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国内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H I} _ J AN U HA M
201 0 — 201 4 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 ●
■ 文 / 王 欢 欢
摘要 :
让・ 鲍 德里亚 , 法国哲学家 、 社 会学 家 、 后现代理论家 , 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景为鲜明 、 著作最 为晦涩 、 创造 力最为丰富 的后现 代理 论家 。 鲍德 里亚的理论 9 ( ) 年代中期传人中国 , 对他 理论的研究 , 在国内刚刚起步 。 2 0 1 0至 2 { ) 1 4年有许 多篇关于鲍德里亚理论的文章
术、 生物技 术 、 网 络 电脑 技 术 的 突 破 性 发 展 , 使 人们 进 入 一 个 全 新 a  ̄ , t J , t
代。与此同时. 在思想理论 界, 解 构主 义等新的思潮深深触动 了各 网学 者, 进而引发 了思想理论 界的地震 。l 9 6 8年法困发生 了“ 五月革 命” 它 促使一 大批 战后法 阔学者放弃 了对政 l 冶、 意识 形态 的直接 关注 . 转而对 现代科学技 术和社会影响进行深 入的反思 很多思想家撰文论析 了 I 业时代 的终结 和一 个新的后 1 业时 代的到来 .指 出知识与信息成 为社 会的新 的组织原则 、福特 主义的大规模 生产与消费模 式已被一种新 的全 球 化 的 和 更 为灵 活 的 生 产 所 替 代 、
被发表 , 其中有 4 4 4 1 篇在 知网上能被检索到 , 就通过J A , G . 4 4 4 1 篇文章人手对近三年鲍德里亚的理论研究成果 做一 简要总结 。


鲍 济 结 构 展 开研 究
二战的结 柬后 . 西力 ’ 世 界进 入 J 一 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 信息技
马克思政 治经 济学指 商 品的使 用价值 是商 ^ ^ 价值 的物质承 担 荷. 鲍德 里亚在《 符 号政 治经济学 》 一 书中界定道“ 符 号政 治经济学 : 功能性( 客观的 目的性 , 与有 用性 问构) 的遮蔽之下 , 它构 建 J 种意指 关 系的模式 ,其 中所有罔绕 它的符 号都 逻辑的 u n r 算性 【 f 】 充当一 简单的要素 , 在符号交换价 值体系的框架中互相的指认 :” 刘维兰 ( t , - t 论鲍德里亚 的符号政 治经 济学批 判》 中指出鲍德里 亚把 马 克思政 治 经 济 学 全 面 推 向 符 号 .他 在 文 中 指 H { 政 治 经 济 学 的 核 心 概 念 经 发 , 了变化 . 世 界不再是商晶的世 界而足 变成了符号的 Ⅱ 上 界 物不 l = } i _ 作为商 品 仔在而是作为符 号而存在 . . 符号成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 成为 世界的主要 力量 他断言马克思 的政治经济学的恢心 已经 发生 r本质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综述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综述

已经从 生产型转为消 费型社会 , 了当今社会的 消费盛行状 态和符号化倾 向 , 了马克思以生产为基础的 确认 论证 经济交换时代 已经结束 , 其政治经济学批 判 已经过 时, 只有符号政 治经济 学批判 才能承担起 当代 社会 批判的重
任 。 主张用象征性 交换来消除整个符 号体 系, 为这样 才能解放全人 类。 他 认 其符号政治经济学理 论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但是也存在一些局 限性。
判》 的研究状况 。

位, 该书翔 实而全面地描述了鲍德 里亚前期的理论活动和
思想 , 成为后来 的鲍德里亚研 究者征 引的主要对象 。凯尔 纳 比较具体地分 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就是要寻求一种 新 的生活方式 ,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再 受到资本主义 的使 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控制 , 而是应该由所谓 的符号价值和 象征性交换来主导。凯尔纳认为 , 鲍德里亚这一思想是一 种幻觉 , 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由资本和生产决定 的社

国外的研究现状
会, 人们难以逃脱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 。关于鲍德里亚这

国外 的鲍 德里亚 研究至少 应该包括 英语部分 和法语 部分 , 在此只介绍其英语世界的状 况。鲍德里亚在英语世 界 的影响是从 2 O世纪 7 0年代后期开始的。1 7 , 9 5年 鲍德
思想是一种幻 觉 , 因为我们今天的社 会还是有资本和生
【 作者简 介】 婧( 92 )女 , 白 18 一 , 黑龙江木兰人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教师 , 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
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补充 , 在发展激进的语言理论方面作
南京大学张一 兵教授作 为 国内反对鲍 德里亚 的重要
出了独 特的尝试 , 其标题文字可称作结构主义的一种杰 出

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思想研究

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思想研究

绪论.……............….……..…..........…………….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 1、问题的提出….............…….…...….............….…….1 2、研究的意义......………….………...................………2 二、文献综述...…....……………………..…….………………3 l、关于鲍德罩亚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3 2、关于消费异化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5 三、研究方法和文本可能的创新....…......................….….……..7 1、研究方法...............……..........................…........7 2、可能的创新....……...…........….........................….7
Keywords:Baudrillard;consumer alienation;Marx
目录
摘要…...............….…….…………...……………1
Abstract.........................................................3
第二章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1 3
一、物的消费体系...…..........….....…......…...........………13 1、消费意识变化和消费主义盛行…….......…….....…….……..13 2、消费目的:消耗过剩产品,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4 3、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物化……...……................…..…….16

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教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我们需要广泛阅读教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文,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下面是一些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供大家参考。

1.《教育的艺术》作者:艾伦·德·波顿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通过对教育的艺术性的探讨,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作者从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入剖析了教师的角色和教育的实践过程,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

2.《教育学原理》作者:杜威杜威是教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教育学原理》是杜威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包括学习、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3.《教育心理学》作者:王铁崖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王铁崖教授的《教育心理学》是一本权威的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教材。

4.《教育研究方法》作者:刘红梅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对于开展教育学研究至关重要。

刘红梅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涵盖了教育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报告撰写等内容。

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

5.《教育学导论》作者:王振明《教育学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教育学的著作,作者王振明教授对教育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教育学教材,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6.《教育学研究导引》作者:周鸿杰教育学研究导引是一本针对教育学研究者编写的指导书,作者周鸿杰教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

景观社会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

景观社会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

249作者简介:刘雁霞,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通讯作者:王雪松,内蒙古工 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景观社会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刘雁霞 王雪松*(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景观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当今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关于景观社会理论的研究也随着理论本身在时代面前愈发生辉而变得的愈发富有生气。

为了使后继研究者可以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景观社会理论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景观社会 文献综述 资本主义批判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249-03居伊·恩斯特·德波,法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先锋实验电影大师、情景国际主义创始人以及后现代主义鼻祖。

如此诸多相异头衔背后,其实联结着相似点,那就是对现存时代的理性觉知与觉知后对不合理现状的人文控诉。

而最闪烁他批判性理性思考与人文依归的当属一经提出就令学界振聋发聩的景观社会理论。

这也就是为什么景观社会理论提出仅50年间,便得到了国内外各个学科领域的莫大关注:文艺界将它作为新时代文艺批评的新视角;情景主义学派将它尊为创始祖师的先锋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更是惊叹它在继承资本主义批判传统后敏锐地捕捉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鲍德里亚则沿着它的轨迹在抽象的符号表征中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

一、综述研究动态(1)研究时间分析。

国内对景观社会的研究时间较短,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自2000年以降到2014年之间兴起一阵“小众”研究热潮,至今关于景观社会理论的研究正朝着越来越深入多元的方向迈进。

(2)研究人物分析。

国内对景观社会的研究有王昭风、张一兵、仰海峰、梁虹等。

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景观社会理论解读,为景观社会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文献研究基础。

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研究

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研究

摘要相较于之前整个社会对生产的巨大关注,当下人们的视线更多地聚焦在消费的主题上。

随之而来的何时消费、怎样消费才能得到体验价值的最大化,这成为每一个人都面临的紧迫问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的问题引起了鲍曼的关注,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鲍曼构建了自己自己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

齐格蒙特•鲍曼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转变。

当社会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也进入新状态。

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消费成为一种再生产。

在消费层面,“消费主义”已经席卷世界。

消费者在市场和欲望的诱导下,快速的消耗商品,丢弃废物。

从生产层面上来看,人们在先前工作伦理的训诫下,以努力工作为荣,进入消费社会后,在消费美学的怂恿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成一场游戏,只追寻快乐至上。

这场取代基于消费对现代生活的操控,工作伦理渐渐失去原有的约束效力,消费成为了人们争相追求的目标。

不得不说,消费美学不仅带来了无处不在的危机,也使美学在商业化的催动下变得世俗。

但是,消费美学并没有丧失审美追求,其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艺术追求和价值理论。

鲍曼从“工作”和“消费”两个层面来审视消费社会。

整个消费社会对人们的控制受市场的作用呈现出一种“单景监狱”的方式;在消费美学与“单景监狱”的共同作用下,“新穷人”备受煎熬,他们作为生产的最底层,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无法逃脱被现代社会排斥甚至抛弃的命运。

最后,本文以批判的的态度对鲍曼的消费社会理论作出客观评析,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深度剖析了鲍曼对生产问题的忽视、以及其悲观的消费观。

同时,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下消费问题和消费者境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肯定了他对异化和流动的现代性理论的丰富、对消费者主体地位认识的深化。

结合我国的消费现状,鲍曼的消费伦理为分析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依凭。

关键词:齐格蒙特·鲍曼;消费社会;工作伦理;消费美学;体制与阶层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huge attention paid to production by the whole society, people’s attention is now more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consumption. When it comes to consumption and how to consume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experience, this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for everyone. Since the 1980s, the issues of consumer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auman. In addition t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revious people, Bowman has constructed his own criticism of consumer society.Zygmunt Bauman’s theory of consumer society reveals the great change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o the modern society. When the society changes from production type to consumption typ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lso enter a new state. Consumption creates power for production and becomes a kind of reproduction. At the consumption level, “consumerism” has swept the worl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ket and desire, consumers consume goods and discard wastes rapidly. In terms of production,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proud to work hard under the admonition of work ethics. After entering the consumer society, encouraged by the consumer aesthetics, people’s work and life like a game, without rules, only pursuing happiness. This replacement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consumption on modern life, and the work ethic gradually loses its original restraint effect. Consumption has become the goal people are striving for.It must be said that consumeraesthetics not only brought ubiquitous crisis, made aesthetics secular under the impetus of commercialization. However, consumer aesthetics has not lost its aesthetic pursuit, and it still adheres to its original artistic pursuit and value theory.Bauman examines the consumer society at two levels: “work”and “consumption”. The consumer society’s control of people is affected by the market and presents a “single-view prison”approach; the consumer aesthetics and “single-view” surveillance under the common action, the “new poor”suffers a lot. As the lowest level of production,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consumption power to escape the fate of being rejected or even abandoned by modern society.Finally,this paper makes an objective comment on Baumann’s theory of consumer society with a critical attitud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Bauman’s neglect of production and his pessimistic view of consumption.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ory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problem and consumer situation.Bauman enriches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and flow of modernity, and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status of consumer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umption in China, Bauman’s consumption ethics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henomena.KEY WORDS:Zygmunt Bauman; consumer society; work ethics; consumer aesthetics; system and class目录引言 (1)一选题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5)第一章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生成 (6)第一节资本与消费的全球化蔓延 (6)第二节思想理论基础 (7)一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 (8)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9)三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 (10)第二章欲望主导下的消费社会 (13)第一节消费社会的降临 (13)一消费社会的阶段界定 (13)二鲍曼与现代消费 (14)第二节欲望下的消费形态 (16)一市场和欲望的诱惑 (16)二追求时尚与快速更替 (17)三过度与废弃 (19)第三章消费美学与社会秩序 (21)第一节意识形态评判标准: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 (21)一工作伦理的约束 (21)二美学评判的世俗化生活 (22)第二节消费社会的美学批判 (23)一工作与消费的地位转换 (23)二声势渐弱的工作伦理与传统美学 (24)三消费美学的利弊分析 (26)第三节消费体制与阶层 (28)一从“全景监控”到“单景监狱”的监控 (28)二一种新的消费阶层——新穷人 (30)第四章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评析 (32)第一节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 (32)一消费决定论荒谬之处——对生产的忽视 (32)二过于悲观的消费理念 (34)第二节消费社会理论的理论意义 (35)一对异化和流动的现代性理论的丰富 (35)二对消费者主体地位认识的深化 (36)第三节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36)结语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3)引言一选题意义(一)理论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说,消费社会的批判理论是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批判中,我们不难看出,消费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第五章仿真、超真实、内爆----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一、鲍德里亚传播思想概述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他试图从历史和批判两方面来运动符号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等研究范式;他摒弃了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把传媒技术和人的最终迷失和堕落作为一对因果关系,因此被成为第一位反思型文化的思想家,为人们冷静地、理性地、重新审视新型文化提供了一条路线,但同时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又使他极易落入课题主义的陷阱中,成为悲观的媒介技术论者。

他的理论充满了对同一体系、总体化的拒斥,崇尚差异性,强调瞬间感的话语。

他的叙事体系缺少严密的理论论证、常常流于空洞的说教,而且行文时思想跳跃性强,文字怪诞;另外,对符号现象的分析室鲍德里亚的理论基点,符号结构体系支配着现实世界,拟像、仿真是符号结构支配的形式和手段,在后期,鲍德里亚甚至把符号结构用“全能符码”这一抽象概念描述。

鲍德里亚的这种做法是以一种总体性去取代另一种总体性,理论上的悖论存在于他所信奉的那种反总体化观念中。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谱系:早期的鲍德里亚著作《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灵感来自其老师亨利·列菲弗尓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成的可能性命题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

这使他处于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网络中。

这种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西方理论界在哲学、社会学方面发生的“语言学转向”。

鲍德里亚对巴特的借鉴集中于巴特关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分析。

巴特修正了符号理论:⑴从使用的目的性来定义物品,确定了物品的物质性;但一个物品时它的“功能”(本义)和“剩余物”(它的引申义)的结合;⑵要组成物品符号体系,要克服两个障碍:Ⅰ“自明性”难题----物品的物质性妨碍了在符号层次上区别物品的能指和所指。

巴特认为,“形式/主体”的区分是符号学的特殊用法,它帮助我们把所处理系统中实体的使用目的转移到一种符号系统中。

从“功能/符号”中可以看到社会无情的把使用的客体变成符号的过程;Ⅱ对物品的意义存在多种解读。

鲍德里亚“拟像理论”视野中的影像文本(练碧辉)

鲍德里亚“拟像理论”视野中的影像文本(练碧辉)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温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温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温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 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温州大学。
KEYWORDS: Baudrillard,theory of simulation, video text, entertainment text of TV, video text of advertisement, video text of internet
IV
目录
一、绪论 ···············································································1
关键词:鲍德里亚,拟像理论,影像文本,电视娱乐文本,广告影像文本, 网络影像文本
II
VIDEO TEXT WITHIN THE VISION OF BAUDRILLARD`S THEORY OF SIMULATION
ABSTRACT
Video text, in which the logic of consumption can be seen from A to Z, is now at a turning-point which goes from narration to spectacle, from reality to unreality. Study of video text is, however, mostly confined within field of art and technology. It is, yet, not enough that study video text with Simulation and summarize its characters. Facing Simulation and Super-reality of video, most of people can not correctly read even lose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for video. The video text is studied with theory under the context of consumption in this paper, analyzing some typical cases of video. Studying video text with Simulation has some obviously advantages: they explain u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video, especial at the time of post industrialization. From reflecting social reality as a carrier to reconstruct the unreality, operation of video text in the environment of unreality becomes more successful. Video text abandons its original holy sprits and cultural essence and cooperates with commercial consumption behind it. Meanwhile, a great deal of Simulations without original version and real meaning helps it. So, only many unreal pictures structured by videos can be seen. When we watch programs of TV news with a lot of “real” pictures, which makes you believe that things in TV is true. These pictures composed by separate images only provide us some superficial experience and any group of them can create new meanings, and every image arouses more images. These are all the video simulation’s outer characters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中)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中)

项重要而艰巨的任 务。I 4 何立胜 、王萌 比较 了马克思
与罗默 的剥削理论范式。在他们看来 ,罗默把 马克思 的剥削概念进行了拓展 ,认为剥削的存 在始终是 以财
西方生态学 马克思 主义 生态政 治哲学的突 出特 点 , 在
于它是 以历 史唯物 主义为理论基 础, 通过分析 当代西 方生态危机产生 的社会制度根源 , 图整 提 环境道德价值观建构 为主要 内容 的生态 政治战略, 形 成 了 以实现 社会 正义和人 的 自由全面 发展 为核 心 的 生态社会主义理想 。l J
维普资讯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 ( 中)
彭冰 冰 王柏 霞 何 羽
( 国人 民大 学 马克 思主义 学 院 ,北 京 1 0 7 ) 中 0 82
[ 摘
要]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对 当代 国外马克思主义 、西方 “ 马克思学” 、后马克思主义进行
实现具 有历史必然性 ,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 自我否定 的
结果 , 它现今就 已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中并仍在继续 发展 。l 2 】 他还就如 何推进 当前我 国国外马克思主义 的
研 究发表 了 自己的意见 ,认 为必须 解决 以下 三个 问 题 :~要把研究重心转 向对 英美马克 思主义 的研究 ; 二要超越 哲学 , 也即应把 当代英美 马克思主义超 出哲 学领域 的理论也纳入我们 的研 究范 围; 三是关注英美 马克思主义 中的 “ 正统 ” ,指 的是坚持 从马克思主义 基本 原理 出发去研究各种现 实 问题 的理论 , 重要代表 人物 有哈维 、奥尔曼、贾格 尔、布伦纳 、詹姆逊 、伊
学马 克思主义 作 了全面的考察 。 她指 出,生态学 马克
思主义在本 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 等层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与物质基础。

在此之前,传统美学多指向高雅艺术,把审美与生活截然对立开来,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拨。

伴随国内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理论被更多地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

在对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语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国内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和两派观点,探讨该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及其接受。

第一阶段集中于阐述理论的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语境等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学者多元视角下的研究趋势,探讨对当下消费社会和审美畸形问题的深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综述一、绪论“日常审美化”提出之前,审美活动大多以高雅艺术为对象,关注美的本质。

传统的美学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忽视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艺术当做美学的对象,确立美学的鲍姆嘉通认为美是艺术的理论,他们都主张拉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与之相对,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主张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结合。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尼采到先锋派,从布尔迪厄到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正式形成的飞跃,表现出审美与生活的辩证统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

受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征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消解,日常生活与审美不再对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高雅艺术不得不走向大众,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审美活动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费瑟斯通199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纵观以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即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阐释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本土话语;其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优劣问题,学者从消费文化、科技革命等角度探讨该现象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文艺学边界的冲击及影响展开讨论。

Z世代亚文化消费的逻辑

Z世代亚文化消费的逻辑

Z世代亚文化消费的逻辑作者:***来源:《现代青年》2022年第01期在丰裕社会成长起来的Z世代青少年,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受互联网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影响,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迁。

对于Z世代来说,各种亚文化消费,包括二次元、虚拟偶像、盲盒、模玩手办、网游等等,是实现情感慰藉、社会联结、自我实现、群体身份认同等功能的重要方式。

Z世代是被规训、被诱使的脆弱的消费者。

他们希望在亚文化所创建的世界中寻找快乐和自我实现感,潜意识中是对现实社会主导文化权力系统的一种逃避和反抗。

但是,当他们进入亚文化圈层后,他们必须屈服于另一套权力系统,而这套权力系统的主导权把握在背后制定游戏规则的资本手中。

Z世代即Generation Z,是对应于X世代、Y世代而言,X世代来源于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的同名小说《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Y世代指千禧一代,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

作为丰裕社会成长起来的Z世代,他们的消费不再限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注重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追求独特的品味和风格,寻求更多的刺激和体验,他们对于个体的精神追求有着更高的期待。

在李春玲看来,价值观念的变迁是导致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生活日渐富裕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年一代更注重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体验[1]。

Z世代热衷于各种亚文化消费,包括二次元、虚拟偶像、盲盒、模玩手办、网游等等,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消费力。

譬如泡泡玛特于2020年12月赴港上市,成为第一个以盲盒起家的上市潮玩公司,市值达千亿港元。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人们消费的不是物质,而是物质背后的符号[2]。

而亚文化消费直接消费的就是符号,甚至是符号的符号,他们不依托于实际物质而存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皮肤、装备,手办中的动漫IP角色,都是对虚拟物的再虚拟。

符号消费也就意味着消费从物品层次进入到精神层次,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标新立异、炫耀等目的。

关于遗产原真性的研究综述

关于遗产原真性的研究综述

关于遗产原真性的研究综述作者:娄甜田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3期内容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遗产原真性逐渐成为旅游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国外关于遗产原真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原真性。

而国内则主要偏重微观方面。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希望对今后遗产原真性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遗产原真性;研究综述随着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开始兴盛,遗产原真性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内容。

原真性最初来自希腊语,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

旅游业中的原真性研究缘起于西方社会学家着眼于旅游业给地方文化带来的冲击。

1973 年,麦肯莱尔在《舞台的原真性》一文中首次将原真性这一概念引入旅游研究中,此后对原真性的讨论成为研究热点。

三、遗产原真性国内外硏究综述(一)国外遗产原真性研究综述通过对西方学者对“原真性”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其在理论层面研究内容较多。

一般来说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原真性。

1. 客观主义原真性所谓客观主义原真性,即主要从专家的客观标准角度看待旅游吸引物的原真性,其中代表学者为柏斯汀和麦肯莱尔。

柏斯汀认同古代的精英旅游,他认为旅游应坚持原初的真实,他认为现代的游客只是一群喜欢在安全的环境下体验一种陌生感觉的文化看客。

麦肯莱尔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生活的不真实。

麦肯莱尔提出“舞台的原真性”理论,而旅游业却只提供给游客的只是一种舞台假相。

可见,麦克莱尔对于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带有悲观色彩。

2. 建构主义原真性建构的遗产原真性观点的出现是由于学者们的关注焦点逐渐向旅游者主观体验过渡而发展出的。

在科恩率先提出的“舞台猜疑”模式中,他指出了旅游客体的真实与旅游者主观感知“客体是否真实”之间的根本区别。

赛拉蒙通过对具有墨西哥特色的乡村旅舍的调研,指出真实的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建构主义者将原真性认为是社会对可观测到的事物构建的解释,比之客观主义原真性更多了一些思辨的成分,进一步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视角。

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

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

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7-2007.3), “一个在后来反对符号统治但又用符号进行写作的人。

”[1]5其早期符号消费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化和扩展了马克思消费思想,同时为现代人更深刻地了解消费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理论源起来说,每种理论都有它出现的理由,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亦不例外,本文就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做一综述。

标签: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巴特;符号学一、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就思想渊源和发展的脉络来看,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产生影响的首先应推其导师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是法国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较早将马克思主义引入法国的人。

“他是西方绝无仅有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家。

”[2]389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列斐伏尔正在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第三卷写作,1967年完成了其核心部分《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影响了早年鲍德里亚的写作。

[1]39出版于1968的鲍德里亚的《物体系》正是在列斐伏尔的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

鲍德里亚自己也曾说,列斐伏尔对自己帮了很多忙,他在大学和其他地方教了自己很多。

虽然鲍德里亚并不认为自己是列斐伏尔的门生,[3]267但列斐伏尔和鲍德里亚的理论联系是无法消除的。

正如林志明先生所认为的二人间“亦难以脱离师生间的问题性关系”,《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所开启的计划,正是鲍德里亚“日后发展的主题”。

[3]235列斐伏尔认为:“哲学不能被当作栅栏,也不能为了提升世界和为了区别浅薄与严肃时,将存在、深度和本质孤立在一边,而将事情、外表和显现孤立于另一边。

”[1]40-41在今天,必须意识到日常生活变成了哲学的客体,如果真想保持哲学的理想特征,就必须深入到日常生活批判中。

他是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理解和重新解释来引申出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

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观点的比较

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观点的比较

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观点的比较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并与鲍德里亚的观点进行比较,以期在媒介理论的发展脉络中,对两者的理论贡献进行梳理和评价。

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他的“内爆”理论在媒介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鲍德里亚作为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与麦克卢汉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对比两者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媒介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This article aims to deeply explore McLuhan's theory of "implosion" and compare it with Baudrillard's viewpoint, in order to sort out and evaluate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two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heory. As a famous media theorist of the 20th century, McLuhan's theory of "implosion"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in the field of media research.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postmodern theory, Baudrillard's views have certain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with McLuhan.By comparing the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f the two, we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logic of media theory.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其定义、内涵以及在媒介理论中的地位。

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一、概述在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引人深思的课题。

随着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变迁,欲望在后现代语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探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内涵、演变和影响。

我们将回顾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关于欲望的研究,包括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以及福柯的权力与知识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后现代社会欲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分析框架。

我们将探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演变过程。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欲望逐渐从个体的内在需求转变为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

我们将分析消费主义、媒体文化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对欲望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欲望体验和表达方式。

我们将讨论后现代社会欲望问题所引发的伦理和政治争议。

一方面,欲望的解放和多元化为个体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另一方面,欲望的过度膨胀和商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尊重个体欲望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后现代社会欲望问题的系统研究,深化我们对当代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欲望问题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我们逐渐步入了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以多元化、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为显著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欲望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后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人们对于欲望的理解和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后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欲望的满足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驱动力。

研究欲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欲望是个体需求和动机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反映。

通过对欲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出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关系、身份认同以及价值观念等问题。

欲望问题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过度膨胀和扭曲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

鲍德里亚仿真理论解构当代文化表达手段

鲍德里亚仿真理论解构当代文化表达手段

鲍德里亚仿真理论解构当代文化表达手段当代社会中,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媒体和表达手段所包围,例如电视、电影、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这些形式被用来展示现实和传达信息。

然而,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却提出了一种深入研究这些媒体表达手段的视角——仿真理论。

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仿真”的时代,真实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他认为,当代文化表达手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反映现实的工具,而是创造了一个扭曲的、虚幻的现实。

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中,我们不再能够准确区分真实和虚假。

首先,鲍德里亚指出,媒体表达手段通过模拟和再现现实,创造了一个超越实际经验的虚拟世界。

例如,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而是经过摄影、剧本和特效处理的产物。

这些媒体表达手段通过刻意构建的场景和角色,制造了一种人们期望体验的虚拟现实。

然而,这种虚拟现实却可能使人们失去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感知。

其次,仿真理论还揭示了当代文化表达手段在传递信息时所带来的问题。

鲍德里亚认为,媒体表达手段不仅仅是中立的传递工具,而是扭曲和改变信息的媒介。

当代媒体常常将信息片段化、夸张化、刻意制造争议和娱乐效果,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不是真实地呈现事实。

这样的媒体策略可能导致观众被愚弄和误导,无法真正理解真相。

另外,鲍德里亚还认为,当代社会中的文化表达手段通过消费主义的力量来统治人们的欲望和行为。

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在当代社会中,我们通过购买和消费来满足自我认同、身份认同和社交认同等需求。

而这种通过消费来表达自我的方式,使人们逐渐陷入消费主义的幻象之中,从而把现实变成了一个永恒的市场。

在鲍德里亚看来,这种消费主义的力量使得当代文化表达手段成为了塑造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广告、商业营销和娱乐产业的兴盛,迫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产品和娱乐,而不是真正思考和探索现实世界的本质。

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当代文化表达手段越来越偏离真实,而更倾向于创造和维持虚拟的乌托邦。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国内鲍德里亚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各个领域均有涉猎。

除了上文提到的哲学、社会学外,甚至在艺术领域他也有所建树。

鲍德里亚一生写了很多著作,其中又以《物理系》、《消费社会》等著作为大众所熟知。

就目前出版的资料来看,国内对他的研究总体状况是专著少,论文多。

研究专著有:仰海峰的《走向后马克思主义: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一早期鲍德里亚思想文本学解读》、伍庆的《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以及夏宝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读》等。

除专著以外更多的还是一些发表于各学术期刊中的一些研究论文,其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后现代理论等思想方面。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们对于鲍德里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哲学界很多学者把对鲍德里亚《物体系》的研究纳入到对其早期思想的研宄中,在研宄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过程中阐述对《物体系》的理解。

国内学界的一些学者把鲍德里亚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一一早期、中期和晚期,仰海峰在《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认为: "鲍德里亚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之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展开对消费社会的枇判分析,……;第二阶段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思潮,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第三阶段是同一切现有思潮决裂”气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夏莹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并非终止于1976年,因为在进入80年代,甚至接近90年代之后的一些著作中,如《诱惑》、《拟像与仿真》都还同样具有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应当说,这些都还应归属于其早期思想”《物体系》属于鲍德里亚的早期作品,学者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探讨鲍德里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国内学界对鲍德里亚早期思想是否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支持者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传统之下,代表学者有: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夏董《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孔明安《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究》、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高亚春《符号与象征一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等等。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摘要:让・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创造力最为丰富的后现代理论家。

鲍德里亚的理论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对他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

2010至2014年有许多篇关于鲍德里亚理论的文章被发表,其中有4441篇在知网上能被检索到,就通过从这4441篇文章入手对近三年鲍德里亚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一简要总结。

关键词: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一、鲍德里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战的结束后,西方世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电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在思想理论界,解构主义等新的思潮深深触动了各国学者,进而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地震。

1968年法国发生了“五月革命”它促使一大批战后法国学者放弃了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直接关注,转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的反思。

很多思想家撰文论析了工业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指出知识与信息成为社会的新的组织原则。

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模式已被一种新型的全球化的和更为灵活的生产所替代。

二、关于鲍德里亚其人让・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生于1929年,他在巴黎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从1968年出版《物体系》开始,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法国知识分子。

三、鲍德里亚的主要理论学界普遍认为鲍德里亚的理论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

主要作品有《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鲍德里亚的现代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变到后马克思思潮。

这段时间他也被人称为其社会思想成型时期。

在这一阶段,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成为后现代的理论先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德里亚国内研究综述
【摘要】鲍德里亚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旗帜最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理论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已开展了十余年。

本文即是中国学界对鲍氏理论的接受情况的一个简要概述。

【关键词】鲍德里亚后现代马克思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又译作波德里亚、博德里亚,港台多译为布希亚),法国著名思想家,也是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理论家,他用极端的“仿真”理论从消费、信息、传媒和技术的角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由“拟像、符码和超真实”所组成的后现代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作品被广泛译介到英语世界,迅速确立其“后现代理论精神导师”之地位。

鲍德里亚一生著作颇丰,发表了20多本著作和200多篇论文,对媒介和消费社会进行激进的批判,积极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评论范围涵盖了西方当代社会所有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现象,包括:《物体系》(1968)、《消费社会》(1970)、《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1972)、《生产之镜》(1973)、《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忘掉福柯》(1977)、《在沉默的大多数的阴影中》(1978)、《论诱惑》(1979)、《拟像与仿真》(1981)、《致命的策略》(1983)、《冷酷的回忆》(1987)、《恶的透明性》(1990)、《完美的罪行》(1995)等。

从鲍德里亚著述的中文翻译情况以及目前出版的研究鲍德里亚的著作或论文来看,中国学术界对鲍德里亚的研究还略显薄弱和滞后。

迄今为止,翻译成中文的鲍德里亚著作仅有五部:《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物体系》(林志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版)《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版),在罗钢、王中忱主编的《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版)中翻译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章节,还有很多极具学术厚度的著作和论文未被译介且知者寥寥。

人们开始注意到鲍德里亚,是在阅读哈桑、杰姆逊等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著作时,发现这个法国人的名字被诸位后现代主义大师反复提到。

一直到1994年王岳川在发表于《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的《传媒与沟通:对后现代文化交流的透视》一文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鲍德里亚才得以正式进军中国学者的研究领域。

该文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概述了丹尼尔·贝尔、杰姆逊、查尔斯·纽曼、伊格尔顿、阿多诺等人对传媒在后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但作者认为这些大师的论述并不全面,未彻底进入传媒的社会文化层面的纵深分析,因此在第二部分作者集中篇幅介绍了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1999年王岳川在为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撰写”后现代主义”一章时,又把这部分内容几乎原封不动地挪入其中,
小节标题为“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在王岳川本人的其他描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著作或论文中也始终保持着对鲍德里亚理论的介绍。

继王岳川之后,1996年,盛宁连续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介绍鲍德里亚的文章:《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解剖学》和《危险的让·鲍德里亚》,并对鲍德里亚的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这是笔者能够查找到的国内最早的专题论述鲍德里亚的两篇文章。

1999年季桂保以《鲍德里亚后现代思想述评》为题所作的博士论文,介绍了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符号政治经济学和后现代文化批判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是国内第一篇对鲍德里亚进行专门研究的博士论文。

此外季桂保还发表了《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述评》、《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观》等研究文章。

2000年,佘碧平出版的《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一书以“鲍德里亚尔的后现代主义”为第六章标题,向读者概括和描述了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

2002年,俞吾金出版《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第八章标题为“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的牧师”,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象征交换理论以及鲍德里亚后期的后现代性形象进行了阐释。

石义彬2003年出版的《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西方传播思想研究》一书的第五章一仿真、超真实和内爆为关键词勾勒了鲍德里亚的传播思想和理论图景。

夏光2003年出版的《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一书的第五章为“博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模仿”,除了对鲍德里亚的早期著作《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做比较深刻的分析外,还谈到了鲍德里亚后期著作《恶的透明性》和《美国》中反复出现的“仿真”(simulation)和“诱惑”(seduction)两个概念。

2004年出版的金元浦主编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收录了王岳川的论文“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理论”。

2004年出版的曾耀农的《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介绍了鲍德里亚的影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此外,2004年出版的蒋原伦所著《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以及2005年出版的高宣扬所著《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均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保留了一席之地。

中国学术界对鲍德里亚的研究仅短短十余年,以2000年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早期进行鲍德里亚研究的多是文艺批评界的学者,此期发表的论文也以书评介绍性的文章居多,如盛宁《危险的让·鲍德里亚》、王岳川《传媒与沟通:对后现代文化交流的透视》、季桂保《让·鲍德里亚大众传媒理论述评》等。

2000年以后,更多的运用鲍氏理论对中国文化现实进行批评研究的论文开始涌现。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拟像”、“仿真”、“象征社会”等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也成为解读当代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理论资源。

在中国学者对鲍德里亚的接受过程中,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1.中国学者对鲍德里亚的接受与他的理论发展顺序并不吻合,是从晚期的“仿真与拟像”开始,再到早期的“消费社会”,暗含了一种时空错乱的特点。

2.在对鲍德里亚的理解中,中国学者往往过于关注鲍德里亚前后期的变化,即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变化。

这种观点一方面来源于西方思想界确实存在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性更迭,另一方面也直接来源于西方学者,如斯特、斯蒂文森合凯尔纳等人对鲍德里亚的解读。

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对鲍德里亚的理解其实就是西方学者的观点。

在《冷酷的回忆》(1991-1995)中,让·鲍德里亚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20岁是玄想家(pataphysician);30岁是境遇主义者(situationnist);40岁是乌托邦主义者;50岁横越各界面;60岁则搞病毒和转喻。

”这种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也给我们的深入
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

参考文献:
[1]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
[2]Jean Baudrillard. Cool Memories II.Duke Univerisity Press,1996: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