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浅谈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浅谈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东台市实验中学曹晓荣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念,它强调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动态生成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观念,它强调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课堂不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它更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的场所。

我们的数学课堂有了学生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它是精彩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

“生成性”成了新课堂的显著特征,也成了数学教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留心过生成问题,发觉只要处理得当,就能做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呢?笔者认为要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需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方面下功夫一、课前备课,预留动态生成空间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中说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这段话强调了课前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先天、后天的条件都有差异,他们是富有特征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全方位的预设,设计多套方案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二、课堂教学,灵活处理动态生成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教,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发展。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课堂动态生成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而且是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成的数学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以师为本,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讲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教学方式,学生尤如“折翅的天使”,难以展翅高飞。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预设”窠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构建课堂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让课堂绽放活力,成为新课改派生的崭新理念。

一、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铺桥架路“动态生成课堂”更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备课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我认为“动态生成课堂”的备课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深入研究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起点和思维类型等实际情况的预见要更充分。

对预见的种种可能性,选择的引导策略成竹在胸。

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使一堂平淡的课呈现“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二、关注学生,为课堂生成创设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化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对回答有误的学生,教师要宽容;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对答案出人意料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因为意外往往生成精彩……只有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课堂动态生成才能成为可能。

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展过程 , 出现许多惊 喜和意 外 。而动态的课堂是开 会 放的 、 灵动的 , 焕发 出生命 的气息 。 精心预设—— 为动态 生成铺路搭桥 常 言道 : 凡事预则 立 , 预则废 。 精彩 的生成 , “ 不 ” 往往来 自于精心 的预设 。为此 , 前我们应认真研 究 课 教材 、 生 , 学 准确把 握 教学 目标 , 注学 生 的学 习起 关 点, 为课 堂精 彩的动 态生成铺路搭桥 。 1 真研读教本 , . 认 关注学 习起 点 。教案 曾经是 老 师教学 的法宝 ,随着课 程改革 的逐 步推进 ,这样 的 “ 法宝 ” 在课堂教学 中似乎不再那么管用 。新课程 备 课, 要求 教师把 更多 的时间放在研 读教 本 、 关注学 生 的学 习起点上 。只有 在课 前精心预设 , 才能在课 堂上 游刃有余 , 而精 心地 预设 是为 了更好地生成 。作 为一 位成功 的教师 ,上课前一定 要 了解学生 的学 习起点 , 做到心 中有数 。 如在教学 圆面积时 , 通过课前调查 , 我 了解到有些学生 已经知道了 圆的面积公式 。 基于这一 点, 我设 计 了两种教学方 案 : 于不 知道面 积公式 的 对 学生, 应该 怎么引导 学生 自主探 究 ; 对于 已知计算 公


式 的学生 ,又该 怎么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公式 的来 源 。
由于每个学生 的角度不 同,解决 问题 的方法也 不同 。 在推 导——验证公 式时 , 出现 了多样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学 生 又 有 把 圆转化 为平行 四边 形 , 的转化 为长方 形 , 的转 有 有 化成 三角形 、 ……因为我在课前已经做 了充分的准 梯形 备, 所以课堂才能彰显精彩 , 达到 了良好 的教学效果。 2巧设 留 白思考 , . 注重 学习过程 。新课程 的课堂 设计从 线型设 计转 向板块设计 , 教师 总体上要把握教 学思 路 , 节课紧 紧围绕 主题 进行 弹性设 计 , 整 为课 堂 动态生 成留下 空间 。教师可 以故意 巧设一些 空 白 , 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有效地促使课堂教学生成和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经常到农村学校调研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让精彩的动态生成资源悄悄从课堂身边溜走,深感遗憾。

案例一: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片段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师:课件出示:四个动画名星(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喜羊羊)师:你们最喜欢谁?生:统计得最喜欢懒羊羊1人;美羊羊15;沸羊羊2人;喜羊羊28人。

并根据已有经验填好统计表。

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统计图,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再制作一个统计图好吗?(课件出示空格子统计图,并每个小组发一张空格子统计图,空格子统计图的纵格子数是15格)。

请小朋友们先认真观察格子图,然后再小组合作完成涂色。

师:请小组汇报作图情况。

组1:我们小组涂的是一格代表1,喜欢喜羊羊的人太多,老师给的统计图竖行只有15格,我们没有格子涂了。

组2:我们小组涂的是1格代表2人,喜欢喜羊羊的有28人,我们涂了14格;喜欢美羊羊的有15人,我们涂了7格半;喜欢沸羊羊的有2人,我们涂了1格;喜欢懒羊羊的有1人,我们涂了半格。

组3:我们组涂的和第2组的一样。

组4:我们也相同。

听小朋友们汇报到这里,老师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点在小组合作中突破了。

师:这几个小组的小朋友真聪明,他们认真观察老师发下的统计图表,想到用一格代表2人来涂格,你们看这么漂亮的统计图就完成了。

组5:我们不同他们的。

我们是用1格代表5人,喜欢喜羊羊的有28人,我们涂了5格加大半格;喜欢美羊羊的有15人,我们涂了3格;喜欢沸羊羊的有2人,我们涂了小半格;喜欢懒羊羊的有1人,我们涂了小小半格。

师:哦,今天我们要学的是1格代表2的统计图,1格代表5是我们今后才学的。

全面关注,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全面关注,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二、 关注 学生 的心理 感受 。 教 学更具 有 问 : 这次你们是怎样统计出结果 的? 使 “ ”生 : 我 “ 在一个 人 的素质 结构 中 , 情感 、 度 和知 “ 态 现在 我想让大家相互 了解一下 ,你在统计 人
路, 因势利 导地组 织教 学活 动 , 即课 堂上 教师 识 、 技能 相 比 , 情感 、 态度更 重要 些 , 具有 持 数 时的方法 是否 和其他 同学一样?先在 自己组 更 要全 面关注学生 , 促进课堂 的动态生成 。那么 续发展 性 。但 由于 “ 情感 、 态度 ”不 可具体测 里 交流 , 然后选一名 同学把你们一 组的方法 在
整, 使教学 成为学生 已有 直接经验 的逻 辑归纳 在孩子们 学习数学 的初期 , 培养他 们热爱 数学 考方式 、 同的解题策略 、 同的心得体会 。鉴 不 不 和引申, 增加教学 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例 如 , 的情感 态度 , 立起 学 习的 自信 心 , 比能 快 于个性化 的学 习方式 、 在 建 远 学习体会 均是动态课 程 “ 字母表示 数 ” 课 中 , 用 一 要求用 简便 方法 表 速地计算 几道题来得重要 。对于学生的思考结 的生长 点 , 因而 , 我们 的教学 要 多关 注学生 数 Fra bibliotek体验 性
建构 主义 的学习理论认为 , 习不是为 了 在教材 中发掘 , 学 在教学中把握 。所 以, 我们 在知 到合作的益处 , 又掌握 了一些合作 的方 法 。在
占有 别人的知识 ,而是 为了生长 自己的知识 。 识 的传 授过 程 中应 该充 分关 注学 生在学 习过 后 来安排 的组 内交 流中 , 不同思想进行 优化整 学 习者 已有 的直接 经验恰恰 是知 识生 长 的基 程 中是兴高采烈 还是冷漠呆滞 、 对学 习的态度 合 , 个人方 法转 化 为共有 的成 果 , 同体验 把 共 础 , 这个意 义上说 , 从 学生 的直接 经验 是课程 是 越来越积极还 是越来越消极 、 对学 习的信心 成功 的喜悦 , 使学生 的生命活力得到发展 。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是课程 生成 和发展 的基础 。 是 越来 越强还是越来 越弱 , 而且要把这 种关注

“对话”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对话”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课 中 . 一 道 练 习 题 的 处 理 , 生 对 师 间 出现 了如 下 的 对 话 :
师 :( 含 情 , 含 笑 ) 真不 简 “眼 嘴 你
单 , 我 的 担 心 都 说 了 出来 。 ” 把
【 目】用 分 数 表 示 图 中 的 阴影 题
此 情 此 景 .我 们 不 难 看 出 . 对 “
课堂 .尤 其 是 走进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 却 是一 个 薪 鲜 事
下 面谈 谈 我 心 中 的在 对 话 引 领 下 的小 学 数 学课 堂

部是 ) 分( 。 应 o◇
师 : 从 图 中可 以 看 出 , 边 是 一 “ 左 个整 圆. 右边 将 同样 的一 个 圆平 均 分
们 多思 的激 情 就 不 可 能 延 续 :当 然 . 如 果 没 有 老 师 的 高 瞻 远 瞩 . 子 们 前 孩
进 的步 伐 也 不 可 能 如此 有序 、 力 。 有 2作 为 一 种认 知 方 式 . 对话 ” . “ 意
味 着动 态 生成
交 谈 都 是对 话 , 有那 种 平 等 、 由 、 只 自
师 : 有 道 理 . 7 4确 实 能 表 达 “ 用 ,
就不可能打开 : 如果 没 有 老 师 的耐 心 倾 听 . 子 们不 同 的 意见 就 不 可能 说 孩
完 : 果 没 有 老 师 的 虚 心 接 纳 , 子 如 孩
此 语 言 学 中的 对 话 是 指 用 言 语 进 行 交 流 的 过 程 。从 教 育 的 角 度 看 , 对 “
生 态 的互 动 :对 话 不 是 简 单 的 接 纳 . 而 是 理解 的包 容 : 话 不 是 简 单 的协 对
样大。 能让 我 们 听 听 你 的 阐 述 吗 ? ” 生 : 两个 圆放 在 一 起 . 道 不 能 “ 难

感悟数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

感悟数学课堂,促进动态生成

题, 鼓励学生对一些 问题提出不 同的见解和看法 。只有这 样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 创新能力也才能逐步 得到培养和提高。
学。教 师在课 堂教 学中不是机 械的执 行预设方案 , 而是 注重学生的发展 ,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 的能动性 、 创造性
和 差异性 , 重学生 的独立人 格, 尊 在课 堂特定的生态环境 中, 师生、 根据 生生互动 的情况 , 顺着学生 的思路 , 因势
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 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自 产生 自己的学习经验, 获得丰
“ 相对论” 推动 了人类 的巨大进 步。因此, , 在教学中, 可根
据 学 生 的实 际与 知 识 体 系 , 引导 学 生模 拟 数 学 家 的 思维 过 程 , 行 大 胆 的质疑 , 进 对学 生进 行 潜移 默 化 地 熏 陶 , 过 学 通
发言相 当积极, 堂非常活跃 。学生参与率 10 那节课 课 0 %, 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 , 教学效果好, 有的同学课后还在 讨论兴趣 。 可见, 注重学生积极参与, 对培养学生
家 点头 。 是我 说 :老 师也 昕 瞳了 , 于 “ 让我 说给 大家 听行 吗 ?” 大家 都 说 好 。我 说 : 因 为 l 9 够 , 以 9— 1 8然 “ ~ 不 所 = , 后 4+ 0 8= 4 。底 下 小朋 友 急 了 ,错 了, 了, 的得 数 比 8” “ 错 你
富的情感体验 , 增加教 学的体验 性和生成性。
关键 词 感悟 关注 动 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 6 36 G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7 6 (02 1 —0 70 10 .6 12 1 ) 50 8 —2

如何创设“动态生成”课堂情境——基于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如何创设“动态生成”课堂情境——基于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自己的进位 、 笔算经验去生成新 的知识 、
“ 动态生成” 是新课程视野下 中小学 数学教学 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要求 教师 用变化 、动态 、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 教
新的经验 。
等来探求 圆面积。
策 略四 :抓住疑点 ,引发争论促生 成 。就是让学生 针对某一数学 问题 ( 疑 点 )结 合 自己的经 验 、 , 学识 发表不 同意 见。 把学生在理解 、 感悟上的疑点视为一 种教学资源 , 引导学生争论生成新知识 、 新技能 、 思想 。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 , 新 在 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关 注疑点 ,捕捉 良 机 , 过对 教学 疑点的追问寻疑 、 通 争论辨
措 施 、 整 预 设 , 织 学 生 讨 论 , 他 们 调 组 让
对话 、 交流 、 价的机会 , 评 宽容学 生思考 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促成课堂教学的多
样 性 、 活 性 和 创 造 性 ,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灵 为
“ 态生成 ” 下“ 笔 ” 在课堂 教学 的 动 埋 伏 ;
知 识 点 时 ,可 在 学 生弄 清 了 圆 面 积 的
概念后 , 出如下 问题 : 不能把圆分成 提 能
若干个等分 ,拼成一个 已学 过的求面积
的图形 ?拼成后你有什么发现?这样 , 学 生的生成空间就增大 了 ,学生 用圆可以
拼 成 三 角 形 、 形 、 行 四边 形 、 方 形 梯 平 长

种信息资源 , 括教学媒体 、 学资料的 包 教 提供 以 及文 本材 料 的重组 和 教 学活 动
( 别要 强调师生 互动 、 生互动 ) 特 生 的设 计 等。例如 , 教学 “ 乘数是一位数 的笔算 乘法 ” , 时 可以把教材 中的乘数是一 位数 不进位 、 次进位 、 一 隔位进位 、 连续进 位 及 中间有 0 、末尾 有 0这些 内容进行重 组, 让学生在与教师 、 同伴有效互动 的基 础上 , 根据 自己对进位原理 、 笔算方法 和

以点带面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以点带面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有效地生成 。

是影 响学 生数 学 学习效 果 的重要 因素 。 教师 应抓 住课 堂生 成 的信息 , 当场 分析 产生 错误 的原 因 , 增 强学 生对 错误 的 防 范意识 , 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 在学 习了“ 全等 三角形 的判定定理 ”
之后 , 教 师 出示 一道判 断题 : 已知 △A B C 和 △A’ B’ C ’ 中, 边A B = A’ B’ , A C = A’ C ’ , Z A B C = Z A’ B ’ C ’ , 那么, △A B C 和 △A ’ B ’ C’
两条 直线 也是 没有 交点 , 而这 两条 线不 能叫做平行 线 。由此说 明在 阐述平 行线 的定 义时 , 必须 得加上 “ 在 同一平 面 内”
这个 前提 条件 。通过 这样 的方 式 , 学生
全等 。学 生通过 回忆 三 角形 判断定 理 , 发 现这 道 题 与 其 中一 个 全 等 三角 形 的 “ 边角 边判定定理 ” 有些相 符 , 所 以, 有学 生认 为这 两个 三角形是全 等三角形 。教 师抓住这个 问题点 , 让学生深 入思考 “ 边 角边 判定定 理 ” 是 怎 么表述 的 。学生 想 到“ 两边 和 它们 的夹角 对应 相等 的两个 三角 形全等 ” , 其 中一个 关键 词是 “ 它们
以 点 带 面促 进课 堂 的动 态生成
口玉林市兴业县 大平山镇 第一初级 中学 钟吉平
【 摘要 】 本文结合教 学 内容的重难 点,
针 对学 生容 易 出现 的错 误 , 引导 学生 由
浅入深 、 由易到难、 层 层深入地进 行数 学
续 比较 两个 三角 形 , 让 学生 发现 这两个
平面内, 不相 交 ( 也不 重合 ) 的两 条直

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几个策略

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几个策略

浅谈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几个策略【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教学中老师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把握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并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动态生成策略【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7-01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

在这种真实的课堂里,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会随时随地地充盈其中。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把握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得出的几点看法:一、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当然,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摒弃“预设”。

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

老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就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而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孕育新的生命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孕育新的生命
而 鼓 掌 时 间 超 过 了 .学 生 的 想 法 太 简 单 . 师 完 全 可 以作 简 单 评 价后 下课 , 教 但
老 师 没 有 这 样 做 .而 是 表 扬 鼓 励 了这 位 学 生 . 他 说 自己 的想 法 . 让 由此 又 引 发 了
同 学 的 许 多 联 想 .这 样 的处 理 真 是 太 好
目标 而 置 学 生 上 的 参 与 热情 和辛 苦 劳 动
而 不 顾 . 是 为学 生服 务 ? 学 生 灵 动 的 还 为
【 例 1 听 一节 课 题 是 《 规 律 》 案 我 找 的
体 验 、 实感 受 而 等对 话 . 案 是 显 而 易 真 答
见的。
公开课 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 24 f ) l 、、 、 、
题 ” . 师 出 了 这 样 一 道 题 : 个 房 间 时 老 一 最 多 可 以住 5个 人 .一 个旅 游 团 包 了 这 样 的 6 房间 . 个旅游 团共有多少人? 个 这
l2 34 5 … ,老 师 微 笑 着 点 点 头 ; 、、 、 、… 第
笑 . 位 同 学 害 羞 在 埋 下 了头 . 师 示 意 那 老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是 由许 多 灵 动 的 生 命 体 组 成 的 动态 过 程 。 这个 过 程 中 . 在 师
生 进 行 着 丰 富 多 彩 的 实 践 活 动 .他 们 不
断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 现 着 学 生 个 体 解 实
性 教 学 资 源 .这 些 资 源 如 何 被 教 师 有 效 地利用 , 已成 为 广 大 教 师 思 考 的 问 题 。 随
着课程 改革的不断 深入 .动态生 成 ” “ 己 作 为 新 课 程 改 革 的一 个 重 要 理 念 .不 断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摘要:数学的课堂信息存在于瞬间,稍纵即逝,它有赖于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关注不断生成的信息资源,善于从中捕捉富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资源,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态倾听体验交流数学的课堂信息存在于瞬间,稍纵即逝,它有赖于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关注不断生成的信息资源,善于从中捕捉富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资源,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善于倾听——留足生成时间在现行课改的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教师不再是”说”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听”的配角,师生在课堂上平等交往。

学生敢于质疑、批评、赞许、争论,这一切需要教师成为”听”者,在心理上要对所有的”问”者持平等的态度。

不论其问题价值如何,都是学生个体生命的一次展示,都是最美的,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倾听他们的批评。

而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发现他们观点的创意,发现他们批评的价值。

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把中间的两个’零’”只读一个’零’呢?他的意见得到了好些同学的赞同:只读一个’零’,在写的时候就会写成一个’零’,如果读出两个’零’,就不会写错了。

有的学生反驳说:”书上是这么说的。

”此时,我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是”为什么中间的两个’零’只读一个’零’呢?”如果仅有书上的这句结论是不能让他们信服的。

于是我也’困惑’了:”你们真正动了脑筋,读出两个’零’就不容易写错了呀,可书上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这时孩子们有点焦急了,纷纷陷入沉思,突然有个孩子笑了:”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中间有三个0,比如:30004我们能读成’三万零零零四’吗?”班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如果是7个0、8个0那可怎么读呀。

”原来中间两个’零’读成一个’零’是为了读得方便。

为了让他们思考得更深一点,我又延续学生的问题:”这样读是简便了,可是数的大小有没有改变呢?”学生思考后认为:”不会改变,例如六千零四,6还是在千位是四位数,4还是在个位、百位、十位没有表示出来,那么它们都是’0’,这个’零’就代表两个’0’。

让对话走进数学课堂

让对话走进数学课堂

让对话走进数学课堂摘要对话式教学中真正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索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对话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在合作交流中对所探究的话题进行辩论、论证、拓展,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刨造力,让学生在对话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对话教学数学课堂个性教育智慧一、什么是对话教育对话教育是在反思传统的灌输教育及现代的园丁教育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实践。

对话教育代表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教育,它在培养人的意义上是不言而喻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探索1.在对话中感悟,放飞个性。

对话作为一种新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话双方自发地讨论、自主地探究,使对话双方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彼此回应,才能达到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

2.在对话中关注,凸现人文。

在学习中,“对话”亦是一种交往方式,在任何人面前它是平等的。

因此,在班级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师生双方真诚互信、平等交往的对话环境。

这主要取决干教师,教师要怀揣一颗平常心,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课堂上,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一举一动?怎样尊重?是听而不闻,还是蹲下来与学生心灵对话?这些远远不是仅靠传授知识所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断: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们终于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喜悦之情个个溢于言表。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吗?”一生(脸红,怯生生地举手):“梯形面积计算时为什么要‘上底加下底’呢?”众生大笑,提问的学生一脸尴尬。

师(微笑):“同学们,课堂是大家共同学习、探究问题的地方,每一个人,只要你心里存在问题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其实老师心中也有很多疑问呢!”学生们安静了。

师:“那谁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们踊跃地举起了手,提问的学生也笑了。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
的是 实 现 通 过 “ 设 ” 促 进 “ 成 ” 通 过 “ 成 ” 成 “ 设 ” 预 去 生 . 生 完 预
3 11) 17 7
的 目标 。 “ 设 ” 在 预 中体 现 教 师 的 匠心 . “ 在 生成 ” 中展 现 师 生 智
慧 互动 的 火花
关键词 : 学课堂 数

动态生成
操 作 活 动 能 进 一 步 诱 发 探 索 活 动 的 内容 及 其 呈 现 方 式 。 动 手 操 作 是 学 生 实 践 活 动 中 的一 种 重 要 形 式 ,心理 学 家 皮 亚 杰 指 出 :活 动 是 认 识 的 基 础 , 慧 从 动 作 开 始 。 ” “ 智 即儿 童 的思 维 是 从 动 作 开 始 的 , 作 是 思 维 的外 部 显 现 , 断 了动 作 和思 操 切 维 的 联 系 , 维 就 得 不 到 发 展 。《 课 程 标 准 》 出 “ 学 生 在 思 新 指 让 做 中 学 ” 开放 学 生 的双 手 , 学生 动手 操 作 的过 程 , 实 质 是 。 让 其 学生手 、 、 等多种感官协 同活动并 参与学 习活动的过程 。 眼 脑 它不 仅 能使 学 生 学 得 生 动 活 泼 , 且 能 启 迪 大 脑 思 维 。 所 学 而 对 过 的 知识 理解 更 深 刻 。 着操 作 活 动 的不 断 展 开 , 的 问题 不 随 新 断产 生 , 的 研 究 目标 不 断 生 成 , 生 兴 趣 盎 然 , 知 、 验 不 新 学 认 体 断加 深 , 新 的 火 花 不 断 进 发 。为 了让 学 生 J N 地 发 现 “ 的 创 f  ̄ , 圆 特征 ” 我 分 2 环 节 进 行 教 学 。 ( ) 学 生 在 画 圆 过 程 中进 一 , 个 1让 步体 验 圆是 曲线 图形 。 ( ) 学 生 自主 探 索 思 考 问题 ( 媒 体 2让 多 出示 ) 。思 考 题 使 学 生 明确 了探 索 的 方 向 。没 有 方 向 的探 索 是 种 盲 目的操 作 , 就 失 去 了 操 作 的意 义 。学 生 通 过 折 一 折 、 也 量一 量 、 一画 、 画 比一 比等 一 系 列 操 作 活 动 . 索 出 了 圆 的 主 探 要 特 征 。 学 生 根 据 这 一 具 体 的 情 境 . 过 亲 自操 作 实 践 . 、 通 手 眼 、 并 用 , 仅 启 迪 了大 脑 思 维 , 且 主 动 构 建 并 生 成 了 圆 脑 不 而 的一 些 主 要 特 征 。 操 作 的过 程 中 , 生 参 与 了获 取 知 识 的 全 在 学 过 程 , 分 享 了 他 人 的 成 果 , 验 了成 功 的 快 乐 。 以 “ ” 也 体 动 激 “ ” 营造 出 富有 生 机 的学 习 氛 围 , 现 了数 学 学 习方 式 的转 活 , 实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一、平等对话,有效引领,让生成性资源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一次随堂听课活动中,韦老师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最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2、4、()、()、(),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纷纷举起了小手。

一位学生填出了第一个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别增加1、2、3、4、5……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第二个学生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重复相加为后个数,老师满意地笑了。

教师环视着全班同学,似乎没什么问题。

正好下课铃响了,教师准备课堂小结。

这时,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起,又偷偷地放下,教师猜测这是一位自信不足,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略显迟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我想填1、2、4……”顿时,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同学害羞得埋下了头,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你的想法不错,真了不起!大声地说出你的理由,好吗?”那位学生慢慢地起头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

”说得多好啊!简单重复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大概受这种想法的启发,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老师,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1、2、8、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4的2倍,4的3倍”。

时间已超过了3分钟,但同学们依然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

真为韦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氛围而鼓掌。

教学时间超过了,而这位学生的想法太简单,教师完全可以作简单评价后下课,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表扬鼓励了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又引发了同学的许多联想,这样的处理真是太好了,也许在这位学生的心目中从此播下了学好数学的种子,也许他从此有了更多的自信……按要求,这个题目的答案到底有多少,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而应先来听听学生的分析、听听他们的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

利用“动态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利用“动态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算式错误地列为 : 2 8 8 + 3 6 。顿 时 , 班 上 几 个胆 大 的 学 生 在下 面 窃窃私语 : “ 怎 么 连这 道 简 单 的题 都 不 会 做 ! ” 站 在 黑 板 前 的 那 个学生顿时手足无措 , 脸 涨 得 通 红 … …看 到 这 种 情 形 , 教 师 微 笑着对大家说 : “ 大家都觉得他做错了 , 其实他没有做错 , 只 是 还没有做完呢 ! ” 听教 师这 么 一 说 , 同学 们 都 愣 住 了 … … 这 时 ,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 “ 老师 . 我 明 白了 。 他 这 一 步 算 的是 总 时
的方法时 . 有 一个 声 音 传 过 来 : “ 你 们 的这 些 方 法 都 太 繁 了 , 你 们 算 得 累不 累 ? ” 一看 , 原来是班里的“ 调 皮 捣 蛋王 ” , 教 师 没 好 气地说 : “ 别 人 的方 法 都 不 好 ,你 倒 把 你 的好 方 法 说 给 大 家 听 听。 ” 他 像 往 常 一样 吐 了吐 舌 头 , 笑 嘻 嘻 地 站起 来 说 : “ 老师 , 我 没算 , 我 是看 出来 的 。 小红是女生 , 小军是男生 , 就 感 觉 应该 是 小军快 。 ” 话音刚落 , 大 家 都 笑 了起 来 , 女生 更 是 在 下 面 愤 愤 不 平: “ 你们有些男生 , 体育还不如我们女生 呢?” 真 是 让 人 又 好 气 又好 笑 , 教 师做 了一 个 手 势 , 示 意 他 坐 下 。“ 老师 , 我 还 没 说
二、 整 合 生 成 资 源 由点 及 面 。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通 过 以上 教 学 案 例 。 笔 者 对 动 态 生 成 有 了 以下 认 识 。
在《 两步计算 应用题》 一课 的教学 中, 当 学 生 学 会 了 解 答

加强对话,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加强对话,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种状态—— 是处于能动 的、 积极的状态 , 还是处于僵化的状态 , 这 在很大程度 上也取 决于学生 。每天十 至十二个小 时坐在那 里读 书、 听讲 、 思考 、 记忆 、 回想 、 再现 , 以便能 回答 教师 的问题— —这
大家 的共 识 , 摒弃 了满堂灌 , 了传统 教学过程单 向灌输 与被 改变 灌输的主客关 系。但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做 到脱 离束缚 , 主动参
与、 乐于探究呢?对话教学顺应 了开放 教学 的需要 。在课堂教 学 中, 不是用一种 观点来 反对另一 种观点 , 也不 是将一种观 点强加
于另一种 观点之上 , 而是一种“ 享” 是师生之 间共享知识 、 共 , 共享 经验 、 共享智 慧 、 共享人生 的意义 与价值等 ,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思 维 和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民主 、 等 , 学生对 话 的机会 平 还
学生 与教 师在 民主平等的地位上对话 , 学生 能感受 到 自己被
关注 , 愿意充分暴露 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则根据学生 的原 有认 知水平展 开教 学。我们知道在对话 的过程 中 , 学生作 为一个 个具
展开教学 。实践证 明 , 只有在和谐 宽松 的氛围 中, 学生才处 于积
极主动 的探究学 习状态 ,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好机会 , 于是我放弃原 有的教学设 计 , 告诉 大家这种三角 形全等
二、 互动、 交流 , 构筑 自由对话的平命
课 堂是真实 的 , 学生也是 真实 的 , 花一点 时间展示 学生 应该
些微 调 , 使教学 目标在动态 中生成 。关注学生 个体差异 , 注学 关 生 即时表现 , 并加 以适 当影 响、 引导 , 既帮助学 生增 加知识 , 高 提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是随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来组织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迪的思维环境,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才会使课堂更精彩。

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做法: 一、精心预设,期待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

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

用古人的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准备越是充分,预设越是周全,动态生成越是精彩,教师对教学的调控越能运筹帷幄。

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

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

二、捕捉意外,促进动态生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因此,在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

这些“意外”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时下,“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可以变更数学枯燥乏味的局面,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有力地打破了老师的“一言堂”,给予了学生言说权,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课堂注入了朝气与活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实质性的东西,要做到双方的精神在同等的对话,即在数学课堂中发生对话双方精神的相遇和沟通,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在双方精神的相遇中,显现灵感,生成学问. 理性地谛视对话教学现状,发觉在详细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对对话教学仅流于形式,那么数学对话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应用呢?一、学问的应用课堂教学效果要得到较高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效,它们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数学学问逻辑性、抽象性强,大都采纳“师问生答”式的对话,语言无非是“这道习题告知我们什么条件、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答这个问题须要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语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长此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踊跃性,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老师是意义建构的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当通过同等对话,变学问传授为学问创生.例如在学生复习单位名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阅读题——放学的铃声响了,身高155米的小明兴冲冲地背起2克重的书包,花3小时排着长3分米的队,走了20秒的路程回家;到家后,小明翻开自己大约15平方厘米的房间,把书包放在1厘米长的书桌上,马上起先做起作业来,花了30小时写好作业后,小明整理好书包,拿出一根长2厘米的跳绳,找小伙伴们一起跳绳去了. 这道题特别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且渗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由于题中有多处脱离现实的显得诙谐可笑而又好玩的错误说法,因而同学们读完题后都捧腹大笑,笑完之后又都很开心而且精确地把错误之处一一地订正过来,此时无声的“对话”赛过有声“问答”.二、生成的应用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承受学问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开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要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老师要有见机行事的实力,更要求老师在见机行事中敬重学生的主体性,依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状况,刚好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让学生尽情对话,让“生成”成为启动心灵的钥匙,让生命的个体在“心灵对话”中焕发灵性.如在“乘法的初步相识”教学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写出加法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答复5+5和2+2+2+2+2后,再改成乘法算式,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今年在教学时,由于受个别学生的影响,学生爱好极高,思维异样活泼,几乎把全部得数等于10的加法算式都写出来了. 如4+6,0+10,3+3+3+1,…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还是敬重这些学生,让他们真实、自由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把“4+6”等算式写出来,并当机立断,很快调整了教学方案,抓住本节课重点进展提问:“你觉得哪些可以改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用乘法算?为什么?”学生踊跃性特别高,其中一名学生答复:“0+ 10=10× 1,表示只有1个10.”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思想!这节课正是由于正视了学生的自然流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3+3+3+1”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中也得以解决.面对学生出人意料的“另类之音”,我没有当头棒喝、一语推翻,也没有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而是捕获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时机. 明显,这一学问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基于“生活经历”的体验过程,协助学生拓展了思维.三、质疑的应用质疑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表达,也是数学有效教学的核心.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异起先的. 有了活泼的思维,对话才能有深度. 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缔造质疑的时机和条件,鼓舞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科书质疑,使学生有了质疑问题的习惯、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中绽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视察银行四周环境,特殊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起先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视察得很细致,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觉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须要的储蓄方式. 让学生自己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记得牢,而且能造就他们分析实践的实力.“学贵有疑”,学生的质疑也是老师实现了一次教学相长. 质疑既可对教学内容质疑,也可对教学形式〔过程〕质疑,当然内容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质疑形式. 如课题质疑、问题质疑、解答质疑等. 有了质疑,课堂教学的对话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当然,数学教学“对话”应用的方面还有许多,如语言的应用、情感的应用、审美的应用、品性的应用等,但不管应用什么,“对话”都要轻如丝丝细雨,柔假设习习春风,又好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健全学生特性,完善学生人格,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浅议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

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

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按部就班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因此,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关注。

一、欣赏学生,是形成动态生成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和兴趣来参与课堂学习的。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

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

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只有教师欣赏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有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一个个动态生成,相信就会不断的涌现。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有一个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原先的打算是让学生运用提供的材料,表示出它的1/2,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可是在实际的汇报中,竟然有一个学生折出他的1/3。

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答非所问,而是说:“你真聪明1/3都能折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
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
有预料到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
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

这样,我
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一、对话——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
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打断。

这些“意外”或许打
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使学生总是在这样不断的生成过程中
得以发展。

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育机智中生成,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及时变奏。

如在执教数学课《可能性》,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老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

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老师很满意地在黑板上作着记录。

到第5小
组汇报时,出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彩
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多了几次!并且他们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
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

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提到它时,教师还是免不了一愣。

一愣之后,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先
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再次让学生通过实验,然后再对症下药——以学定教。

策略对头,
老师便比较从容了,先是让孩子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去引
导说服,但因为没有把握这位孩子思维的“脉搏”,未能达到目标。

第二次调整,老师明确了
问题的真正症结“眼见为实”,应该让事实说话,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

终于,学生在自己的
第二次实验之后,基本认同了其他同学的看法。

同样的问题,老师们采取的教法会各不相同,不同教法效果会大相径庭。

遇到这种比较
棘手的情况时,老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

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
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成为课堂上最大的“亮点”,从而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话——生成预设目标的“升降”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
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
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

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
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
它的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这些生成的目标实
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目标群,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
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让学生提问质疑,这样做的预想是让学生通过提问,进一步比较、加深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减法和除法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显然这不是本堂课的
教学目标,但这正是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

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目标,组织学生
进行探索、举例、验证、交流总结,最后得出了到后面才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三、对话——生成学习方式的“更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

那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应该融入这些新理念,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如,“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内容,学完周长的概念后,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我出示了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计算出它的周长,随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提纲:1.你打算量出它的所有边长吗?并说明理由。

2.求周长,你们小组会有哪几种算式?请全部列出来。

3.讨论一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4.用比较简便的算法求出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小组成员围绕学习提纲,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正因为给了他们对话的机会,才使得他们犹如“自在娇莺恰恰啼”。

四、对话——生成教学内容的“扩充”
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扩充教学内容的新观念。

这样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及时“抓彩”,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

当学生根据“下一个算式的积总比上一算式多9”的规律编出“9的乘法口诀”后,学生甲说:“根据这个规律,我还可以扩充9的乘法口诀,往上扩充是9×0=0,往下扩充是9×10=90。

9×11=99……”正当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在夸奖这位同学聪明时,学生乙站起来质疑:“既然下一个算式的积总比上一个算式的积多9,那么9×0=0有没有再上一个算式,积0又比谁多9呢?”“0比谁多9”这个问题涉及到负数。

我想一语带过:“比0少9的数我们还没学过……”没等我说完,见多识广的学生丙急切地说:“我知道!是负数,是‘-9’。

”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真实写照。

学生敏捷的思路,独特的创见激活了全班同学的创新思维,使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从而推动数学课堂走向丰富、鲜活与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