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应激因由探讨
护心(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
4.与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度有关的应激源 人们对护士寄予厚望,但在实 际工作中面对饱受疾病折磨、心理状态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病人, 护士并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每一个期望,此时,有的护士难免会感到 工作有压力或有所失望。抢救病人时,一方面需要护士克制个人的情 感,理智地去抢救病人;另一方面,在抢救中必须有一定的情感投入 和情绪表现,两方面须保持恰当的平衡,才能为病人、家属和同事所 接受。护士期望自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所以工作 勤奋、努力。然而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 承认护士的价值,为病人付出辛苦劳动,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 再加上自身发展机会少,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的 不合理,造成护士心理失落感、压抑、不平衡,直接影响护士的心身 健康。
主要有: ①升华:将各种不为意识和社会认可的冲动及欲望加以改变,使之导向被 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目标和方向上去。 ②幽默:是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尴尬的局面。处于尴尬境 地时,人们常会以发笑、说俏皮话等幽默的方式进行自我解嘲,既无伤 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面,使自己摆脱困境。 ③理智化:是以理智的方式对待紧张的情境,借以将自己超然于情绪烦扰 之外。这种机制对于经常与痛苦和死亡打交道的医护人员尤为重要。
5.工作与家庭中的应激源 目前在岗的护士已婚者占83%,年龄3 5岁 以下者占87%,88%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她们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 压力。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同时,因 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则会消耗护士部分精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 士的压力多与工作负荷过重、责任过大、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等因素有 关。如果二者不能维持良好的平衡,就会形成矛盾,成为应激源。但 是,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护士缓解工作中应激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工 作成就又是维持良好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既 是一种潜在的应激源,又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调节因素。
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及处理
护理工作应激反应特点
4、护理工作应激过强或过度持久,使个 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过度,超过了个体 所能承受的限度,出现“心身耗竭综合 征”(BS) 主要表现:精神上极度困乏、失去同情 心、工作能力降低、工作差错增多、进 而厌恶工作等。
影响护士工作应激的主要因素
1.护理工作环境
2.护士个人工作经历
3.人格
(2)被淘汰的竞争压力。
常见护理工作应激源
3.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 激源
4.与对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
5.与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有关的应激源
6.与工作-家庭的矛盾有关的应激源
护理工作的应激反应特点
1.生理方面:常见头痛、乏力、心慌、 胃肠不适、全身肌肉胀痛等多系统器官 组织的主诉和症状。
一、改变认知模式
二、增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在人 际关系的适应当中,需要注意三点
1、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有不同的表 现
2、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1)要学 会做自我否定,不要太固执。(2) 应该能够换位思考。
三、应该对压力有所认识,有所准备
五、要注重人格的建设和修养
1、人格的建设和修养就是每要乐 于接受一些新的管理的理念。社会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的理念也发生 的变化,包括新的价值观、思维理念、 行为方式、工作经验;
二要关怀、理解他人;第三要帮助他人;第四要支
持他人。你能够做到这几点才能与人为善、和协相
处。
尊重他人,就是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有五点
不需要说出来的要求,就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做
到这样五点,第一就是倾听,不要急于批评;第二
就是接纳差异,不要指责。刚才讲人和人之间的差
异,不要因为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而去抱怨、指责;
有两个眼儿、有三个眼儿的、后边那个,都不一样的。
护理论文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护理论文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急诊科护士是医院中承担急诊抢救、援助患者最先接触到的人员之一。
他们工作环境复杂、压力巨大,经常面对生命垂危的病患,这些因素使得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环境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护士在职业应激下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心理问题急诊科护士在长期应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压力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公共心理问题急诊科护士常常面临持续不断的高密度工作,缺乏休息时间,长期透支体力和精力,容易出现疲劳、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甚至发展为焦虑和抑郁症状。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常常目睹严重伤病、器官衰竭、意外事故等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这些刺激事件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持久影响。
长期累积的创伤体验可能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包括回忆创伤事件、噩梦、焦虑、避免与刺激事件相关的事物等。
1.3 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长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和残酷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症状。
这包括情绪疲惫、对工作失去兴趣、应对能力下降等。
2. 应对策略为了帮助急诊科护士更好地应对职业应激带来的心理问题,以下措施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2.1 心理支持与辅导急诊科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应得到医院和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心理咨询和辅导制度,提供渠道供急诊科护士流释心理压力、减轻负面情绪。
2.2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的改善对于缓解应激和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医院管理者可以关注护士的工作安排,提供合理的轮班制度,确保饮食、休息、锻炼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2.3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急诊科护士应该学会正确应对负面情绪,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情绪管理培训、学习压力释放和放松技巧来减轻日常工作压力。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护士是医疗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医疗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护士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应激和护患纠纷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
一、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问题1. 个人情绪应激: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病情复杂、情绪低落的患者,对于自身情绪的调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有时候患者可能会对护士情绪不好或者有不满的情况,这时候护士需要保持冷静,不受情绪影响。
2. 沟通与语言应激: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有些患者可能语言不通或者有沟通障碍。
护士需要耐心倾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如使用手势、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
3. 工作压力应激:护士通常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较大,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
如果护士自身工作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到与患者的沟通和护理质量。
二、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对策1. 专业技能提升: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 沟通技巧培养:护士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解释能力。
护士应该学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情绪管理:护士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面对患者情绪激动或者不满的时候,护士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发火或者争吵,而是要理解患者的情绪,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4. 团队合作: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紧密合作,共同解决护患纠纷。
护士应该积极与医生、其他护士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5. 规范操作:护士在工作中应该遵守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应该遵循医院的规章制度,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法律和职业要求。
6. 心理支持:护士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参加培训、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获得心理支持。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升,当今世界的医疗行业已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工作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护士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最贴近的群体,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也经常会遭遇各种护患纠纷的难题,这些纠纷给护士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一、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受到的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波动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愤怒、崩溃等情绪反应。
这些情绪反应会极大地影响护士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2.认知失调护士在面对护患纠纷时,可能会出现认知失调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质疑,认为自己存在职业道德漏洞或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自卑、自责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3.职业倦怠护士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护患纠纷无疑会加深其职业倦怠的程度,使得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受到影响。
甚至会导致护士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感到失落和迷茫。
二、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对策略护士在护患纠纷中面对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他们需要在心理上加强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对策:1.做好情绪管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护患纠纷时,应保持冷静、客观,不能受到情绪的干扰,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加深护患纠纷的矛盾。
在处理护患矛盾时,应从事实入手,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同时,护士还应该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避免让情绪爆发造成更大的伤害。
2.提高沟通技巧护士在处理护患纠纷时,应注重沟通技巧。
沟通的技巧与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纠纷的结果。
因此,护士应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例如倾听患者的意见与要求、充分沟通双方的需求和利益、尊重患者的权利等,从而化解矛盾。
3.提高职业道德护士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尊重职业道德标准,保持专业精神。
浅谈护理工作的应激成因及对策分析
虑 、抑 郁等心理疾病 ,严重者 出现幻觉甚 至 自杀 。人类 的大部分疾病 与应激有 关。应激作 为首要病 因可引起职业倦 怠 、焦虑 、抑郁 、创伤
后紧 张综合征 和群体心 因性疾病 等 。不但 影响人们 的生理 、心理健 ]
康还影 响人们 的正常工作与社 交活动 。近 年来 ,有关 不同职业的应激 类型和 应急水平 的调 查逐步开展 。相关分析 显示 ,护士精 神卫生状 况
性 循环 。
任何 需求作 出的非特 异性反应 ,应激反 应可 以导致心身疾 病” 】 。应激
是个体 面临或察 觉环境变化对 机体有威胁 时做 出的适应 和应对过程 , 生活事 件过度 ,工作时间过 长 ,心理压力 长期过大可 引发机体 出现应
激反应 ,首先造 成人体 内分泌 系统的紊乱 ,而后机体各器 官的功能 发
生变化 ,人们 出现食欲减退 、免 疫力低 下和是对外界刺激敏 感或者 淡 漠 ,如 果不及 时发现与治疗 ,可损害人 的神经心理 防御 系统 ,诱 发焦
3 对策 分析
31医院领导 和护理 工作管理者提 高对护理 人员的重视程 度 ,医 院对 . 护理 工作进行定期 的评 比和考核 ,设立奖惩制度 ,对 工作优秀的护士 进行 物质奖励 ,充分 调动工作的积 极性 。对工作 时间安排 进行合理改 进 ,调 整工作强度 ,减少加班次数 ,保 证护理人员 充足的休息 ,在护 理 高峰时段 ,做好 后备人员 的储 备,还可开展心理 讲座 ,帮助护理 人 员排解 情绪 、净化心 灵 ,缓解护 士的身心疲劳 ,提高 工作效率 ,增加
3 . 5加强护 患沟通 护 理期间加 强与患者 的交流 ,赢得患者 的信任 ,消除陌生感 ,遇 到 问题 时要站在患者 的角度分析 问题 ,先进行 自我检讨 ,要有宽广 的
夜班护士应激源现状调查与对策
夜班护士应激源现状调查与对策背景夜班护士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医疗服务需求量的增长,夜班护士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但是,夜班工作给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精神压力、睡眠障碍、疲劳、工作量过大等,这些都是夜班护士的应激源。
现状应激源1.工作压力夜班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要完成很多的工作,如监测、记录、处理突发状况、配药、执行护理计划等。
而且夜班护士通常要长度较长的时间不停地工作,这种高压工作环境可能会引起护士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2.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夜班工作使得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导致他们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包括心血管疾病、体重增加等不良健康影响。
3.长期接触高压环境夜班护士工作时需要经常接触到患者的不同情绪和行为,如疼痛、伤病、悲伤等。
这些情况可能会对护士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影响1.睡眠障碍夜班护士的睡眠时间不稳定,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睡眠障碍。
这可以影响他们的警觉性、执行力和注意力,同时增加他们的疲劳。
2.精神压力夜班护士常常需要在紧急状态下处理病人的情况,这可以很容易地导致情绪不稳定和精神疲劳。
3.健康问题夜班护士长期工作在高压环境下,可能会面对许多身体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等。
对策预防措施1.睡前准备夜班护士应该在睡前做好准备,尽可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这可以包括避免饮用咖啡或其他刺激性饮料,保持安静的环境和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
2.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夜班护士保持适当的身体健康,如食用低热量食品、规律用餐,以及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3.心理健康夜班护士应该注意心理健康。
这可以包括用适当的方式减压,如运动、冥想、休息等。
应对策略1.建立支持系统建立一个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夜班护士处理应激源。
这可能包括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或加入护士支持组织。
2.制定计划制定合理的计划可以帮助夜班护士更好地适应夜班工作的需求。
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繁忙和紧张的科室之一,护士作为急诊科中的重要成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以应对繁忙的工作场景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然而,长期面对急诊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急诊科护士往往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的定义、影响因素、表现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的定义职业应激是指在从事职业过程中遇到一系列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压力源时,引起身体、心理和情绪的反应和变化。
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感疲劳等。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抑制其发展,还可能威胁其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1. 工作压力急诊科护士面对的患者病情和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往往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决定对策并给予治疗,这需要护士具备高度改变性、适应性和反应能力,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研究表明,过高的工作压力是导致急诊科护士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余景春,2004)。
2. 工作量在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中,每天患者的流动量不尽相同,而有些患者的疾病极度危急,其救治需要2~3人进行配合。
当然,如果配合不当,患者可以迅速恶化,因此分配任务非常重要。
加之,医疗设备、器械、药物供应、仪器增多以及患者急迫的治疗时间限制等都需要急诊科护士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当工作量超过工作负荷时,急诊科护士出现的一些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可避免(李兰芬,2005)。
3. 医疗教育程度急诊科护士是医护中的核心成员之一。
其中大多数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有一部分是护理专业背景,这对其职业表现有重要影响。
文献报道表明,受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急诊科护士,比那些没有这方面的培训得到的满意度高,更加能够应对职业压力,保持心理健康(Rahmani&Fazelzadeh&Zeydi,2013)。
护士心理应激与对策的讨论
护士心理应激与对策的讨论护士是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生命救助、照顾、疾病预防等重要责任。
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护士们在工作中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
心理应激是护士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护士需要认识到心理应激的成因和影响,采取相应策略来减轻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一、心理应激的成因和影响1. 工作压力护士的工作责任重大,承担着生命救助、护理和疾病预防等任务。
随着科技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增强,需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更多的知识储备。
加班和轮班是常见的工作模式,持续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 病情紧急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迅速反应和处理,这会产生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和行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3. 患者态度和行为护士的工作也需要面对各种患者的态度和行为。
有些患者可能情绪不稳定、暴躁、焦躁等,这样的情况下,护士需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予患者正确的卫生教育和护理建议。
心理应激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各种影响。
护士可能感到焦虑、紧张、疲劳、抑郁和失眠等情况。
这些不健康的情绪可能助长护士的工作疏忽、失误和情感疲劳等问题。
长期以往,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质量,甚至会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
二、对策1. 认知性干预认知性干预是一种通过重新审视个人认知,调整负面情绪的方法。
护士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工作压力和行为。
此外,护士也可以采取放松技巧,如呼吸、冥想、瑜伽等,减轻焦虑、疲劳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2.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通常是指通过倾听、支持和指导,帮助受压护士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护士可以寻求医院的心理咨询服务或借助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员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分析和识别压力和负面情绪,帮助护士更好地管控和处理情绪。
3. 组织干预组织干预通常是指通过组织和管理方式,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减少护理工作压力。
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及处理
加强职业发展指导与培训计划
提供职业发展规划与指导
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指导,帮助他们明 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定期开展培训与学习活动
组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应对工作中的应激问题的能力。
鼓励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
鼓励护理人员继续学习和提高学历,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 励,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关注文化差异对应激的影响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应激反应的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 差异,为跨文化背景下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探索文化适应的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护理对象,研究适合其文化特点的应激干预措施,提高护 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创新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引入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案例三:职业发展瓶颈期的压力应对
总结词
职业发展瓶颈期是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中常见的应激问题之一,可能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产生负面影 响。
详细描述
在职业发展瓶颈期,护理人员可能会感到晋升困难、技能提升受限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积 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新技能、寻求导师指导、参加行业培训等。此外,也需要调整心态,接受职业生 涯中的挫折和变化是常态的一部分。
02
遇到困难时,及时向上级寻求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应对工
作中的挑战。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03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获得情感支持和鼓励
。
提升职业素养与技能培训
持续学习与提升
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应对工作中 应激的能力。
拓展人际关系
积极参与专业活动和社交场合,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以便在需要 时获得帮助和支持。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常常面临着护患纠纷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需要应对应激,合理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也保护自己的职业形象和权益。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应激与对策。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面临的应激包括情绪压力、道德困境、工作压力等。
当遇到纠纷时,护士往往会感到愤怒、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
此时,护士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客观。
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缓解压力,避免情绪冲动和过度反应。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需要合理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权益。
护士首先应该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意见,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耐心和友善,避免争吵和冲突。
同时,护士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患者解释医疗流程、治疗效果等问题,帮助患者理解并接受治疗方案。
除了与患者的沟通,护士还需要与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
护士应该与医生、其他护士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
在护患沟通中,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和职责,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还需要合理利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护士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在与患者发生纠纷时,护士可以寻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与医疗团队共同处理纠纷,并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投诉和申诉。
护士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护患纠纷。
护士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课程,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护患纠纷,保护患者的权益,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和权益。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需要应对应激,合理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也保护自己的职业形象和权益。
护士可以通过管理情绪、合理处理纠纷、与医疗团队合作、利用法律和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提高等方式来应对护患纠纷。
护士工作应激原因及对策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51 1640 引言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步重视对心理护理的主体--护士的研究,护士的应激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护士面临的应激因素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使之承受很大的压力,造成身心平衡失调和易发器质性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护理质量[1]。
本文在寻求预防和减轻压力的方法,指导护士应对现代各种紧张因素,以提高护理质量。
1 应激的概念应激又称紧张,在日常生活中通俗的含义是“压力”,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内容。
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
2 护理工作应激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2.1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应激源既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
常见的应激源分类如下:工作、工作负荷、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对护士期望;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工作、家庭的矛盾等有关的应激源,护理管理者的领导方式,缺乏参与政策和决定等。
近年来发现,护理重危濒死病人或护理疾病危及生命的患儿,护理艾滋病病人,对护士产生的压力较大。
在重危病人的处理中,行为角色是护士,角色环境是急救场所,护士的愿望与行为的冲突极少来自自身,也可来自外部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表现为在急救处理中,护士感觉她们的全部技能并不能实现救治全部患者的愿望,从而产生内疚、失望、沮丧甚至无能为力的感觉,出现心理压力;外部因素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护患及家属间的愿望冲突,护士的愿望与行为发生冲突,导致心理压力的发生。
2.2 职业压力对心理机能的影响是产生压力的基础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无规律的“三班倒”使人体“生物钟”受影响,睡眠质量差,体力消耗大,易产生身心疲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
据调查护士发病率为43.6%,要求减少夜班次数的护士占36%,发生功能性腰背痛者5.3%。
正确处理护理工作者应激反应的研究
正确处理护理工作者应激反应的研究摘要】目的护理工作者应激反应的正确处理对减轻应激反应的重要性。
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处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应激处理方法进行干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应激反应程度差距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激反应处理方法,对减轻护理工作者应激反应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正确处理应激反应护理工作者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身心失调状态。
持续高水平应激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应正确处理应激反应,从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正确处理方法后可明显减轻护理工作者的应激反应程度。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为本区临床护理工作者,两组年龄均为30-40岁,各4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年龄及实验前对应激反应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本研究控制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年龄和试验前对应激反应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
1.2方法1.2.1实验指标实验前1个月采用各种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成员的应激反应程度,然后对实验组采取应激反应处理,1个月后再次评定两组成员的应激反应程度。
1.2.2应激反应的处理方法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
实验组:(1)常规运动锻炼:散步、慢跑、各种球类活动等,一般每周运动5-6次,每次1小时左右。
(2)饮食与营养:处于应激中的个体能量代谢加快,消耗增加,需及时得到营养补充,增加机体抗应激的能力,防止机体进入衰竭状态。
(3)休息:帮助应激者养成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安排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4)时间管理技术:应激者常常时间管理混乱,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因而不能从容应对应激,时间紧张,工作忙乱也常常是应激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该让应激者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技术。
(5)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应激者清醒的认识当前的环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社会支持可缓冲应激原的作用减轻应激反应。
浅谈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作者信息:
姓名:贾俊红
2.4.做好护患沟通。良好的沟通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去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要,促进病人的康复。护患沟通是一种“风险沟通”,一旦尺度把握不当,酿成纠纷,往往导致医疗机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沟通中我们要注意交谈的气氛,避免简单、粗暴、生冷的语言,应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护士,护理过失,护患纠纷,心理应激,对策
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外,还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不断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碰到的纠纷和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心,安全保证了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安全确保了护理的质量。把安全放在护理的首位,是贯穿我们护理工作的思想,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每年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对于每位护士来说,做好每一个细节,非常重要。
1.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
主要由以下几种
1.1.心理委屈、愤怒:发生纠纷后即便不是护士的错,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歪曲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也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认同。由于护士所受的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大多数缺乏自我调节训练,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从而再次造成护患冲突,产生人际障碍。
2.针对护士不同的心理应激应采取的对策
护理工作的应激与对策
护理工作的应激与对策发表时间:2013-12-25T08:53:56.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继红[导读] 护理工作者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身心失调状态。
刘继红(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云大道中医院护理部 471400)【摘要】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
它可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但个体不仅仅只受应激情境的摆布,而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高级生命体,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激反应处理方法,能够通过有效的应对努力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从而消除或降低应激水平[1]。
【关键词】护理应激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15-02 护理工作者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身心失调状态。
持续高水平应激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应正确处理应激反应,从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2]。
本文就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和防御方式的特点进行了专项研究,以期为护理人员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应对应激,增进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选条件:工作时间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内,年龄在20~30岁,受教育程度:中专10人,大专12人,本科18人,共40人。
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交流能力,无精神障碍。
1.2调查方法首先讲明目的和意义,本着自愿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护士的心理问题;每题以“是”、“否”作答。
2 结果护士的心理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其自身的应激源之间的一种不平衡认知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身心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恐惧、焦虑、忧虑、失眠、脾气暴躁、身心疲乏、内分泌失调等。
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工作倦怠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40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66%的人有疲乏感,50%的人情绪不稳定,40%的人易被激惹。
手术室护士的心里应激与调护
手术室护士的心里应激与调护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护士承受的心里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每天将面临着来自于患方、医院、社会及家庭各种各样的压力。
护士长期生活在这种被压抑的工作环境里,不仅工作效低下,在缺乏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时,很容易使她们的心里状况发生扭曲。
看不到自身价值、丧失职业自尊,工作性趣逐渐消退,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和职业厌恶。
我们对三级医院100名年龄不同的临床护士做过调查,她们在应激源得不到及时调护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消极怠工或改行的念头。
因此了解护士面临着怎样的压力,针对产生这些压力的应激源做好调护工作尤为重要。
1护士的主要应激源1.1来自于患者及家属对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
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优良的服务态度。
每个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无论护士内心有着怎样的不快,当你面对患者及家属时都要面带微笑,都要态度和蔼的解释她们的提问。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也让护士这个高风险职业感到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医疗具有损害的特性,生物体之间的千差万别以及诊疗过程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不仅医疗风险无所不在,而且呈现出风险的范围无限扩延和难以防范等特征都是重要的压力源。
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诉讼案件的大幅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压抑医务人员执业积极性的现实问题。
1.2来自于医院及科室1.2.1院领导的不重视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多数医院都实行绩效工资,而多数领导又认为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医生带来的,医生是医院的经济支柱。
因此在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中重医轻护现象仍存在。
医护奖金分配的不合理,使护士感到了地位的低下,个别医生对护士的鄙视等都使护士丧失了工作热情,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或改行的想法。
1.2.2长期超负荷工作护士老龄化。
由于护士的缺编,很多老护士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体力上的疲乏产生了心里上的压抑、郁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工作应激因由探讨
1应激的概念
应激又称紧张,在日常生活中通俗的含义是“压力”,它是一个比较复
杂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内容。
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
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2。
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称应激源3。
它可造成心理上的压力2~4。
但个体不仅仅只受应激情境的摆布,而是
一个具有能动性的高级生命体,能够通过有效的应对努力来解决自己面
临的困境,从而消除或降低应激水平5。
2护理工作应激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2·1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
应激源既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
常见的应激源分类如下:与工作、工作
负荷、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对护士期望、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工
作家庭的矛盾等有关的应激源2、护理管理者的领导方式、缺乏参与政策和决定等。
对1800名ICU护士的调查中发现,使护士感到压力和紧
张的种种因素中,医护间隔阂是最主要、最频繁的压力源6。
早年研究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时,发现护理体制的某些问题,特别是刻
板的等级制度对护士情绪的影响很大。
近年来发现,护理重危濒死病人
或护理疾病危及生命的患儿、护理艾滋病病人及精神病病人,对护士产
生的压力较大6~9。
Mastey等人曾用角色理论分析护士在危重病人处
理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体的、群体的愿
望都可能被误解,误解即造成愿望和行为的冲突,导致角色的心理异常。
在重危病人的处理中,行为角色是护士,角色环境是急救场所,护士的愿
望与行为的冲突即可来自其身,也可来自外部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表现
为在急救处理中,护士感觉她们的全部技能并不能实现救治全部患者的
愿望,从而产生内疚、失望、沮丧甚至无能为力的感觉,出现心理压力。
外部因素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护患及其家属间的愿望冲突,这
时护士的愿望与行为发生冲突,导致心理压力的发生10。
国外研究11
与韩晓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分析精神科护士压力大9,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和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再加上护士护理的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病人,往往无自知力,随时可能出现自杀、自伤、冲动伤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令人防不胜防,使护士感到工作上的失败、内疚或羞愧,而病人及某些有关人员不理解、指责加重了心理压力。
艾滋病流行至今已有1170万人死亡12,其极高的病死率、尚无特效疗法及其传播途径,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2职业压力对生理机能的影响是产生压力的基础。
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无规律的“三班倒”,使人体“生物钟”受影响,睡眠质量差,体力消耗大,易产生身心疲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
(BS)13~15。
据调查护士发病率为43·6%13,想脱离夜班改行的护士偏多16,日本要求减少夜班次数的护士占36%,35~49岁年龄为95%17,发
生功能性腰背痛者53%18。
2·3护士生存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受多种社会关系制约,受社会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的制约,使护士的动机与目标满足存在一定的
差距而致心理压力。
如护理管理体制的某些问题、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社会尊重、社会支持等问题不尽合理,使护士产生“失落感”造成长期压力,尤以30~49岁年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心理压力与社会
支持呈负相关15。
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疾病种类的越来越多,需要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给护士造成了压力。
2·4护士自身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同样的刺激并不都引起同样的应激反应,不同人对同一应激源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因而在应激
过程中,个人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显示,74·5%的护士心理知
识缺乏,训练不足19,使护士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能力差,心态不稳定,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又不善于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的平衡和调解。
还有伦理问题,当她的个人信念及价值观与组织对其工作上要求不同,但又无法根据自己的信念去做时的内心冲突导致心
理压力。
护士在职业家庭中要扮演各种角色,当不同角色转换发生冲突
时即造成压力8,14。
再者,护士多为女性,女性本身就有高焦虑倾向20。
3对策研究
3·1护理管理者多关心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制定各项措施。
通过
改善、优化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减少工作疲劳与强度,合理调配人力,多渠道配备足够的护士,改进夜班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护士心
身疲劳;对希望从护人员进行以下选拔,注意岗前培训,对不同层次的护
士进行角色化行为的诱导和强化,以提高角色转化水平21,组织学习心
理学知识,建立激励系统,增加护士参与决策机会,满足心理需求等。
3·2身体放松法。
包括自我放松法,视觉放松法,深呼吸,深部肌肉松
弛法,睡眠,锻炼等22,23。
3·3自我分析法。
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并反映着压力情境,由
于引起压力的事物因人而异,因此,辨别出导致自己压力的事物并分析
出该事物在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记住教训,
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
3·4加强心理训练与培训,调整潜意识中对自身的评价。
学会应对紧
张的必要技巧,提高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调节能力。
做好自我教育,给自
己传递正面的信息,做积极的想法,增强自尊、自信,消除自卑心理。
3·5危重病人救治后心理压力咨询法。
该方法是给患者处置后组织护士对抢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讨论,再现救治处理中发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学家等人的解释、分析,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具体
内容:(1)介绍讨论的目的及参加人员;(2)让参加救治处理的护士回顾
救治过程;(3)让护士回顾在处置中的情感波动和愿望冲突;(4)让参加
者对自身的反应和救治过程进行讨论;(5)描述在救治中和救治后所经
历的心理学紧张表现和症状;(6)讨论提出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的策略;(7)总结。
3·6学习专科知识,了解专科特点,提高职业素质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倡“奉献”精神,认识到“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倡导服从全局,
服务病人的敬业精神,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爱护、关心、理解护士的良
好风气,增强护理人员的崇高荣誉感。
同时,要加强专科知识学习,如加
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与教育,面向社会开展预防工作,对检测艾滋
病的设备增加投资,加强精神病、心血管病等专科理论的学习和操作训练,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疗法,总结经验,更新知识,从而减少工作中的
被动局面,降低心理紧张的压力。
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工作在充满“压力源”
的环境中,护士严重缺编,工作负荷过大,医护交流障碍,缺乏社会多方
支持及个人主观因素。
护理濒死的病人和危及生命的患儿、精神科病人、艾滋病病人压力较大。
针对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不少对策,如护
理管理者需健全管理体制,减少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外界因素,自身放
松法、自我分析法、危重病人救治后心理压力咨询法等自身因素,但尚
少用量化指标来研究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多停留在经验成功总结水平上。
护理工作应激因由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