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种新型动车组调试工艺及其发展
试论动车组调试过程的技术要点
试论动车组调试过程的技术要点摘要:基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关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动车干线遍布全国各地。
我们在为当前的技术成果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动车事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当前动车运行安全事故仍有发生,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突发状况,难以快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动车组调试过程的技术要点,探讨如何能够有效落实动车组的调试工作,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车组调试过程技术要点引言动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涉及面积较广,所以需要反复调试以便保证动车的安全运行。
在运行和调试的过程中,很多人员都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细小问题,导致动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现如今,由于我国动车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动车出行,一旦动车出现问题会直接威胁到乘客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要充分了解动车组调试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动车组调试,进而帮助相关人员顺利落实动车组运行问题。
一、动车组调试过程中的技术要点1.1 动车组制造系统概述动车组的设计主要包括车体制造系统、表面处理系统、总组装系统、测试系统和转向架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环环相扣,从而能够使得动车顺利运行。
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的调试以便了解这些环节是否出现问题。
车体制造系统是构成整个动车的关键要素,并且其设计水平要求十分高,需要在多种技术的配合之下才能够达到精准的程度。
而表面处理系统则是关于车身的喷涂以及配装等等工艺,其处理工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车身外观。
总组装系统则需要完成车体内部的安装工作,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动车的乘客的舒适感。
测试系统则包括单车测试、编组、列车静调和列车动调。
转向架系统则主要包括动车内部的零部件的焊接与加工工作,能够保障动车运行的安全。
1.2 动车组调试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动车组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仪器来进行实验。
浅谈动车组车辆组装及调试工序
浅谈动车组车辆组装及调试工序摘要:动车组车辆的组装和调试是动车工作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工作质量对动车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动车车辆组装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进行车辆的组装,使用科学有效的车辆组装技术完善车辆的组装和调试等工作,以便能够保障车辆组装和调试的质量,从而为动车的安全良好的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动车组车辆的组装和调试工作,本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了动车组车辆组装相关的工序,并分析了动车组车辆调试工序等,希望能够为动车组车辆组装和调试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帮助。
关键词:动车组、车辆组装、调试、工序在动车组车辆组装工作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组装工序且较为复杂,对这个组装工序的控制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一旦对整个动车组车辆的组装工序不能够做到科学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发生车组装工作不能够符合车辆运行的组装要求,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基于此,下面我们将专门分析研究动车组车辆的组装机调试工序,主要是为了严格按照动车组车辆组装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整个车辆的组装工作,有效的提升车辆组装和调试工作质量,从而确保动车车组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
一、简析动车组车辆组装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行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动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效,为人们出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我国铁路运行建设过程中动车组车辆的组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装工作,科学有效的车辆组装能够确保有效的控制和实施整体的车辆组装,能够确保动车组车辆进行安全有效的运行。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分析得知,动车组车辆组装需要较多的工序,应该严格按照车辆组装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明确的整体组装工作的注意要点进行组装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整体车辆组装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车辆组装的工作过程中,车辆组装工作的主要关键因素大都是组装图,车辆装置的质量不仅仅会对动车的运行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还对动车运行的安全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浅谈新型动车组检修电气技术
浅谈新型动车组检修电气技术摘要:铁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运行设备进行监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检修方法。
状态维修具有针对性强、维修成本低的特点。
在铁路电力设备领域,常采用状态检修策略进行日常检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铁路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技术,不仅对铁路动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铁路动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新型的动车检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新型动车组;电气检修;系统运维1.动车组电气检修内容以及发展现状高速铁路动车组主要用作高压设备、主电路、辅助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牵引系统,是保证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的最重要的部分。
在高速铁路动车组主回路维修技术中,应加强主控回路,检测主变压器一次侧过电流,对电励磁、线圈和主断路器进行维修,以保护主变压器不被过电流损坏。
在接触网电流通过牵引系统后的高压设备平稳运行,实现预充电和接触开闭控制,完成操作或停机指令。
厨房炊具、卫生设备等辅助电源设备是拥有属性高温、蒸汽,容易造成短路,而第三侧接地试验是保障主变安全的关键,在维护过程中注意过载运行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主回路本身故障引起的停电问题,积极检查相关风力设备的风压、管道泄漏、其他设备故障等问题,确保主回路的健康运行。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高铁的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电力设备的检修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检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目前,电力设备的维修主要采用定期维修的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维修。
实施状态检修可以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质量。
作为现阶段主要的维修方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维修设备比较成熟,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合理地进行,但高速铁路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高速铁路的空间有限,可用资源相对较少,维修过程比较困难。
高速列车在维修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维修中使用的相关设备必须整齐布置,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最好在列车休息时进行维修工作。
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工艺上的优化思路探讨
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工艺上的优化思路探讨作者:邱勇来源:《工业设计》2016年第03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为了满足交通行业的需求,动车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以CRH380A型动车组为例,从CRH380A型动车组相关介绍入手,深入分析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的工艺难点,探讨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工艺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CRH380A型动车组;工艺难点;优化方法CRH380A型动车组是目前最新型的动车组,可以满足京沪高铁的时速要求,在铁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但是对于CRH380A型动车组而言,其总组装工艺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必须要在传统动车总组装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才能充分发挥CRH380A型动车组的作用。
1 CRH380A型动车组相关背景及介绍CRH380A型动车组是在CRH2C型动车组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属于高速动车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380千米。
调查结果表明,CRH380A型动车组最高试验时速可以超过486千米。
并且,CRH380A型动车组不仅在速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舒适度、安全度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其他动车组。
在每小时速度为380千米的情况下行驶,动车重的噪音非常小,人体所能感受到的压力也非常小,脱轨系数等安全指标也低于限度标准。
所以CRH380A型动车组具有安全性高、车内舒适、运行平稳等优势。
此外,CRH380A型动车组还具有高节能的优势。
由于组装的工艺材料比较轻,所以运行阻力较小,能源的消耗也要低于普通的动车组。
正是因为CRH380A型动车组具有以上几点优势,所以其总组装工艺的优化更值得探讨。
2 工艺难点分析2.1抗侧滚扭杆的设计难点相对于普通动车组而言,CRH380A型动车组增加了国外比较受欢迎的抗侧滚扭杆系统,这个装置用于客运轨道车辆转向过程中对车辆测滚运动进行控制。
分析如何完善动车组调试过程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动车的运行非常普遍,动车运行速度非常快,且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动车不仅运行速度快,且安全平稳性高,目前,动车组的安装运行与调试工作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我国已经实现了自行安装调试动车组,包括动车组的安装、调试、后期的维修防护工作等。与其他交通工具一样,在安装完成之后,都会进行调试工作,调试工作的进行能够帮助安装人员检测出动车组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工作,使动车的运行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动车组调试阶段的简介,了解调试过程的内容有哪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使调试过程更加完善。
关键词:动车组、调试、完善
调试阶段是动车组在安装完成之后都会进行的阶段工作,调试工作能够保证动车运行的安全平稳性,确保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在早些年,我国动车的安装调试工作技术、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然而目前,我国动车组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调试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多年研发技术经验的积累下,已经实现了调试系统的运行,使我国的动车组的调试工作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前列,也使得我国动车运行达到了世界前列。良好的调试系统与技术能够缩短动车组安装调试阶段的时间,且能够保证动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适应了市场的发展变化,也让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先进化。
小结:动车组调试是动车交付使用的最后一个步骤,调试工作包括对动车组各个部分的功能调试,还包括对动车各种能力的测验工作,比如,动车的气密性、制动性、网络的稳定性等等,都需要进行测试检验工作。调试阶段能够检测出动车组在运行时出现的各种故障,或者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试都能够发现。因此,对于调试阶段所涉及的技术工人、技术设备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为了使调试阶段工作内容更加完善,本文提出了多项建议,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做好调试小组的管理工作以及合理安排调试工作等,都可以最大程度的完善调试过程,使动车组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目前的调试技术水平和系统的先进性。
CRH2E型和谐号动车组内装工艺优化浅谈
CRH2E型和谐号动车组内装工艺优化浅谈摘要:CRH2型动车组作为我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动车组,以其众多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其中长编组卧铺动车组(又称为CRH2E型动车组)作为我国第一款卧铺动车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改造的原因或是检修的需要,有时需要对内装设备进行拆卸,而CRH2E型动车组由于结构与其它类型动车组的差异,导致内装拆卸时可能遇到较大的难度,需要较大的拆卸范围,带来拆装周期的增长,影响最终的检修周期。
关键词:CRH2型动车组; 内装; 工艺; 和谐号;卧铺动车组1、CRH2E型动车组内装结构简介CRH2E型动车组头、尾车及餐车均为座车,其它中间车结构基本相同,如图1所示,一位端为通过台及配电柜。
中部为十个包间,每个包间分为左右、上下四个卧铺。
十个包间均靠一侧侧墙,并排布置,从一位端到二位端依次编号为一、二、三、……、十号包间。
包间门前为大走廊,作为从一位端到二位端的行走通道。
二位端为盥洗室、卫生间、水泵室(或电开水炉)、配电柜等设备件。
CRH2E型动车组内装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但遇上重大改造,需要对内装进行拆卸时,拆卸范围往往较大,拆装周期也较长,不利于检修工作的开展。
2内装拆卸工艺优化2.1包间间壁拆卸工艺优化由于某些改造的需要,需要拆卸几个包间的地板,因此该些地板上的包间设备需拆除。
包间设备诸如卧铺、茶桌、包间拉门、顶板、墙板等,均可以拆卸后通过大走廊穿过内端门、外端门运出。
而将相邻的两个包间隔开的T型间壁(如图1所示)由于尺寸较大,其横向尺寸为2200mm×1990mm,纵向尺寸为1325mm×1990mm,而内端门尺寸为720mm×1940mm,外端门尺寸为820×1910mm。
无论以怎样的倾斜角度放置,T型间壁都无法穿过内端门和外端门下车。
所以,若想T型间壁顺利下车,须先拆卸二位端部几乎所有设备及活端墙,再从二位端向一位端依次拆卸各包间间壁及内部设备,一直拆到要下车的包间,该包间的T型间壁才能顺利从二位端下车。
动车组检修调试工序分析
动车组检修调试工序分析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高速动车组在调试中的各个流程进行分析阐述,并针对每道工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动车组;检修;调试工序高速动车组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国家铁路实力的表现。
目前我国已经运营的动车车组有三个等级的高速动车车组,分别为200、300、350公里。
从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国内目前已经实现了高速铁路时代,基于此我国完成了新能源动车组的研发制造,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1 动车组制造系统简介高速动车组其制造系统是由车体制造、总组装、表面处理系统以及调试、转向架系统共同构成的。
各个系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每一环节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的生产效率。
车体质量制造系统是由铝合金焊接而成,主要用于动车组主车体的制造过程,而车体也是动车组的工作构成部件,其制造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在专用工装条件下配合完成,才能达到高精度的生产制造要求。
表面处理系统主要负责车体的涂装和喷砂工作,动车组车体表面处理质量将会影响整体车体的外观形象,质量总组装系统主要负责车体的内部组装,以完成内饰安装等工作。
而总组装系统的质量决定着日后乘客使用的舒适性。
调试系统主要负责对动车组进行调试、编组以及完成动调和静调等工作,转向架系统是完成构件的焊接、加工以及对转向架安装,轮对制造等。
转向架是动车组的重要行走部件,其质量水平将会影响整体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2 高速动车组调试阶段高速动车组在调试过程中分为列车和单车调试这两种类型,单车调试分为电气调和机械调试,列车调试包括场内和场外动态调试,静态调试,25千伏静态高压调试。
在单车调试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辅助器来参与。
高速通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是结合智能化设计,能够借助信号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但由于处于单车调试过程中,列车相关集控信号未能够实现集成,为确保动车组网络测试需要借助网络逻辑模拟器来实现控制,该模拟控制器能够用于动车组的停换制动,紧急制动以及对空调集控信号进行环节信号测试,关集控,列车牵引有效测试等,动车端部集控功能模拟器同时也可以用于空调、卫生间、制动系统、迁移系统、照明、网络等网络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网络模拟器;也包括动车组工作状态进行模仿测试的继电器;制动模拟器通过模仿信号模拟输出测试、电制动和空气制动测试以及车辆防滑性能测试等。
动车组的研发与创新技术解析
动车组的研发与创新技术解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动车组技术在中国的高铁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动车组作为一种先进的铁路交通工具,具有高速度、高效能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为了不断提高动车组的性能和服务质量,中国铁路系统一直致力于研发和创新技术。
本文将对动车组的研发与创新技术进行解析。
首先,动车组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研发团队通常由工程师、设计师和专家组成,他们致力于改进动车组的结构、性能和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动车组的研发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模型制作、测试和验证等多个步骤。
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进,研发团队能够不断提高动车组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动车组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创新技术的应用。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车组的动力系统。
动车组采用了电力驱动系统,相比传统的内燃机车具有更高的能效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动车组还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如自动驾驶和列车通信系统,以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轨道交通的牵引系统是动车组研发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创新。
动车组的牵引系统包括电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用于提供动力和控制列车的运行。
为了提高牵引系统的效能,研发团队常常采用新型电机和无刷电机控制器。
这些创新技术能够提高列车的加速度和速度,并减少能耗和噪音。
此外,动车组的车辆结构和材料也是研发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为了减轻车辆重量和提高安全性,研发团队通常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高强度钢和铝合金。
此外,车辆结构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车辆的抗震性和运行稳定性。
通过这些创新技术,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稳定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外,动车组的安全性也是研发和创新的关键方面。
研发团队通过应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了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
例如,动车组配备了自动刹车系统、防护装置和紧急停车系统,以应对意外情况和紧急状况。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试和仿真模拟,以确保动车组的安全性能。
此外,动车组的乘客体验也是研发和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
浅谈动车组空调功能及调试工艺
・ 4 l・
浅谈 动车组 空调功 能及 调试 工艺
徐 永 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 有限公 司,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摘 要: 本 文 简要 介 绍 了动 车组 空调 的基 本 组 成 和 结 构 、 空调 系统 制 冷 的 工 作 原 理 , 并 阐述 了动 车 组 空 调 的调 试 工 艺技 术 。 关键词 : 空调 结构 ; 制冷原理 ; 调试工 艺
1 概 述
动车组空调的主要功能是为 了使乘客获得 更好的舒 适性 , 为实 现此功能需 要采取 一定的技术措施 对车辆客 室内的空气参 数进行 调节。客室空气参数调节的主要方法就是把经过处理 的空气 , 以一 定方式送 入到车辆 客室 内 , 使 车辆客室 内空气的温度 、 洁净 度和气 流速度等各项参数都控制在适 当范 同内的技术 , 为 了能够实现上述 要求和 目的 , 在车辆客室 空调设计时设 置了空气通风 系统 、 空气冷 却系统 、 空气加热 系统 和 自动控 制系统等基本部分组成 。为 了确保 每节 车辆 的空调系统都 能实现设 计要求的各项功能 , 能够最终达到 旅客舒适 性要求的 目的 , 需要通过科 学和严谨 的空调系统调试工艺 来实现。 2 空 调 系统 制 冷 基 本 原 理 介 绍 动车组空 凋系统的工作 原理是 当制 冷剂蒸发 时会从周 围 的空 气 中吸收热量 , 从而达到 了使空气制 冷的效果 。动车组空调 系统工 作时其制冷剂的循 环和热量转移 的基 本原理如 图 1 所示 。 热 从 讣 一 L 牝f j f j 制; 利 其中压缩 机可以将从 蒸发器流入的低温 、 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 图 1 制 冷 剂 循 环 和 热 量转 移 示 意 图 缩成 高温 、 高压 的制冷剂气体 。 从 压缩机 出来 的高温 、 高压 的制 冷剂气体 进入冷凝 器 , 此时制 3 . 3空调控制单元 冷剂温度 比环境温度高 很多 , 通过冷凝器 的翅片进行 降温 , 这时制 空 调 控 制 单 元 安 装 在 动 车组 车 厢 里 的 控 制 柜 内 . 包 括 空 调 控 制 冷剂 气体在冷凝器内部得到冷凝 。 器, 相关的单元接 口以及控制继 电器。所有 交流接触器和断路 器等 通过 膨胀 阀来控制进入 蒸发器的制冷剂 的流量 , 然后通过蒸发 相关的电子设备都集成 在位 于车下 的一个配 电箱 内。 器盘 管分 配器 分配制冷剂 , 从而使制 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降低 。同时 4 调 试 工 艺 伴 随制冷 剂的蒸发 , 从而达到冷却蒸发器 铜管和铝片并通过它们冷 4 . 1主要 调 试 工艺 却其 周同的空气。 然后被冷却 后的空气 由蒸 发风机 吹入动 车组 车厢 4 . 1 . 1 空调系统线路测试。制作空调调试工装 , 该 工装在试 验时 内, 从而达到 了乘客车厢制冷的效果 。 可 以模拟空调控制柜的功能。 调试过程中通过拨动空调调试工装上 3 车 辆 客 室 空 调 结 构 及 组 成 开关实现对各个继电器的控制 , 然后根据适 配器 反馈 灯上的反馈信 动车组 空调系统一般采 用单元式空调机组 , 通常安装在车辆 的 号测试继电器动作和线路的正确性 。 车顶 , 另外每节车 的车底还装有 一套废排 单元。动车组空调 系统 的 4 . 1 . 2空 调 系 统 动 力 部 件 的 电 压 和 相序 测 量 。 通 过 空 调 调 试 工 装 主要 组 成 部 分 主 要 包 含 以下 4 个 基 本组 成单 元 : 模拟控 制系统的控制 , 测量各压 缩机 、 冷 凝风机等设 备的供 电电压 3 . 1 机组单元 和相序 , 确 保 各 设 备 在 通 电后 能 正 常 运 转 。 车辆 空 调 机组 单 元 安 装 在 车 顶 端 部 , 机组 单 元 的 压 缩 机 通 过 解 4 . 1 . 3 风 阀运 行 检 查 。 通 过 控 制 软 件 模 拟 控 制 风 阀 , 然后 通 过 控 耦装 置与设 备构架 相连 , 这种连接 可以使 运行中的振动和结构噪音 制界面检查反馈情 况 , 对于混合箱 内的左 右回风风阀不仅 要通 过控 降低 到最 小。机组 单元的混合空气箱安装在车 内机组单 元的两侧 , 制界面检查反馈情 况 , 还要观察其实际动作情 况进行检查 。 包括 新鲜空气和回风的通风 口。 通过外露格栅 防止外部空气 中的污 4 . 1 . 4功率消耗测量。使用控制软件启动待测设备 , 在主电气设 物进入 车内 , 对 外部空气进行 初步过滤 , 同时通过 这个外露 格栅尽 备 的接触器处测量其在各种 工作模式 时的的电流消耗。 可能减小雨水的渗入。 回风的通风 口安装在混合空气箱 的前 面 , 其 4 . 1 . 5功能试验。 用笔 记本电脑里的控制 软件驱动不 同的工作模 上安装有蝶阀 , 用来控制 回风和新鲜空气 的混合 比例 。 式, 检 验不 同部件启动和停止时是否会出现故 障。 3 . 2 风道单元 4 . 2调试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 空调系统的风道单元安装在动车组车 内中顶板 上方 , 为降低噪 4 _ 2 _ l 启动空调加热时 ,一定要先启动通风然后再启动加热器 , 音, 在设计时将第一 节风道 内设计 为消音风道。风道单元设置有模 否则会造成加热器过热引起 故障。 式调节功能 , 可根据空调 系统 的_ T作状 态 自动调节为采暖模式 和制 4 . 2 . 2电流测量时 , 只能将被测线 路放在钳 口内 , 且要保证 被测 冷模式 , 并通过 不同模式下供 风方式 的不同 , 达 到 车 辆 客 室 内温 度 线路的所有 电缆都放在钳 口内 , 钳 口要完全闭合 。 结 束 语 的均衡 , 以确 保 实 现 更 高 的旅 客 舒 适 性 。 在采暖模式下 , 主要通 过与两侧支风道连接的外侧暖风道供风 为 了使车 内空 气的温度 、洁净度 和气流速 度控制 在适 当范嗣 保 证旅 客 的舒 适 性 。需 要 对 空 调 系 统 的 原 理 和 结 构 不 断 的 研 究 ( 大约 8 5 %) 。 支 风 道 与 集 成 在 侧 墙 背 面的 风 道 相 连 。 通 过 这 些 风 内 , 道, 暖风 被输送 到地板 区域( 约7 5 %) 或窗 口下方( 约2 5 %) 。 大 约 和探索 , 设计 出更加先进 、 科学 、 节能 的空调 系统 , 同时需要进 行空 1 5 % 的暖风通过 中间风道 , 由多孑 L 中顶板送 出。 调 系统调试工艺的研究 , 探索 出更 加科 学合理的调试工艺装备和技 在制 冷模式 下 ,大约 有 8 0 %以上 的风量通 过 中间风道输 送 , 术 以保证所有 的设计功能都能完好 的实现 , 最终达到旅客舒适性要 3 0 %的风量 南外侧 的暖风道输送 。 7 0 %的冷空气主要通过多孑 L 中顶 求 的 目的 。 板送 出。2 0 %的冷风经 南两侧 暖风道 , 通过侧墙下方 座椅 型材出 口 参 考 文 献 『 1 1 宋永 增 . 动 车 组 制 造 工 艺【 M】 . 北京 : 中 国铁 道 出版 社 , 2 0 0 7 , 1 0 . 送出, 并在窗 口侧有少量气流送出 。 2 1 刘显 录 , 刘华. 浅谈 C R H 5型 动 车组 调 试 工 艺 、 f J 1 . 铁 道 机 车 车 辆 工 通 过消音风道 内的蝶 阀可 以控 制暖 风道与冷 风道的气 流分配 『 比例 , 即采暖状态与制冷状态两种模式 。
CRH380A型动车组总装工艺优化
CRH380A型动车组总装工艺优化发布时间:2022-06-01T02:04:29.47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3期作者:徐晨侯继峰[导读] CRH380A型动车组是中国目前最新型的动车,能够达到京沪高铁的最高速度需求,徐晨侯继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11摘要:CRH380A型动车组是中国目前最新型的动车,能够达到京沪高铁的最高速度需求,在中国高速铁路中的使用效益也较好。
不过针对CRH380A型动车组来说,其整体装配工艺仍然是目前的研发重点,因此一定要在传统动车组的整体装配工艺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处理,才能发挥CRH380A型动车组的功能。
关键词:CRH380A型动车组;总装工艺;优化策略1.CRH380A型动车组介绍CRH380A型动车组是现阶段运行时速能高达380km级别的动车组,它是CRH2C的优化升级版。
其生产厂家来自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CRH380A型动车组在运行期间,测试运行最高时速可达468km,它在速度上远超CRH2C,其舒适度与安全性能更为卓越。
该动车在运行期间,车内噪音相对较小,运行车辆对人产生的压力也相对较弱,车辆的脱轨系数也相较其他列车来说较小。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CRH380A的平稳性强,舒适度高。
另外,CRH380A动车组节能性强,这是因为其组装工艺相对轻便,弱化运行出行阻力,能源实际耗损上低于其他运行动车组。
由此可以看出,CRH380A的运行优势十分明显。
2设计难点分析2.1 抗侧滚扭杆的设计难点相对于普通动车组而言,CRH380A型动车组增加了国外比较受欢迎的抗侧滚扭杆系统,这种设备主要用于在客运轨道汽车的转弯过程中,对汽车测滚运动进行监控。
在转向架与车轮中间设置,并通过扭杆的作用来达到降低车轮测滚振动的效果。
由于这种新添加的设备,使CRH380A型动车组的整体安装有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由于与驱动转向架的链接位置关系以及与车辆设计构造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在安装方式与定位方法上的不相同,在安装以后就很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浅谈CRH5型动车组调试工艺
1
——
设 计 研 究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第 1 2 1 年 1月 期 01
与 图 中 9 X A、7 0 X 3 1 A 2 2 等 3个 连 接 器 相 连 , 0 E1 1 A 1 0 、7 0 X M 另一 端 与线 束 分析 仪转 接箱 相 连 , 车辆 其他 所有 线缆 按类 似 方法 连接 好后 , 启动 线 束分 析 仪测 试 软件 , 车 辆 配 线 的导 通 、 缘 、 压 等 性 能 以及 线 路 的 电气 特 性 对 绝 耐 ( 电阻 、 如 电容 、 电压 、 电 电流 等 ) 行 测 试 , 漏 进 确保 配 线 无 短 路 、 线 、 地 混 接 等 问题 , 保 配线 耐压 符合 工艺要 求 , 保线 束 完好 无损 。测 试 过程 完全 通 确 确
1 调 试 工 序 划 分 及 测 试 内 容
C H R 5型 动 车 组 是 引进 法 国阿 尔 斯通 公 司 的高 速 动 车组 技 术 , 新 设 全 计 的动 力分 散 型 动 车 组 , 计 最 高 营运 速 度 为 2 0 k h 是 同级 别 “ 谐 设 5 m/ , 和 号 ” 车组 ( 动 包括 C H1型 、 R 2型 、 R 5型动 车 组 ) R C H C H 中技 术最 先进 、 构 结 最 复杂 的 电动车 组 , 因此 , 车辆 调试 工 艺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对 C H R 5型 动车组 调 试 工 序包 括 章鱼 试 验 、 车 试 验 、 元 及 列 车 试 验 。 单 单
及 重联 试 验 , 车动 态试 验包 括低 速 动态 试验 和 正线 5 0 m运 行试 验 。 列 0 0k
2 各 调 试 工 序 工 艺 特 点
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加工工艺优化
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加工工艺优化介绍了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改进工装的设计方案及效果。
标签:工装装夹找正1 概述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是转向架轮对定位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向架侧梁通过螺栓连接,与轴箱体后盖通过限位方式配合连接。
由于轮对提吊组成是控制构架与轮对相对位置的重要零部件,因此加工环节必须严格控制尺寸,否则会影响装配间隙要求,甚至影响到整车落成质量。
2 问题描述轮对提吊组成加工工艺分为划线、铣、划线和钻孔、锪平四步工序。
其中铣工序安排在大侨龙门铣加工,钻孔工序安排在50摇臂钻加工。
首先根据一步划线,铣出尺寸6.5mm、10mm、40mm三处平面;根据加工后平面进行二步划线,完成钻2-Φ17.5孔和锪平2-Φ32沉孔的加工,如图1所示。
两步加工工序均采用平口虎钳夹紧装夹方式,批量加工时,发现在装夹和找正工序中存在如下问题:加工前期需要对工件两侧进行打磨,后工序钻孔的装夹、找正较为困难。
出现此种情况是因为毛坯本身形状常有偏差,平口虎钳装夹方式很容易使工件发生相对偏转,需要通过打磨两侧毛坯以便于装夹。
由于毛坯尺寸大小难以统一,前期打磨又难以完全消除尺寸偏差,操作人员需要逐个加入垫片,采用小锤敲打、逐一对齐各条辅助线方式找正,如图2所示。
此种装夹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装夹精度,经常会造成下工序钻孔尺寸超差,这对于一个正常产品的成熟工艺来说是很不合理的。
3 工装设计及优化效果3.1 工装设计通过仔细分析轮对提吊组成的设计和工艺要求,制作了轮对提吊组成的铣钻工装。
通过该工装来保证工件的工艺要求,并以此简化工序(取消打磨、二步划线工序,铣平面及钻孔工序均在龙门铣上加工)。
根据工件定位找正和设备自身特点,在该工装设计时,考虑到加工台阶面背面和提吊档为固定尺寸(划线工序拷料筛选,尺寸为37mm,见图3),以此为定位基准设计工装如下图所示。
其中图3为放置工件示意图,图4为未放置工件示意图。
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
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与创新。
这些技术的应用与集成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首先,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的制造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自动化装配线和智能控制系统,制造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优化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其次,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还带来了列车的多元化功能和性能的提升。
例如,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车身采用了轻量化材料,提高了列车的能效和减排能力。
同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设计还加强了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使得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此外,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内部设计也更加注重乘客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提供了更宽敞的座位、更好的空调系统和更先进的信息娱乐设施。
最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还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装备,我国的制造企业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能够拓展国际市场。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成功制造和出口,不仅为我国的制造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总之,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正不断推动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相信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制造技术将会继续迈向更高的水平,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种动车组组装工艺研究
一种动车组组装工艺研究摘要:分析动车组组装中的螺套安装问题及技术难点,通过新的工艺方法,解决了技术难题。
新型螺套组装工艺方案,在动车组组装中工艺性良好,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动车组;组装;工艺动车组内饰作为动车组重要的美工展示,其中包括众多设备部件。
其中包括:顶板、侧墙板、间壁板、地板等部件,根据轻量化的要求,均可以采用蜂窝墙板。
这类蜂窝墙板具有重量轻、节能环保、吸音性好等特点,在现有的动车组产品中被广泛使用。
1 引言蜂窝结构墙板,以纸蜂窝平顶板为例,其整体为纸蜂窝结构,四周和安装点位置采用胶合板等补强结构,用于预埋螺套。
现车安装过程中,由于前道工序的公差积累、物料错误等问题,需要现车增加螺套或更改螺套位置。
然而,设计上为了减轻组件重量,又尽可能缩小了补强的尺寸,螺套的新增或位移经常出现无补强的现象,导致现车无法更改。
这往往需要物料新制,造成了物料的报废,而且导致生产停滞,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图1是蜂窝墙板结构。
图1 蜂窝墙板结构2 动车组组装工艺1.蜂窝墙板螺套现车更改的技术难点内装部件,因其材质均匀、结构规整,允许现车对其结构进行更改。
而蜂窝墙板,虽然外观与均匀材质墙板一致,但其蜂窝结构不允许现车更改。
由于前道工序的公差积累、物料错误等因素,往往要求墙板现车进行更改。
蜂窝墙板现车增加、修改螺套的技术难题,一直影响着动车组生产作业。
在螺套位置预先布置一定尺寸的补强板(材质为胶合板、铝板、碳钢板),为螺套的安装增加强度,确保安装稳固,图2是补强区域预埋螺套的工艺方案。
图2 补强区域预埋螺套的工艺方案非补强区域,依靠单纯蜂窝芯和1mm贴面是无法满足螺套的安装和承载强度。
如在此区域增加螺套,往往出现螺栓紧固力不足甚至螺套脱落等问题。
2.解决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对螺套安装工艺的改进,摸索出了一种非补强区域现车螺套更改的方案。
图3是非补强区域现车增加螺套的方案:图3非补强区域现车增加螺套的方案非补强区域,采用特制螺套与结构胶配合使用的工艺方案,借助结构胶与蜂窝芯固化后的高强度,来实现螺套的安装和使用功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及发展趋势摘要:纵观各类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常见的主要是基于自动化线缆测试设备、硬线模块模拟器和MVB(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的控制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基于MVB、无线网络控制、可编程序的自动化调试系统正在应运而生,将成为未来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几种典型的传统单车调试工艺进行对比,并对智能单车调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智能调试系统引言随着中国高铁产能的持续升级,既有的移动工作台式调试平台在调试操作上,需要对照例行试验项点文件逐项手动进行,在对车辆上众多的牵引制动、辅助电源、门控、灯控等子系统功能调试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并且这些调试平台是对单一车型定制的,在多种速度等级车型的拓展上难以迭代创新。
因此新型智能调试设备在硬件选择上,需要考虑尽量缩减监控主机的尺寸和重量。
在软件功能的整体要求上,人机交互界面做到简洁友好,为用户提供可根据工号信息注册账号和权限设置的管理操作,可以根据通信设备之间端对端交互的过程数据,完成逻辑判断处理和决策结果输出,同时将试验数据记录到本地数据库便于后续查询打印。
1传统单车调试工艺1.1章鱼试验章鱼试验是CRH5型动车组调试中的一项特色试验。
该试验主要是基于一种可编程序的线缆自动测试设备,自动检测线缆导通、绝缘、耐压等性能,确保线路无混线、短路、接地等问题。
进行该项试验时,需要人工将测试线缆依次连接到自动测试设备和测试车辆的连接器上,然后运行自动测试设备试验程序且完全通过计算机软件运行,测试完成后自动输出测试报告单。
章鱼试验是一种典型的自动化、信息化调试手段,检测的准确度较高,但试验所需测试线缆众多,需要人工将测试线缆按照对应关系一一连接,工作效率上有待提高,且只能对车辆线缆导通及绝缘性能进行验证。
1.2CRH3型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CRH3型动车组单车调试工艺主要是基于多功能总线控制设备进行测试。
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优化分析
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优化分析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动车制造的工艺不断提高,对动车组生产工艺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定期检修,提高检修效率也十分有必要。
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优化有助于提高动车组各部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从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优化背景出发,提出生产工艺检修过程中优化的具体方法,并分析采用优化工艺对产品效率的意义。
关键词:动车组、生产工艺、优化分析一、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优化的背景1.1动车组的生产工艺介绍动车组的工艺优化主要从铝合金气密隔墙工艺优化、动车组转向架工艺优化、设备舱模块裙板部件焊接工艺优化、动车组牵引通风风道工艺优化、动车组首车侧墙制造工艺优化等出发,探索动车组生产工艺优化的具体方法。
1.2动车组检修工艺优化的必要性对于动车制造企业来说,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应该保证检修的效率。
检修过程针对产品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动车组的生产检修工艺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动车组的检修工艺优化不仅是出于安全性考虑,而且是时代发展使然。
二、动车组检修中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法2.1动车组的铝合金气密隔墙检修工艺优化标准动车有两个车头,每个车头司机室部分均有气密性隔墙结构,以保证司机室有很好的密封性。
对动车组的铝合金气密隔墙进行定期检修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铝合金气密墙检修过程复杂,存在检修工作量大,组装困难等问题,所以,在对动车组气密墙进行检修时,需要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返工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动车组的铝合金气密隔墙工艺优化主要针对平面度要求和质量要求。
在检修过程中应该首先针对气密墙的平面度以及质量进行检查,首先发现表面的问题,再针对问题进行技术分析,进而进行检修工作。
检修时应该着重保证检修后的平整度质量要求。
单件开工艺孔中部压紧,减小工件与安装面的间隙,提高焊接的质量。
经过工艺优化后的检修,气密墙的质量会有所提升,减少了之后检修过程中问题的出现次数。
高速动车组调试研究与优化
高速动车组调试研究与优化摘要:高速动车组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改进,调试研究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比如,新型动车组列车的研发和测试、列车系统集成与优化、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乘客舒适性研究、高速动车组的智能化与互联等多个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研发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具体的调试研究内容可能因时间推移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技术需求而有所不同,想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研究与优化就必须清楚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攻坚克难,探索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调试研究;改革创新引言:当前高速动车组的调试研究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改进,高速动车组技术将在未来持续取得重要进展。
高速动车组的调试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提高运行速度的可能性,通过改进车辆设计、轨道技术、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有望实现更高的列车运行速度,进一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高速动车组有望在列车控制、运行调度等方面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推动高铁与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融合,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城市间交通网络,不断关注乘客体验的不断提升,改进列车内部设计、服务水平,提高乘客满意度,高速动车组作为现代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当前高速动车组的调试研究面临的障碍与问题在高速动车组调试研究与优化过程中,想要让优化工作脚踏实地落实到位。
就要结合当前高速动车组发展问题与发展前景,搞清调试的问题与困境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对当前高速动车组的调试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往往被划分为天气条件、动车运行轨道条件以及电力供应等方面。
天气的阴晴风雨、轨道的坡度平整度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等往往会对高速动车组调试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导致调试结果的不稳定性大幅度增加。
其次是设施因素,设施因素包括车辆设施、车站设施以及维护设施等。
浅谈动车组空调功能及调试工艺
2.1加强散热设备清洁和加密滤网更换频次
(1)加强散热设备清洁。结合二级修对空调冷凝器、蒸发器进行清洁,确保其状态良好;加强对CRH2A型、CRH380A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牵引变压器的清洁并对散热风机电流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散热设备重新清洁。同时,质检员要对清洁情况进行验收,严格卡控清洁质量。(2)加密散热设备的滤网更换频次。夏季高温,应根据天气变化加密动车组空调、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等散热设备的滤网更换频次,必要时缩短滤网换新周期,确保设备散热状态良好。动车组运行途中闪报高压故障或发生制冷效果不良时,回库后应对故障车冷凝器进行清洗并更换新滤网,必要时更换新的制冷剂。(3)加强“三板”(裙板、底板、车顶盖板)防脱卡控。因夏季动车组散热设备的滤网更换频次增加,导致动车组“三板”频繁拆装,“三板”防脱风险增大,必须固定“三板”作业顺序,制定作业流程图,严格落实“三检”质量监督机制,加强“三板”安装质量卡控。
关键词:空调结构:制冷原理:调试工艺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和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乘客对乘车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舒适性的现代化动车组空调系统已成为动车组发展的主要方向。空调系统能够合理组织气流,有效地控制客室内空气的温度、速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较好地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客室空调制冷系统故障是动车组夏季常见的故障之一,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车体呈全密闭式,当空调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车内室温将不断升高,影响车内乘客乘坐环境,引发乘客不良情绪,甚至出现由于室温过高导致换乘现象,严重影响动车组运行秩序。通过对动车组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的研究发现,客室空调故障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给空调系统的日常检修维护和途中应急处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对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的发生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或诊断却十分困难。目前动车组空调系统检修方式仍以状态预防修为主,对空调故障进行事后维修。国内外学者对动车组空调制冷系统故障做了相应的研究,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进行了仿真分析,对空调冷凝器泄漏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应用集总参数MIMO(多入多出)模型对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进行诊断等,但这些研究都未提出适用于检修现场和有效的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因此对动车组空调制冷系统故障进行有效的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结合世界铁路建设和国内现有铁路状况,研发生产一种能同时满足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的车辆势在必行。
混合动力动车组便应运而生,可在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之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普通铁路之间自由转换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本文基于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基本原理,比较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制造工艺布局、运营环境与现有高速动车组的差别。
关键词:混合动力动车组;控制原理;列车例行试验;列车运行环境;工艺布局要求截至2013年底,中国铁路的电气化率达到了52.4%。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非电气化铁路仍将长期占有很大比例。
混合动力型动车组的诞生,将解决非电气化铁路与电气化铁路之间的“零”换乘及高效运营,混合动力动车组有超级电容、蓄电池、内燃机、接触网等多种动力混合形式。
本文主要基于“接触网供电+动力电池供电”(简称EEMU)、“接触网供电+内燃动力包+动力电池组供电”(简称DEMU)这两种混合动力供电的动车组控制原理,介绍混合动力动车组与高速动车组不一样的调试方法。
同时结合混合动力动车组的生产制造过程,浅析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制造工艺布局和运营环境。
动车组的动力形式主要有超级电容、蓄电池、内燃机、接触网等,现在生产的动车组多数是由接触网、内燃机单一动力源作为动车组的动力,单一的接触网动力源主要缺点是太过于依赖电气化铁路,从目前整个国际铁路规划来看,电气化铁道的建设还不完善,现在非电气化铁道还占有很大比率,所以,过于依赖电气化铁道的动车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石油在不久的将来不可能作为主要能源形式供给人类使用,即便不考虑环保,由于尾气的排放,在大中城市,也不会允许大功率内燃机车在市区使用。
基于这种和谐环境的需求,研究出一种既节能又环保且能贯穿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的混合动力动车组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基于EEMU和DEMU这两种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控制原理介绍其特殊的调试内容。
一、接触网和动力电池混合供电动车组(一)工作原理接触网和动力电池混合供电动车组(简称EEMU)包含两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动力系统,其中1套动力系统为AC25kV供电系统,主要部件包括车顶高压设备、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在有接触网的条件下,动车组采用受电弓受流,通过车顶高压检测和主断路器控制,直接从AC25kV接触网得电到主变压器一次侧绕组输入电压,经过主变压器变压,得到牵引变流器可以使用的输入电源,再通过四象限和牵引逆变器的变流驱动牵引电机。
对于EEMU双动力动车组,在无接触网条件下,采用动力电池供电,此时牵引变流器停止工作,动力电池通过DC/ DC控制器连接在牵引变流器的中间直流环节上,为动车组提供能量,通过牵引逆变器驱动牵引电机。
动力电池组采用能量密度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为两组并联,当其中一组电池故障时,仍有一组电池可以工作;在无接触网条件下,动力电池可以完全吸收电制动反馈回的能量,并存储在电池中,以备下次牵引再次利用。
(二)特殊调试内容1.EEMU静态调试EEMU动车组绝大部分静态调试和高速动车组调试思路相同,所以不做过多介绍,下面主要介绍EEMU动力包(简称BMS)试验。
(1)混合动力动车组的保温由于EEMU的动力包用的是磷酸铁锂,低温性能较差,工作温度需要在0℃以上,因此电池箱体冬季需考虑保温和加热,所以在静态调试阶段需要模拟车辆运行保温状态,测试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动力包保温功能,TCU通过与BCU的通讯状态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静态模拟运行的保温功能试验。
(2)动力蓄电池试验地面充电机充电试验入库地面充电时,BMS与加热系统的供电均来自地面电源,此时BMS需要通过硬线为整车提供充电信号硬线,防止车辆在地面充电模式下启车升弓。
充电过程中,BMS与其他低压设备优先由地面充电机输出的低压供电。
允许充放电电流、功率控制通过RS485总线与TCU通讯,将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功率以及故障数据传输到TCU,TCU控制充放电电流,防止电池发生过充过放现象。
同时,BMS与TCU还存在硬线信号连接,防止RS485通讯失效。
车辆运营充电机控制试验允许加热状态有效时(库内设外接地面充电机),可以同时使用在库加热器和运行保温2组加热器对电池加热,加热完成后,采用运行保温加热器对电池进行保温。
当车辆启动高压,车辆充电机正常启动,充电机连接时,系统通过网络和充电机通讯正常与否来判断车辆是启动充电机还是启动库用充电机,可同时使用3组充电加热器对电池加热,加热完成后,采用运行保温加热器对电池进行保温,在温度超过预设值时闭合,启动风扇,当温度下降至目标温度值时,切断风扇运行。
2.EEMU动态调试EEMU动车组动态例行试验与高速动车组主要有以下区别:(1)接触网供电时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动态性能混合动力动车组除需测试在接触网供电时的动态性能之外,还得测试在动态过程中给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能力以及制动时电制动反馈能量的吸收性能。
(2)动力蓄电池供电时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动态性能混合动力动车组在无接触网供电时,启用动力蓄电池给车辆的牵引、辅助系统供电,此时,混合动力动车组所有系统的动态性能需和用接触网供电时的动态性能一样,且还考察蓄电池的储能能力以及制动时电制动反馈能量的吸收性能。
余 娇浅谈一种新型动车组调试工艺及其发展(下转第206页)二、接触网供电、内燃动力包和动力电池组混合供电动车组(一)工作原理接触网供电、内燃动力包和动力电池组混合供电动车组(简称DEMU)在有接触网供电时,其工作原理和EEMU工作原理相同,在无接触网条件下,牵引系统采用内燃动力包和动力蓄电池混合供电方案,车顶高压系统及主变压器停止工作,牵引系统采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动力包)供电,通过牵引变流器整流到中间直流环节为牵引逆变器提供电源从而驱动牵引电机。
DEMU同时配有动力蓄电池组,制动时能够吸收电制动能量,牵引时将吸收的电能释放出来,与动力包一起实现混合动力,提升DEMU起动性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能量回收再利用。
(二)特殊调试内容DEMU例行试验和EEMU的调试项基本相似,相对EEMU 的例行试验,DEMU测试内容主要有以下不同:1.内燃机的控制和测试DEMU相对于EEMU多了内燃机动力源,所以在静态试验的时候需要测试内燃机的控制性能、通讯系统、冷却系统功能以及接触网供电、内燃动力包和动力电池组动力源的转换和配合功能。
2.DEMU动态调试在DEMU的动态调试阶段,除了测试DEMU的动态性能外,还需测试内燃机的工作性能和整车启动性能,在无接触网供电时,利用内燃机和动力蓄电池的的配合,稳定快速启车功能。
三、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制造特殊工艺布局(一)内燃机机组试验对工艺布局的要求混合动力动车组的车体、装配、车电制造工艺布局和高速动车组一样,在进行例行试验时,需要对内燃机机组进行试验,这样需要在动车组调试的基础上增加内燃机排气口布局。
(二)动力包试验对工艺布局的工艺要求由于混合动力动车组的动力包需要进行充放电试验,故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动车组动力包进行充电,这样要求厂房规划布局的时候,留有300V-2000V可调的电压接口,并配有控制电源通断电气控制柜,以便于混合动力动车组动力包的充电。
四、混合动力动车组运营环境混合动力动车组对运营环境要求较简单,在现有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上均可运营,对于山区、轨道交通发展不完善的区域也可以自由运行,如果长时间在非电气化铁道上运行,需在相距200公里左右增加一个充电站,充电站需有300V-2000V可调的电压接口,并配有控制电源通断电气控制柜。
五、结论和建议混合动力动车组今后是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之间运行的车辆,这种车辆对运营环境要求低,可在电气化铁道和非电气化铁道之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普通铁路之间自由转换运行,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空气污染少。
参考文献[1]张曙光,CRH5型动车组.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出版[2]张曙光,CRH380B型动车组.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出版[3]张曙光,高速列车设计方法研究.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者单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者简介:余娇(1987~),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轨道车辆调试工艺规划。
各部门确认信息填写无误后,线上提交至相关管理部门,具有审核权限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审核上报的质量问题,确定该质量问题的上报、处理措施等信息符合各项要求。
(4)查询质量问题各部门通过扫描或填写物资唯一码、物料描述、问题类型、生产厂家、问题描述和处理措施对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查询。
2.PC客户端设计PC客户端的系统功能除了包含移动客户端的功能外,还包含人员角色权限管理、统计分析、附件上传等功能。
(1)人员角色权限设置各部门在客户端可以设置不同角色所对应的权限,选择对应角色后,账号便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2)统计分析各部门在客户端可以查看所有已上报质量问题,从而开展统计分析。
如根据问题类型可以筛选出该种问题类型存在于哪种物料等。
(3)附件上传各部门针对所上报的质量问题,既可以单独上传JPG、PDF、DOC等格式的文件,也可以批量上传压缩文件包,帮助相关审核人员决策。
四、结语本文结合电网公司物资质量管理特点,研究一套覆盖质量管理全寿命周期的物资质量管理提升措施,以实现对物资质量问题的有效管理,并最终达到下列目标。
(1)实现质量管理过程信息化、规范化,实现物资质量问题全过程管控,加强质量问题管理,建立问题信息档案,不断提升物资质量管理水平。
(2)实现质量问题深入挖掘,有效预测未来质量问题,深入挖掘质量问题中存在的关键因素和重点厂商,预测实现关键质量问题的源头管控和预防,将质量隐患消除在前置环节。
(3)实现物资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基于质量管理平台建立供应商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收集产品各阶段的质量信息,实现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快速联动、闭环管理。
(4)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互动”的质量管理网络,整合公司各部门资源,同时建立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沟通机制,提高内外互动效率,共同提升物资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
参考文献[1]肖汉明.浅析物资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J].农电管理,2013,3:021.[2]李远景,李卓彦.基于现代物流供应链的电网物资管理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144-147.[3]李晋.电力工程项目物资质量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作者单位:王志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张维,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上接第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