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核杆菌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
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3
贫困、卫生条件差、免疫系统薄弱等因素导致结 核病在低收入国家更为普遍。
提高结核病防治意识与教育
01
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了解其传播方式、症状和预防措 施。
02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预 防能力。
03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关注度,鼓励人们 及时就医和接受预防接种。
03
结核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耐药性等特点, 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 结核病在贫困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更为常见。
耐药性结核病的出现和传播给全球结核病控制带来挑战。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多样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 咳痰、低热、盗汗等。
创新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
改进现有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降低副作用。
联合用药研究
针对结核病的耐药性问题,开展联合用药研究,提高治疗效果和降 低耐药性产生。
结核病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的研究
免疫治疗研究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结核菌的清除能力,降低疾 病发生和复发风险。
深入研究结核病的发病机制
个性化治疗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 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和治 疗方法提供基础。
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病原学诊断: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此法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有 以下优点: 简便快速,操作简单,不含特殊仪器,检测标本 仅需48小时可得到结果。 灵敏特异,敏感度为200~300条/毫升。 安全可靠,该法将活体菌裂解杀灭,传染性小 价廉
病原学诊断: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但此种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
基础研究:Th1型/Th2细胞因子失衡
由此可见 :
Th1型CK主要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杀菌能力, 从而在结核感染中发挥保护性免疫作用。
Th2型CK则抑制Th1型CK和IFN-γ 的产生,降低 巨噬细胞杀灭结核菌的能力,从而削弱结核免疫 应答,与结核感染的进展、持续化和慢性化有关。
基础研究:Th1型/Th2细胞因子失衡
突变有关。
基础研究:结核杆菌蛋白质组学
Jumy等对有毒结核菌株与无毒BCG进行比 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有两种蛋白质仅 在有毒菌株中高度表达,菌种内变异非常 小,有可能成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分子标 志。
基础研究:结核杆菌蛋白质组学
Bahk等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发现有两种 蛋白质RRV369和RRV3874在结核杆菌中含量较 高。然后采用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肺结核 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各100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RRV369和RRV3874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 74%和60%,特异性为97%和96%,有望成为肺 结核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2024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024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同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1atenttubercu1osisinfection,1TBI)人数众多。高质量地开展1TB1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准确掌握我国1TBI的流行特征、评估不同人群的发病风险、开展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和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结核病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开展1TBI流行病学调查的必要性和1TBI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系统性开展1TBI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健康调查
模型估算结果显示,2014年全球有近1/4的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1osis,MTB)o极少数免疫功能缺陷者在感染MTB后可能在短期内发病,绝大多数感染者将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有5%~10%的潜伏感染者可能会在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1atenttubercu1osisinfection,1TBI)者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患者库:预防性治疗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其保护率可达到60%~90%,可以实现结核病发病率的显著下降。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1dHea1thOrganization,WHO)首次发布Guide1inesonthemanagementof1atenttubercu1osisinfection,倡导包括中国在内
的结核病年发病率低于100/10万的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高危人群MTB 感染的检测和预防性治疗,可见,预防性治疗成为实现"EndTB〃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后,WHO不断更新1TBI管理指南,以推动1TBI人群的预防性治疗工作在全球普及。2018年,联合国结核病高级别会议提出,2018-2023年全球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人数至少达到3000万,但2018—2023年仅完成目标人数的52%(1550万)。要更好地推进预防性治疗工作,需要在评估感染负担的基础上建立1TBI人群的发病风险分级,利用更精确的鉴别诊断技术、更适宜基层应用的筛查手段、更安全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以及更经济高效的干预管理系统,探索和优化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1TB1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策略。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病原机制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病原机制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原机制与结
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本文将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特征、生命周期、传播方式以及致病机制,以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
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形态呈细长形,约0.2-0.5微米宽,长约2-4微米,且分枝似竹笋状。病原菌的外壳富含脂质物质,使其对抗宿主的免疫反应产生免疫耐受性,从而对抗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命周期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命周期包括两个重要阶段:潜伏感染和活动感染。潜伏感染阶段,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肺内并被呼吸道上皮细胞吞噬,然
后在巨噬细胞内形成干酪样坏死灶。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干酪样
坏死灶可能再次活化,进入活动感染阶段,导致临床上的结核病发作。
三、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排出的含有病原菌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此外,结核病
菌还可通过粉尘或食物等途径传播,但相对较少见。
四、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多种病原机制引起肺结核的发病。首先,其外壳
的脂质物质具有独特的抗原性,能够干扰宿主的免疫反应,降低宿主
对病原菌的清除能力。其次,结核分枝杆菌释放出多种毒素和酶,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抑制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此外,结核病菌能够干扰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避免被宿主细胞识别。最后,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形成干酪样坏死灶,使自身能够在患者体内存活并传播。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传播方式以及病原机制,对于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控制结核病提供有力支持。
结核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加强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耐药结核病的增多、流动 人口结核病防治难度大等。
国外研究现状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和疫苗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然而,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耐药结核病的增多、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等。
反应,应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03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关节痛等。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同时,应避免再次
使用同类药物。
06 非药物治疗手段 探讨
营养支持在结核病治疗中作用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结核病患者往往存在营养 不良,营养支持有助于改 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 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用。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01
肝毒性反应
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肝毒性反应,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等。在治疗
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肝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
治疗。
02
胃肠道反应
抗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于轻度胃
结核病的研究进展与预防措施ppt
06
结核病的全球关注与合作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结核病的全球分布与防治现状
01
1. 全球分布
结核病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 病之一,主要分布在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
02
2. 防治现状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防治进 展缓慢。各国政府应加强宣 传和公共卫生教育,提高结 核病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强
识。
3. 结核病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 全球 视角
各领域专家共同 努力,探讨结核 病的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基 因组学等方面的
研究进展。
3. 多中 心研究
各国政府、非政 府组织、研究机 构和医疗机构通 过合作,共同应 对结核病的挑战。
5. 全球 监测
结核病的研究与 预防不仅涉及各 国,更需要全球 范围内的合作与 交流,实现资源
结核病的研究进展与预防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01. 结核病的定义与概述
02. 结核病的病原学研究
03.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04. 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
05. 结核病的研究热点与发 展趋势
06. 结核病的全球关注与合 作
01
结核病的定义与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布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及康复服务研究
布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及康复服务研究
布病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及康复服务研究
引言:布病是一种由布病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我国西北地
区的牧区,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治疗及康复服务对于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布病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康复服务。
一、布病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布病结核杆菌感染的治疗首要方法是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等。二线药物有瑞芬太尼、吡嗪酰胺等。治疗时间一般为6-12个月,病
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延长治疗时间。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规范使用药物,按时按量服药,并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2. 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病灶并发症的患者,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一个重
要的选择。手术主要包括病灶切除、肺叶切除或肺叶切除术。手术治疗在解除症状、减少病灶负荷和辅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手术治疗需要在规范的医疗条件下进行。
3. 支持性治疗
布病患者也需要适当的支持性治疗。这包括高蛋白饮食、营养补充、休息等,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此外,合理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布病结核杆菌感染的康复服务
1. 基础康复服务
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提供基础康复服务,包括定期随访、病情评估等。医
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2. 心理康复服务
布病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
心理康复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供心理咨询、支持小组、心理疏导等服务,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肺结核疾病是一种传染病,属于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肺结核疾病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本文将围绕肺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疾病的流行状况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肺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
1.结核分枝杆菌的新治疗方案
专家指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新疗法将能够有效地加速他们的死亡。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此而丧命,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消灭最危险、最难治疗的分枝杆菌“The persister types”,从而消除所有引起从病人到病人传染
的菌种。
2.定制化肺结核治疗
专家通过发现多个产生肺结核的基因,并使用DNA测序,确
认患者的遗传基因类型。针对患者特定基因型的数据,做出最佳的药物耐药度分析,以实现定制化肺结核治疗。目前已经有一种叫TB-CARE的针对个体化治疗的计划,目前正在进行试点,预计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3. 免疫存在与否对结核病发生的影响
目前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存在和水平对于肺结核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一项研究中,与肺结核患者相比,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免疫功能水平。此外,人们发现结核菌感染与肥胖有关,而肥胖可能已经伤及机体免疫系统。
二、肺结核疾病的流行状况
肺结核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常见疾病。针对2018年全球公共卫生政策趋势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新结核病患者为1060万人,其中中国的肺结核新增病例为870136例,致死率降至4.4%。从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肺结核疾病主要流行在亚洲和非洲,这也是因为这些地区受到严重的营养不足、感染和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肺结核病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内科,传染科,呼吸内科
病症体征:败血症,鼻部结核,恶病质,钙化灶,肠外结核,肺性肥大
疾病介绍:
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是怎么回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除少数起病急聚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50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的流行趋势虽有下降,但各地区疫情的控制尚不平衡,仍是当前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
症状体征: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表现?以下就是有关肺结核症状的介绍:
肺结核吸烟对肺部的影响也会造成肺结核的产生,肺部严重受损。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有肺结核疑点的人,有以下征候可自我判断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①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活动。
②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
③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④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
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
⑥高热。
凡有①-④项能对得上号者,应及时检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紧治疗可很快好转;凡有⑤-⑥项对得上号者,病情已较重,应去医院拍片确诊,抓紧诊
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结核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流行趋势与预防
控制措施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流行趋势和预防控制两个方面对结核病
进行研究进展的综述,旨在加深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结核病的流行趋势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感染结核
分枝杆菌,其中约有150万人死亡。可以看出,结核病的流行问题十
分严重。
1. 流行地区
结核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地区。其中,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是结核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这些地区的结核病
感染率高,治疗困难,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任务十分艰巨。
2. 流行趋势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多重耐药结核病日益增多,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其次,艾滋病等
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会增加人们感染结核病的风险。此外,人口流动
和失业率的增加也可能导致结核病的传播。
二、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许多研究都在不断进行中。以
下是一些研究进展的概述:
1. 疫苗研究
结核病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最常用的结核病疫
苗是卡介苗,但其保护效果有限。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疫苗。最近,一项名为MTBVAC的候选疫苗进展迅速,该疫苗在动物实验证实了较好的效果,有望成为卡介苗的替代品。
2. 新型检测方法
传统的结核病检测方法如痰液培养和普通抗体检测存在一些局限性,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专业的实验设备。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研究人
结核分枝杆菌
简介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简称为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体。是专 性需氧的一类细菌,抗酸染色阳性。无鞭毛,有菌毛,有微荚膜但不形成芽孢,其细菌壁既没有革兰阳性菌的磷 壁酸,也没有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德国细菌学家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于1882年发现并证明为人 类结核病的病原菌。该菌感染人体导致的结核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传染病,经过与其几个世纪的抗 争后逐渐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疾病变得日趋严重。
实验室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PPDtest)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 一种试验。
常规试验分别取2种PPD 5个单位注射两前臂皮内,48~72h后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 对临床诊断有意义。若PPD-C侧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BCG-PPD侧大于PPD-C侧,可能系卡介苗接种 所致。
3.蛋白质 结核分枝杆菌含有大量蛋白质,作为毒力因子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结核菌素是菌体蛋白的主要成 分,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并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方法
研究
布结核杆菌感染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肺结核、其他组织结核和结核病的传播。由于该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健康监测是评估工作场所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而对于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职业健康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对于受到布结核杆菌感染风险的职业人群,需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通过调查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职业人群受到布结核杆菌感染的概率、病例分布规律以及其他与感染相关的因素。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防控策略和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对于从事可能存在布结核杆菌感染风险的职业的工人,需要进行体检和检测工作。体检主要是通过对工人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肺部X线摄影等方式,筛查出有患结核病可能的人群。而检测工作则是通过对血液、呼吸道标本等进行布结核杆菌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法,以确定感染的人群。
同时,还需要对职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布结核杆菌进行监测。职业健康监测不仅包括对工人的健康状况检测,也需要对工作场所环境进行监测。对空气、土壤、水源等样本进行采集,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其中是否存在布结核杆菌,以及其浓度和种类等信息。
此外,对于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职业健康监测还需要关注潜在的暴露路径和危害程度。不同职业工种中,与布结核杆菌感染有关的暴露途径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医护人员与布结核杆菌直接接触的风险更高,而农民在处理感染动物时也需要特别
关于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研究
关于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研究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
的健康。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
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能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热、
盗汗、乏力、消瘦等。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部分患者可能出
现大量脓痰。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大咯血。发热多为午后低热,体温
一般在 375℃ 385℃之间。盗汗则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出汗。
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CT 等)、痰涂片和痰培养找结核分枝杆菌等。胸部 X 线或 CT 检
查可以发现肺部的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痰涂片和痰培养找结核分
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较低,有时需要多次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二、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患上肺结核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肺结核
具有传染性,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卑、孤独和恐惧,担心受到他人的歧
视和排斥。长期的疾病折磨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首先,
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用温和、亲切
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其次,向患者介绍肺
结核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恐惧和焦虑。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
朋友保持联系,避免孤独感的产生。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
结核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结核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吸烟及饮酒、结核患者接触史、HIV感染、卡介苗接种史、家庭经济条件、居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其发病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标签:结核病;HIV感染;结核患者接触史;卡介苗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传染病。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患者占全球的95%以上,而我国新发的结核病患者就占了16%[1]。目前,结核病已严重影响我国公共卫生和社会环境。了解结核病影响因素,可为我们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指导性参考。但影响结核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对结核病发病因素的研究结果往往与研究的人群特征、现场及类型有关,有些因素是否与结核病发病有直接或重要影响,目前尚无定论。笔者就结核病的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1 结核病影响因素研究的热点
目前普遍认为,吸烟及饮酒、结核患者接触史、HIV感染、卡介苗接种史、家庭经济条件、居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与结核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1.1 吸烟与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影响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结核病影响因素研究热点。烟草的烟雾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烟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吸入人体后均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有研究表明吸烟是造成呼吸及其他系统感染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2]。据研究烟碱可引起吸烟者肺部组织中TNF-α作用失效,进而导致吸烟者由潜伏感染演变成为结核病患者。另有研究者认为经常吸烟会引起吸烟者呼吸道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限,上皮细胞纤毛受损,使机体清除被吸入的结核分支杆菌能力被削弱,增加了感染结核杆菌机会[3]。刘东军[4]研究指出,结核病的发生与吸烟种类、吸烟量以及吸烟持续时间均有密切关系。我国居民尤其农村居民吸烟率极高,男性吸烟率达8.9%~57.4%,女性为
结核杆菌研究进展(综述)
结核杆菌DNA疫苗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约有20 亿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300 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人数是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0世纪末,结核病仍然是全球感染和传染病的第一“杀手”。当前唯一可用的疫苗-卡介苗(BacilleCalmette Guerin,BCG)的免疫效果下降,对其保护效果也存在争议,经试验证明其总有效率仅为50 %。而且对成年人的免疫效果也不明确,因此现在急需研制出新型疫苗。目前新型结核疫苗研制方向主要有:减毒结核疫苗,高表达重组疫苗,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和DNA 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等四种。本文就结核DNA 疫苗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DNA 疫苗的作用机理
DNA疫苗的作用机理是能让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内表达,表达出来的蛋白质和MHC-Ⅰ类分子结合后被呈递到细胞的表面,再被CD8+T淋巴细胞的受体识别而诱发CTL的细胞毒反应,这对细胞内寄生的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但目前对DNA 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详细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以下几种机制可对此进行解释:①DNA 疫苗直接致敏体细胞;②基因疫苗转染APC(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核酸疫苗在APC 内表达的蛋白质抗原作为“内源性抗原”,结合MHC-Ⅰ类分子后被T 细胞受体识别,这是诱导细胞毒T 细胞的最有效的途径;③交叉致敏;④细菌质粒具有免疫佐剂功能[1]。当人或小鼠感染结核菌后,巨噬细胞(MΦ)吞噬结核菌但却不能将其杀灭。因此结核菌在MΦ中生存繁殖,外来药物与抗体也无法直接消除结核菌。只有人MΦ被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 细胞溶解后,其中寄生的毒性结核菌才能被杀死。因此可以设想,杀菌性T 细胞的功能低下导致了小鼠感染结核菌后免疫抵抗力的下降,造成慢性感染,在人体也可发生类似情况。在主动免疫的机制中,可溶性蛋白抗原主要刺激CD4+T 细胞反应,而DNA 疫苗则可引
肺结核患病情况及研究进展-综述 (2)
肺结核患病情况及研究进展
综述: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以侵袭淋巴结、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和皮肤等多种器官和组织,被称为“白色瘟疫”或瘩病。肺结核病患者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由于这种病情较难控制和预防,所以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肺结核病也得到了卫生研究部门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这一慢性疾病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使这一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仍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其目的旨在增强全世界各层次人群对结核病的关注,以期消灭结核病。对肺结核患病情况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患病情况;研究进展
1.结核病概述
肺结核是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可累及人体除牙齿、头发、指甲以外的所有器官[1]。根据2001国家结核病分类法,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将患者登记分类为:新患者、复发、返回、初治失败、其他。将终止治疗的原因分为:治愈、完成疗程、结核死亡、非结核死亡、失败、丢失、不良反应、诊断变更、拒治、转入耐多药治疗。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己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结核病控制年度报告指出,目前约有1370万人患有结核病,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927万和177万。印度、中国的患病人数是居于前两位的国家。而结核病治疗中耐药性的产生更是棘手的问题,使得某些药物对结核病失去作用,所以,结核病日趋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结核杆菌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
徐晓昀08药贸3班0803512364
【摘要】
在医学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的20世纪,许多疑难病症已经不再让医生束手无策。但与此同时,一些常见病却由于细菌的进化而让医生头痛起来。结核病就是其中之一。结核杆菌亦称结核分歧杆菌,是引发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本文通过对结核杆菌以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对结核病的防治方法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结核杆菌,结核病,预防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许有了人类不久就已有了它的存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身上发现左上肺门均有结核病灶。1965年,法国学者Sylvius根据解剖了死于所谓“消耗病”或“痨病”人的尸体,发现肺脏及其它器官有颗粒状的病变,根据其形态特征称之为“结核”。因而,结核的名称就此而被应用至今。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中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传播,引发肺结核;牛分枝杆菌通过未消毒的牛奶传播,导致骨结核。结核病一度令医学界束手无策,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人类发现了结核杆菌,才给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结核病带来了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同时也为引起广大公众对结核病问题的关注,1982年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共同倡议下,把每年3月2 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人类并不是唯一的罹患者,牛、猪、家禽、鱼和两栖动物也容易被感染。由于结核杆菌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又具有其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条件,因此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此外,结核杆菌还易侵犯淋巴结、胸膜、腹膜、脑膜、肠、肾、骨关节、喉及其它部位。结核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1.关于结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简称为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早在1886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就已证明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本菌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见。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生活状况的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情骤然恶化。据WHO统计,全世界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成人中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率高达80%,其中约5%~10%携带者可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近二十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感染了HIV 的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由于病毒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者高30~50倍,且结核的病程发展更快。此外,在HIV感染的发
展进程中,结核是最早发生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结核病加重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疾病负担,使其更易死亡。目前全球每年约出现8百万结核新病例,并导致约3百万人死亡。我国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约25万之多,是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多。因此,结核病又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并成为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艾滋病高发区人群的首要死因。
1.1生物学性状
1.1.1形态与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1~4X0.4μm。牛分枝杆菌则比较粗短。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特别是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染料的穿入。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 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近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壁外尚有一层荚膜。一般因制片时遭受破坏而不易看到。若在制备电镜标本固定前用明胶处理,可防止荚膜脱水收缩。在电镜下可看到菌体外有一层较厚的透明区,即荚膜,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外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或溶菌酶诱导可影响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溶菌酶的作用可破坏肽聚糖,均可导致其变为L型,呈颗粒状或丝状。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可变为抗酸染色阴性。这种形态多形染色多变在肺内外结核感染标本中常能见到。临床结核性冷脓疡和痰标本中甚至还可见有非抗酸性革兰阳性颗粒,过去称为Much颗粒。该颗粒在体内或细胞培养中能返回为抗酸性杆菌,故亦为L型。
1.1.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最适温度为37℃,低于30?C不生长。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脂质含量较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故生长缓慢。在一般培养基中每分裂1代需时18~24h,营养丰富时只需5h。
初次分离需要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常用的有罗氏(Lowenstein-Jensen)固体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等。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便于分离和长期培养。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根据接种菌多少,一般2~4周可见菌落生长。菌落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可能由于接触营养面大,细菌生长较为迅速。一般1~2周即可生长。临床标本检查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的阳性率高数倍。
1.2结核分枝杆菌易发生耐药性
结核分枝杆菌对治疗药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治疗失败。结核患者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患者滥用抗结核药物和不规则治疗的结果。所以,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该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遵照医嘱,按照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治疗疗程,达到治愈。结核患者的治疗切忌使用不合理的化疗方案和不规律的治疗,才能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结核菌在含氧40%~50%并有5%~10%CO2和温度为36℃±5℃,合适PH值为6.8~7.2的条件下生长旺盛,并且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结核杆菌是不生长的,它必须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