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阅读(1)

合集下载

古代诗词三首(蝉、孤雁、鹧鸪) (1)

古代诗词三首(蝉、孤雁、鹧鸪) (1)

《蝉》主旨(托物言志)
• 通过描写蝉的形态和食性
,象征那些品德高洁的显 宦,表达出作者的志向: 品格高洁者,不需要借助 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孤雁
杜甫
• • •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 (kuí)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 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 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 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 和哀伤之情。

• 虞世南 •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 • • • 名字:虞世南 朝代:唐代 哪里人:越州余姚(今浙江)人 工作:书法家、诗人
写作背景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的头部的两根 纯净的 接连不断 触须,形状像下 的蝉鸣声 露水 垂的帽带。
作者简介
• • • • • • • • • • • • 名: 郑谷 字: 守愚 朝代: 唐代 哪里人: 宜春(今江西)人 作品: 《云台编》 外号: 郑鹧鸪
作者简介
• 郑谷(生卒年不详),字守愚,宜春(今 属江西省)人。光启三年进士。曾 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 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 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 新通俗。有《云台编》三卷。。
①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 ②作者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安 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 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与亲到野鸦?
作者用了反衬的手法,表达了爱憎感情。野鸦暗指那些不 能理解分离之苦的俗人。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一)(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一)(含答案)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一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唐]卢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分)飞将(jiāng jiàng) 将军(jiāng jiàng)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

(2分)A.霍去病B.李广C.薛仁贵D.卫青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

(4分)《出塞》: 。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分). 。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 。

(2分)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的。

2.“独”的意思是,“倍”的意思是。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是农历这天。

诗中提到的习俗有和。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每位学生都需要学习古代诗歌,了解古代文化,并通过古代诗歌学会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好。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瑰宝之一。

因此,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重点考虑了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这个考点测验用来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和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考试的古诗歌考点,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诗歌鉴别和诗歌解题能力。

如何更好地准备这一考点,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中华文化制度的基本概念: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2、古代诗人的基本作品: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3、读懂古代诗词的技巧:如平仄、押韵等。

二、阅读练习题的重要性通过练习试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诗歌,并且加强自己的复习效果。

以下是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一些练习题:1、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A、秋天的景色真美,猿猴也喜欢晒太阳B、登高以观天地之大,猿猴凄厉声鸣,景色优美C、长江之大,水势滚滚,无数琉璃般的黄叶飘落D、山中的景色清秀,江河之中河水清透,小鸟飞回晚秋答案是B,诗人杜甫用登高的方式观察自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猿猴的声音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声音的凝结,强调了山水自成一体的美景。

2、唐代张旭的《滕王阁序》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今世事如棋局。

谁人曾识,轻财重义,狎客临风,自逐东吴之绿舟。

”,其意思是:A、迎着柔和的春风,我随意地飘荡《滕王阁序》,慵懒而愉快B、我死之后,我想要我们国家的人民能够保持仁义道德的本质C、文艺的人在谈论和交流,那些风中凌乱的衣物是闲逸和无忧的象征D、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像下棋,谁是赢家还未可知,要坚守中庸之道答案是D,他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赏析滕王阁,阐述所感所想,关注社会整体的大环境。

古代诗歌四首(1)

古代诗歌四首(1)
3、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时勾画读不准的字音,节奏,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学法指导: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律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法指导: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悟作者的情感。
2、明标(略)
【自主学习,前提诊测】
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1、学习《次北固山下》
简介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2、文体知识简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共八句,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的每个双句称为一联,共有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2、明标(略)
【自主学习,前提诊测】
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解题:闻:听说寄:寄托,托付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3、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生听读并勾画
然后自由朗读
学生依次回答字词意思
学生朗读课文
并采用四人合作交流,探讨问题,然后选一人回答,其他人补充
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
学生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唐诗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高中语文寒假作业4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 (1)

高中语文寒假作业4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 (1)

古代诗词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①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②,无那③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④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司士:官名。

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韦司士路经滑州,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郡中官吏夜间设宴为韦送行。

韦司士与诗人就是这次宴会上所结识的新交.②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

堪,能。

求侣,呼唤同伴。

③无那:无奈、无可奈何.④白马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在今天河南省滑县东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高馆张灯"言环境之豪华,酒香清洌言酒菜之丰盛,足见待客之殷勤。

B.次句选取“夜钟”“残月”“雁归声”等意象,渲染了凄清,寂寥的别离气氛.C.颈联展开想象,设想友人别后行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充满了离情别意。

D.尾联将伤别化为对前路处处有逢迎的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充满了乐观情调.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C2.①运用典故.化用《诗经》中的诗句,表现了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为新交的庆幸;②虚实结合。

“啼鸟"虽非实写,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的“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③拟人手法。

不说朋友送别,而言“春风欲送行”,将“春风”人格化,道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C项,“情景交融"说法错误。

颈联是对韦司士行程所经的想象。

唐时滑州州治白马城在黄河南岸。

韦司士离此北去,头一站便是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所以诗人想象韦司士的别后行程,首先便写到“黄河曲”“白马津”。

这一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诗人此处并没有着意寓情于景,只是预想中的沿途景物,以渲染朋友的旅途劳顿。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 专题跟踪检测14 古代诗歌阅读(一)(含解析)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 专题跟踪检测14 古代诗歌阅读(一)(含解析)

专题跟踪检测14 古代诗歌阅读(一)(建议用时:70分钟)(2020·安徽六校素质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①苏轼霜余已失长淮②阔。

空听潺潺清颍③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④波底月。

【注】①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苏轼出守颍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

②长淮:即淮河。

③颍:颍水,淮河支流。

④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写词人泛游颍河时的见闻和感受,“空听"一句移情入景,将眼前所见的实景人格化。

B.“佳人”一句写欧公当年所作诗词几十年后仍被传唱,欧公的为文、为政、为人可见一斑。

C.“草头"一句承接上片,与曹操《短歌行》中“譬如朝露”一句表达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写“西湖波底月”,以景结情,在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收束全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D解析“给人赏心悦目之感”错,结尾写波底之月,传达出因月光之清冷孤寂而生的悲凉伤感,令人怅然若失.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作的大意: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水声潺潺,像是颍河在幽咽悲切。

河上传来悠扬歌声,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而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逝.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消失却不过一瞬。

十五的月轮多么皎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

和我一样曾同醉翁相识的人,现在只有西湖波底的明月而已。

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已失"“空听"“犹唱”“电抹”“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等来分析词人的情感。

二轮诗词教师版(1)

二轮诗词教师版(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左省杜拾遗①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①拾遗,朝廷谏官,负责规劝天子改正过失。

杜拾遗即杜甫。

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铺写“丹陛”“紫微”“天仗”“御香”,似是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实则暗示朝官生活的死板。

B. 颔联写朝堂活动只用“入”与“归”,透露了朝廷公务的空虚无聊,令立志建功的诗人感到厌倦。

C. “青云”“鸟飞”隐喻飞黄腾达者,诗人感慨朝中奸佞小人像鸟飞青云一样轻易地取得高官厚禄。

D. 本诗对仗极为工整。

中间两联对仗,首联也对仗;联中不但词性相同,而且连颜色词也相互对应。

16. 有人评价此诗“曲折隐晦,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请简要赏析尾联蕴含“不尽之妙”。

【答案】15. C 16. ①表面是说皇上圣明,国无弊端,我们谏官已无事可干,似乎是赞扬盛世清平。

②实际是讽刺皇上自诩英明,拒绝纳谏,以致群臣缄口,万马齐喑。

③体现了对朝政的隐忧和自身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诗人感慨朝中奸佞小人像鸟飞青云一样轻易地取得高官厚禄”错,诗人抬头望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因为朝中为官的生活十分死板无聊,而且当时正百废待兴,诗人对这样的日子感到厌倦。

诗句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似乎是赞扬盛世清平。

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

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

有讽刺皇上之意。

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也体现了对朝政的隐忧。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CD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2022高考复习古诗词阅读:山水田园诗(一)

2022高考复习古诗词阅读:山水田园诗(一)

2022高考复习古诗词阅读:山水田园诗(一)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达的心境。

B.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C.诗人以常见普通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D.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地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是本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答案】1.“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厌弃。

“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解析】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诗人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来,那是误入歧途,故诗人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入了束缚人性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所以“尘网”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尘”可知官场之黑暗污浊,“网”“樊笼”可以看出尘世官场对人身心的束缚,“误落”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曾经身处官场的悔恨。

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一卷语文考点训练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一卷语文考点训练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

2023届高三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点对点攻关训练(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松汀驿①张祜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

①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

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①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

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偏僻,营造的意境和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相同。

D.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忆庐山旧居处默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即回忆多年前在庐山旧居时的粗朴穿着、粗糙饭食和优美的山水风光。

B.“衰颜”表明诗人在庐山时年龄已大,但“勉”“惜”透露出晚年生活的不幸。

C.颔联中描绘的“野鹤”“闲云”富有人情,表现了诗人的惬意闲适、悠然自得。

D.全诗紧紧围绕“忆”字,所写庐山旧居胜景动静结合、高下搭配,富有层次感。

4.有人评论诗歌的结句“一‘恨’有余音”,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孟浩然①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2023-2024学年桂林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桂林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桂林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共21分)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

(一)经典诗文,经千年淘洗,熠熠生辉,历万世磨砺,字字珠玑。

在同学们的朗诵中,我们仿佛看到广袤无垠的土地,银装素裹的北国,看到四月早天里的云烟,百花冠冕的娉()婷,看到云的流盼,树的摇yè()……经典诗文里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诵读中传承文化、了解传统,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朗诵是一种细腻、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能濡养人的精神。

朗诵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能独立分析文学作品;朗诵者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掌握普通话发声技巧,善于处理停顿与重音,准确运用语气语调;朗诵者还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修养,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

1、阅读语段(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摇yè()(2)娉()婷2、语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

(3分)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磨砺(2)濡养4、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典诗文,经千年淘洗,熠熠生辉,历万世磨砺,字字珠玑。

B.在诵读中传承文化、了解传统,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C.朗诵是一种细腻、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能濡养人的精神。

D.朗诵者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

5、以下设计的朗诵脚本,在停顿、重音等方面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语调高昂,表现北国雄伟壮丽的景象。

B.“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语调深情,表现对总理的崇敬与怀念。

C.“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语调上扬,表现欢快的心情。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语调舒缓,表现充满爱意和温暖。

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共10分)二、阅读(共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新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理解

最新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理解

古代诗词鉴赏技法指导与训练之“语言”(1)近年来各地中考的诗词鉴赏题,难度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高。

而有不少考生要么望而生畏,要么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一是积累少,文学积淀不够深厚。

二是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含意丰富,考生缺少对诗歌语言规律的了解。

本文试图和大家一起,揭开诗歌语言的“神秘面纱”,抵达诗人的内心深处,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采。

诗歌的语言,强调字句的锤炼,讲究音韵的和谐。

近年来中考的语言鉴赏题,侧重于考查词语的准确使用,意象内涵的揭示,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等方面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走进诗歌语言的大门。

一、炼字类古诗词中词语的考查形式有多种。

不过无论是找出句中的诗眼、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还是比较不同词语的差异,究其实质,都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使用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查,都可归结为“炼字类”。

以下几类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 活用词像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和“绿”;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以及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和“肥”,都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词语。

2. 表现力强的动词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众口相传,千古流芳。

3. 表示感情变化的词“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一个“悔”字巧妙地将“闺中少妇”的感情变化表现了出来。

4. 表示颜色的词色调一般能体现心情,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渲染气氛。

有些虚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能颇具意味,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在平时的阅读中,要炼就一双善于发现重要词语的“火眼金睛”,在吟咏中用心品味这些词语的妙处。

二、意象品读类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方面的和谐交融和完美结合。

它是诗歌中特殊的语言形式,是诗歌鉴赏中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

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小题各3分,第6题7分)1.下列各项中,汉字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喷簿.(bó)狡黠.(jié)诡谲.(jué)如坐针毡.(zhān)B.侍.候(sì)恐吓.(xià)瘦削.(xuē)雕粱画栋(dònɡ)C.簇.新(cù)暄.染(xuàn)瞭.望(liáo)吹毛求庛.(cī)D.笔砚.(yàn)要诀.(jué)稽.首(qǐ)铢.两悉称(zhū)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A.大相径庭屏障花枝招展寂寥B.大相径庭篱笆草长莺飞喧嚣C.截然不同屏障草长莺飞寂寥D.截然不同篱笆花枝招展喧嚣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建设性意见,而且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B.蕴含传统人文精神和凝聚浓浓亲情的春节,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

C.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奏效的。

D.有识之士认为,能否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是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树的身上感悟到美好和高贵。

②有人说,树是地球上的君子。

③人们喜欢与树为伴,以树为师。

④也有人说,树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让人类得以诗意地栖居。

⑤以丰盈生命、完善自我、滋养自己的灵魂。

A.②④③①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③④⑤①D.①⑤②③④5.下面有关文化积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诗人。

中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1古代诗词赏析复习

中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1古代诗词赏析复习
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4.读意境 古诗词的很多意象常常有特殊内涵,比如:以冰雪的 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意象烘托意境,使得诗词充满 诗情画意。所谓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 来的情调和境界,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 畴的“境”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鉴赏中,要 善于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进而分析、提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á)蝶:蝴蝶。
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菜__花__(c_à_ih_uā_)_稀_”__(_或__“__麦__花_雪__白””) 等词语,写出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花__落__尽____”三字,凸显了 暮春季节的特点。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2018·威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_锦__(_红__)衣_____”,骑着 “ 骄 骢 ” , 天 渐 明 时 就 到 野 外 “__春__游__(c_h_ūn_y”óu) , 结 果 “__踏__烂__麦__青_青__(q_īn_ɡ_q_īn_ɡ)_(骄__骢__踏__烂__麦__青__青__)”。
古诗词品析探究方法 1.关注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常说的写作特点。来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 思家》这首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 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明明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在思念家 人,诗中所写的却是:在这个举家团圆的冬至节日里,夜深人 静,家中人围坐在灯前,他们在谈论、牵挂着我这个远离家乡 的游子。这种从对方的角度来写自己感情的写法,能更深一层 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便是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 ③ 劳动人民(农民、百姓、穷人等) 。
“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 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④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 愿天寒 ”句解读。
:《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 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
:⑤ 示例一:陆游写了穷人和富人对雨的不同态度及其 原因,表现了他的“悯农”情怀,暗含对豪门贵族的批评。所 以应归入“情怀”类。
的哪两句诗得到有力印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偶展舆图泪自倾”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用艾 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两句诗或自己的话回答。 示例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 示例二:面对地图上朝廷未能收复的失地而流泪,表达了 诗人对这片土地(祖国)的热爱之情。
水际柴扉②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③是梅。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 ②扉:一作“门”。③并:都。
1.下列王安石的诗句中,与本诗感情基调最接近的一项是( C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注释】①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 作。②波神:水神。③霓裳:唐代名曲。④准拟:准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满载一船明月”中“载”字将月光具象化,形象地描绘 出月下行舟的浪漫情景。 B.“平铺千里秋江”与《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都创造出开阔的意境。 C.“斜阳”与马致远笔下“夕阳西下”中的“夕阳”,都寄 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水晶宫里奏霓裳”,涛声悦耳如奏名曲,生动的比喻表 现出词人丰富的想象力。

一、(1)本词作者是北宋词人苏轼

一、(1)本词作者是北宋词人苏轼

一、(1)本词作者是北宋词人苏轼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课堂测验
一、古代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2.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作者是北宋词人苏轼,词的上片记述了词人一行怎样?试对此进行描述。

(2)词人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二、古代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至于北海
C. 少仲尼之闻
D. 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句中四个“若”字都是什么意思?在句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教训?。

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

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

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11《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21《望人家桃李花》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2《肃和》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3《董孝子黯复仇》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4《断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5《相和歌辞·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6《送人之军》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一年级语文古代诗词31《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古代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1.望岳 (唐)杜甫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精析:全诗洋溢着青年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自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①句写初望泰山时高兴、兴奋、惊叹仰慕之情。

②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有情。

③句写细望山中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荡漾,神情专注。

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④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富有启发性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2.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

)为什么说“云脚低”?(“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

)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

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写不多;如多,当为…处处”。

)为什么“争暖树”。

(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

)营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

)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新燕不多,故为早春。

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

)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风直到夜郎西。

精析:这首诗寄给友人。

寄去了深深的同情与关切。

①句写景抓住“杨花”“子规”两种景物。

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古代诗词鉴赏阅读测试题及

古代诗词鉴赏阅读测试题及

古代诗词鉴赏阅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古代诗词鉴赏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难度:★☆☆☆☆1. 请问《静夜思》是由哪位古代诗人创作的?答案:李白2. 请问诗中描绘的明月是什么颜色的?答案:白色3. 请问诗人望月时在做什么?答案:思念故乡测试题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难度:★★☆☆☆1. 请问《登鹳雀楼》是由哪位古代诗人创作的?答案:王之涣2. 请问诗中提到的白日,代表了一天的什么时候?答案:中午3. 请问诗人希望登上楼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追求更高的境界测试题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难度:★★★☆☆1. 请问《春晓》是由哪位古代诗人创作的?答案:孟浩然2. 请问诗中的春天是什么时候醒来的?答案:黎明3. 请问诗人通过哪两种自然景象来表达春天的气息?答案:鸟鸣、花落测试题四: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难度:★★★★☆1. 请问《将进酒》是由哪位古代诗人创作的?答案:李白2. 请问诗中的黄河水去哪儿了?答案:流入大海3. 请问诗人用哪两个景象来描绘自己的心情?答案: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测试题五: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难度:★★★★★1. 请问《青玉案·元夕》是由哪位古代词人创作的?答案:辛弃疾2. 请问诗中的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答案:除夕3. 请问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答案:暗香盈袖、人比黄花瘦总结:通过这份古代诗词鉴赏阅读测试题,我们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些诗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阅读并理解这些诗词会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机会。

希望这些测试题能够帮助到您的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的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身训练
LOGO
(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二、三、四句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动静结合。 (分析技巧)
2、第五、六句诗中的“若”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诗人的想像之 景,体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品味语言)
温故知新
LOGO
(一)2008年娄底中考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诗中的 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答:“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 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3、试题举隅:
试题
LOGO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千古名句, 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表面是对商女的埋怨,实际上批评醉生梦死的统 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赏析名句)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反映了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及达官贵人不问世事,整日灯 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 的思想感情。
(品味语言)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领悟主旨)
温故知新
LOGO
(二)2009年娄底中考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写出了早春时节小草极淡极少,若有若无的特点。 (理解内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身训练 (三)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LOGO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 了一种什么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激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试题
LOGO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句中“最 是”“绝胜”用的好,请谈谈好在哪里?
答:诗人通过“最是”“绝胜”两个词将象征大地回春 的淡远草色和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 了早春景色最可爱。 (品味语言) 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月亮人格化,让其具有人的 思想感情,人的行为动作,更好的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 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之情。 (分析技巧)
试题分析
4、归纳: 古诗词阅读的一般思路:①、写了什么; 表述:这首诗描写了……
LOGO
②、怎样写;(如何绘形、绘声、绘色,或是动静结合、以景 生情,情景交融,蕴含哲理等) 表述:A、诗中的……写出了…… B、这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③、写的意图。(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的背景,二是作者 表达的感情。) 表述:作者在……时,写了这首诗,抒发了(表达了)……的 思想感情。
1、“草色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领悟主旨)
试题分析 1、试题特点:
LOGO
①选材:多为短小而又有明显艺术特征的名篇。也即 课标与考标要求的34首必背诗词中尤为短而精的佳作, 甚至可能不会超出娄底教科所所编的《考试指南》一 书中所列的17篇古诗词阅读例题范围。 ②题型:以填空题和简答题为主。 ③分值:4分。 2、考查内容:①理解内容:②品味语言:③赏析 名句:④分析技巧:⑤领悟主旨 :
(理解内容)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的悲愤。
(领悟主旨)
总结
LOGO
答题原则:读懂;答准;答顺;答美。 复习指导:
1、理解内容:①、背景 ②、描写的景物 2、品味语言:①、生动 ③、塑造的形象 ②、精练 ③、深刻 ②、表达方式 ③、艺术风格 ②、含义深
古代诗词阅读
冷水江市金星中学 龙桂怡
课标要求和考点要求
LOGO
课标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
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 情趣。
考点要求:对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主要
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名句的理解,答这 类题要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作分析。 此外,还要考查对古典诗句语言的赏析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用自己的语 言加以表述。
3、分析技巧:①、修辞手法 4、赏析名句: ①、写的好
5、领悟主旨:①、主旨 ②、情感
谢谢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