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
X市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X市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X市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一、引言
党员失联是指党员没有履行党内组织生活、参加党员活动等义务,长时间不与党支部保持联系的情况。对于一个党员来说,失联是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丧失了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觉悟性。为了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保持党员的联系和组织活动,建立长效的防止党员失联机制至关重要。本报告将对X 市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进行调研分析,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针对X市党支部的党员开展,包括对党员失联情况、防止党员失联机制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个别访谈主要针对县级以上的党组织负责人,了解他们对于防止党员失联机制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X市党员失联情况较多,不同支部的失联率差异较大,平均失联时间超过三个月。同时,对于长效机制的了解和运行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 缺乏充分的宣传和教育:调研数据显示,许多党员对于防止党员失联的长效机制并不了解,对于党员失联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与相关领导部门的宣传和教育不够有关。
2. 管理机制不完善:X市党支部对于党员的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党员失联的发生率较高。部分党支部对党员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跟踪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督促措施。
3. 党组织的联系手段不多样化: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无法满足部分党员的需求。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党组织需要更多样化的联系手段,与党员保持稳定的沟通。
关于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员的流动性趋于频繁,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返乡高校毕业生党员、城市下岗失业再就业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党员流动性日趋频繁,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与组织联系不经常、联系方式易变更等问题愈发凸显,正在逐渐成为导致党员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市通过逐步建立健全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确保把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
一、基本情况
x市共有党员x万名,通过对我市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情况全面梳理,共排查出的失联党员x名,按照应查尽查、全员覆盖的要求,目前已取得联系的党员x名,其中,纳入组织管理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党x名;仍未取得联系的党员x名,给予组织处置出党x名,停止党籍x名,开除党籍x 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精准查找联系。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党员信息,一是大力推行“x党建服务平台”,结合排查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身份、学历、职业、联系方式、党员资料管理等逐项采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完善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制度,对定期排查到的离职外出打工、上学等情况的流动党员,备案流动党员家属或单位关
联人员信息,特别是未在x的流动党员信息的内容,流入地工作单位名称及通讯地址、常住地址、联系方式、应急联系人等信息进行逐一登记。三是多部门协作,形成信息网。联合公安、电信、社保、房管等部门针对破产并转企业党员、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干部及职工党员,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等重点领域失联党员有效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精准查找失联党员。对于失联的x个党员,通过登记信息、户籍系统、房管、社保等途径取得联系党员x名,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和给予相应处置。x区本着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党员不离队、不掉队的目标,对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转接、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等情况进行摸底核查,重点做到了“五核查”,即核查党员名册、党员档案、党员交纳党费和参加党支部活动记录、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和党员现实表现情况,对照党员档案和党员信息库数据,对入党时间,入党介绍人,参加民主评议等关键信息进行核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党员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重点列出“口袋党员”和失联党员数量、人名、单位和党员档案管理内容,按照具体分类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工作。
党员管理工作总结(2021年)
今年以来,党员管理科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决扛起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全面过硬全面进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党的组织生活更加规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近年来,我们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有效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有效举措,学习教育成效更加明显。
一是真学深学措施更加具体。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动学,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带头到基层讲党课,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紧盯“关键少数”、紧盯党员领导干部、紧盯广大党员,使真学深学的措施实现了从“虚”到“实”的转变。
二是党内组织生活更加规范。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七项制度”,出台了《X 市农村党员管理办法》《X市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等一系文件,对落实党内组织生活“谁组织”“干点啥”内容进行了具体明确,对“不参加”“不积极”的行动提出了具体的处置措施,从源头上解决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不经常、不严肃、不规范、不认真的问题。对县(市、区)党政正职X年以来参加组织生活会情况进行全面调阅,并对X名参加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规范的党政正职干部进行函询整改。进一步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将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作为确定年终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
党员失联管理制度
党员失联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保障党员的权益,促进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党员失联管理
制度。
二、失联定义
党员失联是指党组织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联系到党员本人,无法取得党员的工作、生活状
态以及思想政治状况的情况。
三、失联管理责任主体
1、党组织是失联管理的责任主体。党组织应该定期关注党员的工作、生活状态,及时发
现党员失联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党组织应设立失联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对党员的失联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四、失联预警机制
1、党组织应建立党员信息库,及时更新党员的联系方式,方便随时联系到党员本人。
2、党组织应定期进行党员信息核查,发现党员失联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以便协助
找到失联党员。
3、党组织应建立党员互助机制,鼓励党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确保党员之间的联
系畅通。
五、失联管理措施
1、对发现失联党员信息不明确的情况,党组织应立即通过电话、短信等渠道联系党员本人,了解其情况。
2、对于长时间无法联系到党员本人的情况,党组织应前往其工作单位或住所进行实地核查,尽快找到失联党员。
3、对于失联党员的工作、生活状态不明确的情况,党组织应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情况,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4、对于故意逃避党组织联系的失联党员,党组织应依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并及
时报告上级党组织。
六、失联党员管理期限
1、发现党员失联情况后,党组织应在30天内进行核查和管理,对失联党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2、对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失联党员的情况,党组织应继续加大力度,保持对失联党员的关注,并尽快解决失联问题。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
辖区各基层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根据中组部《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4〕21号)和省市文件要求,开展处置失联不合格党员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作为衡量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
2、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坚持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充分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内外监督,提高民主评议和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对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置意见,如果能够联系要与本人联系见面,并允许申辩。
3、坚持教育为主原则。立足教育转化,将处置不合格党员与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集合起来,把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遵纪守法教育贯穿始终,积极做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限期改正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稳妥做好不合格劝退、除名党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二、方法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6年2月25日至8月16日。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查找阶段(2月25日至7月22日)
针对前期查找的失联党员,查阅党支部记录本、党费收缴及党员档案等有关资料,查清失联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资格情况;与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党员的现实表现、完成任务、发挥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
毕业学生组织关系转接和预防党员失联管理办法
德宏职业学院旅游艺术系毕业学生组织关系转接和预防党员
失联管理办法
毕业学生组织关系转接
预防党员失联管理办法
一、不断强化党员“在党”意识。各级党组织要在党员日常教育上花大气力、下硬功夫。党支部要利用党课、日常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时机,给党员讲清党员的义务权利、讲清党的组织纪律、讲清“失联”后的处置措施,要注意用“失联”党员的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珍惜政治生命、牢记党员身份,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情况。一方面,党支部要安排专人及时了解党员的“流动”情况,对外出超过一个月且未向党支部报告的,列入“失控”党员名单,主动寻找联系。另一方面,要求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向党支部报告。对已离开本地本单位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摸清情况后指定专人负责联系。
三、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围。建立党支部党员微信群,进一步延伸管理触角、拓展管理范围,加强支部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随时掌握党员动态,防患于未然。
四、详细采集流动党员相关信息。党员在转出组织关系时,要认真填写党组织关系变化登记表,做到“四个清楚”,即:党组织关系变化性质清楚(永久转出或临时转出),联系方式清楚(手机及微信号),组织关系去向清楚(工作、学习、生活地点),备用联系人清楚。
五、严肃谈话提醒。党员离开本支部时,由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进行一次深入谈心谈话,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提醒党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提出避免“失联”、“失控”的具体要求。
六、畅通联系渠道。党支部要给每名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带一张支部的“联心卡”,写清楚网上支部IP地址,支部微信群二维码,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联系方式(电话、微信号及邮箱),保证党员有问题、有困难随时能找到组织。
学习防止党员失联十条措施
主题:学习防止党员失联十条措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展了党建七项重点任务工作,其中发现“失联”党员情况不在少数。长期以来,大家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有强烈的党员意识和纪律意识,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这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命题。
一是健全党员档案信息。每名党员都要如实填报并由党支部核实基本信息,特别要对党员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居住地、户籍地、微信号、QQ号等关键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详细记载,便于有效联系,并及时更新录入党务系统。逐步探索推广建立党员电子信息库,动态更新,便于查找使用。各镇(街道)、各单位要以巩固和深化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为契机,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安排专人对党员档案开展全面审核,重点查补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和培养教育考察材料。对有人事档案的,党员档案材料由基层党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其所在党支部应复印《入党志愿书》等基础材料留存备查;对没有人事档案的,党员档案材料由所在基层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保存,扎实推进党员档案规范化建设。
二是规范党员管理机制。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台账,在巩固完善党组织“一簿四册”(党组织会议记录簿、党员名册、入党积极份子名册、流动党员名册、党支部活动考勤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包括党员信息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出国出境等台账资料,并定期更新、动态管理。理顺党员组织关系隶属,健全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单独建立管理台账,加强跟踪管理服务。探索把党员关系转移工作写入相关企业人事制度中,坚持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先进性的好方法,也是党团结、影响、宣传、教育群众的好途径。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建立,把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
一、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员联系群众要做到“三知”、“三及时”,即知思想、知工作、知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及时做好稳定工作。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
辖区各基层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根据中组部《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4〕21号)和省市文件要求,开展处置失联不合格党员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作为衡量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
2、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坚持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充分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内外监督,提高民主评议和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对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置意见,如果能够联系要与本人联系见面,并允许申辩。
3、坚持教育为主原则。立足教育转化,将处置不合格党员与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集合起来,把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遵纪守法教育贯穿始终,积极做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限期改正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稳妥做好不合格劝退、除名党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二、方法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6年2月25日至8月16日。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查找阶段(2月25日至7月22日)
针对前期查找的失联党员,查阅党支部记录本、党费收缴及党员档案等有关资料,查清失联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资格情况;与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党员的现实表现、完成任务、发挥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
党团知识《对失联党员的处理建议》。对清理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汇总,作为评议党员和党员定格的重要依据。同时采取寻访亲属、邻居、朋友,张贴寻人通知等查找联系失联党员下落,尽最大努力与失联党员取得联系。
党建工作基本规范
党建工作基本规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着力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本规范。
第一章责任规范
第一条履行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按照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要求,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各党(工)委每月组织一次党建工作调研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年至少汇报一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每年组织开展1次“联述联评联考”工作;国有企业党组织每月要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分析专题会议,每半年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每年至少向上级党委汇报一次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参加一次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第二条落实党建责任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政治导向,建立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党建责任机制。党(工)委书记负责党委的全面工作,年初
要主持召集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建工作安排意见或工作要点,与下级党组织书记逐一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组织委员承担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掌握工作进展、调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要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决议、决定和安排,研究制定党建工作目标,抓好组织实施。
浅谈如何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浅谈如何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它是党兴旺发达的法宝,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使群众长期受益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认识,提倡“三心”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条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建立健全好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1、融入诚心。只有通过全面、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把为民服务的诚心融入到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党群关系。要提高党员“诚恳服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立志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2、注入爱心。党员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万事民为先的观念,坚持相信群众毫不动摇、依靠群众坚定不移,时刻关注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创造和群众情绪,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关的深厚感情,把这种真实情感倾注到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
3、坚定信心。一方面,要着力增强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信心,树立良好的党组织威信和共产党员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以坚定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情况总结
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情况总结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市采取“四化”措施扎实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和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处置工作,有效解决了失联党员“无家可归和有家不归”的问题。
“无缝化”排查,摸清失联党员的基本去向。一是开展集中排查。及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xx市关于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方案》,以“党支部一个不少、党员一个不落”为要求,夯实各基层党(工)委主体责任,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全市全部党员进行了分类核实,认真排查“失联”
党员。二是丰富排查手段。各基层党组织与公安、社保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并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报纸等平台将失联党员基本信息,各单位负责党组织关系排查的负责同志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发布,让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实现资源共享、党员共查,形成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查找体系。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基层党组织建立了失联党员排查长效机制,对重点失联党员进行每周一排查,每月一上报,直至失联党员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对经查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进行每周跟踪回访,及时掌握其日常表现情况,确保不发生“再次失联”等情况。截止目前,
全市失联党员总数21名(其中经查找取得联系的15名,经查找仍然暂时无法取得联系的6名
“信息化”建设,建立失联党员的信息台账。一是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失联党员的群体结构分类登记造册,针对失联党员流动性强、联系难的特点,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做到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党员不离队、不掉队,一直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二是建立活动信息档案。对经查找取得联系的党员在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日常党性教育的同时,通过建立个人参加“三会一课”和缴纳党费等基础档案,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和履行义务能力。
防止党员失联工作机制
xx党支部防止党员失联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规范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联”党员存量、遏制增量,保证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一是要把党员培训作为党员评议的重要内容,明确每名党员培训学时。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提高党员培训的灵活度。通过请理论专家宣讲、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示范窗口现场观摩、微信党课集中研讨的方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夯实基层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内部管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等制度。三是建立党组织关系转接统一规范。建立统一的转接流程和转接手续。统一按照党员转接政策标准执行,不得推诿扯皮。四是优化失联党员排查和查找机制。每一季度集中进行一次专项排查,排查中重点关注建国前老党员、建国后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患大病党员的生活状况,以及党员有无违纪违法情况。
二、党员年审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每年年初安排开展一次党员信息审核更新工作,对党员的基本情况、隶属关系、工作变动、现实表现、参与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发挥作用等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党支部要根据自查情况对党员信息及时更新,分年度
建立党员花名册,签字盖章后上报隶属党委备案留存。
三、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制度。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利用电话、微信等形式,每季度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督促外出流动党员每季度主动与党组织联系,以适当方式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抓好四点
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抓好“四点”
张常明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形势下,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祁阳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如何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我认为,关键是要创新思想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严格党员管理。
一、抓住思想教育这个切入点,提高党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根本的是要从夯实党员思想基础、提高党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入手。因此,要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建立党员思想教育长效机制。从党员思想教育的长期实践看,建立党员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需要在“四性”上下功夫:一是把握规律性。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把握和自觉运用其内在规律。首先,要把握党员思想教育的根本是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贯穿于思想教育始终,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要把握党员思想教育的前提是完善学习制度。不但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学习组织、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而且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预告预学制度、督导述学制度、达标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学习管理制度,真正把制度建设作为党员思想教育的有力保障。再次,要把握党员思想教育的关键是优化学习载体。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讨论交流、学习竞赛、典型引路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充分调动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工作层面、不同居住地域的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内动力。二是增强针对性。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渐渐淡薄,脱离群众的风气有所抬头,为民办事没有激情。虽然是少数现象,但严重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党员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不断增强“为民”意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体现时代性。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培民、牛玉儒、宋鱼水等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富有时代精神的优秀党员学习,摆正同群众的关系。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辅导讲学、典型引学、讨论促学、上门送学等适合时代要求的有效措施用制度固定下来,并长期坚持下去。要充分利用体现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举办形势报告会、开设主题系列论坛等,增强党员思想教育的生机活力。四是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善于要把建立长效的思想教育机制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办法,形成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党员思想的新动向,努力形成激励党员经常接受教育、终身学习的新机制;要紧密结合永葆先进性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考试与考核、短期措施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积极寻求推进党员思想教育的新方式;要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根据党员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不断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拓展党员思想教育的新手段,从而使党员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常抓常新。
“五个一”机制:让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
“五个一”机制:让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
作者:李树成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第3期
为切实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乌海市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机制,实现了
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学习“不掉线”。
建立一本流动台账,实现流动实情动态掌握。各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都建立流动党员台账,详细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等。同时,各级党组织每年都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对党员台账进行定期更新,实现对流动党员实情的动
态掌握。
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实现党性教育适时进行。各党支部建立微信群、QQ群等通讯平台,实现
与流动党员的交流互动。同时,把沟通交流平台变为网上“党课”、网上“党校”、“空中”课堂等,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资源难问题,不断引导党员在流出地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这些交流平台,党组织可以适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状况、现实表现等。
发放一本流动证书,实现党员身份异地确认。流动证书是流动党员的“身份证”,详细记录
了流动党员情况。流动党员持流动证书到达流入地后,要主动与所在地党支部取得联系,积极参
加所在地党支部活动,按时缴纳党费,这大大节省了流入地党组织确认党员身份的时间,为流入地加强党员管理提供了方便。
形成一个联络制度,实现流动状态定期沟通。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各党支部都建立了流动
党员服务工作制度、联系制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方式、联系服务、流动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开展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确定定期联络员。联络员每月主动给流动党员打一次电话,询问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每逢重要活动都要与外出党员联系一次。凡对连续6个
建立党员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党员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共发窝乡委员会书记杨云彬
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依法治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管党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员集中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成功经验,又要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续探索和把握长效机制建设的规律,不断提高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科学化、长期化、规范化水平。谨结合发窝党建工作的实践,就建立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谈点粗浅见解。
一、发窝乡构建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状况、经验
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工作目标,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创新和完善制度为核心内容,建立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的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统揽全局,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 1 -
(一)发窝乡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状况
乡党委根据农村党员队伍、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状况,建立了以下基本制度体系。
1、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体系。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教育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认真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干考核制度、党员学习和汇报交流制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局防止党员失联长效机制
为防止党员失联,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我局特制定如下五项措施,力争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完善基层党员管理,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要把查找联系失联党员纳入党员教育管理日常工作。对没有取得联系的党员要继续查找,扩大查找范围,创新查找方式,加大查找力度,确保查找到位,最大限度减少失联党员。要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失联党员的查找力度,做到应查尽查。要为每位失联党员建立查找联系档案,认真记录失联情形、失联原因、失联时间、查找方式、联系过程等,做到“一人一档”,规范痕迹管理。
二是要严格工作程序。要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文件中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找到的失联党员要区分纳入管理(及时接转、补办保留党组织关系、延长预备期)、组织处置(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党籍管理(停止党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工作,进行全程纪实,认真记录每个环节、各个步骤的工作情况,完善工作档案,抓好规范管理。
三是要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中发现的党员档案缺失问题,要认真调查每位党员入党情况,严格核实党员身份,根据不同情况逐一妥善处理。要探索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和数据库,对失联
党员实行户籍化动态管理,做到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党员不离队、不掉队,永在党员队伍中。
四是要加强党员日常管理。要严肃组织关系接转纪律,严格执行回执制度,认真登记党员去向,对超期未给予回执的党员建立清单,及时与转入和转出党组织沟通联系,防止组织关系“挂空”,确保每名党员都能纳入党的一个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防止再次失联。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去向定期跟踪台账。
五是要加强教育培训。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强化党员义务、党员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党员意识。对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意识差的党员,要采取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其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
**县委**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