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四定理三推论
立体几何所有的定理大总结(绝对全)

⽴体⼏何所有的定理⼤总结(绝对全)(⼆)异⾯直线所成⾓1.定义:不同在任何⼀个平⾯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异⾯直线。
2.画法:借助辅助平⾯。
1.定义:对于异⾯直线a 和b ,在空间任取⼀点P ,过P 分别作a 和b 的平⾏线1a 和1b ,我们把1a 和1b 所成的锐⾓或者叫做异⾯直线a 和b 所成的⾓。
2.范围:(0°,90°】(★空间两条直线所成⾓范围:【0°,90°】)(三)线⾯⾓1.定义:当直线l 与平⾯α相交且不垂直时,叫做直线l 与平⾯α斜交,直线l 叫做平⾯α的斜线。
设直线l 与平⾯α斜交与点M ,过l 上任意点A ,做平⾯α的垂线,垂⾜为O ,把点O 叫做点A 在平⾯α上的射影,直线OM 叫做直线l 在平⾯α上的射影。
1.定义:把直线l 与其在平⾯α上的射影所成的锐⾓叫做直线l 和平⾯α所成的⾓。
2.范围【0°,90°】(★斜线与平⾯所成⾓范围:【0°,90°】)(三)⼆⾯⾓1.定义:(1)半平⾯:平⾯内的⼀条直线把这个平⾯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叫做半平⾯。
(3)⼆⾯⾓的棱:这⼀条直线叫做⼆⾯⾓的棱。
(4)⼆⾯⾓的⾯:这两个半平⾯叫做⼆⾯⾓的⾯。
(5)⼆⾯⾓的平⾯⾓:以⼆⾯⾓的棱上任意⼀点为端点,在两个⾯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叫做⼆⾯⾓的平⾯⾓。
(6)直⼆⾯⾓:平⾯⾓是直⾓的⼆⾯⾓叫做直⼆⾯⾓。
1.定义:从⼀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2.表⽰:如下图,可记作α-AB-β或P-AB-Q3.范围为【0°,180°】(五)六种距离1.点到点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PQ 的长。
2.点到线的距离:过P 点作1PP ⊥l ,交l 于1P ,线段1PP 的长。
3.点到⾯的距离:过P 点作1PP ⊥α,交α于1P ,线段1PP 的长。
高中立体几何所有的定理大总结(绝对全)

高中立体几何所有定理大总结(一)异面直线所成角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
2.画法:借助辅助平面。
1.定义:对于异面直线a和b,在空间任取一点P,过P分别作a和b的平行线1a和1b,我们把1a和1b所成的锐角或者叫做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
2.范围:(0°,90°】(★空间两条直线所成角范围:【0°,90°】)(二)线面角1.定义:当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时,叫做直线l与平面α斜交,直线l叫做平面α的斜线。
设直线l与平面α斜交与点M,过l上任意点A,做平面α的垂线,垂足为O,把点O叫做点A在平面α上的射影,直线OM叫做直线l在平面α上的射影。
1.定义:把直线l与其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直线l和平面α所成的角。
2.范围【0°,90°】(★斜线与平面所成角范围:【0°,90°】)(三)二面角1.定义:(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5) 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 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2.表示:如下图,可记作α-AB-β或P-AB-Q3.范围为【0°,180°】(五)六种距离1.点到点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PQ 的长。
2.点到线的距离:过P 点作1PP ⊥l ,交l 于1P ,线段1PP 的长。
3.点到面的距离:过P 点作1PP ⊥α,交α于1P ,线段1PP 的长。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4.线到线的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PQ ⊥1l , PQ ⊥2l ,则线段PQ 的长。
1.立体几何中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推论

1.⽴体⼏何中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推论⽴体⼏何中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推论1. 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1)公理1:⼀条直线的两点在⼀个平⾯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内.这是判断直线在平⾯内的常⽤⽅法.(2)公理2:如果两个平⾯有⼀个公共点,它们有⽆数个公共点,⽽且这⽆数个公共点都在同⼀条直线上.这是判断⼏点共线(证这⼏点是两个平⾯的公共点)和三条直线共点(证其中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的⽅法之⼀.(3)公理3:经过不在同⼀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个平⾯.推论1:经过直线和直线外⼀点有且只有⼀个平⾯.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个平⾯.推论3:经过两条平⾏直线有且只有⼀个平⾯.公理3和三个推论是确定平⾯的依据.2. 直观图的画法(斜⼆侧画法规则):在画直观图时,要注意:(1)使045x o y '''∠=(或0135),x o y '''所确定的平⾯表⽰⽔平平⾯.(2)已知图形中平⾏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和平⾏性不变,平⾏于y 轴的线段平⾏性不变,但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半.3. 公理4:平⾏于同⼀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即平⾏直线的传递性)等⾓定理:如果⼀个⾓的两边和另⼀个⾓的两边分别平⾏并且⽅向相同,那么这两个⾓相等. (此定理说明⾓平移后⼤⼩不变) 若⽆“⽅向相同”,则这两个⾓相等或互补.4.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个公共点.(2)平⾏直线――在同⼀平⾯内,没有公共点.(3)异⾯直线――不在同⼀平⾯内,也没有公共点.5. 异⾯直线⑴异⾯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个平⾯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直线.⑵异⾯直线的判定:连结平⾯内⼀点与平⾯外⼀点的直线,和这个平⾯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直线.⑶异⾯直线所成的⾓:已知两条异⾯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点O 作直线a '、b ',使//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锐⾓(或直⾓)叫做异⾯直线a 、b 所成的⾓(或夹⾓).⑷异⾯直线所成的⾓的求法:⾸先要判断两条异⾯直线是否垂直,若垂直,则它们所成的⾓为900;若不垂直,则利⽤平移法求⾓,⼀般的步骤是“作(找)—证—算”.注意,异⾯直线所成⾓的范围是π0,2??;求异⾯直线所成⾓的⽅法:计算异⾯直线所成⾓的关键是平移(中点平移,顶点平移以及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何体,如正⽅体、平⾏六⾯体、长⽅体等,以便易于发现两条异⾯直线间的关系)转化为相交两直线的夹⾓. ⑸两条异⾯直线的公垂线:①定义:和两条异⾯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异⾯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条.⽽和两条异⾯直线都垂直的直线有⽆数条,因为空间中,垂直不⼀定相交.②证明:异⾯直线公垂线的证明常转化为证明公垂线与两条异⾯直线分别垂直.⑹两条异⾯直线的距离:两条异⾯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6. 直线与平⾯的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内;(2)直线与平⾯相交.其中,如果⼀条直线和平⾯内任何⼀条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垂直.注意:任⼀条直线并不等同于⽆数条直线;(3)直线与平⾯平⾏.其中直线与平⾯相交、直线与平⾯平⾏都叫作直线在平⾯外.平⾯与平⾯的位置关系:(1)平⾏――没有公共点;(2)相交――有⼀条公共直线.7.线⾯平⾏、⾯⾯平⾏⑴直线与平⾯平⾏的判定定理: 如果不在⼀个平⾯(α)内的⼀条直线(l )和平⾯(α)内的⼀条直线(m )平⾏,那么这条直线(l )和这个平⾯(α)平⾏.,,////l m l m l ααα (作⽤:线线平⾏?线⾯平⾏)⑵直线与平⾯平⾏的性质定理:如果⼀条直线(l )和⼀个平⾯(α)平⾏,经过这条直线(l )的平⾯(β)和这个平⾯(α)相交(设交线是m ),那么这条直线(l )和交线(m )平⾏.//,,//l l m l m αβαβ??=? (作⽤: 线⾯平⾏?线线平⾏)⑶平⾯与平⾯平⾏的判定定理:如果⼀个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a b )分别平⾏于另⼀个平⾯(α),那么这两个平⾯(,βα)平⾏.,,,//,////a b a b P a b ββααβα=? (作⽤:线⾯平⾏?⾯⾯平⾏)推论:如果⼀个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a b )分别平⾏于另⼀个平⾯(α)内的两条直线(,a b ''), 那么这两个平⾯(,βα)平⾏.,,,,,//,////a b a b P a b a a b b ββααβα''''=(作⽤: 线线平⾏?⾯⾯平⾏) ⑷平⾯与平⾯平⾏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平⾯(,αβ)同时与第三个平⾯(γ)相交(设交线分别是,a b ),那么它们的交线(,a b )平⾏.//,,//a b a b αβαγβγ?=?=? (作⽤: ⾯⾯平⾏?线线平⾏)推论:如果两个平⾯(,αβ)平⾏,则⼀个平⾯(α)内的⼀条直线(a )平⾏于另⼀个平⾯(β). //,//a a αβαβ?? (作⽤: ⾯⾯平⾏?线⾯平⾏)8.线线垂直、线⾯垂直、⾯⾯垂直⑴直线与平⾯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条直线(l )和⼀个平⾯(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m n )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l )垂直于这个平⾯(α).,,,,l m l n m n m n P l ααα⊥⊥=?⊥ (作⽤: 线线垂直?线⾯垂直)⑵直线与平⾯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条直线(l )和⼀个平⾯(α)垂直,那么这条直线(l )和这个平⾯(α)内的任意⼀条直线(m )垂直.,l m l m αα⊥??⊥ .⑶三垂线定理: 其作⽤是证两直线异⾯垂直和作⼆⾯⾓的平⾯⾓①定理: 在平⾯内的⼀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的⼀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②逆定理:在平⾯内的⼀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的⼀条斜线,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内的射影垂直.(作⽤: 线线垂直?线线垂直)⑷平⾯与平⾯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个平⾯(α)经过另⼀个平⾯(β)的⼀条垂线(l ),那么这两个平⾯(,αβ)互相垂直.,l l βααβ⊥??⊥ (作⽤: 线⾯垂直?⾯⾯垂直)⑸平⾯与平⾯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αβ)垂直,那么在⼀个平⾯(α)内垂直于它们交线(m )的直线(l )垂直于另⼀个平⾯(β).,,,m l l m l αβαβαβ⊥?=?⊥?⊥ (作⽤: ⾯⾯垂直?线⾯垂直)9. 直线和平⾯所成的⾓⑴最⼩⾓定理:平⾯的斜线和它在平⾯内的射影所成的⾓,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内任意⼀条直线所成的⾓中最⼩的⾓.满⾜关系式:12cos cos cos θθθ=?θ是平⾯的斜线与平⾯内的⼀条直线所成的⾓;1θ是平⾯的斜线与斜线在平⾯内的射影所成的⾓;2θ是斜线在平⾯内的射影与平⾯内的直线所成的⾓.⑵直线和平⾯所成的⾓: 平⾯的⼀条斜线和它在平⾯内的射影所成的锐⾓,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所成的⾓. 范围:[0,90]10.⼆⾯⾓⑴⼆⾯⾓的定义:从⼀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条直线叫做⼆⾯⾓的棱,每个半平⾯叫做⼆⾯⾓的⾯.棱为l ,两个⾯分别是α、β的⼆⾯⾓记为l αβ--.⼆⾯⾓的范围:[0,]π⑵⼆⾯⾓的平⾯⾓:在⼆⾯⾓的棱上取⼀点,在⼆⾯⾓的⾯内分别作两条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叫做⼆⾯⾓的平⾯⾓.11.空间距离⑴点到平⾯的距离:⼀点到它在⼀个平⾯内的正射影的距离.⑵直线到与它平⾏平⾯的距离:⼀条直线上的任⼀点到与它平⾏的平⾯的距离.⑶两个平⾏平⾯的距离:两个平⾏平⾯的公垂线段的长度.⑷异⾯直线的距离12. 多⾯体有关概念:(1)多⾯体:由若⼲个平⾯多边形围成的空间图形叫做多⾯体.围成多⾯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体的⾯.多⾯体的相邻两个⾯的公共边叫做多⾯体的棱.(2)多⾯体的对⾓线:多⾯体中连结不在同⼀⾯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体的对⾓线.(3)凸多⾯体:把⼀个多⾯体的任⼀个⾯伸展成平⾯,如果其余的⾯都位于这个平⾯的同⼀侧,这样的多⾯体叫做凸多⾯体.13.棱柱⑴棱柱的定义: 有两个⾯互相平⾏,其余每相邻两个⾯的交线互相平⾏,这样的多⾯体叫棱柱.两个互相平⾏的⾯叫棱柱的底⾯(简称底);其余各⾯叫棱柱的侧⾯;两侧⾯的公共边叫棱柱的侧棱;两底⾯所在平⾯的公垂线段叫棱柱的⾼(公垂线段长也简称⾼).⑵棱柱的分类:侧棱不垂直于底⾯的棱柱叫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的棱柱叫直棱柱.底⾯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棱柱的底⾯可以是三⾓形、四边形、五边形……这样的棱柱分别叫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⑶棱柱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都是平⾏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都是全等的矩形.②与底⾯平⾏的截⾯是与底⾯对应边互相平⾏的全等多边形.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都是平⾏四边形.⑷平⾏六⾯体、长⽅体、正⽅体:底⾯是平⾏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六⾯体.侧棱与底⾯垂直的平⾏六⾯体叫直平⾏六⾯体,底⾯是矩形的直平⾏六⾯体叫长⽅体,棱长都相等的长⽅体叫正⽅体.⑸①平⾏六⾯体的任何⼀个⾯都可以作为底⾯;②平⾏六⾯体的对⾓线交于⼀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③平⾏六⾯体的四条对⾓线的平⽅和等于各棱的平⽅和;④长⽅体的⼀条对⾓线的平⽅等于⼀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和.14.棱锥⑴棱锥的定义: 有⼀个⾯是多边形,其余各⾯是有⼀个公共顶点的三⾓形,这样的多⾯体叫棱锥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三⾓形叫棱锥的侧⾯;多边形叫棱锥的底⾯或底;各侧⾯的公共顶点()S ,叫棱锥的顶点,顶点到底⾯所在平⾯的垂线段()SO ,叫棱锥的⾼(垂线段的长也简称⾼).⑵棱锥的分类:(按底⾯多边形的边数)分别称底⾯是三⾓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⑶棱锥的性质:定理:如果棱锥被平⾏于底⾯的平⾯所截,那么所得的截⾯与底⾯相似,截⾯⾯积与底⾯⾯积⽐等于顶点到截⾯的距离与棱锥⾼的平⽅⽐.中截⾯:经过棱锥⾼的中点且平⾏于底⾯的截⾯,叫棱锥的中截⾯⑷正棱锥:底⾯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上的射影是底⾯的中⼼的棱锥叫正棱锥.⑸正棱锥的性质:①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都是全等的等腰三⾓形,各等腰三⾓形底边上的⾼(叫斜⾼)也相等。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问点归纳总结一、立体几何学问点归纳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构造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构造特征1.棱柱1.1棱柱——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底面为矩形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1.3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1.4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②(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与过顶点A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222cos cos cos1αβγ++=,222sin sin sin2αβγ++=;③(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22cos cos co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1.5侧面绽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绽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1.6面积、体积公式:2S c hS c h S S h=⋅=⋅+=⋅直棱柱侧直棱柱全底棱柱底,V (其中c 为底面周长,h为棱柱的高) 2.圆柱2.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2.3侧面绽开图:圆柱的侧面绽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 2.4面积、体积公式:S 圆柱侧=2rh π;S 圆柱全=222rh r ππ+,V 圆柱=S 底h=2r h π(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 3.棱锥3.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立体几何的八个判定定理

立体几何的八个判定定理立体几何的八个判定定理是指由英国数学家约翰·威尔逊(John Wallis)在17th century所提出的一套定理。
其中包括:(1)贝瑟尔定理:任意一个平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2)杨氏定理:任意一个对角相交的多边形,其内部角之和等于其外部角之和。
(3)特斯克定理:在同样边上的三个面有关的角相加等于180度。
(4)柯尔定理:在同样边上的四个面有关的角相加等于360度。
(5)高斯定理:任意一个多面体的角之和等于360度乘以面的数量。
(6)伯尔定理:任意一个多边形的角之和大于360度。
(7)双旋定理:任意一个多面体的内角之和等于多边形的角之和减去多边形的边的数量。
(8)欧几里得定理:任意一个多面体的角之和等于多边形的角之和加上多边形的边的数量乘以180度。
贝瑟尔定理是最重要的立体几何判定定理,表明任意一个平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
这个定理是用来表示平面三角形的构成的,而这个定理也被用来表示一个多边形的构成。
杨氏定理是贝瑟尔定理的推广,即任意一个对角相交的多边形,其内部角之和等于其外部角之和。
特斯克定理是杨氏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表示在同样边上的三个面有关的角相加等于180度。
柯尔定理也是杨氏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表示在同样边上的四个面有关的角相加等于360度。
高斯定理是一个重要的立体几何判定定理,即任意一个多面体的角之和等于360度乘以面的数量。
这个定理与贝瑟尔定理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可以用来表明多面体的构成,它们都表示了一个多面体的性质。
伯尔定理是高斯定理的一个推广,表明任意一个多边形的角之和大于360度。
双旋定理是一个重要的立体几何判定定理,表明任意一个多面体的内角之和等于多边形的角之和减去多边形的边的数量。
欧几里得定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立体几何判定定理,表明任意一个多面体的角之和等于多边形的角之和加上多边形的边的数量乘以180度。
总的来说,立体几何的八个判定定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多面体和多边形的构造,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求解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多面体的体积等等。
立体几何常考定理总结(八大定理)

lmβααba立体几何的八大定理一、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文字语言: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b a b αα⊄⎫⎪⊂⎬⎪⎭⇒//a α关键点...:.在.平面内...找一条与....平面外...的.直线平行的线...... 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线线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l l m αβαβ⎫⎪⊂⎬⎪⋂=⎭⇒//l m关键点...:.需要..借助一个....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接着找交线。
...... 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b a b A a b αααβββ⊂⎫⎪⊂⎪⎪=⇒⎬⎪⎪⎪⎭∥∥ 关键..点:..在要证明面面平行的其中一个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面线面平行。
............................... 四、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面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所得的两条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a a b b αβαγβγ⎫⎪⋂=⇒⎬⎪⋂=⎭关键点...:找..第三个平面.....与已知平面都相.......交,则交线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a αβαβ⊂⇒ 关键:只要是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就行..................nmAαaBA l βαaβα五、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记忆口诀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记忆口诀学好立几并不难,空间观念最关键点线面体是一家,共筑立几百花圆点在线面用属于,线在面内用包含四个公理是基础,推证演算巧周旋空间之中两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线线平行同方向,等角定理进空间判断线和面平行,面中找条平行性已知线和面平行,过线作面找交线要证面和面平行,面中找出两交线线面平行若成立,面面平行不用看已知面与面平行,线面平行是必然若与三面都相交,则得两条平行线判断线和面垂直,线垂面中两交线两线垂直同一面,相互平行共伸展两面垂直同一线,一面平行另一面要让面和面垂直,面过另面一垂线面面垂直成直角,线面垂直记心间一面四线定射影,找出斜射一垂线线线垂直得巧证,三垂定理风采显空间距离和夹角,平行转化在平面一找二证三构造,三角形中求答案引进向量新工具,计算证明开新篇空间建系求坐标,向量运算更简便知识创新无止境,学问思辩勇登攀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模块公理定理汇编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作用:证明直线在平面内)A l∈,B l∈,且Aα∈,Bα∈⇒lα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作用:确定平面)推论①直线与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③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且Pβ∈⇒αβ =l,且P l∈.(作用:证明三点/多点共线)Pα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空间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面面平行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推论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意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则它们的交线平行.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三垂线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和这条斜线垂直.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则它和这条直线的射影垂直.射影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出发的所有斜线段中,若斜线段长度相等则射影相等,斜线段较长则射影较长,斜线段较短则射影较短.面面垂直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线面垂直性质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线面垂直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面面垂直性质定理1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面面垂直性质定理2两个平面垂直,过一个平面内一点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在该平面内.。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底面为矩形1.3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1.4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 =++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222c o s c o sc o s 1αβγ++=,222sin sin sin 2αβγ++=;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22co s co s co 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1.5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 1.6面积、体积公式:2S c hS c h S S h=⋅=⋅+=⋅直棱柱侧直棱柱全底棱柱底,V (其中c 为底面周长,h 为棱柱的高)2.圆柱2.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2.3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2.4面积、体积公式:S =2rh π;S=222rh r ππ+,V=Sh=2r h π(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 3.棱锥3.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