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注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激趣导入。
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自主阅读提纲:(1)、自渎课文,种树人的那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2)、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组自主学习、交流。
三、学生展示汇报的内容。
1、种树人奇怪的做法生:⑴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生:⑵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生:⑶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3、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生:⑴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生、⑵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
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2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回忆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出声音朗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产生疑问,通过交谈,找到了原因,并且从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读质疑,抓住重点1、主要讲桃花心木,那么桃花心木什么样啊?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图片,(出示),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它的样子吗?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样子的?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2、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再读一读这句话,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练,指名读)。
3、这样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长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1自然段,回答问题,注意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出示)。
谁来说说,他哪奇怪呀?这是什么不确定?板书:天数不定,水量不定,时间不定,苗数不定哎呀,这个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们觉得奇怪,作者也觉得很奇怪,我们看他提出了哪些疑问呢?作者发现时间不定,为什么时间不定?为什么水量不定?为什么带来的树苗不确定?他还不是每天都来,为什么天数不固定呢?三、默读思考,切入重点1、发现了这些奇怪的举动,产生这样的疑问,现在你们自己默读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帮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板书: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
2、了解了种树人要让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换句话说,能长成百年大树的树具备了什么能力呢?(学会自我生存。
)3、我们同学昨天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些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那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树是一些什么样的树?四、自读合作,解决难点1、我们现在知道了种树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仅仅是桃花心木需要这种能力吗?自读14~16自然段,看看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都用笔在书上标注下来,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都不明白的一会儿我们全班讨论。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么从及膝高长到与屋顶一般高的呢?(自身的生存能力)3、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离开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结尾说……(出示)五、畅所欲言,扎实训练(出示。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4
《桃花心木》第二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9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汲水、枯萎、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
2、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我们读了文,了解了主要内容,那么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见解呢?二、深入学习,领悟中心1、自读文,投影出示思考题:⑴画出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想想种树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把不懂的地方用“?”标出来。
⑵对于种树人的做法,“我”有什么疑惑?⑶从这事中,“我”领悟到了什么?2、读后分组讨论3、全班交流:⑴感悟种树人的言行:①指名读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请学生谈体会。
②对于种树人的做法“我”有什么疑惑?③种树人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吗?指名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适时出示种树人的话,学生自由发言谈理解,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指导朗读(种树人的话要读得成竹在胸,语重心长。
)④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⑵体会“我”的感悟:①指名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适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段话。
②作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③什么是树木的“不确定”?什么是人的“不确定”?④在不确定中生活有什么好处?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⑤“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⑥指导朗读(“我”的感悟要读得沉稳而又洋溢着激。
)三、畅所欲言,发表见解投影出示题目:1、读了这篇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你希望学校和家庭如何教育你?3、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4、以前的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以后将怎样去做?请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的教案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的教案《桃花心木》第二课时的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随着着名作家林清玄先生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有哪些奇怪的举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种树人,来揭开心中的疑惑。
二研读感悟,入境体验课件展示(种树人的奇怪表现)1当我们见到种树人的奇怪表现时,相信你的心头一定涌出了很多的想法和问题,请你大胆地说出来(生答)2看来我们的心中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困惑。
作者是怎样问种树人的呢(用疑惑的语气读)课件出示(作者的问话)3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桌分角色朗读作者与种树人的对话,进行品味。
思考;我问种树人问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生答)练习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思考:语重心长什么意思怎样才能读出种树人的语重心长呢学生练习读,指名读。
4如果你是一位种树人,老师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是合格的种树人。
好,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啊种树人你好,请问应该什么时间来浇水呢?谢谢你,请坐。
种树人你好,请问应该多久来浇一次水呢?种树人你好,我想问一下,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这个不确定指的是什么种树人,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新木苗该不会枯萎吧看来同学们都是合格的种树人。
我们都理解了种树人的良苦用心,种树人的用意是什么(板书;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5想象;大家都理解了种树人的.做法,那么桃花心木是否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呢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桃花心木,你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新木苗,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对种树人说)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呀!现在你们觉得种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三超越文本,升华情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种树尚且如此,更何况育人呢种树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问,而且使我们悟出了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这段饱含激情的文字。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案例_教案0001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三、体会借物xx 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xx 人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寻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上节课,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林清玄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你们还记得他的哪些举动奇怪吗?生1:浇水不规律,有时几天浇一次,有时好几天浇一次;浇水量也有时多,有时少。
生2:来的时间也不规律,有时早上,有时下午,有时中午。
生3:桃花心木苗会莫名其妙的枯萎,他来时总会带树苗补种。
生4:他也不像是个懒人,因为他还知道有几颗树会枯萎。
生5:他也不像个忙人,因为他做事很从容。
师:是啊,这么奇怪的举动,难怪作者忍不住去问种树人:(课件展示)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二、研读感悟,入境体验。
师:面对作者的一连串提问,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谁起来读?(生读)师:种树人言之有理吗?那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生:意味深长,严肃,富有哲理 ....师:谁想再读一读这意味深长的话?师: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作者“我”,你来回答我的提问好吗?别急,请各位种树人精心准备一下。
自己再读一读种树人说的话。
师:现在,请各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
师: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生: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师:能用你自己的话简单回答我的提问吗?生:说不准,不确定,没有规律……师: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枯萎?生: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师:“不确定”在这里指什么?生:老天什么时间下雨?几天下一次?一次下多少?师:根据你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生:经不起考验,适应不了环境,没有学会独立•…师: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教案设计《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教案设计《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课文借平凡的生活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
学习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会作者的见解,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教学设计宜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整合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并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感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中力争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一、关于训练观点: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人文性凸显了,语言感悟强调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然而,一段时间以后,许多语文教师陷入了一种困惑:新课标基本不提双基的训练,是不是双基训练从此就不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养成、精神的建设,又无法离开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否则就不成其为语文学科了。
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文字训练。
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仍然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同时,《标准》中的积累、理解、运用等词语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只是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不仅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要训练扎实,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走路都不会的人能健步如飞一栋没有基础的高楼能高高耸立所以,夯实双基,加强训练,这应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目标。
语文教师应将课堂根植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帮助学生打好厚实的语文功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的改革。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桃花心木》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汲水、枯萎、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那么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见解呢?二、深入学习,领悟中心1、自读课文,投影出示思考题:⑴画出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想想种树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把不懂的地方用“?”标出来。
⑵对于种树人的做法,“我”有什么疑惑?⑶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了什么?2、读后分组讨论3、全班交流:⑴感悟种树人的言行:①指名读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请学生谈体会。
②对于种树人的做法“我”有什么疑惑?③种树人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吗?指名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适时出示种树人的话,学生自由发言谈理解,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指导朗读(种树人的话要读得成竹在胸,语重心长。
)④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⑵体会“我”的感悟:①指名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适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段话。
②作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③什么是树木的“不确定”?什么是人的“不确定”?④在不确定中生活有什么好处?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⑤“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⑥指导朗读(“我”的感悟要读得沉稳而又洋溢着激。
)三、畅所欲言,发表见解投影出示题目: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你希望学校和家庭如何教育你?3、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4、以前的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以后将怎样去做?请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
六下第三课《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导入课文1、(出示桃花心木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什么树吗?让学生简介桃花心木。
2、(出示林清玄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谁吗?(林清玄)出示林清玄简介,抽生阅读介绍(、、、、、、他的散文总是能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能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的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桃花心木》观察倾听感受出示图片并作介绍,让学生观察,在聆听中切实的感受。
激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悟道理感悟道理感受情感1、同学们打开课文,用最快的速度将课文浏览一遍,把这个道理找到之后,用笔勾画出来。
2、阅读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3、林清玄要叫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还勾画出文章中林清玄告诉我们的道理。
林清玄要叫我们过的是不确定的生活,阅读好处。
指导学生反复阅读道理,在阅读中感悟。
课题桃花心木课型探究新知教学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以道理为主线学习课文,并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重点: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难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资源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音乐,自学案说呀,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是有好处的。
4、想要读懂这个道理中的“不确定”,我们有什么办法(联系课文、联系生活)三、自学议学练能联系课文,理解“不确定”,小组交流。
1、默读课文,联系自学案,哪些字、词、句、信息能够帮助你读懂“不确定”,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画下来,也可以写上自己的见解。
2、种树人是怎样浇水的?3、他为什么要这样浇水?4、非得这样浇水吗?学生默读课文,读通、读顺根据自学案中的提示自主学习课文根据自学案提示进行小组交流。
<桃花心木>教案(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案(第二课时)一、激趣――迁移――导入1猜年龄明方法(看――想――问――知)。
2读课文理结构(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看、想、问、知)。
二、学习――探究――训练1、学习“看”的部分。
a读课文,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b请学生用最精炼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所见。
c根据练习,训练语言,检验所知,出示小黑板,填空:种桃花心木的人()常来浇水,()没有规律,既不(),也不()。
时间与水量都_________。
2、学习“想”的部分。
a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想什么?b将带问号的句子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c再读课文,让学生明白同一个句子在表达上可用不同的形式。
d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学习“问”的部分。
a根据内容,分小组读课文。
b将转述句改为直述句,强调注意标点的运用。
c抓“忍不住”引导学生朗读。
4、学习“知”的部分。
a抓“笑”拓展,说说种树人为什么笑了?b读课文,说已知。
c出示一段话,与文本对比体会。
树苗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自然就会枯萎了;如果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d抓“语重心长”,先理解,再读段落。
e质疑。
三、学文――谈话――明理a读倒数后两个自然段,联系生活谈“独立自主”。
b师质疑: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两个自然段?c抓最后一段中的“再”“也”两个字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d扮演角色(种树人、“我”、桃花心木),检验学习效果,升华思想感情。
四、总结a从种树人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b从“我”身上我们又明白的了什么?c结合板书,谈学习的方法(看――想――问――知)。
(本教案由李素娥老师根据听课记录整理而成,在此表示感谢!)。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案例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案例9篇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1《桃花心木》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借种树喻育人。
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认识变化的线索: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忍不住——非常感动。
另一条是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不确定——不定时,不定量,补树苗。
这样引领学生随着作者去感知给桃花心木浇水的方法,聆听浇水的道理.展开类比推理,感悟育人的道理。
并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整节课我觉得有几处比较满意:一、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多层次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去咀嚼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以及深刻道理。
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如学生对种树人怎样种桃花心木,和明白浇水的道理部分的解读与理解,我是通过小组自学完成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文本对话,从而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学生的理解出现障碍或偏差的时候,我及时的给予帮助和引导,体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当学生汇报种树人的一段话时,对育人的道理并未完全读懂,我恰当地设置了提问环节:你有什么不理解?并让学生联系前生活实际想象“不确定的生活”的意思,经过这一点拨,学生茅塞顿开,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三、适时的评价起到了激励和点拨的作用。
我一方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在每个学生的回答后适当加入点评,从写法上,阅读方式上,字词理解上都给予明确而恰当的评价。
使学生充满自信,思维积极,课堂里涌动着一种积极创造的氛围。
四、把写法渗透到阅读中。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指导写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直接指导容易显得生硬,间接指导又怕效果不佳。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且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难点、关键: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是14节,有自己的见解。
2、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谈话导入。
2、作者向种树人问了哪些问题?二、学习新课,感受种树人的用心良苦。
1、自由读12、13节,思考:如果你们是种树人,老师是文中的我,你们能回答我的问题吗?2、师生对话,交流反馈。
(1)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追问:不确定指什么?(3)指名读12节,理解种树人的表情,这是自信的笑,再让学生想像种树人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着自信的微笑再指名读。
(4)如果每天定时定量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理解语重心长,指名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种树人的这种种树的方法取得成功了呢(15、16节)4、小结。
三、小练笔、深化感知。
1、小黑板出示:请再读一读课文,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如果我是一棵()的桃花心木,我会对()说:_____。
刚种下种树人正在成长一起成长的伙伴枯萎枯萎的同伴长成大树前来散步的人2、汇报,师相机点评。
四、与作者对话,感悟作者阐明的`做人道理。
1、自由读14节,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人的不确定指什么举例说明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4、你们知道哪些人在困境中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做出了一番事业?5、师举洪战辉的例子。
6、反思作为小学生的自己该如何做,有没有想起哪些名人名言能表达你此时的心情?7、齐读14节。
8、总结以《中日夏令营较量》的故事引发深思,并对孩子们提出期望,概括写作特点,借种树喻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独立自主”这几个词语并能运用“语重心长”这个词语说话。
2、能正确改写文中“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这两个反问句。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的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我这样确定教学目标,遵循“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明确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的训练点。
〕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的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便能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齐读文中直接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提出:这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的树是怎样长成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这样设计导入,既让学生重温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让人有
的放矢,学习和思考更有针对性,对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起到重要的作用。
〕
二、导读第二大段,理解种树人的奇怪做法。
(一)、自由读第二大段,自己感悟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
1、注意:
①把句子读通读顺,遇到读不流利的句子反复读。
②种树人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要求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并完成感叹句的练习。
(这真是一个的种树人啊!)
③他有哪些奇怪的做法?用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交流。
〔本环节,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思考、动手、口头表达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二)导读排比句,即划波浪线的句子。
1、着重抓住“有时”这个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不确定。
2、体会文章从浇水的时间和浇水的量这两方面的不确定。
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师生分角色感情朗读。
4、追问:种树人是个懒人吗?种树人是个忙人吗?
5、交流,解决疑问。
①完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练习。
②相机理解“从从容容”的意思。
6、种树人既不是懒人也不是忙人,你此时心里有什么疑问?
〔本环节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的词语“有时”体会种树人的奇
怪做法,为下文的突破难点打下了重要的伏笔。
问题:“种树人既不是懒人也不是忙人,你此时心里有什么疑问?”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究的兴趣和决心。
〕
三、导读第三大段,理解种树人这样种树的原因以及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
(一)默读第三大段,研究种树人这样种树的原因。
1、分组合作学习和探究。
①找出作者对种树人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②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和同桌合作学习,一个提问一个回答。
)
2、交流。
3、表演。
4、师生分角色朗读。
5、追问:种树人这样种树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板书: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本环节,我把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问答方式,把教材整合成对话的台词,通俗易懂,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学生心中的疑问迎仞而解。
〕(二)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
1、学到这里我感觉种树人似乎在对我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我是从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你能把他找出来吗?
(理解“语重心长”的意思并练习用“语重心长”讲话。
)
2、你从种树人的话中感悟到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3、交流。
〔本环节,我有意地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陈述自己的感悟,不断鼓励学生把文中蕴含的“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别人,努力划到解决的办法”这个道理充满自己的心灵,一边教学一边育人,让整个集体充满了正能量,既学习知识又懂得做人,还有什
么比这个更让人感到欣慰的呢?〕
3、作者从种树人的话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4、交流。
(理解这里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你能想到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不确定”?)
5、交流。
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解决的?适时小结: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课文里运用了哪个词?(独立自主)
6、“独立自主”是什么意思?
7、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板书:借物喻人)
(板书:人——在不确定中生活——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
〔本环节从学生自身的感悟过渡到作者的感悟,自然而然,化难为易,学生很快掌握,难点不攻自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8、为什么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呢?
四、总结提高。
1、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
2、生交流,师适时补充。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借
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喻
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