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4周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3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3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3周今天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本专题主要的主要内容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也是是新课标地区高考的重点内容。

高考考点主要有:1.英国《权利法案》;2.美国1787年宪法;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4.《德意志帝国宪法》;考查的题型是选择题与材料型主观试题并重。

复习本专题首先要熟知四部基本文献,重点理解这些政治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同时注意联系现实热点,重视从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认识理解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近代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考点预测需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1.一即指“一个观点”。

对西方的政治体制,无论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基本符合本国情况的制度,都促进了本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2.二即指“两个比较”。

复习时将各国代议制既要进行纵向的比较,着重分析其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质变;也要进行横向的比较,充分认识其体现出来的多样与统一、特色与本质。

3.三即指“三个共识”。

第一,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完善是一个曲折、复杂、反复的发展过程。

从宏观角度看,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出现(英国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的诞生及其扩展),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民主政治力量长期斗争及妥协的结果;从微观角度看,无论是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还是法国共和制的巩固,都经历了长期的斗争。

第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初明显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所谓统一性表现为各国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成为社会原则。

但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又各具其特色,呈现出多样性。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2周今天复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考查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重点考查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突出考查中央官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等)、监察制度(刺史、御史台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地方行政制度(路府州县、行省制)等。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注意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军机处设置的实质。

我要练习1、(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朝议制度的理解。

对军国大事皇帝都交给群臣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上奏给皇帝,最后由皇帝裁断。

这种朝议制度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

但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正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

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需要突出强调,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

2、(2016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4周今天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名师点睛】
【试题演练】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答案】A
【解析】
考点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名师点睛】
【试题演练】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

1979年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邓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3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3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2.3周今天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该专题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联系紧密,契合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

关于该专题的预测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可知其历史意义重大,要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着重考查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高考考查比较少,但如果考查,一般考查的是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启示我们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以史说明认识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契合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

一般对该考点的考查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突出依法治国方略考查对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重要作用。

4.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伟大构想,它不仅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一般对该考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另外还有可能与其他考点混合出题,以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度,扩大覆盖面。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1周今天复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

复习时重点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现实中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现实中涉及有关宗法观念的内容,当代政治制度中的人才选拨和考核制度、监察制度等,都是本专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可能考点。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侧重于对宗法制度、分封制的内涵及影响的考查;可以联系现代社会“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社会现象进行考查。

2.围绕解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矛盾,考查历代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举措、特点及影响;从考查方向来看,结合秦朝统一的史实和巩固统一的史实来考查秦始皇的评价。

3.从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的内容、特点、历史影响等方面考查其对今天民主化进程、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4.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制度、近代民主政治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命题,考查了人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的特点;5.考查同一时期中国与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及成因;从历史发展趋势来认识东西方政治制度确立的必然性。

当然,从考查方向上看,站在人类政治文明史的角度,考查古为今用,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是大的趋势。

我要练习1、(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5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5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5周今天复习:世界多极化【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两级世界的形成【名师点睛】“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

(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2.不同点(1)直接原因:“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出的;而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2)内容:“杜鲁门主义”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3)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美苏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

如德国和朝鲜。

(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4)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但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冷战”可归纳为“一、二、二、三”一个序幕:“铁幕”演说。

两个国家:美国与苏联。

两个标志: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冷战”正式形成。

三大领域:政治: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试题演练】1.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1周今天复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主要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演变,主要涉及了四个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前三个知识点因为内容较少,新课标地区高考考查的也较少,且多以选择题为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内容较多,题型多样。

对于本专题近些年来在高考中比重略有增加,应该联系现实热点,比如“《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现代意义”,近几年面对金融危机,西方出现“马克思热”等,注意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训练。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理清一条线索,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从一国向多国扩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部分内容放到新中国的政治部分来讲述,建议联系起来,从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完整的认识)。

(2)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在方式、原因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3)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

(4)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在熟知重要历史事件的基础之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标志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突出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与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0.2周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0.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0.2周今天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本专题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主要内容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等主要史实。

通过对近些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近年来高考中本专题内容考查所占比例较少,重点在于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非选择题出现较少。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通过本专题复习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以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从仿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从学习西方再到学习苏俄,最终找到一条自己道路的过程,对本部分的复习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2.通过学习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的,近代的思想解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复习的过程既要准确认识理解教材基础知识,更要结合时代背景与热点内容分析与运用。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着重考查“师夷长技”思想(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姚莹的贡献)和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贡献)。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考查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问题与主义”之争。

我要练习1、(2015年江苏卷历史14)“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3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3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3周今天复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考点一、十月革命【名师点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归纳为“一、二、三”一条道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两大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社会的三大变化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策略:和平夺权转向武装起义。

国家性质: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特点与意义1.特点:(1)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2.意义:(1)十月革命开创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2)十月革命开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试题演练】1.王康在其《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中说:“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结果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C.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D.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考点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名师点睛】五四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两大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三大精神: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有了新型政党的领导。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4周今天复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高考命题热点区。

从近几年年高考试题分布情况来看,本专题命题的高频区域主要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和影响、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性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曲折发展和特点等。

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大都设臵微观历史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抓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企业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线索,综合分析其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注意分析其表现形式;结合变动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近代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3.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要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曲折发展——萎缩。

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发展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注意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因素,深刻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加深对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的理解。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的表现和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概况。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着重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发展特征、历史原因和影响。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考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资本主义化)过程中的作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6.2周.doc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6.2周.doc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6.2周今天复习:中国社会生活变迁【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名师点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第一次变化(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2、第二次变化(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与呆板。

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第三次变化(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Z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I口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1)屮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5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5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5周今天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考点一、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名师点睛】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1)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2)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3)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4)外部原因:欧洲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

(2)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

(3)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但内阁部长须对议会负责。

法国的共和体制的认识一大特点: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一个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一项制度:议会制共和制。

两大权力: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

【试题演练】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答案】B【解析】考点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名师点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

两个特点:不彻底、不完善。

三项权力:皇帝权力至高无上、首相对皇帝负责、帝国国会形同虚设。

【试题演练】1.俾斯麦用强权帮助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一时许多与他有关的现象出现:因俾斯麦曾拿香肠说法律,故早在统一过程中就有了“俾斯麦香肠”及以此为主题的漫画(如下图);就连统一后颁布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有人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8.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8.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8.4周今天复习:苏联建设经验教训考点一、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名师点睛】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试题演练】1.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在辞职时发表电视演说:“国家情况不妙。

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

”这位“总统”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991年”是本题解体的关键。

斯大林执政时间为1924-1953年;赫鲁晓夫执政时间为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为1964-1982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时间为1985-1991年。

故答案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我要练习1、(2015年海南卷历史2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

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ABC 三项时间不符;70年代我国提出“三个世界”的概念,密切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中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正是这一理念的反映,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4周今天复习:近代中国维权斗争【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今年的高考在这一专题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所涉及,这一专题与现实时政联系紧密,因此,这一专题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具体预测如下:1.今后的高考命题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这一内容的考查不会因为各种版本的教材对的调整而减少,结合历年的的考点的发布来看,仍然会集中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重大事件上;考查方向上,要注意纵向联系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人都在对这场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冲击的战争进行反思,相关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这些相关的研究从多个层面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今年又恰逢甲午年,特别需要注意中日甲午战争。

2.义和团运动在新版人教版教材中放到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作为简单的介绍,从近几年的高考考查来看,义和团运动这一考点考查的比较少。

但今后命题侧重于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纲领的评价和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政策的理解和全面性认识。

3.关于“抗日战争”这一考点,要理解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要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了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情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后抗日战争考点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历史教训留给人们的反思还会是命题的侧重方面;另外,对于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积极抗战和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关系可能成为新的命题趋势。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着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7-4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7-4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7.4周今天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考点、第三次工业革命【名师点睛】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许多基础和技术雏形虽然孕育于战前的和平时期,但如果没有战争和军事需求的推动,它决不会急匆匆地降临人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次科技革命。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实质及动力?提示:(1)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试题演练】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梦”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队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点:当代世界的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代世界的政治多极化·当代世界的政治多极化的表现我要练习1、(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成立全国三分之二阁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据《美国宪法修及其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给予说明。

(8分)材料二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4周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4周今天复习:世界多极化【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纵观近些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主要涉及到冷战下的国际局势、欧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及国家的强大、苏联解体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重要知识点,本专题具有与热点紧密联系的特点,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把教材基础知识与现实热点联系起来复习。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美苏冷战、美苏争霸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历程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加快等仍可能是命题的重点内容,特别要关注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等的命题考查。

(2)新高考可能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间贸易摩擦问题、南北差距、科技创新、恐怖主义威胁等热点问题切入考查;也有可能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命题考查。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突出考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冷战”的相关政策及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着重考查欧共体的形成、演变及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突出考查多极化趋势下当今世界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我要练习1、(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答案】B【解析】国民运动发生于1924至1927年,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以A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2周今天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名师点睛】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经济方面:由于平原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湾,这为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政治方面: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这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前提条件,复习时注意与东方的环境相对比。

(3)价值观方面: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亦要求自由的环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方面: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评价及实质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历史评价 (1)积极性:①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

②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2)局限性:①民主只属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

②是小国寡民体制下的产物,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实行专政。

雅典民主政治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局限: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两大特征: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三个阶段:梭伦改革奠基础,克利斯提尼确立,伯里克利时期达高峰。

四大机构:公民大会、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民众法庭)。

【试题演练】1.古代雅典各阶层解决贵族制下社会危机的尝试中,对于雅典走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但又不能化解社会矛盾的尝试是()A.建立僭主政治 B.制订成文法C.武装暴动 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答案】B【解析】向民主没有积极意义,故排除。

D项不是雅典民主的产物,排除。

考点二、雅典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名师点睛】【试题演练】1.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1周今天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与局限性的分析与认识、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原则、罗马法的影响与认识等。

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选择题,近几年,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比重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因此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及与现实中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内容结合,综合分析理解,且与现实热点时政相结合。

对于该考点的预测,主要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古希腊文明的产生条件。

首先其重点是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即环境对对希腊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其次要学会分析认识不同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的差异,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只有差异性,而无优劣之分。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及内容、特点、局限性是本专题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及其地位、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等,同事还要注意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3.对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尤其是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等内容、特点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正确分析评价罗马法的地位与影响。

4.对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一是从纵向来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直是西方社会民主制度的最早代表,并且还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二是从横向来看,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相比,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他们之间有差异,但无优劣之分,都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5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5周 精品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5周今天复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名师点睛】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③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表现: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②“耕”与“织”的分离。

(3)影响: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全面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含义: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4.性质:(1)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2)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5.内容6.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试题演练】1.从下表(1876-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A.传统手工业呈现破产之趋势B.农产品商品化之趋势日益增强C.逐步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D.日益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学?考点二、民族工业的兴起【名师点睛】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地位和作用1.特点:(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

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2)地区分布不平衡。

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4周
今天复习:世界多极化
【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纵观近些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主要涉及到冷战下的国际局势、欧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及国家的强大、苏联解体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重要知识点,本专题具有与热点紧密联系的特点,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把教材基础知识与现实热点联系起来复习。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美苏冷战、美苏争霸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历程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加快等仍可能是命题的重点内容,特别要关注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等的命题考查。

(2)新高考可能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间贸易摩擦问题、南北差距、科技创新、恐怖主义威胁等热点问题切入考查;也有可能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命题考查。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突出考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冷战”的相关政策及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着重考查欧共体的形成、演变及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突出考查多极化趋势下当今世界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我要练习
1、(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答案】B
【解析】国民运动发生于1924至1927年,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以A项错误。

C项与中国近代史实不符合。

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八一宣言》的内容,是1935年的史实,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红军”两个字可知此言论出现在全面抗战前,当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开始是1937年,时间相隔较远,所以排除D项。

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名师点睛】本题迎合了今年的热点史实——抗日战争,属于判断推理式的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时需要能够以试题为切入点,调用已学的相关史实,特别是时代背景,然后综合所给信息,分析判断获取正确答案。

另外也要求教师在今后的考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周年热点史实的讲解,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要对周年纪念的史实多多关注。

2、(2016年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图4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抗日战争,具体是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

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时间点“1932年”和主旨“抗敌”等信息,联系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在这一大背景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民族火柴工业也不例外。

应该选D。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所以排除AB。

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C。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
维和读图理解能力。

本题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热点,以民族火柴工业为切入点,正体现了新课标以多种载体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路。

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时间点“1932年”和主旨“抗敌”等信息,再联系教材内容,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特别是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给出“时间”类试题的解法,必须要从这些时间中联系到相关历史事件。

这类试题在高考选择题中比重很大,最能考出考生的历史基本功。

3、(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人民“统一中国、实现和平”的愿望相符合,故A项正确。

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共识也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名师点睛】设问以“反映”“表明”形式呈现的说明反映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其解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要准确提炼题干材料和选项的语意侧重点,把握其渗透出来的情感、态度。

2.认真阅读题干材料,仔细区分选项之间的差别,合理的推断。

3.要把各选项变成问题逐一“拷问”题干材料,找到语意上与题干材料最为接近的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