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024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范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篇一一、引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手段,分析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手段1. 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和方法,以达到优化企业业绩、提高股价、降低税负等目的的行为。
2. 目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企业业绩、维持股价稳定、降低税负、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等。
3. 手段: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会计政策选择、估计变更、交易安排等。
企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以及估计的变更,来达到调整报告盈余的目的。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交易安排来影响盈余。
三、会计准则制定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1. 概念: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和标准。
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重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3. 影响因素: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政治因素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等;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等;文化因素如会计传统、职业道德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的关系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1. 关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会计准则的制定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进行合法盈余管理的依据和规范。
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推动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分析1、过度的盈余管理,一旦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则被称之为利润操纵,它会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误导投资者,危害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2、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①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这里所指的盈余管理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一种调节,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收益观”。
“经济收益观”认为,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特定的会计确认、计量等程序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
② 1989年,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Shipper)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将盈余管理理解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
“信息观”认为,在市场竞争不完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经济世界中,任何会计方法都不可能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
会计盈余的功能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经济收益的“信号”,而不在于经济收益本身。
这意味着会计盈余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
③第三种观点由保罗·M·希利(Paul·M·Healy)和詹姆斯·M·瓦伦(James·M·Wahlen)1999年在《会计瞭望》中共同提出来的,他们指出,从与会计准则制定者相关的目的研究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目的在于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ST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ST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导言一、ST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或者外部需求,通过调整财务数据,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例如掩盖真实的盈利情况或者夸大盈利情况。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合法的会计方法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操纵数据等不当手段来进行。
1. 数据不透明ST公司在公布财务数据时存在较大的不透明性,很难直观地了解公司的盈利情况。
这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和内部人员操纵数据的机会,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目的。
这种不透明性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形象,也给了外界一个不确定的投资环境,降低了投资者的信任度。
2. 资产减值和计提存在灰色地带在资产减值、减值准备、资产计提等方面,ST公司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这给了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一些不法分子和内部人员通过调整这些数据,来掩盖或夸大公司的盈利情况,从而获得不当利益。
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了整个市场的正常秩序。
盈余管理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旦公司盈余管理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失真,也会对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盈余管理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还将面临法律责任和市场的处罚。
盈余管理需要引起公司高度重视和警惕。
ST公司应该加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提高数据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只有公开透明的财务数据,才能够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也能够遏制一些不法分子和内部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
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ST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规范公司的资产减值和计提行为,降低盈余管理的风险。
3. 强化监督和检查ST公司应该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只有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才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司内部的失实行为,提高公司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4. 增强公司道德意识ST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
试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未来前景的最佳( 内幕 ) 信息 , 报告盈余能代表公司管理人员对持 续盈余能力 的最佳估计 , 市场将会意识 到这一点 , 股价也会很快对
这一内幕信息做 出反应 , 投资者也会对公司充满信心 。 第 四, 为了奖金而进行盈余管理 。 也有一些上市公 司的管理人 员 , 了实现其奖金 目标 , 为 而对净 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如果本期净 利润偏低 , 当期管理人员确实无法获得奖金 时, 管理人员就会有动 机进一步降低利润 , 而使 自己在未来 年度获得奖金的机会增加 。 从 希利 ( el,9 5 对盈余管 理的动机进行 了研 究 , H a 18) y 发现在进行盈 余管理前 , 管理人员拥有关于公司净利 润的内部信息, 而外部利益 集团 , 包括董事会本身可能都无法 准确 了解公司利润 , 以管理人 所 员就会乘机操纵净利润 ,以使其在公司薪酬合 同中规定 的奖金最
的 目标的手段。 从财务报告角度看 , 管理人员通过盈 余管理影响公 司股票价值 。 有些管理人员会适度利用盈余 管理 , 也有些管理人员 会滥用盈余 管理 , 不论 出于何种原 因, 管理人员很明显对净利润存
在浓厚兴趣。 于会计人员而言 , 对 了解 盈 余 管 理 是 很 重 要 的 , 为 因
需要来选择相应 的会计政策 , 进行会计处理 , 使得企业以合法手段 调节利润成 为可能, 并且它是在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 , 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 内, 盈余管理 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盈余 ,但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 同会计期
间 的 反 映和 分 布 。 关 联 方 的资 产 重 组交 易方 面 , 结 果 也 只 是 改 在 其
、
上 市公 司盈 余 管 理 内 涵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中对盈利水平进行调节的过程,以获得股东和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
盈余管理包括一系列财务处理,目的是要优化净收益、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
然而,实践中的盈余管理往往被批评为虚假财务报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讨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类型、影响和管理策略。
原因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来自内部经营和财务决策,包括调整收入和费用的时间、选定会计政策、选择资本结构和决策投资计划等。
这种盈余管理是为了增加公司的股东权益和提高市场评价,也符合管理层对公司运营效率的要求。
此外,这种盈余管理还可以应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另一类盈余管理则来源于公司对投资者、股东和金融市场的期望和压力。
这类盈余管理通常被称为“完美主义盈余管理”,其目的是达到拥有最好的业绩报告和最高的股票回报的期望。
这种盈余管理的推动因素包括:股票回报的期望、管理层的绩效奖励机制和股票期权计划等。
完美主义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财务报告虚假和失真,违反财务诚实和透明的原则。
这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所担心的。
类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多种形式。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类型:1. 操纵收入:包括推迟收益、提前还款和缩短账期等方式,从而调整当期利润;2. 漏洞利用: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准则和法规的漏洞,诱导投资者产生虚假的收入和盈利预期;3. 销售资产:通过向同行出售资产来提高现金流和减少负债,从而调整账面收益和资本结构;4. 会计政策:通过选择和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而调整利润和资产价值;5. 费用削减:通过减少管理费用、提高资本效率和缩减不必要成本等方式,从而调整利润和股东权益。
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其中积极的影响包括:1. 提高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表现和执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和信任;2. 帮助公司化解财务风险,避免出现破产和宣告无力偿付的情况;3. 提高股价和市值,从而增加公司的股东权益和财富;4. 为公司提供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以及跨境经营和投资的机会等。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得 以 提 高 。 目前 , 国上 市 公 司 进 行 资 产 重 组 的 方 式 有 债 务 重 还 是 有 限 的 。在 《二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管 理 办 法》 行 之 后 , 多 我 j市 施 很
企 业导 报 2 1 年第 0 期 02 3 4 5
经营管理
如考虑 公司 公司采取 了股权激励 的办法减 小代理成本 。然而 , 在股权激励 在 监管制度 设计 中应 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的因素 , 剔除 由于短期行 为产 生的 重新进入 中国资本 市场之后 , 不少管理层通 过盈余管理行 为对 盈余状况时应着重观察其 盈利 结构 ,
减值 、 货跌价 的事项 消失后 , 存 企业 可 以在 原计提 的范围 内转
回减 值 准 备 , 入 当 期 损 益 。由于 上 市 公 司 的应 收 账 款 、 他 应 计 其
三、 盈余管理的客观必 然性
() 理成 本 的存 在 。 公 司 制是 现 代 企业 普 遍 采 用 的 一 种 1代
展 。() 3 会计政策 的不完善 。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 而忽视 审计效果 。 有关监管部 门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 计 编 制会 计报表 时所采用 的具体 原则、 方法和程序 。如果财务报 师 进 行 定 期 和 不 定 期 检 查 和 审 核 , 强 质 量 监 管 , 大 审 计 失 加 加 表能够 以一 种可靠 的方 式如实地 反映公司 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 败成本, 提高行业准入 门槛 , 促进有 效的公平 竞争, 剔除不合格 成果 , 则财务报表 的价值将会增 加。由于 企业 所处 的环 境千 差 的会计师事务所 , 高整个行业 的审计水 平 ( 提 曹勇 ,0 7 。 () 2 0 ) 3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各种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不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和盈利水平,而是指企业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信息,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业绩考核、投资者的决策等方面,以谋取自身的利益。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以及信息透明度受到损害,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上市公司应当认真对待盈余管理问题,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盈余管理主要表现在公司利润的操纵上,常见的手段包括收入确认的时机操纵、费用资产化、资产减值准备的操纵等。
收入确认的时机操纵是指公司通过延迟或加速收入的确认时间,以便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呈现出不真实的盈余。
费用资产化是指公司将应当在当期确认的费用资产化,以降低当期费用,从而提高当期盈余。
资产减值准备的操纵是指公司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提高当期的盈余水平。
这些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出不真实的盈余,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不正确的判断。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当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提高当期盈余水平时,投资者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不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公司股价被高估。
当真实的经营状况被揭露出来时,公司股价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盈余管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
如果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激励机制失真,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防范和解决盈余管理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公司应当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减少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对盈余的处理和管理。
盈余管理既可能是合法合规的,也可能是不当的甚至是违法的。
盈余管理对于公司股东、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整个市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公司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如合理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权以及进行合理的盈余调整;也可以通过不当手段进行,如操纵财务数据来欺骗投资者。
盈余管理涉及到收入确认、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和财务报表披露等方面,是财务报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盈余管理的形式1. 收入确认:管理层可以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来调节盈余水平。
在销售合同中存在可变现条件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确认收入的时间点来实现盈余管理。
2. 费用计提:管理层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计提费用来影响盈余水平。
延迟计提预计负债,提高当期盈余。
3. 资产减值:管理层可以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来影响盈余。
过度提高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节盈余水平。
4. 财务报表披露: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披露方式来影响盈余水平。
选择更为保守的会计政策可以减少盈余波动。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1. 对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影响: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盈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
如果盈余管理采用不当手段,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受到负面影响,损害股东利益。
2. 对监管机构的影响:盈余管理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损害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因此可能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制裁。
3. 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大规模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
四、应对盈余管理的措施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和管控。
2.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通过加强信息披露要求、规范财务报告编制,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对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
对盈余管理运用的利弊分析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报告期内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或控制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通常是为了满足公司在市场上的需求,提高公司的股价、增加自身的财务实力等目的。
盈余管理的利弊对公司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影响,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盈余管理的利弊进行分析。
首先,盈余管理对公司来说有以下几个利益:1.满足市场预期:市场通常对公司的盈余有一定的预期值,如果公司盈余超出市场预期,可能会引发过高的股价波动。
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预期来控制自己的盈余,尽量避免市场出现不确定性。
2.提高融资能力:盈余是公司融资的重要依据之一,良好的盈余水平可以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在融资时展示出更好的盈余表现,从而增加融资的成功率。
3.调剂税负: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和规模,使公司的盈余在税务上得到最大化的优惠。
这有助于减少公司的税负,提高企业的资金回报率。
然而,盈余管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1.信任问题:盈余管理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怀疑,对公司的透明度和诚信度产生质疑。
如果投资者无法信任公司的财务报告,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和市场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2.风险隐患:盈余管理常常需要在合法和非法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违法法律法规。
如果被监管机构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违规行为,可能会面临罚款、起诉等风险。
3.长期影响:盈余管理通常是短期内的措施,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副作用。
过分强调短期盈余可能会导致公司在战略和长远发展方面的资源配置失衡,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既有利益也有弊端。
对于公司来说,盈余管理可以满足市场预期、提高融资能力和调剂税负等,但也会面临信任问题、风险隐患和长期影响等挑战。
因此,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权衡利弊,遵守合规原则,注重长期发展和企业形象的建立。
对投资者来说,应该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保持警惕,关注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诚信度,不仅仅关注短期盈余表现,更要重视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02
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会计政策选择
01
02
Hale Waihona Puke 03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 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等,可以影响固定资产的 折旧费用和公司的利润。
存货计价方法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 出法等,可以影响存货成 本和公司的利润。
合并会计报表
通过调整合并范围、改变 合并抵消等方法,影响合 并报表的净利润。
给予刑事处罚
对于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考虑给予刑事处罚,以增加违规的代 价。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允许投资者对因盈余管理受到的损失提起诉讼,并要求相关责任人进 行赔偿。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举报奖励基金
从政府层面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对提供确凿证据举报ST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行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隐私
还债务。
避免违约风险
为了避免债务违约带来的高昂成 本,ST公司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
来改善其偿债能力。
延长债务期限
ST公司可能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 改变债务的到期结构,以延长债
务期限,降低短期偿债压力。
规避退市动机
保持上市资格
ST公司为了避免股票退市 ,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 提高净利润,以维持上市 地位。
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状况相关
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治理结构、股东权益等特征与盈余管理程度密切相关。例如, 财务困境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亏损;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权益受到侵害的 公司,管理层更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维护自身利益。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 在决策时需要对此类公司的财务报告保持警惕,以避免可能的风险。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合法手段对盈余进行管理,从而对财务报表中的收入、费用、成本等项目进行调整,以达到特定的目标,如增加公司利润、提升股价等。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既可以是合法的普通管理行为,也可能存在盈余欺诈等违法行为。
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 优化报表:通过调整盈余项目的组合和时间分配,使财务报表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经营策略。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
2. 控制盈余波动:通过调整盈余的时间分配和计提费用,可以减少盈余的波动,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测能力。
这样可以稳定公司的盈利能力,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3. 实现管理目标:通过调整盈余项目的计提和调整,可以实现公司的管理目标,如增加利润、提升股价等。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 收入管理:通过调整收入确认的时间和方式,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实现盈余的管理目标。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收入等。
2. 费用管理:通过调整费用的计提和确认时间,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计提费用、推迟计提费用等。
3. 成本管理:通过调整成本的计提和确认时间,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提前计提成本、推迟计提成本等。
4. 减值准备管理:通过调整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股权计算方式,可以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方法有减少准备计提比例、改变计提方法等。
盈余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1. 不当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如虚构收入、操纵盈余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
2. 过度盈余管理可能掩盖真实的盈余状况,让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这样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误判和损失。
3. 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问题,如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力过于集中,内部控制机制的松散等。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当前财务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定义与原因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深入探讨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表现。
结论部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实证研究、总结、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的利润调节与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预期,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盈利水平,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但过度盈余管理会对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和加强,盈余管理的空间逐渐受到限制;监管部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违规盈余管理行为受到谴责和处罚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了解和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原因,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探讨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投资者、管理者、监管机构等各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还可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有效运行。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浅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
备计提 计 提 中影 响
。
力 和 发 展 前 景 误 导 投 资 者 危 害 证 券市 场
。
,
变更 会 计 核算方 法
,
。
根据《 业 会 企
些上
上 市 公 司业 绩 的主 要 因 素 从 2 0 0 4 年 年报
T
优化 资 源 配 置 功 能 的发 挥
理 论 探讨
浅 析 上 市公 司 的 盈 余 管 理
口 吕佩 华
业 在 会计 核 算 时 所 遵 循 的 原 则 及 所 采 纳 的
—
L 市公 司 的盈 余 管 理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和 L 发 达 国 家 都 普 遍 存在 的现 象 近 年
,
.
做好 业 绩储 备
“
“
” 。
而 对 那些 急需 恢 复上 市
,
具 体会 计 处 理 方 法 具有 灵 活性 整 会 计政 策
,
。
由 于 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
或 摘 帽 的公 司来 说 计 提 和 转 回 更 是 其
”
来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的 盈 余 管 理 行 为也 已 成
。
所 以 企 业 可 根 据 自身需 要 调
跨 年度 调 节利 润 的捷 径 度
用 什么 样 的会计核算方 法
。
利 用 利息 资 本 化 调 节 利 润
,
。
其手 法 主要
相应减少
行 会 计制 度
企 业 为在 建 工 程 和 固定 资 产
,
(
一
) 为 获 得 股 票 发 行 资格
。
企业 上 市
有:
一
是 变更 折 旧 政 策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36经济关注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文⊙陈南(鞍山市市政设施管理处)摘要: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
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
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 i l l i a m .K .S c o t t )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 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 a t h eh ne Sc hi pPer )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一)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
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
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
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某些手段和方法来操纵公司的财务数据,以达到控制公司利润和盈余的目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它是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公司股价和市值,减轻公司税负等因素所进行的一种运作。
盈余管理也容易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不真实和不可靠,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原因、形式和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合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整公司盈余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过程。
一般是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上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来达到改变公司盈余数字的目的。
它是一种企业管理行为,也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盈余管理并不完全等同于财务造假,它区别于违法行为,通常是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的。
但盈余管理也可能存在违规和违法的情况,比如故意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等。
因此在实践中,很难一概而论,盈余管理的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挑战性。
二、盈余管理的原因盈余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一般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1. 公司内部原因(1)激励机制: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与公司盈余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公司业绩好,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一般会相应提高,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公司业绩,以获取更多的薪酬。
(2)市场压力: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公司盈余和业绩预期的不断提升,也会促使公司管理层采取一些措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推高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2. 外部环境原因(1)监管环境:监管政策对公司盈余和财务报表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和遵守法规,可能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应对。
(2)税收压力: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会影响到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可能会通过一些合法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
三、盈余管理的形式盈余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收入的操纵:通过虚增收入或者改变收入确认的时间来增加公司的盈余,比如提前确认收入、刻意拖延成本等。
《2024年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_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范文
《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_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篇一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_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一、引言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中,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通过有效的盈余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企业的盈利水平,更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程度上的差异进行探讨,以期揭示二者在避免亏损方面的策略与实践。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1. 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上市公司需遵循严格的财务报告制度,公开透明地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这要求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时,必须更加注重合规性和公正性。
2. 资本市场压力上市公司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如股价波动、投资者期望等。
因此,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时,需更加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战略的平衡,以维护股价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3. 更加规范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通常拥有更加规范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1. 灵活的财务管理方式非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加自主地决定盈余管理的策略和手段。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非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上存在更大的风险。
2. 缺乏外部监督非上市公司通常缺乏像上市公司那样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使得其在盈余管理时可能更加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风险。
3. 灵活的决策流程非上市公司的决策流程相对更加灵活,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但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也可能存在决策不科学、不透明等问题。
四、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比较1. 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程度上相对更为规范和严格,而非上市公司则可能更加灵活和自主。
这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开透明,受到外部监督和投资者期望的影响较大。
2. 风险管理差异由于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和治理结构相对健全,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相对更有优势。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治理对策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治理对策【摘要】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
文章从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影响出发,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治理盈余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治理对策一、引言盈余管理问题是西方国家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迄今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了。
而在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会计学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
由于盈余管理是一种不通过实际业务经营而通过人为调节会计信息来改变财务报告业绩的机会主义行为,它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和一贯性,从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政府的宏观决策,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会计行为,其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作假、利润操纵相比,更难以发现和限制。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之内,经理人通过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盈余进行有意的调节,以达到其特定的目的。
(一)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是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的机制,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共存的组织结构,而经理层由董事会聘任,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抑制盈余管理。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存在着“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股”现象,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有所改观,但股权集中、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监事会监督功能不强、独立董事的职责难以发挥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上市公司的发展,也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着土壤。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在报告财务信息时,调整其账面利润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润管理,即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等手段来调整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另一方面是现金流管理,即通过调整财务活动的时间和金额等手段来调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据。
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市场反应动机。
由于投资者对于企业盈余的敏感度,企业为了保持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掩盖原有经营情况的不佳,以保持股价水平的稳定或者提高股价。
2、管理层激励机制。
由于一些管理层认为自己的薪酬和奖金与企业盈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内部控制失灵。
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其部分经济行为被识别为未来挤压盈余的潜在因素,因此为了维持公司表面的盈利水平,企业往往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手段。
1、盈余操纵。
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等手段,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操纵,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2、透支未来。
企业通过缩短资产的使用周期、降低折旧预估、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来透支未来收益,达到提高当期盈余的目的。
3、虚假交易。
企业通过虚构交易、虚构进出口业务等手段,来达到提高盈利水平的目的。
4、扭曲现金流量。
企业通过借款、帐期延长、膨胀活动等手段,来扭曲现金流量表体现的收入和支出现金流量。
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本身和投资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状况的虚假呈现,进而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公司价值。
2、对于投资者来说,盈余管理可能导致投资者短期内的收益增加,但长期来看可能对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盈余管理往往将企业未来的收益提前,导致未来收益下降,降低投资者的持续收益。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应当关注盈余管理对于公司财务状况和资本市场的影响,积极构建透明、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和诚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当前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著名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认为,所谓的盈余管理就是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管理人员选择不同会计政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成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企业真实盈余水平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上市公司管理者滥用盈余管理既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又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1)满足上市公司监管规定。
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则将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将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将受到终止上市的处罚。
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使上市公司避免受到特别处理和暂停上市的处罚。
(2)管理者实现报酬最大化。
管理层的报酬与企业盈利情况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当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奖金和目标盈余挂钩时,管理层会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各种会计政策,通过采
用适当的编报方法,操纵上市公司
盈余,以实现管理层报酬最大化的
目标。
(3)迎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盈
余管理常被用来迎合大股东、市场
投资人和财务分析师对企业盈余
的预期。
研究表明,持续披露盈余
增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比其他
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溢价效应,如
果没有达到预期盈余将可能带来
股票价格的负效应,降低企业的声
誉,股价下跌,这是大股东、市场投
资人不能接受的。
管理层利用盈余
管理来迎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4)管理层对自己工作安全的
考虑。
经营业绩低下时,管理层被
解雇的风险大大增加。
出于对自己
工作安全的考虑,管理层会因权衡
当期和未来相对业绩而进行盈余
管理。
当被解雇的可能性增加时,
管理层会把未来的盈余转移到当
期;在当期真实盈余状况较好而预
期收益较差时,管理层会将当期的
盈余转移到未来,以减少未来被解
雇的风险。
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1)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盈
余管理手段表现为:通过资产减值
进行盈余管理,减值前亏损的公司
会采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的
行为。
管理层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
余管理,主要手段有:股份转让、资
产置换、对外资产兼并等。
通过改
变金融资产的分类,当上市公司持
有较高比例的金融资产时,为了降
低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
度,管理层会在初始确认时将较大
比例的金融资产确认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进行计量;管理层预测当期
利润会下滑,通常采取在短期内将
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以迎
合市场的预测而违背最初持有金
融资产的意图。
(2)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
我
国上市公司选择多采用安排关联
交易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在上市
公司属集团内公司或控股股东位
于绝对控股地位时表现得更严重。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为从母公司
剥离改制而来,为上市公司安排与
母公司和集团其他成员公司之间
关联交易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通过
非主营业务管理盈余是上市公司
的主要盈余管理方式,这种交易主
要是利用关联方与上市公司之间
交易实现利益转移。
(3)安排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唐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分析,探讨盈余管理常用手段,提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4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3.01.038
收稿日期:2012-10-21
管理论评
99
P I 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12013
科技创业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MONTHLY
月刊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1期
3.3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
法律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建
设长远发展的根本依据。
只有使企业社会责任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才能迫使企业更加重视和充分认知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出台了的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事项做了非常详尽的规定。
但从总体上来看,法律的约束力仍然不够,导致很多企业为节省成本而没有正确认识和定位企业社会责任。
因而,政府应积极完善目前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某些特殊领域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还应该针对保护员工的基本权利出台法律法规,对于损害员工权益的行为给与惩罚。
参考文献
1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M ].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0
2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评述[J ].现代法学,2001(3)
3张向前.略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研究[J ]现代财经,2008(8)
4
徐尚昆,杨汝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5)5
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宏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要毅)
(上接第88页)上市公司某些情况下也会安排真实交易来实现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前,通过资产处置行为,使公司报告业绩高于盈亏临界点业绩;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后,为达到扭亏的目的而进行资产处置的行为较为常见。
此外,上市公司存在利用操控实际销售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1)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和综合的评价标准。
当前证券市场颁布的政策通常是基于单纯会计数字,当这些政策威胁到管理层的利益或者管理层可以利用政策得到更多利益时,这些政策可能迫使或诱发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国家相关部门应降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制定政策
时应该全面考虑其影响,设立综合的评价标准。
(2)完善会计准则。
目前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了太多的选择空间,新型的交易、财务工具的出现,使得准则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要规范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准则的制定者就需要时时掌握实务中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及时地出台相关、高质量会计准则,减少上市公司选择空间。
(3)加强外部监督。
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质量的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
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安排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
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加强信息真实性的监管,在上市公司和即将上市公司缺乏自律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监管力度。
对公司业绩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一定要严格审查,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
田高良,齐保垒,王恺.股票市场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2魏明海,谭劲松,林舒.盈余管理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吴汉)
Study o n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 isting Corpor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otiv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studie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put forwar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ing Corporation.
Key words :l isted companies ;e arnings management
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