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提效改造技术分析
脱硫装置改装工程技术方案

脱硫装置改装工程技术方案一、概述脱硫装置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保设备,用于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物质。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脱硫装置的改装工程逐渐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脱硫装置改装工程的技术方案。
二、问题分析在进行脱硫装置改装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有脱硫装置的检查和评估,发现以下问题:1.脱硫效率较低:现有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需要进行提升。
2.能耗较高:现有脱硫装置的能耗较高,需要寻找节能降耗的方法。
3.设备老化:现有脱硫装置的部分设备已经老化,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
4.操作维护困难:现有脱硫装置的操作维护工作较为繁琐,需要简化操作流程。
三、技术方案基于对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改装工程的技术方案:1. 脱硫效率提升方案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可以考虑以下措施:•优化液气接触装置:改进喷淋系统,增加喷头数量和喷雾强度,提高液气接触效果。
•增加反应时间:增加反应器的容积或增设反应段,延长烟气在装置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脱硫效率。
•选用高效脱硫剂:选择或改进脱硫剂的配方,提高脱硫效果。
2. 节能降耗方案为了降低脱硫装置的能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热能利用:改进烟气冷却和余热利用系统,提高热能回收效率。
•优化设备运行参数:调整风机、泵站等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采用高效设备:在改装过程中,选择新型高效设备替代老旧设备,降低能耗。
3. 设备更新方案对于老化的设备,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具体方案如下:•评估设备的可维修性:对已老化设备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维修。
•按需更换设备:优先更换工作性能较差或维修成本较高的设备,以降低改装成本。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选择具有可靠供货和优良售后服务的供应商,确保设备质量和运行稳定性。
4. 操作维护流程简化方案为了简化操作维护流程,可以考虑以下措施:•设备自动控制:引入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降低人工操作的复杂性。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摘要:如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应用最多、技术上最成熟、运行工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已有近40年的运行经验,脱硫工艺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其脱硫效率稳定在95%以上,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同时为实现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从提高脱硫效率入手,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所以脱硫系统的优化运行和设备超低排放改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湿法脱硫;脱硫运行;脱硫效率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特点该技术的特点有:第一,脱硫效率高。
就目前来说,该方式在实际脱硫工作中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完成效率,其完成率在95%左右。
但在以该方式脱硫处理时,在完成脱硫后,二氧化碳依然具有较低的浓度,在处理后烟气当中的含尘量大幅度减少。
在较大规模机械设备运行中,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即能够对大幅度对二氧化硫含量进行降低,以此提升电厂与地区总量控制效率;第二,可靠性高。
在以该方式生产时,其将具有98%以上的投运率。
在我国,大部分电厂都在生产当中对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说该技术在我国具有着较长的发展以及应用历史。
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该技术在我国具有着较为成熟的使用水平,且在技术使用经验方面十分丰富,在脱硫设备实际应用中,也并不会影响导火电厂锅炉的正常运行。
而当大机组实际脱硫工艺开展中,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部分厂家在实际技术应用时也将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第三,实用性较强。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具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在以该方式开展烟气脱硫处理时,并没有对具体煤种具有较高的要求,即无论是含硫量在1%以下的低硫煤还是含硫量在3%以上的高硫煤,都能够以该方式进行烟气脱硫处理,该种情况的存在,也正是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煤种良好适应性的表现;第四,资金投入较大。
在该技术当中,其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火电厂要想应用该技术进行脱硫处理,即需要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用于生产区域面积以及设备购入等。
以电厂在使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时,需要相对较大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
提高湿法脱硫效率采取的措施分析

提高湿法脱硫效率采取的措施分析一、分析原因及背景作为湿法脱硫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优点十分突出,但是在工艺流程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烟气入口参数问题、吸收塔内吸收液问题、氧化空气量的多少以及除雾器的工作效率等等都对湿法脱硫的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些因素又都环环相扣,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完美的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脱硫效率,为人类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二、分析内容(一)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概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湿法脱硫最常见的方法。
它的脱硫吸收剂以石灰或石灰石为原料,将石灰石仔细研磨成粉后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剂浆液,当使用石灰作为吸收剂原料时,石灰粉经过消化处理后与水混合制成吸收剂浆液。
吸收浆液与烟气在吸收塔中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有空气参与的状态下借助氧气的氧化作用与吸收浆液中的碳酸钙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得到石膏。
(二)本厂烟气脱硫具体反应原理来自于锅炉等燃煤设备的烟气经过除尘作用后在引风机的推动下进入吸收塔,吸收塔是一个空间喷淋结构,为了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让烟气与吸收浆液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这一部分烟气与吸收浆液逆向接触,如此一来吸收塔既有吸收功能又有氧化功能,上半部分为吸收区,下半部分为氧化区。
系统一般装有3-5台循环泵保证吸收浆液的流动,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喷淋层。
当系统负荷较小的时候,为了保持较高的液气比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从而达到最理想的脱硫效果。
吸收区上部设置有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小液珠不超过7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
浆液吸收二氧化硫后进入循环氧化区,在这一区域内,亚硫酸钙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石膏晶体。
与此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提供新鲜的石灰石浆液,填补所需要的碳酸钙成分,使吸收浆液保持一定的PH值。
含有石膏晶体的浆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排放到副产品收集系统,经过脱水得到石膏。
(三)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低的因素分析1、烟气入口参数问题脱硫效率是指脱硫系统脱除的二氧化硫含量与原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比值。
烟气脱硫装置提效改造技术与策略

烟气脱硫装置提效改造技术与策略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自然环境问题显得越发严重。
对于火电厂而言,烟气排放中有害物质占比较高,同时这些物质本身对于环境的危害性也比较突出。
为了有效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烟气脱硫装置进行效率提升改造,可有效降低了火电厂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改造工作中的技术路线及原理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提效改造技术;环保措施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采取火力发电为主的发电模式。
在火力发电影响下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损耗,造成一定的自然资源损坏,同时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污染物排放,进而破坏环境。
为了让我国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满足清洁生产需求,深度降低三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基于环保设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脱硫装置提效改造,通过脱硫装置吸收塔及其附属设备的改造提效,实现污染物排放持续达标排放。
为机组环保经济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烟气脱硫装置提效改造技术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工业废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对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限制,实施改造机组企业所在地于2020年6月由五部门联合下发《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要求电力企业实现深度减排,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分别达到5mg/Nm3,25mg/Nm3,30mg/Nm3。
企业粉尘排放完全满足要求。
脱硝系统在2019年、2020年分别更换两层新催化剂后增加喷氨可达到要求,但脱硫系统无法满足长期25mg/Nm3以下限值排放要求,必须限负荷运行。
基于此,对脱硫装置提效改造技术进行研究,积极利用烟气脱硫新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烟气处理工艺,实现对于此类污染废气的高效治理。
同时,基于长远发展的视角,强化对于烟气处理技术的管理[1]。
2.1 原烟气脱硫装置系统简介企业已经于2014年分别对机组脱硫系统进行增容改造,设计入口SO2浓度为2500mg/m3,出口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m3,除雾器出口烟气携带的水滴(≥20m)含量低于50mg/Nm3(干基,标态)。
如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及降低成本

如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及降低成本2023年,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重视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性。
其中,脱硫是工业生产中必要的环保措施。
但是,脱硫成本高,效率低是当前困扰企业的问题。
本文将从工艺改进、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及降低成本。
一、工艺改进方面1.湿法脱硫工艺湿法脱硫工艺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但成本也较高。
可以采用氧化剂辅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增加氧化还原能力,提高脱硫效率。
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与污染物适应的氧化剂和控制氧化剂的添加量,避免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干法脱硫工艺干法脱硫工艺的优点是耗能低,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其缺点是脱硫率相对较低且会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干法脱硫技术主要有流化床燃烧技术、燃煤床燃烧技术、喷雾干法脱硫技术等。
其中,燃煤床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脱硫技术,在燃烧时将燃煤与氮气分离,避免二次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脱硫率。
二、技术升级方面1.高效催化剂催化剂是提高脱硫效率的关键。
新型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采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脱硫效率,降低成本和维护费用。
2.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优化装置运行和设备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采用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脱硫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状态分析,及时派遣维护人员进行装置的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
三、管理优化方面1.运营管理优化运营管理优化是降低脱硫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运营管理措施,例如使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材料,科学控制操作条件,合理选择设备维护方式等。
通过运营管理的优化,企业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脱硫效果。
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企业成功运营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等资源,积极争取相关财政支持,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也可以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利润水平。
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增容提效改造技术方案

化 ,因而通过第二循环浆液 的p H 控制 ,更有利于脱硫反
应 ,脱硫 效率更 高 ,单塔 双循环脱硫技术综合脱硫效率
1 9 8 . 0 %以上 。该 工艺 的双循环脱硫 系统相对独 保持吸收塔高度不变 ,增大石灰石浆液喷淋量 。具 可 以达  ̄ 体方案是 :采用增加 喷嘴 的覆盖率 ,密集布置 ,同时为 立运行 ,但又布置在一个脱硫 塔 内,既保证 了较高的脱 避免 烟气在 吸收塔周边 “ 短路 ”,应考虑布置在吸收塔 硫效率 ,又降低了浆液循环量和系统能耗 ,并且单塔 整 周边 的流量 比中心 喷嘴流量要大 。 1 . 2 塔 内提效构件
液气 比对脱硫效率 的高低有重要影 响。在 吸收塔设 行特 别排 放 限值 、沿海 地 区实行 “ 近 零排放 ” 的要求 计 中,循环浆液量的多少决定 Ts o , 吸收表 面积 的大小 ,
后 ,为保证在燃用不 同煤种条件 时仍能达 到最新 环保排 在其他参数恒定 的情况下 ,提高液气 比相 当于增 大了吸
的设计依据是 :根据物料平衡计算新 的浆液流量与原浆 池 、循环泵 、最下面喷淋层 、脱硫塔底浆池构成浆 液循 H 控制 在4 . 5—5 . 0 ,该循 环使 脱硫 液 流量 相 比增加 的量来确 定泵 的流量 ,同时考 虑增加设 环 ,此级循 环浆液 的p 备互换使用 率 。3)其他系统 :根据新 的物 料平衡 ,确 形成 的亚硫酸钙彻底氧化和脱硫剂充分溶解 ;另一部分 定氧化风量是否充足 ,考虑氧化 风机的更换或增加 。早 是 由脱硫塔外浆池 、循环泵 、上面喷淋层 、浆液收集托
整个s O , 吸收系统可细分为吸收塔系统 、 浆液循环系统、 氧 相关设施 ;在 吸收塔 的浆池部分增 加一定 高度进行浆液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一、引言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是为了减少火力发电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SO2),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二、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背景与现状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利用喷吹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将SO2转化为水溶性的硫酸盐。
常用的脱硫工艺有石灰石石膏法、石灰-氧化钙法、海水脱硫法等。
然而,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脱硫效率低、设备运行成本高、废水排放问题等。
三、1.脱硫剂的选择传统的脱硫剂一般为石灰石或者石灰石与氧化钙的混合物。
但这些脱硫剂存在使用成本高、脱硫效率低、废水排放问题等。
近年来,一些新型脱硫剂被引入,如氨基醇类脱硫剂和蚀刻酸类脱硫剂。
这些新型脱硫剂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排放少的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火电厂的实际需求。
2.脱硫工艺的改进目前,常见的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脱硫工艺由于其高脱硫效率被广泛应用,但存在废水排放问题。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湿法脱硫工艺,即湿法-吹塔脱硫工艺。
该工艺利用了湿法脱硫工艺的高脱硫效率,同时采用吹塔技术来降低废水排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设备的优化设计脱硫设备的优化设计对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至关重要。
例如,在石膏浆液混料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起液剂可以降低石膏浆液的黏度,从而减小管道阻力,提高脱硫效率。
此外,采用旋流器来改善气液分离过程,有效减少脱硫过程中的堵塞问题。
四、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将有助于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废水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火电厂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烟气脱硫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从脱硫剂的选择、脱硫工艺的改进以及设备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的改进与优化有助于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废水排放。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环保理念也显著提升,对于电厂硫排放标准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越加关乎,这就需要对脱硫处理,有效降低电厂硫排放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笔者在对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研究内,结合自身长期工作经验,借助石灰石及石膏湿法工艺原理及工艺手段形式,对脱硫工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调整脱硫工作流程,有效减少硫元素排放数量。
关键词: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系统优化前言: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越加关注。
脱硫工艺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烟气脱硫中应用。
社会在深入发展建设过程中,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希望能够对二氧化硫排放进行控制。
所以,优化脱硫工艺流程,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数量,是一件关乎民生的事情,需要得到高度关注。
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分析现阶段,在脱硫工艺过程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应该属于相对成熟的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操作相对简单,对于空间要求较低,比较适合中型及大型企业应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漏实际上就是将石灰石和熟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且制作成为泥浆,应用在吸收企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中。
石灰石与熟石灰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石膏。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需要对废弃物质进行处理冷却,然后在专门反应容器中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反应容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亚硫酸钙,最终和空气接触形成石膏。
石灰石-石膏湿法在脱硫上效率较高,平均脱硫效率可以超过90%,并且吸收剂也可以被充分利用,吸收剂利用率在95%左右。
石灰石-石膏湿法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而在整个脱硫过程中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脱硫整个流程最为关键的装置为吸收塔,该设备也是脱硫优化改造关键内容。
吸收塔所存在的差别,也是目前国内外在脱硫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硫系统提效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改造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据最新颁布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从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SO2排放浓度限值为200mg/Nm3(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的火力发电锅炉除外)。
锅炉SO2排放浓度限值由目前的400 mg/Nm3降低到200mg/Nm3。
由于目前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入厂煤硫份变化幅度较大,锅炉燃煤无法控制在设计硫份范围内,现有脱硫装臵很难满足新的环保标准要求,需要对脱硫系统进行提效改造,满足新的排放限值要求。
(二)项目进行的必要性该燃煤供热发电机组分别于2004年、2005年建成投产。
烟气脱硫岛同期建设,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工艺,2005年8月建成移交生产。
烟气脱硫装臵按一炉一塔设臵,每台炉配臵增压风机、GGH、吸收塔、石膏浆液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石灰石粉储存及浆液制备系统、压缩空气、闭冷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为两台炉公用,事故浆液箱与一期公用。
脱硫装臵主要设计参数为:设计处理烟气量为1181776Nm3/h(干标态);入口烟气SO2浓度在燃用设计煤种(S ar=1.34%)时为3435mg/Nm3(干态,6%氧量),保证脱硫效率不低于95%;入口烟气SO2浓度在燃用校核煤种(S ar=1.77%)时为4000mg/Nm3(干态,6%氧量),净烟气中的SO2浓度分别不超过200mg/Nm3;当入口烟气中SO2的浓度比燃用设计煤种或校核煤种时烟气中的SO2浓度高25%时,净烟气中的SO2浓度分别不超过215 mg/Nm3或318mg/Nm3。
脱硫系统移交生产后总体运行状况良好,旁路挡板门长期关闭运行,年投运率在98%以上。
投运初期,设计燃煤硫分下脱硫效率达到96%,当入口SO2浓度达到4000mg/Nm3(标干,6%O2)时,脱硫效率可达到95%以上。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脱硫效率逐步降低,目前当机组负荷超过250MW时,基本上四台浆液循环泵全部运行,在设计燃煤硫份下,脱硫效率维持在93%左右,当脱硫入口烟气SO2浓度超过4500 mg/Nm3时,脱硫效率下降,脱硫出口 SO2排放浓度超过400 mg/Nm3的排放限值。
造成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浆液循环泵采用进口芬兰苏尔寿泵业产品,由于材质选用不当,叶轮使用寿命短(8000小时左右),苏尔寿公司不再为电厂提供备品备件,叶轮由国内泵厂测绘后加工制造,造成泵出力明显降低,液气比降低;二是吸收塔喷嘴采用轴向满锥螺旋形,该喷嘴雾化效果较好,覆盖率较高,但由于喷嘴入口孔径较小,易出现堵塞现象,且运行压力较高,螺旋锥易磨损,每次机组检修需要检修、更换部分喷嘴。
2010年脱硫系统效率为93.65%,出口SO2排放浓度为224.17 mg/Nm3,2011年4号脱硫系统效率为93.14%,出口SO2排放浓度为212.57 mg/Nm3,近两年全年平均SO2排放浓度已超过200 mg/Nm3限值要求,且系统没有进一步调整提升的余量。
按新的排放标准,脱硫系统将长时间超标排放,脱硫系统必须进行提效改造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要求。
二、方案论证:(一)工程概况1. 电厂位臵2. 机组概况3. 气象资料(二)原始数据1. 原设计参数及系统和设备选型基础1)原设计烟气参数2)原装臵主要设备配臵及技术参数3)原装臵系统和设备选型基础石灰石供浆系统:以校核煤种BMCR工况下的石灰石耗量作为设计基础;浆液循环系统:以校核煤种BMCR工况,脱硫效率95%进行循环泵设计选型;氧化空气系统:以校核煤种BMCR工况下,过氧空气系数为1.6时的计算氧化空气量作为设计基础;吸收塔浆液排出和一级脱水系统:以校核煤种BMCR工况下需要的排出系统容量作为设计基础;真空皮带脱水机系统:以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的脱水石膏产量的150%作为设计选型基础。
4)原装臵各系统配臵适应的SO2浓度范围在保持原有脱硫系统配臵不变的情况下,装臵脱硫率不低于95%,出口SO2排放浓度不超过200mg/Nm3时,装臵各系统能够适应的SO2浓度值如下表所示:(3)提效改造目标要求2011年我公司掺烧了大量煤泥和褐煤,入炉煤硫分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平均硫分在1.45%左右,脱硫入口平均SO2浓度为3320 mg/Nm3。
因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张形势,来煤结构很难控制,造成入炉煤硫分很不稳定,2011年脱硫入口SO2浓度超过4000 mg/Nm3达到975小时,超过4500 mg/Nm3达到293小时,最高达到5100 mg/Nm3。
结合机组燃煤状况,提出脱硫装臵提效改造目标是:当脱硫入口SO2浓度达到5000mg/Nm3(标干,6%O2)时,出口SO2浓度不高于200mg/Nm3(标干,6%O2)。
(四)脱硫装臵提效改造内容论证1. 吸收剂储存和供浆系统石灰石粉仓为两台炉公用,有效容积为1000m3,按改造设计烟气参数核算,原有粉仓容积满足两台炉BMCR工况下2.76天左右的设计耗量;石灰石浆液箱原设计为两台炉公用,有效容积为240m3,按改造设计烟气参数核算,浆液箱容积满足两台炉BMCR工况下5.66小时的石灰石浆液耗量。
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石灰石粉仓的储量不宜小于两台炉BMCR工况下3天的石灰石粉耗量,石灰石浆液箱有效容积不宜小于两台炉BMCR工况下4小时的石灰石浆液耗量。
石灰石粉储备容量略低,考虑到现场很难加装石灰石粉仓及送粉距离较近,可不增设。
本工程原供浆系统每台炉各设计一套,设计系统容量为80m3/h,调整原供浆系统回流管节流孔板就可以满足较差煤质条件下装臵的供浆要求。
2. 吸收塔系统原循环泵数量和容量均根据原有校核煤种数据计算选取。
按改造设计烟气参数进行理论核算,现有液气比达不到要求的脱除率,需要增加浆液循环量,以达到合理的液气比保证液气充分接触。
国产浆液循环泵在设计、制造、材质等方面可以满足脱硫系统运行要求,且备件采购方便、价格便宜,在国内脱硫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空心锥喷嘴具有精确的叶片角度,喷雾液滴分布均匀,通道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阻塞现象,使用效果良好,在脱硫设备选用规范优先推荐采用。
原氧化空气系统容量和吸收塔氧化风管道布臵按核核煤种的 1.6倍进行设计选取,余量较大,可满足改造后氧化要求。
但氧化风机采用江苏百事德公司产品,设备频繁出现振动大、轴承损坏、转子损坏等缺陷,设备可靠性较差,维护成本高,影响到吸收塔浆液氧化,更换两台性能可靠氧化风机。
3. 石膏排出及脱水系统石膏排出系统设计容量和石膏旋流站选型流量均根据原有校核煤种数据计算选取。
由于原选型裕量较大,按改造后烟气参数核算,石膏排出系统和一级脱水系统可满足改造后烟气参数要求。
原真空皮带脱水机处理是根据原设计煤种考虑50%的裕量进行计算选取。
若装臵长期燃用改造设计煤种时,原有真空脱水机出力基本满足石膏脱水100%出力要求,但没有任何备用裕量,需提高原有脱水机系统总出力。
考虑到现场场地条件及机组负荷率情况,通过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可靠性,可暂不增加真空皮带脱水机和增容石膏排出系统。
4. 烟气系统吸收塔浆液循环量增加后,吸收塔喷淋区域阻力增加300Pa左右,吸收塔阻力由设计1200 Pa增加到1500Pa,再加上GGH两侧阻力1400 Pa、烟道阻力500 Pa,系统总阻力为3400 Pa,增压风机压头为3360Pa,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5. 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闭冷水系统等其它辅助系统满足要求。
6.原设计和改造后,设备参数进行对比(五)脱硫系统提效改造方案1. 方案一1)工艺改造内容:四台浆液循环泵整体替换,选用四台8000m3/h的国产浆液循环泵,浆液循环管道和喷淋层全部更换,循环管道选用DN1100 碳钢衬胶管,喷嘴使用切向空心锥喷嘴,每层设臵96个,循环泵管道与吸收塔接口处改造,更换四台DN1100大浆液蝶阀。
2)电气配套改造内容:循环泵电机总容量增加816KW,现有电机及其进线电缆全部更换;利用原有循环泵高压开关柜,更换开关柜内的高压熔断器和电流互感器,重新整定开关柜内微机保护整定值;6KV脱硫段电源电缆进行改造,每台柜内新增1根动力电缆。
3)热控配套改造内容:利用原脱硫控制系统设备,根据工艺系统改造情况及设备现状,增加控制机柜及配套卡件。
2. 方案二1)工艺部分改造内容:新增一台浆液循环泵,对应增加一层喷淋层;将原有四台浆液循环泵全部更换,使用国产泵,电机选型不变的基础上泵流量适当增大,电机利旧;四层喷淋层喷嘴全部更换,喷嘴使用切向空心锥喷嘴;吸收塔加高1.7米,并充分预留除雾器后期改造为屋脊式除雾器并增加管式除雾器的空间。
2)电气配套改造内容:本改造工程利用原有4号机6KV配电室内备用开关间隔,不另设配电间及开关,重新配臵原有备用开关间隔内的保护装臵、仪表及抄表设备,柜内新增1根动力电缆,新增1只零序电流互感器以满足保护的需要;事故按钮盒根据现场设备就近布臵。
3)热控配套改造内容:利用原脱硫控制系统设备,根据工艺系统改造情况及设备现状,增加控制机柜及配套卡件(3号脱硫改造一并考虑)。
3. 方案比较(六)脱硫提效改造方案推荐通过分析核算现有脱硫装臵各系统和设备配臵适应的SO2浓度范围,并结合近几年来实际燃煤硫份情况,确定了本次提效改造设计参数:脱硫装臵入口SO2浓度达到5000 mg/Nm3(标干,6%O2)时,出口SO2浓度低于环保限值200 mg/Nm3(标干,6%O2),脱硫效率不低于96%。
按此设计依据,吸收塔浆液循环量明显不足,石膏浆液排出、石膏脱水处理能力刚好满足没有备用余量,石灰石浆液储存、供浆和吸收塔氧化风均能满足,石灰石粉仓储存能力略低于设计规范值。
综合考虑现场场地条件、机组负荷率、燃煤硫份等实际情况,为保证稳定达标排放,提出两个提效改造方案。
方案二虽然一次性投资略高、施工工作量较大,但脱硫系统调整灵活运行经济性较好,且循环泵的备用能力得到提高,建议采用五层喷淋层改造方案即方案二。
三、项目规模和主要内容:(一)项目工程的主要内容4号脱硫吸收塔增加一台浆液循环泵,对应吸收塔内增加一层喷淋层;更换原有四台浆液循环泵和吸收塔喷嘴;除雾器顶部加装在线冲洗水;更换两台参数相同可靠性高的氧化风机;吸收塔加高1.7米,出口烟道相应改造。
(二)改造后脱硫系统技术参数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脱硫设计效率:96%;保证出口SO2浓度(入口SO2浓度不超过5000 mg/Nm3):≤ 200mg/Nm3;(三)项目工期及进度安排改造计划开工时间为:2012年9月1日,完工时间为2012年10月30日,施工工期为60天。
四、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及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验评标准等,但不限于以下部分:◆设计结构图纸及施工现场情况◆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14958-9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88◆碳素结构钢 GB700-8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及现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