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会计体系
浅谈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段利 娟
( 对 外经 济 贸 易 大 学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会计人 员职业道德 的根 源分析 , 试图
从 目前会 计人 员所 处环境和会 计管理体 制的 矛盾点 中找 出
新 型会计 管理 办法 , 解 决会 计信 息失真 、 会计人 员职业 道德 缺 失和 企业财务 混乱 管理 的现状 。
二、 会计 管理体 制 的本质 矛盾
( 二) 内因
1 .财务人 员素质不 高
目 前我 国财务人员 的素质整体水平不高 , 高级
财 务人 员相对较 少 , 低 层次 财务人 员相对 较多 , 在普
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无视法纪 , 帮助所供职企业 通类型的企业中, 大部分都是低层次的财务人员, 这 违反会计准则做 出缺失职业道德的虚假信息 , 是由 些 财务 人 员对 职业 道德 的概念 模糊 , 更 多 的是挣 扎
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管理 , 会计团体或会计组织人
员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 仅为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辅 助力量 。法 国和 日本属于此种类型 , 德国也是倾 向
格 的经营财务报告的要求 , 加上每季度和年度 的第 三方机构的审计 , 表面上看来规范真实 , 实则不然。
据笔者 了解 , 一些公司用来记账 的各种准则和原则
于立 法 管理 型 的 国家 。另 一 种是 自我 管理 型 , 指 政
府对会计 活动较少参与 , 除必要 的立法外 , 其他都 放权给会计职业团队 自行管理。美 国和英 国属于此
【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体制矛盾 会计委派制
双重监管
种类型。笔者认为在有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国家 才能完全采用 自 我管理型 , 通过个人信用来约束会
会计学专升本毕业论文5000字
会计学专升本毕业论文5000字浅谈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摘要: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ERP上线后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会计电算化方向”也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
为此,借鉴德国“双元制”理论,从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提出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实现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词:双元制;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研究1、引言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倾向于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上,对会计实务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
因此,“会计电算化方向”渐渐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也更加适应了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化。
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在两年的时间里要完成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
为适应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需求,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上均侧重三门考证课,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围绕着这个资格证而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即便是上机实训课程,如会计电算化等也多是为应付考证需要而分章节或挑重点的学习,没有构建一整套账目和操作流程等。
学生到毕业时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企业里的每个会计岗位需要做什么(WHAT),具体如何操作(HOW),为何如此操作(WHY),以及岗位之间如何分工与合作等。
2、“双元制”理论的借鉴“双元制”是一种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其来源于德国。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以企业培训为主,但同时又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培训,以达到学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目的。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工。
双元制的优势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才,不仅是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而是可以完成职业领域的所有的任务。
浅谈德国会计
浅谈德国会计浅谈德国会计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启示[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国际会计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德国又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德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会计模式。
研究和借鉴德国会计发展中的可取之处,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也对我国会计变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德国;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
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国门,就必须要了解国际会计,掌握相关的知识。
德国是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合作伙伴,研究和比较德国的会计环境及其模式,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的会计环境各国的会计环境都深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不同,也就造成其会计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1、政治环境德国国体是联邦制共和国,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采用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强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基于宏观的控制而非微观的实用,采用极端稳健及不充分披露的原则。
2、法律环境德国会计法律体系也采用成文法,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会计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以提供一个适合市场竞争的环境。
另外的目的还包括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影响会计环境的主要法律包括《商法》、《股份公司法》、《公告法》、《股份不公开公司法》、《税法》以及《欧洲引导法》。
3、文化环境法制观念强,倾向集体主义,权力距离较大。
德国属于日耳曼民族,该民族长期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他们信奉罗马基督教,直接受罗马文化下的国家制度及法制的影响。
罗马文化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谨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凡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普遍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诚实而不需要监督。
4、经济环境德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首要的特点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
浅谈企业组织结构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搬照抄 , 而应在借鉴的过程 中,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
会计 准则体 系 。
五、 建立现代 会计 规范 体 系
( ) 应 国际化要 求 , 一 适 体现 国家化标 准 谈 这会 计标 准 的国际也 可 以提 高各 国会计 信息
有条件 、 有保留地接受。在准则 的制定过程 中, 会计 准则委员会始终把澳大利亚经济主体的利益视为首 要 的考虑 因素 如果 会 计 准则 的某 些 条款 不 符 合 澳 大利亚 自身的经济利益 , 执行成本太高或 者在实践 中不 可操作 , 么将 会 对 这些 条 款进 行 适 当的修 改 那
一
在冲突时; 企业应 当以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定 为准并执 行 。这 就 意 味着 , 国传统 的准 则 与制 度 我
并行 的模 式 已经 削 弱 , 而是 向 国际上 通 用 的会 计 标 准靠拢 , 即采 用会 计 准 则这 一 单 一 的 规范 形 式 。澳 大利 亚 从 2 0 0 5年 。 1月 1 日起 ,采 用 国 际会 计 准 “
我 国在 国际准 则 协调 方 面所 作 的努 力 , 分体 充 现在新 准则 当 中。根 据 我 国新 会计 准 则 的 结构 , 当 会计 科 目和主要 帐务 处理 与基本 准则 或具体 准则存
浅谈 企 业组 织 结构 对 着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 , 营规模 的扩 大 以及 市场竞 争 的激烈 , 经 必要求 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 降低经营成本 以求其生存与发
、
直线 制组 织结构 对会计 工 作的影 响
直 线制是 一种 最早 也是最 简单 的组织 形式 。它 的特点是 企 业 各 级 行 政 单 位 从 上 到 下 实 行 垂 直 领 导, 下属 部 门只接受 一个上 级 的指令 , 各级 主管负 责
2010年第12卷总目录
生 6 8
高职院校贫 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筑………黄碧峰 7 2 新 时期大学学生干部 的培养… …… ………………张清友 7 5 加 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罗福周 7 7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羚 8 . 张 1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瓶 颈 与 破 解 途 径 … … … … … … … 石 望 东 8 3
双 热 源 热 泵 系 统 浅 析 … … … … … …… …… …… …续 红 军 2 8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哈姆雷特 隐喻翻译认知探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分析…周晓杰 3 l
基 于 GI S的测 量 控 制 点 管 理 系 统 的设 计 与 实 现 …徐 红 专 3 5
刑 事 诉 讼 中亲 属 拒 证 权 之 思 考 … … … … … … … … 冯 强 3 5
高职 院校 如何 利用 图书馆 开展就业指 导工 作…… 吴晓净 1 6 工业 蒸汽锅炉 分布 式控 制系统设计……………… 李文聪 1 8 多电平变换器 的发展及现状 ………………………胨 蕊 2 1 采用 MAX 3 0 8的信 号发生器 的设计 ………………高 艳 2 5
21 第 1 0 0年 2卷总 目录
21 0 0年第 l 2卷第 l (总第 4 期 5期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支撑芜湖产业 崛起 ……………袁龙喜 1 芜湖承接产业转移 的新视 角和 新路径……………. 何党生 4
芜 湖 的 翻译 家 … … … … … …… … … … … ……… …朱 少 华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题⽬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从⽂体⽽⾔,它也是对某⼀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定意义的论⽂。
⼀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学年(学期)进⾏。
毕业论⽂题⽬1 福建基层理论教育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下电教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民办教育⾏业管理 中⼩学教育科研管理体系的构建 军校教育信息化管理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若⼲问题探讨 我国⾼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机制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 中⽇两国教育管理体制关联性问题探究 ⾼校MPA教育中⼼管理⼈员管理过程的激励问题研究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刘彭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三校结合”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国内外远程教育管理模式对⽐研究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研究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利⽤现状及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研究 教育管理研究:从现代⾛向后现代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校教育技术中⼼知识管理应⽤研究 基础教育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教育策划促进教育⾏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有关研究 ⾼等教育管理⼈性基础的反思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初步研究 ⾼等教育⾏政管理体制运⾏模式研究 论我国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突破与创新 教育知识管理研究 我国教师教育⾏政管理体制发展与改⾰探究 试论⽹络教育的教学管理 ⽢肃省⾼等教育⾃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 青岛天材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终⾝教育背景下我国成⼈⾼等教育管理体制改⾰研究 中⼩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兴安盟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撑系统的实现和设计 推⾏创新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农村乡镇成⼈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 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xx) 我国⾼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研究 教育管理专业硕⼠⽣的⾃我教育 中美教育硕⼠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较研究 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系统论视⾓的华南理⼯⼤学⽹络⾼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论⼤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性化 区域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其启⽰ 论后现代管理观对⾼等教育管理的启⽰ 主体性教育思想下包头市区中⼩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关于教育管理⼈性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社区教育管理改⾰与发展探索 护理专业学⽣⼈⽂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 治理视野下⼤学创业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本管理视⾓下⾼职院校学⽣教育管理⼯作实践研究 ⽹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全⾯质量管理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中的应⽤ ⾼校研究⽣教育管理⼈员专业化研究 我国⾼等教育管理体制改⾰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优化北京⾼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教育管理⼯作的研究 基于Web的研究⽣教育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对话管理:成⼈教育管理的新视野 教育硕⼠专业学位论⽂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区域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才管理制度探析 普通⾼中班级管理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营销管理模式应⽤研究 教育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实施过程管理的研究 继续教育战略管理研究 西藏地区教育考试信息化管理研究 G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情报学硕⼠研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 ⾼校教育管理制度⼈性化研究 基于能⼒场视⾓的⾼职教育管理研究 北京体育⼤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成⼈⾼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代⾼校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ISO9000标准在现代远程⾼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研究 基于⽹络的现代基础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和技术实现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启⽰ 教育管理公平初论 三峡移民县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管理研究 我国⾼等教育捐赠资⾦管理问题研究 江门市江海区异地务⼯⼈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知识管理视⾓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研究⽣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教育技术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教育管理⼲部素质发展策略研究 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献分析 医学院校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法律关系探析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融合管理模式研究 试析美国成⼈教育的分权制管理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性 基于TQM的⾼校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中政府职能的研究 ⼴西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及开发与管理策略 教育管理本⼟化问题研究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 Z省H市⽂海⼩学素质教育管理⽔平提升研究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题⽬2 1.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 2.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与⽅法综述 3.基于TRIZ的科技型⼩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4.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 5.⽹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学习能⼒和成员集聚度的视⾓ 6.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 7.⽹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知识流出视⾓的实证研究 8.企业管理创新能⼒评价的变⾰引擎模型研究 9.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与展望——中国企业管理前沿论坛暨⼭东省管理学学会20xx年理事⼤会观点述评 10.企业管理信息治理对策与发展趋势 11.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兼与西⽅企业的⽐较 12.⽹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社会资本的影响 13.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平的演进 14.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5.基于精益管理的制造型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分析——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 16.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 17.企业管理创新浅析 18.传统家族⽂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 19.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的历程及成效 20.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兼与西⽅企业的⽐较 21.企业管理⼈员成长型⼼智模式对职业⽣涯成功影响的研究 22.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23.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 24.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25.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 27.中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法类型选择评价——基于SVM的多案例实证分析 28.企业伦理⽂化与企业管理 29.刍议以项⽬管理作为发展新⽅向的企业管理创新 30.企业管理创新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关系研究 31.⼤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32.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33.浅谈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34.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35.中国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模式创新研究 36.企业⽂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 37.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38.纵论中国企业管理之道,助⼒经济发展⽅式转变 39.企业⽂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40.⽹络密度、知识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41.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42.企业管理创新途径问题研究 43.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评述 44.⾏为科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45.⼤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46.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47.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 48.浅谈电⼦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创新 49.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协同管理 50.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本管理 51.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研究 52.德国企业管理控制师的计划编制和监控职能 53.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的应⽤分析 54.论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 55.试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 56.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 57.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58.⼈⼒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59.企业⽂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60.基于管理风险偏好量表的管理风险偏好实证研究——以⼤型国有企业管理⼈员为例 62.试论邓⼩平企业管理思想与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63.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作 64.“会社”概念与现代⽇本企业管理制度 65.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66.西⽅企业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转型 67.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新——基于焦煤集团“分合管理”的案例分析 68.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发展关系探讨 69.论企业管理变⾰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70.企业管理⼈员⽓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71.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因素的假设与分析 72.基于云计算模式的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73.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创建研究 74.企业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75.试论我国企业管理咨询⾏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向 76.在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案研究 77.⽹络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78.⽤企业视觉要素铸就企业管理⽂化 79.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80.企业管理现代化与ERP的实施 81.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探讨 82.企业⽂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83.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84.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85.⾼校后勤管理改⾰要引⼊企业管理新理念 86.论新兴媒体在企业管理中的运⽤ 87.企业⽂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 88.企业管理会计⼈才队伍建设的策略探究 89.ERP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应⽤及效益分析 90.“⽂化发展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xx年年会综述 91.中⼩企业管理变⾰之道 92.知识流出——连接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桥梁 93.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转变的思考 94.基于煤矿企业管理的脆弱性评价体系研究 95.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96.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分析研究 97.⼤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98.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99.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研究 100.电信企业管理⼈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毕业论⽂题⽬3 1、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营销模式研究 2、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3、中国物业管理⾏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区分所有物业⾃治管理制度研究 5、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初探 6、“春江花园业主委员会诉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管理纠纷案”评析 7、A物业管理企业物业服务创新研究 8、⼈民调解在物业管理纠纷中的作⽤与完善 9、物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10、可持续发展的物业管理研究 11、物业项⽬管理中员⼯压⼒源、⼯作倦怠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 12、现代物业管理中移动服务系统的采纳研究 13、我国物业管理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14、物业管理委托的法律思考 15、住宅⼩区业主区分所有权问题研究 16、BIM技术在办公建筑设计及物业管理中的应⽤研究 17、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18、城市物业管理组织体系研究 19、绿⾊建筑物业管理的评价和评级研究 20、从物业管理的性质看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21、从盈亏平衡分析看居住性物业管理的规模经营 22、XX市XX区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居住区物业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 24、关于物业管理收费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25、我国物业管理问题初探 26、智能化住宅⼩区物业管理初探 27、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28、从市场营销看物业管理前期介⼊的必要性 29、浅析社会保障性住宅的物业管理 30、提⾼普通居民住房的物业管理⽔准的对策研究 31、规范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制度初探 32、企业推⾏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33、论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 34、论我国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35、关于物业管理企业⾛集团化发展道路的构想 36、住宅⼩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研究 37、信息技术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之实践研究 38、XX房地产中介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39、XX物业管理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40、基于空间可视化技术的⼩区物业管理系统 41、基于服务的商业地产webgis研究与实现 42、创远第三城房地产开发项⽬营销策划研究 43、现实视域下的安全保障义务 44、scs体育馆管理创新研究 45、cx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46、物业管理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47、我国物业服务法律问题的若⼲思考 48、yc公司翰林苑项⽬分析 49、⽣态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50、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51、沈阳⽅圆⼤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52、⾼空落物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53、我国物业管理⾏业⾏政管理体系研究 54、物业服务企业营销⼒研究及提升途径探析 55、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地位之研究 56、我国经济适⽤房制度研究 57、物业管理企业核⼼竞争⼒研究 58、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59、房地产开发项⽬成本控制研究 60、论抛掷物或坠落物致⼈损害责任 61、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探讨 62、住宅⼩区物业服务收费法律问题研究 63、青岛hwxc项⽬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 64、⼤楼整体服务外包模式的探讨 65、物业管理中业主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 66、⼭东普通⾼校学⽣公寓管理模式的研究 67、论业主团体的民事法律地位 68、基于struts框架的⼩区物业管理系统 69、⼭东鲁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70、城市⽣活垃圾简易分类装置设计与研究 71、基于arm9和gprs安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72、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73、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 74、物业管理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75、⼩区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76、屋顶平台的权利归属与利⽤研究 77、业主⾃治权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78、建筑智能化系统⽹络安全体系研究 79、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80、协同营销理念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研究 81、四川油⽓⽥jy基地后勤综合服务满意度测评研究 82、鞍⼭商品住宅⼩区⼈居环境评价研究及优化⽅案 83、⼩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4、论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对物业管理的影响 85、⽇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 86、⽼旧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7、中国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改进研究 88、物业管理法律制度论析 89、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0、关于提升物业管理效率的策略及区域化管理 91、住宅⼩区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研究 92、物业管理从业⼈员激励机制研究 9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94、论三级资质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战略 95、联通⼤厦物业管理改进研究 96、XX市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研究评价 97、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98、XX市住宅物业管理公司竞争⼒的评价 99、基于技术的⼩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0、论物业管理中业权利及其⾏使 101、完善我国物业管理⽴法的构想 102、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03、我国物业管理早期介⼊困难分析与对策 104、CPM公司物业管理计费模式的应⽤创新研究 10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区物业管理运⾏⽅式改进与评价的研究 106、现代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研究及模式选择 107、论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的初步形成及发展趋势与⽅向 108、关于⾼校物业管理⼯作的思考 109、城市社区物业管理良性发展的路径分析 110、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制度构建 111、浅议⾼职物业管理⼈才培养模式的改⾰ 112、物业管理纠纷法律问题研究 113、基于SWOT分析⾼校物业管理研究 114、我国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115、对当前⼩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新型管理模式的探讨 116、⾼校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17、我国物业管理⽴法可⾏性的探讨 118、论物业管理⼈员的素质 119、物业管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20、GIS在⼩区物业管理系统中的应⽤ 121、论物业管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22、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条例⽴法的意义 123、物业管理专业开设⼼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德国会计环境与会计模式
德国会计环境与会计模式一、德会计模式的特点德国会计是一种独到的会计模式,拥有鲜亮的特点:1.在会计工作规范上,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经过分别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表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2.在会管理系统上,经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集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但会计集体地位相对较低,作用较小;3.在税务会计上,则要求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的一致,政府要求为计税目的而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办理的方法,一定公司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办理方法相一致;4.在德国,无论是司法仍是税法,都促进稳重性成为公司的基来源则;德国会计的稳建性,其本质是使公司合法地“低估收益”、“隐瞒财产”;5.德国公司信守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这种做法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稳重主义在德国会计所占支配地位。
6.德国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较少,德国会计自己又有很多独出心裁的特点,所以德国会计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较小。
二、德国会计环境对德国会计模式的影响一国会计是在社会 </a 经济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环境决定了会计模式的详细内容,德国会计也不例外:(一)“社会市场经济”系统的影响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产生于二战后,它是一条既不一样于自由听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一样于集上当划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第三条道路”。
社会市场经济的最高指导思想是“竞争次序”观点,竞争次序不可以只是靠经济的自然次序,也不可以只是靠国家法律次序来创建和保障,而应把两者联合起来,由国家的次序政策的力量保护自由的市场经济。
国家在这里担负着次序政策的责任,国家要成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转。
会计作为管理公司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自然也充足表现了这种“次序观点”,政府和民间会计集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政府试图经过法律规定公司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办理,如德国的《公司法》、《税法》、《商法》中都包含了严格的会计规定。
浅论德国会计模式
浅论德国会计模式德国是位于欧洲大陆中部的一个联邦制国家。
在西方各国中, 德国以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闻名于世。
在各国会计模式中, 德国的会计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 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面向公司, 保护公司利益, 并且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德国会计模式对荷兰、瑞士、瑞典、以色列、丹麦等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常国际会计上把这些国家的会计模式统称为-德意志会计模式。
那么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德国的会计模式。
一、德国会计的外部环境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都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一) 政治体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力由《基本法》(即宪法)来明确。
德国采取议会共和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离。
联邦议院和参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是联邦政府。
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协调经常通过由联邦总理和各州州长共同签署的“国家协议”来实现。
( 二) 经济环境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运行。
国家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
因此,德国会计规范主要是由政府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刚性。
2、发达的银行体系和相对不成熟的证券市场。
德国的银行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投资信托公司于一身。
一些主要的银行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
德国银行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企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优胜劣汰;二是实行全能的银行制度,即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还进行证券投资,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
由于银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更加了解企业的信息,而股票投资者的力量又比较薄弱,企业很少有压力去增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及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发达的银行业必然使得德国会计主要是以保护银行利益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上采用过分谨慎原则。
浅谈中国与德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异
浅谈中国与德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异一、中德两国教育体制的对比1、初级教育与我国国家的基本情况一样,德国的学生入学年龄也是6周岁,有寒暑假期,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德国的小学生只有在早晨的时候是上课时间,而每学年大概只有两次考试,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学校会给学生上烹饪课、园艺课以及手工课等等。
但是在中国,小学生上课一般是上午和下午,除了课间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之外,学校并不会给学生安排其他的娱乐活动,在小学期间老师和家长就会告诉学生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的学习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
中国式的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国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观念,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前边也有提到了中国小学生的课业较重,而德国小学生的课业较轻,这是两国初级教育的最大区别,但无论是哪种教育体制都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有直接关系。
2、中等教育德国的中学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其中普通中学的学制为4年,一般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进入普通中学进行学习,这与我国的初中体制相差无几,在普通中学毕业之后学习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实验中学的学制为6年,在德国37%的就业人士来源于实验中学。
在实验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就读专科学校或者是专业学校,并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从而赢得就业的机会。
而最后的文理中学,是指在中学时期就开始进行文理分科学习,文理中学学制为9年,这也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毕业于文理科学校的学生可以获得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
由于德国在初中时期就开始分科学习,所以目前德国一种介于三者之外的学校,那就是综合性中学,在综合性初中毕业同样也得到德国联邦各州教育部门的认可。
中国的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在初中时期属于综合性学习时期,学生需要学习文理方面的知识,初中升高中之后开始分文科和理科。
中国是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国家,也就是说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一步一步的学习之后,通过高考才可以进入到高等学府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面临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压力。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范本模板】
浅谈德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近日,在课堂上,老师上课时谈起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这是在工业工程领域中时下热点的话题,对此,我也借此机会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查找了相关的论文和背景资料,我了解到当前,德国工业 4。
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 2025 规划相继出台,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
我国企业如何在此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
德国作为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其优势领域主要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德国工业以技术领先、品质精良而著称,但成本较高。
德国工业4.0,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
其描绘了制造业未来的前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们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 4。
0 的提出将成为工业战略性的革命,而中国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工业革命,从而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
目前,我国经济体系已经逐渐由以农业为主转型为以工业为主.但是,相对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工业由于发展时间过短等原因,一直处于多制造、少创造的尴尬地位。
当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该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并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
该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 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 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使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工业接轨,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使我国实现由“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浅谈美英法德会计模式
大家好,今天将由我代表会计16班第三小组为大家进行演讲,我们小组的课题是浅谈美英法德的会计模式。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目录,今天的演讲主要分四阶段,分别从美国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以及德国会计模式讲起。
当然,我们着重介绍点是美国会计模式。
美国的会计实务体系被公认为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
美国也是最早制定会计准则的国家。
阿伦把“公认会计原则”作为美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那美国会计模式的主要特征会哪些呢?我们小组为此归纳了五点,(1)会计实务由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规范(2)会计准则的执行通过报表公开制度及注册会计师的定期检查制度来实现(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4)强大的会计职业界组织(5)年度审计和财务报告的要求主要适用于股票上市交易或公开发行的公司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五大基本特征。
首先第一个特征,美国会计实务由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规范,它体现在:①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准则、公告和有关的解释性文件美国会计准则数目繁多,涉及到方方面面。
具体包括1939年-1959年间会计程序委员会发表的51份《会计研究公告》、1959年-1972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的31份意见书以及1973年至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130多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几十份解释及技术性公告。
除此,美国随着新的会计实务的出现,新的会计准则还在不断地出台,或者以补充更新的形式出现。
②在官方支持下,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虽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国会授权的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但自成立以来,它一直把行使这种权利限制在监督作用上,准许并鼓励民间职业团体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保持主导地位。
承担会计准则制定任务的机构先后有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以及现在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③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准则的制定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非常重视会计方法的概念依据,以避免在个别会计准则中出现概念混淆和矛盾的情况。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避免了会计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上出现不一致或出现分歧的情况,保证了准则体系的逻辑性。
浅谈中国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异同
中国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管理学院—会计系【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各国也正不断地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各国的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间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将美、英、德、法、日五国的会计准则分别与中国的新会计准则对比,比较分析各国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从而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
【关键词】:会计准则、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差异一、引言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了全球化时代。
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参与者也对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各国的会计准则也在许多方面产生了差异,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又使会计的国际协调成为必然。
中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
要想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形势。
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各国会计准则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借鉴经验,尽快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体系。
因此,以下主要研究美、英、德、法、日这五个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并且分别与中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比较出财务会计处理上的差异及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差异。
通过系列比较尽可能梳理出我国与其他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差异部分的脉络。
二、中国与美国会计准则差异对比与分析(一)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差异1、从制定目标来看。
美国会计准则以目标为导向:会计报告内容应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潜在经济实质,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提供关于企业资本、资本上的权利及其变动情况的信息;提供对估计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
浅谈德国双元制与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浅谈德国双元制与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国家,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本文将从德国双元制和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比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德国双元制概述德国双元制是指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协同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
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还会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
双元制的教育体系在德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被证明是成功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职业人才,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高职院校和职业学校为主,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习培训来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实际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
与德国双元制相比,我国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环节上还有待完善。
德国双元制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可以与汽车厂商、汽车维修企业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结合最新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
学校还可以由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学校,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技术培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为了更好地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我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行业需求,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开设更多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1、划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惯用期限是4 年而不 是1年。 2、在合并报表中只合并国内子公司而把外 国子公司排除在外。(合并范围的标准只适 用于国内公司) 3、执行统一的账户表,虽然不具有强制性, 但是由于应税需要,企业也乐于采用。
谢谢!
财管1302班: 小组成员;高瑜、 曲悦颖、 徐鑫、 宫丽菊 高赟、 孙曼曼 王鲁君、李爱香 刘世艳、崔航宇 黄慧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4年,成立财务报告执行小组(FREP),监
督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德国会计的发展因素
• • • • • • • • 一、筹资渠道 二、法律体系:成文法 三、税制:调整模式 四、政治经济因素 五、通货膨胀 六、经济发展水平 七、教育水平 八、文化因素
德国会计的特点
1、会计服从于法律要求。 2、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 分披露。 3、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 4、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建议。 5、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浅谈德国会计体系
德国会计
• 会计的发展历史 • 会计的发展因素 • 德国会计的特点
德国的会计发展历史:会计 准则的制定、生效及执行
• 1988年成立德国会计准则委员会(GASC),负责
准则的制定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同时允许在
德国上市交易的公司使用国际性会计准则或美国会 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 • 2002年制定会计概念框架,为新准则制定提供依 据。主要修订了《商法》中对合并报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