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已排版)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技入门教学内容: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2.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技教学内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探究其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
3. 第三章:简单的机械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了解其应用。
4. 第四章:电子世界教学内容: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第五章: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实验、制作、演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
2. 教具:实验器材、制作材料、电子元件等。
3.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科技入门(2课时)2.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技(3课时)3. 第三章:简单的机械(4课时)4. 第四章:电子世界(3课时)5. 第五章:环境保护(2课时)6. 第六章:创新设计与制作(4课时)7. 第七章:科技实验(3课时)8. 第八章:科技竞赛(2课时)10. 第十章:期末测评(1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科技活动中得到提高。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doc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特点(2)光的传播实验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4)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光的传播特点。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计的原理,知道如何制作简易风向计。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风向计的原理(2)简易风向计的制作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风向计的作用和原理。
(2)讲解风向计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风向计是如何工作的。
(3)分组进行简易风向计的制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过程。
(4)观察风向计的指示,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三、活动主题:水的溶解实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溶解的概念(2)水的溶解实验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溶解。
(2)讲解溶解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3)分组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溶解现象。
(4)描述实验结果,总结溶解的基本原理。
四、活动主题:制作简易电池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原理,知道如何制作简易电池。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管若干根。
(2)彩色纸张若干张。
(3)剪刀、胶水等工具。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路径。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学生动手操作,用透明塑料管和彩色纸张制作光的传播路径模型。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5)教师点评,总结光的传播原理及应用。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硬纸板、竹签、彩笔等材料。
(2)剪刀、胶水等工具。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风向标的作用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风向标。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绘制图案,装饰作品。
(5)教师点评,总结风向标的作用及制作过程。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磁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若干块。
(2)铁钉、螺丝等金属物品。
(3)剪刀、胶水等工具。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学生动手操作,用磁铁吸引铁钉等金属物品。
(4)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金属物品的规律,总结磁铁的性质。
(5)教师点评,总结磁铁的秘密及应用。
四、活动主题:制作火山模型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黏土、火山石等材料。
(2)剪刀、胶水等工具。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火山喷发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火山模型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透明胶带、剪刀、直尺、镜子、光源(如手电筒)。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路径。
(2)实践操作: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和剪刀制作一个简单的光路演示器,观察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的现象。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光路现象,探讨光在非直线传播过程中的变化。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更多知识。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羽毛、硬纸板。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现象。
(2)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学会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风向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气象知识,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性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铜线、小铁块、实验桌。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探讨磁铁的磁性原理。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玩具、磁性挂钩等。
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神奇的科学实验1. 目的:通过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内容:(1)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
(2) 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3) 完成至少3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自制火山爆发、酸碱指示剂实验、吹乒乓球等。
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活动主题:探索身边的科技1. 目的: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和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技现象。
2. 内容:(1) 学习科技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科技应用。
(3) 完成至少3个生活中的科技小任务,如:用手机拍照、搜索信息、设置闹钟等。
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科技的基本概念和生活中的科技应用。
(3) 演示:展示生活中的科技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技的应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小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分享学生完成任务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三、活动主题:小小发明家1. 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发明。
2. 内容:(1) 学习科技发明的基本原理。
(2) 进行创意发明设计,如:制作一个方便的学习工具、一个实用的家居用品等。
(3) 完成至少3个简单的发明制作,如:自制笔筒、简易书签等。
3.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讲解:介绍科技发明的基本原理和发明制作的方法。
(3) 演示:展示一些简单的发明制作,让学生获得灵感。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尺、铅笔、直尺(2)手电筒、蜡烛、白纸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实验一:光的传播路径a. 让学生用透明塑料尺和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b. 让学生手持手电筒,观察光在透明塑料尺中的传播情况。
c. 讨论并总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实验二:光的折射现象a. 让学生将蜡烛点燃,放在透明塑料尺的一端。
b. 让学生手持手电筒,从塑料尺的另一端观察蜡烛的火焰。
c. 讨论并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的原因。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指南针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知道地磁场的存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和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铁钉、磁铁、棉线、纸币、尺子(2)指南针、地图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和地磁场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指南针。
(2)制作指南针a. 让学生用磁铁在铁钉上磁化。
b. 让学生用棉线将磁化的铁钉悬挂起来,保持自由旋转。
c. 让学生用纸币摩擦铁钉,观察指南针的指向。
(3)使用指南针a. 让学生根据地图确定目的地。
b. 让学生将指南针放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的方向。
c. 让学生实际走一遍,验证指南针的准确性。
三、活动主题:探究声音的产生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气球、塑料尺、桌子(2)录音机、耳机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索与实验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发现常见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如放大镜、尺子等。
3. 进行实验,如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观察物体的溶解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特征。
3.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体的性质变化。
4.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准备不同物体的样本,如石头、纸片等。
2. 提供简单的实验仪器,如放大镜、尺子等。
第二章:地球与宇宙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宇宙的组成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2. 学习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宇宙的组成、恒星和行星的特点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和宇宙的景象。
2. 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
3. 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宇宙的组成、恒星和行星的特点等。
4. 进行观察活动,如观察星星、月亮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奇妙。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球和宇宙的特点。
五、教学资源:1. 提供地球和宇宙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提供简单的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等。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三人;(2)每组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水、彩笔、剪刀。
3.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光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3)学生动手操作,将透明塑料袋剪成合适的大小,画上标记,放入水中或空气中,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4)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光的传播特点。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仪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力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四人;(2)每组准备一张硬纸板、彩笔、剪刀、胶水、尺子、铅笔。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风向和风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风向仪。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确定风向仪的大小和形状。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仪,用硬纸板剪出风向标和底座,用彩笔绘画,并用胶水粘贴。
(4)学生将风向仪放在教室外,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力变化。
三、活动主题:探究声音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四人;(2)每组准备一个气球、一根蜡烛、一张纸、胶水。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探究声音的传播。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学生动手操作,将气球吹起来,放在纸上,用蜡烛点燃气球,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4)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传播原理。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尺、铅笔、直尺(2)手电筒、蜡烛、白纸(3)实验记录表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①学生分组,每组用透明塑料尺、铅笔、直尺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塑料尺中的传播情况;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实验二:光的折射①学生分组,每组用手电筒、蜡烛、白纸进行实验,观察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情况;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4)总结: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现象;(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知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和大致的气温的。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活动准备:(1)纸杯、彩纸、铅笔、直尺、剪刀、胶水(2)实验记录表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制作风向标:学生分组,按照图纸和材料,制作风向标。
(4)总结: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知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和大致的气温的。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风向标,使其更加准确和美观。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认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知道磁铁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磁性物质的性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技与生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简单的科技原理,如电磁、浮力等。
2. 第二章:探索与发现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 第三章:动手实践学习简单的制作技巧,如拼图、模型制作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 第四章:创新与设计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行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第五章: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2. 结合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创意设计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科技活动下册》2. 实验器材:如电磁铁、浮力球等3. 制作材料:如拼图、模型制作材料等4.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六、第六章:电子世界的奥秘介绍基础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通过简单电路的搭建,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学习基础的电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七、第七章:编程入门介绍编程基础,如变量、循环、条件语句等。
主题五:神奇的科技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五:神奇的科技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五:神奇的科技教案活动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三年级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熟悉科技产品:通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并探讨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制作纸飞机:指导学生使用纸张和剪刀制作纸飞机,并进行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更远或更稳。
3. 制作简易电路:教导学生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等简单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电路,让他们亲自体验到电流的流动和灯泡的发光。
4. 设计和建造小型城市: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利用纸箱等材料建造一个小型城市模型。
他们可以添加一些科技元素,如汽车、电梯等,以展示科技在城市中的应用。
5. 玩转科技应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如何使用一些常见的科技应用,如研究平台、图形处理软件等,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和信息技术能力。
活动效果评估1. 活动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估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程度。
2. 纸飞机比赛:评估学生纸飞机飞行的距离和稳定程度,以了解他们的制作和调整能力。
3. 电路实验: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成功搭建一个简易电路,评估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程度。
4. 城市模型展示:评估学生设计和建造小型城市模型的质量和创造力,以及其中是否融入了科技元素。
5. 科技应用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科技应用的掌握程度,评估他们的科技和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安全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使用剪刀和其他锐利工具时,学生需注意安全,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在进行电路实验时,学生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池和导线,避免电流过大或短路引发危险。
3. 在建造城市模型时,学生需使用安全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或有害物质。
结束语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手电筒、蜡烛、凸透镜、白纸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4)学生动手制作小实验,如光的传播路径演示器,加深对光的传播特点的理解。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二、活动主题:认识简单电路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知道电路中有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连接简单电路,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4)学生动手制作小实验,如简易报警器,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活动主题:制作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知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和大小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风向标、箭头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风向标。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制作风向标,观察风向标的指向。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尺、铅笔、直尺(2)手电筒、蜡烛、白纸3.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让学生说说光的传播特点。
(2)让学生用透明塑料尺和铅笔制作一个光的传播模型,观察光在模型中的传播情况。
(3)让学生用蜡烛、手电筒和白纸进行实验,观察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4)总结光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是否会改变方向。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牙签、小纸片、胶水(2)剪刀、尺子、铅笔3. 活动过程:(1)向学生介绍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风向标是如何工作的。
(2)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安装和使用。
(3)让学生将自己的风向标放在室外,观察风向变化,并记录下来。
(4)总结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风向标。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性规律。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磁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小铁块(2)图纸、直尺、铅笔3. 活动过程:(1)向学生介绍磁铁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磁铁的磁性规律。
(3)让学生用磁铁吸引铁钉和小铁块,观察磁铁的磁性强弱。
(4)总结磁铁的性质和磁性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主题:制作火山模型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和爆发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的兴趣。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2. 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特点(2)实验操作:手电筒照射、激光演示、日食和月食现象观察3.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讨论光的传播,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手电筒照射、激光演示实验,观察光线的传播。
(4)拓展知识: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讨论。
4. 教学评价:(1)学生能描述光的传播特点。
(2)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二、活动主题:水的奇妙之旅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1)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2)水的变化:蒸发、沸腾、凝固、溶解(3)环保知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3.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讨论水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讲解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
(3)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水的蒸发、沸腾、凝固、溶解实验,观察水的变化。
(4)环保教育: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节约用水。
4. 教学评价:(1)学生能描述水的性质。
(2)学生能观察并解释水的变化现象。
(3)学生能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
三、活动主题:纸的力量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和性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1)纸的制作过程:原材料、加工、印刷(2)纸的性质:吸水性、透光性、可塑性(3)纸的创意制作:纸飞机、纸船、纸桥3.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讨论纸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纸的来源和用途。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透明胶带、剪刀、直尺、铅笔、圆规、三角板等工具。
(2)白色卡片、彩色笔、彩纸等材料。
(3)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光的传播,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特点。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光的传播。
(3)实验:学生动手操作,用透明胶带、剪刀等工具制作光的传播实验装置。
(4)观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光的传播路径和特点。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指南针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掌握制作指南针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和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铁丝、磁铁、塑料泡沫板、直尺、铅笔等材料。
(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指南针的原理和古代科技的发展。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指南针。
(3)制作:学生动手操作,用铁丝、磁铁等材料制作简易指南针。
(4)测试:学生测试指南针的指向,了解指南针的准确性。
三、活动主题:水的神奇力量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水的神奇力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1)水、色素、肥皂、塑料瓶等材料。
(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水的性质和水的神奇力量。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展示水的神奇力量。
(3)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水的神奇力量实验,如色素扩散实验、肥皂水实验等。
(4)观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水的神奇力量的表现。
四、活动主题:简单电路制作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电路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学习目标: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活动准备:透明塑料尺、激光笔、白纸、直尺、铅笔。
3. 活动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光的传播,让学生分享对光的了解。
b. 实验1:光的直线传播让学生手持激光笔,观察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否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实验2:光的折射将透明塑料尺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光在塑料尺和水交界处发生折射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折射现象的原因。
d. 总结: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光的传播特点。
4. 作业:画出光的传播实验的示意图,并写一写自己对光的传播现象的理解。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学习目标:了解风向标的原理,能够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活动准备:纸杯、竹签、彩纸、胶带、剪刀。
3. 活动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风向标的作用和原理。
b. 制作风向标: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c. 测试风向标: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风向标到户外进行测试,观察风向标的指向。
d. 总结: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4. 作业:写一篇关于制作风向标的日记,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三、活动主题:认识电池1. 学习目标:了解电池的种类、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活动准备:各种类型的电池、电池测试器、剪刀、胶带。
3. 活动过程:a. 引入话题:讨论电池的用途和作用。
b. 观察电池: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电池,了解它们的异同。
c. 实验1:电池测试使用电池测试器测试电池的电压,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好坏。
d. 实验2:制作电池装置让学生分组,利用废旧电池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池装置。
三年级下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科技活动教案第一章:物质的三态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
活动准备:1. 各种物质,如冰、水、盐、糖、沙子等。
2. 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温度计等。
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物质存在的形式。
2. 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如冰融化、水沸腾等。
3. 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生活中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三态转化。
2. 让学生绘制物质三态的思维导图。
第二章:简单机械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如杠杆、滑轮等。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活动准备:1. 各种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等。
2. 实验器材,如支架、绳子、重物等。
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如杠杆平衡、滑轮提升等。
3. 引导学生总结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简单机械。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复杂机械,了解其组成和原理。
第三章:力的作用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准备:1. 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小车等。
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气球吹爆、小车推动等。
3. 引导学生总结力的作用特点和效果。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力的作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让学生绘制力的作用示意图。
第四章:光的传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概念,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活动准备:1. 实验器材,如激光笔、透明塑料尺、透明胶带等。
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doc教案内容: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学习如何用肉眼和工具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1.2 实验法: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1.3 调查法:学习如何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第二章:身边的科学2.1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腐烂等。
2.2 学习身边的自然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等的特点和用途。
2.3 学习简单的人体生理知识,如呼吸、心跳等。
第三章:力的作用3.1 学习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2 学习如何测量力,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
3.3 进行力的实验,如抛球实验、拉力实验等,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第四章:简单机械4.1 学习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4.2 学习如何使用简单机械,如使用杠杆原理打开瓶盖等。
4.3 进行简单机械的制作和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杠杆等。
第五章:科学小制作5.1 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小制作,如制作一个简易的风扇、小船等。
5.2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
5.3 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科学小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六章:地球与宇宙6.1 学习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6.2 学习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系、恒星、行星等。
6.3 进行地球和宇宙的观察实验,如制作地球仪、观测星空等。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7.1 学习天气的基本知识,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7.2 学习气候的基本知识,如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等。
7.3 进行天气和气候的观察实验,如制作天气日记、观察季节变化等。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8.1 学习生物的基本知识,如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特征等。
8.2 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8.3 进行生物和生态的观察实验,如制作植物标本、观察动物行为等。
第九章:能源与环保9.1 学习能源的基本知识,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听话的气球教学课题: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学目的:1、通过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运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玩气球、给小车安装反冲力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1、理解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2、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1、四人小组,棉线、气球、小车、橡皮筋、吸管、回形针。
2、教师准备,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玩气球,感受反冲力1、师:你们都玩过气球有哪些玩法呢?请大家一起玩玩。
教师巡视,学生活动。
(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把气球吹起来了,有的学生脸都吹红了,气球还是吹不大,有的学生把气球拉了拉再吹。
)2、师:气球吹足气,把手放开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气球是怎样运动的?师:我们又没给气球任何动力,气球是靠什么飞起来的呢师:课件演示,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冲。
师:刚才我们玩的气球都是没有向一个方向运动的,可以让气球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吗?3、学生讨论、交流并用教师给出的材料(一根棉线,回形针,气球)验证一下,气球能否沿着一个方向运动?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箭头的形式记录在实验记录上。
二、用气球推动小车1、师:吹足了气的气球放开手后能运动,那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呢?2、师:把气球绑住小车,就是把小车固定在小车上,应如何固定,要注意什么?要解决什么?(生讨论,教师出示课件)3、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有的小组把气球吹好了才绑在小车上,结果小车并没有运动起来;有的小组气球吹得很大,小车还没有动起来,气就跑掉了;有的小组的小车一直在打转,不会向前;有的小组的小车动起来了,而且能够向前运动……4、师: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请每个小组准备汇报,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体冲出的方向有无不同?5、师:(小结)我们的实验时要注意吸管的绑法,气球要吹大一点,气球吹好以后,要把吸管口按住,防止漏气,把小车放平,才把手放开,小车就会行驶的又快又稳。
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
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出示课件)三、了解反冲力的应用1、师问:反冲力能推动小车运动,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2、学生小组讨论,上台汇报并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3、教师出示课件,有关反冲力运动的资料:①如节日燃放的烟花,冲天炮等;②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到反冲力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③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4、师: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它们都是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四、拓展延伸1、在第一到第四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可以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做为动力。
)2、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二、热水与冷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的过程;2、引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一些独立研究的必要技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冷水与热水的不同教学准备:生: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师:玩具、茶叶、红墨水、植物油、滴管、吸管、塑料袋、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二、联系实际,大胆假想1、结合实际说一说冷水与热水看上去有什么不同;2、摸一摸热水与冷水又有什么不同;3、有比冷水更冷的水吗?具体说说。
4、除了这些以外,热水与冷水还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学生想,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想)如果要你证明给我们看,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帮忙出主意,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
5、往里面滴入液体会怎么样呢?(具体操作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可以由学生说出,如果说不出,则讲解滴管的使用,同时可以当场演示如何操作。
)6、有没有同学想到其他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呢?三、发挥想象,探究验证1、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种材料进行实验呢?(组织讨论一下)2、教师分发材料,注意各组的实验材料,以便于汇报时易于掌握。
3、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倒满同样多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做好实验记录,以便到时进行汇报,(3)注意用水的安全,一是玻璃仪器的安全,二是水的冷热安全。
4、汇报:学生每说出一种,课件便演示一种。
四、拓展质疑,激发兴趣(回放刚才的场景),提问: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尽量让学生去猜想),谈话: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请你下节课来我们的科学课堂,好吗?三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教学准备:1.在校园里(或附近)踏勘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像一个三年级学生那样地寻访调查一下,估计一下学生能发现哪些小动物,他们在活动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思考一下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2.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树、一个小花坛、一平方米草地,甚至是一个栽有植物的花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范围里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做成卡片备用。
3.设计几种不同样式的简单的调查记录,必要时提供学生参考。
4.考虑一下学生在校园内外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寻访调查活动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准备好教学对策。
教学过程:一、引入。
1.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
先做个游戏性的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2.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1.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2.估计一下,或者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里的树上(或者花坛、草地等),老师观察到哪些小动物?猜猜会有多少种小动物?老师可以画一棵树或者贴一张事先画好的树,在大家的估计猜测中一张张地展示粘贴课前准备的自己所发现的小动物的卡片。
学生能说出名称的展示卡片写名称的一面,说不出名称的展示卡片画着小动物草图的一面。
3.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好些小动物的地方?如果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该留意哪些地方呢?4.在校园里,在校园附近,在家附近,这些小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里。
科学课的计划是:三年级的同学用1~3星期的时间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活动。
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我大概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地完成这项寻访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请注意,这可不是简单的乘法或加法可以计算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10种,另一人发现了11种,两人发现的种数并不是简单的和21种。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1)——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1.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计划的讨论☆主要任务:了解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己设置。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2.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
☆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例如:雌蟋蟀和雄蟋蟀,应记录为一种还是两种小动物……四、寻访活动的准备(2)——注意事项。
1.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2.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假如我是只小蚂蚁……☆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
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个生命。
3.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从学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开始。
五、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四、自制简易洒水器教学目标:1、自制简易洒水器,提高动手能力2、初步了解大气压力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洒水器1、准备材料:塑料瓶,小锥子等等教学过程:一、学阻止水流出的方法有二、制作简易洒水器三、测与评四、广角镜洒水器的奥秘五、拓展活动五、不会坠落的小鸟教学目标:1、自制不会坠落的小鸟,提高动手能力2、平衡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平衡的运用准备材料:剪刀、硬币、胶带、土豆、叉子教学过程:一、土豆的平衡二、制作不会坠落的鹦鹉三、测与评四、广角镜五、鹦鹉不会坠落的原因六、拓展活动制作不倒翁六、制作过滤器教学目标:制作过滤器,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难点:过滤效果要好。
材料与用具:布、纸、碎石、沙子、棉花、饮料瓶、剪刀、锤子等教学过程:一、杂质到哪里去了二、制作过滤器三、测与评四、广角镜自来水净化水德过程五、拓展活动1、参观自来水厂2、了解防毒面具七、绚丽多彩的塑料教学目标:认识绚丽多彩的塑料教学难点:了解塑料一些特性。
材料与用具:聚四氟乙烯涂层不粘锅、糨糊、有机玻璃纽扣、榔头、镊子、酒精灯一、在你的周围有那些用品是塑料制成的二、看一看三、试一试四、想一想五、广角镜六、拓展活动八、指纹研究教学目标:认识人类的指纹教学难点:了解指纹的唯一性。
材料与用具:粉笔灰、透明胶带、印泥盒、黑色纸片、放大镜教学过程:一、看一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但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二、录取指纹1、利用透明胶带录指纹2、利用印泥弄指纹三、鉴别指纹四、想一想五、试一试六、广角镜指纹和趾纹九、飞机的奥秘教学目标:认识飞机教学难点: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材料和用具:薄纸、泡沫塑料碎块、漏斗、卡纸、透明胶带、吸管、细绳、电风扇教学过程:一做一做二、气流趣味小实验三、机翼升降模拟实验其实,飞机就是靠机翼巧妙地利用气流向上升的三、想一想1、为什么不可以靠经高速行驶的列车2、大海中两艘船为什么不可以近距离通向快速行驶?四、广角镜机翼形状的奥秘十、蚂蚁的饲养与观察教学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会饲养蚂蚁。
材料与用具:镊子、吸管、玻璃瓶、同一巢穴的蚂蚁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制作饲养器2、装土3、采集蚂蚁二、观察与记录三、自由研究1、蚂蚁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2、蚂蚁能搬动多重的食物3、蚂蚁是如何分工的4、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5、蚂蚁会游泳吗?十一、交通工具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交通工具的作用材料与用具: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调查与统计1、调查常见的交通工具,并分类记录下来2、比较集中常见交通工具的优势与不足二、收集与整理三、设计与应用四、自由研究十二、发明创造并不神秘教学目标:明白发明创造的作用教学难点:发明创造的方法材料与用具:镊子、吸管、玻璃瓶、同一巢穴的蚂蚁教学过程:发明创造并不神秘,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