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7链路聚合 实验手册

合集下载

链路聚合实验 4.12

链路聚合实验 4.12

链路聚合实验版本V1.0密级☑开放☐内部☐机密类型☐讨论版☐测试版☑正式版链路聚合简介: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链路聚合有如下优点:1、增加网络带宽链路聚合可以将多个链路捆绑成为一个逻辑链路,捆绑后的链路带宽是每个独立链路的带宽总和。

2、提高网络连接的可靠性链路聚合中的多个链路互为备份,当有一条链路断开,流量会自动在剩下链路间重新分配。

链路聚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静态Trunk静态Trunk将多个物理链路直接加入Trunk组,形成一条逻辑链路。

2、动态LACP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的协议。

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激活某端口的LACP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地址、端口优先级和端口号。

对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属性比较,选择能够聚合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聚合组达成一致。

链路聚合往往用在两个重要节点或繁忙节点之间,既能增加互联带宽,又提供了连接的可靠性。

1实验拓扑2IP地址规划pc-1 ip:10.0.0.1 255.255.255.0pc-2 ip:20.0.0.1 255.255.255.0pc-3 ip:10.0.0.2 255.255.255.0pc-4 ip:20.0.0.2 255.255.255.0Sw1-vlan 10 ip 10.0.0.11 255.255.255.0Sw1-vlan 20 ip 20.0.0.11 255.255.255.0Sw2-vlan 10 ip 10.0.0.22 255.255.255.0Sw2-vlan 20 ip 20.0.0.22 255.255.255.03实验需求1.按IP地址规划配置好各个接口的IP地址2.如图把pc按图所示加入相应的vlan,并且交换机和pc相连接的是access3.两交换机使用的是三层交换机,在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相应的地址4.在两台Switch设备上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组,提高两设备之间的带宽与可靠性,5.两设备间的链路具有1条冗余备份链路,当活动链路出现故障链路时,备份链路替代故障链路,保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链路聚合配置教案

链路聚合配置教案

链路聚合配置教案教案标题:链路聚合配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链路聚合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

3. 能够应用链路聚合技术解决网络中的带宽和冗余性问题。

教学准备:1. 讲义和教材,包括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配置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2. 演示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用于实际操作演示。

3. 实验环境,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和链路。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引用一个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链路聚合的兴趣和重要性。

2. 提出教学目标,概述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知识讲解:3. 介绍链路聚合的概念和作用,包括提高带宽、提供冗余性和负载均衡等。

4. 解释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5. 详细讲解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链路聚合的配置步骤和参数设置。

实践演示:6. 演示链路聚合的配置过程,使用实际设备进行操作演示。

7. 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链路聚合的效果,如带宽提升和冗余性测试等。

案例分析:8.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配置链路聚合来解决问题。

9.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链路聚合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考虑。

总结与拓展:10.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链路聚合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1. 提供相关拓展资源,如进一步学习资料和实际应用案例。

作业布置:12. 布置相关作业,如配置链路聚合的实践任务或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教学评估:13.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参与度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14.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链路聚合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5.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进一步学习链路聚合配置的资源和建议。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链路聚合配置教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案的撰写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资源的可用性,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链路聚合试验

链路聚合试验

命令内容zxr10#configure terminalzxr10(config)#hostname 3228-13228-1(config)#vlan 10 3228-1(config)#exit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3228-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vlan 20 3228-1(config)#exit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23228-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smartgroup1 3228-1(config-smartgroup1)#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6 3228-1(config-if)#smartgroup 1 mode on 3228-1(config-if)#exit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7 3228-1(config-if)#smartgroup 1 mode on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smartgroup1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mode trunk 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trunk vlan 10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trunk vlan 203228-1(config-smartgroup1)#exit 3228-1(config)#命令内容zxr10#configure terminalzxr10(config)#hostname 3228-2三层交换机LACP配置交换机A 配置步骤vlan10,20fei_1/16fei_1/16fei_1/1vlan10vlan10PC1PC2PC3192.168.10.1255.255.255.0192.168.20.1255.255.255.0192.168.10.2255.255.255.0fei_1/2fei_1/17fei_1/17vlan20验证(查看实验手册)(1)#show lacp 1 internal (2)交换机/计算机上Ping测试命令解释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将交换机名改为3228-1创建VLAN10退出VLAN10进入端口进行配置设置端口1为access模式将端口1加入到VLAN 10当中退出端口1创建VLAN20退出VLAN20进入端口进行配置设置端口2为access模式将端口2加入到VLAN 20当中退出端口2创建名为1的链路聚合组退出链路聚合组进入端口16配置将端口16加入到链路聚合组1中,并设置为静态聚合模式动态模式把on 改为active 退出端口16进入端口17配置将端口17加入到链路聚合组1中,并设置为静态聚合模式动态模式把on 改为active 退出端口17进入链路聚合组1 进行配置设置链路聚合组1为trunk模式将链路聚合组1加入到VLAN 10当中将链路聚合组1加入到VLAN 20当中退出链路聚合组1命令解释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将交换机名改为3228-2P配置步骤ei_1/1fei_1/2fei_1/4n10vlan20PC4192.168.20.2255.255.255.03228-2ei_1/1。

链路聚合测试

链路聚合测试
结果显示成功绑定
结论八假如我这个端口被作为端口镜像的目的端口,此端口不能被捆绑‘
实验九当一个接口处于uplink fast角色时,他还能被捆绑么?
环境:
我们配置F0/1接口uplink fast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uplinkfast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根桥在分布层,只能用在接入层,用于去往根桥的另一条链路,若这个断了,立马切换到我侦听的这个,不需要30s了。
弹出的这些日志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这个Po1逻辑端口采用的isl封装方式,而两个物理端口采用的是dot1q的封装方式,由于原先有一个端口采用isl封装,这个逻辑端口默认也启用了这种封装方式,当你改变物理端口封装方式时,会由于物理端口trunk封装方式与逻辑端口的不一致,也会形成绑定失败,大家要注意哦
链路聚合测试
环境
F0/17 F0/19
F0/9
F0/11
目的
对两台3560连接线路做链路聚合,测试链路聚合过程中具体匹配一致性的因素
实验一、端口模式匹配问题是否会影响链路聚合
环境:采用on捆绑模式
若3560-1的F0/1处于access模式,F0/3处于trunk模式
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命令查看端口捆绑是否成功
实验四同一将换机上的两个物理接口所允许的vlan不一致是否会影响链路聚合
环境:假设trunk接口F0/1允许vlan 1,2,100
trunk接口F0/3允许vlan 1,100
结果
解决办法:
我们还是查看他们的配置是否一致
我们发现同一交换机上的两个物理端口所允许的vlan不一致,我们修改一下试试吧,我们为F0/3增加一个允许vlan 2

链路聚合实验手册

链路聚合实验手册

实验2:链路聚合实验一、实验拓扑二、实验要求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且SwitchA和SwitchB 之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

用户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间能够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来使相同VLAN间互相通信。

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要求通过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配置链路聚合。

三、实验步骤基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配置1.配置SwitchA# 在SwitchA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

<Quidway> system-view[Quidway] sysname SwitchA[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1[SwitchA-Eth-Trunk1] trunkport ethernet 0/0/1 to 0/0/3 [SwitchA-Eth-Trunk1] quit#创建VLAN10和VLAN20并分别加入接口。

[SwitchA] vlan batch 10 20[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4[SwitchA-Ethernet0/0/4]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0/0/4]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SwitchA-Ethernet0/0/4] quit[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5[SwitchA-Ethernet0/0/5]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0/0/5]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0 [SwitchA-Ethernet0/0/5] quit# 配置Eth-Trunk1接口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链路聚合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其于Cisco私有的PAgP的链路聚合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第二层与第三层的PAgP配置区别。

3、PAgP为Cisco私有链路聚合协议。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要求:1、本实验使用两台Cisco Catalyst 3750交换机。

并按照拓扑连接相应的交换机的线缆。

2、为了能够保证实验成功,因此建议将Fa1/0/1 – 22号接口置为shutdown状态。

3、在SW1或SW2上查看交换机的STP信息:SW1#show spanning-treeVLAN0001S 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R oot ID Priority 32769Address 0014.a8e2.9880Cost 19Port 25 (FastEthernet1/0/23)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B ridge ID P riority 32769 (priority 32768 sys-id-ext 1)Address 0014.a8f1.9880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Aging Time 300Interface R ole Sts Cost P rio.Nbr Type---------------- ---- --- --------- -------- --------------------------------Fa1/0/23 R oot FWD 19 128.25 P2pFa1/0/24 A ltn BLK 19 128.26 P2p[stanley1]SW1#4、STP协议虽然可以避免网络环路的问题。

但是其仍然不能充分的利用冗余的链路带宽。

为了解决链路带宽的问题,可以实施PAgP的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二层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

3. 熟悉链路聚合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二、实验环境1. 交换机:两台H3C S5700交换机2.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3. 计算机终端:2台三、实验步骤1. 拓扑搭建:将两台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并连接一台计算机终端用于配置和测试。

2. 配置交换机:1. 在交换机SW1上:- 创建链路聚合组:`system-view`,`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 将接口加入聚合组:`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创建VLAN:`vlan 10`。

- 将接口划入VLA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port vlan 10`。

- 将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 在交换机SW2上:- 配置与SW1一致的链路聚合组、VLAN和trunk模式。

3. 测试链路聚合:1. 在计算机终端上配置IP地址,并确保与交换机SW1的VLAN 10在同一网段。

2. 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终端与另一台计算机终端之间的连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链路聚合成功:在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终端之间的连通性,结果显示连通性良好,说明链路聚合配置成功。

2. 带宽提升: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接口聚合为一个逻辑接口,从而提高了链路的带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配置链路聚合组中的端口数量,以实现更高的带宽。

3. 故障备份:链路聚合支持故障备份功能,当其中一个链路出现故障时,其他链路可以自动接管流量,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论1. 链路聚合是一种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

实验17 链路聚合实验任务一:交换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本实验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静态链路聚合,使学员掌握静态链路聚合的配置命令和查看方法。

然后通过断开聚合组中的某条链路并观察网络连接是否中断,来加深了解链路聚合所实现的可靠性。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将PC(或终端)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电缆的RJ-45头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9针RS-232接口一端连接计算机的串行口。

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读者在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配置静态聚合链路聚合可以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本实验任务是验证静态聚合配置SWA,在SWA上完成如下配置:[SW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如上配置命令的含义是:创建二层聚合端口,并进入二层聚合端口视图,数字1表示聚合组编号为1[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3[SWA-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补充如上空格中的配置命令并说明该命令的含义:将端口E1/0/23加入聚合组1[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4[SWA-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配置SWB,将端口E1/0/23和端口E1/0/24进行聚合,请在如下空格中补充完整的配置命令:[SWB]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SWB] interface Ethernet 1/0/23[SWB-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SWB] interface Ethernet 1/0/24[SWB-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步骤三:查看聚合组信息分别在SWA和SWB上通过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命令查看二层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组摘要信息,通过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命令查看二层聚合端口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通过执行查看聚合组摘要信息命令,可以得知该聚合组聚合端口类型是:BAGG代表二层聚合端口,聚合模式是S静态聚合,负载分担类型是share为负载分担类型,Select Ports 数是2,Unselect Ports数是0。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4-1 链路聚合实验学习目标•掌握链路聚合原理•掌握链路聚合配置链路聚合技术分析•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来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在实现增大带宽目的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CISCO 链路聚合模式匹配图••本项目中汇聚交换机SW1和SW2之间需要进行链路聚合提高带宽及提升链路可靠性。

拓扑图图1拓扑操作步骤步骤一创建链路聚合端口1、将《网络项目拓扑搭建实验》中保存的拓扑打开:拓扑中SW1和SW2之间各有两个端口互联,可将G0/1和G0/2加入同一链路聚合组中。

2、在SW1上创建port-channel:SW1>enableSW1#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23、在SW2上创建port-channel:SW2>enable步骤二物理接口关联port-channel1、将SW1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2、查看SW1上etherchannel状态:3、将SW2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4、查看SW2上etherchannel状态:步骤三保存配置1、全网设备保存配置,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参考配置:R1#wr //各设备特权模式下保存配置Building configuration...[OK]2、查看全网设备配置保存是否成功,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链路聚合实验(三层交换机)

链路聚合实验(三层交换机)

链路聚合实验(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实验【实验目的】利用三层交换技术来满足高效路由交换,并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增加服务带宽和链路冗余。

【实验背景】你是某学院的网管,学院要求你依据实验室的访问属性将网络划分成能限制无关和广播流量扩散的多个网桥域,并且在必要时支持各域之间可控制的相互访问。

具体是在两个实验室分别部署1台FTPServer,利用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机技术实现FTPServer的互访,并且利用交换的端口聚合技术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拓扑图如下。

【实验任务】1.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将端口分配到VLAN3.创建Tag VLAN接口4.设置路由5.在二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6.安装和配置实验室FTPServer7.配置测试主机的网卡IP地址8.测试网络连通性9.完成实验报告【试验设备】:三层交换机S3560-24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S2960交换机2台。

【实验拓扑】:【实验环境】服务器布置的位置PC5是实验室1的FTPServer ip 地址172.16.1.200/24 PC6是实验室2的FTPServer ip 地址172.16.3.200/24 设备测试地址-建议【实验配置】步骤1 配置vlan,并把端口分配到vlan在交换机S1上配置vlan10,并将端口f0/12分配到vlan 10S3560-24-1#conf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3560-24-1(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10S3560-24-1(config-vlan)#exit !退出到上一级操作模式S3560-24-1(config)#interface f0/12 !进入f0/12的接口模式,并把它分到vlan10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10虚接口,并分配ip地址S3560-24-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exit在交换机S1上配置vlan20,并将端口f0/1分配到vlan 20S3560-24-1#conf tS3560-24-1(config)#vlan 20S3560-24-1(config-vlan)#exit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vlan 20S3560-24-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在交换机S2上配置vlan30,并将端口f0/12分配到vlan 30 S3560-24-2#conf tS3560-24-2(config)#S3560-24-2(config)#vlan 30S3560-24-2(config-vlan)#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f 0/12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vlan 30S3560-24-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 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在交换机S2上配置vlan40,并将端口f0/1分配到vlan 40S3560-24-2(config)#vlan 40S3560-24-2(config-vlan)#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f 0/1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vlan 40S3560-24-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1 255.255.255.0S3560-24-2(config-if)#exit步骤2 创建tag vlan接口在交换机S1上创建Tag VLAN接口S3560-24-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创建聚合端口AG1 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AG的模式为trunk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 !进入接口f0/2和f0/3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f-range)# channel –group 1 mode on !配置接口f0/2和f0/3属于AG1S3560-24-1(config-if-range)#endS3560-24-1(config)#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在交换机S2上创建Tag VLAN接口S3560-24-2(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f-range)# channel –group 1 mode onS3560-24-2(config-if-range)#endS3560-24-2(config)#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步骤3在交换机上配置路由在交换机S1上配路由S3560-24-1(config)#ip routingS3560-24-1(config)#router rip !开启rip协议进程S3560-24-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S3560-24-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S3560-24-1(config-router)#end在交换机S2上配路由S3560-24-2(config)#ip routingS3560-24-2(config)#router ripS3560-24-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S3560-24-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S3560-24-2 (config-router)#version 2S3560-24-2(config-router)#end测试命令:Show ip interfaceShow ip route配置测试网卡IP地址:Pc5 172.16.1.100/24Pc7 172.16.2.100/24Pc6 172.16.3.100/24Pc8 172.16.4.100/24测试:在s1/s2交换机上ping 各自的网关.在pc上ping各自网关和各pc.【注意事项】1.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 vlan模式。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教程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教程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教程目录交换机实验 (3)实验一交换机的访问方式 (6)实验二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 (10)实验三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13)实验四交换机的系统配置信息 (14)实验五交换机端口隔离(Port Vlan) (16)实验六跨交换机实现相同VLAN间的通信 (19)实验七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21)实验八生成树协议STP(IEEE 802.1d)的配置 (24)实验九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IEEE 802.1w)的配置 (28)实验十交换机端口镜像 (32)路由器实验 (33)实验一路由器的访问方式 (33)实验二使用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38)实验三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 (40)实验四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42)实验五三层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46)实验六三层交换机不同vlan间的通信 (47)实验七三层交换机不同vlan间的通信 (50)实验八广域网协议的安装 (52)实验九PPP PAP认证 (53)实验十PPP CHAP认证 (56)实验十一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59)实验十二利用NA T实现外网主机访问内网服务器 (62)防火墙实验 (64)实验一通过CONSOLE 口命令行管理防火墙 (64)实验二通过WEB界面进行管理防火墙 (67)实验三防火墙首页 (74)实验四系统配置 (76)实验五管理配置 (78)实验六网络配置 (82)实验七VPN配置 (88)实验八防火墙对象定义配置 (95)实验九防火墙的安全策略 (107)实验十防火墙的用户认证 (117)实验十一系统监控配置 (120)实验十二防火墙实现DHCP (124)网络安全实验 (125)实验一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配置 (125)实验二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 (127)实验三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 (130)实验四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 (132)实验五防火墙的路由模式 (134)实验六防火墙的网桥模式 (135)实验七防火墙的NAT功能 (136)实验八防火墙的规则功能 (138)实验九防火墙实现P2P限制 (139)综合实验习题 (140)综合实验习题一 (140)综合实验习题二 (140)综合实验习题三 (141)综合实验习题四 (142)交换机实验RCMS实验台的使用RCMS实验台的使用【实验名称】RCMS实验台的使用。

cisco链路聚合实验-电脑资料

cisco链路聚合实验-电脑资料

cisco链路聚合实验-电脑资料端口聚合也叫做以太通道(ethernetchannel),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

由于两个交换机之间有多条冗余链路的时候,STP会将其中的几条链路关闭,只保留一条,这样可以避免二层的环路产生。

但是,失去了路径冗余的优点,因为STP的链路切换会很慢,在50s左右。

使用以太通道的话,交换机会把一组物理端口联合起来,做为一个逻辑的通道,也就是channel-group,这样交换机会认为这个逻辑通道为一个端口。

这样有几个优点:1. 带宽增加,带宽相当于组成组的端口的带宽总和。

2. 增加冗余,只要组内不是所有的端口都down掉,两个交换机之间仍然可以继续通信。

3. 负载均衡,可以在组内的端口上配置,使流量可以在这些端口上自动进行负载均衡。

拓扑Ip地址配置PC-1:ip192.168.1.11/24PC-2:ip192.168.1.12/24S-1:vlan 1 :192.168.1.1/24S-2:valn 1 :192.168.1.2/24此时应全通1、在S-1和S-2上分别建立VLAN 10,并分别把F0/1口都加入,此时应S1和S2通其他不通2、在S-1和S-2上分别创建聚合端口1,设置模式为trunk,并把F0/23口和F0/24口加入,,电脑资料《cisco 链路聚合实验》(https://www.)。

3、再测试四台设备的互通性(应该是S-1和S-2互通,PC1和PC2互通,其他不通)4、断掉其中一条链路器网络不受影响命令提示:一、思科端口聚合配置:(只是增加带宽,不会起到备用作用)1.创建聚合端口,并设置为trunk模式:SWA(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A(config-if)#exit2.以手动方式把端口加入聚合端口中:SWA(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 – 24SWA(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onSWA(config-if)#exit3.设置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SWA(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mac, src-mac] //dst-mac根据目的mac负载//sec-mac根据源mac负载4.查看聚合端口:SWA#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showrunning-config的显示。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在交换机中实现了多个物理链路的聚合,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LACP能够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并且在适当配置下,对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也同样适用。

一、引言链路聚合是一种利用多个物理链路进行并行工作的技术,通过将多个链路组合成为一个逻辑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链路聚合在现代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中广泛应用,以满足对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LACP协议实现链路聚合,评估其对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二、实验环境我们在实验室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网络环境,包括一台交换机和两台主机。

交换机使用了支持LACP协议的设备,并配置了四个物理接口用于链路聚合。

主机1和主机2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

所有设备的硬件规格和软件版本保持一致,以消除因设备差异带来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交换机上准备四个物理接口,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选择适当的接口速率、速度和双工模式等参数。

2. 配置链路聚合组在交换机上创建一个链路聚合组,并将四个物理接口加入组中。

启用LACP协议,配置适当的模式和优先级。

3. 配置主机配置主机1和主机2的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确保两台主机处于同一子网内。

4. 测试连接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1和主机2之间的连通性,确认链路聚合配置生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和现象:1. 带宽增加在链路聚合之前,主机1和主机2之间的带宽受限于单个物理链路的带宽。

而在链路聚合之后,多个物理链路的带宽被合并为逻辑链路的带宽,大大提高了通信速率。

2. 可靠性提升链路聚合不仅提高了带宽,还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当某个物理链路故障时,数据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链路上,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 配置灵活性LACP协议允许管理员根据需求配置链路聚合组的模式和优先级,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的需求。

链路聚合的理论以及实验分析

链路聚合的理论以及实验分析

链路聚合的理论以及实验分析⼀、链路捆绑分类1、⼆层链路捆绑(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2、⼆三层链路捆绑(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3、三层链路捆绑(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BPDUBPDU是⽹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e Protocal Data Unit)的英⽂⾸字母缩写⽹桥协议数据单元是⼀种⽣成树协议问候数据包,它以可配置的间隔发出,⽤来在⽹络的⽹桥间进⾏信息交换三、以太⽹链路捆绑的原理1、以太⽹链路聚合的概念以太⽹链路聚合是指将多条以太⽹物理链路捆绑在⼀起成为⼀条逻辑链路,从⽽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的。

2、链路聚合的分类链路聚合分为⼿⼯模式和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模式四、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1、LACP的概念LACP模式需要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的参与,当需要在两个直连设备间提供⼀个较⼤的链路带宽⽽设备⽀持LACP协议时,建议使⽤LACP模式。

2、LACP的优点LACP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增加带宽、提⾼可靠性、负载分担的⽬的,⽽且可以提⾼Eth-Trunk的兼容性、提供备份功能3、LACP的作⽤LACP模式下,部分链路是活动链路,所有活动链路均参与数据转发,如果某条活动链路故障,链路聚合组⾃动在⾮活动链路中选择⼀条链路作为活动链路,参与数据转发的链路数⽬不变五、Eth-Trunk接⼝1、Eth-Trunk接⼝的概念Eth-Trunk接⼝是⼀种可以动态创建的接⼝,该类型接⼝可以绑定若⼲物理的以太⽹接⼝作为⼀个逻辑接⼝使⽤,实现增加带宽提⾼靠性的⽬的。

2、Eth-Trunk接⼝的优势① 通Trunk接⼝实现负载在Eth-Trunk接⼝内实现流量负载担。

② 某员接⼝连接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流量切换备⽤链路,提⾼整Trunk链路可靠性。

③ Trunk接⼝总带宽各员接⼝带宽六、链路聚合实验分析要求:PC1能ping通loopback地址步骤如下:1、PC1和PC2配置IP地址、⼦⽹掩码以及⽹关2、对SW1和SW2的Eth-trunk1进⾏LACP配置SW1命令如下:1 <Huawei>sys //进⼊系统视图2 [Huawei]sysname SW1 //重命名3 [SW1]lacp priority 1000 //配置优先等级使其成为主动端4 [SW1]int Eth-Trunk 1 //进⼊Eth-Trunk1视图5 [SW1-Eth-Trunk1]bpdu enable //配置接⼝发送BPDU报⽂到CPU处理,起放环作⽤6 [SW1-Eth-Trunk1]mode lacp-static //lacp静态模式7 [SW1-Eth-Trunk1]int e0/0/1 //进⼊0/0/1接⼝8 [SW1-Ethernet0/0/1]eth-trunk 1 //将接⼝1到3加⼊eth-trunk1内,注意接⼝属性必须是默认Hybrid9 [SW1-Ethernet0/0/1]int e0/0/210 [SW1-Ethernet0/0/2]eth-trunk 111 [SW1-Ethernet0/0/2]int e0/0/312 [SW1-Ethernet0/0/3]eth-trunk 113 [SW1-Ethernet0/0/3]dis eth-trunk //查看接⼝是否加⼊到eth-trunk1内14 [SW1-Ethernet0/0/3]q15 [SW1]int Eth-Trunk 116 [SW1-Eth-Trunk1]max active-linknumber 2 //配置链路聚合活动接⼝上限阈值,其他做备⽤17 [SW1-Eth-Trunk1]dis eth-trunk //查看最⼤活跃值是否为2SW2命令如下:1 <Huawei>sys2 [Huawei]sysname SW23 [SW2]int Eth-Trunk 14 [SW2-Eth-Trunk1]bpdu enable5 [SW2-Eth-Trunk1]mode lacp-static6 [SW2-Eth-Trunk1]trunkport Ethernet 0/0/1 to 0/0/37 [SW2-Eth-Trunk1]dis eth-trunk 18 [SW2-Eth-Trunk1]dis trunkmembership eth-trunk 1 //查看链路负载情况,是否是三条,其中两条打开,⼀条备⽤关闭状态补充知识:负载冗余测试⽅法:3、对SW1的Eth-Trunk2接⼝进⾏配置命令如下:1 <SW1>sys2 SW1]int Eth-Trunk 2 //进⼊eth-trunk2视图3 [SW1-Eth-Trunk2]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2 //将接⼝1到2加⼊到eth-trunk2内4 [SW1-Eth-Trunk2]q4、对R1的Eth-Trunk2接⼝进⾏配置,并加⼊IP地址命令如下:1 <Huawei>sys2 [Huawei]sysname R13 [R1]int Eth-Trunk 24 [R1-Eth-Trunk2]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0 to 0/0/15 [R1-Eth-Trunk2]ip add 192.168.10.1 245、对R1的Eth-Trunk1接⼝进⾏配置,并加⼊IP地址命令如下:1 [R1]int Eth-Trunk 12 [R1-Eth-Trunk1]trunkport g 0/0/2 to 0/0/33 [R1-Eth-Trunk1]ip add 12.0.0.1306、对R1的Eth-Trunk8接⼝进⾏配置,并加⼊IP地址和回环地址命令如下:1 <Huawei>sys2 [Huawei]sysname R23 [R2]int Eth-Trunk 84 [R2-Eth-Trunk8]trunkport g 0/0/2 to 0/0/35 [R2-Eth-Trunk8]ip add 12.0.0.2306 [R2-Eth-Trunk8]q7 [R2]int LoopBack 08 [R2-LoopBack0]ip add 2.2.2.2327、对R1配置默认路由(向上指默认,向下指静态)命令如下:1 [R1]ip route-static 0.0.0.00.0.0.012.0.0.2 //默认地址即为0.0.0.0 下⼀条地址为12.0.0.28、对R2配置静态路由1 [R2]ip route-static 192.168.10.02412.0.0.1 //静态路由⽬标⽹段+⼦⽹掩码+下⼀条地址12.0.0.1 9、测试,在PC1上ping回环地址2.2.2.2。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引言:链路聚合是一种网络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一项思科链路聚合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一台思科路由器和两个交换机来搭建实验环境。

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物理链路连接。

我们使用了两个PC机作为主机,分别连接到两个交换机上。

实验步骤:1. 配置思科路由器:我们首先登录思科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相应的配置。

我们启用了链路聚合协议,并将两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

2. 配置交换机:我们在两个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使其能够识别和转发链路聚合的数据包。

3. 进行实验:我们使用两台PC机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单个物理链路的带宽和延迟。

然后,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再次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单个物理链路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带宽和延迟与预期相符。

然而,当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带宽显著提高,延迟也有所降低。

这是因为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使数据能够并行传输,从而提高了带宽。

此外,链路聚合还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当一个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时,链路聚合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物理链路,保证数据的传输不中断。

这种冗余设计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链路聚合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链路聚合需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链路聚合的效果受到物理链路的质量和数量限制。

如果物理链路质量较差或数量有限,链路聚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链路聚合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但也需要考虑到配置复杂性和物理链路的限制。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主动”模式将端口置于主动协商状态。在该状态下,端口通过发送LACP数据包发起与其他端口的协商。 被动(Passive)
“被动”模式将端口置于被动协商状态,在该状态下,端口会响应它接收到的LACP数据包,但不会发起 LACP协商。
二、知识梳理
配置原则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所有模块上的所有以太网端口都必须支持EtherChannel,而不要求端口在物理上连续或位于同一模 块。
负载均衡方法,包括物理链路上源MAC地址到目的MAC地址的负载均衡或源IP地址到目的IP地址的负载 均衡。 EtherChannel可以实现冗余,创建的聚合被视为一个逻辑链路。因此其中一条物理链路断开并不会给拓 扑带来变化,只要交换机之间有一条物理链路是正常工作的,EtherChannel就会照常工作。
二、知识梳理
配置命令
指定构成EtherChannel的端口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port-range
创建端口通道口
Switch(config-if)#channel-group identifier mode active
进入端口通道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interface port-channel identifier
的全双工带宽。 EtherChannel最多可由8个物理端口组合配置而成。 思科交换机目前支持最多6个EtherChannel。
二、知识梳理
创建EtherChannel的两种协议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端口聚合协议 端口聚合协议(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PAgP)是思科私有协议,可以用来自动创建EtherChannel

06-链路聚合操作

06-链路聚合操作

链路聚合目录目录第1章链路聚合简介................................................................................................................ 1-11.1 链路聚合简介 ..................................................................................................................... 1-11.1.1 链路聚合的作用 ....................................................................................................... 1-11.1.2 LACP协议简介........................................................................................................ 1-11.1.3 链路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1-11.2 链路聚合的分类.................................................................................................................. 1-21.2.1 手工聚合.................................................................................................................. 1-21.2.2 静态LACP聚合....................................................................................................... 1-31.3 链路聚合组的负载分担类型................................................................................................ 1-41.4 业务环回组简介.................................................................................................................. 1-51.5 聚合端口组简介.................................................................................................................. 1-6第2章链路聚合配置................................................................................................................ 2-12.1 配置链路聚合 ..................................................................................................................... 2-12.1.1 配置手工聚合组 ....................................................................................................... 2-12.1.2 配置静态LACP聚合组............................................................................................ 2-12.1.3 配置聚合组描述符.................................................................................................... 2-32.1.4 配置业务环回组 ....................................................................................................... 2-32.1.5 进入聚合端口组视图................................................................................................ 2-32.2 链路聚合显示与维护........................................................................................................... 2-42.3 链路聚合典型配置举例....................................................................................................... 2-4第1章链路聚合简介1.1 链路聚合简介1.1.1 链路聚合的作用链路聚合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组,使用链路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7 链路聚合
实验任务一:交换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
本实验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静态链路聚合,使学员掌握静态链路聚合的配置命令和查看方法。

然后通过断开聚合组中的某条链路并观察网络连接是否中断,来加深了解链路聚合所实现的可靠性。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
将PC(或终端)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电缆的RJ-45头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9针RS-232接口一端连接计算机的串行口。

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读者在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配置静态聚合
链路聚合可以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本实验任务是验证静态聚合
配置SWA,在SWA上完成如下配置:
[SW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如上配置命令的含义是:创建二层聚合端口,并进入二层聚合端口视图,数字1表示聚合
组编号为1
[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3
[SWA-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补充如上空格中的配置命令并说明该命令的含义:将端口E1/0/23加入聚合组1
[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4
[SWA-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配置SWB,将端口E1/0/23和端口E1/0/24进行聚合,请在如下空格中补充完整的配置命
令:
[SWB]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B] interface Ethernet 1/0/23
[SWB-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B] interface Ethernet 1/0/24
[SWB-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步骤三:查看聚合组信息
分别在SWA和SWB上通过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命令查看二层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组摘要信息,通过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命令查看二层聚合端口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通过执行查看聚合组摘要信息命令,可以得知该聚合组聚合端口类型是:BAGG代表二层聚合端口,聚合模式是S静态聚合,负载分担类型是share为负载分担类型,Select Ports数是2,Unselect Ports数是0。

步骤四:链路聚合组验证
表17-1IP地址列表
设备名称 IP地址网关
PCA 172.16.0.1/24 --
PCB 172.16.0.2/24 -- 按表17-1所示在PC上配置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在PCA上执行ping命令,以使PCA向PCB不间断发送ICMP报文。

注意观察交换机面板上的端口LED显示灯,闪烁表明有数据流通过。

将聚合组中LED显示灯闪烁的端口上电缆断开,观察PCA上发送的ICMP报文无(有/无)丢失。

(注意:丢失一个ping包也属于正常)
如上测试说明聚合组中的两个端口之间是互为备份的关系。

实验17 链路聚合..................................................................................................................................... -1 -
实验任务一:交换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 -1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 .............................................................................................................................. - 1 -步骤二:配置静态聚合 .............................................................................................................................. - 1 -步骤三:查看聚合组信息 .......................................................................................................................... - 2 -步骤四:链路聚合组验证 ..........................................................................................................................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