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要点辨析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指人体肌肉系统活动的一种方式,是维持健康和身体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和有效地进行运动。
本文将总结一些关于运动描述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人体肌肉系统通过骨骼的作用下,以一定的规律和节奏进行的活动。
运动可以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形式。
主动运动是指我们主动发起并控制的运动,而被动运动是由外界力量作用于身体而引起的运动。
2. 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的性质和目的,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持续较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无氧运动则是瞬间爆发力较大的高强度运动,如举重、冲刺和跳远等。
此外,运动还可以按照运动的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全身运动和局部运动。
全身运动是指让整个身体肌肉群参与的活动,如游泳和跳舞。
局部运动是指特定部位的肌肉参与的活动,如仅仅运动腹肌的仰卧起坐。
3. 运动的好处运动对人体有许多好处,包括:•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可以加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心肺耐力。
•促进身体健康: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病风险。
•控制体重: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帮助控制体重。
•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提高心理健康: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4. 运动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度而持续的运动: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应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受损。
•预防运动损伤:在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拉伤和韧带损伤。
•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要适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合理饮食:运动后要合理补充营养,保证身体的能量需求。
•注意睡眠:充足的睡眠对运动恢复和身体健康很重要。
5. 运动的测试和评估为了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测试和评估:•心率测试:通过测量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可以评估心肺功能。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高一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高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健康,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高一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更加深入的运动知识,掌握关于运动的描述技巧以及相关的概念。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高一阶段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一、体育项目的描述体育项目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会准确描述各种体育项目。
首先,要了解每个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求,例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
描述时应注意用词准确,描述比赛场景和参与者的动作。
另外,还需掌握描述运动员表现的相关词汇,如敏捷、协调、灵活等。
二、运动场地的描述运动场地是各类体育项目进行的地方,学生需要学会描述不同运动场地的特点。
例如,在描述足球场时,可以描述其草地坪面、球门、边线等;在描述游泳池时,可以描述池水的清澈度、泳道的长度等。
除了外部特点,还需注意运动场地对运动员和比赛结果的影响,例如篮球场上的三分线、罚球线等。
三、身体动作的描述运动中的身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描述各种身体动作。
比如在描述篮球运动时,可以描述运动员的运球、投篮、过人等动作;在描述游泳运动时,可以描述出水、入水、划水等动作。
为了准确描述身体动作,学生还需掌握相关的动作词汇,如弯曲、伸直、迅猛等。
四、体育理论的描述除了具体的运动项目和动作,学生还需要学会描述一些体育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关于身体锻炼的知识时,可以描述身体锻炼的原理、方法、效果等;在学习运动生理学时,可以描述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运动产生的生理反应。
描述一些体育理论知识时,应注意术语的准确使用和简洁明了的表达。
总之,高一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描述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场地、身体动作和体育理论知识。
通过掌握这些描述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本质和规律,还能够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良好的运动描述能力也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对运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及考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二、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2.速度(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是矢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3.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三、加速度1.定义式:a=;单位是m/s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考点一对质点模型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2.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物理思想——用极限法求瞬时物理量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2)公式a=中当Δt→0时a是瞬时加速度.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2.位移差公式:Δx=x2-x1=x3-x2=…=xn-xn-1=aT2.可以推广到xm-xn=(m-n)aT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x∶∶x∶∶…∶xn=1∶3∶5∶…∶(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速度时间公式v=v0+at、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位移速度公式v2-v=2ax,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3.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步骤→→→→4.应注意的问题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②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③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1.推论公式主要是指:①=v=,②Δx=aT2,①②式都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注意v0与vt、Δx与a的方向关系.2.①式常与x=·t结合使用,而②式中T表示等时间隔,而不是运动时间.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用转换法求解多个物体的运动在涉及多体问题和不能视为质点的研究对象问题时,应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转换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就会使问题清晰、简捷.通常主要涉及以下两种转化形式:(1)将多体转化为单体: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时,可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个物体的运动.(2)将线状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质点运动:长度较大的物体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转化为质点的运动问题.如求列车通过某个路标的时间,可转化为车尾(质点)通过与列车等长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4).相同的图线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图象中含义截然不同,下面我们做一全面比较(见下表).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类追及问题(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2.两类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vA=vB时,xA +x0>xB,则不能追上.(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4.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t 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图象的斜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巧解直线运动六法在解决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一般公式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角度入手,能够使问题得到快速、简捷解答.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的巧法.一、平均速度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0与末速度v的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t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简捷.二、逐差法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xn+1-xn=aT2,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比例关系求解.四、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五、相对运动法以系统中的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六、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三、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上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5.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6.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四、注意事项1.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方法规律一、数据处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t 图象.若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3.求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n=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误差分析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2.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安装时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3.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为此在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4.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6.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平滑曲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曲线上,落不到曲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
运动的描述与运动的图象 知识要点1.质点:任何物体都有条件能够被看成质点,因为任何物体都是具有质量的。
不存在谁可以谁不可以的问题。
能否看成质点,要视研究的问题而定。
2.参考系:①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考系,这个叫参考系选取的任意性,一般取地面; ② 对同一过程,选不同的参考系,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3.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要物体运动了,路程就不为0;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当物体返回原点,位移为0;4.速度:tx v = (可准确计算平均速度;当0→t 时,可粗略计算瞬时速度,用于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
)5.加速度:tv a ∆∆= (此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高中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a 恒定),所以也是瞬时加速度。
)▲ 时刻→位置→瞬时速度;时间→位移→平均速度▲ 矢量:位移x 、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加速度a (矢量的正负号仅代表方向)▲ 方向:_v 的方向与x 的方向相同;v 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a 与v 同向,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反向,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垂直,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a 与v 成其他任意角,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改变。
▲ t x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越倾斜表示速度越大;静止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图象与图象的交点表示物体到达同一位置。
▲ t v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越倾斜表示加速度越大; 图象与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位移的大小;图象与图象的交点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要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
(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公式:at v v +=0 2021at t v x += t v v x )(210+= ax v v 2202=- 推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0_2/v v v v t +==;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这段时间内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x t v v <; 任意相邻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常数,2aT x =∆;2.00=v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1T 末,2T 末,3T 末...的速度之比:...3:2:1...::321=v v v(2)连续相等的T 内的位移之比:...5:3:1...::321=x x x(3)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23:12:1...::321--=t t t3.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直线运动。
运动的描述
1-1-1运动的描述概念、规律、方法与解题技巧1.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按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问题1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如行驶的汽车,若以路旁的树为参考系,车是运动的;若以车中的人为参考系,则车就是静止的。
问题2在运动学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取高山、树木为参考系;也可以选取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但通常选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问题3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3. 质点:把具有一定大小、形状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看做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这个点叫质点。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体模型。
物体简体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里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问题4如果一个物体的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物体上任何一点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即平动),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问题5物体的大小与研究的问题中的距离相比很小时,可以看作质点。
问题6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物体即使是转动的,通常将质心的运动代表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看作质点。
【特别提醒】a.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以体积的大小为依据,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
b. 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
c. 同一物体,在不同问题中,有的可看成质点,有的不能。
4. 时刻和时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为一个点。
例如:第ns初,第ns末;时间指一段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为两点间的线段。
例如:第ns内,ns内,前ns,最后ns。
5. 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厘米等,符号分别为km、cm.。
2022年高考运动的描述
2022年高考运动的描述 考点梳理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 参考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3. 位移是位置的变化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4. 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即v =Δx Δt,其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x 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 质点(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2. 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1.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比较项目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定义式 v =Δx Δt Δv =v -v 0a =Δv Δt=v -v 0Δt 决定因素 v 的大小由v 0、a 、Δt 决定 Δv 由v 与v 0进行矢量运算,由Δv =aΔt 知Δv 由a 与Δt 决定a 不是由v 、t 、Δv 来决定的,而是由F m 来决定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1•台州二模)2020年7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
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扩大活动范围和形成运动习惯,有利于多种身体及心理活动,特别是消除应力反应,从而起到调节机体节律,有益健康。
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健身和体育,体育有两个分支:球类运动和运动会运动。
球类运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球类活动,通常有足球、网球、乒乓球、棒球等。
运动会运动是指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体育项目,通常有田径、铁人三项、射击、游泳、体操等。
运动有许多优点,可以促进身体发育,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质,增强人体对寒冷和耐力,训练身体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增加体内免疫力,增加体重管理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护气血和元气,防治老年痴呆等疾病,调节神经短路,解烦虑,增进友谊等作用。
运动的健身训练通常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又称耐力训练或持久训练,主要是指它能促进人体各项有氧代谢,如血液循环、呼吸等,达到最高生理指标,减少每次运动之间的恢复时间,有助于心肺定期运动。
这类运动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耐力能力,并在一定时间内消耗体内多余脂肪,可以促进肌肉的发育。
无氧训练是指一种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高强度的运动,以提高力量,可以改善肌肉细胞的健康情况,还可以减少表皮小血管的增加,使皮肤在活动中更有弹性。
运动中的安全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不要贪心。
贪心因素有高强度运动、不适宜的环境、不饱和的饮食和运动时间远大于休息时间等。
此外,每次前5分钟温身,有助于提高体温,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以便更充分地进行运动;每次运动后要休息一段时间,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温度的目的;最后,要重视休息,睡眠充足,坚持每天有规律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
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
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s或·s-l。
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h。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1.1:运动的描述
1.1:运动的描述【1:考纲分析】1.1:知道参考系、质点的概念,会判断质点的适用情况,会灵活选取参考系判断不同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1.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熟练应用概念去描述物体的运动;1.3:理解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概念。
【2:考点详解】2.1:基本考点#考点一:质点:在研究某个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忽略其形状、大小而只考虑质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等效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之为质点。
【注意】1:其形状、大小等因素是否对研究问题有影响,是判断质点的唯一标准。
2:不一定体积小就能够当作质点,也不一定体积大就不能当作质点; 3:能不能当作质点要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一个问题中能够当作质点,可能在另一个问题中不能当作质点。
(思考题,请对2、3两种情况举例)#考点二:参考系:运动具有相对性,一个物体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或者静止的,为了方便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总是选取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即为参照物;为了定量描述,我们以参照物为标准建立坐标系,称为参考系。
【注意】1:原则上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是我们通常选取近似不动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例如地面参考系。
静止的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叫做惯性系,一般来说选取合适惯性系研究问题能够使问题得到大大简化。
2:同一个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下观察是不一样的(思考题:请举例)#考点三: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叫做位移。
【辨析】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异同,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考点四:速度:无穷小一段位移与其对应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v t →→∆→∆=∆。
【辨析】1:时刻(时间点)与时间(时间段);2:辨析平均速度,速率(平均速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考点五:加速度:无穷小时间内速度的该变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矢量, 表达式为:0lim t v a t →→∆→∆=∆。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在运动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相关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运动的描述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一、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位置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运动中,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运动的基本特征。
运动的描述需要用到物理学中的运动学知识,通过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描述,可以准确地表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二、运动的分类。
根据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大类。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直线路径进行移动,而曲线运动则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曲线路径进行移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都可以通过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三、运动的描述方法。
在运动的描述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等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位置-时间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情况,速度-时间图则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速度情况,而加速度-时间图则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加速度情况。
通过这些描述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四、运动的规律。
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力的作用,这些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则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则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运用这些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运动的描述》核心知识点解读
中 学 侧 了 上海 特 大 城 市 新 一 轮 发展 生 规 划强 调人 本化 、 生 态 化 和 区域 一 体化 , 以更 大 坐 标 数
可 建立 直角 坐标 系 。 确 立上 海城 市 定 位 , 如 图 1为 上 海 市 最 著 名 的 地 标 性 建 筑 东 方 明 珠 电 视 塔 。关 于 坐标 系 , 下 列说
倒 2 明代 一 位 诗 人 曾 写 下 这 样 一 首 诗 : 空 手 把 锄头 , 步行 骑水 牛 ; 人 在 桥上 走 , 桥流水不流。 ” “ 桥
D . 物 体在 平 面 内 做 曲 线 运 动 , 需 要 用 平 面 直 角
坐标 系才 能确 定其 位 置
质点
嚣 裹 蓉 妻 芸 薹
法正确 的是 ( ) 。
D. 研究 苏炳 添 的跑步 技巧
分 析物 体 是 否 可 看 成 质 点 的 问 题 ,
应先 明确研 究 对 象 和 研究 的 问 题 , 然 后
理 丫 巴
将 研究 对 象 的形 状 、 大 小 与 研 究 的 问题 相 比较 。本
题 答 案为 C。
核心 知识 点一 : 质点 知识点提示 : 质 点 是 一 种 科 学 抽 象, 是对 实 际 物体 的近 似 , 是 一种 理 想 化 的模 型 。理想 化 的模 型 是 物理 学 中 常用 的一 种重 要 的研究 方法 。
侧 , 2 0 1 5年 5月 3 1日, 国 际 田
则 。( 3 ) 统 一性: 比较 不 同 的运 动 时 ,
高 使 用
盟 椭
都相同; ( 2 ) 物体 的大 小和 形 状对 所研 究 问题 的 影 响
A. 建 立 坐 标 系 是 为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
3
5. 比较位置 X、位移△X、速度 V 的关系
位置 X
位移△X
速度 V
定
义
X=?
式
意 表示物体的位置
义
大小
用坐标表示
△X=X2-X1
v x t
表示位置的改变 位置对时间变化率, 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 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表示
矢标
标量
性
单位
m
矢量,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m
矢量,与位移△X 同向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8
a与V同向
a增大时,则v增得越来越快 a减小时,则v增得越来越慢 a不变时,则v均匀增加
减速直线运动
a与V反向
a增大时,则v减得越来越快 a减小时,则v减得越来越慢 a不变时,则v均匀减小
5
8.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组成
横轴 t:表示时间, 纵轴 v:表示速度
意义
v
o
描述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意义意义意义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性质性质性质矢量过程量矢量过程量矢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对应某一时刻对应某一时刻对应某一时刻是状态量是状态量是状态量大小大小大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方向方向方向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共同点共同点共同点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ms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要点辨析要点一:质点概述: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是为了简化研究过程而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
就是忽略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将其视为只具有质量的点。
易错易混点:将物体能否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理解成看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的大小,从而产生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简化成质点的错误论断。
例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C.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物体可看成质点D.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看成质点分析:实际物体能否简化成质点,关键看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或大小能否忽略。
解答:质量或体积小的物体,若运动中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或它们的大小与形状对运动的影响不能忽略,就不能视为质点。
A、B错;若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物体上的任意一点代表整个物体。
B对;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相比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地球的直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可以视为质点。
D对。
本题选CD。
小结:物体被视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上各点运动情况相同;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运动无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
要点二:参考系概述: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某物体为参考系,可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
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研究过程的难易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一般以使研究过程及得到的结果简单为选择的依据。
易错易混点:一是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混为一谈;二是把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距离是否变化当成判断位置是否变化的依据,忽视方位的变化。
例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
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有可能都对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怎样运动,是看它相对于所选参考系距离或方位是否变化或如何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要点辨析要点一:质点概述: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是为了简化研究过程而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
就是忽略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将其视为只具有质量的点。
易错易混点:将物体能否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理解成看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的大小,从而产生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简化成质点的错误论断。
例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C.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物体可看成质点D.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看成质点分析:实际物体能否简化成质点,关键看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或大小能否忽略。
解答:质量或体积小的物体,若运动中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或它们的大小与形状对运动的影响不能忽略,就不能视为质点。
A、B错;若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物体上的任意一点代表整个物体。
B对;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相比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地球的直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可以视为质点。
D对。
本题选CD。
小结:物体被视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上各点运动情况相同;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运动无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
要点二:参考系概述: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某物体为参考系,可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
研究某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研究过程的难易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一般以使研究过程及得到的结果简单为选择的依据。
易错易混点:一是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混为一谈;二是把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距离是否变化当成判断位置是否变化的依据,忽视方位的变化。
例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
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有可能都对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怎样运动,是看它相对于所选参考系距离或方位是否变化或如何变化。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结论不同。
解答:如果三人分别选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而这些参考系的运动情况又不同,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三人选同一物体为参考系,肯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ABC错D对,本题选D。
小结:相对于不同参考系,同一质点的运动情况不同;当问题中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时,应选同一参考系。
要点三:位移与路程概述:位移是质点一段时间里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路程是质点运动的路径的长度,没有方向。
易错易混点:一是忽视位移的方向,认为任何运动中,位移的大小都等于路程;二是将位移方向与运动方向或速度方向混为一谈。
例3.关于位移与路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其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等于位移的大小C.质点一段时间的位移是零,但路程可能不等于零D.质点一段时间的路程不可能小于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分析:位移是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
路程则是一段时间里质点运动路径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位移与路径并不重合。
解答: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并非运动方向。
A错;路程是质点运动路径的长度,只有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质点从某点出发,一段时间后又回到该点,位移是零,路程不等于零。
B错C对;综上分析,质点一段时间里的路程等于或大于位移的大小。
D对。
本题选C、D。
小结:在同一运动中,质点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要点四:时刻与时间概述:运动需要时间,时间是由时刻组成。
时间与运动过程相对应,时刻与运动状态相对应。
例4.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是指段非常短暂的时间B.第8s末与第9秒初是同一个时刻C.从第4s初到第10s末的时间是6sD.20s时间的中点时刻是第10s末分析:时间对应质点运动的一个过程,是时间坐标上的一段距离;时刻对应质点运动的一个状态或位置,是时间坐标上的一个点。
解答:时刻是时间坐标上的点,时间是初时刻到末时刻的一段距离,时间再短,它也包含从初时刻到末时刻的无数个时刻。
A错;第8s末与第9s初是同一时间坐标上的同一点,是同一个时刻。
B对;从第4s初到第10s末的时间是7s。
C错;由于不知道20s时间的初时刻(或末时刻),所以无法确定中间时刻的值。
D错。
小结:一个时刻,既是前段时间的末时刻,又是后一段时间的初时刻。
要点五: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概述:质点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它描述的是质点该时刻或经过该位置时的运动快慢程度,它的方向是该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
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里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它描述的是质点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的方向是位移的方向。
易错易混点:一是易将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混为一谈;二是计算平均速度时将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搞错,三是混淆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瞬时速度的方向。
例5.下列涉及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质点3s末的速度是2m/s,该质点第3s的位移一定是2mB.某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任何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相等C.某质点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不等于零,但它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零D.某质点运动中,第2s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任何1s的位移都等于3m分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同一质点运动过程的不同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不一定相同。
解答:3s末的速度不是第3s的平均速度。
A错;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任何时间里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相等,即平均速度相等。
B对;若运动质点一段时间的初末位置重合,这段时间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但各时刻的速度都不等于零。
C对;第2s的平均速度为3m/s,说明第2s的位移为3m,并不代表任何1s的位移都等于3m。
D错。
本题选BC。
小结:计算平均速度,要分清是那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方向是位移的方向。
要点六: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质点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易错易混点:一是易将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混淆;二是计算加速度时,易将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搞错;三是将加速度的变化与速度的变化混为一谈。
例6.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方向不可能改变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逐渐增大,方向可能改变分析:加速度的大小代表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决定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
解答:加速度减小,指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变小。
若是加速直线运动,则速度的增加越来越缓慢,速度总是增加的,加速度减为零后,速度不再增大,速度方向不会改变。
A 对D错;若是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减小越来越缓慢,速度一直减小,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不再减小。
在减速运动中,当速度减为零时,若加速度还未减小到零,则物体将沿原运动方向的反方向加速运动。
B错C对;本题选AC。
小结:在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是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是减速运动。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取得最值。
例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分析: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都是矢量。
矢量的正负号仅代表矢量的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只比较绝对值。
解析:若是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大小为:。
若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大小为:。
本题选BD。
小结:利用加速度定义式计算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则为正,否则为负。
算得的加速度为正,表示是加速运动,否则是减速运动。
要点七: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与v-t图象概述:s-t图象描述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上的点代表运动时间和相应的位移,各点的斜率代表质点的瞬时速度。
v-t图象描述质点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上的点代表瞬时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质点的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
易错易混点:一是易将图象的曲直与运动路线的曲直混为一谈;二是不注意坐标轴的辨析,将两种图象混淆。
例8.在同坐标平面上作出质点甲、乙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则两质点的运动有何异同?分析:s-t图象的曲直代表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s轴截距表示运动开始时的位置,t轴截距表示运动开始的时刻;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两图象的交点表示某时刻两质点处在同一位置,即相遇。
解答:两质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是从距坐标原点s1处出发,甲是从坐标原点出发,所以两质点的出发点相距s1;已出发后t1时间加质点出发;t2时刻两质点相遇;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小结:分析求解图象问题时,首先看坐标轴,明确是什么图象;二是看图象的曲直,明确纵轴物理量随横轴物理量是否均匀变化;三是看斜率,明确斜率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正负及大小;四是看两图象的交点代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