 2  ̄4 3 7 9 . 1 9 千 克/ 亩 ( 大鳞 副 泥 鳅苗 种 培育 出池情 况表 3 ) 。
三 、 结 论 与 分 析
N 、 P 、 K +生物 宝
1 8 ~2 0 1 6 0 3 ~ 1 6 9 3 7 l 7 ~ 7 9 2 1 7 ~ 1 9 3 5 5 3 ~3 6 8 9Biblioteka 1 5 5 7 ~ 1 6 3 0
8 . 鱼 病 预 防

2 3 4
5 0
5 0 6 0 5 0 6 0 6 0 6 0
2 0 0
2 0 0 2 6 7 2 0 0 2 6 7 2 0 0 2 6 7
5 . 4
5 . 4 5 . 4 5 4 5 4 5 . 4 5 . 4
表 2 不 同配 方肥 水营 养肥 料种 类 与浮 游生 物主 要种 类观 察
试 验 池 号 营 养肥 料 种类 透 明度 池 组 对 照池
I 配 方肥 水
3 4
经2 7 天 的精 心 培 育 ,常 规 对 照池 出 苗 2 . 1 2 万 尾 ,重 2 3 . 9 8 千克 ,成 活 率 1 4 . 1 % ,平 均 体长 3 . 6 厘 米 ,重 1 . 1 3克/ 尾 ;折 合 2 8 . 2 8 万 尾/ 亩 、重 3 1 9 . 6 3 千克/ 亩 。试验配 方 I ~I I I 组 出苗 1 1 . 9 6 万 ~2 9 . 8 1 万 尾 ,成活 率 3 0 . 5 %  ̄7 3 . 3 % ,体 长 4 . 1 ~5 . 3 厘 米 ,重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

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上。要注意不同生
长阶段和不同水温时泥鳅对饵料的不同要 求,以调整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水温在 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约占60%—70%, 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动物性饵料为 主,投饵量也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进行调整,
一般每天投饵量是:
3月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的1%—2%; 4—6月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的2%—3%; 7—8月份,投饵量可增加至泥鳅总重的 3%—5%;到9月份,投饵量则逐渐下降至 泥鳅总重的4%,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 10℃时要减少投饵量或不再投饵。
饲养管
机械性
微生物 浸入体
寄生虫 浸入体
度不当 理不当 损伤


2.预防泥鳅生病
(1)饲养环境 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
靠近水源的地方。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 不能作为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 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 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 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 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 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五、泥鳅的苗种选择技术 1)泥鳅苗的规格要整齐,大小基本一致。 2)最好体长为3-5厘米,同一批孵化的苗种。 3)要无病无伤 4)要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无脱落 5)活动力要强
六、鳅种放养的注意事项
1)下塘时间要适当,一般在5月份,晴天中 午;
2)温差不能过大,3℃以内; 3)要分散放养鳅种,多点投放,以防鳅种汇
泥鳅卵为圆形、米黄色、半透明,卵径为 0.8~1毫米。水温在25℃时11个小时就可 出苗。
表1雌鳅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
体长 8
10
12
15
20
(厘米)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2期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2000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起捕率高,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泥鳅养殖品种,但其养殖面积仍然较少。

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目前台湾泥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2018年,我们在成都崇州市骏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开展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试验,采用土工膜池塘加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苗种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总结出台湾泥鳅苗种培育要点,以期与广大泥鳅养殖者共同探讨与提高。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苗种池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骏景泥鳅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苗种池8口,为东西向、长方形标准池,池塘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0~1.2m,水质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年平均水温17.8℃,溶解氧6.2mg/L,pH值7.4~7.7。

2.试验设置本试验采用牲畜禽粪便常规肥水与生物制剂肥水、土池塘培育与土工膜池塘培育四种模式进行台湾泥鳅苗种培育对比试验。

编号1#、2#、3#、4#为土池塘,5#、6#、7#、8#为土工膜全塘铺设池塘,施肥培水常规法采用牲畜禽粪便+NPK肥进行施肥培水,生物法采用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生物制剂合剂+氨基酸肥(含NPK肥)施肥培水。

其中1#、2#池塘为对照组,土池常规施肥培水,3#、4#为土池生物肥组,5#、6#为土工膜池常规施肥组,7#、8#为土工膜池生物肥组。

3月26日,按100万尾/亩密度投放水花苗种,各池塘苗种投放情况见表1。

3.苗种来源投放的台湾泥鳅水花苗全部来自本基地人工繁殖的泥鳅水花苗。

4.放养前准备休渔期各池塘曝晒消毒,水花苗下池前10天,将各试验池塘注水到10cm左右水深,采用150kg/亩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彻底杀灭有害病菌和敌害生物。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作者:徐长林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4期大鳞副泥鳅,也称黄板鳅,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优质泥鳅种类,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滋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

大鳞副泥鳅人工养殖备受渔民关注,以下介绍其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以土池为好。

池塘面积最大不宜超过10亩,底质以黏壤土为佳,不宜为沙质土。

池深1m以上,底层淤泥15~20cm,水深保持在50~80㎝。

2.池塘准备(1)堤坝及防逃网建设。

池埂如用黏土修建,应加固夯实。

逃逸和敌害是大鳞副泥鳅越养越少的主要原因。

许多养殖户的大鳞副泥鳅池没有设置防逃网,在降雨时,大鳞副泥鳅会随水流逃走。

解决大鳞副泥鳅的逃逸的方法是围建防逃网,沿池塘四周岸边浅水处用网片围住。

网片采用密眼夏花网布即可,网片下端埋至泥土中20~25cm,上端高出水面20~50cm,每隔1~1.5m用木桩将网片固定。

塑料薄膜下端需埋入泥土中30~50cm,上端高出水面50cm,每隔1m用木桩固定。

这样可有效防止大鳞副泥鳅逃逸和避免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另外,还要注意夯实池埂,池埂坍塌、断裂也容易造成大鳞副泥鳅逃逸。

(2)注水口。

注水口要用尼龙筛绢裹住,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注水口应高出水面20cm以上。

(3)清塘消毒。

鱼种下塘前10~15天,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4)水质培育。

消毒后,亩施200~300kg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以培养天然饵料。

池水加深至50cm。

3.鳅种放养(1)鳅种来源。

鳅种可来源于人工繁育或野生鳅种,人工繁育的鳅种养殖效果相对较好。

(2)放养。

5 月上旬,当水温达到10℃左右时,即可放苗。

放养的鳅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5~10cm。

鳅种的放养密度为2~5万尾/亩。

在养鳅池中可适当搭配放养鲢、鳙等鱼类夏花鱼种,放养密度800尾/亩,不宜搭配鲤、鲫鱼等。

4.投饲(1)饲料种类。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1期覃栋明朱瑜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

近年台湾泥鳅鱼苗在国内已能批量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较好,笔者根据养殖试验,现将台湾泥鳅成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的环境条件养殖台湾泥鳅,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

要求池深2.5~3.0m,水深1.5~2.0m。

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

池底要求平坦,或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干池捕鱼。

进排水方便。

土质对泥鳅质量有较大影响。

池塘的底质以壤土为好,壤土的保水力和保肥力适中,池水不致太浑,底泥不会过深,饵料生物生长好,又便于操作管理。

在壤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体色黄,肌肉厚,骨骼软,味道鲜。

塘底淤泥过多,易造成缺氧和藏污纳垢,易发生鱼病。

池塘的淤泥深度以5~10cm为宜。

养殖用水以含氧量高,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温泉水等为好。

一些水源紧张的地区,也可使用井水作为养鱼池的水源,但要经过曝晒,以升温和增氧;一些工厂(如电厂、平板玻璃厂等)排放的无污染的废水,也可养殖台湾泥鳅。

池塘内安装1~2台叶轮式增氧机或射流式增氧机。

最好在离池塘四周池壁30~50cm处安装围网(围网一般与池堤等高),使台湾泥鳅不靠近池壁,以此来预防老鼠和蛇的残食;在池塘上方搭建聚乙烯网或尼龙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攻击。

(二)池塘清整与消毒放养鱼种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的杂草和池塘内的杂物,堵塞池壁的漏洞,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

池内留水10cm,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

(三)进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后第2~3天,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或鸡粪)培育饵料生物(培育枝角类等为主),每亩用量为100~150kg,同时向池塘注水80~100cm。

水温在25~32℃,在正常情况下,施肥后7天左右饵料生物就会培养起来,池塘水色以黄绿色、茶色为好,施肥后每天要注意观察水色,以确定是否需要追肥,要求在枝角类高峰期(大的枝角类肉眼可见)时放鱼种下塘。

养殖台湾大鳞副泥鳅成鱼几点经验

养殖台湾大鳞副泥鳅成鱼几点经验
3 厘米 时呼 吸器 官 的 转化 就 是 一个 生死 关 。如果 水 质 理 化 指 标 有 超 标 现 象 ,加 之 天 气 不 好 ,转 化 期
1 . 起 初 防 病情 况
起 初 防病 方 面 , 只 要 泥 鳅 投 放 后 , 水 体 间 隔 几 天 就 消 毒 ,饵 料 中就 开始 添 加 中 西 药 ,不 分 什 么 病 ,也 不 分 前 期 、 中期 、后 期 、肠 炎 病 、肝 胆
做 到 让 泥 鳅 吃 好 ,绝 对 不 能 吃 过 量 ,避 免 胀 气 死 亡现 象 。
四 、防病 方 面
期 , 由鳃 呼 吸 转 化 为 兼 肠 道 以及 皮 肤 呼 吸 。 试 想 ,规格 1 厘米 的鱼 苗运 到家 后 ,就 算 不考 虑 泥鳅 鱼 苗 个 体较 小 、适 应 能 力 较 差 、天 然 饵 料 的 多少 以及 人 工 饵 料 的适 口性 以及 营 养 成 分 是 否 能满 足 泥鳅鱼 苗 的要求 ,单就几天 后泥鳅鱼 苗达到 2 ~
经 五 年 了 , 积 累 了 一 定 经 验 , 现 在 养 殖 经 验 丰 富 ,养 殖 技 术 相 对 成 熟 。起 初 养 殖 时 , 由于 没 有
泥鳅。
2 .当前 防敌 害情 况 除 了 做 好 地 面 敌 害 进 入 外 , 空 中防 鸟 网 网 眼 边长 2 厘米 以下 ,严禁 大 小 鸟类 进 入伤 害泥 鳅 。而
李征远 刘 月芬
中 鸟类 敌 害 ,虽 然 空 中 也布 控 了 防 鸟 网 ,但 是 每
且 空 中 防 鸟 网边 缘 末 端 要覆 盖 地 面 围 网 上缘 2 0 ~
养 殖 经 验 , 出现 了许 多 低 级 错 误 ,下 面把 走 过 的

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关键技术

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关键技术

技术学堂TECHNOLOGY FORUM086·《当代水产》 2020·11■ 陆专灵1 唐章生1 王大鹏1 钟一治1 卢智发1 侯树鉴1 韦友传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21; 2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关键技术亲本培育是大鳞副泥鳅规模化人工繁育的重要环节,强化亲本培育能够促进其性腺发育和成熟。

本文根据大鳞副泥鳅的项目研究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供参考借鉴。

1 池塘准备池塘选址要求地势平坦,粘性土,周围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到位。

池塘面积为900~1500㎡,深度为100~150cm,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池塘四周及池底无裂缝,防止泥鳅逃逸。

池塘顶部遮盖防鸟网。

2 亲本选择大鳞副泥鳅1龄鱼性成熟,一般选择2龄及以上的作为亲本。

挑选亲本时要在有资质的泥鳅良种场或繁育场购买亲本。

选择体质强壮、体色正常、健康活泼、无伤无病的泥鳅作为亲本。

雄鳅体长15cm以上,雌鳅体长12cm以上。

亲鳅雌雄比例3∶1。

3 亲本培育技术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分为春季强化培育、产后培育和越冬培育等不同阶段。

3.1 春季强化培育亲本要在单独的池塘进行培育。

培育前要用100kg/亩的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然后用发酵的花生麸和鳗鱼料混合一起肥水,每亩用量25kg。

待水色呈黄褐色或绿褐色后,投放大鳞副泥鳅亲本,培育密度200~300kg/亩。

大鳞副泥鳅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4~5月份,因此,在每年的2~3月份以后,水温15℃以上时,要加强投喂。

投喂的饵料包括配合饲料和动、植物性饵料。

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35%以上的全价饲料,配合投喂鱼虾糜、动物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饵料及少量的花生麸、豆渣、米糠等植物性饵料。

春季强化培育水温在15℃左右时,投喂量为亲本体重的1%。

台湾大泥鳅

台湾大泥鳅

域 较多 。 对 环 境 的适 应 力 颇 强 , 具 有 肠 壁 呼 吸 的功 能 . 能在 水 中溶 氧不 足
虫、 小 型 无 脊椎 动物 、 植 物碎 屑 、 藻 类 等 为食 . 生长 速度快 . 个体 大 繁殖 方 法 : 在 泥鳅 产 卵 前 1 周, 将 产 卵池( 土 池 或 水 泥池 ) 用 生 石 灰 消 毒 后 注 入 新 水 待 药 性 消 失 后 , 将 泥 鳅 亲 鱼 按 雌雄 1 : 3 或1 : 2 的 比例 放 人 池 时。 直 接 吞 吸空 气 : 杂食性 。 以水 生 昆 中 每 亩 放入 量不 超 过2 0 0 公斤 水 温 应在 l 8 ℃以上 把 棕 片 、 杨树须 、 水 草 等扎 在 竹 竿上 作 为 鱼 巢 . 浸 入 产 卵 池 的水 中 泥鳅 一 般 喜 欢 在 晴 天 的早 晨 产卵 , 上午 1 O 点 左 右结束 . 应 立 即把 粘 有卵 子 的 鱼巢 取 出 . 放入 孵 化 容 器 中 孵 化
编辑: 阮】 矢交 ( r u a n q w@j s a g r i . g o v . c a )
养 殖 世 界
台湾 大 泥 鳅 又名 大 鳞 副 鳅 . 体 形 长. 前 段 略为 圆筒 形 。 后部侧扁 , 腹 部 圆形 . 背缘线平直 : 尾柄 有 皮 质 隆 起 而 与尾鳍相连 : 头部稍侧 扁 , 近 似 圆 锥 形 广泛栖息于各种水 体 , 但 以富 植 物 碎 屑 与 淤 泥 的静 水 域 或 缓 流 水
喂 肉鸡 最 好 饲喂 颗 粒 饲 料 。
永烈 J 刍3 9工 作 : 二 是 水体 及 时 捞 掉腐 草 、 残饵 , 消毒清理食场。 消 毒 可 采用 漂 白粉 、 二氧化 氯 、 二 溴 秋 分 后 池塘 螃 蟹 活 动 较为 频 繁 . 对 河 甲 鱼 等 易 逃 养 殖 品种 , 注 重 查 看 海 因 或溴 氯 海 因 等 全池 泼 洒 . 杀 灭水 蟹 、 检 查进 出 中 的病 原 菌 . 以防治细菌性 鱼病 : 三 防 逃设 置和 池 埂 有无 漏 洞 . 是 对 于肠 炎 等 疾 病 采取 “ 外消” 与“ 内 1 3防 逃 设施 . 对 已破 损 的 防逃 设施 要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大鳞副泥鳅俗称黄板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

我国常见的泥鳅品种有大鳞副泥鳅、青鳅和灰鳅,其中以大鳞副泥鳅体型最大,生长最快。

在北方地区春季投放体长3~5厘米的大鳞副泥鳅苗种进行人工养殖,到秋末成鳅平均规格可达20克/尾左右。

现将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修整养殖大鳞副泥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面积不宜过大,以2~3亩为好。

池塘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持水深0.8~1米,淤泥厚15~20厘米。

池壁应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进水口应高出水面20~40厘米,排水口处于池塘最低处,进、排水口和溢水口均应设置防逃网罩,以防大鳞副泥鳅外逃。

二、池塘消毒大鳞副泥鳅放养前15天,养殖池塘要进行彻底消毒。

池内保持水深8~10厘米,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次日用耙耙动底泥,以提高消毒效果。

暴晒1周后,再注水30~40厘米深,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用量为150~200千克/亩。

三、苗种放养苗种要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富有黏液,体色呈黄褐色。

根据池塘面积、苗种数量、管理水平、预计产量等实际条件合理放养苗种。

北方地区年平均温度较南方偏低,因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体长3~5厘米的苗种3万~4万尾,亩产量在350千克以上。

苗种放养前用3%食盐溶液浸浴消毒,浸浴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高低(温度高时浸浴时间短,反之浸浴时间长),发现苗种头部摇动不能忍受时,要及时捞出暂养或缓慢倒入养殖池中,温差不得超过5℃。

四、饲养管理1. 投喂管理大鳞副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还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养殖者可以自己加工配合饲料,也可以根据计划产量选购。

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后投放在距水面5~10厘米的饵料台上,每天早晨、午后、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4%~8%,并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随时调整。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断关注,无公害养殖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养殖方式。

在北方地区,池塘养殖一直是重要的产业。

因此,研究并使用无公害养殖技术,已成为许多池塘养殖业者的追求。

本文主要介绍在北方池塘中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技术。

一、特点大鳞副泥鳅,也叫做又名大头泥鳅、长身泥鳅和河泥鳅。

它们生活于淤泥、草丛和河砾之中,喜欢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有机废弃物等。

这种鱼的主要生长期在夏季和秋季,体形较大,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大鳞副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和脂肪等。

二、养殖技术1. 筛选鱼苗大鳞副泥鳅的鱼苗数量多,养殖时应该进行筛选。

鱼苗的规格要相同,大小差别不超过1CM,以便于管理。

同时,要挑选无异常、无病害和有良好生长潜力的鱼苗。

2. 水质控制水质是养殖大鳞副泥鳅的关键因素之一。

池塘的水质要保持稳定,水温要控制在24-28度之间。

不同阶段的鱼需要不同的水质,应根据鱼的需求进行调控。

应及时排放底泥,防止污染过度。

3. 饲料喂养大鳞副泥鳅的饲料主要有鱼饲料和植物饲料,应按照鱼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比。

初期可以使用蚯蚓和其他小型天然饵料,第二阶段可以使用优质成熟的青饲料,第三阶段可以使用一般性成饲料。

饲喂时要根据季节和水温适当增加或减少饲料量。

4. 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大鳞副泥鳅容易被病毒和细菌感染。

因此,应该定期检查池塘和鱼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规范,定期清理水面、底泥和死鱼等,降低病害发生率。

三、产业前景大鳞副泥鳅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种质资源,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销售价值。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大鳞副泥鳅无公害养殖在北方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

不仅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同时更是现代化渔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在总结中,可以看出,无公害养殖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品质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

2020.5目前,泥鳅养殖方兴未艾,特别是稻渔综合种养在我国大力推广后,泥鳅苗种需求量逐渐增高。

本文根据项目研究和生产实践,归纳总计了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达到量产泥鳅苗种的要求,为泥鳅规模化养殖提供良好铺垫。

一、亲鳅选择和强化培育1.亲本培育池塘土塘,有独立进排水口,排灌方便,面积500~1200米2,水深1~1.2米,淤泥厚度小于25厘米。

进水口设80~100目过滤袋网,排水口设防逃滤网。

池塘顶部用防鸟网进行覆盖,预防鸟类捕食。

池塘配备纳米增氧设施。

2.亲本选择雌性体长17厘米以上,体重50克以上;雄性体长15厘米,体重40克以上。

雌雄比例为3∶1。

放养密度为8000~12000尾/亩。

3.强化培育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均衡投喂。

在每年的2-3月,水温15℃以上时,通过投喂蛋白质含量36%以上、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搭配豆渣、玉米粉、花生麸等植物性饵料,添加鱼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同时在饵料中补充维生素E 等,促进亲鳅性腺发育。

投喂次数每天两次,分别为上午8-9时和下午6-7时,日投喂量为亲鳅总体重的3%~5%。

在亲鳅强化培育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每隔10天更换1次新水,换水量为池塘水体的1/4,更换水体等过程中,还可通过流水刺激促进亲鳅性腺同步发育。

定期检查雌鳅腹部的饱满度和生殖孔颜色变化,为亲本人工繁殖做好准备。

成熟的雌性亲本表现为腹部膨大、饱满、有弹性,生殖孔变红及外翻。

二、人工催产1.产前准备选择面积10米2,水深30~50厘米的小水泥池作为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池。

催产前1天,挑选成熟度高的大鳞副泥鳅亲本,放入池中进行暂养。

准备大鳞副泥鳅规模化人工催产和脱黏孵化用的药物、试剂、孵化设施、苗种培育池、增氧设陆专灵唐章生黄黎明卢智发侯树鉴钟一治李青王大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打造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鱼类,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泥鳅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养殖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吧!
大鳞副泥鳅的栖息环境
大鳞副泥鳅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

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

大鳞副泥鳅的食物习性
大鳞副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

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

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

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一般情况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
1、亲鳅选择:用于繁殖的亲鳅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以从附近市场上选购。

雌鳅一般要求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

雄鳅体重要求不严格,一般体重12克以上,体长10厘米以上。

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形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3龄。

催产时应选择发育较好、腹部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鳅和健康活泼的雄鳅配对,雌雄比为1:2。

2、池塘条件:不论来自哪里的亲鳅都必须在池塘中进行产前培育,培育时间不少于2个月。

亲鳅培育池塘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能保持正常水位60~80厘米,透明度20厘米,肥度适中。

亲鳅投放前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茶籽粕等彻底清塘消毒。

待药性消失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亲鳅。

放养密度为每亩水面投放325千克亲鳅,雌雄混养。

3、鳅池管理:进人3月份,水温高于10℃时即可投喂人工饲料,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30~35%、脂肪5%,以动物性蛋白为主。

池塘水温15℃时投喂量为体重的1%左右,水温20℃时投喂量为体重的2%
左右,水温25℃以上投喂量为体重的3%左右。

投喂时间为上午8~9时,下午16~17时。

每周定期冲水1次,每次2小时,加深水位5厘米,不要大量换水,保持一定的肥度有利于大鳞副泥鳅性腺发育。

4、催产时间:大鳞副泥鳅适宜的催产时间应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水温16℃~18℃,过晚性腺容易过熟。

催产用具主要有容量为1~2毫升的医用注射器及配套的针头数支,用于亲鳅注射的催产剂、解剖盘、剪刀、刀子、镊子等,用于摘取精巢的毛巾数条,硬质羽毛数支,1000毫升的细口瓶1个,格林氏液或医用生理盐水,20毫升或50毫升的吸管2支,水盆或水桶数个。

5、催产药物:经试验研究,发现用于大鳞副泥鳅催产的药物以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地欧酮+促黄体素生成素类似物的混合激素效果较好,单独使用HCG价格高,效果也不好。

注射药量为地欧
酮0.5~1毫克/尾+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单位/尾或地欧酮0.5~1毫克/尾+促黄体素生成素类似物2~3微克/尾。

6、催产方法:先用生理盐水将每尾鱼的用药量配成注射液,一般20克左右的亲鳅注射0.5~0.7毫升。

注射时两人一组,一人用泥鳅控制网固定泥鳅,另一人用医用注射器进行注射。

采用背部肌内注射方法,针尖与鳅体呈45°角,向头部方向注人药物,深度0.2厘米。

为了防止人针过深伤害泥鳅,可以在针尖上缠绕棉线或在针上套上一小段胶皮管的方法处理针具,要求露出针尖0.2厘米。

7、产卵孵化:催产结束后用微流水刺激亲鳅产卵,水温22℃时12~15小时、水温25℃时8~10小时大鳞副泥鳅便开始发情、追逐、缠绕、产卵,受精卵从网目中掉进环道。

产卵结束后将网箱和泥鳅一起拿走,受精卵进人孵化阶段,此时要加大水流以冲起沉在环道底部的鳅卵。

同时,可用搅水板从下面把鳅卵搅起,操作持续30分钟左右,等到结块的鳅卵分离后即可降低流速,流速控制在10厘米/秒左右。

水温22℃时,经过41小时,90%的受精卵孵出鳅苗,水温25℃时,需要30~32小时仔鳅孵出。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

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

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2、苗种放养: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

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

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

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

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

3、饲养管理: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

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

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

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

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1、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2、水质管理: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3、饲料投喂: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

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4、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

大鳞副泥鳅庭院养殖技术
1、鳅池选择:鳅池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

鳅池面积因养殖方式及养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米。

2、鳅池建设: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厘米。

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厘米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

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

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

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

3、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千克/平方米彻底清塘。

5~7天后,蓄水10~20厘米,施用10~15千克/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7厘米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100尾/平方米,同时可在鳅池中搭配放养5~8尾/平方米的鲫鱼。

4、饲料选择: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

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5、饲料投喂:饲料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

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

残饵要及时清除。

6、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7、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8、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

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9、适时捕捞: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