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观后感
游华西村有感1
游华西村有感华西村,号称“天下第一村”,虽说如此,但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我却有一点不以为然:一个小小的村,又怎么配得上如此的殊荣呢?2006年8月11日,苏州市国税三分局组织分局党员到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进行学习参观,带着去见识见识的心情,我们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道路两旁尽是普通的村舍和田地,我心中默想,也许华西村不过就是个人多点占地大点的村庄罢了。
可就在我想像华西村可能的概貌时,一幢幢欧式别墅映入眼帘,我心里暗暗吃惊,莫非是到了某个城市的别墅住宅区,这么多风格迥异的别墅就是在苏州也很难见到。
这时,一位导游先生上了车,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天下第一村”。
导游一上车就对华西村的现状娓娓道来: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
如今,华西村家家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
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
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有55人有高级职称,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
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
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华西村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近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现在,新的大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
按照导游的安排,我们也就开始了今天的学习参观。
无论是跟着导游参观,还是到村民家里做客,无论是听别人讲述,还是自己阅读信息,每一次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
吴仁宝观后感-作文
《吴仁宝》观后感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革命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革命主义。
这段激情澎湃的话语出自主角——吴仁宝之口。
他,是一个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人;他,是一个头脑发达,敢于创造的人;他,是一个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人。
他,是带领华西村脱贫致富的人;他,是引导整个江阴走向辉煌的人。
他的一生虽没有惊心动魄的奇遇,但却做过非同凡响的事情。
他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与花刺,充满了危险与困难,他用粗糙的双手拨开荆棘与花刺,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他用厚实的双脚踏平危险与困难,硬是开辟了一道直路。
是他,一直是他,不论日昼,不论春秋,用汗水与心血浇灌,用时间与生命建造,这就是华西村——天下第一村。
影片生动地再现了吴仁宝老书记穷其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四十多年历程:六十年代,他创新奋进,挑战命运,当别人一门心思想着种田时,他几经周折,办起了小磨坊;七十年代,他脚步向前,推动发展,当别人分田分户时,他努力劝说,整合土地半期五金工厂;八十年代,他运筹帷幄,目光深远,当别人忙于经济发展时,他毅然转头,走上了建筑道路,三顾陆老师,使其心悦诚服……这么多年,如一张张画鲜明的摊在我们眼前,从当初平淡无奇的水墨画,到后来色彩缤纷的水彩画,让我们在感慨万千的同时,不免钦佩起这位当之无愧的农村英雄。
一点点,一滴滴,一幕幕,一段段,这都是他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美好品质啊:拉回大磨盘时挥撒的汗水,送别家孩子上医院时奔跑的汗水,为弥补他人家庭遗憾而送出自己儿子时的泪水,为打造五金工厂操劳的身影,为引进人才奔波的疲倦,为扩大华西承担的压力。
他的成功之路,即是造梦之路。
正如他所言我说过的哪一句大话,没有实现啊。
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他以身先士卒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奋发图强的努力成就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是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未雨绸缪,廉洁奉公,为人处世,不正是我们要学习要做到的吗?心有多大,努力就有多多。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一、观影背景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干部担任乡村第一书记的故事。
这个年轻干部在乡村任职期间,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最终通过努力奋斗,帮助乡村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观影之后,我被这个故事所感动和启发,我深刻认识到了第一书记的重要性和责任。
二、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电影中,第一书记被塑造成一位年轻、敬业、有担当的乡村干部。
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第一书记的职责不仅仅是完成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承担起为人民服务、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责任。
三、第一书记的挑战与困难在担任第一书记的过程中,这位年轻干部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他面临的是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
乡村的资源相对匮乏,发展基础薄弱,致使农民收入低、生活贫困。
第一书记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引进合适的产业项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第一书记还要面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电影中,这位年轻干部恪守初心,不忘为民,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筹集资金来改善乡村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第一书记还必须面对一些不合理的乡村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思维模式。
电影中,这位年轻干部在与老百姓交流中发现,有些人对新思想、新观念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
第一书记需要通过耐心的开导和引导,让乡村群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推动乡村的全面进步。
四、第一书记的担当与奋斗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第一书记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毫不退缩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书记深入了解乡情民意,倾听百姓呼声,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为解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第一书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大力引进新的产业项目,挖掘乡村自身的发展潜力,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带领乡村群众逐渐走上了富裕幸福的道路。
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一书记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经费支持,细心筹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使交通通畅、教育资源充足,还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城市一样的便利和福利。
第一书记沈浩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
第一书记沈浩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第一书记沈浩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这是一个我们一直在讨论在学习的榜样人物,作为小岗村的书记,他的事迹是感人的,是不断激励着我们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第一书记沈浩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一起欣赏一下!01“九十六位村民为我按下红手印只为了让我多留任三年,我除了做得更好,还能做什么对得起他们”,这是电影《第一书记》中沈浩书记说的话,这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终其一生为人民着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带领小岗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生活。
电影中沈浩书记的表现与作为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他第一次来到小岗村的时候,他发现小岗村仍旧很贫穷,有些人家里的屋顶还是漏水的,还有些“村霸”占有村里的资源,而且整个村不够团结,凝聚力不强。
他在任职书记前,将小岗村历年来的资料都看了一遍,做了大量的工作,到达村里时,他又走访每家每户,询问村民近年来遇到的问题,还向有经验的老一辈讨教治理的经验,为的就是解决村民的难处,找到切合实际的办法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沈浩书记充分发挥了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都以身作则。
为村民修缮房屋、造路修路的资金和权利都是他向上级提交申请,和各地政府交涉才得到的,有时候他甚至要从安徽跑到北京,再从北京跑到上海,他不辞辛劳,为的就是早日实现村民的梦想。
他谨遵党的宗旨、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用自己的努力带领小岗村走向小康,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有家庭、有孩子,但是他为了把这个村的建设搞好,极少回家,他的第一要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才让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有做成什么有用的事情。
他秉正执法、不徇私枉法,清洁廉政、不图名利,他说过,“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他知道,当官的意义绝不是居高位,而是为人民做实事。
然而,在任职第六年时,他在小岗村租住的房屋中去世,享年46岁。
正是他为小岗村的村民、为中国带来了农村改革第一村,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他正是一名值得我们学习的党员。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华西村建于1961年,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着“华夏第一村”的美誉。
旗下的华西集团于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其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
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其实我们说到华西村的时候,大家更多的还是关注华西村的物质富裕。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能使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只够温饱的小村庄,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家家都住着别墅的“华夏第一村”呢?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想,华西村最大的财富,在于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敢于开创新的道路和她在精神层面的团结和凝聚力。
华西村开始主要以农业为主,那个时候华西村的土地七高八低,为了要稳产高产,华西村决定要平田整地,而与现在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平田整地都是要用体力劳动去完成的,全村人民无论是男是女,还是村里的干部,每天平均都要工作12——13个小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种粮食付出的劳动力多,投的成本多,利益却很少,他们毅然决然的发动了一场“改革”——“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了第一家乡镇企业。
五金厂的开办无疑是明智的,就在别的农村刚刚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在寻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华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老百姓参股,在全村人民的团结合作下,大力发展经济,成就了这个“中华第一村”。
华西村的经验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
民主和集中必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独裁专制;没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盘散沙。
这恰证明了毛泽东确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是对时下右派精英倡导的泛民主、滥自由的最强力批判。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模式,把好的模式与当地的实际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全镇上下人人谋发展,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观后感青山遮不住,比毕竟东流去。
梦魇般的十年文革已经过去,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轰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包产到户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由解决温饱到致富奔小康,中国农民在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
一批像华西村一样的富裕村庄,开始出现在大江南北。
华西村华西村以其富裕文明响誉海内外,华西村村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户户有100—1000万元的资产,每户还有1—3辆小轿车,有着很好福利保障,村内大型商场、舞厅、宾馆、娱乐场、影剧院、网球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现代化的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真正达到了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所提出的“南有钱庄、北有粮仓、中有天堂、特色村庄、天下无双”的总体目标。
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80多亿元,下辖8大公司,70多家企业。
2007年,华西村共实现销售收入超450亿元。
在华西村,华西金字塔是他的标志性建筑,7级17层98米高,华西人在旧的形式下却把它建造成中国独有的金顶宾馆,它不仅是为华西村年产数百万元利润的聚宝盆,同时也表达出步步向上欣欣向荣的豪迈精神。
华西村重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华西村以优越待遇欢迎外地人才到华西创业。
吴仁宝褒扬孝道,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晚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
华西村还重视从精神上提高村民积极向上的风貌。
华西村还把自己的村名和吴仁宝的名字作为产品品牌,其目的是自加压力,鞭策华西人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当然,华西村现在繁荣富裕与华西村村民40余年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40多年前的华西村却是一个“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又穷又苦的地方。
吴仁宝老书记,带领村民们顶风雪、冒严寒、平整土地,寒冬刺骨河水中,从河底捞出建电灌站的石料,从邻村买来石磨盘建起粮食加工……开始了40多年如一日奋力求发展的拼搏。
而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步一步鼓舞着华西村的村民,不断取得自己的成功,努力过上好日子。
华西村视频观后感(2012.10.1)
《社会主义华西村》视频观后感看着“天下第一村”老书记吴仁宝热情洋溢、幽默风趣的演讲视频,我好像来到了华西村,参观了从6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华西,也好像看到了华西村从一个普通小村到“天下第一村”的华丽转身。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这是吴仁宝的富裕观,即是共同富裕。
“不要儿子亿万富翁,只要华西人共同富裕。
”这让我想起了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品行。
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之一。
所以我说吴仁宝通古博今。
我们应该学习任何一位伟大人物身上发光的东西。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以祖国昌盛为己任,发奋图强,在国家临难之际,理性爱国,做出榜样。
作为令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有意识把中国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推向全世界。
吴仁宝说,他们的成功在于“不跟”,改革开放初期“分田到户”他们“不跟”,他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一分五统”是他们对生产关系的创新,这是他们经济迈向成功的基石。
西方经济学家有个说法: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取决于该种产品的供应价格,价格高,需求少,价格低,需求大。
其实有经验证明,有些时候,反其道用之,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不随大流的表现,另外还要以实际为基准,不要总是人云亦云,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走得更高。
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们都能体会到“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靠什么?靠的是奋斗,是坚持,是永不服输的精神。
但是现代社会仅仅靠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是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的,还要靠创新,靠在改进中借鉴别人的经验!海底捞董事长张勇的成功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海底捞一直坚持的培养合格员工,即成为“造人”,张勇将其视为海底捞发展战略的基石。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以仁待人,并能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走出自己的精彩!华西村重视人们精神内涵的提升。
“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他们以“六爱教育”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就是华西的聪明之处。
吴仁宝观后感3000字
关于出名的村子,由于吃过南街村的面,所以只听说过南街村,这次上课观看了《吴仁宝》这部电影,让我又认识了另一个村子。
影片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名字命名,带着观众走进华西村,走近吴仁宝,通过观看电影,我们真正地看到它的全貌。
一个村庄能够建设成现代化的都市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如何能想到,又如何能做到,吴仁宝究竟靠什么?这是部传记式的影片,影片不同于商业大片,既无催人泪下台词,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就是在这些普通平凡的画面和台词中蕴含的精神和力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
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是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则”。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华西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也看到了吴仁宝贯彻始终的不懈奋斗。
新世纪接收外籍记者的采访时,感人肺腑而又真真切切的话语时时响彻耳畔。
这个老书记,用他敏锐的目光和远见,质朴的话语、无私的情怀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拍手叫好?但在电影中,吴仁宝不是神的姿态出现,他也有犹豫的时候。
当家里的米都被他倒走捐出去,妻子含着泪问他:你就不给孩子留一点口粮?他有一点犹豫,作为爸爸,他也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大局当前,家庭需要些许的牺牲。
当老四坐在自行车前开心地与爸爸一起兜风时,我看到了他的犹豫,亲生的孩子送给别人,就算不担心孩子是否能衣食无忧,但肯定清楚孩子内心被父母“抛弃”的痛苦,但是,为了社员的幸福,他只得忽略,即使孩子一直误会着自己。
观看了电影,我很钦佩他公而忘私的工作品质,也为他凡事冲在前的精神而感动。
影片实事求是,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是无限的。
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有特色。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一、背景介绍《第一书记》是一部展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深入揭示了中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努力和奉献。
通过观看《第一书记》,我深受触动,对于农村发展和基层党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二、深化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在观看《第一书记》的过程中,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本片以第一书记的视角,展示了基层党员干部以及第一书记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和实践案例,我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重要性。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努力。
基层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这些努力为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观看《第一书记》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基层党建的重要性。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构。
在纪录片中,基层党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在基层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纪录片中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和第一书记在群众工作、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组织,发动和凝聚农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四、感受与思考观看《第一书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揭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辛勤付出和艰辛努力。
在对比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变化,也对于农村面临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城乡差距的存在。
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很多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需要帮助。
基层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需要更加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影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
下面是X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篇1电影,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影片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名字命名,带着我们走进华西村,走近吴仁宝。
影片生动再现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
正因为有了好的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华西从一穷二白的小华西,发展到今天成为“天下第一村”。
如果说华西村是共同富裕的典范,那么吴仁宝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
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
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如果要写成书恐怕要超几百万字,如果要拍成电视剧,恐怕要拍好几十集,就是上百集也不为多。
但,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顾群众的反映和当地的实际,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动不动就建形象工程、业绩工程,这里搞汇报、那里谈经验,目的就一个要名要利。
而吴仁宝要来了什么?他要来的是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来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
作为一名党员,一个支部书记,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1、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第一书记观后感》作为一个观影爱好者,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第一书记》。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一位青年干部担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忘初心,努力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故事。
影片以主人公刘志农任命为第一书记开始,他之前是一名城市的大学生。
刘志农毅然决定投身基层,到贫困山区担任第一书记,用他的知识和智慧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故事中,刘志农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更是思想观念的贫困。
他发现村民们缺乏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改变命运的勇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首先带领村民们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村民们逐渐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在于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电影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是,刘志农带领村民们修建水利工程,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的饮水问题。
在影片中,刘志农身穿工作服,带领村民们一起挖沟、砌石头、安装管道,他不仅亲自动手,还不断鼓励和帮助村民们。
在工程完成后,刘志农和村民们一起庆祝,他们将水利工程视为他们共同的努力成果,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完成。
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除了这一幕外,电影中还有许多温情感人的场景。
刘志农在和村民们交流时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他也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主动帮助村民进行农活、生产活动,推动村民们增加收入。
这些细节让我对刘志农的人格和品质产生了钦佩之情。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帮助村民们,使他们从心底里认同了他,愿意跟随他一起奋斗。
影片最后,刘志农和村民们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百姓脱贫致富的目标。
这让我深感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通过观看《第一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辛性。
基层干部不能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而应真正关心并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吴仁宝电影观后感篇一《吴仁宝》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乡村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
吴仁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华西村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
电影中,吴仁宝那种对发展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他始终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
他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之路,让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了如今的富裕之地。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于集体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恩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这部电影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我将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篇二看了这个视频,感觉很震撼,吴书记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思维还像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头发乌黑、谈话风趣幽默俨然不是一个八十多岁老人家的样子。
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干劲十足雄心依旧?吴仁宝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第一、他有信仰。
他是一名共产党,他有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条,用他的话作通俗的解释就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
正是这样一种信仰激励他带领村民们艰苦奋斗,村民们说,“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当时,全村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弯,40多条小河沟错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
年仅30多岁的吴仁宝带领村民制定了一个华西村规划,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就是他们的不辞辛劳才造就了华西,但是这位华西的英雄却非常低调,一身的衣服和他的身价不服,吃的也不是山珍海味,住的和别的村民比起来很是寒酸,一张老式的木床,被褥都已陈旧,外间两个单人沙发看起来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样式,扶手上的皮革已经被磨破,茶几上摆放着一部拨号电话机,裸露在外的墙皮几近脱落。
--天下第一村--读后感作文200字_读后感
读了>,这篇故事,我就非常佩服吴仁宝爷爷,也很பைடு நூலகம்慕华西村的人。
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的美名,华西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带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爷爷,1961年,华西大队成立,吴仁宝爷爷被任命为大队书记,他带领全大队干部一干就是17年,就说我们这里的农民,能干到17年时极为少见的,我真是佩服吴仁宝爷爷带领全大队一干就是17年,改革开放,今日的华西已经今非昔比了,家家都是小别墅,家家都有小汽车,就说我们这里的小乡镇的,有小别墅的还真不多,屈指可数,有小汽车的,在街上还能看见一些,华西村全村没有一家亏损,利润最高的有几千万元。天哪这也太吓人了,我们这里种田的,也有亏的时候,利润最高的有几十万元!
如果我也能到华西村去居住,那该多好!
韶山观后感1000字
韶山观后感1000字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
这里,既留下了伟人的足迹,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通过此次参观,我对祖国的繁荣富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个人责任与使命。
【韶山概况介绍】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中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毛泽东主席的故乡。
韶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参观韶山的感悟】
踏上韶山这片神奇的土地,我深切感受到了伟人故里的氛围。
参观毛泽东故居,目睹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成立付出的艰辛努力,令人敬佩。
【韶山精神的意义】
韶山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韶山的具体体现,它包括热爱祖国、英勇奋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
韶山精神不仅是韶山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这里,我深刻理解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力量。
【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联系】
参观韶山,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每
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国家的繁荣富强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我们要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
此次韶山之行,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明确了人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始终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第一书记》观后感_1
《第一书记》观后感《第一书记》观后感1今天下午,吴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名叫《第一书记》。
我一开始以为讲的是一些纪录片,可是后来,我就发现它其实是讲一个贫困儿童的故事。
这里面讲了三个在农村里面的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读初一,帮助妈妈撑起这个家的潘绍强。
第二个是读高二,梦想是考上北大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大姐姐,欧子妍。
第三个是山区的孤儿,杨六斤。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六斤了。
为什么说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呢?因为他是一个没有亲人的关爱的一个孤儿。
他的爸爸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她的妈妈也在他七岁的时候转嫁给别人了。
他每天就帮人家放牛和喂猪,每天去吃那些野草,来充饥自己。
我从六斤身上我学会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勇敢坚持下去。
成为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第一书记》观后感2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参加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的路上,我给自己准备了一包纸巾。
根据八个月前在小岗村采访的经验,这是有必要的。
当时的情景,是媒体同行们集体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早就听说这部电影从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员来承担,首映式也果然星光熠熠。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影的人们安静了。
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
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
相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听人描述、查看资料而想象的场景,电影的画面、声音等等带来的,是更直观具象的冲击力。
比如,影片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我所见到现在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第一书记》观后感3今天晚上,我和妈妈看了《第一书记》这个电视。
好感人呀!一个八岁的男孩一放学就去山上帮奶奶挖野菜,有一次还摔倒了呢。
在学校同学都不跟他玩,说你都没有爸爸妈妈,不跟你玩。
学习吴仁宝观后感600字心得
学习《吴仁宝》观后感600字心得学习《吴仁宝》观后感600字心得好久以前就听说华西村享有“天下第一村”的佳誉,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的率领下迅速进展走一起富裕的道路。
以前只其一不知其二,观看了电影《吴仁宝》以后,才完全了解华西村在吴书记的率领下成为天下第一村的奋斗历程,对吴书记的佩服和崇拜之情油但是生。
在吴书记身上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值得咱们大学生村官在尔后工作中尽力学习的。
要学习吴仁宝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吴仁宝书记在治理村子、带村民致富的历程中展现了一个敢想、敢做、敢当,实事求是而又勇于改革、擅长创新的领导人形象。
从一个仅有0.96平方千米、1500多人、人均分派53元的江南穷村蜕变到现在一个家家别墅、轿车,坐拥巨额资产的“天下第一村”,可敬可佩可叹,这与吴书记的治村理念、超前意识及敢试敢闯的拼搏精神是分不开的。
吴书记谦虚地说这是因为他们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走贴合本村实际的进展之路。
咱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就就应坚持实事确实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要多学、多听、多做,多做调研,多和村干部和群众交流,凡事都就应虚心请教,如此才能更好的为村里致富进展谋前途、谋利益学习吴仁宝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
在影片中,吴仁宝为了救活村民的小孩徒步跑了几十里路到县医院,为了抚平一户村民的丧子之痛,吴书记把自己的小儿子送给村民当儿子,谁家碰到困难他老是第一个冲上前去。
从狠心购买大磨盘到迎风开办小五金厂,再到以后弄农副产业率领群众慢慢走向富裕的道路,这一幕一幕情节都让人感动,这种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是大学生村官就应学习的,只有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把群众当做亲人,咱们才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如何才能当好村官吴仁宝有句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党员和干部的职责,也道出了他对村官的明白得。
从担任村干部的那天起,他就把率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奋斗目标,几十年殚精竭虑、矢志不移,使华西村富甲天下,而他自己和老伴仍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旧楼房里,无怨无悔,何等境遇!吴仁宝讲方式。
全面实现世界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doc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街道组织参观了华西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进入华西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而特别是那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
站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
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其每户内部装潢富丽而豪华。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
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
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
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
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参观完华西村,我想了好多,华西有今天,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值得总结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干部群众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高度统一,40多年来,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引导华西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了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
华西村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
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2021年华西村观后感
How self-discipline you are, how free you ar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2021年华西村观后感2021年华西村观后感篇一:参观华西村的感想华西村建于1961年,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着“华夏第一村”的美誉。
旗下的华西集团于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其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
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__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其实我们说到华西村的时候,大家更多的还是关注华西村的物质富裕。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能使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只够温饱的小村庄,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家家都住着别墅的“华夏第一村”呢?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想,华西村最大的财富,在于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敢于开创新的道路和她在精神层面的团结和凝聚力。
华西村开始主要以农业为主,那个时候华西村的土地七高八低,为了要稳产高产,华西村决定要平田整地,而与现在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平田整地都是要用体力劳动去完成的,全村人民无论是男是女,还是村里的干部,每天平均都要工作12——13个小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种粮食付出的劳动力多,投的成本多,利益却很少,他们毅然决然的发动了一场“改革”——“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了第一家乡镇企业。
五金厂的开办无疑是明智的,就在别的农村刚刚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在寻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华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老百姓参股,在全村人民的团结合作下,大力发展经济,成就了这个“中华第一村”。
华西村的经验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
民主和集中必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独裁专制;没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盘散沙。
这恰证明了毛泽东确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是对时下右派精英倡导的泛民主、滥自由的最强力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观后感
2012年8月25日,刚上岗两周多的时间,淮安市就组织各个县区新老村官代表和基层领导同志到本市人民大会堂观看锡剧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翻天覆地大变化。
话剧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方式展现了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如何从一个平穷落后的小村落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
观看视频和锡剧表演后感慨颇深,华西有今天,主要原因是什么,关键靠什么,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首先华西的今天靠的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带领本村领导和村民引导华西改革和发展。
华西村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这条新型道路引领下,吴仁宝书记书记带领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实现了村里经济大发展。
其次华西能有今天的辉煌,坚持制度创新是重中之重。
他们从华西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创造性的提出了“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会制”,这一层层精密配合联系的运营制度,来实现企业高效益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
这些先进理论和创举,给
华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再次华西能够一直有序不断的发展,关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华西村从创业初开始,一直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贯穿始终,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也有效发展旅游业,倡导绿色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华西能有今天的辉煌历史,不只是单纯经济上富有了,而是“物质精神的双富有”。
坚持两手抓才最有效做可靠,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目标。
华西的发展已成为历史,但是精神力量、鼓舞之气永不谋灭。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村官更应该以此为动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
做为基层第一线的干部,首先要踏上农村这片热土,倾听老百姓新声,学习吴仁宝书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既和老百姓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尽自己所能,带动本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