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 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 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 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2)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 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 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作用
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为
主线,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 涵、核心和时代特征;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 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和意义;从“怎么办”的角度阐述了构:此单元承接了文化的实质
源远流长、博大精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 深 性
特 独特性、区 征 域性、民族 性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 别 提 示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 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联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②中华文 系 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 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 繁荣的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 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 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 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④中华文化与中 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⑤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 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内涵的比较
团结统一 含义 形成 作用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联系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 别 提 示
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很难说哪种民族精神宝贵,哪种民族精神不宝贵。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对中华民族的 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但不能认为它是世界 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与作用,落脚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所以复习本单元要与 其他三个单元联系起来。复习本课时,要结合第一单元文 化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结合第二单元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还应与 第四单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联系起来。
高考复习策略
考点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突出表现
新民主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 井冈山精神、长征 主义革 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 精神、延安精神、 命时期 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红岩精神、西柏坡 (主体、特点) 精神等。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 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 分化的图谋。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 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什么要高 扬爱国主义旗帜)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 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 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 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 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误区: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上 述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 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 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 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重要性
中华 民族精神
时代特征
基本内涵
弘扬和培育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 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优 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所起的重大作用:是维 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 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特 别 提 示
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如何爱国 辛勤劳动,建设祖国; 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误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矛盾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 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 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 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永不泯灭的中华民族精神 表现: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古代、近代、 现代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 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 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事业之中。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特 别 提 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要 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 化。 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 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之明 成果二者并不矛盾。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 别 提 示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 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区 含 一个民族在 别 义 历史和现今 所共同创造 的能够代表 其共同特点 的文明成果 的总和
中华民族创造的区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 别于其他民族而独 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 具特色的文化形式。 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 它表现为中华民族 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 所具有的共同的价 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值观念、思维方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 心理状态、精神面 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貌等思想文化方面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的特征 大民族精神
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 时期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 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 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 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 一星”精神、大庆 精神、抗洪精神和 载人航天精神等。
考点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误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 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 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观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 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 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本课时的核心在于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所以复 习中一定要立足中华民族精神,掌握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时事材料。 ①结合各地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与 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②结合红色文化建设,认识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 义。 ③关注我国载人航天工业取得的新成就,认识民族精神的 弘扬与发展。 ④结合南海争端、“保钓”活动中公民的爱国行动,理解 新时期要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
民族精神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 中华民族精神这一主线,重点考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 (1)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 途径等 涵 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现类、意义类、措施类为主。中 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立足于信 ③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息的解读,以选择题为主。弘扬 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 途径和意义 径的考查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主观 题为主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2、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 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①凝聚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 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 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 ②支撑作用: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 是当民族存在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 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③激励作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尚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发展。
名师点睛 〖重点理论〗 一个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个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一个特征→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一个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一个重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一个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状元笔记 〖速记图表〗
与中华文化 核心
考点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 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 不断丰富的过程。(不对调) (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 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 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特 别 提 示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 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 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 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 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 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 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