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4.5热胀冷缩4.5.1膨胀和收缩学案(牛津版)
热涨冷缩教案
热涨冷缩教案教案标题:热涨冷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热胀冷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际应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热胀冷缩的定义和原理;2. 热胀冷缩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热胀冷缩的实际应用;2. 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验材料:玻璃瓶、水、塞子、温度计、火柴等;3. 实验记录表格;4.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展示热胀冷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该现象的兴趣;2. 提问:你们是否注意到过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明。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简要介绍热胀冷缩的定义和原理;2. 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物体在受热时分子活动加剧,分子间距增大,导致物体体积膨胀;物体在受冷时分子活动减弱,分子间距缩小,导致物体体积收缩;3. 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热胀冷缩的实际应用,如铁轨的伸缩缝、铁路的钢轨连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实验材料;2.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热胀冷缩现象;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4.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回答提出的问题。
四、实验报告(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2. 强调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包括引言、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和结论等;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实验报告,提高写作质量。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2. 全班讨论实验结果和分析,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3. 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中观察一个热胀冷缩现象,并写一篇关于该现象的观察报告;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其他与热胀冷缩相关的问题。
《热胀冷缩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沪教版》
《热胀冷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也是物体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
本次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知识回顾1.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体积变化现象。
温度升高时,物体体积会扩大,称为热胀;温度降低时,物体体积会缩小,称为冷缩。
2. 热胀冷缩的原理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振动加剧,相互之间距离增大而导致体积变大;相反,冷却时分子或原子振动减弱,相互之间距离缩小导致体积变小。
3. 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特别明显,可以应用于制作热胀冷缩开关等设备。
三、实践探究1. 实验一:观察热胀冷缩现象材料:玻璃瓶、水、塞子操作步骤:a. 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插上塞子。
b. 将玻璃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段时间。
c. 观察热水中的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果分析:当玻璃瓶受热胀时,其体积扩大,导致水缓慢溢出。
这是因为玻璃瓶在受热扩大的情况下,水位没有变化,所以水开始溢出。
2. 实验二:金属热胀冷缩的应用材料:金属丝、电灯泡、电源操作步骤:a. 将金属丝固定在电灯泡灯座上。
b. 通电并让金属丝受热。
c. 观察金属丝的变化以及对电灯泡的影响。
结果分析:金属丝受热胀后,变长使电灯泡亮起,冷却后金属丝缩短灯泡熄灭。
这说明金属热胀冷缩可以应用于热胀冷缩开关的原理。
四、知识拓展1. 热胀冷缩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金属,还可以在建筑领域、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领域发挥作用。
2. 可以探究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比较它们在温度变化下的体积变化情况。
3. 学习了热胀冷缩后,可以探讨如何利用这一原理设计更多实用的设备和器具。
五、综合评价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将掌握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际应用,并在实验中动手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沪教版》
《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体积变化的现象。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这种现象,比如夏天的水龙头会比冬天更容易出水,这就是因为水在受热膨胀时,流动的速度增加。
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对我们的生活和进修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设计内容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
2. 实验材料:瓶装水、塑料瓶、热水、冰水、测量尺、温度计等。
3. 实验步骤:(1)将瓶装水放入冰水中,观察瓶装水在受冷过程中的变化。
(2)将瓶装水放入热水中,观察瓶装水在受热过程中的变化。
(3)用测量尺和温度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能够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5. 实验总结:学生在实验完成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并能够对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四、设计评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热胀冷缩的现象,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评判将主要从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
五、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时完成实验,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需准备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及实验总结等内容。
3. 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文字清晰,逻辑周密。
4. 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迟交者扣分处理。
六、作业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热胀冷缩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比如为什么铁路需要设置伸缩缝、为什么建筑物会出现裂缝等问题,从而拓展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置信学生们将在实践中深化对热胀冷缩的认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案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能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3.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4.能够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学难点:学生探究实验教学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红墨水、开水、酒精灯1个、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1套、烧杯、矿泉水、可乐、冰红茶各一瓶。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师:上节课布置大家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超市饮料任务完成了吗?你都观察了那些?这些饮料瓶都装满了吗?生:没有师:老师这里也随机选了几瓶没有开封的饮料,大家看看它们有没有装满。
饮料瓶不装满,是商家偷工减料还是另有原因?生:自由发言。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热胀冷缩(板书)(二)新课教学活动一:会升降的水柱(15分钟)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做一个实验,我们的实验器材有带吸管的小玻璃瓶一只、冷水和热水各一杯、红色液体、实验记录单一份,实验开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试验中先向小玻璃瓶内加满红色液体,再盖紧瓶塞,然后再参照实验记录单上的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及填写记录单的情况,5分钟后,实验结束。
师:下面,我们选择几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那些小组愿意来展示?(选择2-3个小组进行展示,力争选出一个正确的,一个有错误的记录表)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吗?生:回答师:(如果有不一样的,可以请不一样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若没有,就开始总结)红色液体遇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它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板书: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师:大家在哪里看见过这种红色液体遇热上升,遇冷下降的现象?生:温度计师:我们使用的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024年六年级生物上册4.5《热胀冷缩》教案上海版
其次,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较为紧张,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利用动画短片引入,展示夏天泳池水加热后体积膨胀的情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会膨胀?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20分钟)
-结合教材4.5节内容,讲解物质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如分子运动与体积变化的关系。
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问题。这说明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总结方面,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收获。他们不仅掌握了热胀冷缩现象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将其应用于生物体和生活实际。此外,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也反映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例题5:
设计一个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的自动调节气压的轮胎系统。
答案:
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气压控制器和轮胎。温度传感器检测轮胎温度,将数据传输给气压控制器。气压控制器根据温度变化调节轮胎气压,使其保持稳定。当温度升高,气压控制器释放部分气体,反之则补充气体。
小学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发生的胀与缩的变化,进而认识液体、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训练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事物。
(4)感受科学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乐趣。
2、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教学难点:培养初步归纳推理的能力。
4、教学准备:
(1)为学生每组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锥形瓶、细玻璃管、胶塞)、烧杯(2个)、烧瓶、气球、水、红墨水、橙汁、醋、牛奶、油、热水瓶(两组一瓶,内装热水)。
(2)教师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等)、酒精灯、火柴、乒乓球、气球、大烧杯、热水瓶(内装热水)、制作课件。
5、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热水壶水烧开时的录象。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3、学生讨论: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二、实验探究,归纳推理。
(一)水的热胀冷缩:
1、(应用农远资源演示)启发学生用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
3、引导学生归纳: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1、启发学生选择其他液体进行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
3、引导学生归纳:橙汁、醋、牛奶、油等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粒子模型4.5热胀冷缩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第4章物质的粒子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和体验气体和液体热胀冷缩的活动,认识并体验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2、通过讨论,能解释热胀冷缩原理在实际应用的一些实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激发学生关注和探索身边事物和现象的兴趣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物体具有的热胀冷缩现象2.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难点: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三、教学准备【教学器材】教师演示:一套测试固体膨胀的仪器、双金属片、火警警报系统模型学生活动:烧杯、试管、玻璃管、橡皮塞、热水、冰水、体温计【教学资源】各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学习纸四、教学过程1、流程图情景1 情景2 活动1演示实验液体和气体热胀小魔术固体实验记录冷缩情景3 活动2 情景4 活动3动画讨论举例演示实验膨胀度讨论实验解释现象双金属片解释3、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影响物质粒子的运动速度以及粒子之间的距离的因素是温度的高低,所以这节课主要通过探究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加热和冷却的情况下体积变化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物质的粒子模型来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再通过探究双金属片、火警报警器以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人类对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教学开始通过一个小魔术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然后用直观教具和实验器材,通过教师的演示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
五、训练与评价教师:探究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加热与冷却活动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二: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活动目标:通过多媒体及图片的演示,使学生学会用粒子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热胀冷缩现象,并能找出生活中热胀冷缩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以及我们的防御方法。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通用3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通用3篇)热胀冷缩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一.教学导入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沪教版》
《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息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热胀冷缩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一种性质变化,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
通过设计这个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质性质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设计内容1. 实验材料:水杯、热水、冷水、塑料瓶、钢珠等。
2. 实验步骤:a. 将一杯冷水倒入塑料瓶中,放入钢珠,记下水面位置。
b. 将热水倒入水杯中,等待几分钟后将热水倒入塑料瓶中,观察水面位置的变化。
c. 将塑料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面位置的变化。
3. 实验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回答以下问题:a. 热水倒入塑料瓶中后,为什么水面位置会上升?b. 冷水中放入塑料瓶后,为什么水面位置会下落?c.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质的性质有何关系?四、设计要求1. 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诠释。
3.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评分占比30%。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评分占比30%。
3. 实验分析: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和诠释,评分占比40%。
六、实施计划1. 第一周:介绍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第二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第三周: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
4. 第四周: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评判和总结。
通过这个《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热胀冷缩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物质性质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实验中获得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上海牛津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科学上册4.5.2《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教案
上海牛津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科学上册4.5.2《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规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但是,对于热胀冷缩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热胀冷缩现象,掌握热胀冷缩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
2.难点:热胀冷缩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热胀冷缩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气球、塑料管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汽车爆胎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热胀冷缩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胀冷缩现象。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热胀冷缩现象和原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电维修、建筑等方面。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金属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三、金属热胀冷缩吗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小学教育)2019年(秋)六年级生物上册 4.5《热胀冷缩》教案 上海版
2019年(秋)六年级生物上册 4.5《热胀冷缩》教案上海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2.理解双金属片的工作原理。
3.学会使用体温计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粒子理论解释热胀冷缩的现象;
2.能用热胀冷缩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过程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用粒子理论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用热胀冷缩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
学生用:(每个实验组)教材130页的活动4.20的所有实验仪器,双金属片,体温计(学生自带),普通实验室用温度计。
教师用:自动火警警报系统,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收获小结
五、训练与评价
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六、课后拓展
探究: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膨胀程度不同。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把在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膨胀程度不同作为一个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但是,即使同是固体,膨胀程度也有差别。
而且设计这样的实验证明结论,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短短的课堂上是比较困难了。
所以,为了降低课堂难度系数和节省课堂时间,也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个知识点,我把这部分设计成了课后拓展内容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6 页共6 页。
《膨胀和收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膨胀和收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膨胀和收缩》,这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发生膨胀和收缩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物体会膨胀和收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膨胀和收缩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导热膨胀、热力学膨胀和线膨胀的原理和应用;3. 能够运用膨胀和收缩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新知讲解1. 膨胀和收缩的定义:膨胀和收缩是指物体由于受到温度变化或其他外力作用而发生体积、长度或面积变化的现象。
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或受拉力作用下增大,而收缩是指物体在受冷或受压力作用下减小。
2. 膨胀和收缩的特点:(1)膨胀和收缩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几乎所有物质都会发生膨胀和收缩;(2)膨胀和收缩的幅度与温度变化或外力大小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或外力增大,物体膨胀的幅度也会增大。
3. 导热膨胀:导热膨胀是指物体由于受到热能传导而发生膨胀的现象。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内部的运动加快,使得物体体积增大;当物体冷却时,分子内部的运动减慢,使得物体体积减小。
导热膨胀是导致铁轨夏季卷曲、液体温度计读数增大等现象的原因之一。
4. 热力学膨胀:热力学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时由于分子内部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发生膨胀的现象。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在受热时会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使得物体体积增大。
热力学膨胀是导致烧杯中液体体积增加、气球在加热后膨胀等现象的原因之一。
5. 线膨胀:线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时由于分子间距的改变而发生长度变化的现象。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间的间距增大,使得物体长度增加;当物体冷却时,分子间的间距减小,使得物体长度减小。
线膨胀是导致铁轨夏季卷曲、电线温度升高等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练习应用1. 如果一根铁棒在温度升高时膨胀了10厘米,那么在温度降低后,它会收缩几厘米?解:根据线膨胀的原理,当铁棒受热时膨胀10厘米,在温度降低后,铁棒会收缩10厘米。
《热胀冷缩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沪教版》
《热胀冷缩》导学案一、导入你有没有发现,当水被加热时,水面会上升,当水被冷却时,水面会下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热胀冷缩的原理。
二、目标1. 了解热胀冷缩的观点。
2. 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
3. 理解热胀冷缩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入实验实验一:热胀冷缩现象实验材料:一个通明的玻璃瓶、一根玻璃管、一些水、一个小火盆。
实验步骤:1. 在玻璃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玻璃管插入玻璃瓶中。
3. 将火盆加热,观察玻璃管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当火盆加热时,玻璃管内的水面会上升,当火盆冷却时,水面会下落。
这就是热胀冷缩的现象。
当物质受热时,分子会扩散,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所以水面会上升;当物质受冷时,分子会收缩,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所以水面会下落。
五、拓展实验实验二:热胀冷缩的应用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根吸管、一些水、一个水槽。
实验步骤:1. 在塑料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吸管插入塑料瓶中。
3. 将水槽加热,观察吸管的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当水槽加热时,吸管内的水面会上升,当水槽冷却时,水面会下落。
这说明热胀冷缩不仅存在于玻璃瓶中,还存在于塑料瓶中。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制作温度计、温度控制器等。
七、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了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掌握了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理解了热胀冷缩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科学世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原理。
《热胀冷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热胀冷缩》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热胀冷缩》,学生能够了解物体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规律,掌握相关观点和实验方法。
一、导入活动1. 观察实验:老师准备一个玻璃瓶和一根塑料管,将塑料管的一端插入玻璃瓶中,然后用火机在玻璃瓶口附近加热,观察塑料管的变化。
2.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关?二、进修内容1. 热胀冷缩的观点:在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会膨胀,称为热胀;在温度降低时,物体的体积会收缩,称为冷缩。
2. 热胀冷缩的原因: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受热时会运动加剧,使物体体积膨胀;在受冷时,分子运动减缓,使物体体积收缩。
3. 热胀冷缩的应用:热胀冷缩现象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铁路铺轨、建筑工程、容器密封等领域。
三、实验设计1. 实验目标:观察热胀冷缩现象,验证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的体积变化规律。
2. 实验材料:玻璃瓶、水、温度计、热水、冰水。
3. 实验步骤:a. 在玻璃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b. 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水的体积变化并记录温度。
c. 将玻璃瓶放入冰水中冷却,观察水的体积变化并记录温度。
4. 实验要求:实验操作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不得私自操作。
四、实验分析1.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2. 思考问题:为什么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体积变化?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五、教室讨论1. 学生发言:请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 教师引导: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六、拓展延伸1. 实际应用:请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其他与热胀冷缩相关的例子,并分享实际应用情况。
2. 设计实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与热胀冷缩相关的实验,并进行实践。
七、作业安置1. 作业要求:请学生完成《热胀冷缩》相关题目,稳固所学知识。
2. 提醒:作业完成后,及时复习实验内容,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粒子模型4.5热胀冷缩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最新料介绍⋯⋯⋯⋯⋯⋯⋯⋯⋯⋯⋯⋯⋯⋯⋯⋯⋯⋯⋯第 4 章物质的粒子热胀冷缩一、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认识固体、液体平和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用粒子理论解说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过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和体验气体和液体热胀冷缩的活动,认识并体验物质拥有热胀冷缩的特征;2、经过谈论,能解说热胀冷缩原理在实质应用的一些实例。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经过对平常生活中实例的解说,激发学生关注和研究身旁事物和现象的兴趣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物体拥有的热胀冷缩现象2.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平常生活中的运用难点:用粒子理论解说物体的热胀冷缩三、教课准备【教课器械】教师演示:一套测试固体膨胀的仪器、双金属片、火警警报系统模型学生活动:烧杯、试管、玻璃管、橡皮塞、热水、冰水、体温计【教课资源】各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学习纸四、教课过程1、流程图情形1情形2活动1演示实验液体平和体热胀小魔术固体实验记录冷缩情形3活动2情形4活动3动画谈论举例演示实验膨胀度谈论实验解说现象双金属片解说12、内容与设计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课题小魔术:请一个学生将一个学生代表演示。
经过小魔术创建学习踩扁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观察、思虑为何乒乓球会恢复情形,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恢复原状。
原状?新内容的兴趣。
带着发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现象?习。
膨胀和缩短演示:固体的加热和冷却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用直观教具,经过教固体使用一套铁球和铁圈演示固客观记录实验现象师的演示活动,指引体的热胀冷缩。
(加热的时间思虑谈论,归纳得出结论:学生从事实中发现要长一些)可用冷水冷却。
固体受热膨胀,遇冷缩短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
设问:液体平和体受热和遇猜想结果液体冷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出问题,让学介绍学生所用实验器械分小组活动考据各小组的猜想生先猜想,设计实验指导学生活动观察和记录:当液体受热和遇方案再经过实验验冷时玻璃管液面的变化证,得出结论。
膨胀和收缩 教案(2021年浙教版)
膨胀和收缩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于预备年级科学(牛津上海版)教材第四章第五节内容,旨在引领学生亲历探索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科学,从自然到科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因此本节课内容不仅总结了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中许多重要知识点,更为以后学生们对于微观结构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教材从常见的水、空气和金属球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中引导学生去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应用。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预备年级学生,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而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沉和浮》,知道了热水上浮,冷水下沉,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水受热后体积增大所至。
这为进一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做好了铺垫。
对于水、饮料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们都有经历过,只是平时没有过多留意到;而空气跟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他们在生活中却很少会注意到。
但是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究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也是浓的,因此可以尽可能的安排讨论合作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一种活跃的状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设计思路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各种变化,这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本节课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展开观察,看看不同状态的物体在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
本课时着重研究冷和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通过展示热胀冷缩的实验,渗透和培养学生一定的的观察、比较、分析等科学学习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适当运用提问法引导突破难重点,又给学生留出适量思考操作的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在关注到热胀冷缩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利和弊之后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丰富多彩。
六年级科学上册4.5热胀冷缩4.5.膨胀和收缩学案无答案牛津上海版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激发学生.认识物体具有的热胀冷缩现象.
2.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难点
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
学习过程
1.简述固体,液体和气体受热时的变化。
2.什么叫热胀冷缩现象。
膨胀和收缩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和体验气体和液体热胀冷缩的活动,认识并体验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2.通过讨论,能解释热胀冷缩原理在实际应用的一些实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热胀冷缩科学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胀冷缩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1活动要求: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操作要点一、听各种车的声音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二、观察比较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
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
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膨胀和收缩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和体验气体和液体热胀冷缩的活动,认识并体验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2.通过讨论,能解释热胀冷缩原理在实际应用的一些实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激发学生关注和探索身边事物和现象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物体具有的热胀冷缩现象。
2.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难点
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
学习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简述固体,液体和气体受热时的变化。
2.什么叫热胀冷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