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102例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102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01ae080740be1e650e9a0e.png)
1 方 法 仪器 为 日本 东芝 5 0超声诊 断仪 ,探 头 . 2 5
作 者 单 位 :3 00 萍 乡 . 西 省 萍 乡市 妇 幼 保 健 院 370 江
在右 上腹 . 肠套 叠单 发多见 。 尽管 但也存 在两个 或两
个 以上 部 位 套 叠 的可 能 性 .故应 全 面 扫查 以 防漏
诊。
套 . 于复 套不 可 强行 复位 对 一 些较 难 复 位 的患 对
儿 在注 入生 理盐 水 的 同时辅 以手法 复 位 . 即在 腹 部 包 块处 从近 端 向远端 的 推挤 性按 揉 . 别 是 当套 头 特
1 资料与方 法
1 一 般 资 料 20 . 1 0 3年 6月~ 2 1 0 0年 6月本 院 门
诊 和住 院经超 声确 诊 的肠 套 叠 患儿 16例 . 0 年龄 在 4个 月 2岁 , 中 男 6 其 3例 , 4 女 3例 ; 胖 儿 多 见 ; 肥
发病 时 间 2 4 h 平 均 1h ~4 . 2 。症状 为 阵发 性哭 闹 、 呕
两 岁 以下 的儿童【 l 】 。超声 诊断 本病 简 便 、 快捷 、 无损 伤 . 断准确 率 高 。以往 国 内常 用 的治 疗方 法有 手 诊
术疗 法和 非手术 疗 法 . 而非 手术疗 法 多是 采用 X线
引导 下空气灌 肠 复位 . 2 0 年 我 院开展超 声引导 自 03 下生 理盐水灌 肠 复位治疗 . 取得较 好效果 。 报道如 现
水 泡通 过 因水肿 呈 蟹钳 状 改变 回盲瓣 进入 回肠 时 .
提 示 复 位 成 功 , 入 盐 水 量 在 3 0 l0 m 时 间 最 注 0 O 0 l,
查见 典 型 的肠 套声 像 即包 块 纵切 呈 “ 筒征 ” 横 切 套 。
高频彩超诊断并引导下液体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的意义
![高频彩超诊断并引导下液体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41a8f224b73f242336c5f74.png)
11 一般资料 .
横切面呈“ 靶环状 ” “ 或 同心圆” , 切面呈 “ 肾征 ” “ 征 纵 假 或 套筒 征 ” 套叠部 位肠 管壁均有 不 同程 度的水肿 , , 最大肿 块 76c . l n× 5 5o 最小为 26c 20c . m, . m x . m。其 中 3 4例肠壁出现血 流信号 ,
年1 2月3 例 经高频彩超诊断为小儿肠套 叠和 3 5 3例经超声 引导下液体灌肠复位 的患者 资料作 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 肠套 叠准确率达 10 , 0 % B超监视 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 10 。结论 高频 彩超在 小儿肠套叠的诊 断和 治疗方 面有重要 的作 用, 0% 应
作 为 临床 诊 断和 治 疗 小 儿肠 套 叠 的首 选 。
【 关键词 】 高频彩超 ; 肠套 叠; 灌肠复位
肠 套 叠 是 小 儿外 科 常 见 的 急 腹 症 。 由 于肠 管 的 异 常 蠕 动 使
速通过套叠部位的肠腔 , 部分小肠快 速充盈为灌肠复位成功 。灌
肠 过 程 中可 用 手 沿 套 叠 的方 向轻 柔 推 按 腹 部 , 助 套 叠 头 部退 缩 帮 复位 。如 果 水 压 达 1. P (0~ 0m g , 2 0k a 5 9 mH ) 套叠 部 的外 层 肠 管 扩张 , 内部 的肠 管 被 水 包 绕 成一 个 “ 岛 ” 不 向后 退 缩 , 要 停 孤 而 则
2 结 果
旨在探讨高频彩超诊断/ J 肠套 叠和超声监视 下液体压 力灌肠 JL ,
复位 治 疗 小 儿 肠 套叠 的价 值 。
1 资料 与方 法
2 1 肠套叠的超声 图像特征 . 3 5例患者 中男 2 4例 , 1 例 。年龄 2个月 一6 女 1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95400ca98271fe900ef901.png)
论著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吴艳艳1,陈琴1,李治熹2,蔡志清1,周青1,巨学明1,王玉婷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1超声科;2小儿外科;3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X线组各62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X线组采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超声组复位成功率为93.55%,X线组复位成功率为88.71%,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67.42%)复位用时<30min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X线组(27.27%),超声组(1.72%)复位用时为60~ 90min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X线组(9.09%),超声组(25.68%)复位用时间为30~60min的患儿比例与X线组(41.82%)组没有差异,超声组(1.72%)复位用时间为>90min的患儿比例与X线组(9.09%)没有差异。
超声组复位时间少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9,P<0.01)。
两组患儿复位后复发率比较,超声组(6.90%)明显低于X线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具有耗时少、无放射损害、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还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依据。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生理盐水灌肠中图分类号R540.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2096-3351.2018.04.006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normal saline enema reduction in treatmentof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WU Yanyan1,CHEN Qing1,LI Zhixi2,CAI Zhiqing1,ZHOU Qing1,JU Xueming1,WANG Yuting3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2Department of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3Department of Radiology,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610072,Sichuan Province,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pressure enema with normal s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Methods:A total of124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ultrasound group and X-ray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with62children in each group.The children in the ultrasoun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nor⁃mal saline enema,and those in the X-ra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X-ray-guided air enema.Therapeutic outc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ccess rate of reduction between the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X-ray group(93.55%vs88.71%,P>0.05).Compared with the X-ray group, the ultrasoun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a reduction time of<30minutes(67.42% vs27.27%)and a significantly lower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a reduction time of60~90minutes(1.72%vs 9.09%);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X-ray group in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a reduction time of30-60minutes(25.68%vs41.82%)or>90minutes(1.72%vs9.09%).The ultra⁃soun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reduction time than the X-ray group(Z=-4.49,P<0.01).The ultrasoun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recurrence rate after reduction than the X-ray group(6.90%vs27.27%,χ2=8.38, P<0.05).Conclusion:Ultrasound-guided normal saline enema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uccess rate of reduc⁃tion,short reduction time,no radiation damage,and low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In addition,it can provide more therapeutic bas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 Intussusception;Ultrasound-guided;Normal saline enema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30305030603)第一作者简介:吴艳艳,硕士,主治医师。
彩超监视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彩超监视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https://img.taocdn.com/s3/m/2751aed4bb4cf7ec4afed076.png)
成功 率 。笔 者认 为选择 合适 的病例 及灌肠 压力 是能否 成功 整复 的
1 . 4操 作过程 :对 已确 诊 患儿 先行清 洁 灌肠 ,清洁 灌 肠 后给 关键 。严重腹胀者 或腹部 彩超提示有 腹腔 内积 液者 、明显腹膜 炎、
予1 0 % 水合氯 醛、 6 5 4 — 2 保留灌肠 , 患儿 安静后送 彩超室 , 取仰 卧位 , 全身 状况 不 良者 、 多次复发 疑有器 质性 病变 者均不 宜灌肠 复位 。
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效果分析
![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7eea760029bd64793e2c85.png)
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87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各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3.3%高于对照组76.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复位平均耗时(16.4±3.2)min少于对照组(25.6±5.8)min,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复位中均未发生肠穿孔等不良反应,复位成功的患儿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症状均消失。
结论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提高了患儿临床治疗的复位成功率,缩短了复位耗时,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实时超声;灌肠复位术;原发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复位耗时原发性肠套叠往往发生于没有病理改变的肠管,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可能引发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因此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小儿,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1,2]。
肠套叠发生后,肠腔梗阻、肠管和肠系膜血管受压,血运出现障碍,严重甚至造成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3,4]。
目前,国内临床上大多使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法治疗,该法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X线对患儿及医护人员损伤、复位结果判断不够直观、无法有效观察肠管情况、不能灵活调节空气压力等不足[5]。
为改良治疗方法,本文以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就实时超声指导监视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病史、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并由家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10年总结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10年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632fc989eb172ded63b75d.png)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 0 1 4 年1 2 月第 1 3 卷第 6 期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P e d i a t r i c S u r g e r y , D e c e m b e r 2 0 1 4 , V o l . 1 3 , N o . 6 ·5 6 0 ·
· 经验交流 ·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 1 0年总结
刘传荣 刘 辉 钟 斌 吴书清 徐建兵 李伟俊 黄秀明 李 彦 舒 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 本院 2 0 0 3年 9月至 2 0 1 4年 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 12 0 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 并 和 X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2 0 2例中, 11 5 0例复位成功, 复位成功率达 9 5 . 6 7 %, 无 一例出现并发症; 复位成功后口服活性炭 0 . 3~ 0 . 5g , 经 6~ 8h 肛门排出黑色炭未。 结论 超声监测 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 安全性大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超声检查;灌肠;肠套叠;儿童
严重并发症为结肠穿孔: 水压灌肠复位过程中, 结肠内充盈液体突然消失, 腹腔内出现较多液体, 肠 管呈漂浮状, 此时应考虑有肠穿孔。立即拔出肛管, 迅速排出肠腔内盐水, 腹腔穿刺抽出腹水。做好术 前准备, 立即手术治疗。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婴儿急性肠套叠, 可 该法 避免因行空气或钡剂灌肠 X线对人体的影响, 简便易行, 迅速可靠, 图像典型, 对急性肠套叠可做 到早期诊断, 并能清晰显示肠套叠发生的部位, 明确 套叠的病因。复位中可从纵横两个断面对套叠块影 进行动态追踪观察, 影像比 X线下空气或钡灌肠更 清晰, 复位成功的标准更明确。由于整个复位过程 均在直视下进行, 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 腹胀 变化及全身情况, 对患儿来说更安全。复位中结肠 穿孔的判断准确、 及时, 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 穿孔时产生的气腹性休克, 以及钡灌肠复位并发肠 穿孔时产生的化学性腹膜炎, 且处理简单。 我们体会, 在严格掌握水压灌肠适应证及禁忌 证的情况下,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技术治疗婴儿急性 肠套叠安全有效, 可避免患儿因手术治疗带来的风 险及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患儿的痛苦及降低 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50153d31126edb6f1a1062.png)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价值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普外科经超声诊断并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32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
结果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100%。
结论超声检查对肠套叠早期诊断明确,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复位率高、安全性好,应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uction of hydrostatic enema in ultrasound guided for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2 infants with intussusception treated by hydrostatic enema in ultrasound guided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ccurate rat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intussusception was 100%.All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Conclusion Curative effects of hydrostatic enema with ultrasound guided are satisfactory for treatment of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 and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safe.【Key words】Ultrasound;Intussusception;Hydrostatic enema肠套叠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
超声诊断及其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应用
![超声诊断及其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9a2eaf0029bd64783e2c50.png)
的上 身上 , 另一人 则用双手夹 紧患儿 的臀部 ; ② 在超 声监视下复
位: 先 用注射器 将约 3 7 — 3 8℃的等渗盐水 均速地推 进待 复位 的 肠管 内, 其注水 压力 固定 在 6 . 6 — 1 2 . 0 k P a ( 5 0 ~ 9 0 m mH g ) 左右 , 其 注水量则约为 3 0 0 ~ 5 0 0 m L ; 在进行 一次复位 不成 功时 , 则可在放 水后再次行注水 复位 , 如若 仍然不成功 , 需 在放水后 于腹 部按肠 管走 行轻轻按 摩肿块 , 最 后再次 注水 , 这样如 是操作这 后 , 大多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1 . 2 . 3 随访 在 复位成 功之后 , 拔出 F o l e y氏管 时排 出带有臭 味 的粘 液血便或黄色稀便 ; 患儿无哭闹及呕吐等现象 , 并安静入睡 ; 行腹部 检查 时未触及包 块 : 在抗感 染 的同时及时纠 正电解质 的 平衡 。在随访的过程中出现 3例复发 , 在再次灌肠后复位 。
例, 呕吐拒食 2 6 例, 阵发性哭闹者 3 0 例, 发热 1 8 例, 腹部触及包 块者 3 O例 ; 以上 的 3 0例急性肠套叠 的病 例诊断 明确 , 病 程均在
4 8 h以内, 患儿一般情况 尚好 , 无重度脱水 、 无严 重腹 胀及腹膜炎 等表现 , 均 可施 行水压灌肠复位 , 符合小儿 急性肠套叠并 在其监
2 01 3 NO. 1 5
Ch i n a&Fo r e i gn Me d i c a l Tr e a t me n t
影 像 与 检 验
口固 — — 誓 ■ 管 ■ ■
超声诊断及其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 的临床应用
彩超监视水压灌肠复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41例护理体会
![彩超监视水压灌肠复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41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f29d37f783e0912a2162a1e.png)
彩超监视水压灌肠复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41例护理体会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是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4-8月发病率最高,具有体重和性别的明显差异。
如果早发现,及时治疗,一般不需要手术,采用保守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其中空气灌肠复位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非手术疗法。
从2006年1月起我科放弃X线的诊治,而利用彩超监测下行水压灌肠复位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取得良好的治疗和社会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41例。
其中男27例,占66%;女14例,占36%。
年龄2个月-5岁,平均年龄11个月,确诊及治疗时间在发病后最早3h,最迟19h。
41例全部在彩超下确诊,并立即在彩超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
General Information: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08, our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41 cases of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Including 27 males (66%); 14 females, accounting for 36%. Age of 2 months -5 years, mean age 11 month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fter the onset of the first time in 3h, no later than 19h. In all 41 cases under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immediately downstream pressure enema reduction in the ultrasound treatment.1.2 物品的准备:成人血压计一台(去除袖带);否留氏导管1根;三通管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0.9%温生理盐水500-1000ml。
B超引导下肠套叠整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B超引导下肠套叠整复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1044feaeaad1f346933fd6.png)
长7 O 小时, 通过查体 、B超诊 断为肠套 叠患儿,男 1 2 0 例 ,女 9 3 例 ;最小 2 个
月 。最 大 5岁 。
1 . 2 方法 准备仪器及材料 :西 门子 2 0 0 0型 B超 、J S 一 6 2 8 E电脑遥控灌肠
一
,
急性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 , 是小儿外科 常见急腹症之 多见于 4 个月一2 岁的患儿。多表现为哭闹、呕吐 ,排果酱样 血便 ;腹部 可
单、痛苦小 , 恢复快 ,费用低等优 点 , 但也有接受辐射 ; 适应症及操作不 当有至 肠 穿 L 的缺点。 X 射线可 以破坏细胞 D N A,对遗传分子产生难 以修复 的破坏 ,可导致遗传 性疾 病 , 诱 发细胞癌 变。x射线可致粒细胞减少 ,胎儿畸形、白血病、肺 癌 ,x 射线 照得越多 , 致病 的危险性越 大[ 2 ] 。不同组织对 x射线敏感性与细胞 的分裂 活动成正比,儿童处 于生长发育高峰 , 年龄越小细胞分裂 活跃 , 故放射线对儿童 的影 响较大。此外人体各 部位 细胞对 x 射线 的敏感程度不一 ,其 中性腺最为敏 感, 有 可能影响患儿 以后 的生育 。故 x 射线下行空气灌肠整复术 ,x射线对患 儿及 医务人 员健康 的影 响是必须考虑 的问题 , 这要求尽可能缩短整复术时间 , 做
,
手 术
童 2 8 例, 无肠穿 孔及死亡病例。结论 B 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 肠套叠 是安全 有效的。
关键词 :生理 盐水灌肠 ;肠套 叠;B超
【 中图分类号 】R 5 7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6 0 2( 2 0 1 4 )0 8 — 0 2 8 8 — 0 1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其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的应用效果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其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0339afe3169a4517623a347.png)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及其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的应用效果目的探究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经B超诊断为肠套叠,然后观察组应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而对照组应用X线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治疗,记录B超检查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
结果本组90例B超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确诊率为100%。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肠套叠的患儿来说,应用B超进行诊断确诊率高,且无辐射,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水压灌注整复,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肠套叠;B超;水压灌肠肠套叠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1],原发性肠套叠常发生于婴幼儿,回结肠套叠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为突然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便也比较常见。
肠套叠起病较急,临床进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甚至进展为弥漫性腹膜炎,从而使病情危急[2],因此对于肠套叠患儿来说,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X线下诊断肠套叠并在X线透视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一直是肠套叠的首选诊治方法[3],但是X线对患者特别是对幼儿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本组近年来选用超声对肠套叠的患儿进行诊断并尝试在超声下进行整复,并对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正确率及整复成功率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观察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3±1.2)岁,发病时间2 h~3 d,平均(18±4.7)h;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3±1.4)岁,发病时间3 h~3 d,平均(18±5.6)h。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233e6e33687e21af45a993.png)
超声监视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分析作者:庞国富何深流林正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价值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普外科经超声诊断并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32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
结果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100%。
结论超声检查对肠套叠早期诊断明确,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复位率高、安全性好,应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超声;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Ultrasound guided reduction of hydrostatic enema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PANG Guo-fu,HE Shen-liu, LIN Zheng-you.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 pital of Dongxing,Guangxi 5381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uction of hydrostatic enema in ultrasound guided for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2 infants with intussusception treated by hydrostatic enema in ultrasound guided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ccurate rat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intussusception was 100%.All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Conclusion Curative effects of hydrostatic enema with ultrasound guided are satisfactory for treatment of acute intussusception in infants, and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safe.【Key words】 Ultrasound;Intussusception;Hydrostatic enema作者单位:538100广西东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肠套叠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
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联合B超监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观察
![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联合B超监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7427d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0.png)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发生于1岁龄以下患儿的常见病,具体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等,需及时治疗以避免肠坏死、肠穿孔的发生[1]。
本病及时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
传统方式是在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但其疗效较为一般,且X线存在辐射[2]。
近年来B超引导下实施生理盐水灌肠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复位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3]。
本次研究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B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0.95±0.41)岁;病程3~12h,平均(8.23±1.89)h;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血色果酱样等。
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0.98±0.42)岁;病程3~12h,平均(8.29±1.82)h;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血色果酱样等。
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查体、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小儿急性肠套叠;②发病病程<12h;③患儿家属知情本次研究,所有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相关资料保存完整,较为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慢性肠套叠或已出现肠穿孔、严重肠损伤;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脏器发育畸形;③免疫功能疾病、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方法:①对照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实施空气灌肠治疗:取直立卧位,在完成腹部X线透视后,经肛门将Foley氏气囊导管置入,再次确定导管密封性,向气囊内灌注空气,气压控制在7~8kPa,并且注入时注意避免导管脱落。
在建立一定耐受后,逐步提高灌肠压力至复位成功,最大压力<16kPa。
彩超高频探头肠道模式实时监视对肠套叠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的价值
![彩超高频探头肠道模式实时监视对肠套叠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57adff2eefdc8d377ee3223.png)
彩超高频探头肠道模式实时监视对肠套叠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超高频肠道模式实时监视婴幼儿结肠套叠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的价值。
彩超高频探头肠道模式是对婴幼儿肠套叠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对婴幼儿肠套叠早期的诊断阳性率已取代放射X线,而超声实时监测婴幼儿结肠套叠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使越来越多肠套叠患儿避免手术成为可能。
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37例彩超确诊的结肠套叠患儿使用菲利浦HD-7高频探头肠管模式实时监视生理盐水压力灌肠复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以回盲瓣开放,回肠内见生理盐水为复位成功指征并12小时或次日复查正常90%以上复位成功为满意结果。
【关键词】彩超实时监视压力灌肠结肠套叠复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2年4月我院共37例超声显示结肠“同心圆”并“枪筒管征”典型特征下结肠套叠患儿,年龄5个月至7岁,其中男25例,女12例;全为结肠套叠,其中回结肠型2例;结结肠型35例;以单纯急腹症30例,合并便血7例;套入长度1.5-6.8mm不等,发病时间2-36小时。
方法飞利浦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肠道模式,频率3-12Hz;术前阿托品肌注后由普外医师配合操作,用26号带气肛管插入患儿肛门5-7cm 后,将气囊充气或注水20-30ml,再向外牵拉后感觉有明显阻力感为止,再接连Foiey管与Y型接管,侧管接血压计监测注水压力变化(一般压力变化在30-80mmHg之间),另一端与普通50ml注射器,在超声监视下将温度在38度左右的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注射液4mg/kg以均匀速度加力推入肠内。
注水后的结肠管更易在超声下显示,当液体到达套叠头端时,显示注射压力增大,此时加压其后端结肠管会轻度增大增粗,适当均匀加压观察套入部移动情况,见套入部套头逐渐向盲肠端方向移动,套入肿块逐渐缩小,随着灌水量及压力的增加,最后通过回盲瓣突然消失,生理盐水通过回盲瓣进入回肠,整个腹腔肠管呈节段性扩张积液,显示复位成功。
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207例
![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207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b56d0f6f1aff00bfd51e7e.png)
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207例发表时间:2014-04-02T16:56:36.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曾凡英1(通讯作者) 徐斌1 王瑞1 郭刚春1 刘明[导读] 本院从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采用彩超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207例,复位成功率99.5%。
曾凡英1(通讯作者) 徐斌1 王瑞1 郭刚春1 刘明君1 宇勇1 孟新1 赵娟2 王光大3(1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外科 110101)(2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超声科 110101)(3原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外科 110003)【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
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
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
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
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
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
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
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ebbfe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c.png)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邓懋恩;杨银广;陈丽珍;黄祯;邹应娇;叶文卫;郭天畅【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9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 CRP)阳性率及发热、腹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中腹痛减轻时套叠包块逐渐退却、移动,体积逐渐缩小、消失;对照组术中持续加压后套叠头部逐渐向盲肠退缩,最后包块消失;观察组一次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位时间少于对照组;血清CRP阳性率、发热、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操作简单、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ydrostatic enema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for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Methods:Ninety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tussusception,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90 January 2010 and January 2014,were equal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 by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The observational group received intussusception reduction by hydrostatic enema under the ultrasoundguid-ance,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ir enema for pneumatic reduction under X-ray.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garding successful re-duction rate,mean recovery time,positive serum C reactive protein ( CRP) ,and incidence of fever and diarrhea.Results:The abdominal mass was gradual-ly retreated till disappearance with palpablebowel movement and relief of abdominal pain 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the symptoms were al-so relieved upon continuous air enema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al group had higher successful rate and less time for reduction,lower positive CRP and incidence of fever and diarrhea.The difference 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onographically guided hydrostatic enema can be easy, safe and effective for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suggesting that this procedure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s in local hospitals.【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86-88,89)【关键词】肠套叠;超声检查;水压灌【作者】邓懋恩;杨银广;陈丽珍;黄祯;邹应娇;叶文卫;郭天畅【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523326;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广东东莞 5233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26.5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阵发性腹痛、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cc8a12b14e852458fb57e0.png)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监视下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48例患者资料。
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达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95.8%(46 /48)。
结论超声对肠套叠可早期诊断,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临床治疗肠套叠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肠套叠超声灌肠复位【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87-02肠套叠为小儿常见急性肠梗阻疾患,占肠梗阻总数的15%~20%,婴儿及幼儿最多见,占90%。
超声诊断本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疗效显著。
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48例患者,结合其影像学和临床特征予以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4个月~4岁8月,其中6月~1岁6月占79.2%。
发病至就诊时间1h~48h。
临床症状:腹痛(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哭闹)42例;呕吐35例;便血18例,其中果酱样大便10例,鲜血便8例。
腹部体查:右上腹包块36例,右中腹包块2例,左侧腹包块2例,未触及腹部肿块8例。
二、仪器与方法采用东芝550A型彩色超声仪。
先用低频(3.5MHz)探头显示,然后再用高频(7.5MHz)探头观察。
患儿取平卧位,常规扫查腹腔实质性脏器,探测肝前、盆腔,明确有无腹腔积气、积液;多切面沿结肠滑移至回盲部、肝曲、中上腹部及脾曲处肠管。
探头压力适当,移动平缓,以让患儿保持平静利于检查。
48例患儿二维超声检查均在腹部探及肿块,横断扫描呈“同心圆”或“靶环状”块影,纵断见“套筒状”块影;具上述典型特征者即可确诊为肠套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 血便 、 部包 块 四联 征 1 腹 9例 , 联 征 3 三 5例 , 两 联征 1 例 , 1 单纯 血便 2例 , 纯腹 痛 1 。肠 套 叠 单 例 在 2 4h以内 4 9例 ,8h以内 1 , 4 5例 超过 4 。 8 4例 h 无 腹水 2 3例 , 少量 腹水 3 有 7例 , 中量 腹水 5例 , 中 大量 腹水 3例 。
结 果
一
、
临床 资料
6 8例 中 , 4 男 4例 , 2 女 4例 , 龄 3个 月 至 6 年
岁, 平均 年龄 1 月 。其 中 1 月 以 内 3 7个 0个 6例 ,O l 个月 至 2岁 2 , 以上 7例 ,发病 时 间最 短 5 5例 2岁
h 最长 5 , , 2h 发病 时 间大 于 4 。出现腹痛 、 8 4例 h 呕
肠套 叠是f,D l J常见急 腹症之 一 。 院 20 ' 本 08年 7
月至 2 0 0 9年 3月 ,经 彩超 确诊小 儿 急性肠 套 叠 6 8
定 无损后 , 再测量 气囊最 佳 注水 量 。② 整复术 : 取仰
卧位 。导管前端及患儿 肛 门用温盐水 湿润 , 缓慢插入
例, 并行彩超 监视 下盐水 灌肠整 复术 , 报告 如下 。 现
祝 伟宏 李红卫 欧 玉平 滕 水生 周 小平
【 摘要 】 目的 评估彩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整复f J 急性肠套叠 的临床价值 。 方法 对经彩超确 l L ,
诊的 6 例肠套叠患儿 , 8 在彩超监视下用温盐水灌肠进行整复治疗。结果 6 例 中, 8 成功 6 例 , 3 复位成功 率为 9 .%。 虹吸征” “ 2 6 “ 、翻滚征 ” 可作为复位成功 的标志之一 。 联合运用 高低频超声 、 手法护肛 、 排尽大小 便、 缓慢升压 、 手法按摩 、 拍击背部 、 变换体位等有利于提高整复成功率 。 结论 f J 急性肠套叠彩超监 l L , 视下盐水灌肠整复术成功率高 、 安全 、 快捷 , 可作为治疗f J 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l L , 【 关键词 】 肠套叠 ; 急性病 ; 超声检查 ; 氯化钠 ; 灌肠
左右, 装入清洁碗盆内待用。 根据患儿年龄 、 , 体重 选
用合适 型号的双腔气囊导尿 管(oe Fl y氏管 ) 。三通 管
分别连接 F l 管 、 o y 血压计 和注射器 。 e 插管前 , 注入 先
1 L左右生理盐水 ,检查导管 及气囊 的完 好性 , 0m 确
di 036  ̄i n17 — 3 32 1 .1 1 o: .99 .s . 16 5 .000 . 6 1 s 6 0
资料 与方法
肛 门 , 囊 内注水 2 3 L 外拉导管封堵肛 门。 气 0 0m , 缓 慢 注入温生 理盐水 , 步升压 , 超过 1 55 P 。 逐 不 2~1.k a 球囊 充盈 , 结肠 内充盈液体 , 头 回退 。成功 复位 后 套 保 持压力 约 5mn i。松 开止 血钳 , 肛 i ̄ 出大部 分 待 'l lb 盐水 , 压力下 降后 , 出球 囊 内液体 , 出导管 , 放 拔 排尽 残余盐水 和稀便 。③复查 : 儿排尽体 内盐水 和稀便 患 5 n后复查彩 超 , mi 了解有无复 套。
m m ,
1 . 器材 : L K 使用 A O A仅1 0彩超 , 日立 60 50彩超 ,
凸阵探头 (. .MH )线 阵探 头( ~1 3 5~6 z , 0 6 3 MHz。 ) 加 热装置 : 恒温加热器 或电磁炉 。连接装 置 :o y F l 氏双 e 腔导尿管 、 三通管 、0 5 mL注射器 。 压力监测器 : 去充 拆
长径 约 4 ~9 m。 8 5m 随着灌注 水量 的增 加 , 头 套
与套 简 间 隙增 大 ( 3 , 图 )套头 呈 “ 岛征 ” 图 4 , 半 ( )套
头 回缩 至 回盲 瓣 口时大 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顿 ( 5 , 图 ) 此为 整 复术
气球囊 的血压 计 。污 物收集 : 双层或 多层 垃圾袋 、 大 号垃圾桶 。生理盐水若 干瓶 (o / ) so mL 瓶 。 2操 作 步骤 : 术 前 准 备 : 盐 水 加 温 至 4 % . ① 将 0
的关 键时 期 ,部分 嵌顿 较重 的患儿 采 取变 动体 位 、 手法按 摩 、 拍击 背部 的方法 , 成功 回退 。套 头消失 瞬 问结 肠 内液 体呈 “ 吸 征 ” 速通 过 回盲 瓣 口进 入 虹 急 小肠( 6 , 图 )小肠 内容 物呈 “ 翻滚 征 ” 漂动 ( 7 , 图 )小 肠 腔 呈 现 葡 萄 串征 ( 8 , 图 ) 回盲瓣 呈 “ 爪 征 ” 图 蟹 ( 9 。 1 患儿 灌 注压 力 达 1. ka未 成 功 , ) 例 55 P , 改手 术 治 疗 ; 例 因过敏 性紫 癜发 生肠套 叠 的患儿未 成 功 ; 1
二、 方法
6 例 盐水灌 肠整 复治 疗 的患儿均 有典 型 的“ 8 同
心 圆征 ” “ 筒征 ” 图 1 )6例 肠 管 胀 气较 剧 或 套 ( ~2 , 患儿 通 过 变换 体 位 、 变动 探 头 扫查 方 向 、 逐级 加 压
扫描等 方式 最终 获 得典 型 “ 同心 圆征 ” 明确 诊 断 。 而 检 测 出的 “ 同心 圆征 ” 块 绝 大多 数 位 于 右 中上 腹 包 部 (7 , 2例位 于左 中下 腹 。包块 直径 均 ≥ 2 9%)仅 6
4 ・ 0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 1 2月第 9卷第 1 Ju a Cii l e ir ugr,eray 0 0 o.,o1 0 0年 期 orl o l c dai S re Fbur 1, 1 N . n f n a P tc y 2 V 9
・
临床研究 ・
彩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整复fJ 急性肠套叠 的价值 l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