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家政权体制的重大改革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源:中国人大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并可由它罢免。
(4)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受中央和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行使宪法赋予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
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2、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
这样,既能使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不脱离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是党政双轨领导 的历史场景。与经济建设 一样 , 时期 法真正加强 , 新 其他 改革措施 也难以顺利 制度 的实际运作形式 , 政治文 明创新 的历程同样辉 煌, 经过 了 实施 。因此 ,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 键首先 制度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 , 自有一套 各 三个 阶段的发展完善, 社会主义政 治文 是党政分开 。 党政分开才能更好地实现 相对独立 的领导体系。 根据这种制度设 明建设超 越 了简 单的党政 分工 与笼统 党 的领导作用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 从 计 ,在具体工作中党权政权难 以分清 , 党 的加强党的全 面领 导的改革路径 , 开辟 而使 党驾驭矛 盾 , 总揽全局 , 真正发 挥 党委必然会成 为各类矛盾 焦点 , 的自 了一条 适应 中国发展 国情 和现 实需要 协调各方 的作用 。 的十三大把党政分 身执政能力建设必 然流于形式 。 党 的科学发展 的新路子 , 为新的时代条件 开 的主要 目标 确定为 划清党组 织和 国 下政 治文明建 设打开 了广 阔的通途。 关键词 :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 的价值原则为 中轴线 , 是 着的一些重大缺 陷 , 主要表现为权力过 度而 言 , 它远远超越了政治体制改革的
社会 主义社会价 值属 性权 威表 现和核 分 集 中、 官僚 主义严重 、 建主 义影响 范围 ,因此 在实践 中遭遇 了一系列 挑 封 党政 战 。 心 内涵。改革开放 以来的伟 大实践 , 为 远未肃清 。党 的十三大特别指 出 , 新 时期政治文 明与时俱 进, 逐步实现马 不分 、 以党代 政的问题 , 么面对 全球 那 ( ) 二 实现党政职能科学分开 , 一 是
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展望(一)
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展望(一)摘要]地方制度是一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地方制度问题也是宪法学和政治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近二十年来,中外地方制度经历了很大的改革和变化;中国地方制度在二十一世纪也将呈现出新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中国宪政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地方制度,地方制度改革,未来展望一、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制度改革二十年来,西方各国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地方政府制度进行了改革或调整,从而对各国宪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主要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1、法国法国是一个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
法国中央集权的方式,一是国家许多重要的行政事务掌握在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手中;二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派任国家代表,市镇则为市镇长为国家代表,国家代表负责执行国家法律、政策,领导派出机构并对地方议会有一定监督权;三是由中央各部门分别在大区和各省市设立派驻机构,处理本部门在地方的有关事务。
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了“领土单位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自由地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一时期法国行政体制总的来说是朝着分权方向前进的,但直到1982年,中央集权体制才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五共和国时期的地方制度改革,一是增加大区作为新的一级地方领土单位,享有与省和市镇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二是重新分配国家、省和市镇的职权,将许多中央政府职权移转于地方议会,增加了地方议会的行政权。
三是改变了国家对地方议会的监督方式,取消监管,代之以行政诉讼的方式,即国家代表如认为地方议会有违法或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可向行政法院起诉。
四是改变省长的传统地位和角色,使省长不再是地方行政首长和自治行政的执行官,而仅仅作为国家和中央政府在省的代表。
1982年3月2日《市镇、省和大区的自由和权利法》,1983年1月7日《市镇、省、大区和国家权限划分法》,1992年的《地方行政指导法》以后陆续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令的实施,使法国中央政府集权的程度有所降低,大区议会议长和省议会议长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从而加强了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放权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矛盾、新的地方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
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
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关键时刻,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塑也从这一年开始。
在建国初期的五年间,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和探索,这些变革和探索对中国今天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建立了全新的政治体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
中国共产党成为唯一的执政党,全面领导国家政权。
在政治经济的指导下,中国通过大规模土地改革和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移。
政治上,共产党通过对社会各个阶级的联合和合作,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力量。
1949-1954年的五年计划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党的建设、国家的法制建设以及权力制衡等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本身进行了深刻的自我革命。
党内展开了批判腐败现象和思想观念的运动,修正了一些错误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提高。
其次,中国政府加强了国家的法制建设。
195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规范了国家的政治体制。
宪法还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此外,权力制衡也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机构,实现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的分立。
这为政权威力的制约提供了条件。
在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改革所涉及的庞大利益调整,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新政治体制的不同意见和挑战逐渐浮现。
新政权必须面对这些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和对抗。
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国内外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困难。
例如,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压力。
地方政权与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变迁与挑战
地方政权与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变迁与挑战地方政权与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变迁与挑战近代中国的地方政权,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
这些变迁和挑战对于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责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和塑造作用。
一、清朝时期的地方政权形态及其局限性在清朝时期,地方政权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官派地方长官统治。
这一体制以官员的选拔和管理为核心,由中央政府派驻的地方长官管理各地的行政、军事和司法事务。
然而,这种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官派地方长官的腐败和贪污问题,地方政府难以有效地履行职责,导致治理能力不足。
其次,官派制度严重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难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二、辛亥革命后地方政权的变迁辛亥革命后,中国地方政权经历了巨大变革。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地方政权开始实行县、市、省级地方自治制度。
这一变革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自治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地方政府开始在教育、经济、卫生等领域开展改革,推动地方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变革进程并不平稳。
在北洋政府时期,地方政权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地方自治的权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此外,地方政府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割据等问题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方政权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方政权发生了重大变革。
新中国实行了强调党委领导的地方政权体制,并逐步建立起县、市、省三级的政权系统。
这一体制强调党的领导,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执行党的政策,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新中国地方政权变革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地方政府面临着农业集体化和农村工作的深化改革的任务。
地方政府必须适应并引导农民群众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同时还要应对农民问题、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自那时起,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转型,直至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并分析这些演变在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侵略和内外动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官僚制度,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手中。
这种制度导致了政治和对外侵略的加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和政治动荡。
1911年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清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制度从封建制度转向民主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颁布宪法、设立国民议会等。
然而,由于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成熟,中华民国领导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并且在内外压力下,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受到较大挑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中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中国在一专政下规划和管理国家的各种事务,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领导手中。
中国建立了一套以委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确保了对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
改革开放以及中国1990年代至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政治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政治制度也需要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中国领导逐渐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政分离、发展民主法治等,力图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政治制度。
然而,中国的政治改革也面临着困难和障碍。
一专政的体制导致了对权力分立和人权保障的严重限制。
领导对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的控制程度仍然较高,限制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由。
此外,地方领导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中国政治制度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然面临着挑战。
中国领导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加强领导与民众的联系,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以进一步改善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改革的宗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简介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
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到现在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具体的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2.目标总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具体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主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的重⼤改⾰》,供⼤家学习参考!
⼆、中国近现代的重⼤改⾰:
1、洋务运动:时间、⼝号、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历史作⽤。
2、戊戌变法:时间、标志事件、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性质、历史意义
3、新中国的改⾰开放:开端、经济体制改⾰⽬标、其他⽅⾯改⾰、重⼤成就、邓⼩平理论等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改⾰:
1、俄国1861年改⾰:原因、时间、⼈物、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
2、⽇本明治维新:原因、时间、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结果及原因。
3、美国罗斯福新政:原因、时间、⼈物、主要内容、典型特点、意义。
4、⼆战后德国、⽇本的社会改⾰:主要内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给中国改⾰开放的启⽰。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
1、⼆战前的苏俄(联):A、⼗⽉⾰命后,苏俄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B、新经济政策;C、⼯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度集中的经济政策体制的形成、特点、弊端;
2、⼆战后的苏联改⾰:A、赫鲁晓夫改⾰:重点、结果及原因;B、勃列⽇涅夫改⾰:重点、结果及原因;C、⼽尔巴乔夫改⾰:重点及其内容、结果及原因。
3、东欧国家的变⾰:①、原因: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②特点:A、南斯拉夫:B、波兰;C、匈⽛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结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之间的⽐较
1、商鞅变法与王安⽯变法:
(1)、相同点:①直接⽬的:富国强兵;②、都得到统治者的⽀持;③、性质相同;④、⽅式相同::都是⾃上⽽下的⽅式进⾏。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与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与变革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小国纷争不断,国家分裂与变革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
本文将就这一时期的国家分裂与变革进行探讨,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一、政治变革1. 封建社会的瓦解在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主要是封建制度。
然而,在这个时期,很多诸侯国内部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君臣关系发生变化。
诸侯国中的大夫逐渐崛起,独立于国君之外,形成以大夫为核心的政治势力。
2. 国家分裂春秋时期,小国纷争不断,以诸侯国为单位的国家开始分裂。
例如,成国、楚国、齐国等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形成了强大的诸侯国。
同时,一些小国因为内部争斗,瓦解分裂为更小的国家,如晋国、智国等。
3. 地方政权的崛起在这个时期,地方政权开始崛起,尤其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地方政权。
各地方政权在国家分裂的背景下,逐渐强大起来,对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也渐渐加强,导致国家的政治权力分散。
二、经济变革1. 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与国家分裂和农耕文化的传播有关。
各诸侯国纷争不断,为了增加战争物资的供给,各国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积极向其他地区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农业资源。
2. 市场经济的崛起春秋时期,由于国家分裂,各地区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贸易与物流逐渐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推动。
物品的交换逐渐由实物交换转向货币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3. 财富分配的不均虽然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财富的分配不均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个诸侯国通过战争扩张和征税等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主要被统治阶级所垄断,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三、文化变革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形成了著名的“百家争鸣”现象。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相互竞争、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文化传播与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与战争不仅导致了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也促使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最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新加坡的国大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不过是这些变化并不是西方式的。
不管人们评价如何,正是这些政治制度上的变化,使得中国有能力适应和消化社会经济变革,以及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变化。
那么,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呢?官方的意识形态,并不能帮助人们获得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实质性的知识,一切要从中国政治制度的实际行为出发。
因为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人们又进而要从认识这一政党制度入手。
简单地说,中国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一党主导下的开放型政党制度。
第一是开放。
开放最重要。
任何一个政治制度,如果不开放,就必然表现为排他性和封闭性。
只有开放,政治才具有包容性。
政治上的开放性,在西方是通过外部多元主义,即多党政治来实现。
理论上说,每一种利益都能够找到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党。
在中国,因为没有多党政治,依靠的是内部多元主义来实现。
内部多元主义表明政党的开放性。
社会上产生了不同的利益,执政党就向它们开放,把他们吸纳到政权里面,通过利益的协调来实现利益代表。
中共多年来致力于从一个革命性政党转型成为执政党。
在革命期间,政党要强调依靠一些特定的阶级和阶层,但作为执政党,其必须依靠所有的阶级和阶层,才能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共的转型不可说不快。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成功地解决了民营企业家加入执政党、进入政治过程的问题。
面临迅速崛起的社会组织和新兴社会力量,执政党现在又开始强调社会管理,致力于通过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扩展执政的基础。
随着社会基础的扩大,党内民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执政党在不断强调党内民主重要性,并寻找多种形式的党内民主的原因。
这种内部多元主义基础上的政治开放性,其有效性并不比其它任何制度低。
阿拉伯世界基本上既无外部多元主义,也无内部多元主义,多数政权表现为封闭性,有一个家族(君主政权)或者少数几个家族长期垄断政权,统治国家。
【史料及解析】地方行政制度及其认识
【史料及解析】地方行政制度及其认识(1)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在以后的某些朝代仍保留。
(2)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3)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有封国制。
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具有分裂的危险。
(4)蕃汉分治制:在辽境内,居住很多民族,汉族与契丹等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它的特点是民族分治,实质是阶级统治而非民族压迫,作用是促进了契丹的发展,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猛安谋克制:金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6)行省制: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7)僧官制: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但规定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兔,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8)八旗制:八旗制度是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由贵族控制,具有军事征伐、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意义
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意义①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因为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中央关系密切,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管辖,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③是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地方政权体制的重大变革;;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初步打破了过去依自然地理、地势为根据的旧模式);确立了国家的地方行政体系。
④行省面积过大、行省长官权力过于集中,到后期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4、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5、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
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进一步发展科举制。
)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再次,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6、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与行政体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与行政体制改革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与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与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就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目的及具体内容展开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取得全国胜利后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建立稳定统一的行政机构来推进国家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成为当务之急。
二、组建目的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旨在建立一个具有较高集中度的行政管理机构,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具体来说,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有以下几个目的:1. 统一全国行政权力。
由于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区行政机构的存在,各地的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着分散和混乱的情况。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可以将各地的行政权力集中起来,确保国家政权的统一。
2. 组织国家事务的高效运作。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可以使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提高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推动国家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
3.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可以改革旧有的行政结构,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行政体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三、行政体制改革内容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伴随着行政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简政放权。
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中央人民政府推行了简政放权政策,将一些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减少了冗长的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2. 行政体制重组。
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行政体制的重组,将各部委进行了分类整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行政机构体系。
这种改革使得各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避免了过多重复和交叉的行政工作。
3. 加强公共服务。
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注重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对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探讨
对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探讨引言20世纪是我国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其中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现象,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内卷化的概念内卷化是指在政治体制中,地方国家政权脱离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内部权力关系扭曲,出现组织利益维护、权力寻租等现象,最终导致政权的僵化和社会动力的丧失。
2. 内卷化的原因2.1 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内卷化在20世纪初期,我国的地方国家政权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权力往往过于集中在少数高层领导身上。
这种权力集中导致政权内部的权力关系失衡,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官僚主义等问题,进而引发内卷化。
2.2 激烈的群体利益竞争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面临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争夺资源、权力和利益,地方政权内部往往形成了一种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拉扯、内斗,导致政权内部的内卷化现象。
2.3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潮泛滥,导致地方国家政权内部出现了名利欲望的膨胀。
一些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追逐权力,不择手段地进行权力斗争,进一步加剧了内卷化的现象。
3. 内卷化的影响3.1 政府效能下降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导致政府官僚体系的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对于重要问题的处理常常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社会问题,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2 社会动力丧失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使得社会动力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和调动。
政府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往往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忽视民众的权益和需求。
这种情况下,民众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无法充分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受到抑制。
4. 解决内卷化问题的对策4.1 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地方国家政权内卷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和规范,增强政府官员的法治意识,可以有效遏制权力任性扩张的现象,减少内卷化的发生。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加快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在深层次,这已成为关系整个党和国家社会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党建设、政权建设、民主建设、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关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增强社会主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大课题。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已经成为我党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挑战和必须成功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加快改革步伐,不加大改革力度,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病就得不到及时根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很难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国家和社会其它方面的改革发展就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发展就难以较好地实现,国家政权就不会有更好的巩固和完善,国家政治竞争力就得不到更大增强。
从国家政治体制的整体组成来看,行政体制、司法体制、监督体制等各个具体方面,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同时其自身改革也对加快政治体制的总体改革提出了要求。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普遍提高,而现行政治体制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强烈的愿望。
总之,无论从国内和国外,还是从近期和远期的各种因素来看,都对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进行了学习和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这种崭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对保障和促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巩固国家政权,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秦汉时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秦汉时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在当时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央政权的建立、行政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制度的变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结束了各诸侯国的分裂局面。
这样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在秦朝,中央政府掌握了极大的权力,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地位。
第一,秦始皇迁都咸阳,集中了大量资源,发展了中央政权。
他实行了延平郡县制,统一了当时繁杂的地方政权,强化了管理的效能。
此外,他还取消了封建诸侯国,将地方分为三十六郡,任命郡守与律令官事实上上升为君主直接任命,对四方部族实行了严格的管理。
这些措施为后来的国家建立了基础,为中国统一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第二,秦始皇采用了奴隶制和集约化经济政策,推动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经济的发展。
他废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封建剥削,并采用土地国有制的方式,将地主的土地收归国家,发展公有制经济,使得农民能够自由耕作。
同时他大兴农田,流转公田,改善了土地利用效益,增加了国家财富。
这些经济政策为后来的封建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秦朝的灭亡也是一种必然。
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维持政权统一,进行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政治制度改革。
刘邦首先实行了郡县制,将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郡县,推行官僚制度,设立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
他还设立了丞相、御史等重要官员以协助其政务。
这些制度的设立为后来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除了中央政府结构的改革,汉朝还进行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为了巩固统一王朝的统治,汉朝推行了郡县制度,加强了地方政权的集中化程度。
这一制度改革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统一了行政管理,并为后来封建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同时,汉武帝还进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借鉴了秦朝的制度,采用乡试、会试以及殿试等考试,选拔合适的人才,加强了政府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素质。
改革开放简史3至4章
改革开放简史3至4章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改革开放简史》的第3至4章,讨论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一、政治变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在政治上,国家政权从一个集权式的制度逐渐向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重要决策,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
随后,在党和国家领导层的推动下,国家逐渐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包括选举制度、政府机构改革、地方政府经济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司法制度改革等。
其中,选举制度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一步。
选举制度的实行,让国家领导人得以通过选举而产生,从而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和民主化。
同时,国家也对各级政府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户口制度取消,实行了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流动体制,创造了一定的自由竞争环境。
二、经济变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首先,国家逐渐放宽对私营企业的管制,鼓励私人投资,扩大了市场经济的参与范围。
同时,国家实行的价格、工资、利息等政策的改革,放松了对企业和市场的管制,给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发展机会。
此外,国家开始改革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逐步实现以分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制,经济逐渐走向全民利益的方向。
1978年至1985年期间,中国经济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率逐渐提高。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文化变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变革。
其中,改革教育体制,推出了升学考试制度,取消了高分段招生和分数限制等管制,鼓励优秀人才的自由发展。
同时,国家启动了历史文化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再开发,对历史文化进行了复原和保护。
此外,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婚姻、道德等方面的变革。
改革开放中的政治体制改革
(二)成功地破解了党政不分、以党代 政的难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执政党如 何正确地处理党政关系,形成适合社 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领导体制和执 政方式。改革前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个 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实行 党的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 政;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包办一 切、干预一切。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成为政治体制的症结和改革的难题。 历经多年,十六大报告对此作出了准 确、完整的阐述:党的领导主要是政 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 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 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 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 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 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 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 地开展工作。
(五)确立了民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致 力于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
实行民主还是推行专制,是两种 根本对立的治国理念。不实行民主, 就难免滑向专制。历史不会忘记,十年 “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践踏了人民的民 主权利,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民主的趋 势,背离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康庄大道。 为了使中国回到正确的方向,在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 始终坚持认真总结民主遭到破坏的教 训和发扬民主的成功经验,赋予了民 主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坚定不移地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积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 层党组织的直接选举
我国的政权建设在“文化 大革命”中曾经走向极端,连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国家政权 化。在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中, 最基层的生产队也是一级政权 组织;在城市,1958年后随着 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 居委会逐渐演变为基层政权组 织,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 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的权力 机构。按照原有的干部管理制 度和条例,党对各级政权组织 实行了干部的层层任命。群众 只能接受被指派来的干部,而 根本不能通过民主选举自行选 择干部。
改革开放来我国政治体制成就
杨海蛟王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述评时间:2010-01-20 17:01 作者:杨海蛟王英字号:大中小点击:365次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社会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
时至今日,这一历程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形成了梯度发展、渐进改革的模式,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总结30年来中国政治体改革发展的成就,反对教条化的沾沾自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经验基础和实践指南,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得到转变,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增强建国之初,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领导国家的建设毫无经验。
由于继续沿袭了战争时期的某些做法,给国家、人民和党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从执政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0年来,这一认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得以实现。
1、执政理念上的变化,为执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
"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了"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从而确立了执政党领导职能改革和转变的总体原则和方向。
这一原则的落实使党的十三大做出了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即实行"党政分开"。
党的十四大审时度势地重新思考了党政关系这一重大问题。
而党的十五大则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将党政关系放在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深人考察。
从十五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体现了对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认识上的新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国家政权体制的重大改革
——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文化大革命’无法无天的局面,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口号,这是全国人民的大好事!”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83岁高龄的王汉斌向本报记者回顾30年前这段历史时,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
他字斟句酌,又字字坚定有力。
“当时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小平同志的话令王汉斌印象深刻,它也像一把失而复得的钥匙重新开启了中国民主法制的大门。
王汉斌总结说,30年的实践证明,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是个创举,它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保证了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高效运转,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观念意识从最基层得到了深入,组织方式从最基础得到了保证,职能作用从最日常得到了发挥,人民民主的政治权力从最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决策层的酝酿
记者:1979年,决策层基于哪些考虑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
王汉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文化大革命”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
当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为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如何践行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由于1954年宪法规定,地方人大闭会期间,由人民委员会行使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的双重职能。
这主要借鉴了苏联东欧议行合一体制的模式,当时在地方人大并未设立常委会。
对人民委员会的双重职能,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的彭真同志提出质疑:议行合一的体制不利于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也不利于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或者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记者:决策层对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怎样下的决心?
王汉斌:“文化大革命”中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职能均归属到革命委员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处理革命委员会,中央领导们的普遍意见是废除这一机构,恢复人民委员会,将革命委员会的权力交由人民委员会承担。
但这样做,仍然无法解决议行合一的老
难题,不少同志提出要成立地方人大常委会。
当时,彭真同志在写给胡耀邦同志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地方组织法中规定在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设想。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是通过修改宪法得以实现的。
邓小平:“我赞成第三方案”
记者:为什么最后修改了宪法?
王汉斌: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向中央写报告,提出三个方案:一、用立法手段把革命委员会体制固定下来。
这样做不赞成的人可能很多。
二、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委员会。
这样做,在名义上虽然取消了革命委员会,但对于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一定能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和改进。
三、县以上地方人大设常委会,并恢复人民委员会(包括省长、市长、县长等职称),这个方案可能比较好些。
小平同志批示:“我赞成第三方案,相应的这次人大只修改宪法这一条,其他不动。
这个问题建议在人大会前议一下。
”
之所以要修改宪法是因为如果只修改地方组织法,规定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委员会,设立人大常委会,这样会造成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与当时宪法规定不一致的状况。
小平说相应地修改宪法,其他不改,
所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修宪决议有八条内容,就是相应修改宪法有关条款。
在修改过程中,最初提出的草案是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委员会,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
后来于光远提出只作出决议而不对宪法进行修改,势必挑战宪法的权威,应该修改宪法。
还有的同志提出不要恢复人民委员会而是恢复人民政府,因为大家都喜欢人民政府这个名称。
所以在提交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时改为恢复人民政府不是恢复人民委员会。
彭真: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要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记者: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之初,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汉斌:起步工作很艰难。
因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是新设立的机构,很多地方人大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彭真同志提出每次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时候吸收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要求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立法,从列席中考虑地方人大怎样开展工作。
我记得,彭真同志在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后,都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的意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研究工作中的问题。
在座谈会上,彭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印发各地,促进各地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开展。
1980年4月1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第一次座谈会上,彭真同志作了《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的重要讲话。
他第一次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概括为4个方面: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对指导地方人大开展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充分履行职权,我们研究了如何加强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并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不包括党派、团体和企事业组织、学术团体的职务。
这样就可以使绝大多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兼任其他职务,是专职的,可以集中精力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做好。
“赋予地方人大立法权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记者: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汉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多有不同,全国人大的立法很难完全适应各地具体情况,所以,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较大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很有必要。
各地人大常委会经过30年的实践,成果卓著。
立法是人大的首要
工作,仅以立法为例,30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近8000件,法工委成了地方人大常委会中最繁忙的工作机构。
赋予地方人大立法权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按照1954年宪法的规定,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地方人大没有立法权。
所以,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1982年宪法以及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赋予了省一级、较大的市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记者:那么,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立法权如何划分?
王汉赋:区别主要是全国人大有专属立法权,即涉及国家主权、公民政治权利等最基本的制度,由全国人大立法。
除此而外的事务地方是可以立法的,但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记者: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据说当时对此颇有争论。
王汉斌:当时许多地方要求明确上下级人大常委会是领导关系。
但
彭真同志说,这并不可行。
上下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联系,但是,它们之间没有领导关系。
对政府的日常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要干预,不要越俎代庖,以免干扰宪法规定由政府行使的职权。
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直接对同级人大负责,并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
地方人大的选举工作,决定地方法院人选、检察院人选等等职权,上级人大都管不了。
实际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概括为三个关系:一是法律上的监督关系;二是选举上的指导关系;三是工作上的联系关系。
地方人大常委会也受双重监督。
一是它要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二是如果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决议不符合法律规定,上级人大常委会有权要求它自行纠正,如果不纠正,可以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这一点宪法、地方组织法都有相同的规定。
人大工作是一线,不是二线
记者:有人总认为到人大工作是退居二线,您怎么看?
王汉斌:当时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来自政府各个部门,老同志比较多,有人议论说人大是个“养老院”。
这个问题引起了彭真同志的重
视。
他说,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也是工作机关,不是“养老院”,不是“清谈清谈”、“建议建议”,而要依法行使权力,进行工作。
如今,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大虽然不是火线,但也不是二线,人大是一线,是在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线上。
这一点,大家的感受越来越深。
人大工作主要是立法和监督。
可以说,地方人大常委会一抓法规制定,事情就多了。
因为任何一部法规短时间都搞不出来,每部法规都需多个部门通力合作。
现在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经常一次通过几部法规,工作量可想而知。
记者: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您有什么期望?
王汉斌:彭真同志曾深有感触地说,我国长期缺少民主习惯,战争时期只能靠政策办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了全国性的政权,情况不同了,不讲法制怎么行?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靠政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办事。
当时彭真同志主张立法不但要从实践考虑还要从法理上考虑,从中外法律中学习,甚至制定每部法律都要研究外国法典。
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我驻外使馆协助购买西方法典共耗资4万美金。
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人大外国法典数量仍超过国家图书馆外国法典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