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原点推广高效课堂
下沉一线,回归课堂活动方案
下沉一线,回归课堂活动方案下沉一线,回归课堂活动方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打拼,这也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加剧,尤其是一线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下沉一线,回归课堂的活动方案。
一、方案介绍活动内容:在各个一线城市周边地区举办回归课堂的活动,通过对知名高校、企业和组织的邀请,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活动形式:邀请名校院士、企业精英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公益课程,为当地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同时,也可以邀请知名企业、高校和组织开办线上教育课程,拓宽当地学生的认知视野。
活动对象:以较为落后地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也欢迎广大教师、家长和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共建优质教育环境。
二、方案实施1.筹备工作活动方案策划: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并对教育资源和社会组织进行筛选和邀请。
活动宣传:通过各大新闻平台和社交媒体宣传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参与进来。
2.活动实施公益课堂:邀请名校院士、企业精英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公益课程,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优质学习资源和机会。
线上教育课程:邀请高校、企业和组织代表,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办线上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3.活动总结定期组织总结会,汇总活动成果和颁发证书,同时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方案预期效果本次活动旨在为下沉一线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邀请名校院士、企业精英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公益课程和线上教育课程,为当地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拓宽认知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同时,活动也将促进人才流动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竞争力。
预计在短期内,该方案可以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1.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帮助当地教育机构建立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回到教育的原点看“高效课堂”——基于省庄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专
回到教 育 的原 点看 “ 高效 课 :’ 凿’ j =
基于省庄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 张志 勇
就 这 几年 , 为基 础教 育 管 理 者 , 我 非常 高 兴 的 老师 传授 知识 的方 法技 巧 丰富 了 , 算得 上 是一 堂高 作 令 是, 我省既 有在 全 国产 生 广泛影 响 的农 村教 育改 革 典 效 的语 文课? 的确值 得 我们做 实事 求是 地 反思 。” 这 透 过这 位 高 中老 师 的 反思 , 们 不得 不 说 , 效 我 高 树 津县 北 宋 一 中这 样 一批 农 村初 中课 堂教 学 改 革 的新 课堂 必须 走 出知识本 位 的窠 臼 , 立全人 教 育 的高效 典型。 省庄 二中 的课堂 教学改 革 , 到底 就是让 小先 生 课 堂 观 。 说 主宰课堂 ; 宋一 中的改革名 为“ 北 零作业 下的课 堂教学 ( 引发 学生 学 习兴 趣 的课 堂是 高效课 堂 一)
由此 , 于 中小学 高效课 堂 的探索 、 究 与交 流 , 关 研
一
讲 。真 正 的高效 能带 动起 每 一位 同学 的兴 趣 , 每 一 使
时成 为 “ 学 ” 似 乎 谈 课堂 教 学 改 革 必谈 “ 显 , 高效 课 位 同学 都 学有 所 获 ,还 要 注 意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的 需 堂 ”但 人们对 于“ 。 高效课 堂 ” 的认 识 , 从理论 到实践 , 说 要 。刚上课 的 1 0分钟 , 段 时间很 重 要 , 尽量 通过 这 要 的与做 的 , 从校长 、 教师 到学生 , 说各话 。我对 “ 各 高效 事 例 弓 发学 生 的 兴趣 , 兴趣 了 , 习效 率 自然 就 上 1 有 学 课堂 ” 了一 些调 查和思考 。这里 , 做 既有老 师和学 生的 去 了 。 观点 , 也有我对 省庄二 中教 学改革 经验 的认 识 。 面对 现 实 中那 么 多死 气沉 沉 、 有时 沉寂 得让 人发
“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
“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高效课堂”关键词语解释一、高效课堂的解释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训练量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想学、肯学、能学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二、高效课堂的途径1、核心:自主、合作、探究2、技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3、技巧:小组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4、对学生的要求: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5、抓手:导学案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1、时间划分:10(10分钟交流)+30(30分钟展示)+5(5分钟测评)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四、课堂要求1、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2、严禁教师越俎代庖3、必须当堂达标测评五、高效课堂的评价1、由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1)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2)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2、学生“三看”: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是100%参与,还是少数人参与,力避“精英式”现象,尽可能向弱势群体倾斜。
2)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
3)学生的预习笔记3、教师“四看”:1)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3)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4)教师的备课情况。
六、高效课堂的要求1、文本发掘:1)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2)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3)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堂形式:1)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2)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声情并茂,动人;3)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4)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5)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学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5篇
学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5篇学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我怀着一颗探求的心听取了高效课堂的老师来我镇指导的教学课。
通过两天听报告参加观摩课。
让我领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
一、高效课堂教学给我的印象(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而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
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
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
当然老师在课前会提出要求,如展示时学生必须脱离课本。
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在两面都是黑板的教室里,找不到老师的影子,老师只是在“不启,不懂,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
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
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
”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这种做法,那么在学生们离开了这所学校后,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回归教育本真 做好“三篇文章”
回归教育本真做好“三篇文章”作者:王池元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8期教育其实很简单,但现在各种各样的思潮让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源,而一味形而上地讨论教育的改革。
我认为当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回归本源,以初始的生命精神去激活现代人的创造激情与智慧,重建现代教育与生活的沛然生气。
本文试着以湖南省攸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去回答教育的本真,以期抛砖引玉。
一、咬紧目标不放松,做好“细节”文章教育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细节。
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实细节,盯住目标严抓细管是学校必做的功课。
(1)细化奋斗目标。
每所学校高三都有奋斗目标,我校也不例外。
我们要求学生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既要有高考的总分和录取院校的目标,又要有单科成绩的目标;既要有终极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
要求老师心中有明确的培优辅差对象与目标,分类帮扶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细抓教学质量。
抓质量首先要抓课堂。
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我校制订了《攸县一中高效课堂条例》,大力推行“三五”课堂模式。
“三”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旨。
“五”指的是课堂操作五个环节:学、展、点、练、延。
在时间上精打细算,什么时候练什么,怎么练,用多长时间练,都要丝丝入扣,无缝对接;在规划上切实周密,细化到课时,以确保工作忙而不乱;在过程上精雕细刻,备、讲、批、辅、考、评各个流程都要求教师严谨细致,力求事半功倍。
认真研究训练题,做到“四精”(精选、精编、精讲、精练);认真评析试卷,做到“四必”(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确保目标实现过程的优化高效。
(3)细心关爱学生。
为了改善高三的学习条件,优化生活环境,全校上下为高三学生的学、吃、睡等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
从教室水电维修、宿舍杀蚊灭蟑、食堂伙食供应,到午休静校制度的执行。
暑假期间因为不能集中补课,高三老师每天与学生通电话,通过电话指导学生学习。
高效课堂:回归教育的原点——一位普通小学校长对教育理想的追寻
先 提升 高效 课 堂教学 的行 动理 念 。
1高 效 课 堂 的 一 个 基 本 点 : 切 为 了 学 生 的 . 一
可持 续发展
提 高 教 师 的 教 育 教 学 素 养 , 规 范 和 优 化 教 师 的
教 育 教 学 行 为 ,更 有 效 地 促 进 教 师 的专 业 化 发
展 , 时 优 化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及 方 法 . 正 减 轻 同 真
学生课业负担 , 最大程 度上开发学生潜 能 , 在 发 展 学 生 个 性 , 学 生 得 到 全 面 、 谐 、 康 、 续 使 和 健 持 的发展 。 提 升 高 效 课 堂 教 学 的 行 动 理 念 — — 关 注
高 效 课 堂 教 学 是 兼 顾 知 识 的 探 索 、 感 的 交 情
基 本 策 略 , 善 评 价 体 系 。 高 效 课 堂教 学 回 到 教 育 的 原 点 , 动 了教 师 的 专 业 成 长 , 进 了 学 生 的 完 推 促
可持 续 发展 。 关 键 词 : 效 课 堂 ; 育 原 点 ; 育 理 想 高 教 教
中图分 类号 : 2 文 献标 志码 : G4 A
1 2
1 衩 哥 荩 乜
高效课堂 : 回归教育的原点
一
位普通 小学校长对教育 理想 的追 寻
张 力 勇
摘 要 : 效 课 堂 教 学 是 一 种 现 代 教 学理 念 , 是 一 种 教 育 理 想 。 本 文 主 要 论 述 一 位 普 通 小 学 校 高 也 长 在 高 效 课 堂教 学 这 方 沃 土 上 的 追 寻 与 探 索 : 升 行 动 理 念 , 构 目标 体 系 , 成 基 本 范 式 , 炼 提 架 形 提
校长领导教学要回到课堂原点
长奖” 。
出 了“ 深化 课 程改 革 、 推 进 教 育 创
新、 打造实验品牌” 的发展思路和 以 “ 精 进” 为 核 心 理 念 的 学 校 文 化 。 十 几年来 , 学 校 在 这 些 目标 的指 引 下 , 不 断 创 新 管理 、 创新教学 , 提 升教 育 理 念和 办学 品位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成 效 。事 实证 明 , 校 长 对 学 校 发 展 的 展望 、 对教育创新 的坚守 , 是 促 进 学 校 发展 、 持 久 引 领 学 校 教 学 变 革 的
动力 。
境, 鼓 励 教 师 主 动 参 与 各 项 教 学 活
动 , 并 通 过 自身 的 教 学 示 范 、 指导 , 来 引领 教师改 进教 学方式 , 促 进 专 业发展 , 顺 利实 现 教 育 目标 。 上 述 涵 义 指 明 了校 长 领 导 教 学
引 塞
的基本 方 向和主要 任务 , 这 些 目标
课 堂变革 , 并 以 此 为 核 心 推 动 学 校 的整 体 改 革 。
本 范式 , 引导教师探索创新 , 更 是 一 种 精 神 力量 , 鼓 舞 教 师 同心 同行 。
研 究课 堂 , 努 力构 筑教 学文 化 校 长领导 教学 , 在 于 率 先 沉 潜
今天, “ 结构尝试 ” 教 学 法 日趋 成 熟 ,
际, 具 备 与 课 程 和 教 学 相 关 的知 识 、
技能 , 在 学 校 工 作 中 积 极 致 力 于 构
2012年《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要目
2012年《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要目视点江苏基础教育需要四大精彩“转身”胡金波(1∶1)学习先进典型,争创师德先锋沈健(2∶1)“有效”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胡金平(3∶1)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地方资源杨小微(4∶1)教师当为学师马斌(5∶1)做整个的校长王铁军(6∶1)教育家的路,人不多的路孙孔懿((7-8∶1)教师:不凡的职业、不惑的专业、不朽的事业杨小微(9∶1)回到学校本身李庆明(10∶1)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孙孔懿(11∶1)管理之道:大智闲闲成尚荣(12∶1)独家策划文化主张与学校气质张俊平等(1∶6)今天,“学李”学什么?张俊平等(2∶12)江苏教育“这五年”张俊平等(6∶14)班级文化与学生发展张俊平等(9∶10)洪泽: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江苏省洪泽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略张俊平等(10∶15)大规模学校管理难题求解张俊平等(11∶10)社团建设与学生发展张俊平等(12∶6)独家报道最美的乡村教师蒋保华等(2∶25)向着幸福出发——江苏省泰州市“三进”教育解读孙其华等(3∶8)文化:学校生长的第一力量——江苏省宜兴市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解读张俊平等(4∶11)向课堂致敬——江苏省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透视张俊平等(5∶6)特稿·高层吹风创新高中教育模式奠基创新人才培养胡金波(2∶6)课改实践是课改成效的最好试金石胡金波(2∶6)教研必须先行胡金波(4∶6)“学不可以已”胡金波(5∶17)深化改革,提高质量——2012年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沈健(6∶6)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胡金波(6∶9)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发展全面建设高品质的普通高中教育沈健(10∶6)适应转型自觉转轨主动转变——四谈“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胡金波(10∶10)·特稿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胡金波(9∶6)树立协同创新观念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尤学贵(10∶24)深切缅怀人民教育家吴天石沈健(11∶6)“德育”为先先在“育德”胡金波(11∶8)·区域教育坚守基础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凌华余(1∶21)完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黄树生(3∶22)高效课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兴奋剂”许明(10∶26)回到教育的原点——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韩金山(11∶28)让播种幸福的人幸福起来易善平(11∶31)构建教师区域高位均衡发展的立体网络孟静卫(11∶32)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快速发展王红红(12∶22)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载体,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杨长万(12∶24)暑期合刊“教师的人生情怀”系列专辑是情结,也是纠结张俊平(7-8∶6)·走向教育家走进生命的学校秦晓华(7-8∶8)化成天下: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自觉成锦平(7-8∶12)向着“全人教育”出发王生(7-8∶16)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关于金陵中学办学理念的思考与践行邹正(7-8∶20)用隐形的翅膀飞翔潘晓芙(7-8∶25)行走在普爱教育的大道上李宏伟(7-8∶29)着力于学校发展战略思维蒋建华(7-8∶34)教育服务: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张元贵(7-8∶39)共同发展共享成功王兆平(7-8∶43)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陈向阳(7-8∶47)情智教育:我的办学主张与追求孙双金(7-8∶51)在引领中成长杨金林(7-8∶55)追求幸福的教育戴铜(7-8∶60)创造有意义的学校生活薄俊生(7-8∶64)行进在“生命关怀”的教育之路上李伟平(7-8∶69)走向自由教育芮火才(7-8∶73)校长走向教育家:教育家办学的必然选择程振响(7-8∶78)·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槐花飘香的村小宫凤华(7-8∶83)走好自己脚下路卓元(7-8∶86)静静的白杨杨采涓(7-8∶89)倾听自己的脚步声徐娟(7-8∶92)青春,在田野绽放美丽张踟(7-8∶95)生命,在风雨中怒放杭蓉珍(7-8∶98)大爱有行——记常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奚亚英王岚(7-8∶101)信念·挚爱·执著——记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国安华银嵇庆法(7-8∶103)蹲下来,才能让学生够得着你陆梁(7-8∶106)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情结杨永彬(7-8∶109)幸福的诺言龚向东(7-8∶112)怀念在村小教书的日子沈益亮(7-8∶114)泥土的芬芳田歌的清纯丁亚明(7-8∶116)启学者学,为师者师金刚(7-8∶118)老陈的芬芳人生曹祎(7-8∶121)一个乡村体育教师的幸福坚守丁云兰(7-8∶124)中国乡村教师“美”的华贵转身严华银(7-8∶126)专题·名校长研究沈坚:创造发现沈坚(4∶25)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沈坚(4∶25)问题研究——一种高于制度的行为方式沈坚(4∶26)整体优化——一个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体系沈坚(4∶27)绿洲国际——一片星海人心中的广袤绿洲沈坚(4∶28)聚焦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发展吴刚(4∶29)袁炳飞:乐在建设袁炳飞(6∶28)乐在教育文明的建设之中袁炳飞(6∶28)绩效考核:共建学校的教育理解袁炳飞(6∶29)考试改革:建立自己的教学信念袁炳飞(6∶30)考勤机制:让管理基于信任袁炳飞(6∶31)袁炳飞的管理哲思与智慧践行成尚荣(6∶32)高本大:为教循道高本大(10∶32)举着小旗和大家一起走高本大(10∶32)显滴水穿石之功的两类“每周寄语”高本大(10∶33)以“沙盘推演”助增课堂教学精彩高本大(10∶34)让“学生议事会”与“小记者站”比翼齐飞高本大(10∶34)“临时工”也有资格作大会发言及国旗下讲话高本大(10∶35)为教循道:高本大校长的文化性格王铁军(10∶36)·名校生长点让师“出”有名——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象解读闵建澄(1∶:23)一米阳光,一路生长——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阳光”文化解读蒋保华(3∶18)让生命灿若阳光——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灿烂”主题文化解读张佑林王晓明(5∶19)过一种有意思的校园生活——点击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活动课程文化建设王学来秦国金(6∶33)银球旋转中的教育魔方——江苏省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乒乓文化”解读蒋保华(10∶37)爱,为了儿童“一生”的课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程创新与特色建构闫勤曹海永(11∶24)飞翔的童话——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童话文化解读高健(12∶19)·阅读名校“我们的学校在中央”——走进南京市丁家桥小学(9∶19)一所“百年新校”的荣耀与梦想柳杭(9∶19)在传承中超越——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丁家桥小学校长张义宝孔陶(9∶22)丁小,小学教育的标本意义成尚荣(9∶24)论坛·名家视线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冲突及其化解策略李如密黄慧丽(4∶21)转向与和谐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江建平章江益(9∶25)教师教学自主:内涵、特征及策略李如密郇支星(10∶28)教育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追求——从《科尔曼报告》谈起刘尧(12∶25)·教育研究制度工具、人文力量与教育家:文化大国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周勇(1∶38)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选择孟晓东(1∶40)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摭谈陈震(2∶30)名师,用非凡的“精气神”锻造——以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为例祁国斌(2∶32)校本研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关于转变学校教研方式的实践性思考严华银(3∶29)基于实践的教研方式的转变——以小学品德学科为例沈丽萍(3∶32)表现性评价:“点式课堂”突围的一种路径张菊荣(4∶30)“课堂观察”再探析:课堂观察的局限、根源与走向何颖(4∶33)为每一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奠定基础——以“好课、好课例、好课型”的实践研究为例田长青(5∶27)培教学风格之树倪凯颜(5∶29)教育在本质上要求权威的教育风格——阿伦特的视角彭正梅彭莉莉(5∶32)名教师成功个性的基本特征李建军(6∶38)影响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唐德海(6∶41)试谈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视角金薇薇(9∶28)试论走向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张菊荣(9∶31)多样化、特色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沈茂德(11∶37)建构“有序多元”的高中培养模式蒋洪兴(11∶41)降“效”提质:关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点辩证思考冯卫东(12∶27)·理论前沿国内教师实践知识研究的要点及其问题分析——纪念国际教师实践知识研究30周年廖圣河(1∶27)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质量管理杨颖东(3∶25)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三大困境周全(5∶24)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及其“本真”回归王贤文(11∶34)·教育观察浅谈学校管理对“80后”教师的适应性思考蒋惠琴(1∶44)“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解读孙朝仁陈建先(2∶35)名师培养:各自为政与重评轻用黄行福(4∶36)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问题探析周奎英(6∶44)遇见未来的自己——高中生生涯心理指导邓庆民(12∶30)·教育随笔走出学校“泛文化”的误区李霞(1∶47)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方向在哪里余耀清(1∶48)捍卫常识,从理性认识教师开始张克中(2∶11)我为你的纸条“埋单”史峰(2∶38)亘古不变的是纯真情怀——写在墟沟小学“百年华诞”之后刘虎平(2∶39)我们需要平民教育家鲍成中(3∶47)从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说起李娟(3∶48)特色学校之“特”之“色”周桂官(3∶60)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宋运来(4∶57)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六心”印鑫(4∶61)她,帮助我走向“我”周益民(5∶45)当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周德藩(9∶39)童年,还是不比为好崔小春(9∶40)和学生一同成长赵玲(10∶50)呵护孩子的尊严俞永军(11∶45)老师,请关闭你的扩音器刘立新(11∶48)寻找教育中的“小确幸”龚燕(12∶40)幸福就这么简单余建文(12∶41)教育随想两则施延霞(12∶42)专业阅读:草根的深造自得支俊华(12∶43)关于师生关系的报告与思考张建杰(12∶45)·教海探航守望童年葛艳青朱俊(1∶31)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的通知(1∶34)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细则(1∶34)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1∶35)2011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获奖名单(1∶35)“养正”:校本化教师文化场的构建钱音(2∶22)诗化生命激扬生命放飞生命——“生命化校园建构”的实践探索王笑梅(3∶35)提升教师科研力的校本研究卜骥(5∶35)职业眷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智慧诉求姚玉琴(5∶38)无印良品: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永恒追求陈文艳(9∶34)破解凝聚平衡——构建主课题与小课题和谐互动机制探微徐志超(9∶36)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健康诱导策略马君谦(12∶33)“一石”如何激起“千层浪”——由两节同题课引发的思考丁一(12∶35)回味“过程”的意义——实施“课堂公约”的案例研究崔春梅(12∶38)·观点参考绩效考核,把好事做好姜锦泉(1∶59)蹲下身来的精彩吴宝席(1∶60)沟通,走向高效的人性化管理薛建中(2∶40)校长履新要做到“三立”王春勤(3∶54)校园精神:学校高位发展的新境界李广耀(4∶43)让爱抵达学生的心灵李建成(4∶45)家访,为何渐行渐远?任建波梅玲(4∶46)“引导”,是一个慢慢行走的过程沈育生(4∶47)让师生在课堂中幸福起来徒香福(5∶47)五“剑”同铸:校长管理智慧的源泉羌建中(5∶58)让“教学开放”更开放周云华(6∶57)班级教育需要耐心和时机林伟民(6∶58)民族音乐教育,从式微走向新生张红(6∶59)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须有度、有效陈敏许丽(9∶57)家长:家园合作的共同决定者肖海月(9∶58)综合实践活动亟须关注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张健(10∶54)管好班级并不难徐玲(10∶55)批评教师,请从“给点面子”开始王建庆(10∶57)师生共成长:教育的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徐伟民(10∶58)顺应学生性格,构建有效课堂徐立(10∶59)名师聊课室:打造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张成红(11∶44)教育必须走向开放、宽容、灵动丁宜林(11∶46)做本真的教育曹国庆(11∶47)多措并举,优化艺术师资队伍张红(11∶49)创新评价,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可能周良(11∶50)隐形管理,让课堂管理更高效张霞玲(12∶58)消除对立情绪,走向和谐融通吴雪莲(12∶59)文化办学,把书放在光明的角落钱明辉(12∶60)绩效突围:有效考核促进学校发展的路径刘铭(12∶61)案例·案例评析现行教育将撕毁什么?许超等(1∶50)规范与自由:由衡水二中“跑操”的争论引发的思考张凯等(2∶41)·管理智慧确立三种理念,做有智慧的现代校长曲虹(1∶56)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三个环节余如进(2∶47)以优良生态造就卓越学校戴继根(2∶50)学校”范式”管理初探赵贵龙(2∶53)以课题为抓手提升区域教科研品质沙华中(2∶55)追求“理想课堂”的校本实践顾云辉(3∶39)再塑教师文化的新气度陈立芳(3∶41)学校文化重在“化”高翔刘宝华(3∶42)创生“催化”机制培养专家型教师吴金根(3∶44)三维健康:让孩子更好地生活王敬怀(3∶45)“立镜”促成长——校本管理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寻余颖(4∶48)让每一个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构建“点线面课程”的思考与实践单道华(4∶51)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标志与路径郭志明(5∶48)浅议教研员在课例研究中的角色转换余家友(5∶50)把握爱的律动实施有效沟通翟利岳(5∶52)不拘一格出人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金晓慧(6∶46)唱响校本教育之“民族团结歌”储元璋沈义军(6∶48)以教育的名义牵手沈寿鸿(9∶41)共同体学校:走向共进同荣姚建光罗永忠(9∶43)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教师文化建设黄艳梅(9∶45)“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李四同(9∶47)依托教育发展共同体,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马君诚(9∶49)“三乐”教育:培育幸福的“三乐”教师杨建英(11∶51)师本视域下提高讲座式培训实效的探索——以“案例叙事撰写”专题讲座培训为例项平(11∶53)秉承“乐”字理念让师生在快乐中成长祁仁东(11∶55)那个男孩喜欢上了“九五至尊”徐兆宏(12∶36)浅谈生态学视阈下的德育融入策略贡和法(12∶47)学校特色助推教师成长张辉(12∶49)寻找学校书法教育应有的尊严唐广泉(12∶51)·问题讨论关于名师工作室的讨论庄惠芬等(3∶49)一线教师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袁健等(4∶38)关于颜色事件(绿领巾、红校服、三色本)的讨论宋丹丹等(5∶41)校长带课的困境与出路胡君等(6∶50)教师发展需要哪些经历和体验唐海燕等(9∶50)教研方式的转变与教研文化的重构张烨等(10∶42)·经验荟萃级部管理: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径陈文艳刘健(1∶58)“七星少年”:多元、开放的德育评价沈红霞(2∶57)学校先进文化的积聚与创造刘晓光(3∶55)学习型组织:校本研修的理想境界徐新民(3∶56)追求管理品质实现内涵发展周建新(3∶57)教师培养,需要分层引领陈铁梅(4∶54)补偿矫正: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唐医明(5∶55)还原校史的“课程身份”贾宪章(5∶56)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朱婕(5∶57)“33433”模式:留守儿童教育的福音姜锦泉(6∶55)小班化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资源开发魏亮(9∶56)让学校管理走向精致李菊梅(10∶51)实施分层教育培养朴素感情钱洁(10∶52)正确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熊继龙(10∶53)京剧进校园: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黄艳梅(11∶57)开发雨荷农场培育办学特色姚冬健(11∶59)提升基层教研员角色领导力的三个维度陈国平(12∶53)班本教育:班级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毛丽萍(12∶54)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朱爱华(12∶55)教育科研,如何走向真实高效?樊智涛(12∶56)治校之道,莫过治“心”周小峰(12∶57)讲述·成长故事我愿做一个行者黄侃(1∶61)美丽的坚守张宏军(2∶58)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张达富(3∶58)我心中那片蔚蓝的海陈素志(4∶55)一路寻梦诸向阳(5∶60)我认出风暴而平静如海史金霞(6∶60)成长在“东洲”滕玉英(9∶59)成长:是岁月,更是经历徐杰(10∶60)我的“乡村教育”印周荣林(11∶60)守望乡村教育的心灵之舞朱宇(12∶62)·一册在手那些花儿陈惠芳(9∶62)解开奴性的禁锢,发展均衡的质量支恩美(10∶63)视野·教育瞭望美国基础教育的三大启示朱全中(2∶61)两岸中小学性教育情况的比较及启示廖圣河黄小燕(4∶59)聚焦·编读往来让学生在熏陶中快乐成长——第二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随感徐永忠(3∶61)。
返璞归真,回归教育原点
龙源期刊网 返璞归真,回归教育原点作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3期现代教育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真才实学,兼通科学与人文、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能力的“才学通天人,睿智识古今”的人,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实现以综合为导向的转变,也就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
让教育返璞归真,规范教学行为,促进小学教育素养化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
鉴于此,教育首先应关注生命,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应是一种常态的教育,也是一种朴实的教育。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充满活力的、完整的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尊严、需要与愿望,尤其有发挥独特能动性的愿望。
教育不应割裂其身心发展而孤立地培养他们,而应塑造和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我们应实实在在地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当作教育的首要任务,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状态,开展正确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以人为本,保留、引导、升华孩子好动、好奇、率真、善良等本性,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我们的办学思想、工作重点,也是全体教职工努力的方向。
那些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还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全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当你走进校园,你所看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勤奋努力、守纪律、讲礼貌,每个学生都是快乐的、身心健康的。
这一切,靠的就是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靠的就是全体教师精心教育的结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广播操比赛、“六一”运动会、演讲、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读写大赛等……教师放弃休息时间,一步一步地引导,手把手地教。
教师忙碌着,学生快乐着,校园内到处是欢歌笑语。
我们为何而教育?这就是答案。
如何实践办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我们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中得到启示: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
让教育回归原点
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第二轮课堂教学
改革的倡议 2008年,引领全校‚轻负高质‛工作的省级课题‚初 级中学‘自主·体验式’教学研究‛顺利立项
2009年,各年级研究编写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的导
学稿,封存了统一征订的作业本。
2011年全校各班成立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并开展竞争的
学习共同体
2013年春季在7、8两个年级全面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 每个小组要深入一线了解课改推进情况, 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案,有计 划地对老师、班主任、学生、行政组长和 学科组长进行培训,督促班级、小组进行 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开好班级例会、组长 例会、小组例会。及时解决各个层面上出 现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组 长论坛,教师沙龙,集思广益寻求对策.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 六、传统课堂老师是按一个模板来进行教 学,即把每个学生都当成精英来培养,把 成绩的好坏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最终只 能培养出一批没有多少能力的书呆子(学 生变成做题目的机器,厌学的现象变得越 来越严重)。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 七、出国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论坛上把 数学赶出高考的舆论等等,凡此种种,都 证明了中国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课 改已经不是一个可改可不改的选择题,而 是一个决定学校在教育不断创新过程中处 于什么位置的是非题。谁率先投身课改并 赢得了课改,谁就可能赢得核心竞争力, 赢得尊严。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 四、传统课堂上老师的能力在一轮又一轮 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不断的培养,提高的 是老师的能力,但学生听得很苦,又很被 动,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多少提 高。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 五、传统课堂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 师拼命灌,拼命布置作业,拼命挤占学生 课余时间来追求好成绩,学生被动应付, 很难有高质量的思考,这种“要我学”的 现象让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
小学高效课堂探索
二、说课说成高效课堂
1. 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 说课,究竟说什么?不同的研究人员,往往有不同的说法。 说课,究竟说什么?不同的研究人员,往往有不同的说法。 八点论: 八点论: 说说学生状况和教材分析:知、识、爱;懂、透、化;“10点”论 说说学生状况和教材分析: 点 说说教学目标的确立:主体、行为、条件、 说说教学目标的确立:主体、行为、条件、标准 说说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 关系学说” 说说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关系学说” 说说课堂教学调控及环节转换的基本设计: 说说课堂教学调控及环节转换的基本设计:组织教学 说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及价值性思考: 说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优化及价值性思考:最优化 说说学法指导的特点:原则 说说学法指导的特点: 说说习题、作业的设置:关注“ ”“量 说说习题、作业的设置:关注“质”“量” 说说教学效果的预测:知识接受、智力开发、 说说教学效果的预测:知识接受、智力开发、身心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备—说—议(—讲—听—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的 说 议 讲 听 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方式。 有效方式。
教学目标、学生特征、 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特点 教师特点、教学条件、 教师特点、教学条件、学校观念
注:有兴趣的老师请参阅我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指定读物——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谢谢您的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第二部分:备课•说课•上课
备课
新教学设计简说 关注教学目标、前期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
(电子学反馈方框图)
二、反思:破旧立新,力保课堂高效
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到教育的原点作者:韩金山来源:《江苏教育》2012年第22期基础教育的原点,就是以课程的教育合力,彰显学生的个性潜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拓展认识视野,初步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近年来,连云港市基础教育以全面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为抓手,强力推进省市课程基地建设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向着基础教育的原点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全力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效益迈上新台阶为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推动全体教师前行,引领全体学校进步”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就是利用和延伸学生的心理本能,维持学生主动而高昂的学习劲头;整合学习资源,以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教师为“学师”,彰显教师的帮助、点拨、组织、示范等作用;变教室为“学室”,学生自主学习、互教互学、思维碰撞、共同建构、尝试运用等成为常态;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实践、实验、探究、体验、感悟等多样化的学习。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体系。
教学改革,理论先导。
连云港市教育局以教研室为核心,通过调查研究,厘清制约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通过学习考察,总结先进学校的优秀经验;通过理论学习,梳理指导教学改革的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调动基层学校教科研的积极主动性,集全市之力,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体系。
首先,教研室率先垂范,大力引领课题研究。
一是鼓励教研员围绕“建构式生态课堂”,积极申报省级课题研究。
目前,连云港市教研系统,承担省级研究课题30多项。
二是加强课题承担人的培训力度。
今年暑期,连云港市教研室组织或承担培训15轮次,涉及中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学科。
三是深入一线,让教研员成为新课改的指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建立招标体制,破解“建构式生态课堂”难题。
2010年上半年,连云港市教研室就20个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题,公开向全市招标,得到了全市各县区教研室和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
回到教育的原点看“高效课堂”
像这样 的事 ,老陈没 少 “ 涂”着 办 了,不过都 办得让学 生满 意 ,令 糊
同事佩服。 “ 学生 的事 ,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为了给他们 留点余地 ,保
住 自尊 , 涂一点又何妨 ! 糊 ”谁说 老陈糊涂 , 心里明 白着 呢 ! 他
( 自《 摘 中国教育报》2 1 .01 0 01 .5)
32
隰 惑 赣
( 一)“ 民课 堂 ”为合格公 民做准备 公
这 里 的 “ 民课 堂 ” 不是 道 德教 育 的概 念 ,而是 为公 民做 准 备 公 的教 育 的课 堂 。在 我 看 来 ,省 庄 二 中的 每 一 堂课 、每 一 个 教 育 活 动
是班 里男 生冬写 给倩 的情 书 ,谁都 知道 这是一 块烫 手 山芋 ,处 理不好 ,就
会伤 害到冬 ,甚 至殃及 到倩 。老 陈把信 里有称 谓 的上半截 和有署 名 的下半 截撕 下来 ,点火烧 了。然后拿 着剩 下 的中间部 分走进 教 室。 “ 天 ,我捡 今 到 一封信 ,可惜 上半截 和下 半截都 没 了 ,也不 知道 是谁 写的 ,写给谁 的 。 从 中间部分判断 ,可 能是所谓 的情 书 。”话音 刚落 ,班里一 阵嘘唏 …… “ 节班会课就 以 中学生早 恋为题 ,大家相互 交流意见 吧! 陈开 门 这 ”老 见 山 ,把绣 球抛 给 了大 家 。学 生立 即冷 静下来 ,开始 发 言。 “ 们 当下 , 我 还不适 合恋爱 。” “ 实 ,男 女 同学可 以正常 交往 。” “ 其 既然大 家观点 鲜
都是 在 为 学生们 成 为 未来的合 格 公 民做 准备 。 我赞 赏李明尚校 长的话 : “ 堂改革源 自尊重 ,实施过程 中时 课 时 处 处都 体 现 出平 等 、 民 主 、 自由、 公 正 的作 风 , 学 生不 自觉 中 ,
宏卿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宏卿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结合我校教情、学情,科学构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领导,聚集课堂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研组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包科领导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
①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克刚副组长:马建华成员:乐发平李少武杜杰②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实施小组:实施小组组长包科领导语文组李少武王聪赵会雨数学组秦道亚方燕马建华英语组冯根宇赵克刚物化组石裕民杜杰乐发平政史组尹和福赵奇渊地生组柯文平蔡思江音体美信息组潘龙杰蔡思江2、领导小组认真学习 “构建高效课堂”有关理论和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工作。
3、把实施“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一个抓手,引导教师加深对“高效课堂”意义的理解,围绕“高效”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
4、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需重点“改进”的教师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评析,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争取真正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5、教研处每学期对教师的“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检查,结合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认真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考核。
二、思路、目标、措施思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前预习可以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质疑”和“创新”能力。
2、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高效课堂,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和谐民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3、力求全员课堂达标。
双向三六五教案
双向三六五教案传统的课堂重教书轻育人,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既“授业”又“传道”?如何改变当前教育教学中“重知识轻素养”的状况?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着。
张志勇副厅长的讲话:“寻找教育回家的路,我们需要回到育人看教育;寻找高效课堂的真谛,我们同样需要回到育人看课堂。
”坚定了我们探寻课堂育人的决心和信心。
一、五项教育,让课堂回归育人的原点“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进课改理念为依托,每节课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学”阶段、“后教”阶段、“训练达标”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别包括两个环节,一共有“六个环节”,分别是:示标示导、自学自测、互助纠错、师生合作、归纳小结、训练达标六个环节;教学中适时渗透“五项教育”,分别是:信念信心教育、习惯规范教育、自主合作教育、诚信效率教育、感恩爱心教育。
(一)信念信心教育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积极运用赏识教育,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
用过渡语激励,学校总结出“三六五课堂过渡语30句”,如“敢不敢接受挑战!”“有没有信心!”等。
让“学优生”帮扶、“中等生”发言、“学困生”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成功也伴随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另外,我校还推行“留住精彩、星星换月亮”的“足迹式”的评价方法,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坚定了信念,培养了自信心,促进了部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禇楚同学曾以山东省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全国第五次少代会,受到胡总书记亲切接见,三年级学生李文琪被山东电视台聘为特邀主持人。
(二)习惯规范教育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学校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首先,调查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症结,低年级不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中高年级知道什么是好习惯却管不住自己。
其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三六五”课堂学生行为习惯要求》和培养方案,在校园广播和班会课解读,并出台巡课制度,按照习惯要求巡课,一月一重点,评出等级。
返璞归真 打造品德高效课堂
返璞归真打造品德高效课堂一直以来,教育界都在探讨着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打造品德高效课堂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返璞归真?如何打造品德高效课堂?本文将从返璞归真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品德高效课堂。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意思是回归最本初的状态,也就是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粹的状态。
在教育领域,返璞归真意味着回到教育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以及全面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焦点逐渐偏离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课堂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返璞归真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的本质,打造一个良好的品德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打造品德高效课堂呢?我们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等品德品质。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引用一些著名人物的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冷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仅仅是品德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智力、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课外实践,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和生活。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
高效课堂22条
高效课堂二十二条一、高效课堂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1、教育即解放2、教师即开发3、学生即创造4、教室即成长三、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四、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1、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
2、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
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
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
五、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4、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六、高效课堂的特点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肯学、想学、生成性7、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七、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1、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1”即教师,为“恒数”;学生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5、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到教育原点推广高效课堂时间:2012-07-13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杜悦编者按江苏省连云港市基础教育“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成果显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灵魂。
传统的教学关系在这里被颠覆了,原来是教师为“学”而教,现在是学生为“教”而学,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也成为同伴的小老师。
教学过程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这种教学改革的区域性大面积推进,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普及。
■本报记者杜悦课堂颠覆性的变化没有讲台,没有安静端坐的学生,学生变成了小老师5月22日上午,江苏省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初二年级的教室里人声鼎沸,学生或站或坐,或读或写,有的在激烈争辩,有的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里的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没有讲台,没有安静端坐的学生,没有教师从头到尾的讲授,代之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互助展示。
每个班级依据学生人数分成6至8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大约七八个学生。
课桌不再统一面向讲台横排,而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类似“圆桌会议”的形式摆放——或横或竖摆放成几个相对独立长方形。
教室前面没有大黑板,取而代之的是四面墙上的小黑板,学生可以随时在自己身后的黑板上演示、讲解或者展示学习成果。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作者为什么把背母亲与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循着声音,记者在一片蓝色学生服中分辨出一件白衬衣——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教师几乎被淹没在学生当中。
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建构式生态课堂展示”现场会的一个分会场,正在讲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在这里,先由教师教然后学生跟着学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案引导下,通过自学、探究、展示、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
该校校长柏萍介绍说,近年来,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课改的重要性,曾多次外出取经,山东杜郎口中学与昌乐二中、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河南永威学校,等等,他们都去过。
结合本校实际,他们逐渐摸索出一条“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提升师导精讲模式”的道路。
目前他们的课堂目标主要是: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预习、展示、反馈整合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在这里课堂变成了“知识的超市”,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人人争相发言,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展示是原来课堂中没有或者很少有的环节,事实证明,这个环节能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并从他人的评价中找到自信。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的精神,时有思维的火花碰撞出来,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此次现场会在华杰双语学校、墟沟小学、海头高中、白塔初中、白塔高中等5个分会场同时举行,共有100位领航教师执教100节“建构式生态课堂”课程,还有8场专家报告。
每个会场都安排了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专家现场点评等内容。
教师角色的转变“讲师”变成“学师”,不再满堂灌,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在于包办”——东海县白塔高中走廊墙上张贴的一些标语和图画非常醒目,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这里是现场会的另一个会场。
连云港教育局副局长韩金山指着墙上金字塔形状的图表解释说,这是“洋为中用”,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这个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其后不断为后人完善与验证。
戴尔指出,学习的第一种方式“听讲”,是学校最常用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
24小时以后学生记忆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方式,即学生通过“阅读”学到的知识,24小时后可以保留10%。
第三种方式,即学生通过“声音及图片”学到的知识,24小时之后可以保留20%。
第四种方式,即学生通过给他人“示范”的方式学到的知识,24小时后可以记住30%。
第五种方式,即“小组讨论”方式,24小时后学生仍然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方式,即“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24小时后记忆内容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学习方式,从图示上看是处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即“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24小时后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美国缅因州一个实验室的类似研究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交换了次序,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
学习与记忆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与记忆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家指出,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学习者通过意义的建构可有效获取知识。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
建构式生态课堂采用的就是学习效率较高的后几种学习方式。
除了借鉴西方理论,连云港市“建构式生态课堂”也汲取了国内一些中学课堂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经历了摸索、发展与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两年前他们开始推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其中,“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指课堂教学包含的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等环节。
2010年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后,他们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并在全市推行。
目前,连云港市又将之提升为突出内涵发展的“建构式生态课堂”。
所谓建构式生态课堂,就是更加突出教师的引导、服务功能,更加强调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
在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准课堂学习的出发点;强调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成”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益;突出教师精讲点拨的作用,让全体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创造力。
换句话说,就是“能学不教”,让学生自己先自学,这里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讲师”,而是起到点拨、组织、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学师”——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教学效果成为教改动力一旦迷惘的师生尝到甜头,学校的教学面貌便开始发生变化“一上高中,老师不像原来那样讲课了,先让我们自习预习,组内讨论学习,一开始特别不习惯,真的很迷惘。
”海头中学高二六班学生杨泗真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上课不敢发言,生怕自己问题答错了,学习成绩下滑了。
没想到,到了高一下半学期,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这种课堂不只对学生,对教师也是一种冲击。
海头中学高二生物教师尹冬静说,现在大家看到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以为老师轻松了,其实课后备课压力更大了,难度也更大了。
“因为现在的课堂,不知学生们会提出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讲到‘果酒果醋制作原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问到干红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答不上来,因为我也不清楚!这件事让我感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要比学生有更广博的知识。
”可见这样的课改,教师也经历了一个适应、转变与提高的过程。
一些学校的校长表示,积极参与课改是因为逐渐尝到了甜头。
华杰双语学校、海头中学、白塔高中等学校的课改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成效就又转变为进一步改革的动力。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覆盖连云港市基础教育的全部学段与全部学科。
由此连云港市教育局把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抓手,目前已建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多门学科的市级课程基地,而综合实践活动又包含了思想品德、历史、化学等学科。
近年来,连云港市教育局在全市基础教育各学校,尝试以主题活动提高质量效益,进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很多学校逐渐破解了课程改革中的难题,以高效课堂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些学校的课堂开始显示出自己的特点,例如,海头中学的“学案先行-课堂内化”课堂,白塔高级中学的“分层次问题导学”课堂,海州实验中学的“绿色生态”课堂、华杰双语学校的“交流展示”式课堂,墟沟小学的“展示探究”课堂等,在观摩与交流活动中都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
让课堂回归教育本真教育很复杂又很简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会错“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不想学也没办法。
要让学生主动想学,不应当只是灌输……”在课改交流会上,一位老师作了朴实的总结。
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课程教学博士董洪亮说:“教育很复杂又很简单,各种模式与教学法,到头来都必须落在学生身上,所以教育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他从课程教学专业的角度对连云港市基础教育“建构式生态课堂”现场展示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概括。
他指出,从某一角度看,学校的教学活动无非是学与教的关系。
生态课堂颠覆了传统的学与教的关系,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后者主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他举例说,曾观摩过一节高一化学课,刚进入课堂时他心存疑虑:高一学生毕竟化学知识有限,让他们自己从实验中得出化学方程式是不是难度太大了?课后他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为了在课堂上演示,主讲小组的学生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出来,事实证明,为“教”而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生态式课堂改革也促进了地方课程的开发,许多学校力争使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现出特色,出现了许多课程改革基地,如东海县实验中学的水晶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基地和海头高中的蓝色课堂与文化基地,连云区云山小学的中草药文化与生命教育课程基地,赣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的“农家文化”与校本课程基地,白塔高级中学的励志德育课程与红色文化基地,科教园区云台中学的云台山中草药实践课程基地,等等。
课程基地的建设,使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使学科课程更有学术性,更加体现了学科教学的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丰富了课程实施途径和课程资源,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