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

合集下载

333教育综合高分经典笔记

333教育综合高分经典笔记

333教育综合高分经典笔记教育学考研完整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3、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及其各自作用(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神经系统等。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机体结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幼儿周岁学走路,青少年身高剧增等。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2018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得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得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得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我国得《学记》;教育方面得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得描述,缺乏理论得分析,没有形成完整得体系,所以只能说就是教育学得萌芽或者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原因:(1)教育学得创立源于社会实践得客观需要,主要就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得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得总趋势与一般科学发展奠定就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得独立同一些著名得学者与教育家得努力就是分不开得;(4)教育知识得丰富沉淀。

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科学提了出来,与其她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就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得身世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得《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集成了康德得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就是一本自成体系得教育学著作,它得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得学科。

标志:(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2)概念与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得教育概念与范畴;(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得研究方法;(4)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得教育学专家与系统得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得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就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四、20世纪以来主流得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得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得研究方法与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与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与比较得方法探索儿童得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得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得狄尔泰、斯普朗格与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就是一种文化得存在;②教育得对象就是人,因此教育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得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得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得方法即理解与解释得方法;④教育得目得就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得主要方法就是“唤醒”与“陶冶”。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名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333教育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整理

333教育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整理

333教育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整理一、C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研究任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本质、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3.教育学的概念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核心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有效培养人的问题研究对象和任务意义✧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从事教育的自觉性、创造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四本书✧《论语》——孔子✧《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学记》——思孟学派●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不是讨论教育学)✧《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昆体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特点✧总结和概括了不少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多以论文形式散见于哲学和政治著作中✧停留在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近代、资本主义代表人物及著作✧培根(英国):《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康德(德国):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卢梭(法国):《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一次提出要素教育(德智体劳)以及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点✧专门的领域、教育概念与范畴、教育学著作、教育研究机构✧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3.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科学技术,代表人物➡️观点➡️评价实证主义教育学✧代表:斯宾塞《教育论》✧观点●反对思辨●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强调实用学科●主张自觉性✧评价●重视实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实验教育学✧代表:德国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观点●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提倡“科学化”●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方法:实验、统计和比较,实验数据是依据✧评价●优点:科学、定量,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不足:“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与克伯屈《设计教学法》✧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与体验✧评价●优点:深刻批判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批判教育学✧代表: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力》、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观点●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造成现实社会不公平、差别和对立的根源●学校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人们已经对不公正和不平等丧失了“意识”,看成是自然事实●目的是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进行“启蒙”教育●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评价●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和方法●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禅师教育学和教育史●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观点论述教育✧特点●阶级性●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劳动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方法论基础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向人的主观文化进行转变●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和“唤醒”✧评价●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全世界20世纪教育学的发展●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哲学色彩太重,限制了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味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客观规律的存在,缺乏彻底性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c60s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美国心理学家✧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的知识结构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过程》✧提出知识结构说和发现教学法✧对编选教材、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苏联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现代系统论我国的教育学思想✧形成许多分支学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涌现学者型教师✧大量学术专著得以出版✧推动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二、C2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特点(教育的本质特征/质的规定性)3活动2现象1问题;简答答前3,论述答全部,都需要展开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3.教育是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一切教育本质上也是自我教育4.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5.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6.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组成部分含义、地位、作用教育者✧含义●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作用的人都是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地位●主导者、领导者、设计者、引导者✧作用●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及其蕴含的社会意义,使受教育者的个性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促进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受教育者✧含义●从事学习的人✧地位●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发展,均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愿学习、自我建构和自我实现教育内容✧含义●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学习前人积累的经验,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点选编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等✧作用●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操作的对象,是引导青少年学习和发展成人的精神资源教育活动方式✧含义●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地位●教育者、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内容是精神客体,教育活动方式是中介✧作用●教育活动方式的设计、选择与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修养的水平2.相互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影响教育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者的任务是将既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任务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教育内容●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点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生产力水平低学校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学校教育,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形态✧质的飞跃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奴隶社会出现,封建社会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成为一种教育传统,产生消极影响2.现代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逐步普及✧19c后,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工业化大发展的需要,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教育权的争取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使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称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综上所述✧人的教育权是逐步扩大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科学理性、人文精神因素是逐步增强的✧人的教育和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逐步凸显的✧教育总是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提升人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教育概念的界定考“教育”名词解释——广义含义+狭义组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1.广义教育含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者引导或是自我教育的都是教育组成✧包括人们在家庭、学校、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活动主体对所受到的影响自觉作出的认识、选择、对策、自我教育及自我建构2.狭义教育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进行主动的学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组成✧有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3.学校教育含义✧狭义教育的一种,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教育者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道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一定的社会需要的人组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特点✧组织性、系统性和目的性✧专业性✧可控性✧集中性和效率性三、C3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的含义两种释义✧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是人类的发展或进化✧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教育学主要讨论个体发展广义和狭义的个体发展✧广义:从胚胎到死亡,贯穿人的一生✧狭义:从出生到成人,主要指儿童的发展个体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包括三方面✧生理发展(机体功能发育)✧心理发展(认知个性完善)✧社会发展(经验、文化、意识)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并呈现出一些规律,包括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和整体性2.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可塑性、开放性、需教育性、可教育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未完成性能动性✧能动、自主、自觉、自决、自我塑造✧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含义、体现、制约;简答:含义+制约;论述:含义+体现+制约顺序性✧含义●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体现●动作:自上而下、从躯体中心到周围、粗动作到细动作●心理: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对教育的制约:循序渐进不平衡性✧含义●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体现●从总体上看,幼儿期是第一个加速发展期,儿童期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然后再平稳发展,到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对教育的制约:抓住发展的关键期阶段性✧含义●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体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的制约:针对性教育个体差异性✧含义●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与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体现:有的人…有的人…✧对教育的制约:因材施教整体性✧含义●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整体的人,具有生物性、社会性,还有独特性✧体现●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大于它各部分的总和”是现代整体观念的核心✧对教育的制约:整体、全面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遗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含义✧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作用生理前提、成熟程度、差异性、可塑性✧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含义✧环境是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包含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环境影响就是教育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现实根基和资源,尤其是社会环境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自然、社会、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生存环境,对儿童来说是给定的、先在的、客观的,只有适应环境以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给定性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能起到什么性质和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态度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和主体的自我建构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4.*总结人不仅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也是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的产物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功能/教育对个体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2.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知识的价值)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的身心发展精心设置的一种环境,最大的特点是把经过选择的、重新组编的、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知识作为精神客体与儿童互动,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使他们成人、成才认识价值:促进人的认识的发展陶冶价值:促进人的精神的发展能力价值: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实践价值:促进人的实践的发展3.教育对提高人的现代性有显著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教育的发展要求变高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四、C4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五、C5 教育目的六、C6 教育制度七、C7 课程八、C8 教学(上)九、C9 教学(下)十、C10 德育十一、C11 班主任十二、C12 教师十三、C13 学校管理。

教育学原理笔记-自己整理

教育学原理笔记-自己整理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简答)15曲阜简(一)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有区别于教育学的,是一种自古就存在的现象,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了相关的理论学说和研究。

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总括)(名词解释)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对象。

整个教育过程中,凡是已经看到的,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就是一种现象,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衍生成一种问题,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名词解释)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趋势。

教育价值观念:是主观的,不与规律的客观性矛盾,我们追寻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

联系:规律展示发展可能性,价值观念引领方向。

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第一章教育学概念 研究对象: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 教育学的生产与发展 萌芽时期 独立形态时期 多样化时期理论深化时期 代表人物及著作、主张、评价可能性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教育艺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通过创造性的组织方式,且充满灵感,富有感情,且与众不同,易于被人接受,这个活动过程就会演变为艺术性的教育活动。

教育艺术是我们整个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灵魂。

(名词解释)教育学的发展不能仅仅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它只是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任务。

指导实践是实然的一种状态,教育学是一种应然的理想状态,教育学是游刃于实然和应然之间的。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它关注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旨在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1.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既要研究教育的基本理论,又要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等多个阶段。

1.5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现象、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目的2.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2.2 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

个体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社会目的包括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2.3 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考虑社会需求、个体发展需求、教育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同时,教育目的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等特点。

2.4 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合理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还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三章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3.1 教育过程的本质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要素。

教育学原理课堂笔记

教育学原理课堂笔记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二)学习者(三)教育影响3、教育学概念: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4、《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5康德之后,由赫尔巴特开设教育学讲座,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普通教育学》是在其讲座基础上编订的系统的教育专著。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教育功能概念: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3教育的类型A、从教育对象看:个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社会功能B、从作用的方向看:正面功能和负向功能。

C、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显性动能和隐性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发展的顺序性2、发展的阶段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A、同一方面的发展,人的身心的同一方面的发展。

B、不同方面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不相同。

4、教育如何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工作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内容和方法上要有相应变化,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良好条件(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工作要适时和及时,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

2、教育目的的概念:归宿,预期结果。

3,教育的结构层次体系(理解):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每节课教学目标4、教育目的:A、明确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的任务。

B、端正办学思想,反对应试教育。

C、质教育,提高育人素质。

5、教育的精神实质: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B、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C、注重提高全民之素质D、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6、我国的教育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7、教育必须为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时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第一章教育学导论1.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研究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方法、手段等问题。

教育学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1.2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

它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特点,既关注教育实践,又关注教育理论的研究。

1.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教育活动的实际数据;思辨研究通过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提出教育理论和观点;历史研究通过对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了解教育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比较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发现教育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

1.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

古代教育学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为代表,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近代教育学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的理论为代表,注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方法的改进;现代教育学则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强调教育公平、多元化和个性化。

1.5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功能2.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2.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社会功能则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考研笔记教育333-教育学

考研笔记教育333-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的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分别是什么?(掌握)答: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答: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答: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著作中。

①《论语》就汇集了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国的教育思想散记在《理想国》一书中。

○3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编写的,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概括。

④苟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朱烹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

2、独立形态阶段①捷克若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及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②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山版了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③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它标志着普通教育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①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在教学法方面,他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实验教学法”的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

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丨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丨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笔记参考教材《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关键词:教育、学习、教育要素、教育形态、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理解这三个要素在当代的新特征。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4.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阅读一篇/部他的代表作,理解他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5.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找一找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6.访问一些校长和中小学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学习评价一、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理解)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使是儿童的游戏也不例外。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体会。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社会的个体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因此,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就不能被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大都是在自然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双向建构方面起不到一种明确的“引导”“促进”和“加速”作用。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1.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理清各知识点背后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原理部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较为零散,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理清其思路;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知识进行记忆。

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框架图: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八章教学第六章教育制度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九章德育第七章课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科学地揭示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密不分可;(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2.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湖北省考研教育学重点知识点详解

湖北省考研教育学重点知识点详解

湖北省考研教育学重点知识点详解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事实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1. 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

2.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3. 教育史:研究教育现象的历史变迁以及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

4.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教育经济效益等经济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5. 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规、教育法律制度以及教育法律实务等。

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目标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目标设定和实现方法。

2. 教育内容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

3. 教育方法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4. 教育评价论:研究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5. 教育管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四、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实现个体差异化发展。

2. 融合教育:将特殊教育和一般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4. 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育技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湖北省考研教育学重点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记忆与遗忘、动机与情感、人格与评价等知识点。

2. 教育方法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开发等知识点。

3. 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教育资源配置等知识点。

4. 教育管理学: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政策、教育领导等知识点。

5. 教育法学:包括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法律责任等知识点。

六、总结教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事实,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湖北省考研教育学中,重点知识点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的内容。

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

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

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作者:————————————————————————————————日期:ﻩ教育学绪论ﻫ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ﻫ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ﻫ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学的任务与教育的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ﻫ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比外国最早的、古罗马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早300来年。

但萌芽时期所有的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都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和雏形。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ﻫ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

ﻫ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教育研究生303复习笔记

教育研究生303复习笔记

(教育综合科目)一、考查总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

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

教育学原理:约60 分。

中国教育史:约30 分。

外国教育史:约30 分。

教育心理学:约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 题,每题5 分,共30 分。

简答题:4 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分析论述题:4 题,每题20 分,共80 分。

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2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1 .教育学概述( l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2 .教育的概念( 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 3 )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 4 )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3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学的任务与教育的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比外国最早的、古罗马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早300来年。

但萌芽时期所有的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都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和雏形。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

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经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现象的描述过渡的理论的说明,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

但是,论证方法,不是依靠与自然现象相类比,便是采用思辨式的演绎和推理,未能运用实证和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因而,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英国,斯宾塞,《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斯宾塞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教育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德国,梅伊曼,首先提出的“实验教育学”另一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主张学生的学习,首先通过观察,获得印象,构成知觉感受;其次是把所获得的印象和知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付诸于行动表现。

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进步,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经验主义特点。

被标榜为“新教育”“现代教育”从此,西方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主要缺点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看书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看书苏联,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1)历史法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

文字史料、非文字史料,二手资料要考察出处、转述者的立场和治学态度,尽量做到全面。

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

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

注意以下几点:a.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b.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c.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2)调查法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是,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具体方法:观察、谈话、问卷。

(3)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拟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试验法。

(4)统计法揭示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

2.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科学研究方法(1)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控制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为被控系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反馈。

(2)信息论的基本方法信息论是把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当做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过程来研究。

特点是撇开了研究对象的物质和能量的具体形态,而把研究对象抽象为信息及其变换的过程。

(3)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

基本理论包括:a.整体的功能不等于个部分功能之总和b.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c.动态观点d.最佳观点第一章教育的概念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映系统列。

法国,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瑞士,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称为社会所要求的人。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转化活动的规律。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使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三者相互联系。

一.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三.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内容是根据教育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一.原始的教育形态——看书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1.奴隶社会的教育剩余产品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在奴隶社会中,教育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欧洲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2.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增大,类型上逐渐增多,内容上日益丰富。

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欧洲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

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与古代和原始的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镇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不断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由于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质量高的学校学费十分昂贵,劳动人民的子女与资产阶级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存在着不平等。

从教育内容上看,他们的学校教育中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宗教精神,所以,资本主义深灰的教育绝不是超阶级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教育。

是全民性的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工作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

总结以上各节得出结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学中又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等。

教育学中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概念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四种: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使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