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等级体系研究综述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市配置与规划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市配置与规划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市配置与规划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1)(1)日本:广义“生活圈” (1)(2)韩国:狭义“生活圈” (1)(3)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2)国内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生活圈理论研究及规划实践进展 (2)生活圈理论在设施配置中的应用实践进展 (3)相关研究述评 (4)产城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4)国外产城融合理论研究进展 (4)国内产城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4)理论研究进展 (4)产城融合实践研究进展 (5)相关研究述评 (5)国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1)日本:广义“生活圈”“生活圈”这一概念最早在日本颁布的《农村生活环境整备计划》中提出,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在平面上的分布”,也就是居民日常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并根据一定的距离标准对生活圈进行等级上的划分,这一概念也进一步衍生成为日本全面都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方法[18]。
20世纪60-70年代,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日本出现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增大、资源过度集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为应对这一系列问题,日本自治省在1965年的“二全综”中率先提出“广域生活圈”这一概念,1975年的“三全综”中,在1969年“广域市町村圈”计划的基础上,提出在城市规划中纳入“地方生活圈”与“定住圈”的建设理念,生活圈规划开始真正深入到城市尺度[2]。
“三全综”中提出的构想包括定居圈-定住圈-邻里-街坊四个层面,定住圈以人群一日活动为时间范围,规划满足人群一日生活需求的出行空间范围,是生活圈规划组织的基本单元[19]。
以熊本市为例研究日本的生活圈规划实践。
熊本市以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为核心指导城市规划和生活圈构建,建设多核心集约化发展的城市[20],划分定居圈-定住圈-邻里生活圈三个生活圈层级,定居圈的规划核心是中心商业区,定住圈的规划核心是生活网点,两者通过公共交通网络相联系,邻里生活圈是最小层次的生活网点,重视利用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方式[21](图2-1)。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作者:王娟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搜集了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国内国外众多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探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分析途径。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078-0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在一定地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虽然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
目前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超前发展态势,并带动所在经济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中心城市建设这一主题,系统梳理国内外中心城市有关的理论与文献,探求尚待研究的领域,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在理论上,国外对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和研究分析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学的分析中。
(一)对中心城市经济因素的研究最早的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他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循环的概念,以及这种循环的“动力泵”是经济因素不均衡所致的思想,即区域内经济因素的“差异”将带来经济循环结果。
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分析城市体系理论研究的意义,城市体系相关理论发展过程以及其研究核心转变进行综合性回顾。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群;都市圈早期城市体系研究集中于空间组织结构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经济学家廖什创立的中心地理论,演绎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腹地市场等级(功能)联系规律。
此后,许多学者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实证探讨城市对其直接腹地经济的意义,一方面利用中心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开展了对城市中心性的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批发和零售业,空间流量,来度量中心性。
另一方面,认识到城市对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强度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城市与城市影响的边缘地带就可能成为城市间竞争腹地,探讨了城市联系的空间竞争。
在接下来的1950年代以至1960年代,“计量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相关空间分析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为城市空间体系研究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这时期,城市体系研究思想产生,伴随运输与信息网络化带动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加强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郊区化与土地扩展明显,大城市在优区位快速聚集,城市群体的现象大规模出现。
日本学者狄更生和木内信藏更是提出了城市体系地域分异的三圈层学说,之后许多学者不断延伸与发展建立城市体系的圈层结构理论,戈特曼则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及区域空间组织发展理论,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
1970年代,学者开始强调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信与动态性研究。
利用居民出行流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群的两种等级水平,一个是大都市带水平控制整个城市地区,一个是城市水平对邻里地区的控制。
且着重分析了城市群的技术等级扩散,认为在大都市层面技术扩散处于较高等级据着循环优势。
希腊学者更是大胆预测世界城市群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
我国城市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化定义为人口学 、 地理学 、 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J 。
二、 中国 城 市 化 相 关 问题 研 究 综 述
发 达国家 的城市化 理论 是建立在充分 的市场经 济条 件下 的 , 我国长期 以来 实行 的是计划经济 , 而 即使 是改革
开放 以来 的 3 , 0年 仍带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 国的 我
程即为城市化。由于人 口向城市集 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 了
人 口、 城市体 系 、 市规模结构 、 城 大城市 作用 、 小城镇发展
及农村城市化等 , 但研 究的重点仍然较 多地集 中在对 中国 独特城市化模式的探讨上 。 美国学者劳伦斯 ( .Lue c 塞尔 (.P e) J .C a rnO、 c .C l等 1 人从 意识形态 角度 分析 中国城 市化进程 缓慢 的原 因 , 提 出了反城市 主义学 说( t ub nztn , 为根 深蒂 固的 a i rai i )认 n— ao 反城市 主义意识形态是 造成 中国城市 化发展缓慢 的主要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C 1 .1 9 28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10 - 28 20 )2  ̄0 7- 0 0 2 59 I09 1 06 3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多学 者曾就我 国城 很 市化作过大 量深入 、 细致的研究 , 并取得 了丰硕的研究成
一
个新 的高 度 。
一
、
城 市 化 的概 念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 的社会 、 济现象之一 。尽 经 管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 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但是 ,
由于各个 学科对城市化 的理解不一 , 迄今为止 , 于城 市 关
化 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 的解释。在城市化各种各样 的定 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 : 口向城市集 中的过 人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镇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镇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城市更新背景下城镇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以下是对该主题的文献综述:1. 理论基础:城市更新和土地一级开发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土地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
这些理论为城市更新和土地一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更新和土地一级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更新模式、开发策略、利益分配机制、融资模式等方面。
然而,关于城镇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 研究方法:对于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法、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土地一级开发的过程、效果和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指标体系: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土地一级开发效果的重要工具。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通常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报率、土地出让收入等;社会效益指标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功能完善等;环境效益指标则涉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
5. 实践经验:国内外一些城市在城镇土地一级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城市更新和土地一级开发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背景下城镇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完善土地一级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土地一级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为我国城镇土地一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作者:田美玲方世明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5年第2期田美玲方世明Tian Meiling, Fang Shiming文章编号:1673-9493(2015)02-0071-04 中图分类号:C912.81; TU98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田美玲,博士,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tmlhrj@方世明(通信作者),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63691729@摘要: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首先,根据学术界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不同观点,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做了详细的理论综述。
然后,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概括为三种:单指标评价、功能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价体系。
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情况,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和沈阳已开展的实践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综述;评价方法;实践研究Keywords: National Central City; Theoretical Review;Evaluation Methods;Practice Researc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74)、湖北文理学院科研启动经费共同资助引言早在2000 年,由城镇生产的GDP 就已占到全球的90%,而这90% 中又有50% 以上是由国家中心级别的城市生产的。
在如今全球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心城市的能级,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2007 年,我国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已经或将要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的金融、管理和文化中心。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建筑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Art
推广,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7]”;大连理工大学的李娜提出 了“生态社区和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产品 服务系统通过改善居民行为与行为模式可挖掘和改善生态社 区的可持续性[8]”。
第五,政务服务.中央美术学院的胡彦认为“从有形的 ‘界面改善’和无形的‘关系调整’入手,运用设计的思维
广州美术学院的丁熊提出可持续设计在公共服务系统创新 通、病友社区、患者自助”五个方面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
领域的跨界应用越来越深入,并且在服务与体验经济时代背 社区网络和面向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江南大学的王稳与巩
景下公共设计新思路可归纳为“由物转向行为,继而转向体 淼森提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从产品提供、医疗问诊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服务系统;服务设计;综述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公民提供的服务
第二,文化教育。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作为人类重要的知
和产品,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设计则提供不同层面的创新方法 识服务系统而存在。从搜集到的资料分析,目前对于该领域
和设计知识,从而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是当代服务设计 的研究多是从一项具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出发进行设计方法与
为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以一个可持续的方式为出行问题提供 络,将社区农业服务与社区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
更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个集成到运营层面的业务价值链, “移动社交的运用将有助于提升协作服务的参与度与关系质
并且实现社会文化的创新。
量,对于服务相关利益者的信任感建立,以及服务的传播与
作者简介:戴以蘅(1996-),女,江苏无锡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交互与体验设计研究。 220
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基础,结合信息设计和交互设计,不断 更是将实践成果上升到理论的角度对农业与食品体系进行系
城市发展质量研究综述
兰州学刊
Lan zhou
XUe
No.3
2009
kan
General.No.1 86
城市发展质量研究综述
徐春华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壮大,由此导致的诸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城市犯罪等
进行论述,并介绍了欧洲、新西兰及国内共四个较为典型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欧洲及新西兰两地城市 发展水平较高,其评价内容多侧重于人居环境质量、社会公 平、城市健康与安全归属感、市民参与和归属感等社会发展 方面;国内评价体系将城市看作一个社会大系统来考察城市 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情况和三者之问的协调性和城乡之间 的协调性,将城市可持续评价分解成城市系统的协调性和系 统发展水平两部分考察。在指标选取方面,前者侧重于城市 居民的精神享受、生活质量、社区宜居、社会公平,主观指标 与客观指标并重,限制性指标较多;后者则偏于城市经济发 展的绩效和可持续性、城市生态环境的宜居性,客观指标多 于主观指标,回顾性、预期性指标居多。 3.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国内比较综合的关于城市现 代化指标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舳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发 展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年鉴>(2000)提出,城市经济社 会主要指标体系应由经济发展和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 及环保、社会秩序与稳定等5子系统构成。中国城市发展研 究会会长朱铁臻教授(2002)在其著作《城市现代化研究> 中,从时代特征出发,探索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化、智能化、 数字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现代化研究的代表性 著作。杨青(2005)根据国际标准和中国城市的现状定出 2010年的目标值,以此来衡量和检测城市的现代化实现程 度。徐衡(2006)以我国到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作为评价我国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依据,测算我国城市现代 化综合指数。耿建敏(2007)在参照国际城市现代化标准的 基础上,根据中国现实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 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综合评 价模型。 上述学者对城市现代化的表述和指标设置不尽相同,但 大致有如下两个特点:其一,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本身的提 升过程.也就是城市质量的提高过程;其二,城市现代化的完 成标志着城市本身从根本上不同于前现代化时的社会形态。 笔者认为,城市现代化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城市发 展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发展质量 不断提高的过程。制定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可以避免城市 发展的盲目性,协调影响城市发展因素之闻的关系,促进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 4.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研究是目前国内最热 的与城市发展质量相关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其评价模型及其 指标体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大致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借用 波特(Porter)的。钻石模型”或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 国家竞争力模型,把其用到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上;二是从 企业、产业竞争力的角度间接地分析城市竞争力。即把城市 竞争力作为影响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微观经济环境因素进 行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1.研究的背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口的涌入、城市环境的破坏等都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另一方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还不够完善,导致现实中出现较多问题。
与发达国家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化水平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城市管理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当下城市管理和执法系统的建设,还处在发展而有待逐渐完善的阶段。
2.研究的意义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问题,需要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及矛盾点。
通过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矛盾,分析其根源和本质,有利于把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较为可行的有益对策。
再者,一方面,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整体城市的发展,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则有利于城市管理内涵的发展,最终有助于促进一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及其生活品质的改善。
3、文献综述3.1国外文献美国有专门的法律《纽约市摊贩管理条例》和《摊贩保护第一修正案》,对城市管理方面明确规定了相关内容。
例如,从法源上,美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执法程序,为其依法行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能有效缓解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这样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具有较好、充分的执行力,而对美国城市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另一方面,美国的法律规定,也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其中,从而也极大提升城市的民主管理机制,而在一定意义上落实了“当家作主”的理念。
再者,我们的邻近国家新加坡,也因其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大的民众支持以及相对严格的罚款体系,从而能较好地对城市管理进行执法,从而也使其成为众多国家的效仿对象。
3.2国内文献客观来说,由于我国当下的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相对较低,在一些城管执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搜集了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国内国外众多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探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分析途径。
标签: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在一定地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虽然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
目前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超前发展态势,并带动所在经济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中心城市建设这一主题,系统梳理国内外中心城市有关的理论与文献,探求尚待研究的领域,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在理论上,国外对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和研究分析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学的分析中。
(一)对中心城市经济因素的研究最早的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他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循环的概念,以及这种循环的“动力泵”是经济因素不均衡所致的思想,即区域内经济因素的“差异”将带来经济循环结果。
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趋动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缪尔达尔理论对于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中心城市的经济因素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因素产生差异性,避免趋同化。
关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综述
关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综述扬州市政协办公室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经主席办公会研究,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课题,确定为专题协商会主题;9月份以来,在分管主席领导下,由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牵头,市政协各专委会参与,市有关部门协助,开展专题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一方面通过专题座谈、讨论,收集各界人士和相关专家的意见,一方面发动市政协委员为全面提升扬州的城市品质建言献策;现将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和所征集的意见、建议分类综述如下;一、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基本认识1、城市品质的概念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各种生产生活要素汇集交换、消费增值的区域,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和精神家园;城市品质,是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质量;决定城市品质的元素,既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建筑形态、道路交通、产业结构、居住条件、环境景观等外形的特质,又包括城市历史、地域文化、城市精神、管理水平、市民素质等内涵的特色;高品质的城市是将城市美好的外在形象与优秀的文化内涵完美结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2、提升城市品质的目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城市文化的智慧源泉和驱动力量;因此,提升城市品质应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满足市民居住、就业、交通、环境以及情感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增强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使市民有归属感,为之自豪,感到幸福,令创业者感到向往,外来人有认同感,为之羡慕;3、提升城市品质必须凸显城市个性讨论中,各方面的一个共同认识是:提升城市品质,必须保持城市的自身特色,凸显城市的鲜明个性;多年来,扬州在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对城市的个性有一些很好的总结;如:将扬州的城市特色概括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生态、宜居、精致”;从城市人文历史和生态环境中挖掘出“古、绿、水、文、秀”等特色元素;以“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作为彰显扬州魅力的旅游口号,等等;特色赋予城市个性,个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扬州的城市品质,就应当将这些特色元素和个性特征体现在城市的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管理活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形象塑造、品牌营销和市民行为养成等各个方面,形成主题鲜明的城市发展态势和格局;4、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要求城市品质是一个多元综合的概念,涵盖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就是在城市的发展中,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具体到扬州,就是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新扬州、文明新扬州、秀美新扬州、和谐新扬州、法治新扬州的战略任务;城市的实力看经济,提升城市品质在经济建设上的要求,应是扬州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特色相融合,与城市的承载能力相一致,与城市的资源、环境、人才供给能力相匹配,与市民的创业、就业需求相适应;同时以城市的环境优势支撑经济发展,构筑经济优势,提高知识、人才、信息等软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科技创新型的精致经济,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的内涵看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在文化建设上的要求,应是扬州的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扬州的特色文化得到重点彰显和展示,“开放包容、创业创新、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扬州城市精神得到弘扬,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的和谐看法治,提升城市品质在政治建设上的要求,应是建设“法治扬州”,“平安扬州”,健全民主制度,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市民知法守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部门公正执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城市的品味看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上的要求,应是突出扬州地域特点,彰显扬州建筑风格,展现水乡特色,打造绿扬城郭,建设生态城市,使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城市的文明看市民,提升城市品质在社会建设上的要求,应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有效管理社会事务,提高社会的创造力与和谐度,使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社会政通人和;二、关于如何“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提升城市品质,对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态保护、城市文化传承、城市精神培育、市民行为养成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发言和讨论中,大家围绕主题,从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和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一以争取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优先申遗成功为抓手,提升扬州文化建设水平;重视整体保护和复兴扬州历史城区,恢复和展现大运河传统风貌,挖掘和展示扬州特色文化,研究和传承扬州地方文化,使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性进一步彰显;1、按照优先申遗成功的要求,整体保护和复兴扬州历史城区;大运河、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都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相比而言,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的申遗,扬州更有主动权,应力争优先申遗成功,为大运河申遗创造条件;扬州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都应该围绕保护历史城区这个核心展开;一是要全面保护,既包括明清以后保存下来的地面文物,也包括那些看不见、但恰恰有着丰富内涵和极高文化价值的地下文物,尤其是代表扬州城市精神和气度的唐代扬州遗存;二是有效保护;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修订城市长期规划,制定古城保护复兴的具体行动计划,例如,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的风貌,应包括历史街区的地段、街道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内外面貌,街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街区的历史功能和作用等全部内容;要以符合申遗标准的规划统一各方面的认识,指导古城保护与复兴的建设行为,约束不符合规划的行为;2、恢复和展示运河扬州段传统风貌,发挥申遗牵头城市的示范作用;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是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又是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应当为运河申遗成功作出示范;要从运河遗产永续保存和保护的要求出发编制保护规划,以规划指导大运河扬州段的环境整治和工程建设,避免“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的发生;对古运河传统风貌的展示、文博资源的利用,要整体策划,将资源、资金和力量整合起来;例如,城区从湾头到瓜洲30公里带状区域内,有历代运河河道、桥梁堤坝、船闸水关、码头驿站、城门遗址、古刹名寺、官仓衙署、名人墓园、街肆商铺、园林大宅等大量遗存,应通过整体策划,采用保护、修复、解读等多种手段,将它们穿珠成串,连线成片,展示运河历史文化与传统风貌;又如,可将原计划由不同部门建设的运河文化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扬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资源集中起来,建设一座有影响的扬州运河博物馆,形成“中国运河第一城”的品牌;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已经有1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与扬州古城和运河一样,构成了扬州特有的人文底蕴和城市个性;市政府已经采取大师带徒,政府出资培养扬剧、曲艺青年学员等多样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保护与传承,收到积极效果,广受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好的办法是珍藏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对于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要鼓励传习和发展;如,扬州是全国唯一的古筝艺术之乡,每年加入习筝者队伍的不下2千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琴筝生产企业也具规模,可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国际古筝艺术节等活动,传播影响,扩大其知名度;4、高水平推进文化博览城建设,博中求精;文化博览城建设应成为扬州历史城区申遗的组成部分,与申遗工作相互促进;一是要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打造精品工程;博览场馆建设,应注重挖掘和反映扬州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二是应展示扬州“通史城市”的特征,特别是展示汉、隋唐、清的三度辉煌;例如,隋炀帝陵、迷楼和竹西风光都是反映扬州隋唐文化的重要遗存,可适时在城北打造隋文化风景区、东区打造竹西风景区,使扬州隋唐文化有展示的区域;三是要博中选精,突出展示一流的历史遗存、一流的历史典故,宣传对历史有明显贡献或对历史演进有重要关联的历史名人;有些保存完好的非历史名人住宅,展示时可着重解读建筑风格,淡化对宅主人的宣传;四是可遴选琼花、银杏、文昌阁、古运河、五亭桥等城市重要标识要素,通过街头特色雕塑、特色绿化小品等载体进行形象推广,于细微处体现扬州的文化品位;五是文化博览城不仅要展示历史文化,地方文化,还应反映当代扬州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人物;要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化创新,鼓励文化多元性,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将传承历史文化与创新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5、加强地方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合理应用;扬州文化积淀丰富,具备作为一门独立学问长期研究的条件,多年来已有大批专家学者参与搜集、研究地方文化,取得了一批成果,建议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扬州学”理论体系,使之形成为世人认同、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一是要重视地方文化的理论研究,可在“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期间,召开国际性“扬州学”论坛,吸引更多的本地和外地专家学者参与“扬州学”的研究;二是建立“扬州地方文化研究基金”,将自发研究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加强对地方文化研究的规划和策划,保证相应的研究经费;研究基金可实施研究项目申报、评选、扶持、奖励制度,促使研究成果问世,培养和扶持研究地方文化的人才队伍;三是应建立“扬州城规城建咨询委员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研究专家的咨询和参谋作用,使地方文化优质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二以完善和落实规划为抓手,提升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水平;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好地体现扬州的地域、文化、生态、人文特色;围绕打造世界名城的目标,提升城建项目质量;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目标体系,落实维护生态安全的措施;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良好秩序和整洁市容中体现精细管理;1、借鉴国内外成功理念,提升规划的指导思想;借鉴美国波特兰,意大利罗马和国内杭州、青岛、大连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将控制用地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内涵式发展的精明增长模式和保护、延续城市文脉、合理开发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经验,体现在扬州各层次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将扬州的地域、自然、文化特色和生态、人文优势,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2、将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目前扬州城市单中心单轴线的空间结构特征明显,老城区首位度偏高、文昌路功能过分集中,由此带来日常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下阶段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应体现优化空间结构的要求,依托公共交通,由快速路、快速轨道连接为城市组团;合理划定边界,引导城市有序拓展;预留江都—仪征—扬州之间重要的交通廊道和生态廊道;对近期城市拓展区明确与主城区衔接的功能定位,维持合理的城市形态;3、将“古、文、绿、水、秀”体现在各项规划设计及建设中,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明确古城新定位,将古城打造成国际化旅游核心景区与功能配套区;逐步外迁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商贸、居住、办公、教育、医疗等功能,拆除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破败建筑,腾出空间注入新的功能,如:结合历史街区的改造,重塑“十里长街市井连”的商贸氛围;拆违建绿、拆房增绿,增加老城区公共空间等;控制、预留、保护城市组团间的生态空间;保护现有水系,明确各滨水区功能和开发对策,将古运河、北护城、小秦淮沿岸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滨水空间;抓住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空间意象要素,塑造特色城市风貌;4、在古城和新城区之间,建好延续古城文脉,与新城区功能互补的过渡区域;这个区域应在景观与功能方面注重与古城相对接、与新城相呼应,保证与老城间有开敞空间和通畅的视觉廊道,有功能互动与景观渗透;可在这个区域布局公共停车场、交通换乘点、自行车租赁点等,延伸或补充古城功能;新城区在商住房开发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配套商业、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城市空间,减轻老城区承载的服务压力和交通流量;同步规划、建设开发区、新城西区配套的防洪除涝水系,确保城市安全;5、科学规划城市通道,营造便利、人性化的交通环境;一是贯彻“公交优先”理念,规划建设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完善保障公交路权的措施;二是构建便捷、快速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苏中机场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强与国际机场的衔接;完善城市主出入口、城市道路的中外文旅游指示标识;在市域范围内完善一批旅游公交专线,开辟精品旅游路线;对公交设施实施旅游化改造,建设一批停车场、公交回车场及站台;旅游高峰期为自驾游客和旅游车在古城外提供车辆停放点,开通游客凭园林门票免费乘坐的旅游专用公交线,缓解老城区和各景点车流、人流集中的压力;三是尝试重建水上特色公交系统,在现有的古运河—邗沟—瘦西湖、二道河护城河—瘦西湖两条水上游览路线的基础上,近期可加快沟通老城区内护城河、瘦西湖、二道河、古运河、小秦淮河,形成相对完整的水上特色交通线路,远期在外围形成古运河、宝带河、新城河、大运河、仪扬河“四纵一横”的水网格局;6、按照建设世界名城的要求,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一是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规划选址、定点的审查和论证制度,从源头控制工程项目的盲目与不合理性,减少重复建设和环境破坏;二是加强对各类城市建设项目的统一领导、沟通协调和跟踪督查,使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城市河道整治、古城保护与利用、园林绿化及街景美化亮化、市容整治、为民办实事、功能性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都从全局考虑,形成建设项目联动互补;例如,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统筹考虑绿化、路灯配套;城市河道整治统筹考虑污水截流、道路雨水排放;古城保护项目统筹考虑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照明、城市绿化设计充分彰显城市特色,等等;三是对有影响的大型工程可开展设计公开招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大师,精心设计传世精品和地标性建筑,同时应打破地方壁垒,挑选信誉良好的施工、监理企业,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四是要加强城建科技研究、应用与人才培养;可与高校合作,每年选择2-3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型科研课题,聘请城建行业资深专家和学者,与有关设计、勘探、检测单位人员共同攻关;积极引进、运用、推广本行业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提高专业队伍素质;7、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营造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城市风貌;在古城区,突出精、细、秀、美特色,以小、多、匀、精的绿地建设,改善古城区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让市民出门300-500米范围内有休闲活动空间;在瘦西湖新区、扬子津森林公园、廖家沟生态公园、润扬森林公园等项目中,融现代理念与自然风貌于一体,建设成片城市绿地;在沿路、滨河、环城建设特色绿化,凸显水乡古韵;适当挖掘和恢复一些历史上着名的景观;如在复建铁佛寺建筑时,可依山傍水种植红枫,再现宋代“铁佛红枫”景观;8、构建生态环境目标体系,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绿色交通体系、环境预警与应急等方面建设;制定城市河道管理办法,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或企业批租过程中,提出水面率控制要求,防止大面积平整土地对水系的破坏;保育现有的自然湿地、水体、林地,活化、净化瘦西湖、古运河主要水域,使损坏的生态逐渐恢复;制定生态居住区标准和建设规划,普及生态住宅;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保产业园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单位和市民引进外地植物,加强生态安全性评估,制定必要的管理和预警措施,防止外来植物对本地生态带来直接破坏或潜在威胁;9、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探索整合部门日常管理资源的途径,将分散在治安、交通、环境、市容市貌、公共事业等各方面的日常管理协调起来,形成指挥畅通、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指挥和执行网络;进一步提高城市应急能力,尽快将“数字化城管”、道路交通管理、疾病防控、医疗救助、灾害应急中的粮油水电气供应等纳入全市统一的应急中心管理系统,并与日常管理网络有机对接,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10、以精致为追求,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对城市商业业态设计、垃圾处置、市容保洁、街景改造、灯光亮化、户外广告设置、公共设施及摊点定位等多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精细管理和长效管理,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味;三以培育精致产业为抓手,提升城市经济建设水平;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经济发展,体现产业结构的城市特色;1、走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之路,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对工业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推进主导产业高新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的道路,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城区企业“退城进园”,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吸纳高端研发机构落户扬州,培育“小巨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竞争力;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将提升三产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减轻城市环境、资源负荷,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一是突出数据处理和呼叫中心等主导产业优势,建设扬州信息服务业基地;二是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退城进园、完善商务服务体系、推进品牌科技服务企业群建设,打造生产服务业集聚中心;三是促进零售、餐饮、住宿等各类便民服务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现代流通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配送业务方向发展;完善房地产业供应结构与功能,培育生活服务业消费市场;四是把扬州丰厚的文化资源作为创意传播产业开发的资本,利用网络、网站、数字化、影视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把扬州的文化精华开发出来,传播出去,培养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表演人才、工艺人才,形成一批批生动活泼的创意产品、文化产品;3、挖掘和展示城市特色,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应通过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申遗、大运河申遗、文化博览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使扬州诗画般的园林生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一是结合历史城区和运河传统景观的保护与复兴,充分展示扬州的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名品和园林名景,使“慕名而来”游客,在绿城秀水中休憩身心,在灿烂文化中陶冶性情;二是结合传统戏曲和技艺的传习,在旅游中亮出扬州技艺品牌;扬州评话、清曲、木偶、古筝等地方艺术,美食、盆景、八刻、玉雕、漆饰等传统技艺,都是历史悠久,现代生活仍需要的技艺,可在旅游安排中引入扬州评话茶馆、谢馥春休闲馆、扬州早茶特色店等特色项目,在历史街区发展传统古玩、字画、工艺品、地方特产等切合文化氛围的商贸项目,让游客感受扬州的品牌技艺;还可借鉴扬州炒饭与沐浴、足疗等传统行业的发展经验,将传统技艺展示、感受和传习结合起来,利用已建的文博场馆,展示和传习各类传统技艺,让游客参与其中、学有所得;三是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体验内容;可挖掘传统客栈文化,改造商业街背后的老式住宅,开发一批价格适中、配套齐全、风格独特的民俗式客栈;将历史街区和运河夜景欣赏、地方特色餐饮、沐浴等传统技艺体验结合起来,形成内容丰富的“夜扬州”体验项目;还可以组织精干力量,为游客打造一台特色鲜明、雅俗共赏、叫好叫座的综艺节目,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五是充分挖掘利用城区现有的革命遗址遗迹,发展红色旅游;可在东关街以曹起溍故居为依托,建设扬州早期革命斗争纪念馆;修复熊成基故居,完善朱自清故居和邗江槐泗曾玉良纪念馆的展示内容,还可在扬州西郊机场原址建一座“建国号”专机起义纪念碑,为市民提供接受地方革命历史教育的基地,使游客在领略古城风貌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六是提高导游水平;编写权威性的导游词,规范。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
表 1 美 国 十 大 最 具 创 新 力大 都市 排 名 榜
眦0 年 首 次 提 出 了 欧 盟 创 新 记 分 牌 00 ( I) 主 要 侧 重 于 欧 盟 国 家 和 美 国 、 日本 创 新 绩 效 的 评 ES , 价 …。2 0 ,欧盟与联合 研究 中心 对 E S 行 了第 五次修 0 5年 I进 订 ,提 出了欧盟总体创新 指数 ( I) SI ,指 标分 为创新 投 入和
1 3 创 新 力指 数 体 系 .
1 国外研 究
国外 较为典 型的有城 市创新指数 、城 市创新 活力 、创 新 力指数 、创新驱动力 和知识竞 争力指数等 与创新 型城市评 价 指标 体 系 相 关 的研 究 成 果 。
1 1 欧盟 总体 创 新 指 数 ( I) . SI
27中关村指数中关村指数主要描述和评价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变动趋势主要由经济增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企业发展五个分类指数共15个指标所构成计算范围为140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监测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创 新 型 城 市评 价 指标 体 系研 究 综 述 与展 望
吴林 海
(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41 ) 1 12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 实践 两个方面对 国内外有代表 性的创 新型城 市评 价指标体 系的主要 研 究成 果展 开 了综述 ,
并 就 创新 型城 市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 主要 功 能 、 构 建 所 需把 握 的基 本 原 则 和 必 须 突破 的难 点 展 开 了分 析 。 关键 词 :创 新 型城 市 ;评 价 指标 体 系;研 究综 述 ;展 望
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综述
如 开 展 科 技 活 动 的 比 重 、研 究 与试 验 发展
市的创新意识 、文化 与氛 围 ,国 内学者尹
继佐 ( 0 3) 树 华 ( 0 6) 此 观 点 ; 2 0 、胡 20 持
( &D) 费 占销售收入的 比重 、 R 经 拥有核心
技 术 的企 业 比重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水 平 、高 新 技 术 产 值 占 GDP 比 重 、 化 产 业 GD 的 文 P
容 失败 、倡导 竞 争 、 容 梦 想 的文 化 氛 围 , 包
城市居 民具 有崇 尚创新 、向往 创新的强烈 精神追 求 ,各个社会实践领域 普遍 实施 自
主 创 新 战略 ,以 各 行 各 业 的全 面 创 新不 断
究 成 果 ,并进 行 了简要 述 评 ,以期 对 创 新 型城 市 的评 价研 究提 供 一 定 的 借 鉴 。 关键 词 :创 新 型 城 市
而 主 观 指 标 , 以 问卷 调 查 的形 式 取 得 ,如
入财富驱动阶段 。国内对创新型城市 的研 究从2 0 年起逐渐活跃起来 , 06 涉及到创新
型 城市 的 内 涵 、 构 成 要 素 、 评 价 体 系 、评
与 “h n v t ect”相近 ,国 内大多 tei o ai i n v y
时显现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的趋势 ,因此我 国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一大课题是推进经
济 增 长 由 投 资 驱 动 进 入 创 新 驱 动 而 避 免 陷
而狭义的界定着 眼于 生产 力的进步 ,强调
以科 技 创 新 带 动城 市 发 展 各个 领 域 的 创 新 ,
的 比重 、每万 人 中等专业技 术人 员数等。
和 促 进 创 新 的保 障 ,包 括 创 新 政 策 、法 律
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与产业集群升级互动的视角
6 年代起管理学者们开始将创新 引入 了管 0
理领域 ……由于 创新理论 的成功实施 ,人 们意识到创 新的有效 性和实用性 ,研究者 从 自己所从事 的不同领域对创新赋予 了不 同的含义 , 而使 得创 新的内涵更加丰富。 从 随着创新理论 的成熟和完善 以及实践
数据 ,对创新型城市模式进行 了分类 ,并 针对不 同创新型模 式进 行 了具体 的分析 。 杨冬梅、赵黎 明等认为从政府与市场 的不 同组合上看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 以分 为 三种模式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市场主
导 型 发 展 模 式 和 混 合 型 发 展 模 式 。长 远 意 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渐趋 向 混 合 型 发 展 模 式 ,采 取 自上 而 下 和 白下 而
创 型 市 设 论 究 新 城 建 理 研
综述与 展望
基于 产 群 级互 视角 与 业集 升 动的
■ 马 有才 陈爱萍 曲玲玲 ( 东科技 大 学经济 管理 学 院 山东青岛 山
269 6 5 0)
上的有机结合。也有的学者结合典型城市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 ,总结出创新型城 市 建设 的经 验模 式: 深圳模式 、上海模式 、 大连模 式、南京模式等 。
▲ 基金 项 目:教 育部社科研 究基金 项 目,编 号 :1 Y A 9 1 3 J 7 0 3 0
◆ 中 图分 类 号 :F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20
并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 , 对北京、上海 、深
圳 的 综合 创 新能 力进 行 比较 分 析 , 示 其 主 揭
内 窖 摘 要 : 本 文 结 合 当 前 创 新 型 城 市 建 设 的 热 点 ,对 创 新 型城 市建 设 的 国
展, 并且不断纵横深化。索洛 ( oo) S CS l 、 伊思诺 ( .n s) JI o 、林恩 ( L n 等经 E G.y n)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应⽤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1国内⽣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1.1王如松“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理论国内著名⽣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态城市进⾏了深⼊的研究。
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态学实质如表1所⽰。
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的中国⽣态城思想。
认为⽣态城市的建设要满⾜以下标准:●⼈类⽣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的⽣理需求和⼼理需求、满⾜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类⾃⾝进化的需要。
●经济⽣态学的⾼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最⼩⼈⼯维护原则:城市在很⼤程度上是⾃我维持的,外部投⼊能量最⼩;时空⽣态位的重迭作⽤: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然⽣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原则;共⽣原则:⼈与其它⽣物、⼈与⾃然的共⽣,邻⾥之间的共⽣;⾃净原则;持续原则:⽣态系统持续运⾏。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
认为城市⽣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
⽣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我调节能⼒的⽣态成熟度。
此外,还提出了⽣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了⼤量的理论研究,也进⾏了⼤量的实践,⽐较突出的有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市的⽣态城市规划等。
在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环保局发起了⽣态⽰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态城市建设。
abc类城市划分原则
abc类城市划分原则ABC类城市划分原则是指根据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将城市进行分类的一种划分方式。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提出,旨在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综合竞争力等指标,将中国的城市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以便更好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
首先,ABC类城市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城市的人口规模。
通常情况下,A类城市是指超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B类城市是指100-5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C 类城市则是指10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者县级城市。
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更好地区分城市的不同规模和层级,有助于政府进行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其次,ABC类城市的划分还考虑了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A 类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
B类城市经济规模较为适中,发展水平也较高,是地区性的经济中心。
而C 类城市则是相对较小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
此外,ABC类城市的划分还需要考虑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般而言,A类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创新环境。
B 类城市则是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正在向A类城市迈进。
C类城市则主要是依赖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和资源,竞争力相对较弱。
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估城市间的竞争力差距,有助于各城市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综上所述,ABC类城市的划分原则主要考虑了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等因素。
这种划分方式有助于政府了解城市的现状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同时,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投资。
总体而言,ABC类城市的划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分类方式,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国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一、引言国际城市理论是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研究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国际城市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国际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以及研究方法,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对国际城市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究国际城市发展的规律,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二、国际城市理论的基本概念(1)国际城市:指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
(2)国际城市体系(Global City System):指由国际城市之间的联系、关系、竞争和协同构成的城市系统。
(3)国际城市网络(Global City Network):指由国际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4)国际城市化(Global Urbanization):指国际城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的融合。
(5)世界城市(World City):是Griffith提出的概念,意为全球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三、国际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国际城市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其主要发展历程如下:(1)早期国际城市理论:1980年代初,Sassen提出“世界城市”的概念,Boden和Mollenkopf提出“国际城市”的概念,这标志着国际城市理论的开始。
(2)发展路径论:1990年代初,Friedmann和Wolff提出了“发展路径论”,强调了国际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
(3)国际城市体系:1990年代中期,Sassen提出“国际城市体系”,强调了国际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
(4)全球城市研究:2000年以后,全球城市研究开始流行,城市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得到了更加细致的研究。
四、国际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1)国际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核心:国际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中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于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落后的生产要素向周边小城市和城镇转移, 市化与产业及产业结构关系的论述都只限于
于是城市由工厂林立转向公司林立。城市化 定性分析,相关的定量分析较少。
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
2、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上,国内很多
的,即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城 学者都只是就城市化问题谈城市化,实证分
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反过来, 析的例子并不多见,这样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又 就略显不足。
3、截至 2006 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已经达到 43.9%,正处于钱纳里模型所描述
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地
区的城市化理论并进行创新,走出并走好一
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摆在我国城
市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一个
课题就能尽快实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体
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问题上,主流倾
向认为是滞后的。辜胜祖利用IU 比(I 是工 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城市化特别对
业化率,U 是城镇化率)、NU 比(N 为非农 第三产业具有优化和提升的促进作用。
化率)和亚洲模型,认为 1988 年我国城市化 (三)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水平滞后10多个百分点。余立新根据钱纳里
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而
模型及经济计量模型、周一星根据人均 GDP 且这种滞后有极强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快
与世界下中等国家及平均水平的比较、孙永 城市化进程就是必然的选择,也成为所有学
正则通过与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相比较,均 者的共识。但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却无
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一致见解。在改革开放的头二十年,我国走
会各个方面的系统,是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 “S”型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等级体系研究综述作者:李晶叶堂林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3期摘要: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等级体系研究的成果和特点,主要从城市等级体系概念的界定、城市等级体系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城市等级体系的实证研究三个大方面,对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城市等级体系也必然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动。
我国城市数量多、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加强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对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和制定合理的城市群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界定基于城市等级体系的自身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以定量研究为主,对其定性研究较少,因此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一些研究中将城市等级体系、城市规模等级和城市体系等级混合来用。
城市规模等级是衡量城市大小的指标,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职能规模和基础设施规模四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人口规模为主。
依据城市非农人口规模指标将我国城市分为五个等级:超特大城市(人口1000万及以上)、特大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小于1000万)、大城市(人口在50万到100万)、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到50万)和小城市(人口规模20万以下)。
城市等级体系是指按照城市多项指标的综合对城市进行定位,它包含了城市中心地区和广大乡村地区,以及多产业体系的区域经济系统,城市等级的确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等级绝不等同于城市规模,一些人口多的城市其等级不一定高,人口相同的城市也不一定就属于同一个等级。
但在一些实际研究中,直接以人口规模指标来划分城市等级。
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地域内在功能和等级方面互相联系的城市总体,城市体系是对多个城市来说。
它包括城市功能体系、城市等级体系两种类型和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基本结构。
城市体系可按城市规模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级别,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级别就能代替整个体系的等级。
综上所述,并不能说单个的城市规模或城市等级就是城市等级体系,本文所讲的城市等级体系为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综合体。
二、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理论综述城市等级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几个重要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为依托。
克里斯塔勒型(Christaller-type)的城市空间体系是在农业腹地的扩大导致制造业生产地点分散(通过产品差异或运输成本导致多组货物生产组织的产生)中自发形成的。
城市等级体系的演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传统模式,第一模式是采用阿隆索(1964)——米尔斯(1967)——穆斯(1969)单中心城市模型,这是杜能(1826)土地利用模式的重新修正,其中“偏僻的小镇”有中央商务区(CBD)取代。
第二模式是亨德森(1974)作为经济模型的城镇体系,也就是作为一个集合的城市,其主要研究城市规模和类型(Henderson,1987,1988)。
第三模式是克里斯塔勒(1933)和廖什(1940)的中心地理论,以均质的平原空间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为理论基础。
(一)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osch)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创建中心地理论深受杜能和韦伯区位论的影响,所以他的理论也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其后又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即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假说。
克里斯塔勒指出级别高越高的中心地生产较高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级别的服务,反之亦然。
根据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提出了正六边形的网络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K=3的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数量的递推公式。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即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不同的原则有类似于K=3的中心体系网络分布,只是在不同的原则下K的取值不同而已,市场原则下取值为3,交通原则下取值为4,行政原则下取值为7。
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在书中他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
与克里斯塔勒不同,廖什更多的是从企业区位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提出自己的生产区位景观。
廖什出色的工作,为中心地理论树立了更为牢固的理论基础。
此后,1958年,贝里(B.J.L. Berry)和加里森(W. L. Garrison)对中心地理论作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首先,他们增补了中心地理论的假设,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均质分布的。
其次,由于当时克里斯塔勒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尚未译成英文,贝里和加里森对六边形网络做了自己的解释。
在构造中心地等级体系时,贝里和加里森明确提出了“边际等级货物”这一概念,这对中心地理论是一个发展。
1962年贝里又提出中心地等级的提高,职能单位数目的增加比中心地职能数目的增加要快。
1967年贝里又指出中心地理论假设条件变化后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影响。
他认为,人口密度越高,地区潜在的消费也越高,因此,中心地等级体系中的层次潜在数目就越多。
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交通将减少低级中心地的重要性,有利于较高级别中心地的发展,这一点符合美国中心地的发展态势。
他还指出,农业社会由于消费水平低,中心地职能分化程度低,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层次数也较少。
贝里(Berry,1967)的概括特征的前两个已由Fujita等(1999)、Tabuchi和Thisse (2011)的研究演绎得出。
可见,城市等级体系依托于中心地理论而产生和发展。
(二)亨德森城市体系理论(Henderson-type)城市经济学在针对城市区规模和类型结构的研究中构建了关于城市等级体系的模型(Henderson,1974等)。
亨德森认为经济体为城市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Cities),其中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力,即产业在城市的地理集聚产生外部经济,同时,越大的城市存在越高通勤成本引发城市的非经济性。
同时,亨德森提出由于产业间的规模经济存在差异,而城市非经济性决定于城市规模,由此解释了存在大量具有不同规模的专业化城市现象。
但亨德森的城市体系无法处理城市空间分布及相互空间作业关系等空间问题,因此可以被视为无空间城市体系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上的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将空间因素重新带回城市等级体系理论的模型。
该研究始于Fujita和Krugman(1995)对于“杜能”空间经济框架中单中心城市形成机制的建模,随后,Mori(1995)、Fujita和Mori(1997)逐步推进,最后Fujita等(1999)完成创作。
此后,Tabuchi和Thisse(2011)对此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三)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城市首位律是马克·杰斐逊(M. Jefferson)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杰斐逊分析了51个国家(其中6个国家为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列出了每个国家前三位城市的规模和比例关系,发现其中有28个国家的最大城市是第二位城市人口的两倍以上,有18个国家大于第二位城市三倍以上。
他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 city)。
其定义的首位城市也就是一个国家中最高等级的城市。
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不免以偏概全。
为了改进首位度2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又有人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四)城市金字塔城市金字塔是指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小。
高等级的城市唯一金字塔的顶部,低等级的城市是城市规模等级金字塔的基础。
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伤(K值)来表示。
城市金字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简便方法。
戴维斯(K. Davis)把城市金字塔的规模等级边界规范化,当城市规模按两倍数分级时,发现世界和城市体系发育的大国基本符合各规模级城市的数目随着规模级降低而倍增的规律。
(五)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最早是1913年奥尔巴克(F. Auerbach)发现五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数据符合下式PiRi=K式中: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
1925年罗特卡(A.J. Lotka)发现美国符合PiRi0.93=5000000他给出了一个比奥尔巴克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美国1920年的100个最大城市的模式。
罗特卡的贡献在于对位序变量允许有一个指数。
1936年在辛格(H.W. Singer)的研究中才出现一般转化公式(以10为底的对数的转化公式),相当于:PiRiq=K1949年捷夫(G.K. Zipf)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的公式表示:Pr=P1/R。
式中: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
捷夫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已被很多人介绍。
三、城市等级体系实证研究综述城市等级体系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对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多是从经济地理学科理论基础出发。
国内外对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关于城市等级体系的划分。
传统的方法是从单一的人口规模角度划分;或者是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划分,但以人口规模方法最为多见。
国外对城市体系研究最早的要数奥尔巴赫(F. Auerbach),他于1913年提出的位序-规模法则,用公式来表示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的关系。
罗特卡对奥尔巴克的约束性方程做了修正,辛格(H.W. Singer)1936年提出了一般转移公式。
1949年捷夫(G.K. Zipf)提出了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城市规模分布的表达式。
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于1939年提出了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通过对51个国家(其中6个国家为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分析,他发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要比第二位城市大两倍或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