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周末培优卷生物培优
一、单选题1.向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该过程DNA 只复制一次)。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无放射性C.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成对存在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2.果蝇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让一只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统计F2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B.统计F2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C.统计F2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D.统计F2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A/a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3.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A.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B.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C.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仅靠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明DNA是遗传物质4.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一家庭不带有另一家庭致病基因。
其中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如图所示的同源区段存在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2和II3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II3与II4生男孩正常概率为0 D.甲病在子代中不出现性别差异5.某种家禽(2n=78,性别决定为ZW型)幼体雌雄不易区分,其眼型由Z 染色体上的正常眼基因(B)和豁眼基因(b)控制,雌禽中豁眼个体产蛋能力强。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为达尔文进行的某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B.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C.省略第⑤组实验,该实验仍可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D.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③的尖端以下部位生长高度相同【参考答案】A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小鼠B细胞可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家兔的血清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B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3.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B.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就可使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其靶器官是性腺4.下列事例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A.移栽棉花比非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生长素B.早春低温时溪水中浸泡后的水稻种子可早发芽——赤霉素C.自然生长的雪松保持塔形的树姿——生长素D.利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无子西瓜——-生长素2.【答案】D【解析】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兔体内,可引起家兔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得家兔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项正确;家兔的血清对小鼠来说是抗原,也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由前面分析和题意可知,已免疫的家兔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而该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又因为抗体与抗原之间具有特异性,所以可推知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C项正确;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细胞和家兔B细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项错误。
周末培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11月17日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参考答案】C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缓慢、时间长,次生演替迅速、时间短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不一定都是森林阶段2.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
下列有关“退耕还林”对生物群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会减小B.群落的垂直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没有变化D.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不会改变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一个营养级4.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答案】A【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而不是群落演替的实质;群落演替中生物的种类增多,种间关系也会不断调整;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不一定都是森林阶段,比如在缺水的地方无论怎么演替都不可能到森林阶段。
高中生物周末培优新人教版(3)(new)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人是杂食动物,通过吃各种动植物及其产物来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人体内和其所食的各种动植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C.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参考答案】D故选D。
学霸推荐1.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胃蛋白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④RNAA.①③B.①②C.只有①D.①②③④2.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横线"上应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内,物质E是_____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物质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4)物质C的种类取决于____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物质G由n条多肽链构成,从C→G过程中,产生k分子的水,则物质G的组成单位的平均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_。
(5)蓝藻细胞内的H是_______________,蓝藻细胞的光合色素中含镁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答案】A行鉴定的是①③。
2.【答案】(1)C、H、O C、H、O、N(2)淀粉葡萄糖(3)F(4)R基(m +18k)/(k+n)(5)DNA 叶绿素【解析】根据题意分析:(1)多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为C、H、O;蛋白质含有C、H、O、N四种元素,核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所以它们共有C、H、O、N四种元素。
(2)在植物细胞内,物质E多糖是淀粉,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3每日一题周末培优4含答案解析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率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J”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B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C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错误。
1.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志重捕法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B.一块农田中的玉米C.一片草地上的田鼠D.一片森林中的黑松2.为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用渔网捕获了70条鱼,其中草鱼20条,做标记后又放回池塘,半个月后又捕获了6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草鱼6条,没有标记的草鱼12条,则该池塘的草鱼大约有A.20条B.7条C.25条D.60条3.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C.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不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D.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4.某海洋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B.图乙中t2时期的种群年龄结构对应图甲C.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乙中在t1时期进行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捞量1.【答案】C【解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较大、活动性较强的生物,一般是动物。
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答案】D【解析】假设该池塘的草鱼大约有N条,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得,20/N=6/(6+12),解得N=60条,D正确。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参考答案】D【点睛】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4个易错点(1)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4)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1.某海域随着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由于石油泄漏导致该海域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B.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2.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性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种群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加剧使种群数量难以继续增大C.草原上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保持稳定D.水体重度污染导致鱼虾死亡,进一步加剧水体污染程度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很快消除污染,其中生物不会受明显影响B.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C.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D.当气候干旱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4.对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B.对大气中氧气含量稳定的维持起决定性的作用C.其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比农田生态系统低D.—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作用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1.【答案】B【解析】温度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调节的结果是藻类和浮游动物都恢复到最初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数量偏离了最初的状态,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0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只存在一种种间关系C.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稳定型的种群中雌雄性别比例为1:1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的生物分布属于垂直结构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査的叙述,合理的是A.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调査植物种群密度时应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取样C.可以用样方法调査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样方面积必须为l m2,样本数量要足够大3.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 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B.D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a 的含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位置或布局是其空间特征4.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C.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内互助关系D.由于三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蝙蝠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6.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
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先向计数室滴入稀释液,后盖盖玻片B.培养时,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D.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容器轻轻振荡几次7.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B.t3~t5期间,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期间,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t4时,乙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8.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9.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10.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每周一测8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晚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C.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2.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3.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4.如图是反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人口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人口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人口容纳量在不断扩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5.位于南美洲西海岸900公里处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群岛上生活着14种“达尔文地雀”,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
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群岛的物种多样性仅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B.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主要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C.对岛上的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应采用样方法D.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应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6.下列关于臭氧空洞对人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癌增加B.农作物产量减少C.免疫功能减退D.紫外线辐射减少7.最近,人们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
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A.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B.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C.丙处于最高营养级D.丁主要是微生物【参考答案】A1.我国某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2.某海域随着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由于石油泄漏导致该海域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B.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3.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减少汽车使用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提高绿化面积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4.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此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这个事实说明A.物种间存在着信息交流B.物种间存在着竞争关系C.生物之间相互制约,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指数D.各级消费者能量之和就是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的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建造“生态屏障”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1.【答案】C【解析】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GJ 典图中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一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
甲乙表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I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参考答案】C【适瑟器折】K电;亂剣激孔瑕,羽r乙懲发生两次方询牺反韵倨轄,A罐谋:夙團白詈共育3个支聲站犬疲,E 堆误;恋补点盘壮一蟻刮激,刈该点韵嶺电侄变为冃正外贞,严生尖奋、呻可牛亞吐点,d矗能农至邑住变化,C正琏;兴◎■柱神登元之面的拎透是巫禽的,以突触前蟆伶劉芟赴M奖,雀亡氏蛊如一袪赳廈,Td 点会邀劉电使变化,D堵误.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人和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任何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都位于身体表面C.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灰质中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2.如图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突触后膜上N 受体被激活后,CaT 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B. 胞内CaT 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 C 酶空间结构C. 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D. C 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 A 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来_* ------------ —._ h1 .【答案】D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 ,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 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3•在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 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髙2 — 3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霽祈】本盘考查反射弧的蕤椅品功能亦芙知说U反果■琵是人晶劫話神童逞节巧菇占基龍,诽经诵齐M 基盂方式是反射,盒覺误;育的惑受弱位于丸铁!凉的感受器低于内蝕署官,B握谋:反射芻茹柚世占毛仕于議褪灰盾和沖占,C堆误:反射港动需突反界弧的猪妁粘功能討2磬,気要经辻丸罄韵良时瓠来实现,D正确。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每周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Na+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2.关于细胞外液酸碱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到7.45之间波动B.人体做剧烈运动时,静脉血浆中的pH暂时降低C.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pH过高时,呼吸加快加强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B.某流感患者的体温持续维持在38 ℃,说明其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冬天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时,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要较其他过程更早、更强D.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量的过程只受大脑的控制4.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5.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淡的食盐水,以维持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葡萄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D.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因而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6.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明显下降C.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7.如图表示甲和乙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合的是A.若如图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则甲表示胰高血糖素,乙表示胰岛素B.若如图表示进食过咸的食物后,则甲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乙表示抗利尿激素C.若如图表示人进入寒冷环境一段时间后,则甲表示皮肤血流量,乙表示耗氧量D.若如图表示垂体被破坏后,则甲表示甲状腺激素,乙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8.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如图。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选择题1.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2.如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强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越高5.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C.丁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D.碳元素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6.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下列举事实不符合其价值的是A.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锯,属于直接价值B.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属于间接价值C.科学家研究苍蝇在垃圾场所不染疾病的原因,属于潜在价值D.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8.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错误的是A.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生物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多样性9.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汶川地震后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这属于就地保护B.森林能调节气候,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11.在生态环境的研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导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二、非选择题12.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参考答案】D只能通过突触单向传递给下一个细胞,D正确.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2.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D段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3.通过药物破坏下丘脑细胞后,下列生理活动受影响最小的是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强代谢维持体温B.人体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C.饮食过咸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加强水分的重吸收作用D.炎热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4.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食后,人体可通过①→③→④→⑥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③的分泌减少C.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⑥的量明显增加,则③和④的量可能会减少D.“感受器→①→下丘脑→③→垂体→内分泌腺→组织”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的知识.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使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增加,细胞耗氧量增加;同时机体减少散热,皮肤汗腺分泌汗液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维持体内水平衡;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 2.【答案】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正确;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正确;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错误;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正确. 3.【答案】B【解析】下丘脑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下丘脑可调节血浆渗透压稳定,但是血糖浓度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产生相应的激素调节血糖,所以破坏下丘脑,血糖调节受影响最小,B正确;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产生抗利尿激素,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炎热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D 错误.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进食后,人体可通过①→⑦→⑥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A错误;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多,B错误;因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⑥的量明显增加,则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则③和④的量可能会减少,C正确;“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感受器→①→下丘脑→③→垂体→内分泌腺→组织”不能构成一条完整反射弧,D错误.。
每周一测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11月18日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选择题1.一位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技术。
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是A.种群、群落B.种群、生态系统C.物种、种群D.群落、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所有的分解者都是微生物B.所有的生产者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C.有的分解者是原核生物,有的分解者是真核生物D.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能是生产者或分解者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4.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
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包括全部的植物和部分细菌B.所有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丙1或丙2C.理论上,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丙1和丙2也可以正常行使其功能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7.下列群落演替序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蒙古草原牧场的演替B.长白山天池形成后的演替C.整体搬迁到山下后的山村的演替D.大兴安岭砍伐森林后的恢复演替8.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周末培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10月27日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多。
长得快,因此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A正确;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表现,B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此时表现为协同效应,C正确;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极性运输,生长素也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
1.体液免疫中会发生A.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C.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D.记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是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3.下列哪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A.用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B.横放着的种子,正常萌发后,根弯曲向下生长C.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结果D.用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4.受到单侧光照的燕麦幼苗会表现出向光弯曲。
经以下4种处理的燕麦幼苗,若给予单侧光照,会表现出向光弯曲的是A.B.C. D.2.【答案】A【解析】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通过①⑥④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A项正确;血糖浓度过低,可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或者通过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故B项错误;寒冷环境下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①②③④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①⑥④可表示肾上腺素的调节,不存在①②,故C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故D项错误。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如图所示是碳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HA.图中①〜⑤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B.增加图中A D E等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图中的食物链只有3条D.大气中C的含量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B D、E的活动和增加A的数量能得到缓解【参考答案】A【试越翌祈】依題意并站合雪乐分析可虽:A尙生去者.寿为令訝去,C爰示大吒古C6盂,D知E为沱费者,①主要是脂生产雷的芜舍作卑’②〜④分制为土h专転适贾专韵呼販作电,⑤为分睜者韵分輻诈再,藏是土初雷錐持蚣态的晝美囲素,A唄正艺;生态灵逵吕的盘丹种类起多'負动鮭蹴食扬再的鉛妁起袁杂,生态系统的誌抗力噫定畏越鬲,妲蝮加荃也A. D* E宰吝彗我飯土转的我童不腿提鬲该生恵喜統討抵抗力犍定施,B项罐课;蜃申的A、D、E只是代轰绘亍祠一當衣毁的昕討生祐,舞启不能越定国申食祜輕的敦且,C戎绻误;进嵐渥室敷应骼煙园是乂養匕爭冷产曲耀屯淒光灵申C® 舍童理加,打胶了破猶环討平背,国比筵蹩的嗇雄主英是域少化爭熔弄茁使£,其;是我对逹云(嵋畑A的隸量人工倉話能薄等,D項•严推荐上------------ ”1.以下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起作用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荧光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应用的是A.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D.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3所示成分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1所在营养级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4•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5.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煤和石油的燃烧-- ------- Z1 .【答案】D【解析】蝙蝠的“回声定位”是靠它自身发出的声波,所以属物理信息,萤火虫发出的光和蚊子的叫声也属物理信息,而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动物的行为。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修3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答案解析
每周一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有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2.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后,人体内调节自身的产热和散热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3.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③机体耗氧量降低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30 ℃到0 ℃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5.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激素X的含量增加C.图中表明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6.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8.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受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9.人体内环境中水、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可以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1.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
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2.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B.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参与肝糖原的分解
C.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会持续发挥作用
D.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A.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
B.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
C.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D.下丘脑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
4.将离体的蛙坐骨神经置于某溶液中,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如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剌激点肯定位于乙的右侧某处
B.图②中甲处钾离子通道开放,乙处钠离子通道开放
C.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增大,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D.降低溶液中Na+浓度,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1.【答案】C
【解析】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则其本身产生胰岛素,不能作为对照组,A错误;蒸馏水不属于等渗溶液,不能排除氯化钠的作用,不能作为对照组,B错误;切除健康狗体
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可排除生理盐水的作用,适宜作为对照组,C正确;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的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不能作为对照组,D错误。
2.【答案】D
【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没有通过导管, A项错误;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给靶细胞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项错误;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不能持续发挥作用,C项错误;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即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由图可知,乙先兴奋,甲后兴奋,因此刺激点可能位于甲与乙之间靠近乙侧某处或乙的右侧某处,A错误;图②中甲处于静息状态,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乙处处于动作电位,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B错误;若刺激强度大于阈值后,动作电位的幅度将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增大,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不一定增大,C 错误;降低溶液中Na+浓度,导致内流的钠离子减少,因此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