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章1.1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章1.1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cede4cf2af90242a995e5c3.png)
13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6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 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 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 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面优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
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国民信息能力显著提高
12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我国信息化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技术还 比较落后,大量高科技尖端技术并没有完全 掌握。
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既 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基础和推动作 用,又要使信息化成为带动工业化升级的强 大动力。
7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技术的发明 ◎望远镜、显微镜 ◎电报和电话通信 ◎广播、电视 ◎雷达、卫星(遥感感测) ◎计算机、机器人 ◎因特网(Internet) ···
8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
3大特征:
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 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 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全面的改造,使 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发 生全面变革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推动人类社 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的 过程。
11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5c737fa417866fb84a8e7e.png)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e60e6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8.png)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篇第一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入门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周次:第1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2、了解信息的作用及其特点3、培养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分类等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又是什么呢?课本的第一章就着重介绍了信息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活动。
学生:进行活动1.1 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讨论并回答问题:1、图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2、信息的表现方式是唯一的吗?信息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3、尝试归纳信息的概念教师:归纳信息的概念:信息: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
例如: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雷电闪过的光波以及转播奥运会实况的电磁波等,其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才是信息。
信息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传播、加工和利用信息,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时处处都需要信息。
2、讨论: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范围。
学生:进行活动1.2美国农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讨论并回答问题:1、格林采用了什么信息技术?2、列举几种信息处理技术的例子。
教师:归纳信息技术的含义: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 echmolony),就是利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及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媒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信息技术涉及信息的采集与输入、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维护和使用等。
数据可以是文字、声音或图像,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先自己读课本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谁能叙述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学生先自己讨论,再找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532accc5da50e2524d7fd2.png)
猜谜语:①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他物体上留下痕迹。
②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到处安家把根生。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表现的特征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消 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⑴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小结2: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是指在信息的获取、 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
(基础) (核心) (支柱) (目的)
科学技术群
C、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 D、信息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
2.“2012年初,中国飞人刘翔以 7秒41的成绩获得世界室内 60米栏冠军”的消息人 尽皆知。这说明信息具有 (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价值相对性
3、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的中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 B、信息技术考试成绩 C、电视中播出的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 D、DVD电影光盘
(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
多学科结合
通信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 计算机软件
多元化
发展趋势
网络化、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
多媒体化、操作更简便 智能化 自动化、集成化,虚拟化:即时的虚拟现实
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
(2)信息技术的影响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 用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信息及特征(共19张PPT)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信息及特征(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5787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d.png)
【思考】:那7个字是什么字?
“中国将出兵朝鲜”,启发学生总结出故事中所蕴含的信 息的基本特征——信息具有价值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引导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学习中体现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 性的例子,学生会举出像天气预报、学校通知、电视新闻、 商场的促销信息等等实例。 【思考】以上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还可以通过其 它方式表现吗?信息能不能独立存在? 【结论】信息不能独立存在,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即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例2:“一条线和一万美金”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 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 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 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 “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 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 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 “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我认为不足之处:教学容量大,教学紧凑,如果时间把握不好, 教学进度可能会受影响。
2024 课件
感谢观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试着说说下面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一传十,十传百
传递性、共享性
B.找路时,使用旧地图,往往误事
时效性
【教学评价】
评价项 目
个人评 价( 40%)
组内互 评( 2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53e18c964bcf84b9d57bb7.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一般特征(P3)
1、载体依附性: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2、价值性: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GPS全球定位系统
3、时效性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补充:不完全性:盲人摸象、兼听偏信
真伪性: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P6)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P7)
(1)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及高分辨显示技术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要五不要”。
苏教版 第1章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苏教版 第1章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4a3e38be23482fb4da4cf0.png)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学生在小学学过4年的信息技术,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是不是很清晰。进一步了解,学生更有兴趣。
3.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4项学习活动以及光盘中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使学生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基本信息
省市区
学校
姓名
联系电话
学科
信息技术
电子邮箱
年级
八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苏教版第1章第1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教材第9页探究学习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电脑机房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件-PPT
![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55b0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f.png)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 息道德。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就是现化通信技术。 B.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交流、表达和应用的技术。 C.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两个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 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
• 信息的分类:文字类信息、 声音类信息、 动画类 信息 、图片信息、视频类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
•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信息传 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如:纸张、U盘等),而且一 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 如:起床的信息既可以通过闹钟的铃声,也可以通过
别人叫醒
信息的一般特征—时效性
年份 硬盘 内存 显示器
价格
2003 40G 512M 17’纯平彩显 5000元左右
2008 160G 1G
液晶显示器 4000元左右
2012 500G 2G
19’宽屏
3000元左右
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五、 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 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真伪性
• 诸葛亮“空城计” • 虚假广告 • 中奖的短信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信息的一般特征—价值相对性
• 信息是有价值的,但往往信息的价值也 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信息接受者,信 息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小结
信息的特征 • 1、载体依附性 • 2、时效性 • 3、共享性 • 4、真伪性 • 5、价值性相对性
微电子技术(基础)
现
代 信
计算机技术(核心)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 1.3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 1.3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b10d5dfa1c7aa00b52acb85.png)
2.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不同的载体 之上,信息的内容不会随之改变。
载体也称为信息的表现形式。那么信息常见的 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1、表达: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 2、感知: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 3、物理信号:光、电、热、力等。
练习
把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实际例子连线:
a发送电子邮件 b发电报、发传真 c老师讲课 d用收音机收听新闻 e从书本里获取知识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展望
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网格计算 机器人 数字化地球和智能化社区 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 虚拟现实的实用化
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和推动了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传递信息的技术,它的主要功能 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消除 人们交流信息的空间和时间障碍。许多技术 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其中之一。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它具 有明显的综合特性,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 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 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 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术的发明
电报、电话、广、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6570aafad6195f302ba64c.png)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信息知识运用和学生接受操作的纽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本节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整个信息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二)能力目标: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知道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长和展望。
以及,信息的编码。
(三)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更好的利用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四、说学生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
以“学生参与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六、说学法: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和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过程引入新知:有人说,在21世纪里,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是真正的文盲。
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表达出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初中生,当然也要努力学好计算机知识,讲授新知:板书:一、信息(Information)讲解:1.1 信息的含义信息普遍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6d563b763231126edb11d3.png)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学习目标:1、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获取和管理的简单操作和技巧3、加强基础知识的熟悉度,提升信心。
预习导学:一、知识模块认知,寻找重难点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二、知识解析1、信息指数据或消息所包含内容的意义。
信息具有感知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2、信息技术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应用和反馈等有关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电子警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
3、为便于计算机处理各类信息,需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由于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有通电和不通电两种状态,可以用0和1来表示,所以在计算机里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各种信息。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为便于信息交换,必须采用标准化编码。
当前国际上采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如,字母A编为:01000001。
2005年中国制定的汉字国标码GB18030-2005收录了70244个汉字。
而在使用繁体字地区实行BIG5码。
二维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一种信息编码方式。
当堂展示:1、挑出自己知识点薄弱,提出疑问;2、学生解答、老师点评;3、总结。
反馈提升:试题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论述,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B.信息技术就是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C.信息技术就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D.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2、综合处理多媒体的信息处理技术称为()A.人工智能技术B.多媒体技术C.网络技术D.通信技术3、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
将文字刻在龟甲上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A.价值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存储性4、为解决计算机处理汉字的问题,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这一编码也称( )A.汉字国标码B.ASCII码C.多媒体信息编码D.大五码5、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ASCII编码是()A、汉字国标码B、多媒体信息编码C、二进制码D、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6、在计算机内部对动画信息的表示是采用()A、十进制代码B、八进制代码C、动画代码D、二进制代码7、下列何种技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能让人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A、虚拟现实B、人工智能C、办公自动化D、自动控制。
北师大附中初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北师大附中初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1290e6edb6f1aff001ffa.png)
实践学习: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天气的温度信息,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途 感 径 知 工 具 精确度
低 精确
具体方法
通过人体感觉器 官感受 用温度计测量 室内外温度 定时收看天气 预报 拨打121查询
感觉器官
பைடு நூலகம்
测
量
温度计
电 视 话
比较精确 比较精确
天气预报
电
实践学习:
组名
信息传递方式 从第1位同学开始,将纸 条的内容用悄悄话依次传 给下一位组员 从第1位同学开始,看完 纸条后,将纸条依次传给 下一位组员 第1位同学将纸条的内容 ,用朗读的方式告诉每一 位组员
传递速度 可存储性 传递结果
耳语组
接力组
喇叭组
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信
息:
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语言、 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 信息。
信息特征:
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第一章 走进信息世界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 表达和传递信息。
实践学习:
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 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 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7e5c7e26294dd88d0d26b3a.png)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避免夸夸其谈)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8f0f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不参与网络攻击和破坏活动,积极 举报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THANKS
感谢观看
04
05
中央处理器( CPU)
内存储器(RAM 外存储器(硬盘
和RO…
、U盘等)
输入设备(键盘 、鼠标等)
输出设备(显示 器、打印…
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和控制功能,是计算机的 “大脑”。
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是计算机运行时的“工 作台”。
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是 计算机的“仓库”。
将人类可读的信息转换为 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 码,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 “桥梁”。
普及。
数据分析工具简介
Excel
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 件,提供数据处理、分
析、可视化等功能。
Python
流行的编程语言,拥有 丰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库,如pandas、 numpy等。
R语言
专门为数据分析和统计 计算设计的编程语言, 提供丰富的数据处理和
可视化工具。
Tableau
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软件 ,可快速创建美观且功 能强大的数据可视化作
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建议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青少年应合理安排学习和上网的时间 ,避免过度沉迷网络。家长和学校也 应加强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管 理。
遵守网络礼仪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青少年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轻易 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防范网络诈骗和病毒攻击。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遵守网络礼 仪,尊重他人,不发表攻击性、侮辱 性言论,不传播虚假信息。
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的出现解决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问题,为互联网的普及奠 定了基础。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1e152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7.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种类什么是信息技术使用教具电脑设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教师:大家都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来认知信息,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信息和信息技术。
内容组织信息:信息就是消息,它是多种多样的,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都是信息的载体。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中,信息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重要,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我们将要学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信息技术的发展2.信息技术的应用3.信息技术的展望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1.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人是信息技术的发明者,信息技术有不足,不可能完全代替人2.人要学习并使用信息技术3.要正当使用,不可违法使用信息技术课堂小结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要学会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技术,正当利用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学好信息技术布置作业(1)我们身边能接触到哪几类信息?(2)你和朋友传递信息采用哪些方式?(3)信息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是什么?第二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来,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说课大赛,聆听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基础性章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3c5c0bbb68a98271fefac7.png)
存储容量(文件大小)换算练习
讨论:
为什么大家喜欢聊天?(实际生活 中、网上)
结论: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是人类生存 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信息在哪里?
无处不在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早在远古 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结绳记 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 方法来存储、传递、利用、表达信息, 什么叫信息?请你给信息下个定义。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回忆一下自己一 天的生活学习所接触到的信息
古诗词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含义
报平安 故乡事
表现形式
文字 语言
载体
书信 君 牧童
•酒家在杏花村
手势+语言
载
体
问:古代的烽火台的作用是什么?它是信息吗? 传递“有外敌入侵”的信息。它本身不是信息,
二进制加减法
1 1 0 1 0
1 1 0 1 0
+
1 0 1 1
-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二进制编码的特征
(1)只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例:二进制数(1101.01)2各数位的权值 1 1 0 1 . 0 1
–老黄历看不得,老地图误事
科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PPT课件
![科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edf7fcc1c708a1284a44b2.png)
【交流讨论】案例素材分析
以下素材各着重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素材一:2002年12月3日在巴黎国际展览局132次大 会投票表决,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的举办权。这个消息顿时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传 遍世界,中国更是举国同庆。
【交流讨论】案例素材分析
以下素材各着重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1.3
1.3.2
信息技术及发展
信息处理的过程
人们把获取原始信息,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 成为有用信息的过程统称为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 获取、加工、表达、传播、存储、转换和使用等。 1、信息的获取和存储
2、信息的加工和表达 信息加工4个步骤: 存储
获取 加工
表达
1.3
1.3.3
信息技术及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
1.3.1
信息技术及发展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 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感测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技术 控制技术 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处理信息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 上作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
(信息可以传递,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例、区分以下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载体。
● B.人民日报刊登的消息 ● A.高中的信息科技课本 ● C.学生成长手册记录的内容 ● D.网站 ● E.收音机里播出的天气预报 ● F.期中考试试卷 ● H.班级各门学科的考试成绩 ● G.电视新闻报导的内容
1.1信息概念
END
共同进步!
素材二: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 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 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 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 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 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 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 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 赢得了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传输
a. 信息传输的基本过程:
信息
信号
信号
信息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信源:信息的发布者 信宿:信息的接受者 信道:信息的通道
d.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 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4、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简称IT ) 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应 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影响 A.积极的影响: B.消极影响:
5、小结
1、什么是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信息的六个基本特征 5、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技术包括:
微电子技术(基石) 计算机技术(核心) 通信技术 传感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特征 语言的形成 文字的创造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电报、电话的发明及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 2.网络化 3.多媒体化 4.智能化 5.虚拟化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章主要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 2、知道信息的六个基本特征。 3、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技术。 4、信息技术有什么影响?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概念(参考P4) 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 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 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