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常规大题专项练(三)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二)
小论文题专项练(二)(建议用时:20分钟)1.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就民族意义而言,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是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的。
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
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育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
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知识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育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育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
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是如何打开“缺口”的。
“缺口”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的关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280字左右)2.铁路业的发展是19世纪欧美国家经济的一面镜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铁路的出现是由于两种需要而引起的。
在企业主方面,他们明显地希望以尽可能更快、更便宜的方法将他们的货物运送到距离遥远的地方。
对资本家来说,它还特别是投资场所。
那些在纺织业赚了大批财富的英国人,一旦他们付过了工人的工资并把一定数量的资本再转过头来投入他们的工厂后,还保存了一部分剩余利润。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三) Word版含解析
小论文题专项练(三)(建议用时:20分钟)1.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疯狂侵夺使清王朝不得不重新审视矿政,使之适应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对于开矿一事,一部分主张拒绝洋人开挖矿产也不主张自己开挖。
究其原因,有的从有碍风水考虑,如两广总督瑞麟;有的从治安上考虑,如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有的从民众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激成外交上的交涉考虑,如署直隶总督官文。
丁日昌主张:“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所系,亦军事胜败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
”刘坤一对此也持赞同态度:“中国煤源甚广,为外洋各国所需,若大加开采,不唯足济中国轮船之用,并可贩运出洋,必有补于国计。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1898年颁布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规定:“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必须先有己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专集洋股与洋款者,概不准行。
凡办矿路,无论洋股、洋款,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自华商……”实际上洋商居多数股份,实际控制矿山的经营管理权。
这一规定虽然经修订后改为华洋股各半,但同样不能保障华商的自主权利。
1907年《大清矿务章程》第九款规定:“与华商合股之洋商在中国地方合股开矿,止准给予开采矿务之权,以矿尽为断,无论用何方法,不得执其土地作为己有……如无华人合股,断不准他国矿商独自开采一矿……”在多次中外矿权纠纷中,清政府没有自主性可言,所制定的相关法规毫无约束力。
——据《中外旧约章汇编》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的矿政主张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制定的相关矿业政策。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280字左右)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迄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俾斯麦在1881年时就看到,光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处境。
江苏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
江苏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相互对应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
”据此判断“他们”是()A . 内朝成员B . 三省长官C . 内阁大学士D . 军机大臣3. (2分)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 .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B . 井田制得以恢复C .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D .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4. (2分) (2019高三上·长春模拟)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
”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 . 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 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 . 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D . 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生产5. (2分) (2017高三下·汉中模拟) 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
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B .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6. (2分) (2019高一上·武山期末) 1946年5月,远东军事国际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六份)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
这表明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 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2.据《管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市布局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考古资料也显示,洛阳东周故城内还有大量农业用地。
这说明当时A.城市严格依据职业规划布局B.农业仍是城市重要经济部门C.出现了后世坊市制度的雏形D.城市职能以工商业经济为主3.公元前219 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
秦始皇意在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4.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B.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C.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5.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
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6.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
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常规大题专项练:(八)
常规大题专项练(八)(建议用时:20分钟)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
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
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
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互动几乎无处不在。
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宗教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材料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
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
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
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江苏省苏北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0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
战争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
得益于
A. 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
B. 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
C. 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
D. 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
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 文中指出:”在 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
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 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
阶级了。“毛泽东旨在说明五四运动后
A. 民族资产阶级拥护民主革命
B. 中国革命任务发生根本性转变
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共8页,包,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 )、非选择题(第21题~第24题 ,共4
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 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
作答 一 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 1.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发动政变,扶立胡亥,残害诸王子公主,就连和将 军蒙恬一 起在北边统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选修模块专项练:(二)
选修模块专项练(二)(建议用时:30分钟)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
经文纬武,寰宇一统。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圣学高深,崇儒重道。
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
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
——《清史稿·圣祖本纪》材料二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
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大刀长矛。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熙帝是如何使国家达到“寰宇一统”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
(3)材料一、二评价康熙帝的立场有何不同?据此,你认为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历来备受争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
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材料二 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材料三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
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地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常规大题专项练(四)
常规大题专项练(四)(建议用时:20分钟)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在春秋时期引进人才主要是为了战胜西戎,战国时期则是为了招纳能够使秦国强大进而向东扩张的人才。
异国人才可以通过秦臣荐举入秦,应秦君征招入秦,自荐入秦,以及被本国国君派遣入秦。
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以破格任用为主选任引进人才;战国时期,秦国以因功录用为主、破格任用为辅选任引进人才,并为引进人才特设客卿爵。
秦国通过上计、季度考核、三年大考核、巡县等制度监督引进的人才,以检查结果为依据评定他们的政绩,根据政绩赐予官爵、奖赏立功人才,功劳卓著者可封官到将、相,封爵至臣、侯、相。
秦国武王到始皇时代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共有左、右丞相21人,其中异国人占60%以上。
秦国在引进人才的辅佐下,最终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
——摘编自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材料二在引进外籍人才中,清政府遵循聘请有本领的人才、自主聘用人才和聘用洋员乃权宜之计的指导思想。
其引进的人才主要是通过外国机构、企业、有关人士的举荐,委托外国机构、企业和人士代聘,中国驻外使馆的招募等途径实现的。
为了吸引更多有真实本领的洋员来华效力,清政府采取了“重金聘请”的政策,且颇见成效。
清政府对受聘洋员实行合同制管理,在使用、提前辞退、期满撤遣上按所订合同办理,而每份合同内均有维护中国自主之权的规定。
通过多种途径引进的外籍人才活跃在中国军事、教育、工矿企业、轮船航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部门。
——摘编自向中银《晚清时期外籍人才引进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引进人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国相比,晚清引进人才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作用。
2.西方的法治传统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立普遍的、法的统治,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古希腊法治论的基本追求。
苏格拉底誓死捍卫法律尊严的思想和行动,表达了他坚定的法律信仰。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5套)
非选择题题型专练(一)常规大题——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建议用时:20分钟)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刘知几在《史通·外篇·史官建置》中曾谈道,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确立史官制度,当时的史官主要有仓颉、沮诵等。
从对史官的描述可以看出,史官的起源和巫有着一定关系,史官的设置是从神职而来的,史官职能上的独立与强化其实正是王权不断强化和神权不断削弱的过程。
因此,从这一层意思来看。
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地对皇帝言行的记录。
正如刘知几所言,历代封建王朝设局修史,总是希望“曲笔阿时”,“谀言媚主”,“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
——摘编自何捷《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探索》材料二史官史学在史学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近代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着中国历史几千年未遇的社会大变动,一批接受了新思想熏陶的史家纷纷研治本国当代史、外国历史,清末更出现了“史学革命”的口号。
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批评旧有史籍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只为朝廷的君臣而撰,不知为广大国民而撰,要求为国民写史,写国民的历史;批评旧有史籍只注重政治史、学术史,要求更多地研究民风、社会、宗教、财富、种族、工艺。
官方史学也开始组织较多的力量从事外国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等历史著作的译速与研究。
——姜义华《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
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幸明德。
”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0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0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发动政变、扶立胡亥,残害诸王子公主,就连和将军蒙恬一起在北边统领重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也无力反抗。
这一历史现象折射出当时A. 国家权力依据血缘关系建构B. 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C. 郡县制度有效防范地方割据D. 军政大事均由三公朝议而定【答案】B【解析】【详解】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材料中秦始皇长子却遭到大臣赵高和宰相李斯的迫害,说明在皇权统治下,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故选B;从材料看国家权力不是依据血缘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郡县制度,C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
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记述出处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
”《汉书·食货志》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
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
东汉牛耕壁画A. 普遍使用耦犁耕作B. 铁制生产工具推广C. 犁耕技术不断提高D.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汉代的犁耕法从西汉的“二牛三人”,王莽“新朝”的“二牛二人”到东汉时的“二牛一人”犁耕法,说明犁耕技术不断提高,故选C;在新朝和东汉时期不是使用耦犁,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铁制工具推广,B错误;材料不能显现铁犁牛耕普及全国,D 错误。
3.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
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
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 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B. 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C. 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D. 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表明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同时政令要经过政事堂加盖印章后方可执行,从而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办公的正确率,故选D;皇帝诏令要加盖政事堂印章方能生效,对皇权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不能说有效制衡,A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并且绝对化,B错误;材料没有出现尚书省并不表示当时废除尚书省,C 错误;4.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3)常规大题——独立主题型非选择题
(三)常规大题——独立主题型非选择题(建议用时:30分钟)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材料二和明朝“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的情形不同,“世祖章皇帝(顺治)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
——摘编自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一八《职官四》材料三在军机处产生以后,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内阁行政职能更加明确,在为政方式上,朝廷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这可以说是军机处对清朝行政体制的一大完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并不对立,它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在军机处设立以后,需要票拟的题本一度大量增加),而这是军机处所不能也无法取代的。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内阁大臣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的性质。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两朝内阁处理政事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分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军机处设置的意义。
2.持续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面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
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板块三 世界文明历程 综合训练(三)
板块综合训练(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淮安质检)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当伯利克里的政策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候他们判处伯利克里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众决策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B.实现民众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被滥用和误用D.体现了一定的“主权在民”观念详细分析:选D。
A项表述与题目中“带来沉重灾难”“远征西西里失败”不相符,故A 项错误;B项中“完全”是错误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直接民主,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候他们判处伯利克里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相符,故D项正确。
2.(2019·南充二模)“革命家最初都是民主主义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树立了一个终极目的,并且内心里相信这个终极目的,那么,他就不惜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而牺牲民主,实行专政。
”而雅典民主法庭还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
材料说明雅典民主制()A.实质是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B.使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C.公民都可以决定国家大政方针D.由平民确定国家法律的实施详细分析:选A。
根据材料“革命家最初都是民主主义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树立了一个终极目的,并且内心里相信这个终极目的,那么,他就不惜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而牺牲民主,实行专政”可以得出,雅典民主制实质是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使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不合题意,排除B项;“雅典民主法庭还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不是国家大政方针,排除C项;民众法庭是由公民抽签选举组成的,排除D项。
3.(2019·枣庄高三调研)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能力升级练 主题专项练3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经典
主题专项练3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
这一现象表明(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如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体现了一种相对合理的认知,即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与儒家对待鬼神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重新解释”,与儒家的起源无关,故C项错误;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主张,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
2.(2018北京文综,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推行德治仁政的人才能称王,显然孟子认为统治者应为政以德,这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甲骨文中的“王”字象征军事征伐权力,而孟子主张的“王”是推行德治仁政的君主,二者本义明显不同,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宗法制度是指按照父系血缘关系进行权力和财产继承的制度,题干中孟子的观点并没有涉及这种制度,故D项错误。
3.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
这说明荀子(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把人还原给社会”表明将人从天命的控制下解放,以人为中心,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故B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江苏专题版二轮复习文档: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第3讲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第3讲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知识结构□专题主线主线一 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 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 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T 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 )T 完善独尊(董仲舒:天 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T 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T 批判、新生(经 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主线二 科学技术:内容上强调实用性,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传统经验总结、缺乏实验,应用 上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大型工程,成就上以四大发明为典型代表,水平上领先于世界,为世界 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线三 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舂秋 孔子 创立儒学思想战国 西汉孟子,荀子董仲祈 ”一程”、朱熹王阳明-------------------- ------- 一_=程朱理学卬刷术卜创立新儒営。
发恥到理学阶段批判继承帝協*凿宗戡 王光之.顾握起 丽頑殛恿T 时代特色一k 诗经》*楚辞逍纸术儒学创立o 诞力晁于。
确丸正统地位 汉赋科技火药宋同—元曲—明滴小说 楷枚草书、行朽*屮骨文考点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主干知识排查一、儒家思想由形成到独尊1 •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1) 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思想。
(2)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 新增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3•评价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二、儒家思想由转型到扬弃1 •宋明理学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心学“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致良知” “知行合一”2•明清儒家思想的活跃(1) 李贽:否定孔子及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019-2020江苏盐城中学高考历史三轮模拟Ⅱ卷模拟题.doc
试卷第1页,总4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某作家指出:“比起先驱者但丁,薄伽丘的思想更进了一步,《十日谈》的批判也更加尖锐。
”这里“更进了一步”和“更加尖锐”是指( ) A. 要求人类应该有民主政治追求 B. 风格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C. 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等级观念 D. 现实主义的笔法成为了主流 2. 《国富国穷》中写到:18世纪以来,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
这反映了欧洲( ) A. 社会环境的开放性 B. 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C. 贸易体系的平等性 D. 经济模式的一体化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
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
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
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
由此可以得出( ) A. 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 B. 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 C. 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 D. 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 4. “这是种全新的反省,开始以人的眼光,从人的立场出发来观察生活,对待世界,而不是像在信仰主义时代那样一切都从上帝出发。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综合训练3 Word版含解析
训练31.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C.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D.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答案 D 中国的孝道讲究孝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这与古代中国的宗法观念紧密联系,故D项正确。
孝道文化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无关,同时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无关,故A、B两项错误。
孝道与民本思想并非同一个概念,故C 项错误。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C.颁布细密严苛的法律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答案 A 注意限定信息“最有效措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
B、C、D三项虽也有利于维护统治和国家的统一,但相比较而言,郡县制更为直接有效,故排除。
3.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
这表明宋代( )A.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B.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C.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D.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答案 B 材料并没有涉及商业发展以及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然受到猛烈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考试内容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科举与经商,二者并不存在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4.元朝时,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二) Word版含解析
小论文题专项练(二)(建议用时:20分钟)1.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就民族意义而言,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是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的。
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
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育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
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知识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育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育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
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是如何打开“缺口”的。
“缺口”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的关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280字左右)2.铁路业的发展是19世纪欧美国家经济的一面镜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铁路的出现是由于两种需要而引起的。
在企业主方面,他们明显地希望以尽可能更快、更便宜的方法将他们的货物运送到距离遥远的地方。
对资本家来说,它还特别是投资场所。
那些在纺织业赚了大批财富的英国人,一旦他们付过了工人的工资并把一定数量的资本再转过头来投入他们的工厂后,还保存了一部分剩余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大题专项练(三)
(建议用时:20分钟)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即地方分权以制约中央的思想;黄宗羲则提出了比较彻底的主张,认为君是为民而设的,并提出“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
他们的思想不是舶来品、西洋货,而仍然是打着“三代之治”旗号的儒学传统。
但似乎可以说,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这批思想家倒真可以说是具有某种近代意义的“法家”,以至于梁启超说:“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
与此同时,民国局面的不如人意,促进了另一批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引发了进一步宣传民主、科学,猛烈批判传统的新文化启蒙运动。
如果说,民国初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思想界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思想的引入、介绍、疏解和一般地运用方面,那么,由20世纪3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实际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便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仍打着“三代之治”旗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明清之际思想相比,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2019·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期末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指表现于经济领域内的一种民族情绪。
罗志田先生说过,提起近代中国(主要是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多想到其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
那么,具体到近代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则自然可以“顺
推”为近代中国经济领域“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
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
那时,早期改良思想家提出采西学、制洋器;振兴百工、发展商务、实行商战等。
——摘编自李玉《认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新维度》材料二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
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新保守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
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这样的“经济民族主义”,表面上是对美国有利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
——摘编自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
“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设计了哪些国际制度,并说明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常规大题专项练(三)
1.解析:(1)根据材料一“‘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即地方分权以制约中央的思想”得出,主张地方分权,反对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得出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和人治。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等角度进行作答。
(2)特点,根据材料二“引发了进一步宣传民主、科学,
猛烈批判传统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得出以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解放为思想主题;根据材料二“对西方思想的引入、介绍、疏解和一般地运用方面”得出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思想。
(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主要内容:主张地方分权,反对中央集权;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和人治;提倡工商皆本;反对理学空谈,强调经世致用。
原因:君主专制集权的高度强化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必需的物质基础;黄宗羲、顾炎武等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传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2)特点: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思想;以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解放为思想主题。
(3)影响:新文化运动时期宣扬了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
2.解析:(1)第一小问基本内涵,依据材料并迁移所学知识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积极作用,从直接和间接及政治和经济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国际制度,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使国际经济和贸易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
(3)认识可以从“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背景、本质和影响等方面着手组织答案。
答案:(1)基本内涵:对外要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收回已失的经济利权;对内大力振兴实业,发展民族经济。
积极作用:推动救亡图存运动,争取民族独立;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现代商业理念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2)国际制度: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立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
原因:新保守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成为对外贸易主导思想,美国贸易政策改变;为了缓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滞胀”;日本、欧洲、中国等经济体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
(3)认识:①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争取民族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相对获益;②不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③应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展民族经济;民族国家理性需要经济民族主义;处理好经济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