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创建学习型社区

合集下载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一)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包括三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

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

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

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3)教育具有终身性。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

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

他说:“整个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社区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社区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培训,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际、发展和享受的载体。

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强调“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教育应当以发展人的身心健康、智力、心理和社会性为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也应当以居民为本,以教育者为中心,设计和开展特色课程和活动,使居民在学习、理解、实践和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社区教育应当立足于社区,紧紧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居民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和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方式,如开展微型课程、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居民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社区教育还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需求,引导居民学习新知识。

社区教育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社区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居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信心,使其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在实践中,社区教育也必须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因为每个居民的学习需求和预期可能不同。

因此,社区教育应当在课程和活动设计上注重差异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针对青少年的生活安全教育、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教育等。

最后,社区教育实践要注重评估和反思,以促进教育实践的提高和完善,如实地考察、课程评价、教育效果反馈等。

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教育模式,必须在实践中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立足于社区,紧紧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居民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需求,加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育功能,注重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反思,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对“社区学校共建”活动的启示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对“社区学校共建”活动的启示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对“社区学校共建”活动的启示作者:夏婧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7年第09期摘要:目前,我国多地开展了“社区学校共建”活动,以期建立起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达到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我国“社区学校共建”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社区学校共建”认识不足,学校中心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双方资源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学校系统相对封闭,社区难以参与学校的运行。

针对以上问题,将“社会即学校”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共建活动,明确“社校”合作关系;要加大学校资源开放力度,挖掘社区特色资源;要鼓励社区参与学校运行。

关键词:社会即学校;社区学校共建;启示学校和社区有着许多联系和共同的利益需求,两者的沟通与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多地开展了“社区学校共建”活动,这正是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

学校向社区开放资源,社区为学校提供发展动力,学校与社区互相沟通、双向参与,使社区在推进自身的发展与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上赢得了学校的支持与参与,同时又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与合作。

然而,在二者的沟通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社会即学校”思想进行解读,从而对“社区学校共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思路。

一、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内涵“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社会即学校”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即以社会为学校。

陶行知把没有生活的教育、学校和书本称为“死教育”“死学校”和“死书本”,他认为学校里面的东西太旧太少,学校是一只“鸟笼”,学生是笼中“鸟”。

因此,需要彻底跨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沟通结合,把“鸟儿”放飞到天空中自由翱翔,这样才能成为适应自然、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

在社区教育中践行“行之理论”———论陶行知社会教育理论对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 黄云龙[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尤其是在提倡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和加强“教学做合一”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有着现实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社区教育[作者]黄云龙,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生活教育实践、呕心沥血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构建“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理论。

用生活教育理论建构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是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一、“生活即教育”与社区教育1、“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看作是教育的原型,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因此他主张,有什么样的生活,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这种观点早在1918年发表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就已表述过。

他说:“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有关于职业之生活,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有关于消闲之生活,即有关于消闲之教育;有关于社交之生活,即有关于社交之教育;有关于天然界之生活,即有关于天然界之教育。

”概言之就是“生活即教育”。

但是,这里的“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即是”或“等于”。

因为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用教育去指导生活、改造生活,使人们“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

所以,陶先生在1936年发表的《生活教育之特质》中强调指出:“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在同一社会,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

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指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

”可见,生活教育的实质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

2、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与生活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2)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2)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贾汪区大吴中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把一生的精力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广博胸襟和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并将持续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

多年来,我校不停循着陶行知先生的踪迹前行,坚持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一、践行陶行知思想,打造有魂的学校文化陶行知先生以为: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

在陶行知看来,人会遇到文化的影响,而这个文化需要教育去创生;教育自己一定是一种种类的文化,教育还应当不停地发展和创新文化。

所谓学校文化应当是指一个学校所拥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从内容上讲,学校文化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从性质上讲,学校文化属于隐性教育,对人有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表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点的反应,同时也是学校培育高素质人材的内在要求。

优异的学校文化直接有力地影响、改良和调理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修养品位。

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魂,这个魂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

只有牢牢环绕魂去打造,学校的各样显性文化建设才有中心,各样建筑才有生命,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才有思想。

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着重以魂立校。

学校从科学发展的高度,从培育未来合格公民的视角,吸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自主学习、民主管理,确定了自主、民主的教育理念,并据此展开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到的学校文化系统。

1.环绕教育理念,建设优美校园。

陶行知先生在创立南京安徽公学时曾指出三个办学目标,此中第二个目标就是改良环境,要有美术精神,并指出我们关于周围的环境,最忌是偷安,狼狈为奸,乐天任命、不了了之,并主张改造应当秉承美术的精神,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环境出现和睦的气象。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必需前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

而社区教育,则是将教育活动直接融入社区生活,为社区成员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和成长机会的教育形式。

由于社区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如何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和社区建设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览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生活出发”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和“质疑做学问”的科学精神等。

二、社区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的、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种终身教育形式。

它以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各类课程、活动和项目,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机会,助力居民提升素质、增加社交与专业技能。

三、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一)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环境条件。

社区建设者应当倡导全员参与学习的氛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引导居民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这涉及到社区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空间的规划和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二)鼓励自主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主动学习能力。

社区教育应当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法,引导居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三)开展实践教育陶行知提出“从生活出发”的教育方法,强调将学习与实践结合。

社区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方式,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四)尊重个体差异陶行知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

社区教育应当尊重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使每个居民都能够在社区教育中得到满足和发展。

(五)鼓励创新思维陶行知提出“质疑做学问”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研究。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社区教育是针对社区居民进行的公共教育服务,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而陶行知教育思想则是一种重视实践、注重个性和自由、以培养全面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贯彻于社区教育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有助于培养更多综合素质优良的社区居民,推动社会进步。

当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如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不够细致、居民参与度不高等。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并逐步提升社区教育的实效。

首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实践、个性和自由”。

社区教育应当充分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为目的。

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居民群体,贴近他们的兴趣和特点,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实用知识以及有益的心理建设课程,让他们得到实际的提升,并且将课程培训内容与社区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居民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

其次,陶行知教育思想注重培养的是全面人才。

社区教育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而是要关注他们在多方面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居民。

因此,社区教育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包括文化体育、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培养社区居民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社区教育应该让居民了解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和了解社区文化,让居民对社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

第三,陶行知教育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

社区教育应该注重开拓居民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主决策和自主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

社区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以鼓励居民多思考、多动手为主,让他们有机会学以致用,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应该重视活动互动,让居民在互动中吸收知识、交流经验,培养社交技能,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社区教育要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社区教育是一种基于社区资源和需求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通过社区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社区整体素质。

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对于社区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社区教育中忠实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学以致用,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社区教育应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习真正与社会生活相连。

首先,社区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

社区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社区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中的实际活动,如社区清洁、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其次,社区教育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通过社区服务,学生可以了解社区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中学,学中实践,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独特性。

社区教育应注重个体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首先,社区教育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涵盖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综合需求。

同时,社区教育也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音乐、艺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其次,社区教育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培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社区教育应倡导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

首先,社区教育可以开展团队活动,如团队项目、团队合作等,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其次,社区教育还可以建立学生社区,提供交流和互助的平台。

学生可以在社区中分享学习心得、解决问题、互相学习,从而促进彼此的成长。

社区教育不仅要重视个体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未来的国民。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我们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将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陶行知与生活教育思想的介绍陶行知(1891-1946),中国近代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理念的总结,也是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贡献。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他提出了“体验论”、“自由教育”、“生活教育”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对于指导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挑战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是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础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

然而,与此同时,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缺乏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当前,学生面临着大量的课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困扰,而缺乏对生活、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和培养。

这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也制约了他们对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教育评价体系过于重视成绩和排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只追求分数而不关心真正的学习和成长,也阻碍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1. 引言1.1 回顾陶行知思想的重要性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事业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思想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陶行知思想强调自由探索与实践。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探索知识,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思想倡导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他强调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

这种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探讨陶行知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陶行知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综合能力,这有助于塑造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陶行知思想提倡自由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校园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活力。

陶行知思想倡导建立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尊重、信任、关爱,营造温馨团结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思想推动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课外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陶行知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全面发展、自由探索与实践、亲和和谐师生关系、多样化发展等方面,更是在推动校园文化不断进步和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和文化人,他的思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陶行知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教育的独特观点和实践中,他倡导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这些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陶行知看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促使学校积极关注学生的文化需求,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陶行知提倡自主学习,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

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和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陶行知认为,学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校通过教育和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促进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参与。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育学习型的组织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育学习型的组织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2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育学习型的组织覃明兰(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五中学广西藤县543300)【摘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陶行知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独创性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1946年,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谈到:“教学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学习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

”【关键词】教育思想培育学习型组织【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研究项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C09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03-02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特别强调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践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构建一支师陶践陶学陶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引领,构建学习型的教师团队(一)以理论为先导,促师学陶为目的1.让教师明白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精髓:“从前是先生教,学生学。

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

故教而不做,不是先生;学而不做,不是学生。

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

真教,才是先生;真学,才是学生。

这就是我们主张的“教学做合一”。

”2.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在于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操的教学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与当前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doc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与当前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doc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与当前社区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苏州市吴江区社区培训学院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1.背景(1)学校的转型。

2010年经吴江市政府86号文同意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增挂吴江市社区培训学院牌子,学校的功能需要拓展,定位为县级区域内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的龙头。

(2)社区教育需要理论的指导。

在我国,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别,谁去做、做什么、为谁做、怎样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回答。

(3)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涵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内容,像终身教育的、社会大学的思想等,在发展社区教育中可以得到启发。

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大学办学的方向,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大众的幸福。

办学的条件,以简单为原则。

办学的人员,以社会之人为先生、同学和学生。

2.课题的研究内容(1)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2)从不同的社会背景看如何实现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3)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对当前社区教育实践指导的研究;(4)以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丰富和促进当前社区教育理论建设的研究;(5)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对当前社区培训学院建设的指导意义的研究;(6)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对社区教育教学关系构建的指导意义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一年情况1 .一年的活动(1)重读陶行知,进一步领会其社会教育的思想。

(2)寻求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与当前社区教育的结合点,落实在对当前社区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之中。

(3)以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针对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困惑,开展亲子教育读书会活动,得到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认可,“学做好爸爸,学做好妈妈”成为连孩子都说的一句支持性语言。

此项目贯彻陶行知办社会大学的思想,无专职的老师,无奢华的场所,无任何收费,但家长们乐此不疲。

针对家庭教育中祖辈教育的失当和越位,由我们设计、主持,在老年大学开设了隔代亲子教育课程,老年朋友们对此的评价是“这是一门功德无量的课气针对老年人在生理保健的同时,需要心理保健方面的指导,在老年大学开设了老年心理保健课程,课程开设之初只有10来人报名,到第二学期发展到30多人,得到老年朋友的认同。

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对当前社区学院建设的几点启示

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对当前社区学院建设的几点启示

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对当前社区学院建设的几点启示(215200)苏州市吴江区社区培训学院方拥军摘要: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社区学院的建设依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关于社会大学的类型、社会大学运动的任务、社会大学的办学方向、社会大学课程的设置等思想,对于我国目前社区学院的办学思想建设、办学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社会大学社区学院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师范学校、大学,既有关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论述,也有对非正规的和非正式的教育的探索。

陶行知晚年的社会大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他于1946年1月在重庆开办的重庆社会大学则是其社会大学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虽然举办的时间不长,但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社区教育,尤其是各地所开设的社区学院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陶行知社会大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社会大学运动》和《社会大学颂》两篇著作之中,主要有:一、社会大学的类型。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大学有两种:一是有形的社会大学;二是无形的社会大学。

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大学不同于正式的学校,不同于陶先生以前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那些可以说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而社会大学是非正规或非正式的教育形态。

按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有形的社会大学属于非正规教育,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但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相比,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无形的社会大学则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它与非正规教育相比显得更为随意,没有具体的机构,没有组织,没有目的和计划,按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就是只有社会而没有“大学”之名,它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人类都是先生,而且都是学生。

陶先生所描绘的无形社会大学有如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愿景。

二、社会大学运动的任务。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大学运动的三大任务:把无形的社会大学当作我们自己的宝贝,运用它来教育我们自己,使自己和同伴近邻养成好学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把这个意思打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这是社会大学运动的第一任务。

浅谈陶行知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教育学院小教09语文王银微27号摘要:,教育公平是是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他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主张,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的美好理想。

研究和借鉴陶行知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对于我们在现实教育中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现实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理念。

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浪潮中,教育公平是是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提倡各种教育运动,将教育公平摆在极为重要的位子上。

陶行知平民教育的精髓是“让全中国的人受到教育”。

一、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形成的过程陶行知的教育公平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平等”是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陶行知的教育公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1、萌芽和提出阶段(1914—1919)陶行知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

1914年,陶行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面对当时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现实,他明确地提出,应该“视人民为社会之主体”,并将追求自由平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当做了己任。

毕业回国后,他着手为人民大众办教育,这是他将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的开始。

2、形成和发展阶段(1920—1945)从1920年夏开始,陶行知开始创办暑期学校,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筹备会等,从此,投身平民教育成为他为大众而奋斗的重要起点。

他认为,中国最广大的民众在乡间,所以“平民教育是到乡间去的运动”。

1931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的运动,把教育的对象由农民变为“农工劳苦阶级”。

在陶行知的心中,普及教育就是义务教育。

后来他又提出了“人民第一”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这可说是他终生献身于大众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其志向之坚定,其用心之良苦,跃然其间。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摘要: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源于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在阐述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活对教育的决定意义。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运用“生活即教育”思想指导学生社区建设,对于探索学生社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学生社区社区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中心的,包括公寓周边的生活服务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学习场所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生活、自学、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生活区域。

学生社区是学生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索学生社区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社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内涵“生活即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

对于生活教育的定义,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而对于“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籍由此从三个方面解读:第一,从教育内容层面来看,是“给生活以教育”,即对生活进行教育。

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活也必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生活同样具有教育意义,自然,学校生活中的教育、管理、服务乃至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都属于教育范畴。

第二,从教育方法层面来看,要“用生活来教育”,即以生活影响生活的教育,用好的生活引导和改造不好的生活。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

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他还在《生活即教育》中指出,“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与互动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与互动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与互动活动中的实践运用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儿童成长与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与互动活动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得到很好的实践运用。

陶行知强调自然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自然的亲近和感悟,儿童可以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知识。

在自然角的环境创设中,可以根据陶行知的思想进行以下实践运用:1. 创设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在自然角中,可以通过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元素的布置,营造出多样化的自然环境。

例如可以种植一些易于养护的绿植,摆放一些木制的小动物雕塑等,使儿童在自然角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2. 提供自然探索的机会在自然角中,可以设置一些自然探索的小道具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捕虫网等,让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索,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美丽。

3. 营造自然交流的空间在自然角中,可以设置一些供儿童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如小型的园艺小屋、树屋等,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可以尽情地玩耍和交流。

除了环境的创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自然角环境互动活动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实践运用。

在自然角中,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自然互动活动,如种植、观察、探索、游戏等,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1. 种植体验在自然角中设置种植区域,提供种子、土壤和工具,让儿童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小型的植物,如花草、蔬菜等,从中体验到种植的乐趣和成就感。

2. 观察探索在自然角中设置观察站点,放置一些生态鱼缸、昆虫栖息地等,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3. 自然游戏在自然角中设置一些自然游戏区域,如沙池、水池等,让儿童可以尽情地体验沙水游戏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学习到自然的规律和美好。

念陶,学陶,做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念陶,学陶,做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念陶,学陶,做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念陶,学陶,做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引言: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伟大先驱和开拓者之一,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强调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

他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幼儿教学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尤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理论基础与内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教育目的则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

因此,陶行知主张通过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创设真实、丰富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感知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综合能力。

二、意义与价值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生活实践,让孩子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 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生活教育以孩子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让他们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生活教育以社会实践为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实施策略1. 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等,为幼儿提供接触真实生活的机会,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创建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中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例如模拟餐厅、医院等,让幼儿在这些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真实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3. 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如独立穿鞋、洗手、整理玩具、植物种植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4. 注重情感教育。

生活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创建学习型社区
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魏琴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他为万世师表。

他的求真、博爱、创新、奉献的人格魅力及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不仅是教育界的楷模,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楷模。

然而仔细琢磨,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能指导学校教育,而且也涵盖了社区教育,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现代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他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仍体现了现代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高科学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在今天创建学习型城区中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001年上半年,我社教办与辖区内上海市创造教育研究所、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两所研究机构共同联手,把学陶师陶引进社区,以社区为载体,开展了“以陶行知为榜样,学做真人,终身教育,建设新社区”为主线的系列活动,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结合起来,为拓展社区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

闸北报、区陶研之光、区社区教育网站等宣传媒体曾先后六次以上刊登我社区学陶师陶活动情况和照片,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肯定。

一、社区是学做真人的大舞台
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提出的求真和学做真人,就是教育人们要追求真理,做一个行为高尚、品德高尚、富有心灵美、行为美、富有改革创造精神的人。

陶行知的谆谆教诲仍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学习型城区追求的目标,社区教育具有培养和提高人们素质的功能。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陶行知,我们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发挥他们的作用,请创造教
育实验基地和田路小学故事队为居民讲陶行知故事:点石成金、诚实无华做真人、陶校长教我怎样做人等。

组织专题报告会,请当年陶行知的学生、上海师大教育系教授、中国陶研会常务理事、市陶研协会副会长吕长春作“陶行知与终身教育”主题报告,向居民宣传陶行知的崇高品质及其教育思想。

陶行知那种满腔热血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社区居民,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楼组、小区的建设中,人们盼望着伟大的博爱和奉献精神。

社区是学做真人的大舞台,社区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主旋律,真善美,假恶丑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不少居民和楼组长,以现实生活中的正反面例子,教育和鼓励社区居民,用生活教育人,生活需要而教育,教育的生活才是向前向上的生活。

在社区开展学陶师陶活动中,广大居民纷纷表示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学做真人,改善人文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社区是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的大熔炉
党的十六大提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号召,这是民族振兴的根本所在。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提倡创造教育,他认为这是一种“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能有热烈的兴趣。

辖区内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正是如此,它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小发明家。

在社区科普节活动中,社教办抓住各种教育时机,为社区居民开讲座,曾请上海市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原和田路小学金礼福作了“陶行知与科普教育”主题报告。

金校长以和田路小学开展创造教育20年的经历,总结出创造教育“十二技法”即: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搬一搬、缩一缩、连一连、仿一仿、变一变、改一改、代一代、反一反、定一定。

使居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十二技法”为人们展示了一种
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引发了广大居民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还组织居民参观了和田路小学“变废为宝展览室”。

居委干部和居民深有体会地说,原来,发明创造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领域,浅显科学人人可实践,只要热爱科学,对科学发生兴趣,发明创造就在你身边。

在社区科普节活动期间,不少居委会和志愿者结合环保宣传,用废塑料瓶制作富有艺术性和想象力的废电池收集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美化了家居。

一位学生小居民还写了篇“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文章,呼吁公民增强环保意识,各居委会写科普篇文章二十多篇。

受“十二技法”的启发,社教办还收到社区居们学科学,用科学,为社区建设出金点子十多条。

实践证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行动教育理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区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实践能力,社区是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的大熔炉。

三、社区是互动学习的大课堂
互动学习是学习群体中通过学习、交流、实践的互补性,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学习型家庭、楼组、社区的创建都通过这种形式达到的,社区是互动学习的最大课堂。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教学做合一,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

光学不做,或者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正是社区学校的深动写照。

为满足社区各层次人群学习的需求,街道办起了社区学校,共同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爱好,使学员们走到了一起,“教学做合一”也成了社区学员的共同目标。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
上学的是学生。

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

社区就是一所人人都可以学,能者都可为师的互动学习的大学校。

在暑假里,学生们都回到了社区,如何把学校素质教育在社区教育得到延伸,社教办组织居民和学生开展“教学做合一,社区更美丽”互动性学习系列活动,找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点,在游戏中,亲子沟通、师生融洽、邻里互助等都得到了提升。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小孩自动教小孩,大人、小孩互动学习的情景比比皆是,居民们制作了许多工艺品,区陶展馆还展示了部分居民的创造作品,极大地鼓舞了居民的创造热情。

在展示会上,市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创造教育专家金礼福同志对社区开展“教学做合一”活动作了精辟的点评,充分肯定了社区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社区教育的新举措。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涵盖了社区大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进社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社区开展学陶师陶的教育活动,不仅拓展了社区教育,又为创建学习型社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点评:
文章的一大特色是把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与当今整个社会所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联系起来,把社区生活作为培养和提高现代人素质的重要阵地。

文中提出的“社区是学做真人的大舞台”、“社区是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的大熔炉”、“社区是互动学习的大课堂”观点新颖、有见地。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通过开办几次讲座、活动就能建立起来的。

要在居民心中树立这种理念,通过学习提高市民的素质,积极调动每个居民参与到其中来,并深入持久坚持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