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课件
PART 03
埃博拉病毒的防治
REPORTING
预防措施
隔离控制
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 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
风险。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和接触者应采 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
环境消毒
对患者的居住和活动场 所进行彻底消毒,消除
病毒的生存环境。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埃博拉病毒 的认知,普及预防知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和影响。
加疫苗研发和应用
加快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人 群的免疫水平。
提高检测和隔离能力
加强病毒检测和隔离措施,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埃博拉病毒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设施和人员培训等。
疫情监测与控制
国际社会应加强疫情监测与控制 工作,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追 踪接触者,防止疫情扩散。同时 ,还应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及时
调整防控策略。
PART 05
结论
REPORTING
总结埃博拉病毒的特点与影响
传播方式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 、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及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 、器官或其他体液传播。
空气传播
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可通过感染者 的呼吸飞沫传播。
症状与后果
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等。
后果
感染后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且可能导致家庭和社会关系的 紧张和恐慌。
世卫组织公布最危险8种传染病名单
世卫组织公布最危险8种传染病名单新冠病毒、埃博拉病毒、鼠疫、腺鼠疫、丝虫病、炭疽病、马尔堡病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这是世卫组织公布的最危险的8种传染病名单。
这些病毒和疾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并且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命性。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8种传染病的特征和影响。
1. 新冠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自2019年底首次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已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
这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其他人。
新冠病毒感染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甚至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2.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出血热病毒,其症状包括高热、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这种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例如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患者的尸体或野生动物。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情况通常出现在非洲国家,但近年来也有发现在其他地区。
3. 鼠疫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传播主要通过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尸体。
鼠疫分为腺鼠疫和肺鼠疫两种类型。
腺鼠疫主要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和坏死,并且可以转化为肺鼠疫。
肺鼠疫是最严重的类型,患者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胸痛等。
4. 腺鼠疫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其特点是淋巴结肿大与坏死。
这种疫病通过感染跳蚤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尸体而传播。
腺鼠疫最常见的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并且可能会导致败血症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5. 丝虫病丝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由感染丝虫的蚊子传播。
该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丝虫病的特征是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和淋巴管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丝虫病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如象皮病和淋巴水肿。
6.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病,这种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体内。
炭疽病可以通过皮肤创口、呼吸道、食物或饮水感染。
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病变、发热、恶寒和全身中毒症状。
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炭疽病可能引发败血症、呼吸系统衰竭和死亡。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引言:伊波拉病毒,也称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由伊波拉病毒科内博病毒属(ebolavirus genus)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该病毒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起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度致命性。
伊波拉病毒感染通常导致严重的出血症状,如内出血、外出血,甚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本文将对伊波拉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毒学:伊波拉病毒属于负链RNA病毒家族,属单链直链RNA病毒。
该病毒由七个已知亚型组成,分别为苏丹亚型、扎伊尔亚型、象牙海岸亚型、卡萨伊亚亚型、利伯里亚亚型、阿拉伯亚型和“Bundibugyo”亚型。
其中,苏丹亚型和扎伊尔亚型是最具致命性的亚型,死亡率可达到90%。
二、流行病学:伊波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南部扎伊尔河流域的伊波拉河发现,由此得名。
该病毒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流行。
近年来,伊波拉病毒也在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被发现。
人类感染伊波拉病毒往往源于与感染了病毒的动物接触,如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类、接触其体液或摄入污染的水源。
三、病理生理学:伊波拉病毒感染后,暴露期通常为2-21天,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
然后进入急性病期,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嗜睡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和内外出血症状。
该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四、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伊波拉病毒感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成为关键。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对伊波拉病毒的监测和早期诊断能力,及时隔离和处理疑似病例;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伊波拉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卫生环境的清洁;4.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动物和人体液体,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手套和口罩;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伊波拉病毒的威胁。
艾博拉病毒
埃(艾)博拉病毒(英语: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来源简介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于1976年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病毒结构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
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
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
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
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
传染方式:体液传染。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引言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病。
自从该病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爆发,对人类健康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预防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埃博拉病毒的特点,以及目前常用的控制措施。
埃博拉病毒的特点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Filoviridae科。
它经由野生动物(如果蝠、猴子等)传播给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该病毒可引发高热、出血症状,并在短时间内导致重症或死亡。
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可以有效对抗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直接接触: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密切接触,如护理患者、与患者共用生活用具等;2.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3.密切接触: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对病毒污染的表面进行接触等。
埃博拉病毒的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和预防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1. 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是控制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病例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医务人员的监督,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报告能力。
2. 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是培养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向公众宣传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症状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公众认识到病毒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隔离对于已经接触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人员,应追踪其行踪和接触情况,并进行隔离观察。
如果他们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应尽早就诊,并隔离治疗。
这样可以减少感染者接触他人的机会,从而遏制疫情的扩散。
4. 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改善医务人员在处理埃博拉病例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埃——博拉病毒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毒 力
各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的致死率以及它们在动物模型 中的毒力特征迄今未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因此 ,
新 西 非 变 种 的毒 力 与 扎 伊 尔 埃 博 拉 病 毒相 似 ,约 有 7 0 % 的病 死 率 。 所 有 已知 的非 洲埃 博 拉 病 毒 都 可 以感 染 人 类并 导 致 类 似 的 症 状 。但 他 们 所 致 疾 病 的 进 展 和 病 毒 的毒 力 各 不 相 同。 本 迪 布 焦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不  ̄ j 1 4 0 % ,扎 伊 尔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约 为5 0 % 。苏 丹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为7 0 % ~9 0 % 。 塔 伊 森 林 埃 博 拉病 毒 的 毒 力难 以 评 估 , 因为 只 出 现 了 1 例感染病例 。 目 前 唯一 确 定 的 亚 洲病 毒 种 为 雷 斯 顿 埃 博 拉 病 毒 ,但 感 染 人 类 后 似 乎 不 会 导 致 症 状 的 出现 。 埃 博 拉 病 毒 感 染 病 人的 最 初 症 状 为非 特 异 - 陛 ,如 发 烧 、 呕 吐 和严 重腹 泻 ,不 到 一 半 的 病 人 会 发 生 出 血 。 埃 博拉 病 毒 感 染 者 的 治疗 和尸 检 过 程 都 应 注 意 生 物 安 全 ,在 疾 病 暴 发 期 间应 注 意 对 病 人 的 隔离 。
医院埃博拉应急预案
一、背景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防控工作。
2.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3.成立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
三、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
2.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发热、腹泻等疑似症状的患者进行重点筛查。
3.设立专门发热门诊,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4.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域前需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单间隔离,隔离区域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
6.加强环境消毒,对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区域进行定时消毒。
7.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8.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
9.加强物资储备,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救治措施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确保其安全。
4.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五、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发现疑似病例、报告、隔离、救治、消毒等环节。
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改进。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PPT】埃博拉病毒解析
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 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 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 甚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
埃博拉病毒 感染者尸体 部分残骸
控制病毒传播及治疗的措施都是极其有限的!
主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防护: 1、凡怀疑患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疑似病例,必须立即与其 它病人隔离开来,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观察时间, 要求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2、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要求被严格 观察,偶尔的接触也应该处于警惕中。
《极度恐慌》1995 (以非洲真实的埃博拉 病毒传播情况为背景拍 摄的科幻动作惊悚片) 游戏中幻想的埃博拉患者活死人状态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 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 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 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 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 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 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主要种类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致死率 90%!!! 苏丹埃博拉病毒:致死率53%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从黑猩猩尸体中发现,人被感染后可治愈
地区分布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 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 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 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 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 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 血热流行。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埃博拉病毒
BG
3
BG
4
BG
5
结构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
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
链RNA病毒,有18,959
个碱基,有包膜,病毒颗
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
100nm×(300~1500)
nm ,有分支形、U形、
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
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
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
为“世界上最可怕的病
毒”。是“世界上最神秘
的六种病毒之首”。
BG
2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 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 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 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 (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 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
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
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
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
BG
22
埃博拉病毒 感染者尸体 部分残骸
BG
23
控制病毒传播及治疗的措施都是极其有限的!
主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防护:
BG
20
BG
21
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毒是“活死人”现象的原因之一,除了骨头和骨 骼的肌肉外,埃博拉病毒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后器官都一视 同仁地加以侵蚀。
病毒
血细胞 复制
血细胞 死亡凝结
感染器官 出现死片
胶原成 浆状物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那么你对埃博拉病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埃博拉病毒的简介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敏感细胞绿猴肾细胞(Vero)、地鼠肾细胞(BHK)、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等均可用培养EBoV。
病毒感染细胞后7h,培养物中可检测到病毒RNA,18h达高峰,48h后可见到细胞病变。
7~8天后细胞变圆、皱缩,染色后可见细胞内病毒包含体。
传播方法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
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
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
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
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
(完整版)埃博拉病毒课件
1、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埃博拉病毒能 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 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 2、拉沙热病毒。 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 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 出血。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3、马尔堡病毒。 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25%的感染者死 亡。 4、西尼罗河病毒。
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
(6)
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 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
溶剂敏感。
埃博拉4级病毒
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流行病学特征
➢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 非人灵长类动物 ➢ 自然宿主: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 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 ➢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 各级医疗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 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信息。病 例的分类和定义参照《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 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
电镜下丝状埃博 拉病毒正在从坏 死细胞上脱离
埃博拉病毒 侵入组织
眼部粘膜 出血
诊断和治疗
诊断
埃博拉出血热潜 伏期为2-21天,常 为5-12天;一般急 性起病、病情凶险; 其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
治疗
无特效治疗措施 ➢主要是对症和支持 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 衡 ➢预防和控制出血及 继发感染 ➢治疗肾功能衰竭和 出血、DIC等并发症
埃博拉病毒病概述
《埃博拉病毒病》一书,由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学者撰写,深入 浅出地探讨了这种疾病的起源、传播、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这本书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的详细科学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 和应对这种疾病的新视角。
埃博拉病毒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6年的非洲,当时在苏丹和扎伊尔暴发了 严重的出血热疫情。疫情迅速扩散,病死率高达50% ~ 90%,造成了巨大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 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因此,目前的治疗仍以支持治疗为主,旨在帮助患者度过病程并提高生存率。 对于医护人员和治疗机构来说,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减少感染 风险并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参考内容
在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埃博拉病毒病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议题。这种 出血热疾病的暴发,不仅给非洲带来严重的影响,也引起了全球的。因此,一本 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的书籍的,无疑是对这一重要议题的及时探讨。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二
自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以来,全球科研人员一直在不断努力,以 了解这种致命病毒的行为和传播方式,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将探讨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埃博拉病毒的基本特性。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 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它以其高传染性和致命性而闻名,可导致严重的出血热和 多器官功能障碍。埃博拉病毒有几种不同的亚型,其中最著名的是扎伊尔埃博拉 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和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四、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采 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建议:
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概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WHO近期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背景•1976年6月-11月间,苏丹:284例发病,151人死亡(病死率53.2%)。
•同年9月-10月间,扎伊尔:318例发病,280人死亡(病死率88.1%)。
•1995年,刚果:315例发病,250人死亡(79.4%)。
•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病毒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90%•已报道有1800人感染,1000人死亡(55.6%) 。
•该病毒属于生物安全4级(BSL-4)病原因子。
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概况美国、意大利和菲律宾1989 -1996 Reston暴发Ebola目前的疫情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
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病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80nm。
•基因组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分为扎伊尔亚型(ZEBOV)、苏丹亚型(SEBOV)、本迪布焦亚型(BEBOV)、科特迪瓦亚型(CIEBOV)和莱斯顿亚型(REBOV)。
除莱斯顿亚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病原学-结构流行病学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_Xiao Er Ai Bo La Bing Du Bing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_Xiao Er Ai Bo La BingDu Bing一概述埃博拉病毒病即埃波拉出血热,是由埃波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至今为止仅在非洲少数国家发生过数起暴发流行。
该病死亡率高,危害很大。
二病因本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属于线状病毒科,是一种负链核糖核酸(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细丝状,该病毒是于1976年被发觉,并以首次检测到该病毒的地点,非洲扎伊尔一条河的名称命名的。
该病毒通过微小的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注射器注射而进入体内,最初主要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其他还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间隙,血管与组织间隙生长繁殖,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然后广泛进入各组织器官,如肝,肾,淋巴组织,卵巢,睾丸,皮肤等。
早期对淋巴组织的损害,对免疫系统影响巨大,病毒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力量受损,血小板分散性亢进,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上升,内皮细胞的损害激活凝血机制,进而发生DIC、微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坏死。
在感染后期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血小板削减而出血,除肌肉及骨骼外,各器官组织均可见局灶性坏死,充满性显微出血,尤其是肝,肾,肺,胰及淋巴组织为重,在组织中可见病毒颗粒及嗜酸性包涵体广泛存在,微循环系统破坏,有淋巴细胞大量消失,但无明显炎性反应。
由于DIC、出血及血浆渗出,循环血容量削减,而产生低血压,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中枢神经系统的DIC导致局部出血,水肿,昏迷,抽搐,严峻者死亡。
三临床表现本病的埋伏期为2~21天,但多在7~14天。
小儿患者突然消失发热、寒战、头痛、肌痛、疲乏与食欲减退。
随着疾病进展,消失呕吐、腹泻、排血样便。
可有腹痛、胸痛、咽痛。
发病数天后可消失斑丘疹样皮疹。
患儿消失凝血障碍,注射部位可出血不止,皮肤、胃肠道及其他内脏亦可出血。
严峻出血可导致休克及死亡。
四检查1.血常规检查早期白细胞计数轻度削减,后期可回升至(0.9~1.2)×109/L。
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生态学、诊断、治疗及控制
参考内容
引言
2014年,西非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埃博拉战争危机,疫情迅速蔓延,给当地人 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本次演示将介绍埃博拉战争危机的起因、挑战和启示,以 期为未来应对类似的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参考。
埃博拉战争危机的背景
2014年3月,几内亚共和国报告了第一例埃博拉病毒病例。随后,疫情迅速 蔓延至塞拉利昂、利比里亚、马里等国。此次疫情是自埃博拉病毒发现以来最严 重的一次爆发,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例,造成了多人死亡。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医疗设施和防疫体系,我们有望更好地防范和应对 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疫情。广大民众也应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参与疫情防 控工作,共同守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埃博拉战争危机的教训是惨痛的,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来反思和改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为建设一个更健康、 更安全的世界做出贡献。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应当加强对于国际 公共卫生事务的参与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同时,国际组织和非 政府组织也应在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球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总结
埃博拉战争危机作为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给西非地区和全 球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这场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我们深刻认 识到人类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必要性。
流行病学特点
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动物,特别是果蝠和猴子。传播途径主要 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或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 境。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接触感染者的人群,如医护人员、家属、处理病人尸体的 人员等。此外,人群聚集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也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暴发。
了解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死率高达90%。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
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是1976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属是丝状病毒科(线状病毒)的三位成员之一,另两位为马尔堡病毒属和Cuevavirus属。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五个不同的属种: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DBV)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V)苏丹埃博拉病毒(SUDV)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TAFV)。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苏丹埃博拉病毒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则与之无关。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属种见于菲律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感染人类,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在人间报告出现这一属种的发病或死亡情况。
传播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类。
在非洲,有文件记载,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
埃博拉随后在人类社会中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这种传播是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以及间接接触受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导致的。
在安葬仪式上哀悼者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这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具有作用。
病情已经康复的男性在痊愈后高达七周时仍可能通过其精液传播病毒。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
这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重大病原微生物及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重大病原微生物及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威胁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些重大病原微生物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疫情甚至全球流行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几种重大病原微生物,并探讨它们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一、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埃博拉病毒会导致埃博拉出血热。
该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直接接触致病动物传播。
埃博拉病毒具有快速发病、高致死率和传染性强的特点,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鼠疫菌鼠疫菌是引起鼠疫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跳蚤传播给人类。
鼠疫菌引发的鼠疫分为肺鼠疫和腺鼠疫两种类型。
尽管鼠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但仍然存在潜在的威胁。
近年来,一些国家曾出现鼠疫疫情,提醒人们对该病的警惕。
三、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病原微生物。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中国爆发,并迅速传播至全球范围。
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COVID-19疫情对全球卫生安全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全球大规模的健康危机、社会不稳定和经济衰退。
四、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属于禽流感病毒A型,主要通过家禽传播给人类。
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此外,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能力,随时可能产生新的亚型,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五、寨卡病毒寨卡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蚊子传播给人类。
寨卡病毒感染后,可引发发热、关节痛和皮疹等症状。
虽然病情一般较轻,但寨卡病毒对孕妇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寨卡病毒的传播范围广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
针对以上重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卫生监测系统,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同时,加强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和监测,进行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及对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研究,以提高防控能力。
艾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英语: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该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该国以前称为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命名,该病毒与1976年首次爆发的部落接近。
刚果仍然是最近四次爆发的地点,其中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款。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患者的体液,例如血液,汗液,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
没有飞沫感染的迹象。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艰苦的研究,但该组织尚未发现任何能够幸免于疾病暴发的动物。
目前据信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原始库。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致死性以及尚未证明有效的疫苗这一事实,埃博拉病毒被列为第四级生物危害病毒,也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传染方式:体液感染。
尽管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仍有一些人幸存下来。
必须经常检查它们,以确保其体液中不含病毒。
据报道,男性患者在恢复40天后可以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该病毒通过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接触而传播。
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最容易受到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病毒病重要事实∙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死率高达90%。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
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是1976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属是丝状病毒科(线状病毒)的三位成员之一,另两位为马尔堡病毒属和Cuevavirus属。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五个不同的属种:1.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DBV)2.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3.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V)4.苏丹埃博拉病毒(SUDV)5.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TAFV)。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苏丹埃博拉病毒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则与之无关。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属种见于菲律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感染人类,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在人间报告出现这一属种的发病或死亡情况。
传播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类。
在非洲,有文件记载,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
埃博拉随后在人类社会中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这种传播是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以及间接接触受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导致的。
在安葬仪式上哀悼者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这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具有作用。
病情已经康复的男性在痊愈后高达七周时仍可能通过其精液传播病毒。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
这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在与受到莱斯顿埃博拉感染的猴或猪存在接触的工人中,已记录到几起人间感染情况,临床上并没有出现症状。
因此,与其它埃博拉种群相比,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人间的致病力似乎较弱。
然而,现有仅有的证据来自健康成年男性。
就该病毒对所有人群的健康影响做出推断还为时尚早,比如针对免疫受损人员,患有基础性医学病症者、孕妇和儿童。
在对该病毒在人间的致病性和毒力可能作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开展更多研究。
症状和体征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
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
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
一位实验室感染男性病例在发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
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
诊断在做出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包括:疟疾、伤寒、志贺菌病、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感染可通过若干类型的检查在实验室获得明确诊断:∙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检测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电子显微镜∙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病人样本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只有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条件下才可进行检测。
预防和治疗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异性疫苗。
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但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
重病病人需获得重症支持医护。
病人往往出现脱水,需要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进行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
尚没有特异性治疗办法。
目前正在对新的药物疗法开展评估。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在非洲,人们认为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与小项圈果蝠,可能属于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因此,埃博拉病毒的地理分布可能与果蝠的生长区相重叠。
动物中的埃博拉病毒虽然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属于人类的感染源,但他们并不被视作贮主,而像人类一样属于意外宿主。
1994年以来,在黑猩猩和大猩猩中已见到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属种引起的埃博拉疫情。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饲养的猕猴(食蟹猴)中以及从菲律宾于1989年、1990年和1996年进口到美国的猴子中以及于1992年进口到意大利的猴子中引起过严重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自2008年以来,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和中国的猪群发生的几起致命性疾病疫情中被发现过。
有报道称,在猪群存在无症状感染,试验性病毒接种已经表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并不能在猪群中引起疾病。
预防和控制在家畜中控制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尚没有针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动物疫苗。
对猪或者猴子饲养场实施常规清洗和消毒(用次氯酸钠或其他洗涤剂)应当有益于病毒灭活。
如怀疑出现疫情,应当立刻对饲养场实施检疫。
可能需要对受到感染动物实施宰杀,并密切监视动物尸体的埋葬或者焚化,以减少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
限制或者禁止将动物从受到感染的饲养场转移到其它地带,这样可减少疾病的蔓延。
由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猪群和猴子中的疫情要早于人间感染,因此必需建立用以发现新病例的主动性动物卫生监测体系,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当局提供早期预警。
减少人感染埃博拉的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人用疫苗,提高对感染埃博拉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个人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这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唯一方法。
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时,应将减少风险的公共卫生宣教内容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猩猩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人传播风险。
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的防护服。
这类动物产品(血和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减少社会上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感染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接触。
应避免与埃博拉病人发生身体密切接触。
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受到埃博拉影响的社区应使民众了解疾病本质以及疫情控制措施,包括死者的埋葬问题。
死于埃博拉的病人应当立刻并且安全地加以埋葬。
由于非洲的养猪场中有果蝠,因此这些养猪场对于感染的扩散具有作用。
应当采取适当生物安全措施来限制传播。
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而言,公共卫生宣教内容应当侧重在因不安全的畜牧业和宰杀做法以及不安全的使用新鲜血液、原料奶或者动物组织而导致的猪与人传播风险方面。
在处理染病动物或其组织以及宰杀动物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服。
在那些已经在猪群中报告了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所有动物产品(血、肉和奶)应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际间传播主要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血液和体液有关。
在没有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时,已有卫生保健工作者受到传染的报告。
由于初期症状可能没有特异性,因此并不总是能够早期发现埃博拉病毒病人。
因此,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要确保针对所有病人和所有医护操作始终如一地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情况如何。
这些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与感染物质存在溅污其它接触的风险情况)、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掩埋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除标准防护措施外,应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
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
从埃博拉疑似人间和动物病例身上采集到的诊断标本,应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加以处理。
世卫组织的应对世卫组织提供专门知识和文献资料,支持疾病调查和控制活动。
以下文件提出了向疑似或者确诊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进行医护时的感染控制建议:“医护疑似或者确诊丝状病毒(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病人暂定感染控制建议”,2008年3月。
目前正在对这一文件进行更新。
世卫组织已制定卫生保健标准预防措施方面的备忘录(现正在更新)。
标准预防措施旨在减少血源性和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如果得到普遍适用,这些预防措施会有助于预防大多数通过接触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传播。
标准预防措施建议在护理和治疗所有病人时使用,而无论其自身感觉或者经过确认的感染状况如何。
这包括基本层面的感染控制方法——讲究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避免与血液和体液发生直接接触,预防针扎和其他锐器造成的伤害,以及一套环境控制方法。
表:埃博拉病毒病既往疫情年表年份国家埃博拉病毒分型病例数死亡数病死率2012 刚果民主共和国本迪布焦型57 29 51%2012 乌干达苏丹型7 4 57%2012 乌干达苏丹型24 17 71%2011 乌干达苏丹型 1 1 100%2008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型32 14 44%2007 乌干达本迪布焦型149 37 25%2007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型264 187 71%2005 刚果扎伊尔型12 10 83%2004 苏丹苏丹型17 7 41%2003(11月-12月)刚果扎伊尔型35 29 83%年份国家埃博拉病毒分型病例数死亡数病死率2003(1月-4月)刚果扎伊尔型143 128 90% 2001-2002 刚果扎伊尔型59 44 75% 2001-2002 加蓬扎伊尔型65 53 82% 2000 乌干达苏丹型425 224 53% 1996 南非(前加蓬)扎伊尔型 1 1 100% 1996(7月-12月)加蓬扎伊尔型60 45 75% 1996(1月-4月)加蓬扎伊尔型31 21 68% 1995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型315 254 81% 1994 科特迪瓦塔伊森林型 1 0 0% 1994 加蓬扎伊尔型52 31 60% 1979 苏丹苏丹型34 22 65% 1977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型 1 1 100% 1976 苏丹苏丹型284 151 53% 1976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型318 28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