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调查报告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徽州民居调研报告地点:徽州古城日期:2022年5月15日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州民居的历史、特点及保护现状,为徽州民居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二、调研过程1. 调研对象:选择位于徽州古城的代表性徽州民居进行调研,包括明清时期的官宦人家和普通民居。
2.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调研发现及分析1. 历史沿革:徽州民居建筑起源于明代,经过多次改建和修缮,形成了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的建筑群落。
徽州民居注重布局、装饰和材料的选择,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
2. 建筑特点:徽州民居注重平衡和对称,建筑结构稳固。
墙壁、柱子、门窗等雕刻精美,充分展示了传统工艺和精湛技艺。
室内布局合理,分为正厅、厢房和内院,以及庭院、花园等景观空间。
3. 保护现状:目前,徽州民居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一些代表性的民居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修缮和保护工作,保留了徽州民居的原始风貌。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化开发对古建筑造成的影响,以及传统建筑材料和技艺的缺失。
四、建议和措施1. 建议加强对徽州民居的保护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
2. 加强对徽州民居的修缮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原汁原味的保存。
3. 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探索徽州民居的有效利用方式,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4. 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和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培养更多的传统工艺人才。
五、结论徽州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当前,保护徽州民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措施和传承工作,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一、徽派建筑概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的流派,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歙县、祁门等地区。
徽派建筑以黟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黟县为核心的徽州文化圈。
徽派建筑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活着的化石"。
二、徽派建筑的特色1. 建筑布局巧妙徽派建筑遵循"前庑后院、左右厢房"的格局,庭院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建筑群落紧凑而不失疏朗,体现出高超的空间组织能力。
2. 木作工艺精湛徽派建筑广泛运用了楹、枋、斗拱等木作构件,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传统木工技术的最高成就。
徽派建筑的木雕艺术更是令人赞叹,栩栩如生,精雕细琢。
3. 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十分丰富,包括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充满了诗情画意。
4. 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徽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材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
三、徽派建筑的价值徽派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载体。
它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审美情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保护和弘扬徽派建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四、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徽派建筑价值的重新认识,徽派建筑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徽派建筑仍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
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机制,并将徽派建筑的精华予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永续绵延。
徽州建筑调研报告
徽州建筑调研报告标题:徽州建筑调研报告引言: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徽州建筑的特点、保护现状及挑战,并探讨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一、徽州建筑特点:徽州建筑以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民居为主,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建筑结构独特:徽派建筑注重布局对称、五进院落,多为单进四合院,器物的常用材料是青砖、灰瓦和木材。
房屋采用木石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房屋坚固耐用,并能有效抵御火灾的侵袭。
2. 装饰精美:徽派建筑装饰独特,以雕刻为主。
门、窗、梁、柱、檐等都精细雕刻,花纹繁复而精巧,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空间布局合理:徽派建筑强调空间的使用与私密性。
有前后大院的分割,分为内外两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各自的功能,如前院用作迎宾和商业活动,后院用作居住和家庭祭祀。
二、保护现状及挑战: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的保护。
然而,仍然面临以下挑战:1. 建筑物老化:受到环境自然腐蚀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徽派建筑中许多建筑物已有几百年历史,损坏严重且亟待修复。
2. 土地利用与开发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徽州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导致了对徽派建筑修复、拆迁以及新建等问题的思考和权衡。
3. 传统手工艺人才匮乏:徽州建筑的修复和保护需要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人员,但这一人才队伍正逐渐消失,难以传承。
三、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徽派建筑的特点和精髓对现代建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1. 尊重传统:现代建筑可以从徽派建筑中吸取灵感,保持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2. 结合当地特色和需求:徽派建筑充分发挥了当地环境的特色,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的需求,现代建筑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实现与当地的和谐共存。
3. 传承与创新:徽派建筑通过创新传统手工艺,实现了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建筑应注重创新,同时传承和尊重传统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徽派建筑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深入调研成为必要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徽派建筑进行系统性调研,全面了解其历史背景、特点及现状,为传承与保护徽派建筑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研究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探索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2. 分析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了解其与其他地方建筑的差异;3. 调查徽派建筑现状,了解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4. 探讨传承与发展徽派建筑文化的可行性,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搜集相关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及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相关信息;2. 实地调查:选择徽派建筑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历史建筑群、样式和现状;3. 专家访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权威观点和建议;4. 参观交流:参观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项目,与相关从业者进行交流。
四、调研结果1. 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徽派建筑起源于安徽,兴盛于明清时期,以徽州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2. 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徽派建筑注重形式美学,以宏伟壮丽、完美对称、精雕细琢的特点著称;同时,其注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与工艺;3. 徽派建筑的现状:部分徽派建筑面临严峻的保护与修缮问题,存在着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社会失衡等因素的影响;4. 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与传承徽派建筑文化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性的利用措施,将徽派建筑文化传承给后代。
五、调研建议1. 加强徽派建筑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规划;2. 加强徽派建筑的修缮工作,注重修缮材料和技艺的传承;3. 挖掘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徽派建筑的认知;4. 促进徽派建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拓展其功能和利用途径。
六、结论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历史、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徽派建筑的调研。
二、调研内容1. 历史渊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徽派建筑以其特有的布局、结构风格和装饰艺术而闻名,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2. 特点与风格徽派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其建筑布局注重空间的分割和利用,风格上注重对称、均衡和雕刻工艺。
3. 保护与传承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徽派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保护不力、传承困难等问题。
我们调研了一些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目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三、调研成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徽派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同时也了解到了目前在徽派建筑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结论和建议在调研结束后,我们认为应加大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力度,加强传承与宣传,提升人们对徽派建筑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同时,也应加强徽派建筑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使其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与发扬。
五、展望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徽派建筑的关注,加大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力度,促进其传承和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得以重视和发展。
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以上即是我们对徽派建筑的调研报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其发展壮大而努力。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总结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总结徽州民居调研报告总结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派建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我们对徽派民居有了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总结。
首先,徽州民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建筑风格。
其一是布局庭院合理,以中轴线对称布局为主,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其二是结构精巧,利用石、木、砖等材料建造,经久耐用。
其三是装饰精美,富有徽州建筑的特色元素,如飞檐、雕花等,显示出浓郁的徽派文化气息。
其次,徽派建筑的特点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徽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风格不仅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还受到徽商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徽商精神以商业务实和家族纽带为核心,这也体现在徽派建筑的设计与布局上。
另外,徽派建筑的存在与发展也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历史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然而,徽派民居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增加,徽派民居的数量逐渐减少。
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导致徽派建筑风格的独特性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困境,徽派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此外,徽派建筑需要注重现代化的功能和舒适性,这对传统建筑保护和继承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保护和传承徽派民居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更加具体和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保护徽派建筑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其次,加强对传统建筑技艺的培训和传承工作,提高修复和保护的技术水平。
同时,注重现代化功能和舒适性的结合,使徽派民居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最后,宣传和推广徽派建筑文化,提高公众对徽派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
总之,徽州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保护和传承徽派建筑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出现在安徽省的徽州地区。
徽派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施工工艺让人们赞叹不已。
本文将对徽派建筑进行调研,以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称与平衡。
徽派建筑在平面布局上追求对称,建筑的各个部分都能够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
二是注重隐藏。
徽派建筑在外部看似简单朴素,但内部却隐藏着别有深意的精美装饰,给人以惊喜和欣喜。
三是注重细节。
徽派建筑在建筑构件的设计和装饰上注重细节,每一个细小的装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从而使建筑更加精致和美观。
徽派建筑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
徽派建筑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美学观念。
二是艺术价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施工工艺,成为传世之作,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
三是文化价值。
徽派建筑代表了安徽地区的历史文化,它是徽州地区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调研过程中,我参观了徽派建筑代表性建筑——宏村。
宏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景观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宏村的建筑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它们的布局和形式都符合徽派建筑的特点。
建筑的外观朴素简单,但内部却装饰精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彰显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同时,宏村的景观设计也体现了徽派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通过调研,我深刻地认识到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徽派建筑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珍视和保护的重要文化资源。
我们应该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继续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研究和推广徽派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多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建筑风格的机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徽派建筑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高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暑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徽派建筑实习。
此次实习在安徽黄山进行,主要参观了徽州地区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代表性建筑,并与当地工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二、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徽州地区的多座古建筑,包括民居、祠堂、牌坊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到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1)民居:徽派民居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布局紧凑,注重空间利用。
建筑外观简洁大方,黑瓦白墙,马头墙翘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祠堂:徽派祠堂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常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
祠堂内部布局严谨,体现了家族的尊卑秩序。
(3)牌坊:徽派牌坊造型独特,气势雄伟,常以石雕、木雕为装饰,寓意吉祥如意。
2. 工匠访谈在实习期间,我有幸与当地工匠进行了交流。
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装饰手法以及历史渊源。
(1)建造工艺: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
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使得建筑既坚固耐用,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装饰手法:徽派建筑在装饰方面独具特色,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运用广泛。
工匠们巧妙地将寓意吉祥的图案融入建筑之中,使得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历史渊源:徽派建筑源于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古代徽州人注重风水,追求和谐共生,因此徽派建筑在选址、布局、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三、实习收获通过此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徽派建筑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1. 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建筑,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 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和装饰手法,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四、实习总结此次徽派建筑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徽州民居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徽州民居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州民居的建筑特点、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为保护和传承徽州民居文化做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徽州地区的几个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民居的建筑布局、材料和手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2. 采访调查: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徽州民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徽州民居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建筑特点徽州民居一般呈四合院式布局,有“一天门、两天门、三天门”之分。
建筑采用抬梁、彩画、雕花等技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墙壁多用黑灰色砖瓦,色彩素净典雅;檐下挂有灯笼,增添了古朴和雅致的氛围。
2. 文化传承徽州民居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居内部,一般设有神龛、祖先堂等祭祀空间,体现了尊神和祖先崇拜的传统观念。
此外,徽州民居还承载了丰富的艺术文化,例如壁画、雕塑等,展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3. 社会功能徽州民居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
民居内常有庭院和客堂,用于接待客人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
民居周围还有街巷和楼台等公共空间,供社区居民聚会、休憩和交流互动。
徽州民居的社会功能使得村落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组织单位。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徽州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徽州民居的保护力度,推动其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同时,应加强对徽州民居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徽州民居文化的认知度和传承意识。
可以设立徽派建筑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
3. 做好徽州村落的整体规划和维护工作,注重保护和发展村落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五、调研体会通过对徽州民居的实地调研,我深刻感受到徽州民居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更加确信了对徽州民居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代表性风格,起源于明代后期安徽地区,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色。
徽派建筑具有严谨的结构、精美的装饰和富有艺术性的设计,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之一。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1. 精巧纤细的结构:徽派建筑注重规划和结构的严谨性,以"一庭两厅三楼"的平面布局为主,建筑各部分严格按照比例和对称的原则布置,构建出精致而稳定的建筑形象。
2. 独特的装饰风格:徽派建筑在建筑内外都注重装饰和雕刻,常用的装饰元素包括人物雕塑、花草纹样、楼梯扶手等,这些装饰元素富有民族特色,且形式独特、精美细致。
3. 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除了注重建筑本身的形式美,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筑中常常会融入诗词、书法和传统意象等,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1. 安徽古城建筑群:包括黟县古城、宣城古城等,这些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徽派建筑,是了解徽派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
2. 庐州庙会旧址:位于安徽合肥,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徽派建筑群落,其中的徽州古街和庙会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安庆古建筑群:包括伏岳山、长江大桥、宏村等,这些建筑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是徽派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三、徽派建筑的影响和价值1. 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风格对后来的中国传统建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徽派建筑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成为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北方与南方建筑风格的结合:徽派建筑通过北方与南方建筑风格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其精巧的结构、独特的装饰风格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和影响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保护。
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
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第一篇: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及环境特点、背景文化。
调查时间:2015年4月3日至2015年5月3日。
调查对象:安徽省黟县境内东北部的宏村及东南部的西递古建筑及周边环境。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
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因此,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享受物质愉悦的同时,不得不对古代文明进行回望与借鉴,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并创造出新生命、新的文化可借鉴的资源。
所以,为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及周边环境,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也为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我对皖南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进行了考察调研。
二、正文1、基本概况: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位于皖南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和工艺精湛的徽派“三雕”,以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其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
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两条沿溪道路构成村庄主要骨架。
保存有124幢完好的明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村庄呈“牛形”状,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
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
微派建筑艺术考察报告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微派建筑作为一 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微派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单
位或旅游景点,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微 派建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些国际游客来到中国后,将微派建筑的独特风 格和文化内涵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促进了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挑战与对策
在传承和发展微派建筑艺术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保护与开发的平 衡问题、技艺传承的断层问题、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保护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微派建筑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2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
努力和合作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与途径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方式有多种,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等。家族传承是指 通过家族中的长辈或长辈的指导,将微派建筑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师徒传承则是师傅将自 己的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学校教育则是在一些建筑专业院 校中开设相关课程,将微派建筑技艺传授给学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来推动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例如,成立微 派建筑保护协会、举办微派建筑文化展览、开展微派建筑技艺培训等
11
案例分析:以某地微派建筑为例
案例分析:以某地微派建筑为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微派 建筑艺术在当代的实 践与价值,我们可以 以某地的微派建筑为
例进行深入分析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徽州地区尤为盛行,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徽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我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徽派建筑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
徽派建筑以徽州古建筑为代表,包括宅院、庙宇、祠堂、城楼、弄堂等各种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均沿袭了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和风格,同时又融入了徽州地区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布局和精心设计。
徽派建筑的宅院通常由门楼、正厅、正殿、偏厅和后花园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严格按照传统的规划布局,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有序的空间结构。
同时,徽派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门楼、窗棂、檐口等处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徽派建筑的内部也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氛围。
徽派建筑的居室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光线和视线的效果,营造出舒适而宜人的居住环境。
居室内的家具、摆设和壁画都精心选材、制作,体现了徽派文化的独特之美。
此外,徽派建筑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建筑材料的选取。
徽派建筑的外墙通常采用红色、白色和黑色的涂料,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抵御风雨和日晒。
建筑材料方面,徽派建筑主要使用土、木、石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保留了传统建筑的质朴和古朴之美。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人们的精神家园。
徽派建筑承载了徽州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达。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总而言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徽派建筑的调研,我对其发展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徽派建筑的独特之美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徽派建筑采风报告
徽派建筑采风报告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起源于明代安徽地区,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而被誉为"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
主要流行于明代至清代的安徽地区,以黄山、宣城、池州等地为代表。
徽派建筑注重规整、对称和严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它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层次感强的进深式布局、嵌景式结构和木构细致的雕刻,以及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
徽派建筑常常以围合形式呈现,即由一扇牌坊作为入口,经过一个庭院或者一个花园,再穿过多个门槛才进入主建筑。
围合式布局既体现了封闭的家庭美德,也展示了主人的权威和财富。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和层次感,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的结构和装饰都有所区别。
最上层通常是用于贵宾起居和宴请的场所,中层是主要的起居和寝室区域,下层则用于厨房和仆人居住。
每层的规模和面积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等。
木雕是徽派建筑的骄傲,细致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典型的徽派建筑常以花鸟、人物和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总的来说,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装饰风格和精湛的
工艺艺术,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展示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徽派建筑采风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主要出现在安徽地区。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徽派建筑的特点、历史和影响进行研究。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装饰。
徽派建筑常常以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进行装饰,使建筑更加精致和美观。
这些装饰通常以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徽派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布局和结构。
徽派建筑通常以庭院为中心,院落布局合理,形成完美的对称。
建筑物的结构严谨,常采用梁柱的结构组合,使建筑能经受住四季的风雨侵袭。
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代是徽派建筑的兴盛时期,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在这个时期得以建成。
明代的徽派建筑主要以宫殿、园林和庙宇为主,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巅峰。
清代是徽派建筑最繁荣的时期。
在清代,许多富商和官员投资建造了大量的徽派建筑。
这些建筑的风格独特,成为了当地文化的象征。
徽派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影响不容忽视。
徽派建筑的设计和构造方式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风格。
它的影响还延伸到国内的其他地区,如江南地区。
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装饰手法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称赞。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珍品。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而著名。
徽派建筑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徽派文化的代表。
下面是关于徽派建筑研究的报告。
徽派建筑最初出现在安徽省黄山一带,并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等地。
徽派建筑的风格独特,以庙宇、宅院和园林为主要建筑类型。
其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宫殿式建筑和南方园林式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创新。
徽派建筑注重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
整体布局讲究对称和对角线,建筑物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排列。
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上的完美协调。
细节设计非常精细,包括屋瓦、雕梁画栋、门窗等,每一个细节都注重形式和意境的统一。
徽派建筑的特点还表现在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上。
徽派建筑选用上等材料,如青砖、花岗岩等,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施工技术讲究精细和精确,在木结构和砖石建筑中尤为突出。
其中,徽派建筑的斗拱技术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它通过合理的构造和技术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美观。
徽派建筑也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徽派建筑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充分利用山川的优美景色。
建筑物通过布局和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整个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这也是徽派建筑与其他建筑流派的重要区别之一。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体味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为当代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也能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发扬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
徽派建筑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徽派建筑之旅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的重要性。
此次徽派建筑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构造技艺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赴徽派建筑的代表性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徽州古城、宏村、西递等著名景点。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详细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外观风貌、内部结构、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2. 资料搜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料,对徽派建筑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建筑技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3. 分析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就徽派建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示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与当地居民、导游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徽派建筑。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成果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徽派建筑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其外观风貌独特,讲究对称、和谐、平衡,装饰艺术精美,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精髓。
在建筑技艺方面,徽派建筑擅长运用雕刻、彩绘等手法,使建筑充满艺术气息。
2. 实习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借鉴徽派建筑的优秀元素,为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实习总结此次徽派建筑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徽派建筑的魅力,对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构造技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传承和发扬徽派建筑文化而努力。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结语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结语徽州民居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典范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通过对徽州民居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魅力,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此结语中,我将对这次调研做一个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通过对徽州民居的调研,我们发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徽派建筑注重对天地人的认知,通过布局、装饰等手法,体现出对宇宙和谐的追求。
徽派建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山水、村落相互协调,形成了美丽的人文景观。
徽派建筑注重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建筑常用花岗岩、青砖、青石等材料,运用传统的石雕、木雕等工艺,使建筑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其次,徽州民居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徽州民居的传统价值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一些老旧的民居在改建或拆除的过程中损失了很多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另外,一些传统的建筑工艺也在逐渐丧失,新一代的建筑师和工匠对徽派建筑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加强。
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徽州民居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保护好历史建筑,使其可以继续承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
修复工作要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尽量保留原始的建筑结构和细节。
其次,要加强对徽派建筑的宣传与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更多的人介绍徽派建筑的魅力和独特性。
可以开展展览、讲座等活动,增加人们对徽派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要加强对徽派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培养。
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徽派建筑的学习与研究。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学院、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徽派建筑技艺的保护和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对徽州民居的调研,我们对徽派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够为徽州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派建筑调查报告调查时间:下午调查地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调查内容: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
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
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屯溪老街我们主要参观了具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典型特色的徽派建筑,品尝了看着恐怖吃着香软的安徽特色小吃毛豆腐,品茗了安徽著名的黄山毛峰以及贡菊茶。
“不吃汪一挑,白走老街这一遭”,这句话就是形容赫赫有名的主人公汪一挑馄饨的,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品尝就在外面留了影,也是留下了一点遗憾。
调查目的:1、能够加深对徽派建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理解2、建立人文旅游资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能够对老街人文旅游资源背景进行分析指导老师:王瑾老师、刘佳雪老师、余子萍老师、孙景荣老师徽派建筑之安徽屯溪老街概述:区域位置:屯溪老街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
坐落在横江、新安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处。
历史: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逐渐从八家栈逐渐像东延伸,形成老街。
民国时期,屯溪老街曾名中山正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老街。
建筑: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大都为二层,属典型的下店上房。
老街的整体建筑具有宋代徽派居民的风格与特征,因而屯溪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的众多门类在屯溪老街都有很好的表现。
整条老街店铺300余家,其中历史悠久的就有60多家,“同德仁”“茂槐”“老福春”“汲古轩”“艺林阁”“徽宝斋”等老店,都挂有“老字号”牌匾。
老街店家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和土特产品。
游客可以购到徽墨、歙砚、徽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的名茶,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糕点小吃,遇上节日盛典,还可以观看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屯溪老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特征的徽派建筑文化,以同德仁药店为代表的新安医学文化,以书画、匾额、楹联为代表的新安书画文化,以老街一楼、老徽馆为代表的徽菜文化,以歙砚徽墨为代表的文房四宝文化,以三味茶馆等为代表的徽州茶文化,以及以馆藏器物和工艺品为代表的民间器物文化,构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设计到营造的各个环节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人的生活、居住环境的选择与处理,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要,而实质上是古人用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哲学思想。
程朱的创始人程顺、程颐兄弟以及朱熹原籍都在徽州。
其中朱熹多次回到徽州讲学,弟子众多,影响很大。
理学思想在徽州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实现。
“礼仪之国,有先王遗风焉”,这里推祟的是知书达理、循规蹈矩。
程朱理学赋予了徽州建筑内敛的品质与淡泊的色彩。
徽商的影响。
徽商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他们捐置田产,兴办书院,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同时,徽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对商业是极其蔑视的,“士、农、工、商”中以商为最低阶层。
然而经商在徽州己成风气,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
但即使经商,他们也以儒家理论规范交易行为,保持着亦儒亦商的特质,在其经营活动中表现出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
因而徽州的建筑也体现出中庸对称的祥和感。
徽州古代民居、街巷与村落在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其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相对和谐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地域风格,即闻名遐迩的“徽派”。
徽州现存的古迹有宏村古村落、西递古村落和潜口民居、歙县古城、渔梁古镇等明清民宅,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派建筑风格。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方整,绝大多数都以围绕扁平长方形天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的房屋呈三面或四面围合,轴线取中,两厢对称。
正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临天井。
两侧辟有厢房,可住人或起到调节起居的作用。
徽州地区民居的屋面几乎都是双向坡顶,覆以青瓦,在附属房屋部分也间以宽窄不同的单向坡屋顶。
山墙多数作成硬山封火山墙,墙头部分的造型丰富。
徽州民居在装修雕饰上突出的地方性特色,是将架梁斧砍略带弧形,做成月梁。
一般梁断面粗大,梁头部浅刻一条凹槽曲线,形似新月。
另外窗扇的形式规整美观,窗下的木雕镂刻栏板刻工精细。
连续的排窗衬托在大片木墙之间,相互对比,显得格外精巧细致。
外部的砖雕,无论是出现在门罩窗媚上,还是庭院隔墙上,刻工磨工都堪称艺术佳作。
徽州民居混合运用了干栏巢居的穿斗式与北方四合院的抬梁式结构,各取其长。
这种混合木构架既满足了住宅使用空间功能划分又发挥了两种木构架的材料力学性能。
室内隔墙用木板镶嵌在柱间。
一般不作吊顶,楼层用搁栅楼板。
街巷徽州的街巷多半不是平直的,穿透的距离不远。
不同走向的街巷交织成网状的交通。
不迷失其中需要依靠街巷中的标志,在此一块石头、一眼井都是人们定位的标志。
另外,徽州街巷序列本身也可以形成方向感,它是主街一巷道一次巷道的环状多级网络系统。
徽州街巷疏密有致,宽窄变化呈现出一种舒缓的状态,所以连续性好,而且体现出变化多样的特点。
街巷交叉形成节点,街巷的起迄也形成节点。
节点可分出层次,普通的小节点只是巷道的转折和连接点,而大的节点可发展成中心、小广场。
起始点是街巷开始的序幕,多做高差变化,有很强的标志性和导向性。
街巷的交汇点使道路连接、转折,给人以方向。
交汇点依据整个街巷的空间需求有疏有密,使街巷既统一连续又变化丰富。
交汇点尺寸扩大还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中心,如生活中心、祭祀中心、交往中心等。
中心空间的豁然很好地调节了巷道整体的封闭与幽深感。
村落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徽州村落,融合于山水之间,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
村落一般都是座落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方向逐步延伸。
从徽州传统村落总体来看,都是山峦为溪水的骨架,溪水是村落的血脉。
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村落顺溪水走向展开,形成优美的村镇风貌。
徽州村落总的来说呈现出对外封闭的形态,其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线型布局。
这种布局通过沿巷道的建筑群完成,或者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延伸。
线型布局总有一条主要干线,序列感强,民居一般均可得到良好的朝向与景面。
线型布局当主干线过长时,交通、生活稍有不便。
第二种是散点型布局。
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段环境中,民居各处于适宜地带,呈散点状。
散点型布局可使建筑隐于山林,有利于保持自然风貌,很适合于小自然村的形式,如婆源上晓起。
但此种方式有时显得凌乱,各户联系不够紧密。
第三种是集聚型布局。
它适于规模不等的各种村镇。
这种布局方式占地少、紧凑,而且因为建筑集中,封闭性较强,如黯县屏山。
在皖南古民居到新民居的演变过程中,平面型制的变化,装饰的简化,建筑新材料的运用等,这是人们一直积极努力探索新生活的热情和天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正视和学习的地方。
地域更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徽州民居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更迭告诉我们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相反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同时,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而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徽派建筑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对建筑地域性和建筑文化的探讨一直是业界热点。
当前,面对传统与现代所发生的碰撞,如何创作出“现代的”地域性建筑?人们在不断积极努力的探索。
比如,80-90年代初期,一方面是省外的建筑师对我省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关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对省内地域建筑创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汪国瑜先生与单德启教授创作的黄山云谷山庄、齐康大师设计的黄山国际大酒店、单德启教授创作的黄山玉屏楼风景建筑等。
另一方面,省内的建筑师在探索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实践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作品。
如黄山轩辕大酒店、合肥亚明艺术馆、徽州文化园、安徽省徽文化博物馆。
这些建筑作品从多角度对徽派传统地域建筑进行了新的诊释,反映了省内地域建筑设计思维的活跃以及在实践中达到的新的高度。
因此,新徽派建筑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创作高峰后,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和发展,必然会在中华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个人对景点的感悟:安徽老街原住民很多,但是大多是以商为业。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纯朴。
我去了两家店购物了。
一家店帽子我还了价,老板很爽快的说:好呀。
还有一个老爷爷,手链十元三条,但是由于我们是四个人,并且没有零钱,我们就问老爷爷可不可以十元四条,老爷爷也是很爽快的答应了,还任我们挑。
说实话,我去旅游景点购物很少会遇到这么爽快的店家,真的是受宠若惊了。
老街的建筑街道都是直来直往的,所以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接到的纹路,并且不容易迷路。
老街融合了古老、自然、淳朴、清新、品味于一体,是一个游玩的地方,值得推荐相关链接:说到徽派建筑代表景点,很多人想到的可能会是西递宏村,若说宏村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些凤檐飞角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
各种书画诗意也由此而出。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极具艺术价值。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沿月沼建的那些高墙阔门的大宅是专供族中辈份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人住的。
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