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而对策建议也需要及时出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

一、城镇化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弱化,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聚集,优化了人口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但是,城镇化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其中最大的影响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流动和聚集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也使得社会资源的分布更加优化,包括经济、人口、文化等,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扩张。

此外,城镇化进程也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城镇化的问题和挑战城镇化进程与现代产业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包括经济的规模、结构、分布等都需要更加优化,以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存在一定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需要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以保障城市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镇化进程也需要解决贫困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以促进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平等发展与进步。

四、对策建议城镇化实现和经济发展的推进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治理和管理,制定出明确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加强城市化规划和管理,指导和规范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控和处理。

最后,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和贫困问题的处理,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推动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2)城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 式。 本质相同: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 三产业
2.城镇化现状 (1) 城镇人口增加。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 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
图表来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03-16 21:20
(2)城镇数量增加。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 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
图表来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施: (1)让“分类成口号” (2)引入私人资本 ①成立专业的垃圾回收利用机构 ②成立了废品理事会 (3)改变居民生活习惯 ①贴上了介绍垃圾回收利用流程的广告 ②设置两个垃圾桶 ③墨西哥城议会通过法律,凡是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者,可 受到最高3800美金的罚款,并被判处36小时监禁。而从 2009年1月起,对于不把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政府会予 以警告。
1.指导思想 (1)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4)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
2.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2)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3)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4)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5)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13]刘爱玉.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2012,01:112118.
[14]周批改,徐艳红.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J]. 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6:69-7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

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病、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应更多地考虑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

可持续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同时,需要推广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低碳和零排放的城市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城市与农村是一个整体,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乡融合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产业互动和资源共享。

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区域的支持,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同时,需要通过城市化的方式促进农民的职业转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三、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城市经济的发展,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产业的发展和布局,避免过分集中和不合理布局。

同时,需要加强城市的“软实力”建设,打造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城市品牌,增强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和人才,提高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力。

四、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公平分享?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不公等问题,若不解决这些问题,城镇化进程就很难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在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城乡居民的公平性保障,实现城乡收入的平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确保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得到公平的土地收益和权益。

城镇化 调研报告

城镇化 调研报告

城镇化调研报告
《城镇化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持续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如何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城镇化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大中小城市不断涌现,城市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其次,城镇化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但与此同时,城市化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要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规划和
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同时,也需要注重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总的来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推进城镇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于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关于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一:引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城镇化的意义、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二:城镇化的意义1. 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的重要引擎,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形成了人口集聚和资源汇集的优势,为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社会结构变革:城镇化有助于社会结构的变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3.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城镇化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改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城镇化的现状1. 城镇化进展: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展迅速,城镇化率逐渐提高。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 区域差异:城镇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相对发达,城镇化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城镇化率较低。

3. 问题与挑战: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比如户籍制度限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城镇化的问题与挑战1. 户籍制度限制:当前城镇化仍面临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参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受到限制。

2. 城市基础设施滞后: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城镇化过程中,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五:城镇化发展思路1. 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使他们能够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2.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人口第四大城市,也是全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近年来,长治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致力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背景介绍引言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背景介绍,能够让读者对接下来的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续的分析和论述提供基础和铺垫。

长治市作为山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长治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不断优化城镇化结构,提高城市化质量,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治市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化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城镇化是我国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推动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有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这也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推动长治市城镇化进程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对城镇化发展路径及政府角色与市场作用的分析,可以为长治市未来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深入研究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的意义重大且迫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深入分析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探讨城镇化推进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治市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长治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渐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利用、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对于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更加顺利地进行。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问题。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规划和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部分农民随意拆迁,侵占农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人口流动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但在城市中他们常常面临就业、居住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农村人口外流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匮乏,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社会保障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在城市中工作,但他们的社会保障待遇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成为他们所面临的困扰。

四是农业发展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农业生产力下降,种植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供给不足,劳动力空转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第一,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耕地,保护好农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健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制度。

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权益。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动力。

第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长治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长治市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近年来,长治市加大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治市取得了一些突破,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相继建成,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化进程不够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

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滞后,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升较慢。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城市规划并不符合实际需要,土地利用过于浪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矛盾也亟待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亟待改善。

针对长治市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采取措施。

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使农民群众能够分享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要加大对城市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市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人口管理方面,要加强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这也是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9%,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乡657个,小城镇近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其中农民如何变成市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机遇。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让农民成为市民,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四个挑战。

1、人口膨胀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

以北京为例,材料统计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数量以年均60万的速度增长,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是1986年的两倍多。

由于近年来大量人口迁入,北京市人口密度已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超过警戒线。

2、交通拥堵中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全球领先,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1.7%,比加拿大和美国高出近1倍。

以北京为例,北京动车数量从5年前的约313万辆增加到目前的约520万辆。

3、环境污染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2013年1月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北京咳”这一名词在民间迅速传播。

元凶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污染。

4、资源短缺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

此外,人口规模急剧增长。

资源相对供应不足还导致看病难、入托难、养老难等。

如上海医疗服务总量近年来每年上升10%左右,2011年突破2亿人次,而医务人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医患矛盾不可避免地大幅上升。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1.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呈现出了诸多特点:城镇化发展快速稳步上升;城镇化与工业化齐头并进;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布局逐步合理;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等。

但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例如在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上、土地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以及规划等方面均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发生了较大偏差,过度强调城镇规模的扩张,而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实现农村多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结构、城镇功能转变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城乡文化不断沉淀形成的过程。

但一些地方政府把城镇化理解为推进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现代化建设。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大规模的拆建工作,力求在短期内城镇面貌有较大变化,并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

这样的城镇化建设,其面貌短期内会得到改观,但城镇管理体制、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及服务体系、城镇文化建设等方面都相去甚远。

(2)土地的城镇化过快,而人口聚集效应却没有实质性呈现。

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2005年,我国600 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了44.93%,同一时期,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幅度,而全国的城镇人口也仅增长了22.45%。

虽然近几年,土地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在中央政府严格的宏观调控下,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现实是:一些城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不惜大量占用耕地,进行城市的扩张,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战略目标并没有相应地实现。

(3)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发展。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长治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近年来,长治市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不断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考。

1. 城市规划与建设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调整,加快了城市更新改造步伐,改善了城市空间布局。

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治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暖系统逐步完善,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力度,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4. 城市人口结构调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治市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城乡人口结构开始趋向平衡,建设了一大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长治市积极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了和谐、稳定、安全的城市社会环境。

1.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长治市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确保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协调性。

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严格控制城市扩张速度,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 加强城市人口结构调整与农村振兴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长治市需要加强城市人口结构的调整和管理,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5. 健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长治市需要进一步健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便捷性,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在中国的进展进程中,城市化和城市崛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城市规模从小到大再到群,托起“乡村中国”走向“城市中国”。

纵一直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共有691个城市,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94个,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仅有132个城市。

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在194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0.64%。

横向比较,城市格局也在变迁,从优先进展重工业时期东北一些城市进展领先全国,到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乘势起飞,再到中国加入WTO,外向型城市独领风骚,如今随着产业转移、内需扩大,中西部城市进展速度高歌猛进。

一部中国城市进展史也是中国进展史,如何连续进展?前期积累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理解当今中国城市格局?在国内战略调整和国际外部因素影响下,东部、中西部、东北,将来路径怎么选择?城市群如何更好推动城市进展?城市竞争中如何抓住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澎湃新闻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讨论中心主任倪鹏飞,他特殊提到,要关注城市进展中的劳动力就业和债务问题。

在从区域层面来看,倪鹏飞建议,要守住中国经济高质量进展的防线——北纬31度线,“假如这条线能够保持住,尤其是长江经济带能够保持连续较快进展,将可以带动北方经济进展,促进‘北部南方化’。

”对于中西部地区,在统一大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抓住“地利”优势去进展;东部地区除了升级外,很关键的还是要连续掌握成本,至少短期内要把低端量大的贸易维持住,保持经济增长,不能忽视一些制造业向其他进展中国家转移的问题,还是要制造条件争取留下来。

一、关注劳动力就业、债务问题问:谈到中国城市进展,您认为现阶段存在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倪鹏飞:我认为主要就是两点,一是进一步进展的问题,二是要在进展中解决前期积累的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成四个方面——城镇化进展的分化加剧、城镇化要素的错配加深、城镇化进展的负担加重、城镇化进展的风险加大。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分析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特点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市运行质量和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2·新型城镇化的特点(1)城乡一体化(2)绿色可持续发展(3)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三、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和目标1·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促进城乡发展均衡(2)提升城市品质(3)推动经济持续发展2·新型城镇化的目标(1)提高城市化率(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3)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及对策1·城市土地利用问题(1)土地供应不足对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土地使用冲突对策:优化土地使用结构,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1)基础设施滞后对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基础设施质量低对策: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城市社会服务问题(1)公共服务不均衡对策: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4·城市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对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2)生态破坏严重对策: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城市规划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城市环境改善计划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是我国规定城市规划的基本法律,旨在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法:基础设施法是我国规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旨在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行为,保障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目前河南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与传统城镇化有何区别?又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由小规模分散居住向大规模集中居住转变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来表示。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农业人口比重逐步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

二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三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四是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完善、调整、和谐发展的过程。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在以下方面:(一)体系新传统的城镇化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而不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忽略了农村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具有较为完备的城镇化体系,体现为: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二)理念新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有较为完备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即摒弃了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化盲目扩大,又避免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失衡发展。

(三)举措新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功能配置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绿化品质,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新型城镇化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这是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

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摘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

我国国民经济和“卜五”计划纲要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在未来5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面超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城市体系的总能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国家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用50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现在的38%提高到75%以上,具有容纳1卜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

但是由于政策性和体制性的障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导致了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现状、面临的难题、城市亿水平滞后的负责影响以及加快城市化的意义、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制度创新以及转变观念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旨在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相关制度的研究,能够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提供某些启示。

关键词:城市化,道路,政策AbstractItisexpressedontheurbanizationofthedevelopedmarketeconomynationsthatthetransferandconcentrateofpopulationisjustthemanifestationofthecityturningThegatheringoftheeconomicactivitiesisitsmaincontentsandtheeconomicsstructuralchangeinsocietyisthenthesubstanceandcoreofthecityturning.Facingthetrendthattheeconomicworldenhancesincreasinglyand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systemgraduallyestablishes,pushingforwardtheprogressofChinesecityturninghasalong—termimportantmeaningtopromoteourcountryeconomyincreasingandsocietydevelopment.Thenationaleconomyofourcountryand15thNCCPplanedprogramemphasizesthatitmustexpeditetheurbanizationcourse,andconstructwholewell-societyandachieveThethird-steptacticaimofmodernizationconstructThereportingof16thNCCPalsobringsforwardcity.town’sroadofcharacteristicchina,exceedsurbanizationlevelofmiddle—developmentcountry,obtainsthefrontofthirdcountryprocessionofcitysystem’swholetimecapabilityoftheworld,realizescitypersistencedevelopmentandgoodcycleattimsameItwillraisepresenturbanizationratefrom38%to75%andaccommodatepopulationsfrom11to12hundredmiHionatabout50yearsMoreover,formingmoderatestructure,mutualfunctionandmaximizeprofitofcitysystemofbigcity,middlingcityorsmallcityBecauseofpoliciesandsystemsholdbaektolimittheprogressofChineseurbanization,leadtotheurbanizationlevellagtheindustrializationleveldistributeunproportionofthecityareaetcItbringsaseriesofnegativeinfluence,tooThethesisdeeplyanalyzesdevelopmentsituationandfacingdifficultofchineseurbanizationbringsnegativeinfluencebecauseurbanizationlevelislow.Andbring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furtherspeedingupthedevelopmentofChineseurbanizationfromthreeaspectsincludingdevelopmentmodes,systeminnovationandchangingideasThethesisaimsatrevealingsomeviewpointthroughanalyzesofdevelopmentsituation,facingdifficultandstudiesofcorrectionpoliciesofChinesecurrentlyurbanizationKeywords:city-turning,road,policy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引言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诸多发展中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城市化。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资 的方 式进 行 , 前 期 投人 多 , 如果 不 充 分 考虑 到
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 实现城 镇 的可持续 发展 。 小 城镇 建设发 展 的过程 是资源集聚 、 彰显 特 色 的 良好 契 机 , 也 是 充分 挖 掘地方资源优势 、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 , 但 在 当前 的城 镇化 建设 中 . 这种 基 于未来 的可持 续
显示 其 没有 真 认识 到绿 色发展 的重要 性 。
1 . 要 因地 制 宜 , 科学 定位 在城 镇化 建设 中 。 规划 往往 被认 为是 首要 任 务, 其实 不然 。 对 于小 城镇建 设 , 首先要 解决 的是 定 位 问题 。小城镇 的定位 即是 一种 建设 思路 、 建
把原来 的 小城镇 进 行扩 大或 进行 旧城 改造 , 将更 多 的农 民转 化 为城镇 居 民 , 试 图通 过小 城镇 建设 消除农 民的身份 。 大 部分 地方推 出小 城镇 建设 的
量化指标 , 即通 过把 大量 的农 民户 口转 化 为城镇 居 民户 口 , 以此 提高城镇 化 率 。 因此 , 不顾 现状 与
仅 为 了满 足现 在或 将来 外 国人 生活 的需求 , 而是

目 跟进 , 只讲速度, 不讲效益。 城镇化的过程也应
是广 大群众 得 到实 惠 的过程 . 更不 能使 广 大农 民
失地 、 失业 、 失居 。在城 镇化 的过 程 中 , 要 深思 熟 虑, 站 位 高远 , 打破 制 约瓶 颈 , 打破 固有思 维 , 不
本” , 注重人 与 自然 、 生态发展 之 间的有机联 系 , 统
筹好地上空问与地下空间的布局 , 如共同管廊 、 雨 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 的规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长治市是山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对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5%,城市化水平较高。

长治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长治市还加大了城市功能提升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长治市的新型城镇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不够科学严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合理、用地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城市发展不够有序、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过快。

长治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更多的人口,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导致交通拥堵、户籍管理不善等问题。

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尽管城镇化率较高,但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

面对这些问题,长治市应加大新型城镇化发展力度。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确保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的便捷性和宜居性。

特别是要注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发展,提供更多便利的交通选择。

要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长治市还应加强对城乡差距的研究和解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电商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长治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解决城乡差距问题,长治市可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一、引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部署。

本文将从城镇化的概念入手,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并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意义⑴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和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移的过程,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转型。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性。

⑵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提高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改善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促进社会稳定: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与任务⑴目标(1)建立健全的城市化发展体系:完善城市化规划和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2)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城市的交通、水、电、气、绿化、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3)改善居住条件:加大住房供应,提高住房保障和居民住房条件。

(4)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⑵任务(1)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法规保护,解决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困难,推动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土地供应和流转管理制度改革。

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和措施⑴宏观政策(1)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城镇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和路径,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2)加大财力投入:增加对城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资。

#合作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和思1

#合作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和思1

合作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合作市作为一个新建市,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中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合作市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地区和安多藏区的纽带,纵贯南北的国道213线,使这座新型的草原小城成为通往祖国大西南的重要通道。

合作市是1998年正式挂牌运作的新建市,总面积2670万平方公里,辖6乡4个街道办,38个行政村,249个自然村,8个社区。

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8.56万人,城镇居住人口5.17万人。

是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回等多民族聚集地,是甘南州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中心,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合作市的设立,不仅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同时也给合作市的城镇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

建市十二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大力发展商贸业、旅游业等为主的“11262”的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随着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经济的持续加速发展,目前合作市的城镇化进程已明显加快,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全市按照市区“三纵八横”的发展框架,大力实施“以城带乡”的战略,坚持“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全市城乡协调发展。

在市城区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中心广场建设改造、城市供水、排洪、道路改扩建、亮化、绿化、风貌改造、城区公厕等10余项重点工程,改造了东、中、西3条主干道路和9条次干道、巷道,建成了民族贸易大厦、羚璞小区、建材市场等十多项建筑工程,完成城区绿化面积平方米,安装各种路灯近2000盏。

高中地理城镇化问题思考与对策

高中地理城镇化问题思考与对策

高中地理城镇化问题思考与对策高中地理:城镇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地理学中的城镇化问题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思考当前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城镇化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I. 城镇化问题的背景与原因城镇化是指人口自然增长和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城镇化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包括: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2. 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潜力,吸引着人们前往。

3. 政策推动: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化进程,例如建设基础设施、提供社会保障等。

II. 城镇化问题的影响与挑战城镇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

然而,城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 城市过度拥挤:城市的人口过多,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产业结构转型: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受到冲击,产业结构出现不平衡。

3. 社会福利不足: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无法适应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

III. 城镇化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城镇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政府的干预与引导以及个体的积极参与。

1.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2. 加强农村发展:为了平衡城乡发展,政府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农业技术改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政策引导与控制: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城镇化政策,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避免城市过度拥挤带来的问题。

4. 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5. 加强教育与培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培养能够适应城市化进程的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竞争力。

IV. 结语城镇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也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

本文从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行深刻的剖析。

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

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

2014年末,全市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加135.9%和37.9%。

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

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44.1%。

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

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

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6.7%,比2010年提升4.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3.2个和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35.3:27.9:36.8,与2010年相比,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8.4个和5.5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3.9个百分点,就业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明显。

城镇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82.9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17.3万人,增长41.5%。

二、阜阳城镇化进程中存有的主要问题(一)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近年来,阜阳市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化进程也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是,与全国、全省及周边各市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

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4.8%,安徽为49.2%,而阜阳仅为37.5%,比全国水平低17.3个百分点,落后整整14年;比全省低11.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落后7~8年。

与省内其他市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比皖北六市平均水平低10.7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

2000年以来,全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33个百分点,全省年均提升1.51个百分点,阜阳年均仅提升1.20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依据钱纳里模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就会领先工业化率近30个百分点,而2014年阜阳市城镇化率仅领先工业化率1.0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GDP当前已超过2200美元,工业化率接近37%,开始迈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应介于30%~60%之间的居中区间,显然当前的城镇化水平还存有一定的差别。

此外,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互相支援的双轮驱动型引擎,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

2014年全市工业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多年来在全省末游徘徊。

滞后的工业化水平使城镇化失去了赖以支撑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保证,在一定水准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农民收入水平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从全市城乡居民收支看,2014年阜阳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64: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15:1,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别明显,尤其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排在全省末位。

偏低的收入水平使得农民没有水平进入城镇,而庞大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滞后,也严重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

同时,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别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远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公民待遇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阜阳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总体来看,阜阳城镇化虽提升较快,但仍在低水平徘徊,与全国、全省、周边各市差别较大。

阜阳正处于奋力崛起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城镇化水平上升的空间很大。

下一阶段,全市应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市规划区和中心镇建设步伐,拉大框架,扩张规模,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促动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一)立足市情实际,明晰发展目标当前阜阳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的中前期阶段,借助于扩大内需、中部崛起、皖北振兴等发展机遇,未来十年仍将基本延续较快发展态势,逐渐步入中期阶段。

今后一段时期阜阳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提升到48%。

为落实好这个发展规划,阜阳市应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在城镇职能上体现特色,做到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地区空间布局上兼顾质量和总量,完善协调、联动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化,走一条符合市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城镇发展要立足于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特色。

中心城市要重视发展污染轻、耗能少、吸纳劳动力多的工业,有计划地压缩和转移技术落后、污染大、占地多及其他与城市功能不相符的工业,调整城市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实施名牌战略,逐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善于按所具有的功能加快发展,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主动接纳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组织化水准。

(三)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一是根据实际和市场要求发展优势产业。

从自身特点、区位条件出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体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拉长产业链,形成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

二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和城镇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

加快发展物流、金融、房地产、中介、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城镇投资发展。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