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_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物质组成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组成教案
科目:化学
主题:物质组成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物质的三态和组成成分的基本概念;
3. 能够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组成;
2. 提出问题:“物质的组成有哪些不同的可能性?”
二、学习物质的组成(15分钟)
1. 讲解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3. 分别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三、讨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0分钟)
1. 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
2. 给出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四、梳理总结(10分钟)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概括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 强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促进深入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通过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物质的不同组成形式。
同时,通过讲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4.4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特例: H2O :水
④酸根和“H”化合时读作“某酸” H2O2 :过氧化氢
如H2SO4 硫酸; HNO3 硝酸;
CH4 :甲烷 C2H6O :乙醇/酒精
练习
读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
Cu P He SO2 MgCl2 H2SO4 Cu(OH)2 铜 磷 氦气 二氧化硫 氯化钠 硫酸 氢氧化铜
练习
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氧化钙(OCa) B.氧化镁(MgO) C.三氯化铁(FeCl3) D.三氧化硫(SO3)
4.3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思考
这款化妆品最有可能属于下 列哪种类型的产品
A.祛皱型 B.美白型 C.保湿型
观察
下列符号表示什么物质?
H2O
水
CO2
二氧化碳
P2O5
五氧化二磷
O2
氧气
N2
氮气
KClO3
氯酸钾
化学式
1.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水的化学式为 H2O 氧气的化学式为 O2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
读作“某酸某” 如NaNO3:硝酸钠 (NH4)2CO3:碳酸铵 【原子团整体的下角标不读】
Na2SO4 Ca(ClO3)2 NH4NO3 Na2MnO4 NaMnO4 CaCO3 Na2SO3
化学式
读法
(1)单质 (2)化合物:顺写反读
H2CO3 H2SO3 HMnO4 H2MnO4
①两种元素 ②有OH-时读作“氢氧化某” ③酸根与金属离子或铵根化合
He: 氦气
(2)C P S Si
Mg: 镁
(3)Ne Ar
O3: 臭氧(特例)
(4)H2 N2 Cl2
化学式
《物质的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物质的构成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关注物质构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构成;(2)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2)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2. 利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水的沸腾、气体的膨胀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探究物质的构成:(1)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2)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结构;(3)分析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3. 举例说明:结合日常生活和实例,解释物质的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药物的作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物质的构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分享心得。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构成的概念、性质及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物质构成。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物质构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及其组成;(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特点;(3)能够分析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教学要求:(1)能够列举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能够解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区别;(3)能够运用化合物知识分析物质的性质。
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13
物质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扩散现象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教学过程引入: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不是还有更小的微粒构成呢?板书:物质的构成(一)观察蔗糖: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方糖。
方糖就是一种糖,什么味道啊?(甜的)今天咱们的探究目的是:研究出构成方糖的最小颗粒是什么?以四人研究小组为单位,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师:用放大镜观察这一块方形的蔗糖的表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看到蔗糖的小颗粒师:这小颗粒可以再分吗?(可以)师:怎么分?生:讨论:1,磨碎变成粉末2,溶于水中师: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约实验材料,我们不要把整块方糖拿来研磨或者溶解,可以取一小部分把这一小部分的蔗糖变得更小?学生实验:先进行研磨方糖,把蔗糖颗粒变成粉末师:这下的蔗糖比原来更小了,那它还是糖吗?为什么?学生实验:再进行溶解,为了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玻璃棒来搅拌一下。
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糖看不到了。
师:它消失了吗?生:没有。
师:为什么你说没有消失呢?生:水变甜了。
师:用放大镜还能观察到它吗?生:不能了。
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连肉眼也看不到。
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分子。
方糖是由无数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构成的。
其他还有很多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冰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师:这里为什么用一种,可不可以用唯一来代替?看书本找出答案。
生:自然界中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就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并能应用2、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写法3、理解单质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有关数字的不同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加工获得知识2.积极进行讨论和交流,认识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能提出问题,并能逐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载体,认识任何纯净的物质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重难点: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化学式的意义学习重难点:化学式的意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教学模型学生:课前探究1、为什么水的化学式为H2O2、为什么铁的化学式为Fe为什么氧气的化学式为O2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4、如 aR b ca表示有a 个这样的微粒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 个原子或原子团c 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 个正(负)电荷如:3H 2SO 4Ca 2+表示钙离子,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4个氧原子 1个硫原子 2个氢原子 个硫酸分子。
科学七年级上4.4《物质的构成》教案C浙教版
4.4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和交流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对操作的体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体会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实验教学法教学准备:小烧杯12个、方糖12块、研钵12个,玻璃棒12支,带滴管试剂瓶24个装满水和染色酒精、放大镜12个,小针筒12个、药题12把,滤纸一包。
板书设计:4.4物质的构成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间有空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劈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劈柴的小和尚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师:我们先一起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生:可能会劈成许多小木屑、可能劈到没有了、可能劈到只有一个个的细胞了等。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有关物质的构成,学完之后,认真的同学就能帮助第一个小和尚了。
二、讲授新课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观察方糖实验要求: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你们能看到什么?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3、取少量蔗糖粉末溶在水中,你还能用放大镜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了?指导组内分工:队员1:为组长,负责分工,做好组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工作,并做活动报告发言。
第1节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01
讨论: 固体也会扩散吗? 固体也会扩散 1. 比较气体、液体、固体中扩散的快慢。
2. 扩散现象除了能说明分子的运动之外,
还能说明什么? (1)扩散是分子运动引起的,气体扩散
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 (2)扩散除能说明分子的运动外,还说
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蔗糖真 的消失 了吗?
思考与讨论
蔗糖真的消失了吗?
蔗糖颗粒消失, 蔗糖并没有消失
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 糖水有甜味 如何证明蔗糖没有消失? 普通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分子
即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 既然蔗糖没有消失,为什么看不见?
归纳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小的粒子
2500万个水分子排列起来才只有1厘米长
Q:假设你的身高是1米6,
请问多少水分子排列起来和你一样高?
观察手段
扫描隧道显微镜
放大几百万倍的足球烯分子
联系生活——什么例子证明分子在运动
看分子
闻气味
看颜色
思考:气体会发生扩散,液体是否也会发生扩散? 扩散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结论:液体也会扩散,温度பைடு நூலகம்高,扩散越快。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
第1 节
物质的构成
从科学的视角探究世界的构成
各种物质
Q: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沙雕由大量细小的沙粒构成
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物质,
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构成?
科学观察--蔗糖的构成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 我们可以看到 小颗粒 。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 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看 极小的颗粒 到 。 3.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 我们发现蔗糖粉末 消失了 。
物质的构成 第1课时(29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4.1物质的构成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七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共分为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以及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分子之间有空隙;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分子微观概念的建立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重点物质的构成,分子概念的形成过程,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分子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走进大自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有日月星辰、高山流水,还有那飞禽走兽、苍松翠柏,以及拂面而来的习习清风……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界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我们自身,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物质。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各种各样的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为引出本节课题物质的构成作铺垫各种各样的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讲授新课一、物质由分子构成在沙雕节上,不同的沙雕作品造型各异,千姿百态,但所有作品都是由大量细小的沙粒构成的。
出示图片:沙雕思考: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物质,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呢?活动: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1)观察方糖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教案
4.1物质的构成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2.了解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2.应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三、教学设计㈠新课引入师生互动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在讲台上喷香水,大家猜自己能闻到香水味吗?生:能......师:让我们来试试看,当同学们闻到后就请马上举手示意。
生:......师:为什么老师在讲台喷香水,同学们在下面也能闻到呢?其实这得从物质的微观构成来解释。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观察蔗糖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吧。
㈡新课学习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观察蔗糖(学生分组进行)问1:用放大镜观察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蔗糖小颗粒)问2:大家有没有方法让这些方形蔗糖小颗粒变得更小呢?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又看见了什么?问3:将蔗糖粉末放入水中,还看得见蔗糖颗粒吗?看不见蔗糖,是蔗糖“消失”了吗?为什么?生:蔗糖没有消失,因为水会变甜......师:蔗糖在水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说明水中的蔗糖有什么特点?生:小......师:对,其实蔗糖溶解到水中后是以一种被称为分子的微粒存在的,分子很小,我们根本无法直接看到它,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
许多物质和蔗糖一样,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思考:“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两句话是否是一样的含义,能否相互代替。
(构成物质还有其他微粒,如原子)生:......师:其实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以外,还有离子和原子。
所以我们只能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师:蔗糖分子在糖水中,但我们却看不见,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小......思考: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书本上相应内容,寻找证明分子很小的证据。
物质的组成化学教案高中
物质的组成化学教案高中
主题:物质的组成
年级:高中
课时:1节课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掌握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内容:
1. 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2.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3.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气体;
4. 物质的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引起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思考。
2. 教学:讲解物质的基本组成,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区分它们的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物质的组成。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区分金属、非金属和气体,并探索它们的性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物质的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
教学资源:
1. PPT或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3. 课堂练习题。
评估方式:
1. 口头问答:随堂提问,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让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评价其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延伸拓展:
1.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组织化学实验室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组成展开,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分子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学生总结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物质的组成。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和区别。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组成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书籍,深入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研究领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掌握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物质类型,如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
3. 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分类。
2.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类型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构成概念,介绍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讲解物质的微观结构,阐述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组成和作用。
4. 分析物质的分类,让学生掌握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类型的特点。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物质,并分析其微观结构。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化学工厂,实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生产过程。
3. 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物质的构成》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人: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
本节课是学生从微观层次去认识物质本质的一节课,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宏观现象。
本节课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知识储备,教材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编排的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
从知识储备的角度来看,学生能从宏观上认识物质,但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存在一定认知障碍,需要教师建立物质微观概念,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来看,初一学生具备一定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分子是肉眼甚至一般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一种微粒,加之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本节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
故应以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和总结,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看,学生对于新知识有强烈的探究热情和学习愿望,教师要抓住学生积极的思维,引导学生构建新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撒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分组实验活动,使学生善于发现科学实验中的现象,并揭示科学本质。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构成难点:分子的性质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交流讨论法: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思维产生碰撞,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质疑(3min)PPT:美食图片师:同学们,屏幕上的这些美食你们见过吗?事实上,它们还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分子料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1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教案
4.1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十分微小。
②通过探究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③能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
2、技能目标:①进一步熟悉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难点: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教学准备容量瓶、酒精(染色)、水、研钵、放大镜、方糖、烧杯、玻璃棒、黄豆、芝麻、量筒、注射器、皮筋、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一:提出物态变化中的许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学习物质构成。
引入二: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甘蔗汁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说明甘蔗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物质的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构成。
(PPT)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
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根据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师:接下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我们以常见的方糖为例来进行研究。
那么方糖由什么构成?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首先,请用放大镜观察它,学生分组实验(PPT):师:看到了什么?生:固体小颗粒。
(它是由许多小颗粒构成的)(板书)蔗糖小颗粒师:这些小颗粒可以在分吗?生:可以。
师:怎么办?生:碾碎。
(介绍仪器,实验操作)师:这里有一种仪器,叫研钵。
4.4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稿
物质的构成学案一:物质的构成1、将碾碎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你还能看到蔗糖吗?。
蔗糖是否消失?。
蔗糖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分散在水中,我们把这种微粒称为________。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的体积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活小实验:1、在量筒中先倒入细沙,再倒入黄豆。
记下黄豆和细沙的总体积:厘米3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它们充分混合,记下总体积:厘米3结论:细沙和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大于、小于、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原因:黄豆和细沙颗粒之间存在。
三、探究活动1、在玻璃管中先倒入水(近半),再倒入酒精至标记处。
2、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总体积的变化?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大于、小于、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结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有的。
3、压缩液体的体积比压缩空气更_________(填“容易”或“困难”) 说明液体分子间空隙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
课堂练习1.下列微粒,只有用电子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是( )A.细胞B.小颗粒C.分子D.粉末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物体B.自然界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所有的物质分割下去,都能得到分子3.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子之间距离变大C.水分子变成了别的物质分子D.水分子停止了运动4.下列微粒中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细胞5.构成水的微粒是()A.水分子B.水原子C.水离子D.水滴6.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 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组成,认识微观粒子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子构成,形成微观思维的模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物质的样品,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2. 准备一些分子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
3. 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如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等。
4.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图片和诠释观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的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物质的认识,如水、糖、盐、铁等物质,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引出“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这一观点,并提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征?”(二)新课教学1. 展示水、糖、盐等常见物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观,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糖、盐等物质在加热或溶解过程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状态和形状会发生变化,但物质本身并没有消失或产生新的物质。
3. 介绍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并展示一些微观粒子模型,如水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4. 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并诠释这些分类与物质构成的干系。
5.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吗?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征是什么?”(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物质(如水、糖、盐等),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该物质的构成和特征。
2.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构成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物质构成:介绍物质的概念,解释物质构成的意义。
2. 微观粒子: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3. 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
4.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将其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微观粒子、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质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构成的意义。
2. 讲解物质与物质构成:阐述物质构成的概念,介绍微观粒子的性质。
3. 分析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举例说明。
4. 讲解物质的分类:根据微观结构,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分析物质的性质:探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 巩固知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物质构成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4.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八、拓展活动1. 参观实验室: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物质的微观结构研究。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初步学会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教学课时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重点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1.什么是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硅、氢、氟、氯、钠、铝、钾、钙、铜、锌、银、金、钡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H、N、O、5Fe、10Mg我只有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前面我们学到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见任何一种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质量比或原子个数比都是一定的。
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如用O2、H2O、MgO、KClO3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氯酸钾的组成。
一.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例:从水的化学式H2O,我们可知(1)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2)在水分子中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2∶1H2O不仅是水的化学式,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有些化学式不仅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还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如H2O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1 物质的构成(一)教学设计01
4.1 物质的构成(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能理解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4、了解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对微观现象有明确的认识2、区别于日常思维,理解固体、液体的扩散三、教学器具蔗糖、放大镜、红墨水、烧杯、清水(冷、热)、针筒、二氧化氮、玻璃瓶、空气清新剂四、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时间分配:10min 信息呈现方式及内容: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实验活动)(1)展示甘蔗的图片,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吃甘蔗时会吃掉里面的水分,留下甘蔗渣,所以甘蔗是由甘蔗渣和糖水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糖水熬制成蔗糖。
(2)现在大家手上都有一块蔗糖,我们用手中的放大镜来进行观察,一边完成书本123页的活动。
①观察方形的蔗糖能观察到什么?预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观察到蔗糖由大量的小颗粒组成②将方糖碾碎后,观察到什么?预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观察到原来的小颗粒变得更小了③将蔗糖碾碎后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预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蔗糖溶解在水中后,消失了,我们看不到这些小颗粒了那么放进去的蔗糖是不是真的消失了?如果没有,怎么证明?预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没有消失,可以尝一下,水变甜了或者再把水蒸发掉,蔗糖又会出现小结:所以蔗糖是以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这种微粒我们称为蔗糖分子。
2、物质由分子组成(时间分配:8min 信息呈现方式及内容:课件图片展示,学生思考)(1)蔗糖是由大量蔗糖分子构成的,与蔗糖一样,水和空气等物质也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归纳: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小的粒子。
“微小”:①质量微小②体积微小1滴水中有10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2500万个水分子排列起来才只有1厘米长。
如果你的身高有1米6,需要多少水分子排列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计算,直观感受分子的微小“一种”: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实验准备:分组: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放大镜筷子玻璃棒试管(加标签)烧杯量筒水酒精(已染色)大米花生教师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针筒研钵教学过程:情境一::从我们闻到芬芳的花香着手,但又看不到花的什么东西跑到我们的鼻子里引入。
设计意图:设计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情境二:回忆甘蔗的味道,从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甘蔗汁是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的,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引入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顺便提及研钵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一步一步考虑,最后让学生从水变甜的事实,或蒸发后有糖晶体析出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只是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情境三:让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翅膀想象,对分子提出更多疑问,通过今天学习解决或留到课后查阅,延续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四:根据学生们的提问质疑,引入分子体积大小与质量的大小。
事实:用扫描显微镜才能看到,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有100000000000000000000个。
形象例子: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上第四章第4节一、教材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环节。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建构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过程。
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学会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学习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
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五、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
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
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利用科学史,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敬佩,通过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介绍,感受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喜悦;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七、实验准备:分组:学生每两人组成一个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量筒、芝麻、大豆、针筒、烧杯、水。
教师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酒精(已染色)、滴定管。
八、教学过程情境一:用一幅一群小孩在甘蔗地嬉玩,吃甘蔗的图片,引起对学生甘蔗汁味道的回忆。
ppt1情境二: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甘蔗、人等动植物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那么构成糖和水等物质基本微粒又是由什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节物质的构成]…板书ppt2[设计意图]本课引题,考虑孩子的童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索,进行再创造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意识,充分体现了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强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的重要理念。
情境三:老师这里有一些方糖,也给你提供了一些器材和物品,如水和烧杯、玻璃棒、放大镜、研钵(可用来碾碎蔗糖) 、小刀等…(其它工具可任你选),你能利用这些器材和物品或其它工具,得到构成蔗糖基本微粒的呢? ppt3[设计意图]本人认为课本上设计学生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可以不断的细分下去,会从看的见的大颗粒,到看的见的小颗粒,再到看不见的小颗粒,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最后让学生从蔗糖溶于水,细分到极小的微粒(不能用放大镜来观察),但蔗糖水是甜的、蒸发后有糖晶体析出的事实,能证明蔗糖没有消失。
我认为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就删去这一段教学。
我认为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展示自我;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情境四:将物质进行不断分割,一直分到不可再分割为止,得到的基本微粒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这种科研思路不是我们首次提出来的,早在公元前500年,印度哲学家蹇和我国的著名哲学家墨翟也曾提出过。
ppt4[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史的教学,既让学生知道在很早以前, 中外学者已经开始对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探索,并且都提出自己对物质构成的超越时代见解,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科研思路和见解能与先哲相同带来的喜悦。
情境五:在接下来的近2300多年历史里,人类关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但基本微粒怎么样的、名称叫什么,也一直没有定下来。
直到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ppt5[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史的教学,既让学生知道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到被世人承认历程的艰难性;又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索。
情境六:阿佛加德罗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条件限制,科学家们都没看到过分子!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分子的”庐山真面目”吗?ppt6情境七:我们用过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结构。
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于什么仪器设备,来观察水分子和蔗糖分子呢?情境八:电子显微镜代替光学显微镜,可放大达几百万倍,能使人类观察到大分子。
向学生介绍两张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
第一幅介绍:指图说明绿色球状粒子就是一个个大分子;第二幅介绍:指图六边形就是一个个C60大分子的部分结构,并指出这是课本的主编、我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他的团队拍摄的。
情境九:电子显微镜可放大达几百万倍,也只能使人类可以观察到大分子。
它还是无法观察到水分子和蔗糖分子,还有更精密的仪器设备吗?情境十:播放录象。
ppt7[设计意图]通过科学仪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教学,既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体验当今时代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又要让学生知道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结构;电子显微镜可放大达几百万倍,也只能使人类可以观察到大分子;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才可以观察到水分子和蔗糖分子等构成物质的小分子,从而建立分子概念。
同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形象、直观、容量大等特点辅助教学。
情境十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物质由分子构成的假说已不在是猜想了,大量的观察发现许多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列举多种分子进行教学。
[分子]…板书ppt8通过本段教学,得出物质由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结论;得出同种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结论。
[种类不同构成物质不同]…板书通过本段教学,让学生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或离子,得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对物质由分子构成材料的分析,得出种类不同构成物质不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等结论,加深学生对分子概念的理解;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这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比较、分析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形象、直观、容量大、可再现等特点辅助教学。
情境十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你还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呢? ppt9[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翅膀想象,对分子提出更多疑问,通过今天学习解决或留到课后查阅,延续学习的积极性,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情境十一:分子之间有空隙么?分子的大小怎样?在本节课都会得到解决,其它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查阅。
分子的大小怎样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分子的大小的录象,并记录证明分子很小的证据。
ppt10ppt11通过本段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证据,说明分子体积与直径都很小。
[体积(直径)很小10-10米]..板通过本段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证据,说明分子质量很小。
[质量很小10-26千克]…板[设计意图]引出分子的概念后,利用录象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的对比、比喻材料;通过计算获得数据,让学生体验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通过寻找证据,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形象、直观、容量大、可再现等特点辅助教学。
情境十二:那么体积与质量这么小的分子,它们是如何排列在一起,构成物质的呢?引导观察宏观物质的堆放情况,让同学们做《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
ppt12通过本段教学,让学生现场生成经验,学会用“黄豆和芝麻之间有都有空隙,彼此堆放在一起时空隙没有被填补,两者混合时,体积较小的芝麻进入了空隙较大黄豆空隙中去,彼此填补了原有的空隙”现象,来解释总体积减少的原因。
[设计意图]利用宏观物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让学生现场生成新知识、获取新经验这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我认为这样安排,更符合从经验到猜想再到事实证实的认知过程,就将这一段教学调整到这里。
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情境十三:[演示实验]在一支一端封闭玻璃管中,加入约半玻璃管的水,再加入约半玻璃管的酒精(为了便于观察染成红色),记下液面标记。
提问充分混合后会怎么样?ppt13通过本段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类比,并对产生现象的微观原因作出多种猜测,利用分子模型和动画直观形象的表现力,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体验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借助于动画来说明) 。
[分子之间有空隙]..板情境十四: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隙是否一样呢?接下来让同学们一起来做实验,注射器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堵住出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发生的现象,谈谈推活塞时的感受…ppt14通过本段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分子之间空隙大,容易压缩。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现象的变化,激发学生解释原因的欲望,联想到用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进行类比,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微观的原因进行猜测,借助于分子模型和动画直观形象的表现微观世界;用对比实验,让学生用亲身体验来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过程中注重现场生成新知识、获取新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这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