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圆》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圆》全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是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运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圆的概念和性质与以往学习的图形有所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3.教学工具:圆规、直尺、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形的吗?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轴对称性、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等。
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优质课获奖教案_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7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并能初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并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涵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圆。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规、直尺、三角板、长方形纸片、圆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乐老师从小就长在农村,小时候的乐老师每到周未呀就得帮着家里去放马,总是不能自由在地和伙伴们去玩,好烦恼。
有一次,又是一个周末到了,又得牵着家里的宝马到野外吃草去了,我刚把马儿牵到有草的山坡上,就看见村里的几个小伙伴跑来叫我去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好高兴,可又很烦恼,说:“我去玩了,这笨马可怎么办?一会玩过头了,它跑去吃光别人的甘蔗怎么办?”伙伴们也说:“你说得也对呀,咱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既要让马儿吃得饱,又要让我们玩得开心!”你别说,当时我们还真挺聪明的,一起去找了一棵树,树的四周正好都有好多的嫩草,由于草地旁边也都有村民的甘蔗地,为防止马儿吃到甘蔗,我们就把马绳长度调整好绑在树桩上。
OK,玩去啦!同学们,你知道吗,当我去玩够回来看我的宝马时,只见它吃得肚子鼓鼓的,被它吃过的草地光秃秃的,这光秃秃的地方形状竟然好象我们学习过的一个平面图形,你猜猜会是什么图形呢?生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师:对,就是圆形,那同学们想想,这个圆形长的样子与前面大家说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知道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今天让我们一起就来好好认识这位数学朋友——圆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初步感知圆的特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圆形物体,圆形纸片,硬币,圆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请学生找出不同类的图形。
初步感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这一特征。
2、请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圆,教师补充介绍与圆有关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到圆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圆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借助手边的物体画圆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平面图形,那你们能画一个园吗?请大家借助学具袋里的学具或是自己周围的物体画圆。
师:老师看同学们都画完了,哪位同学来分享你是怎么画的呢?有的是借助圆形的茶杯盖画的。
有的是三角板上有一个圆,借助三角板上的圆画的。
还有借助其它物体画圆的。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画的这些圆的大小能随意改变吗?要想要一个大一些或是小一些的圆,再靠这些物体还行吗?那怎么办呢?2、介绍圆规画圆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圆规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它是专门画圆的工具。
最上面的是手柄,下面两个可以移动它们之间距离的,一个带针尖,一个带笔的,是圆规的两个脚,我们在画圆的时候首先将两脚分开一定的距离,然后固定一个点,把带针尖的这个脚固定在这个点上,接着手握着手柄,将圆规稍微倾斜,一定要注意倾斜角度,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利用动图进一步掌握在纸上画圆的步骤。
学生试着在纸上练习画圆。
3、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一样,它也有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默读课本58页的内容,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来。
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4、探索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次展示学生画的圆,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我们的圆画在了不同的位置?(2)为什么我们的圆大小不一?5、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圆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学具带,拿出里面的圆形,纸片,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两边都可以重合,所以他们组发现圆是轴对称成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公开课获奖教案_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圆,理解圆的概念,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体验圆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学具准备:课件、直尺、圆规、铅笔、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师:同学们,对于圆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呢?谁来举例说说?(如钟表、硬币、光盘、车轮等)2、课件演示:滴水泛起的圈圈涟漪,阳光下绽放向日葵、游乐场的大型玩具摩天轮、北京的天坛、奥运五环等。
这些告诉我们: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圆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3、明确目标:(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吧!)(1)我会用圆规画圆。
(2)我能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
知道圆各部分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3)我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做是最棒的我。
二、预习交流,合作探究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认真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预习的非常好。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的学习情况。
通过讨论有一些问题已经解决,那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重点来学习。
师:我们通过预习知道圆是很美的,那下来我们来动手画一画。
根据预习的画圆方法,动手操作一下,操作中我们体会它的特点、发现它的美的过程。
1、画圆现在请用你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试着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吧。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画圆的。
(有用瓶盖画的,有用直尺上的窟窿画的等等)2、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
画圆时,通常会用专门的工具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铅笔,另一只脚是针尖,两脚可以随意分开。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了用圆规画圆,会画吗?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优质课获奖教案_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一、学习内容: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57-58页二、学习目标: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进行有关圆的简单计算。
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步骤。
2、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四、学习难点:使用圆规画圆、初步理解极限思想。
五、教学准备:教师:圆规;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六、学习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投沙包比赛,一起去看看!(课件)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觉得公平吗?改革一下,使这个游戏更具公平性。
2、生:这样排,每位同学到小桶的距离都相等,游戏也就公平了。
在黑板上摆出了新的方案:师:同学们,这时你能发现什么?生:我们发现同学们站成了一个圆形。
师: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平面图形——圆,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二) 探究新知1、明确学习目标,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师:那么我们这节课到底要学习有关圆的什么知识呢?请同学一起看一下大屏幕:(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目标。
咱们先一起来看第一条目标师: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属于自己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我们怎么称呼他们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的去看书上第56页,等一会儿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能力怎样。
(学生自己看书自学。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掌握了)什么知识?(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反馈圆心、半径、直径(让学生上台画、板书)老师课件出示概念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恩,看来大家自学得能力很厉害嘛,其实在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知识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和直尺,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
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形》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形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正确识别圆形以及其中的圆心、半径、直径。
3. 掌握测量圆形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方法。
4. 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圆形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圆形的定义和特点。
2. 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3. 掌握测量圆形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圆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3. 测量圆形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出圆形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圆形的特点。
2. 研究圆形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识别圆形。
3. 讲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找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 引导学生研究测量圆形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方法,并进行练。
5. 提供一些与圆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复所学内容,并强调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研究情况。
2. 学生识别圆形、找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3. 学生测量圆形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准确性。
4. 学生解决与圆形相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制作简单的圆形模型,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
2. 带领学生参观周围有圆形结构的地方,增强对圆形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实物和图片展示圆形的例子。
2. 相关练和问题的教辅资料。
以上是《圆形》教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圆》备课教学设计手册(共计7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圆》备课教学设计手册(共计7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圆》的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
本单元是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学习的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相关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逐步建立。
此外,学生对于圆的画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够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圆的画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用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等,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
3.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对圆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圆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分享对圆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圆心是圆的中心点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五单元《圆》教案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五单元《圆》教案教学计
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定义,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
2.掌握圆的常见性质,如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和性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板书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入圆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圆的定义、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并绘制相关示意图。
3. 活动:让学生自己绘制一个圆,并找出其中的圆心、直径、半径。
第二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测验。
2. 讲解:教授圆的常见性质,如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
1. 梳理:总结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强化学生的记忆。
2.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主要是围绕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展开,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
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圆的知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以上为本单元教案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1.认识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1.认识圆(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地画出圆。
2.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定义,能够正确辨认。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示范和操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含义。
2.能够准确、规范地画出圆。
教学难点1.区分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概念。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圆形,并展示给同学。
2. 导入新知(10分钟)1.出示一个绘有圆形的图片,请学生描述圆的特点并尝试画出相同的圆。
3. 讲授新知(20分钟)1.解释圆的定义、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概念,并示范如何用尺规准确画出圆。
2.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出圆来,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操练与训练(25分钟)1.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画出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对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圆的理解。
2.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澄清疑惑。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对圆的理解。
2.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记录在本子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直观的示范和练习,学生对圆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小组合作活动和个人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0
课题圆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第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预案预案修改一、导入新课师: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圆)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画圆中感受“圆”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介绍各种画圆方法,并实践(二)认识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1、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2、反馈: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一个圆教学过程教教学预案预案修改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三)认识圆心、半径作用1、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圆1、看图填空。
四、运用圆设计图案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学过程五、实践与应用(一)判断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1.半径2厘米.2.半径2.5厘米.3.直径8厘米.(三)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六、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作业:第58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圆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以及圆的画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轴对称图形、平面图形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圆的概念的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记忆和运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感知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饼干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有什么特点吗?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1.认识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1.认识圆(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1.认识圆(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对圆的特征、圆心和半径等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了解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了解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特征和圆心和半径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2.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特征、圆心和半径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环等,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一些圆形卡片,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PPT,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环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共同特征,引出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圆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如圆的大小、位置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让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事物、模型、操作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有关圆的认识,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数学思维,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等,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有所接触,他们能从外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瞪实物或模型中,正确地辨认出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外形是圆形的物体。
在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先后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的基础。
但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对多种实物的认识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把握圆的本质属性。
教学难点:清晰正确的用数学语言表述交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同学们参加过各种比赛,有这样一个比赛,观察一下,最前面的人,他的状态时什么样的,后面的人,他的状态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状态? 有同学笑了,你为什么笑啊呀!你说说为什么? 预设:因为其他图形不舒服。
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是什吗感觉吗? 那为什么,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学习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自主探究1.认识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
请你对比着看看这些图形和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圆没有棱角、其它图形都有棱角。
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城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是由什么围城的? 预设:圆圈、弯线。
数学上我们叫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序 1 2 3 4
课题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扇形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3 课时 1 课时
5
整理和复习
6
确定起跑线
总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11 课时
课题
圆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主备
主备
负责
单位
教师
领导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
直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学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
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圆。
欣赏圆美的同
4、揭示课题:正是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
时,感受圆在生
如此美妙。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活中的广泛应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用。
问题 出示自学问题:
出示 (1)你会用圆规画圆吗?想一想该怎么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明确学习目标,
2ˊ (2)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 圆 的 各 部 分 名 了解探究方向。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 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 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4、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5、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6、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面积”、 “扇
形的认识”及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四个具体内容,这四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 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 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 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重点
教学 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
核心 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问题
教学 引导点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方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1、说一说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课 学 生 举 例 说 出
汇报 件随机出示这些图形)源自以 前 学 过 的 平 从学生已有的知
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自学题单。
的主观能动性。
4、将剪下来的圆沿着直径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
一量,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交流 组织学生进进行汇报:
完善 (一)汇报解决用圆规画圆的问题:
10ˊ 1、指名汇报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进行补充交流。
教师示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
2、板书小结: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么关系?
称。
自主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 58 页内容尝试着用圆规在一张 学 生 利 用 手 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
探究 纸上画圆。
的 圆 规 尝 试 着 作,动脑思考,
10ˊ 2、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在圆上标出圆心、半 画圆。
主动参与到知识
径及直径。
的形成过程中,
3、自学教材内容,完成课前教师下发的自学题单, 自学教材,完成 发挥了学生学习
4ˊ 2、教师出示圆并问: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仔细观 面图形。
识经验出发,引
察手中的圆,它与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些平面图形有哪
入新的学习内
些不同呢?
容,符合学生的
师小结:圆就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学 生 说 出 日 常 认知规律。
3、说一说你们都在哪见到过圆呢?教师利用课件演 生 活 中 看 见 的
示生活中出现的圆。
用圆规画圆的
3、学生尝试用教师总结的方法再画一个圆。
方法,其他学生
(二)汇报解决圆的各部分名称问题:
进行补充。
通过教师的指
1、学生围绕自学题单,汇报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它们
导,学生动手实
的表示方法。指名板演在老师画好的圆上标出圆的各
践,自主探索,
部分名称,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学生检查自己的标注 汇 报 自 学 习 题 合作交流,去发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 画、剪一剪、围一围、拼一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公式。实际教学时,教师不应简单地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活动目的,而应该引导学生以动手操作 为基础,探索和发现圆的有关特性。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去体会这种思 想方法。正是应用了这种方法,人们常常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日常问题 和进行科学研究。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还渗透了极限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手段,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趋势。 3、合理用好生活素材,凸显其数学价值。 一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善于从生活素材中引出。学生对熟悉的材料会有亲近感,会有探究的 兴趣。二是在知识应用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获得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其他的 相关结论后,教师要及时以生活素材为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以达到巩固知识、加 深体验、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