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全册)
2024版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目录•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01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包括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等。
集合与函数概念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等,通过实例探究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函数的应用教材内容与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总结归纳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提取。
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和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课前预习提前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中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记录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学习方法与建议02集合与函数概念0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0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0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集合运算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它使得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三要素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030201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 2 3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最优化问题、数学建模等。
函数的应用通过函数可以研究方程和不等式的解的性质和范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优质课件
【名师点拨】 (1)正确区分子集与真子集概 念是解题的关键.(2)写一个集合的子集时, 按子集中元素个数的多少,以一定顺序来写 不易发生重复和遗漏现象.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集合A,集合B... 元素则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
3.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 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
子 集
是集合B中的元 素,我们就说 这两个集合有 包含关系,称
A⊆B ______
或 __B_⊇_A__
(2)设A为任何 一个集合,则 A_⊆__A;规定:
∅_集__
4.集合相等与真子集
名 称
定义
符号
集
如果
合 相
__A__⊆_B_且__B_⊆_A____, 那么就说集合A与
知新益能
1.Venn图的概念 用平面上__封__闭__曲__线___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 称为Venn图. 2.空集的定义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__空__集____,记作__∅___. 3.子集
名 称
定义
符号
Venn图 表示
性质
如果集合A中任
(1)A⊆B,
意一个元素都
B⊆C⇒_A_⊆__C__;
练习
1.用符号“ ”或“ ”填空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1全章节ppt课件幻灯片
(2)方程x2+2x+1=0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3)组成单词china的字母组成一个集合.
【解题探究】 1.集合中的元素有哪些特性? 2.集合中的元素能重复吗?
探究提示: 1.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相同的,即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 相同的元素只能算作一个. 【解析】1.①不正确.因为成绩较好没有明确的标准. ②正确.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大一新生是确定的,明确的. ③正确.因为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所有国家是确定的, 明确的. ④不正确.因为高科技产品的标准不确定. 答案:②③
(3)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如由元素a,b, c与由元素b,a,c组成的集合是相等的集合.这个性质通常 用来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
3.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1)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何元素a和集合A,在 a∈A和a∉A两种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2)符号“∈”和“∉”只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4.对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要关注的两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一、元素与集合 1.定义: (1)元素:一般地,把所研究的_对__象_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的 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简称为_集_,常用大写拉丁字 母A,B,C,…表示. 2.集合相等:指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一__样_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确__定__性_、_互_异__性__和_无__序__性__.
类型 一 集合的判定
【典型例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序号是
.
①高一(四)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5章 三角函数 课件(1)(共38张PPT)
图象图正象弦特曲征线、余弦曲线、正切曲线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周 奇期 偶性 性 性质
单调性
最大、最小值
A,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图象画法五 变点 换法 法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专题训练
专题一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对称性问题 正弦函数 y=sinx,余弦函数 y=cosx,在教材中已研究了 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除了上述有 关内容之外,近年来有关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对称性问题在 高考中有所出现,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
第五章
人教2019A版必修 第一册
三角函数
小结与复习
知识框图
三 角 函 数
பைடு நூலகம்
公式一~四:α+2kπk∈Z,-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 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公式五、六:π2±α的正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α的余弦正弦函数值, 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解得ab= =- -41, .
∴a、b 的取值分别是 4、-3 或-4、-1.
[点拨] 本题是先由定义域确定正弦函数 y=sin(2x+6π)的 值域,但对整个函数的最值的取得与 a 有关系,故对 a 进行分 类讨论.
设 a≥0,若 y=cos2x-asinx+b 的最大值为 0,最 小值为-4,试求 a、b 的值.
[分析] 通过换元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解.
[解析] 原函数变形为 y=-(sinx+a2)2+1+b+a42. 当 0≤a≤2 时,-a2∈[-1,0], ∴ymax=1+b+a42=0.① ymin=-(1+a2)2+1+b+a42=-4② 由以上两式①②,得 a=2,b=-2,舍 a=-6(与 0≤a≤2 矛盾).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
2、描述法
就是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其一般形式
为:{ x | p(x) }
例如:book中的字母的集合表示为:A={x|x是 book中的字母} 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A={x∈R|x=2k+1, k∈Z} 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A={x∈R|x=2k, k∈Z}
注意:1、中间的“|”不能缺失; 2、不要忘记标明x∈R或者k∈Z,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 。
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这些对象??
二、集合的定义与表示
1、通常,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而某些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所组 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用大写字母带表一个集合,其 中的元素用逗号分割。
2、集合有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就是根据这三个特征来 判断是否为一个集合。
讨论1: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吗?为什么? 1、著名的科学家 2、1,2,2,3这四个数字 3、我们班上的高个子男生
例如:1∈N, -5 ∈ Z, Q 1.5 N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b,o,o,k}{b,o,k}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像的交点组成的集合。{1,4{}(1,4 )}
6、设集合A {x | x2 4x 0},B {x | x2 2(a 1)x a2 - 1 0,a R}, 若B A,求实数a的值.
讨论2:集合{a,b,c,d}与{b,c,d,a}是同一个集合吗?
三、数集的介绍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
1、常见数集的表示
高中数学必修1_PPT演示课件
三、集合的并集、交集、全集、补集
1、A B {x | x A或x B} A
B
2、A B {x | x A且x B}
3、CU A {x | x U且x A}
全集:某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
部元素,用U表示
是R上的增函数
是R上的减函数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数值的大小
(1)1.72.5,1.73.
(2) 0.8-0.1 ,0.8-0.2 (3) 2.13.4 ,0.42.8
11
(4) 2 3 ,33
对数函数y=logax (a>0,且a≠1)
a>1
0<a<1
图y
y
0 (1,0)
象
x
0 (1,0)
x
定义域 : ( 0,+∞)
一、集合 二、函数 三、初等函数 四、函数应用 五、函数的零点与二分法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或
3、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常用数集: N 、N、Z、Q、R
二、集合的表示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 来,并放在{ }内
例13 已知f x是R上的奇函数, 且当x 0时,f x x(1 x),
(1)求f (x); (2)求x 0时,f (x)表达式 ; (3)求 f (x).
指数幂与根式运算
1.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am • an am n
(2)(am )n amn
(3)
am an
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y=f(x)有零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整册全套课件(共40个课件) 人教课标版32
3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历程:从实际背景 出发,通过实例的探究归纳出二分法的思想, 进而建构出具体的算法程序,并经过操作加 以巩固,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知识的生长 过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思想进行反思与总 结。 这是一个知识技能内化的过程,能逐步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严谨 的学习作风,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 值观。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 方程的近似解 2.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的实质。 3、了解逼近思想,体验并理解函 数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 一般步骤;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 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的实质的理解。
教材首先以学生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 为例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作了详细 的介绍,并进一步拓展到其它简单方程, 使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初步 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本节课内容属于高中数学新增内容, 既是函数与方程联系的桥梁;也是中等数 学与高等数学联系的一根纽带;同时是学 习一种思维方式,其中渗透了逼近思想和 算法思想,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也是今后高考的重 要内容,值得关注!
让学生试着归纳、猜想得到
求方程近似解的大体思路为:
第一步:确定根的大致范围即求隔离区间; 第二步 :以根的隔离区间的端点作为根的初 始近似值; 然后,逐步改善根的近似值的精度,直至求 得满足精确度要求的近似解。
1.
因此, 给定精确度 ,用 二分法求方程 解近似值 f (x) 0 的步骤如下: f( a ) f( b ) 0
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 索新知的欲望,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 主探索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课件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
包括函数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 变量等概念的介绍。
函数的表示方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等表示方法 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的定 义和判断方法。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 方程等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函 数与方程的联系。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01
介绍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包括底数、对数的定义和运
算规则。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02
通过图像展示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帮
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特点。
对数函数的应用
03
列举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音量的分贝计算、地震
震级的计算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列的项与通项公式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表示数列第n项的公式称为数列 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图象法和通项公式法。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公式
半角公式及其应用
二倍角公式及其应用 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01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02
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03
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面积法、正弦定理 法、余弦定理法等
04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测量、航海、 地理等问题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 共723页
(empty set),记作 ∅ .
知识点五 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2)无限集. 知识点六 几个常用数集的固定字母表示
知识点七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常见的表示方法有: 自然语言
、列举法 、 描述法 、
“区间” (以及后面将要学习的维恩图法和数轴表示法等直观表示方
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 一一列举
[解析] ①能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需满足三条边相等. ②不能构成集合.因“难题”的标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故不能构成 集合. ③不能构成集合.因“比较接近 1”的标准不明确,所以元素不确定, 故不能构成集合. ④能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是“高一年级的全体女生”. ⑤能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是“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 1 的点”.
2.集合的三个特性 (1)描述性:“集合”是一个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它同平面几何中的 “点”“线”“面”等概念一样都只是描述性的说明. (2)整体性:集合是一个整体,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 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总体. (3)广泛性:组成集合的对象可以是数、点、图形、多项式、方程,也可 以是人或物,甚至一个集合也可以是某集合的一个元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 命题与量词 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 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2.1.3 方程组的解集 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 2.2.2 不等式的解集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4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人教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课件(共17张ppt)
(4). Venn图
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 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图1-1表示一个集合AA 图1-1
元素,称为空集,记为;
(4) 两个集合的元素若一样,则称它们相等。
4.几个常用数集:
(1) N: 自然数集(含0) 即非负整数集
(2) N+* : 正整数集(不含0) (3) Z:整数集 (4) Q:有理数集 (5) R:实数集
5.集合的几种表示法
(1).自然语言法
(2).列举法:适用对象:有限、有规律
取值范围.a≠-2 (互异性应用)
知识点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用符号“∈”或“ ”填空
(1) 3.14 Q (2)
Q
(3) 0 N+ (4) (-2)0 N+ (5) 2 3 Q (6) 2 3 R
书本P5:1
温馨提示:分类讨论+检验
3.已知x2∈{1, 0,x},求实数x的值.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
先后顺序的.
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 合A,记作a ∈ 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
于集合A,记作a A.
(2)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点,式, 图,人,物……;
(3) 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如果有限,称为有 限集;如果个数无限,称为无限集;如果没有
(5)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6)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正偶数集; (2)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 (3)直角坐标平面内坐标轴上的点集.
新高考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掌握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选择不同的语言来描述不同,
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元素与集合
(2) 解 方 程 组
2x-3y=14, 3x+2y=8,
得
x=4, y=-2.
故解集可用描述法表示为
| x=4,
x,y y=-2
,也可用列举法表示为{(4,-2)}.
[ 解] (3)小于 13 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自然数有 4 个,分别为 3,5,7,11.故可用列举法表示为{3,5,7,11}.
关系
概念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 a_属__于__集合 A
如果 a 不是集合 A 中的元素, a 不属于集合 A
就说 a_不__属__于_集合 A
记法 a_∈__A_ _a_∉_A_
2.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记法
_N__ _N__*或___N_+__ _Z_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解读
唯一性 方向性
a∈A 与 a∉A 取决于 a 是不是集合 A 中的元素, 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关系 符号“∈”“∉”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 边是集合
[ 典例 2] (1)满足“a∈A 且 4-a∈A,a∈N 且 4-a∈N”,有且只
有 2 个元素的集合 A 的个数是
有理数集 _Q__
实数集 R__
[ 思考] N 与 N*有何区别? 提示:N *是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而 N 是由 0 和所有的正整数组 成的集合,所以 N 比 N *多一个元素 0.
新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全部课件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子)作差;
(2)变形:对差进行变形(因式分解、通分、配方等);
(3)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4)作出结论.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通常称为作差比较法.其思
维过程:作差→变形→判断符号→结论,其中变形是判断符号的
别相乘,这就是说,两个或更多个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
乘,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2.a>b>0,c<d<0⇒ac<bd;
a<b<0,c<d<0⇒ac>bd.
D.x+y≤120
[解析]
由题意可得x+y≥120,故选C.
问题与探究
实数的大小
(1)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右边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点
大
对应的实数______.
(2)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
如果a-b是正数,那么a______b;
>
如果a-b是负数,那么a______b;
<
如果a-b等于零,那么a______b.
-35-
归纳总结
1 .此性质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
式同向.
2.两个同向不等式只能两边同时分别相加,而不能两边同时分别
相减.
3.该性质不能逆推,如a+c>b+d
a>b,c>d.
-36-
新知探究
(6)乘法单调性
文字语言
变形
作用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所得的不等式与原
不等式同向.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 PPT课件 图文
A、1 B、2 C、3 D、4
例题4: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
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例题5:若规定E={a1,a2,a3,…a10}的子集{ai1,ai2,…ain}为E的第K个子集,其中
K=2i1-1+2i2-1+…+2in-1,则 (1){a1,a3}是E的第_____个子集; (2)E的第211个子集为________
例题2:已知 A { x 集 |a x 1 合 0 }且 ,1 A ,求 a 的 实 . 值 数 例题3:设 y x 2 a b , x A { x |y x } { a } M , { a , b ) ( 求 } M ., 例题4:已知集A合 {xR|ax2 3x20,aR}.
第二节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考试题型及要点解析
1、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解题要点:考察其中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是否全都在另一个集合; 考察其中一个集合是否为空集;
例题1: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A={2,3,6},B={x| x是12的约数} ( 2) A={0,1},B={x|x2+y2=1,y∈N}
(1)若A中不含有任何元a的 素取 ,值 求范 . 围 (2)若A中只有一个元a素 的, 值求 ,并把这个出元来 .素写 (3)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a的 素取 ,值 求范 . 围
第二节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点总结
1、子集的三种语言
2、空集
(1)空集的概念: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_∅__. (2)_空__集__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_空__集__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真子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求由方程x2-1=0的实数解构成的集合。 解:(1)列举法:{-1,1}或{1,-1}。 (2)描述法:{x|x2-1=0,x∈R}或{X|X为方程x2-1=0的实数解}
2、两个集合相等
读作:A包含于B,或者B包含A 可以联系数与数之间的“≤”
BA
2、真子集:
3、空集:
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 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补集与全集
设AS,由S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 记作CSA ,即CSA ={x|x∈S,且xA}
例如:1∈N, -5 ∈ Z, Q 1.5 N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b,o,o,k}{b,o,k}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像的交点组成的集合。{1,4}{(1,4)}
如图,阴影部分即CSA.
S A
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集合S看作一个全集,通 常记作U。
{ 例题、不等式组
2x-1>0 3x-6 0
的解集为A,U=R,试求A及CUA,并把它们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思考:
1、CUA在U中的补集是什么?
2、U=Z,A={x|x=2k,k∈Z}, B={x|x=2k+1,K∈Z},则CUA=___, CUB=____。
3.已知A {x | 2 x 5},B {x | a 1 x 2a 1},B A, 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
4、补集与全集
4、设集合A={x|1≤x≤3},B={x|x-a≥0},若A是B的真子集,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5、设A={1,2},B={x|xA},问A与B有什么关系?并用列举法写出B?
6、设集合A {x | x2 4x 0},B {x | x2 2(a 1)x a2 - 1 0,a R}, 若B A,求实数a的值.
练习题
1、下列命题: 重点考察对空集的理解!
(1)空集没有子集;
(2)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4)若 A,则A .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设x ,y
R,A
{(x,y)| y
-
3
x
-
2},B
{(x,y)|
y x
-3 -2
1},
则A,B的关系是 ______.
2、描述法
就是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其一般形式
为:{ x | p(x) }
例如:book中的字母的集合表示为:A={x|x是 book中的字母} 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A={x∈R|x=2k+1, k∈Z} 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A={x∈R|x=2k, k∈Z}
注意:1、中间的“|”不能缺失; 2、不要忘记标明x∈R或者k∈Z,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 。
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这些对象??
二、集合的定义与表示
1、通常,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而某些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所组 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用大写字母带表一个集合,其 中的元素用逗号分割。
2、集合有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就是根据这三个特征来 判断是否为一个集合。
讨论1: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吗?为什么? 1、著名的科学家 2、1,2,2,3这四个数字 3、我们班上的高个子男生
1、高一(9)班的全体学生:A={高一(9)班的学生} 2、中国的直辖市:B={中国的直辖市} 3、2,4,6,8,10,12,14:C={ 2,4,6,8,10,12,14} 4、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D={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5、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比赛项目:E={2008年奥运会的球类项目}
高中数学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精品ppt
永一切隔数形数焉数
,
,
——
远体莫离形少无能与
联 忘分结数形分形
华系 几家合时时作本
罗莫 庚分
离
何万百难少两是 代事般入直边相 数休好微觉飞倚
统
依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第一节: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请关注我们的生活,会发现………
⑴ A={1,2,3} , B={1,2,3,4,5}; ⑵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⑶ 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一、子集和真子集的概念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 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 集.
讨论2:集合{a,b,c,d}与{b,c,d,a}是同一个集合吗?
三、数集的介绍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
1、常见数集的表示
N:自然数集(含0)即非负整数集
N+或N*:正整数集(不含0)
Z:
整数集
Q: 有理数集
R:
实数集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 )
若一个元素m在集合A中,则说 m∈A,读作“元素m属于集合A” 否则,称为mA,读作“元素m不属于集合A。
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则它们相等。
例:集合A={x|x为小于5的素数},集合A={x ∈ R|(x-1)(x-3)=0},这两 个集合相等吗。
五、集合的分类
根据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我们将集合分为以下两大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特别,不含任何元素的集 合称为空集,记为 ,注意:不能表示为{}。 2.无限集:若一个集合不是有限集,则该集合称点集如何表示?
x+y=2
2、方程组
的解集如何表示?
x-y=1
3、若{1,a}和{a,a2}表示同一个集合, 则a的值不能为多少?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 你会想到集合之间的什么关系?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