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识之三省六部及礼俗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继三公九卿制之后的别一套中央政府机构组织形式。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则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是皇权侵蚀相权的结果。汉武帝时,设尚书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又设另一个秘书机构中书省,以削弱尚书台权力。至晋,皇帝的侍从机构门下省也开始处理政务。至此,由皇帝的小臣组成的“三省”开始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到隋朝,朝廷明令确立三省制度,三省成为正式的政府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至于六部,则是尚书省下设的六个具体部门。汉光武帝时,尚书台已开始分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分曹办事。后六曹经魏晋南北朝发展演变,至隋唐时期形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后世将三省六部制视作隋朝除科举制度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制度贡献。三省六部制结束了自汉光武以来的皇帝与政府(以宰相为代表)权限不分的混乱局面,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绝大进步。三省六部制虽然在唐代以后多有变化,但其基本骨架为后世历代中央政府所采用,尤其六部制度基地- -收集整理
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六部制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中央最高政F机构,自隋唐以来,一直沿用到宋朝。
作为一种政F机构,能够沿用几百年必有其独到和精髓的地方,我们从这种制度的发展和设置分解来详细看一下。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
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尚书,主管文书,掌握机密要政,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一直沿用到东汉末期,曹操为了便于挟天子已令诸侯,设立秘书令。
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帝,建立魏国,同时进行了政治机构改革,将秘书改为中书,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后来西晋灭魏国,但却沿袭了中书省,此后历代都沿袭了曹魏设立的中书省。
北朝时曾恢复六官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吸取前面几个朝代的经验,废除六官制设立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至此中书省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为三省。
门下省,最初设置在魏晋时期,最初称为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到西晋的时候正式称为门下省,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门下省是属于皇宫门以内得机构,是陪侍皇帝左右的人。
到隋朝时正式称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三省之一。
尚书省成立于魏晋时期,最初称为尚书台,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处中主管文书的尚书发展而来的,最初是职位较低。
到三国时期,尚书台成为全国政务的汇总机关,以后几个朝代大都沿用了尚书台作为全国政务汇总机关这一机构,其权利也得到不断增大。
到杨坚成立隋朝,尚书省才成为了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机构之一。
唐朝建立初期,延续了隋朝三省六部的权力机构,但随着唐朝的强盛和不断发展,三省六部的权利不断被分割和削弱,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权力已经被大大削减。
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
辽国的机构设置克隆了宋朝的机构,金国、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
三省六部的权力分工。
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进行预先制定策略,并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查;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制包括什么
三省六部制包括什么三省六部制包括什么导语:。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唐代三省六部制包括哪些?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简介隋唐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称为宰相。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
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
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
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历史沿革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
西晋时[1] ,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南北朝亦有六部,然名称因王朝而异。
隋初六部名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
宋代因之。
元代改统于中书省。
明代废中书省,六部乃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
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
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官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
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待郎(隋称内史待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
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的长官为待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郎。
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
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
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
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台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高宗死后,移至中书省,玄宗时改名中书门下);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历史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的历史名词解释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官制中重要的机构,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汉朝。
三省包括了吏、刑和工部,六部则包括吏、户、礼、兵、刑和工部。
这些部门每一个都担负着特定的行政职责,负责统筹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
以下将分别对三省和六部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三省1. 吏部:吏部是负责官员选拔、任命和管理的官署。
吏部的主要职责是录用和任命官员,并对他们进行考核和监督。
在历史上,由于官员选拔的重要性,吏部往往被视为政治斗争的焦点。
吏部同时也负责管理官员的晋升、调动和惩罚等事宜。
2. 刑部:刑部负责管理司法和刑罚事务。
它的职责包括颁布和解释法律、处理刑事案件、统计犯罪数据、管理狱政等。
在历史上,刑部扮演着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正义的角色。
刑部的工作十分繁琐,需要具备严谨的法律知识和卓越的判断力。
3. 工部:工部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事工程。
工部的职能非常广泛,包括监督财政收支、颁发钱币、修筑水利工程、采矿冶铁、维修城墙等。
工部的工作涉及到科技、资源和财政等多个领域,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六部1. 吏部、户部和礼部:这三个部门是处理日常管理事务的部门,被称为“三曹”。
吏部、户部负责人事和财务管理,而礼部则负责国家礼仪和仪式的筹划。
这三个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协同合作,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
2. 兵部:兵部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国家的军队。
它的职责包括编制军队、调兵遣将以及管理边防等。
兵部在战争期间至关重要,它调度军队、武器和粮草,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供给,对战争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 刑部和工部:这两个部门是处理特殊事务的部门。
刑部负责司法和刑罚事务,而工部负责经济建设和军事工程。
这两个部门的工作领域较为专业化和特定化,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重要机构,担负着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责。
它们的设立和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朝代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
三省六部制度
宰相
中书令 侍中 尚书令(副 职:左右二 仆射)
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
尚书
侍郎
• 1“父母去世”的礼法
• 丁忧 (丁艰)——哀毁——忧服(丧服)(功服) 期功——居丧——服阕(服除)——制服——夺 服
• 2“当官”那点事:+官职任命调动
• 解褐(释褐)——起家(起)——赴阙(入阙、 赴调)——引对——干没(贪污:侵吞别人或公 家的财物)——征摄——举劾——按验——钩 校——逾礼——坐事——得罪(抵罪、获罪、罪) 罢黜——谴——秩满——怀禄——奏课——制 敕——曹事——署事——副贰——参赞——金 紫——绯鱼(赐绯)——下车----莅职——视事 (视职)——致仕——乞骸骨——移疾——卒 官——有司——寝奏——不报
•
•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 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 是宰相。
• 尚书省下辖六部:
• 吏部(掌官吏的任免与考课、升降、调动等); • 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等); • 兵部(掌武官选用和兵籍、军被、军令之政); • 刑部(掌国家法律、 刑狱事务); • 工部(掌各项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 2.关于科举制度
• 制举——制科——策(策问、对策)—— 登第(登科)——高第——未第(科举几 级考试的名称和时
古代文化常识之三省六部
古代文化常识之三省六部——六部
在讲六部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三省吧。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中书省和门下省都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如此看来,造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政权就已经有了三权分立,制约抗衡意识了啊。
一直到隋,三省六部逐步完成了它的整齐与划一。
中书省属于立法机构,门下省属于监察机构,而尚书省则属于执行部门,分六部来执行各项行政事务。
而六部又各辖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
吏部——主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
在唐朝前期吏部还主管过科举考试,后来该项工作由礼部接管了。
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
户部——主管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一切财政事务。
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
礼部——主管典礼事务、学校、科举之事。
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
兵部——主管全国军卫,武官选授。
类似今天的国防部、中央军委和各军事机关。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及审核刑名。
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工部——主管全国的工程事务。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机器制造、矿冶、纺织等无不综理。
并主管一部分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和城乡建设部。
六部实际上是从周开始就有的行政总称。
其职务在秦汉时由九卿分享,魏晋以后,直到隋唐才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
六部各部以尚书和侍郎为正副长官。
各司以郎中和员外郎为正副长官。
下辖属官若干。
如主事等。
三省六部制..._《中华上下五千年》_原文_出处_内容
三省六部制【出处】本篇为《中华上下五千年》:隋朝时期【内容】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三省是指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是指吏部、兵部、礼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户部)和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主要负责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及执行。
在隋文帝正式将三省六部制确立下来之前,这种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
尚书省起源于秦朝。
秦朝的统治者在少府下设置主管典籍的尚书,从此之后,尚书这一官职被沿用下来。
西汉时,汉武帝废除了以丞相为主的外朝的部分权力,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代替外朝掌管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
沟通内外朝的事宜由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负责。
东汉时,朝廷设置了统领百官政事的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被称作尚书令。
但此时尚书台仍然归少府管辖,权力有限。
东汉末年的曹操自己担任丞相,把原来属于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移为丞相手下的官员,又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到外朝,尚书省的建立便由此开始。
曹丕当权后,他觉得尚书等官职权力过大,就以曹操设立的专门负责处理机要文书的秘书省作为基础,设置了负责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的中书省,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中书监。
曹丕还把秦朝的散骑和汉朝的中常侍合并起来,称为“散骑常侍”,并设置散骑省。
散骑省与禁省负责保卫皇帝,同时制约中书省的权力。
东晋司马丕执政时,把禁省和中书省合并为门下省,设置侍中、给事黄门郎、给事中、散骑常侍等官职。
北朝时期,门下省负责参与决断军国大事,是最为重要的行政部门。
直到南北朝后期,门下、中书、尚书这三个省仍然各自负责自己的事情,并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三个省的长官都称为“宰相”,只是随着朝代的变更,权力的范围有所不同而已。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北周所设置的六官废除,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了太保、太傅、太师三师,司空、司徒、太尉三公,及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内侍省五省。
三师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官职,并不掌握实权,只有那些德高望众的老臣才能够获得三师的职位。
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三省六部制
[键入文字]
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三省六部制
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三省六部制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小编整理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三省六部制,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
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
1。
极简古代制度史——隋唐官制(三省六部制)
极简古代制度史——隋唐官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书省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三品(代宗升正二品),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右相。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内史。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又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紫微令。
后复旧称。
中书令为一省之首官,《新唐书·百官志》云:“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门下省门下省,置侍中二人为省长,正三品(代宗升正二品))。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侍中称左相,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称纳言,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门下省为鸾台。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侍中称监,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左相。
《新唐书·百官志》云:“侍中……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置令1人,正二品。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东台,废尚书令,改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改称文昌台,不久再改为文昌都省。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称为都台,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称为中台。
唐代尚书省的办事机构设在长安皇城的承天门大街东侧,位于中书、门下二省之南端,所以又别称南省或南宫。
从中书门下发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新唐书·百官志》说:诸州计奏达京师,以事大小多少为之节。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甘肃省临夏中学王鹏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
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
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
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中国古代常识之三省六部及礼俗
礼俗(3)
• 坐、跪、跽、箕: • 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为
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 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跽,又叫长 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 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态度。 • 婚礼: • 女子出嫁叫“归”,回家省亲叫归宁,而 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遣归。古代婚姻要经 过六道手续叫“六礼”。举行婚礼时,夫妇在 青布帐篷里交拜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 族。
• 黎民、黔首 :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 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礼俗(1)
•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
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
• 避讳 •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
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 笔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 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 北面、南面、东向 •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
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如 “室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 西向最下”。
宗法
• 七出:古代社会丈夫休妻弃子的七种理由:一无 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哆言,五盗窃,六 妒忌;七有恶疾,有此七条之一者,丈夫便可将 其离弃。
•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 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宗法
• 布衣、百姓、考妣 : 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 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 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 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 渐成为平民的通称。父母别称考妣,后指死 去的父母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分别都负责什么呢?他们有什么职责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分别都负责什么呢?他们有什么
职责
本文导读:而之前是三公九卿制,东汉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中书省,主要负责诏令的起草,
门下省,与中书省共同讨论政务,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并且对诏令有封驳的权利,也就是退回诏书。
尚书省,是由尚书台发展而来的,就是朝廷政令的执行机构,尚书省下有六部,二十四司。
六部长官为正三品尚书,下面正四品侍郎两名,正五品郎中两人,从六品员外郎两人。
吏部,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
有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
户部,负责国家的户籍,田地,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务。
礼部,负责科举考试,藩属和外邦来往的事情。
有四司,仪制清史司,祭祀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精膳清吏司。
兵部,负责武将,军令,军械,兵书,战争军事事务。
刑部,负责审定法律,复核各地送上来的各种案件。
三司会审,除了刑部,还有大理寺,都察院,负责共同处理重大案件。
工部,负责营造工程,屯田,水利,工匠等事务。
三省六部代替了原来的三公九卿制,三公基本为虚衔,或者加衔,而九卿的事务均由六部来分别负责。
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么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官职
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么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官职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在土地还有人民的管理上都有相应的制度,为的也是更加便于管理,使得一切变得条理清晰不紊乱。
在我国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这是从隋朝开始的。
何为三省六部?三省就是中书省、尚书省、还有门下省,六部就是户部、礼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是归于尚书省管的,六部下面的每一个部门又负责一个司,形成了一个管理"金字塔",自然而然管理起来就会方便了。
大图模式一:古代分为三省六部,兵部主要管理军事六部归属尚书省管理,其中吏部在其中的权力最大,吏部主要管理的是文职这一块,而兵部则管理的是武官军队这一块,兵部按照字面意思上就是管理军事机构。
从士兵的军事演练到饮食起居,以及士兵的选拔这些种种都是归于兵部管理的。
军事这一块虽然也是一个朝代的立国之本,但是在兵部的话只是做一些军队的后勤工作这些,现在看来也就是虚设,调动军队的权利兵部实际上是没有的,真正能够调动军队的其实还是皇帝。
大图模式广告一支5G概念龙头股引爆股市,概念牛股即将爆发,赶紧布局...兵部尚书在古代的时候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大司马"。
"大司马"就算是那时候兵部的领导人了,在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也会偶尔听过这个称号,掌管整个军队听起来是很威风的,其实也仅仅是"威风",毕竟真正的实权还是在皇帝和元帅的手中。
而兵部真正的威风的时候,应该是在明清时期了,当时国防还有一些其他的军队所有的事物都归于兵部管理。
大图模式二:兵部权力较弱,但又不可或缺因为不少朝代重文轻武,所以兵部的权利也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毕竟还在土地防护以及防止外来侵犯。
因为兵部尚书需要管理整个兵部,整个军队都是归于兵部尚书管理的,按照现在的看,掌管军队的权利肯定是要高于吏部的,但是古代每个朝代的皇帝想法跟推崇文化不一样,所以兵部的相比较吏部而言就会低了很多。
历史知识|三省六部制之礼部
历史知识|三省六部制之礼部历史知识|三省六部制之礼部❖礼部:其职责是“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礼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礼部下辖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礼部司主管礼仪和文化教育,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凡与礼仪有关的事项,按照“五礼”(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的规定。
凡礼仪性表章,多由礼部郎中起草,故有“南宫舍人”之称。
玄宗以后,兼办理科举有关事务。
礼部司下设主事二人,主事之下的流外官包括令史五人,书令史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
▶︎祠部司主管祭祀历数和宗教。
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唐代祭祀种类繁多,包括天地、社稷、祖宗、岳镇海渎、先圣先师,具体的祭祀事务,由太常寺和光禄寺办理,祠部司则主要掌其政令。
天文漏刻、巫术医药也同祭祀一样,由祠部司掌握。
僧尼道士则由鸿胪寺直接管理,祠部总领。
祠部司下设主事二人,主事以下的流外官包括令史五人,书令史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
▶︎膳部司主管祭祀用品和官员宾客的食料供给。
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祭祀用品包括祭器和祭品,具体由光禄寺办理;诸王以下的官吏食物和宾客在馆者的食物供给,具体由殿中省尚食局和光禄寺办理,膳部的职责是掌握其规格制度。
同时兼管凌阴藏冰之事。
膳部司下设主事二人,主事之下的流外官包括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
▶︎主客司主管外交。
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所谓二王后,是周、隋二朝的后裔。
外国和四夷的朝见,具体由鸿胪寺接待,主客司则掌其政令,包括二王之后和诸蕃君长的嫡庶之辨、爵位世袭,以及朝觐仪式,均由主客司掌管。
下设主事二人,主事之下的流外官包括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刘文瑞#历史 #历史笔记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2
01.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官制。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诏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礼部主管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法律和刑狱,工部主管水路工程。
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情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02.政事堂会议:唐初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统治机构,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皇帝启用一些有才干、资历浅的人加“头衔”,同中书门下,进一步分相权,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相权。
政事堂唐宋宰相议事的地方。
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
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
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时宰相。
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等,亦为宰相。
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23)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有对口管辖权,掌握一部分行政权力。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
政事堂下设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
还设孔目、吏、户、礼、兵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
03.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官名。
唐初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从太宗起,在者不轻以授人,常令他官居相职,给予参知政事等名义,贞观十七年(643),诏以萧瑀为太子保,李靖为詹士,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相同,高宗以后,除原官位三公、三师、中书令外,非加同中书门下不为宰相,永淳元年(682)起,原官四品以下而参知政事者,用加“平章事”的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 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 壬(rén) 癸(guǐ); 子(zǐ)丑(chǒu)寅 (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 (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 戌(xū)亥(hài)。
• 望族、寒族 :有声望的世家豪族为望族,寒素 之族叫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 族。
• 黎民、黔首 :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 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礼俗(1)
•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
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
户部:掌管全国的户口、财政收支及预算、田土 地册、铸造货币、税收等。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民政部、央行、税务总局、 审计署及公安部的户籍管理部门等部门的综合
工部: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屯田水利、山 林捕猎、军器制造、杂项产品的制造等。相 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粮食 局及部门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等部门的职能。
第一名称会元。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
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
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科考名列第一为元。
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
解元、会元、状元者称连中三元。崔元Βιβλιοθήκη 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18
四级科举考试表
考试 考试时间 考试级 主考官 及第者 说明
名称
别
称谓
院试 每年一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 秀才 学政
乡试 三年一次 京城和 皇帝派 举人 各省 遣考官
会试 乡试后第 京城礼 皇帝特 贡生
二年春天 部
派考官
殿试 会试后同 皇宫殿 皇帝 年四月 廷
进士
第一名 称“解 元”
第一名 称“会 元”
状元
榜眼
科举
• 校、序、庠、学、国子监
• 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 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 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 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 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 封典、封禅:
•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
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
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 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礼俗(2)
礼部:掌管考试、学校教育、礼乐、祭祀、宴会 食品、铸造印符、册封,全国的佛、道教事务, 以及少数民族的册封、招待等。相当于现在的教 育部、宣传部、文化部、民委、食品监督部门、 新闻出版总署、宗教局、等部门的综合。
刑部:掌刑法、囚徒、复审、缉捕等事。相当于 现在的高院、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几个部门的 综合职能。
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 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 四司
吏部:掌文职官吏的任免、考核。相当于现 在的组织部、人事部。
兵部:掌军令、军政、征兵、官兵的军籍及 兵籍、武官的任免、选用、考核、赏罚,驿 站、装备、军械、仪仗、疆域测绘、马政。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军委下属的总参及各 总部、交通部、安全部、邮政局、政府招待 机构、测绘部门等部门的综合。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 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 ,"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 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 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 凡举业的读书人,未通过第一级考试前通称“童生”。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
秀才,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
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
解元。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
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
• 贡举、察举、制举
•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 “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国考察 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 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 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宗法
• 七出:古代社会丈夫休妻弃子的七种理由:一无 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哆言,五盗窃,六 妒忌;七有恶疾,有此七条之一者,丈夫便可将 其离弃。
• 避讳 •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
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
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 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 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 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 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 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 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 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 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科举
•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 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 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 发展变革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到了明清,正式科举。
•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 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宗法
• 布衣、百姓、考妣 : 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 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 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 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 渐成为平民的通称。父母别称考妣,后指死 去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