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考研《中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
考研《中医基础·经典原文》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说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的转输与散精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
1993-99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和互用关系】
1993-100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ji)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阳相互转化的含义
《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2004-7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阴中之阳】
2004-72以脏腑部分划分阴阳,则肾属:【阴中之阴】
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
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2010-1/2003-1/1997-1/1992-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约】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 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 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一、总论和阴阳学说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七章至第九章【圣
www.100xuexi.com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病因与发病
7.1 考纲要求
一、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 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 4.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二、发病 1.邪正与发病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3.发病的类型
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b.提出病因的“三部”分类法,《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
清湿则伤下。”
③东汉张机:发病途径分类法,指出:“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2)病因的分类
①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
及虫兽所伤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
②继发性病因:在疾病过程中,某些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
结果的,在另一阶段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产物可成为病因,如痰饮、瘀血、结石。
③医、药失当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为病因。
(3)中医对病因分类及沿革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
绪论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1.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
2.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3.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为生理病理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独特的医学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
形成标志:《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难经》--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整体观察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
考点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考点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
考点3.“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考点 4.感冒的治疗,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此属于同病异治。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此属于异病同治。
考点5.同病异治的实质是证异治异。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考点1.构成宇宙的本原是精气。
考点2.“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考点1.可用于区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火。
考点 2.以昼夜分阴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考点 3.以四季分阴阳,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之阴,冬天为阴中之阴。
考点4.体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有:
①“孤阴不生,独阳不生”
②“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③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
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考点5.阳虚日久导致阴气化生不足,反映的阴阳关系是互根互用。
考点 6.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的阴阳关系是阴阳互藏。
考点7.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阴消阳长。
考点8.阴阳的皆消皆长(如阴随阳消,阴随阳长等)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阴消的互为消长(如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等)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注:此考点为2020中医执医师所涉及考点。
考点9.“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中医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医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中医基础理论
1.1 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精气神等。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强调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经络气血理论是中医诊疗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经络”是人体内的通路,“气血”是人体内的物质基础。精气神理论强调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人体的精、气、神有密切的关系。
1.2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技术。望诊是通过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
嗽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切
诊是通过按压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1.3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方法。针灸是中医的重要
治疗手段,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使用针刺来治疗疾病;推拿是通过按摩、捏压等手法来治
疗疾病;中药治疗是通过中药的内服、外敷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1.4 中医预防学
中医预防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包括养生、预防、保健等内容。中医强调“先病后治”的
理念,提倡预防为主,保健为辅的治疗原则。养生是中医预防学的重要内容,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摄、起居调整、运动锻炼等方法。
二、中医病证学
2.1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包括内经六经、内经十四经、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内容。内经六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阐述了阴
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内容;内经十四经是基于六经而概括起来的内容,包括《金匮要略》、《内经》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热病论、伤寒论等内容。
【大学考试资料】-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中基知识点(1)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
④、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
6、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
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
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
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7、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
进的关系。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总结材料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总结
考点原文真题对比
天人合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人体
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2008-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
“春日浮”,则可见:【如鱼之游在波】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
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
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
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2005-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
因为:【人气始生,病气衰】
阴阳的基本
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
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001-73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是指:【水火】
2001-74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指:【左右】
阴阳的划分
昼为阳--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
夜为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
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2004-7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阴中之阳】
20考研倒计时42天??考前必记【中基】高频考点
20考研倒计时42天考前必记【中基】高频考点
考点八:中基藏象心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3次】
心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2.“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3.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4.生理功能:
(1)主血脉
①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②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2)主神志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5.心在志为喜——“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6.心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7.心在窍为舌(别称:舌为心之外候)
①心气通于舌。
②心血荣于舌。
③自手少阴之别系于舌本。
考点九:中基藏象三焦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1次】
三焦
1.'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六腑之三焦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
3.三焦为孤府:①最大。②无脏腑与其对应。
4.部位之三焦——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
①为升降出入之通道。
②主通行之气,经历五脏六腑。
③为气化的场所。
(2)运行水液。
5.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1)上焦:主气的宣发和升散——“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上焦特点概括为“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2)中焦:
①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
②化生血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
(第10楼)第一节五脏
(第11楼)第二节六腑
(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
(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17楼)第一节精
(第18楼)第二节气
(第19楼)第三节血
(第20楼)第四节津液
(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22楼)第五章经络
(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29楼)第六章体质
(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34楼)第七章病因
(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39楼)第八章病机
(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
(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
(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
(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第一部分:
一、病、证、症的概念:
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五体的阴阳属性:
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
(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七、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
补母和泻子。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