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解质的性质
化学电解质的性质
化学电解质的性质化学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解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本文将对化学电解质的性质进行探讨。
一、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高: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数量与溶质的物质量成正比。
这种高度电离的特性使强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导电能力强,能够较快地将电流传导至电极。
2. 导电性好:由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大量离子,因此其溶液能够良好地导电。
当两个电极通过强电解质溶液连接时,阳极吸引阴离子,而阴极则吸引阳离子,从而形成电流的流动。
3. 不反应性强:强电解质通常不容易与水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为其离子已经相对稳定。
在溶液中,强电解质的离子与水分子溶剂作用力较弱,几乎不存在水解或离子交换的现象。
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乙酸(CH3COOH)、氨水(NH3)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低:与强电解质相比,弱电解质只有一小部分分子能够电离为离子。
这种低电离度使得弱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不利于电流的传导。
2. 导电性差:由于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差。
弱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离子,因此在导电能力上远不及强电解质。
3. 反应性强: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较低,其分子与溶液中其他物质易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离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容易发生水解、中和或配位反应。
结论:化学电解质的性质主要由其电离度和电导率来决定。
强电解质具有高电离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弱的反应性;而弱电解质则具有低电离度、较差的导电性和较强的反应性。
深入了解电解质的性质可以为我们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制、酸碱中和反应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通过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电解质是能导电的化学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电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反应基于两个主要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通过电子的转移来改变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从而引发化学反应。
电极反应则是发生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电子从阴极向阳极流动。
阴极是电解质溶液中接受电子的电极,而阳极则是电解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电极。
电流经过电解质溶液时,会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这些反应可以是可逆反应,也可以是不可逆反应。
二、电解质的性质及分类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指在溶液中能完全离解为离子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能够导电。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类和酸碱等。
例如,氯化钠(NaCl)在水中完全离解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形成强导电溶液。
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指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相对较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因此具有较弱的电导性能。
典型的弱电解质包括醋酸、甲酸等。
例如,醋酸(CH3COOH)在水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分子离解成乙酸根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
3.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溶液无法导电,因为其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非电解质包括许多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乙醇等。
三、电解质和电导性电解质的电导性与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强电解质的电导性强于弱电解质,因为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离解并产生大量离子浓度。
在电化学反应中,通过测量电导率可以了解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和反应速率。
电解质的电导率可通过电导仪来测量。
电导仪利用溶液中的离子传导电流的原理,测量通过溶液的电流强度。
离子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
离子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与电解质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离子反应的定义,电解质的特性以及离子反应对电解质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形成由正负电荷所组成的离子的反应。
在离子反应中,通常涉及到离子键的形成和断裂,化学物质在反应中会生成或消耗离子。
二、电解质的特性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根据电解质的溶解度和导电性质,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能够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强电解质会完全解离,形成离子,并能够高度导电。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酸、硫酸等。
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只部分电离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分子电离,大部分仍保持分子状态。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解度较低,导电能力较弱。
例如,乙酸和氨水属于弱电解质。
三、离子反应对电解质性质的影响离子反应能够显著影响电解质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化学活性和溶解度等。
1. 导电性正如前文所述,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形成离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离子反应可以进一步增加强电解质的电离度,提高其导电性。
这是因为离子反应会增加电荷转移的速率,促进更多的离子形成。
2. 化学活性离子反应不仅能够影响电解质的导电性,还会改变其化学活性。
通过离子反应,电解质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例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反应,它能够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水和盐。
3. 溶解度离子反应还能够影响电解质的溶解度。
某些物质在离子反应中能够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导致溶解度降低。
相反,另一些物质在离子反应中能够形成可溶性的离子,增加其溶解度。
这种影响溶解度的现象被称为离子平衡。
综上所述,离子反应与电解质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离子反应能够增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改变其化学活性,并调控其溶解度。
电解质的原理
电解质的原理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或离子。
其导电性质是基于以下原理:
1. 离子化:电解质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时,会分解成带电的离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离解或离子化。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可以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因此可以导电。
2. 溶剂分子的极性: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具有正负两极。
当电解质离子溶解在水中时,水分子会将其周围的离子包围起来,形成水合物。
这样,水分子的极性帮助离子在溶液中进行移动。
3. 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在溶液中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
正负电荷吸引,同时也存在离子之间的排斥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电流。
当一个直流电源连接到电解质溶液中时,正极将吸引阴离子,负极将吸引阳离子。
这导致离子在溶液中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的运动性能。
总之,电解质的导电原理基于离子化、溶剂分子的极性和离子间相互作用。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电解质能够在溶液中导电。
高三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电离程度的不同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高三化学中,电解质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下面将对电解质的性质、分类和相关概念进行总结。
1. 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这种导电现象是由于其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产生的。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较高,能够完全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
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较低,只有部分分子能够电离,并且产生的离子比较少。
2. 电解质的分类根据电解质所产生的离子种类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无机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
其中,无机电解质是由无机化合物形成的,包括酸、碱和盐。
有机电解质是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离子化的官能团。
3. 酸、碱和盐酸是一类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
酸的性质包括酸味、腐蚀性和电离性。
碱是一类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OH-离子的物质。
碱的性质包括碱味、腐蚀性和电离性。
盐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得到。
4. 强电解质和离子反应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
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是物质的化学性质表现,对深入理解电解质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5. 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应用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解性质,因此在电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池,电池通过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之间传递离子来产生电能。
此外,电镀、电解析和电渗析等过程中,电解质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6. 电解质的应用领域电解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电解质被用于制作肥皂、玻璃和化妆品等。
在工业上,电解质的应用包括金属的电镀和金属的提取等。
此外,电解质还在环境保护、医学以及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电解质是高三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电离和导电等基本概念。
理解电解质的性质、分类和相关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电解质实验报告
准备步骤:清洗实验器材, 检查试剂有效期,按照实验
要求配置溶液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 眼睛,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
和手套
制备电解质溶液
准备材料:氯化钠、蒸馏水、 烧杯、玻璃棒、量筒
添加标题
溶解氯化钠:将称取的氯化 钠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
搅拌至完全溶解
添加标题
转移溶液:将冷却后的溶液 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导 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等
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导测量原理
电导率:表示电解质导电能力 的物理量
电导测量原理:通过测量电解 质溶液的电阻来计算电导率
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电导率与电解 质浓度成正比
电导测量方法:常用的有直流 电导法和交流电导法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5 结论与总结
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验证电解质溶液的 性质
实验方法:使用电解质溶液进 行电解实验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解质溶液 的电解现象
结论: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 验证了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实验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操作错误
实验设备可能出 现的问题和故障
实验数据可能出 现的误差和偏差
电解质实验报告
XX,XX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与分 析
05
结论与总结
1 实验目的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
电解质:在水溶 液中能电离出离 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分类: 强电解质和弱电 解质
电解质的性质: 电离度、电离常 数、溶解度等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与性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与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我们研究化学性质时经常接触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讨论它们的性质特点。
一、电解质的特点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可以完全或部分电离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具有以下特点:1. 电离能力: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通过溶剂的作用,将分子中的正负电荷解离出来,形成带电离子。
这种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2. 导电性:由于电离产生了带电离子,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
其中,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强,而弱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相对较弱。
3. 反应性: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参与化学反应,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是因为溶液中的离子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二、非电解质的特点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会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具有以下特点:1. 不电离:非电解质溶液不会产生离子,分子保持完整。
这种溶液中的分子是不带电的。
2. 不导电:由于非电解质溶液中没有带电粒子,因此溶液是不导电的。
3. 化学稳定性:非电解质一般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这使得它们常常被用作溶剂或稀释剂。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基于以上的特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1. 电离能力:电解质能够通过溶剂的作用发生电离,而非电解质不会电离。
2. 导电性: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而非电解质溶液不导电。
3. 反应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参与化学反应,而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保持完整,不发生反应。
4. 应用范围:由于电解质具有导电性和反应性,它们在电化学、化学分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而非电解质由于其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常常被用作溶剂、溶液稀释剂等。
综上所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和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电解质能够发生电离,导致溶液导电,并且能参与化学反应;而非电解质不电离,溶液不导电且不发生反应。
这些差异使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电解质和电解过程的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电解质和电解过程的实验电解质和电解过程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理解电解质的性质以及电解过程中的变化。
本文将对电解质和电解过程的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电解质的实验1. 电解质的测试首先,我们需要区分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进行测试:实验材料:盐酸(HCl)、葡萄糖(C6H12O6)、纯净水、鳃盐。
实验步骤:a. 分别取一小量盐酸和葡萄糖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b. 将两种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电解池中,插入相应的电极。
c. 接通电源,通过观察电极周围的现象来判断是否有电解产生。
实验现象:a. 盐酸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电极周围产生气泡,并且有酸性气味。
b. 葡萄糖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电极周围没有气泡产生,也没有异味。
结论:盐酸溶液是电解质,而葡萄糖溶液是非电解质。
2. 电解质的导电性测试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导电性实验来观察电解质的导电性。
实验材料:导线、灯泡、电池、酒精(C2H5OH)、石蜡(C25H52)。
实验步骤:a. 将灯泡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形成一个电路。
b. 将电解质溶液倒入一个电解池中,插入相应的电极。
c. 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来。
实验现象:a. 盐酸溶液导电后,灯泡会亮起来。
b. 酒精和石蜡溶液导电后,灯泡不会亮起来。
结论:盐酸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酒精和石蜡溶液是非导电的。
二、电解过程的实验1. 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过程实验。
实验材料:蒸馏水、电解池、电极。
实验步骤:a. 将蒸馏水倒入电解池中,插入铂丝电极。
b. 接通电源,观察电解过程。
实验现象: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池中的水开始分解产生气泡。
电极上生成的气泡可以通过点燃来判断其成分,阳极上的气泡是氧气,而阴极上的气泡是氢气。
结论: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 电解氯化钠溶液实验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离子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和反应。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及其溶液性质探究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及其溶液性质探究引言:在化学中,物质被广泛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种,这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性质探究。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1. 成分差异:电解质能够电离,在溶液中生成离子,导电性强。
而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电离,不会产生游离离子,因此导电性较弱或没有导电性。
2. 化学性质差异:电解质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其溶解度高并能在溶液中形成电离的离子。
非电解质通常是分子化合物,难以在溶液中电离。
3. 导电性差异:电解质在溶液中产生的游离离子能够导电,因此电解质溶液通常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而非电解质溶液由于没有游离离子,因此通常不具备导电性。
4. 熔点和沸点差异:电解质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因为它们在结构上比非电解质更加复杂。
相比之下,非电解质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1. 电离度: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电离,而电离度则是描述其电离程度的指标。
电离度越高,电解质溶液中的游离离子越多,其导电性也会相应增强。
2. pH值: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描述。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而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3. 氧化还原性:某些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某些物质被氧化,而某些物质被还原。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和电解池等众多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非电解质溶液的性质:1. 溶解度:非电解质通常以分子形式溶于溶剂,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在溶剂中溶解度有一定限度,达到饱和时无法继续溶解。
2. 折射率:非电解质溶液的折射率较高,且根据洛仑兹公式可知,折射率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测定溶液的折射率,可以获得溶液浓度的信息。
3. 溶液的沸点和冰点:非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液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会影响溶液的沸点和冰点。
溶质分子的存在可以使溶液的沸点升高,并使溶液的冰点降低,这被称为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现象。
化学物质的电解质性质
化学物质的电解质性质化学物质的电解质性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的能力。
根据其溶解度以及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本文将对化学物质的电解质性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一、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离子)的化学物质。
根据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产生少量带电离子。
二、电解质的分类根据溶液中电离的离子带电性质,电解质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正离子,如Na+、K+等;阴离子是指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负离子,如Cl-、SO42-等。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可溶性电解质和难溶性电解质。
可溶性电解质指在溶液中能够充分溶解,即溶解度较大;难溶性电解质则在溶液中溶解度较小。
三、电离过程当电解质溶解于溶液中时,电解质分子会与溶剂分子发生作用,并发生电离反应。
以可溶性电解质NaCl为例,其电离过程可表示为:NaCl(s) → Na+(aq) + Cl-(aq)在这个过程中,NaCl固体逐渐溶解至溶液中,形成氯化钠离子Na+和Cl-。
而强电解质如NaCl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离子;而弱电解质如CH3COOH只能部分电离,产生少量带电离子。
电离过程是电解质的重要性质之一,直接决定了电解质的导电性。
四、电解质的导电性由于电解质能够产生带电离子,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在溶液中,电离质与溶剂分子形成离子对,而正负离子通过自由移动来传递电荷。
强电解质由于能够完全电离,电离质浓度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电离质浓度较低,因此导电能力较弱。
五、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为例,可以利用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物质的电解质特性
化学物质的电解质特性化学物质的电解质特性是指它能够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并导电的性质。
这种特性对于我们理解溶液的电导和反应机制十分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物质的电解质特性,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电解质的定义及分类电解质是指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学物质。
按照导电性强弱,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大量自由离子,能够有效导电。
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生成的离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弱。
二、电离平衡及浓度相关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符合动态平衡,即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与浓度相关的重要参数有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以及相应的浓度计算公式。
三、电导度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电解质浓度对电导度有重要影响。
当电解质浓度较低时,电解质分子或离子间的距离较远,电荷载流子的碰撞概率较小,电导度较低。
而当浓度增加时,离子间的距离减小,电荷载流子的碰撞概率增大,电导度随之增加。
四、溶解度与溶度积常数电解质在溶解过程中存在溶解度平衡,即相对于溶解过程的正向反应,还有反向反应。
这两个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
溶度积常数的大小与电解质的溶解度有关,通过它可以推导出电解质浓度的计算方法。
五、电解质的应用领域电解质在生活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活中,电解质的溶液被应用于电池、电解液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中,电解质的电导率被用于分析物质的浓度以及溶液的性质。
此外,电解质的电解过程也是电化学反应的基础。
六、电解质与酸碱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与水生成离子,并参与酸碱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酸性电解质会产生氢离子,而碱性电解质会产生氢氧根离子。
这些离子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中和反应,进一步影响电解质的特性。
总结:化学物质的电解质特性对理解溶液的导电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从电解质的定义及分类、电离平衡及浓度相关性、电导度与浓度关系、溶解度与溶度积常数、电解质的应用领域以及电解质与酸碱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性质与区别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性质与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物质分类的重要标准,它们在化学和生物学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和区别。
一、电解质的性质与特点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根据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离子,并能有效导电。
强电解质的特点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并且溶液能够充分导电。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类和强酸、强碱。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溶液可以很好地导电。
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生成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
弱电解质的特点是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溶液电导性较弱。
弱电解质常见的代表有乙酸和氨水。
例如,乙酸在水中只部分电离,产生乙酸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溶液的电导率相对较低。
二、非电解质的性质与特点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非电解质一般由分子组成,并且不会电离生成离子。
非电解质的特点是不会在水溶液中产生游离离子,因此溶液中没有带电荷的粒子可以传导电流。
典型的非电解质有脂肪、糖类和醇类等有机物质。
例如,乙醇在水中溶解后不会电离,溶液不能导电。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导电性区别:电解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而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这是由于电解质能够电离生成离子,在溶液中电离的离子可以带电传导电流,而非电解质由于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导电。
2. 分子构成区别: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非电解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电解质的化学键较强,能够在水溶解时产生离子,而非电解质的化学键较弱,不能产生离子。
3. 溶液电导性区别:电解质所生成的离子数量较多,溶液电导性较强;非电解质溶液中没有离子,电导性较弱。
4. 物质种类区别:电解质主要包含离子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如脂肪、糖类、醇类等。
化学电池中的电解质开发与研究
化学电池中的电解质开发与研究化学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
作为能量源,化学电池需要高稳定性的电解质来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
电解质是化学电池中十分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质会影响到电池的能量输出、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
因此,电解质的开发与研究一直是化学电池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一、电解质是什么?在化学电池中,电解质一般指能够传递离子的化合物,它的存在使电路得以顺畅地运转。
电解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液体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
液体电解质较为常见,在化学电池中应用广泛。
它们通常是由溶解在溶剂中的盐酸、硝酸、氢氧化钾等化学物质组成。
与液体电解质相比,聚合物电解质则是较新的研究领域,它们一般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
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实现更高的离子传导和机械强度,并且比液体电解质更稳定,但其制备工艺和成本也较高。
二、电解质的性质和影响在化学电池中,电解质的选择和性质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电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解质的性质包括离子活性、离子传导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等。
离子活性是指电解质分子中含有的可进行离子反应的离子种类和数量。
这种活性决定了电池所能输出的电势差,以及电池的能源积存能力。
离子传导性是指电解质中离子传输的速度和能力。
这也是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影响电池中电流的流动速度。
化学稳定性是指电解质在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否稳定,它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机械强度则是指电解质分子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排列和链状结构的稳定性,它关系到电解质的机械性质和使用寿命。
三、电解质研究现状随着化学电池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电解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目前,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体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两方面。
液体电解质的研究目前进展较为迅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而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其优于液体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初中化学教案:探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初中化学教案:探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了解它们的区别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溶液、电解和导电等现象。
本文将通过探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本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能够产生离子。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不能产生离子。
非电解质的分子在溶液中保持完整的状态。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实验现象1. 电解质的实验现象为了观察电解质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电解质溶液和纸电极的导电实验材料:盛有电解质溶液的容器、两条金属导线、纸电极步骤:1)将两条金属导线分别连接电解质溶液中;2)将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纸电极接触;3)观察并记录纸电极是否能导电。
实验结果: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纸电极能够导电,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纸电极导电较弱甚至不导电。
实验二: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的电解实验材料:盛有电解质溶液的容器、两条金属导线、电源步骤:1)将两条金属导线分别连接电解质溶液中;2)将导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3)观察并记录电解质溶液的电解现象。
实验结果: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正极产生氧气或氯气,负极产生氢气或金属。
同时,电解质溶液会发生电解产物的变化。
2. 非电解质的实验现象为了观察非电解质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三: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材料:盛有非电解质溶液的容器、两条金属导线、纸电极步骤:1)将两条金属导线分别连接非电解质溶液中;2)将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纸电极接触;3)观察并记录纸电极是否能导电。
实验结果:非电解质溶液中的纸电极不会导电,导电的现象几乎无法观察到。
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差异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解质能够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离子,离子能够在溶液中运动并形成电流。
电解质解读
电解质解读
摘要:
1.电解质的定义与作用
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3.常见电解质及其性质
4.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正文:
电解质解读
电解质是化学物质的一种,它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这是因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分解成带电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在水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解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对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电解质的定义与作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它能够将分子内的正负电荷分离,形成带电离子。
电解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它的离子化程度来影响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在水溶液中,电解质会发生电离反应,生成带电离子。
这些离子会在水中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主要受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的影响。
三、常见电解质及其性质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和盐。
酸和碱是电解质的代表,它们在水溶液中
能够完全电离,形成大量的离子。
盐类电解质则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因盐的种类而异。
四、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电解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冶金、医药等行业,电解质被用于分离、提取和纯化物质。
此外,电解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食品加工、家庭清洁等方面。
总之,电解质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和应用的化学物质。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电解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和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电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原理电解实验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将溶质分解成离子的现象。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解作用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实验可以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来研究电解质的离子性质。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包括电解槽、电解质溶液、电流源和电极等。
2. 实验装置的搭建:将电解槽放置在实验台上,将两块电极(通常是铂电极或银电极)分别插入电解槽中的两个孔内,保持电极之间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将电极与电流源相连,确保电解槽内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与电流源形成闭路。
3. 溶液的制备:选择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出一定浓度的溶液。
将溶液慢慢倒入电解槽中,直至盖过两个电极。
4. 实验操作:打开电流源,将电流调整到所需电流强度。
过程中,观察溶液中是否产生气泡、析出物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5. 实验记录:记录电流强度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装置电解实验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极、电流源等。
1. 电解槽:通常为透明玻璃或塑料制成,可容纳电解质溶液。
2. 电极:电解实验中常用的电极有铂电极和银电极。
电极的选择要根据实验要求决定。
3. 电流源:电解实验中需要稳定的电流源,可使用直流稳压电源或电解槽内置的电流控制电路。
四、实验结果分析电解实验的结果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电解质的电导性: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和实验所使用的电解质浓度,计算电导率,从而评估电解质的离子性质。
2. 溶液中的反应: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是否发生气泡产生、析出物生成或颜色变化等现象,以确定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
3. 电极的变化:观察电极表面是否有物质沉积,判断电极是否发生了反应。
5. 实验的偏差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探讨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解质的分类与性质
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解质的分类与性质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解质的分类与性质在我们的化学世界中,电解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它们在许多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深入理解电解质的行为,首先得搞清楚它们的分类和性质。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简单来说,就是当这些物质处于特定条件下,内部的粒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传递电荷,实现导电。
二、电解质的分类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的离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和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以氯化钠为例,在水溶液中,氯化钠会完全解离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存在着未电离的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平衡。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氨水等)和水。
以醋酸为例,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三、电解质的性质1、导电性电解质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一般来说,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通常比弱电解质溶液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会受到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即电离过程和分子化过程同时进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比如温度、浓度等,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例如,对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当我们增加醋酸的浓度时,电离平衡会向右移动,电离出更多的离子;而当我们升高温度时,电离平衡也会向右移动,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有利于电离。
3、水解反应某些盐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
这是因为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够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结合,从而影响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与电解反应
解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与电解反应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与电解反应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是电导性质的基础,同时也与电解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和电解反应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是指电流在溶液中的传导能力。
电流在溶液中的传导是由离子的运动引起的,因此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与其中的离子浓度、离子迁移率以及溶液的温度有关。
1.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是影响电解质溶液电导性质的重要因素。
根据奥斯特瓦尔德-德鲁德定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当溶液中离子浓度较高时,电流传导能力较强,电导率也较高。
反之,离子浓度较低时,电导率较低。
2. 离子迁移率离子迁移率是指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率。
离子迁移率与离子的电荷大小、离子半径以及溶剂的粘度有关。
一般来说,电荷较大、半径较小的离子迁移率较高,因此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迁移率通常高于阴离子。
3. 温度温度对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中离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离子迁移率增大,电导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液的热运动,从而促进离子的扩散。
二、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的特点是电荷转移和离子的重新排列。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解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或分子,而阴离子被氧化成中性原子或分子。
这种反应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的。
2. 非氧化还原反应除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还可能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结构发生改变,但没有电子的转移。
例如,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配位反应就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和电解反应是密不可分的。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取决于其中离子的浓度和迁移率,而电解反应则是通过电流的作用来实现的。
什么是电解质
什么是电解质世界上有很多普通元素,它们都有公认的分类和定义,其中一种是电解质。
电解质有着丰富的化学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物理世界。
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电解质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可以被电解的化合物,可以是物理电解或化学电解的。
物理电解又叫离子交换,是指电解产物的离子通过舍弃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而化学电解则是指电解产物之间以电子传输方式进行相互交换形成的。
由于电解质具有电离性质,可以在液体,气体或固体中实现电解。
电解质的同位素是电解质分子中各原子同位素的综合。
二、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的性质受其分子结构的影响,是一个混合离子,也是一种混合电解质。
它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是溶解性和电荷量,其中的溶解性指的是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电荷量则指的是电解质中离子的电荷量。
此外,电解质还可以用来催化反应,可加速反应,也可以抑制(易反催化)反应。
三、电解质的作用电解质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维持我们体内的调节性平衡,从而调节我们身体内细胞和液体的pH值,是我们身体内血液、体液、组织液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吸收钠、钙等离子,同时还可以保持水的稳定性,从而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另外,电解质还起着放电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的肌肉收缩、发生神经传导,从而促进肌肉的活动。
四、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氯离子、氢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等,他们都可以同时存在,当它们和水混合后,释放出离子并催化反应,形成被称为离子混合液的溶液体。
对心血管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维持和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电解质的应用电解质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机械工程和电子学方面,它们用作电容器的填料以及电路中的电阻介质;在医学领域,它们可以用作血液浓度检验中的标准物质;在生态学领域,它们可以用于分析海水和淡水系统中的离子平衡状态;在食品工业中,它们可以作为酰胺类添加剂。
本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电解质的基本概念、性质、作用、分类以及应用,希望能够让读者正确认识电解质,并了解它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的运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电解质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解离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高二电解质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的性质等内容,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掌握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一、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无机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两大类。
1. 无机电解质:无机电解质是由无机酸、无机碱或无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可以解离成离子。
常见的无机电解质有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2. 有机电解质:有机电解质是由有机酸、有机碱或有机盐等组成的化合物。
与无机电解质不同的是,有机电解质的离子化程度较低。
常见的有机电解质有乙酸(CH3COOH)、乙醇(C2H5OH)等。
二、电解质的解离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与溶液中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 完全电离:如果一个电解质完全解离,其分子将完全转化为离子。
例如,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分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2. 部分电离:若一个电解质只有一部分能够解离成离子,这种情况称为部分电离。
例如,乙酸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乙酸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
三、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溶液中的行为及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 导电性:电解质的导电性是指它能否导电。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以能够导电。
而在电解质的固态或纯液态下,由于离子不易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2. pH值:电解质的溶液通常会影响溶液的pH值。
无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完全解离,会产生大量的H+或OH-离子,从而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有机酸和弱碱的部分解离量较小,其对溶液的酸碱性影响较小。
3. 氧化还原性:电解质的氧化还原性取决于其中离子的氧化还原能力。
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Fe2+)和铜离子(Cu2+),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电解质的性质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Al 2(SO 4)3→2Al 3++3SO 42-B.HFH ++F -C.HIH ++I -D.HClO 4→H ++ClO 4- 2.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 +)相同B.100mL0.1mol/L 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 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 +)均明显减小3.利用右图做下面的实验:在烧杯里盛半杯乙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向容器里滴入甲溶液。
随着甲的滴入,电灯渐渐变暗;滴到 一定量时,电灯熄灭。
继续滴入甲溶液,电灯又会逐渐亮起来。
下列各组溶液中(甲在前,乙在后),能够产生上述现象的是 A.NH 3·H 2O 、Mg(NO 3)2 B.H 2SO 4、Ba(OH)2 C.NaOH 、CuCl 2 D.CH 3COOH 、NH 3·H 2O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aHSO 3溶于水:NaHSO 3→Na ++H ++SO 32-B.NaHCO 3溶于水:NaHCO 3→Na ++H ++CO 32-C.醋酸溶于少量水中:CH 3COOH →H ++CH 3COO -D.(NH 4)2SO 4溶于水:(NH 4)2SO 4→2NH 4++SO 42-5.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 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晶体析出;②c[Ca(OH)2]增大;③pH 不变;④c(H +)c(OH -)的积不变;⑤c(H +)一定增大A.①B.①⑤C.①②④D.①③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浸泡在水中,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一起堆放时,钢管不易腐蚀D.钢铁发生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 3+7.某同学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液体,并测定有关的实验数据。
实验后,将有关实验数据绘制成如下图象,其中正确的是8.按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乙图表示实验中y 的 量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则y 可表示的量 A.Fe 的质量 B.OH -的物质的量 C.c(Cl -) D.Na +的物质的量9.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H ++OH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 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C.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温度有关D.在35℃时,c(H+)>c(OH-)10.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醋酸溶液的c(H+)为1.32×10-3mol/LB.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10mL0.1mol/L的醋酸可与10mL0.1mol/L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不如氢氟酸1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12.用pH试纸测定某氨基酸溶液的pH,如果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跟比色卡对照,溶液pH的测得值为8,则该氨基酸溶液的实际pHA.大于8B.小于8C.等于8D.小于713.25℃时,向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会促进水的电离的是A.NaOHB.NaHSO4 C.KCl D.CH3COONa14.相同温度下,100mL0.01mol/L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c(H+)C.c(OH-)D.c(CH3COOH)15.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16.浓度均为0.1mol/L的5种溶液:①HNO3;②H2SO4;③Ba(OH)2;④CH3COONa;⑤NH4Cl。
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②①⑤④③B.①②③⑤④C.③④⑤①②D.④①②③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强电解质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18.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19.某温度下,0.02mol/L的盐酸跟 0.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下列式子肯定正确的是A.pH=7B.Kw=10-14C.c(H+)=(OH-)D.c(H+)>10-7mol/L20.对于0.1mol/LCH3COOH溶液,采用何种措施,能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而溶液的pH 增大的A.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的NaOH溶液B.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C.加入等体积的水D.加热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Na2S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B.升高温度能使FeCl3溶液中的c(H+)增大C.一切钾盐、钠盐、硝酸盐都不发生水解D.醋酸盐溶于水能发生水解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SO2通往足量的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B.碳酸钙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C.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S2-+2H+→H2S↑D.H2SO4中加入Ba(OH)2至溶液呈中性:Ba2++OH--+SO42-+2H+→BaSO4↓+H2O23.某电解质溶液pH=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mol/LB.小于0.1mol/LC.大于0.1mol/LD.无法确定24.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Mg2+、SO42-、Cl- B.Na+、K+、SO32-、ClO-C.Al3+、Cu2+、SO42-、Cl- D.Na+、Al3+、S2-、OH-25.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C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CH3COO-)的变化依次为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26.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A.KOHB.NaC1C.SO2 D.CH3COOH27.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CO2;④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⑤向水中加NaHCO3固体;⑥向水中加NaHSO4固体A.①②④⑤B.①④⑤C.③④⑤D.④28.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cmo/L的稀醋酸,若用Kw表示水的离子积,Ka表示CH3COOH 的电离常数,则下列数值随加入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A.Ka/c(H+)B.Kw·K aC.c(CH3COOH)/c(CH3COO-) D.c(H+)/Kw29.分别用等体积pH=2的盐酸、醋酸、硫酸和硝酸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放出的氢气的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了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0.10mol/L氨水、0.1mol/L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剂、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10mol/L氨水pH为10, 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取出10mL0.10mol/L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若要确认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则a、b值应满足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3)丙取出10mL0.10mol/L氨水,滴入 2 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NH4Cl晶体少量,颜色变________(填“深”或“浅”);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4)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再提出一个合理又简便的方案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为2NaCl+2H2O Cl2↑+H2↑+2NaOH。
(1)在上述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阴极产物之一为H2,阴极上发生的变化为反应___________(选填“氧化”、“还原”)。
(3)电解产物氯气既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
下列反应中氯气只作氧化剂的是(填写编号)。
a.Cl2+2KI→2KCl+I2b.Cl2+2NaOH →NaCl+NaClO+H2Oc.CuCl2Cl2↑+Cu d.3Cl2+2Fe−−→−点燃2FeCl333.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取一定量该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阳极析出气体11.2L(标况)时,食盐完全电解,所得溶液密度为1.2g/cm3。
试计算:(1)电解时所取饱和食盐水的质量。
(2)电解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需要加入多克什么物质。
34.100mLpH=1的盐酸、硫酸的混合物与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沉淀为0.466g,滤液的pH=13,求原溶液中盐酸、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和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溶液的密度近似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