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7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合集下载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这一模块是对前面六个模块的一个总结。

主要是对案例分析的一个阶段性回顾,以及对分析案例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等进行巩固。

首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谈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在课程讨论区中发了自己的帖子,让同仁们批评指正;同时,也学习了同组组长的分析,并跟了帖。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答:通过对本模块七总结与反馈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这一模块是对前面六个模块的一个总结。

主要是对案例分析的一个阶段性回顾,以及对分析案例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等进行巩固。

首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谈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在课程讨论区中发了自己的帖子,让同仁们批评指正;同时,也学习了同组组长的分析,并跟了帖。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答: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认识到:(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从五个方面创设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2)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正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片面认识,要从优化策略方面着手,真正做到有效整合。

3、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答:本模块虽然在教学案例设计中增加了视频,但讨论平台还是不够活跃,如果在接下来的面授中能对案例多展开讨论更好。

感谢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和辛勤劳动!感谢你们给我这个好的学习机会!我将好好地珍惜!模块的学习认识到:(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答:本模块的学习,主要是对前面教学设计的一些回顾,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事情:(1)根据内容安排,我首先认真阅读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以及整合的途径等理论知识点,并针对“所学所思案例”中的三个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中所看、所思、所做作了认真的分析与评述,在讨论区进行了跟帖讨论;(2)在观看教学视频中,选择了《找春天》一课,先认真阅读了教学设计方案,然后观看了视频,收到很大启发,之后参照教学成果评价量规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评价。

并在课程讨论区班级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点评板块回帖了对课例的评价和想法,同时通过讨论区看到了其他老师对课例的点评,学到了很多,开拓了视野;(3)在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中选择了小学数学《身边的行程问题》进行分析学习,结合自己前面积累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成果评价量规”进行相关分析、评价,在讨论区发帖讨论。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答:本模块是综合性的学习,通过学习,我的收获有:(1)通过回顾案例和知识点的学习,使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比以前的简单想法丰富了很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它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2)在《找春天》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该教师如何拓展思路,恰当牵引,让学生自己想象,谈谈对春天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学习氛围轻松,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互动良好,效果显著,这些让我深受震撼和启发;(3)通过对各个案例的分析,以及发帖、跟帖讨论,我也更加熟悉了通过“教学成果评价量规”去分析、点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对“教学成果评价量规”更加理解和掌握了,这为我今后在教学设计中能准确把握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教案:学习7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数字7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字7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字7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数字7的形成过程和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学生配备一些小材料:纸、尺子、铅笔、剪刀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数字0-6的形成过程,提问:数字7是如何形成的呢?2. 让学生自由发言,搜集不同的观点。

Step 2: 探究数字7的形成(15分钟)1. 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数字7的形状。

2. 引导学生从形状中探究数字7的特征,例如:“数字7的右半部分是直线,左边是一个弧形。

”3.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手掌,尝试用手指和手掌的形状摆出数字7。

4.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7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Step 3: 数字7的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准备一些纸、尺子、铅笔和剪刀等小材料。

2.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数字7的理解,设计一个可以用纸和剪刀制作出数字7的方法。

3. 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制作出自己设计的数字7。

Step 4: 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

2. 引导学生总结数字7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继续探究其他数字的形成过程,例如数字8、数字5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征和形成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七、板书设计:数字7的形成过程:右半部分是直线左边是一个弧形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字7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操作实践,他们培养了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模块七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

模块七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

我认真阅读了陈老师《 b p m f 》教学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一、课题概述本课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学习内容、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不足之处是:没有介绍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部分学生上学前学过汉语拼音,对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认识)、信息技术技能(学生入学才第三周,对借助课件自主学习不熟练,需要教师的指导进行拓展阅读)和学习基础(学生刚刚起始学习声母,在课堂上学生暂时不能进行打写训练,以说话训练为主)。

不足之处是: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没有介绍。

三、学习目标分析与学习课题相关,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符合年段特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陈老师的课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陈老师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来自声母家族的新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接着播放 Flash 课件,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第二个任务观察说话,整体呈现,幻灯片呈现教材中的四幅图。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说话,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呈现 b 、 p 、m 、 f 。

第三个任务自主学习,认清音形。

学生进入“拼音乐园”软件自主学习。

都体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任务四编讲儿歌,反馈巩固。

教师示范编儿歌,学生模仿着编儿歌来记住四个声母。

看图编儿歌或说一段话。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教师相机指导书写,区别: b-p 。

目标一一落实。

任务五快乐拼读,拓展阅读。

学生进入课件阅读儿歌,点击声母b 、 p 、 m 、 f。

一方面是巩固本课所教拼音的音、形,另一方面是再次实现扩展阅读。

任务六看图表达,实践运用。

模块7活动4:展示和修改设计成果

模块7活动4:展示和修改设计成果

活动4:展示和修改设计成果
第1步: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设计成果
小组内共同浏览小组成员的作品,听取其它成员的反馈意见,思考并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将修改后的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保存。

小组推荐出一份优秀作品,准备向全班汇报。

建议您下载您在前面模块学习中初步完成并提交过的单元教学设计
修改您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以重新上传:单元教学设计框架.doc
第2步:班内展示优秀的设计成果
展示每组推选出的优秀作品。

在观摩作品的同时记录下您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

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

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

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

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

第3步:修改和提交最终作业成果
请再次浏览自己的设计并根据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保存。

建议您下载您在前面模块学习中初步完成并提交过的单元教学设计
修改您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以重新上传:单元教学设计框架.doc。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7答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7答案

模块7\活动1\第1步就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发表您个人的看法《多彩的春天》单元教学设计框架1.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9课时。

●共4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2课时)。

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模块二:分类识字(2课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小组合作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模块三:朗读感悟(3课时)。

以《柳树醒了》为主,带《春雨的色彩》《古诗二首》,运用想象画面、分角色等多种朗读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意图。

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模块四:展示台(2课时)。

回归单元主题,升华情感。

展示语言的积累,初步培养积累词语、积累优美语句的习惯,练习口语表达。

夯实基础,检测学习本领。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1.识字本单元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能够自主认识本单元生字。

3.正确流利、带有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春天里景色、人物的美好。

4.积累描写春的词语、古诗、优美语句。

5.在活动中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6.在阅读中,做到“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规范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写用完整句子表达情感的能力。

3.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安排模块7\活动1\第2步单元教学的含义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 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 通过一个阶段 而不是一个课时 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 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 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 在教学形式上 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 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 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

形成完整教学设计成果

形成完整教学设计成果
模块7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分类及其特点,能够结合案例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 理念。 2.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方法,了解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价的优势,设计形成性 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或方法,并添加到教学设计方案中。 3.能利用系统的观点对教学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素进行评价和修改。 4.在对个人、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预期学习成果 1.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2.本模块的学习记录。
活动5 填写评价量表
自主活动4:填写量表,检查学习成果
(全体学员)
对您的启发
2.初步确定教学评价方案
进入作业文件夹,打开您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您设计 方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设计您准备采取的评价方 法,填写下面表格。
知识点
教学目标
评价方法
备注
3.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评价部分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标记出需要演示型教学资源支持的教学评价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技 术实现的要求。
(2)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作出 即时反馈
①矫正性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教 学策略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与需求。
②鼓励性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给予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其中表现较突出 的还应在小结时通过讲评给予更大的表扬。
③帮助性反馈:教师应尽力对这少数或个别学生提供 帮助以设法补救。
课堂观察记录 档案袋评价
适用范围
评价的特点
实施注意事项
小组活动2:讨论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20分钟)
1.自主阅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 阅读下面理论导学和配套光盘中“模块7”→ “阅读材料”→“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的资 料,了解技术对教学评价可能提供的支持,并思考 技术支持下的评价还有那些形式?并将心得和灵感 记录在书上。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7 Great books U2大单元教学设计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7 Great books U2大单元教学设计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1e7Greatbooks大单元教学设计著的写作能力。

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同时,使学生能够谈论中外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让学生明白:通过读书可以汲取前任的智慧,不断丰富学识和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模块内容分析(Ana1ysisofthe 1earning materia1s)核心语言知识分析:本模块主要语法为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及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应用。

知识储备:学生对"Greatbooks ”话题应该很感兴趣,这个话题非常贴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很多学生喜欢读书,知道中外文学史上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学生乐于讨论和表达,但是词汇量及相应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足,让学生自己尝试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的话,应该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学习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书。

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对话题会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进行讨论。

2 .学生知道动词过去分词的读音和构成规则,己识记了不规则变化表。

3 .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

可能面临的问题:1.学生对话题比较感兴趣,但是单词的储备还是欠缺,很多的词汇不熟悉,比较难开展讨论,可能只会在文中找些单词来进行描述,信息获取,文化知学情分析(Ana1ysisofthe students)阅读思考(Reading&thinking)I.课题(1essontit1e)Unit2Itissti11readand1oved.I1∏.教材分析(Ana1ysisofthe1earningmateria1)What:本语篇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的课文,这篇文章是一片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评。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介绍:这本书的简单介绍、主要角色、作者做喜欢的部分,作者对本书的评论。

How:本语篇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对一本书进行介绍和评价,并能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

《学习7的形成》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7的含义,知道7是由6加1组成的。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数字7的含义,掌握7的形成。

2.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的形成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雪花片、PPT课件。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数字卡片、小棒、雪花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6,引导幼儿复习previousnumbers。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7吗?7是由哪个数字加1组成的呢?2.新课呈现(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7的形成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PPT课件,发现7是由6加1组成的。

3.动手操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数字卡片、小棒、雪花片。

(2)教师提出任务:请你们用数字卡片、小棒、雪花片表示出7。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操作。

4.分享交流(1)教师邀请几组幼儿分享他们的操作成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他们是如何表示7的,以及7的形成过程。

5.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玩“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数字7的认识。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7,请幼儿找出与7相加等于8的数字。

(2)教师提问:你们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觉得哪里做得好?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里的物品表示数字7。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课后作业,并拍照至班级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了previousnumbers的复习,让幼儿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通过PPT课件展示7的形成过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7是由6加1组成的。

在动手操作环节,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数字7的理解。

在分享交流环节,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7的形成过程,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

如在操作环节,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操作材料不够充分,导致操作效果不佳。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及教学反思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阅历告知我们,胜利是留给有预备的人。

身为一位人民老师,我们都盼望孩子们能学到学问,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预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关心同学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

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7的形成》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与身边的伴侣共享吧!【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7的形成,数数,熟悉数字7。

2、培育幼儿的观看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爱好。

【环境创设】小兔子一只,不同的萝卜7个。

【重点难点】幼儿通过观看,找出物体的不同之处,能说出7的不同形成。

【活动过程】一、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出示小兔子:小兔子去菜场买菜,他要买自己最喜爱吃的菜,他会买什么呢?出示1个萝卜,提问:几个萝卜?用数字几表示?幼儿回答。

老师又往小兔的手里添上一个萝卜提问:现在小兔手里有几个萝卜?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引导幼儿说出1添上1就是2。

以此类推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二、学习7的形成1、师:小兔的篮子里买了6个萝卜,他又拿了一个萝卜,现在是几个萝卜?(7个)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6个萝卜添上1个后来拿的萝卜就是7个萝卜,6添上1就是7。

2、7个萝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幼儿观看萝卜的不同,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例如:大小不一样,6个大萝卜添上1个小萝卜就是7个萝卜。

(颜色不一样6个红的,1个白的。

外形不一样6个圆形的,长萝卜)三、学写数字7师:说说7像什么?写写数字7。

【教学反思】《纲要》指出:活动内容“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需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亲密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设计“7的形成”活动中,考虑到能引起孩子的宠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艳丽、夸张的幼儿熟识和宠爱的动物、人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的设计成果-精选文档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的设计成果-精选文档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讲 稿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 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 好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 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 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讲 稿
师生互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30分钟) 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阅读培训平台或配套光盘 “模块7”→“阅读资料”→ “教 学评价的理论”部分的资料,在阅读的同时,请和您的小组 学员一起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并上传至班级讨论区“模块7: 教学评价的理论”主题下。
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教育依据,以改进教育服务 的过程。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师 教 育 技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教学功能
5.导向功能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相对评价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讲 稿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2)绝对评价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讲 稿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 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 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 劣。
优点:直接鉴别达标状况;
不足:不易分辨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 差异。

国培模块七教学设计方案赏析与评论

国培模块七教学设计方案赏析与评论

国培模块七教学设计方案赏析与评论—第1组小学语文:《b p m f》
陈老师的优秀设计案例《 b p m f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课程资源。

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 、课题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2 、学习目标分析: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比如要学会 b 、 p 、 m 、 f 并能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儿歌,通过看图说话,学会运用所学的拼音或词句,同时还要知道学习拼音的重要性。

3 、学习者特征分析: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

4 、教学环境及媒体:清楚地说明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

5 、教学评价:设计了可操作的两个评价方式。

6 、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开始通过播放 flash 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上老师通过观察说话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
法;通过编儿歌、开火车等活动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学评价环节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给每个学生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意见和建议:
1 、在知识与技能的制定上要求学生认识三个生字,课例中未体现出来。

2 、我觉得反馈与巩固中,除了开火车认读以外还应多有几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声母的巩固,学习拼音就是要多读才行。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什么是主题式教学设计
【请阐述】主题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请阐述】结构: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包括多个“一节课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资源、评价等。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评价的方式
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请阐述】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请阐述】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目标
【请阐述】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蓉来制定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知识的获取。
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
原则: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布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国培--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7

国培--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7

模块7活动2步骤1
记录您对主题式学习和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模块7活动2步骤1
您觉得主题式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模块7活动1步骤2
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模块7 资源”→ “《单元教学设计》”思考:·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模块7活动2步骤2
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 “ 《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思考:·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模块7活动4步骤2
展示每组推选出的优秀作品。

在观摩作品的同时记录下您的收获。

模块7活动5
请认真填写模块2培训日志。

并将其以“模块7培训日志”为名保存到您的作品集中的“学习记录”文件夹中。

模块7活动2步骤1
请自主快速阅读“模块7 资源” → “主题式教学设计成果案例” 下的相关材料。

根据你的浏览心得来记录要点内容,然后填写到下面笔记本上:
模块7活动2步骤3
阅读“模块7 资源” > “《Weather》(小学英语)”、“《拿破仑帝国》(高中历史)”、“《共同的家》(小学语文)”和“兰州风味小吃中…蓬灰‟的分析与研究”(高中化学)。

在观摩过程中同时独立思考下表中的两个问题,并做相关记录
模块7活动1步骤1
请你和小组学友针对“单元综合教学”展开研讨,就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发表您个人的看法。

在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填写下表
模块7活动2步骤4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选题计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7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主讲:邓立
时间:2010.11.22 下午地点:二楼播放教室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分类及其特点,能够结合案例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理念。

2、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方法,了解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价的优势,设计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或方法并添加到教学设计方案中。

3、能利用系统的观点对教学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素进行评价与修改。

4、在对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习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内容
(1)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基准分类(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处,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

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用来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是一种没有量化的描述性资料。

定量评价则是对评价材料做“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也规律性的结论来。

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要求
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
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
内容
(1)教学资源
(2)教学效果
方法
1、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2、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要求
了解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容
数据的收集
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结果
小组协作学习的各类文档及成果
调查问卷
数据的处理
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和成绩排序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工具的使用
Excel
WPSOffice
要求
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对评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统计结果的分析与公布
内容
评价数据的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语
表格
统计图表
要求
了解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与内容
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内容
教师教学过程评价表要求:从教学过程评价表中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