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说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说课稿 ⼀、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学数学⼆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学过了长⽅形等基础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先通过观察⽐较⼀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引⼊线段,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

接着结合学⽣熟悉的物体,让学⽣明⽩直尺,⿊板的边以及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

通过⽐较不同长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最后教学⽤直尺和其它合适的⼯具来画线段。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的年龄特征,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标: 1、知识⽬标:初步认识线段,理解概括线段的特点,学会画线段。

2、能⼒⽬标: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进⼀步增强学⽣的好奇⼼,感受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来主说是⽐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所以清晰地建⽴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线,长⽅形纸,⽔彩笔,直尺等。

⼆、说学⽣ ⼆年级学⽣还不能⽤完整的语⾔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定难度。

同时他们喜欢动⼿,有极强的好奇⼼和求知欲,这些⼜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和学法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感觉,强调学⽣的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为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获得⼴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新理念。

所以本节课,我将以学⽣为主体,引导学⽣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要采⽤愉快教学法,体验感悟法,引导探究法,让学⽣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掌握新知,在实践中感知线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体验⾃主探究,合作交流,动⼿实践等学习⽅法,发挥学⽣的主体作⽤,让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感受数学的魅⼒。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通用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通用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通用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并逐步形成思考、探究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能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后继学习的情感与积极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1、直观教学法。

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

2、活动体验法。

新课标提倡“做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和估计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线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他们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基本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和有限长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绳子等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线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线段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和有限长度。

3.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和估计能力。

4.总结提升: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线段的特点,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线段——-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认识线段说课稿7篇

认识线段说课稿7篇

认识线段说课稿7篇认识线段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线段》。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此前,同学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常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二班级同学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肯定难度。

同时他们喜爱动手,有极强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同学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要求同学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同学经受观测、操作的过程,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技能、操作实践技能,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测、操作、争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三、教具和学具:教具预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学具预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四、教法和学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协作引导发觉、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中着重指导同学如何观测操作,指导同学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沟通。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六个部分:流程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2分钟〕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许多条路,只有中间一条路是直的,用红色的线段表示;其它路径都是曲线。

启发同学思索:小明从学校回家,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地利用了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发觉,这条路由于直,所以近。

使同学直的概念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同时,在情境中渗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流程二:反复体验,认识线段〔8分钟〕这个流程分三个层次教学。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线段》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含义,并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理解线段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点,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表示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尺子、直尺、绳子、图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线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3.动手实践: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巩固对线段的理解。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线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线段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线段的特征: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是有限长的3.线段可以用尺子测量长度线段的表示方法:1.用箭头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2.用数字表示线段的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线段的认识,并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分,以及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绳子等教具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线段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点。

3.学生操作:学生用直尺和绳子自己动手测量线段的长度,体会线段的两个端点。

4.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线段的特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特征,强调线段的两个端点。

6.巩固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线段的特征和测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段的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线段的特征: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是有限长的3.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直线和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是以后学习图形测量的重要基础。

教材从学生日常接触的物体出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认识线段,并初步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图形特征,如直线、射线等,并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图片进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来认识线段,并初步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直尺画线段。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线段的两个特点:直和有限长。

五、教具准备直尺、毛线、磁力扣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拿出一根毛线,问学生:“这根毛线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弯的。

”教师将毛线拉直,再问:“现在这根毛线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直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直的毛线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直线相似,由此引入新课——认识线段。

2. 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来认识线段的特点和画线段的方法。

教师首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哪些物品可以看作是线段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线段的特点:直的和有限长。

然后教师示范画线段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用直尺画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尺规作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进而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和作画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线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但是,学生对于线段的特征和定义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尺规作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发现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尺规作画。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线段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以及如何用直尺和尺规作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和直尺、尺规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段的特征和作画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实例,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线段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直尺和尺规作画,体验线段的作画方法。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作画过程中的发现和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线段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 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观察主题图的画 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给学生独立思 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拿出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你有什么发现 ? 学生观察得出:这条毛线是弯的。 教师拿起毛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学生发现它变直了。 师:我们把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手拉一拉、比一比,体验并得出线段“直”的 特点,为新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认识线段
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遵循学生认 知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 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 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 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 点,线段是有长短的。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线段的定义,并能够准确描述线段的特征;2. 掌握线段的命名方法;3. 能够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绘制给定长度的线段;4. 运用线段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线段的定义及特征;2. 线段的命名方法;3. 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绘制线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尺规作图工具;2. 学生准备:铅笔、尺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点、线、面的概念,并与线段进行对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连接两个端点的线段组成,是数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线段,并解释线段的特征,如有限长度、有两个端点等。

3. 线段的命名方法(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段的命名方法。

线段可以用两个端点的字母表示,如AB表示线段AB。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命名方法。

4. 线段的作图(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绘制给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然后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练习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绘制给定长度的线段。

5. 线段的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线段的概念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线段的概念解决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线段的更多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线段的命名方法、线段的作图和线段的应用等环节,全面展示了线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积极参与学习,对线段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认识线段》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认识线段》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认识线段》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认识线段》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48和49页。

《厘米和米》本单元教学量长度,包括与之相关的线段、度量单位等知识。

“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量长度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面积和体积的重要知识准备。

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2.教学目标我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学会将一些物体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点拨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基于这些我采用了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自我探究等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我将这个理念贯穿整个课堂。

1.图片导入我用几幅图片的引入初步感知线在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新授我将全过程分为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4个环节。

(1)拉一拉请学生观察随意放在桌上的毛线,看看是怎样的?在学生说出是弯的之后,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毛线变直,学生动手操作,拉一拉将毛线变直。

让同桌两人交换着摸一摸,两手之间直直的一段在数学上叫做线段。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线段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来说,线段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线段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线段。

一、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一段连续的直线。

其中,端点是线段的两个极限位置,线段上的所有点都位于这两个端点之间。

线段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B表示由A点和B点确定的线段。

二、线段的性质1. 长度:线段的长度是指线段所占据的空间距离。

可以用数值表示,单位通常是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方向:线段没有方向,它只有两个端点确定的位置。

即使将线段旋转,其长度和位置不会改变。

3. 直线:线段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但与直线不同的是,线段有长度,而直线是无限延伸的。

4. 分割:线段可以被其他线段或直线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割后的线段仍然保持原有的性质。

5. 平行:如果两个线段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则这两个线段是平行的。

6. 垂直:如果两个线段相交且互相垂直,则这两个线段是垂直的。

三、线段的应用线段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测量长度: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来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使用线段测量房屋的长度、宽度等。

2. 图形构造:线段可以用来构造各种图形。

例如,在绘画中,可以使用线段构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线段也是构造图像的基本元素之一。

3. 几何证明:在线段的证明中,线段的性质和关系常常被用来推导和证明其他几何定理。

例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利用线段的长度和方向等性质进行推导。

4. 几何分析:线段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题目时,可以通过分析线段的长度、方向和位置等性质来求解未知量。

5. 几何模型:线段可以用来构建几何模型。

例如,在建模软件中,可以使用线段构建三维物体的模型,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和分析。

总结:通过对线段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线段在几何学中的重要性。

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材料来田小学:周文平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首先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 引入线段,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

接着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书、黑板的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不同长短的线段,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最后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认识好线段是为下面研究长度单位作了有效铺垫。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 能数出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基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以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

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我将准备:毛线、直尺等教具和学具。

五、说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精心创设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六、说教学过程: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方面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让你们猜一个:“一条条,一根根, 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毛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观察桌上的毛线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正确书写线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线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正确书写线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正确书写线段。

2.教学难点:学生对线段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以及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线段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段的含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线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线段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线段。

3.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正确书写线段。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画线段的心得。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线段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定义:两点之间的一段线•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来评估;二是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来调整。

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的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的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

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特征,并初步学会画线段。

二、目标定位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确定为: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2.会画线段,能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直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线段的特征(如线是直的,有两个端点,不可度量等)的理解还是零碎的、模糊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线段特征的理解。

四、教法与学法本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操作法、讲解演示法进行教学。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

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在屏幕上动态地显示线段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线段的概念。

同时通过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画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采用观察、操作、讨论、比较等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讨论和比较,使学生掌握画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首先,我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动物图片。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这些图片中包含了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线段)。

然后我问学生:“在这些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片中有许多线。

我接着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线段。

”这样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引出线段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接下来我通过两个活动来帮助学生探究新知:活动一: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首先我让学生拿出手中有一根毛线或一根塑料绳等物品并让他们拉直后摸一摸、看一看并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拉直的毛线或塑料绳有两个端点并且中间是直的。

《认识线段》教案10篇

《认识线段》教案10篇

《认识线段》教案《认识线段》教案10篇《认识线段》教案1认识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认识线段教案。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学难点1.认识线段的特征。

2.画线段。

教学准备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二、新授(一)初步感知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

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认识线段教案》。

(板书:直直的)(二)认识端点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三)总结概念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五)找线段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

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

(折痕)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

(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七)小结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八)画线段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材料
溧水区第三小学:孔德平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一节新授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多边形等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首先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

通过摸线段感知线段是直直的,再介绍端点。

接着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尺子、数学书的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

通过折出线段比较不同的线段长短,体会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最后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认识好线段是为下面研究长度单位作了有效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再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能数出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以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

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图形
是否是线段和数线段数量。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我将准备:毛线、直尺等教具和学具。

五、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激励、引导、探索、归纳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从学中做。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方面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两幅图片,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跳绳、拔河)
师:这两根绳子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弯弯的、直直的)
总结:绳子是有弯的,也有直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师:老师这边也有一根绳子,大家看它是什么样的(弯弯的)
师:老师现在给他家变一个小魔术,1、2、3看,它变怎么样了?(变直了),师:那你会不会变,老师数123举起来给我看(学生举绳子)
师:你是怎么变得?(手捏在绳子两端,用力拉紧)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揭示课题)
师: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呢,请同学指指看?(请同学,并完善)
竖着拉,斜着拉,让学生指。

小结:无论怎么摆,只要把线拉直两手之间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

师:你会不会指了,看到游戏第一关,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指了线段,摸了线段,那你觉得线段是什么样子的?(直直的)板书并画线
师: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师: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有2个端点。


师:请同学说线段是什么样的(直直的,还有两个端点)
三、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丰富对线段的表象,我设计了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3个环节,在操作中不断强化认识:
1、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直尺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它的端点在这儿和这儿。

你能不能找一条和老师不同的线段
(学生指线段和端点)
师:从哪里还能找到线段?(数学书)
师:下面我们进行游戏第二关在数学书上找线段。

(学生操作)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找到线段呢?(请两位同学指)
师:生活中有太多线段,怎么数也数不完,其实在我们学过的多边形中也能找到线段,下面请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
师:翻开数学书60页,数一数完成第二题。

(学生上台边指边数)
师: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正方形和长方形我们都可以叫它们四边形,它们是由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是由5条线段围成,那你猜猜看六边形
是由几条线段围成?(6条)七边形呢?(7条)那我给你8条线段呢?(八
边形)给你10条线段呢?(十边形)那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讲)总结: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2、折线段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由几条线段围成?(4条)
师:现在老师把它边对边对折,看出现了什么(一个印子)
师:它叫折痕,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了大家看得清楚,老师用水彩笔描一下,它与我们刚才讲的线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没有端点)师:现在老师把它请出来。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条比老师长的线段?(拿学生的比)能不能折一条比老师短的线段?(拿学生的比)你能不能再
折一条和你的同学比一比(学生汇报)
师:线段是不是一样长的?(不是)
师:那你有什么发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黑板展示)
3.画线段
会画线段是认识线段的综合体现,前面介绍线段特征是在黑板上演示过一遍,所以在这边放手让学生画。

(拿一位同学展示并介绍画法)
师:为了大家能牢牢记住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大家一起读,老师来画:左手按尺不放松,右手拿笔轻轻移,待到画好直线后,添上端点别忘记。

四、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练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更是一种渗透和拓展,可以通过练习来刷
新知识,为此我将想想和做做设计成闯关游戏。

1、首先出示两点,让学生独立连一连,明确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然后出示三点,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来验证连接3点可以画成三角形。

3、最后出示四点,让学生画一画,展示学生作业,再交流比较:怎样画不容易遗漏,借助课件演示有顺序的画,渗透有序思想。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通过对新知全面的回顾,深化对线段的认识。

六、说板书:
本节课我设计了:把总结归纳内容写成提要式板书,起到突出重点和回顾全课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