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复习配套课件 单元整合《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复习配套课件 单元整合《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必修1)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学生因为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区分不清楚而误
选C。由“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内”可以知道这是要扫除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答案为B。 答案:B 警示:对一些抽象的政策要结合具体史实进行理解。
【例 1】 (2011· 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 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 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 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典例 1】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 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 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 D.确定欧洲的霸主地位
世界格局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主要表现
“铁幕”演说、杜鲁 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共产党 和工人党情报局、经 互会、华约组织
认识
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 展趋势。③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但多极化不可逆转。④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内容 含义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 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 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 关系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过去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 对外关系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汇总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汇总

(2)现状:两极格局瓦解以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发生新的分化和组合,其中美国、
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中心力量,对各个地区、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有 重大影响力,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 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 (3)意义: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 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
1
2
3
4
5
3.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
2
3
4
5
解析:从两组数据看,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和发展中国家比重明显上升,其他地区 和国家变化不大,甚至萎缩,很明显,世界经济重心在向亚洲转移。 答案:C
探究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导入
史料一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
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A、C、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答 案为B项。 答案:B
1
2
3
4
5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中国送联合国60华诞的贺礼“世界和谐钟”,钟面雕刻和平鸽、和平树及祥云,下
方镌刻联合国六国文字表达的“和谐”一词,钟体的下口的两个撞击点设计为地球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岳麓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岳麓版必修1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2 .两极格局的特点 表现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 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 热战”;在意识形态上表现 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总体而言, 两极对峙的基本状态 是“冷战”,即“不战不和”或“非战非和”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两极格局的演变
1 .三个阶段 (1)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划 分了新的势力范围。随着 1949 年北约成立和 1955 年华约成立,标志着 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也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正 式形成。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 ,西欧国家对外奉行独立自 主的政策;20 世纪 80 年代末 ,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1971 年中 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 邦交正常化。 1978 年底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国际上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19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国 际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3)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和 1991 年苏联解体,华约解体 ,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解体。20 世纪 90 年代, 随着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 元正式启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冷战”结束后, 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 ,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 施,开始走出低谷。中国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 际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
③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形成并发展。
二、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特点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1)特点:“一边倒”。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 17国建交, 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结盟性 ①“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 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 ②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 以体现。
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
性质 斗 争 是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
不同 殖 民 主 义 和 霸 权 主 义 ,
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
际政治经济秩序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 宗旨 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 不同 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形式 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

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1)特点:“两只拳头出击”。 (2)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 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 锁而独立。 (3)作用: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 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2015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2015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返回目录
第12讲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如何理解“冷战”与“热战”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冷战”是一种体制,是美国对苏联建立 的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对抗、军事上遏制的整套体制,但 其活动不包括战争;“热战”是针对“冷战”中的“不包 括战争”而言的,即“热战”是在“冷战”大环境下采取 的军事行动。 (2)联系:“热战”的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大。
返回目录
第12讲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如何看待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从援助西欧经济复苏入手,达到了“一石 三鸟”的目的,其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 用。 (1)为美国的剩余资本和商品打开了欧洲市场,促进 美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2)通过发展西欧经济,来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3)欧洲是美苏争夺的关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的重心在欧洲。美国借此控制西欧,把西欧纳入美国“冷 战”的战略轨道。
返回目录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命题一
命 题 研 析 对 测
历史主干知识或历史概念的理解认识 典题例证1 [2013•广东卷]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 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 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 “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返回目录
第12讲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表现 杜鲁门主义 (1)政治:1947年3月,美国提出“____________”, 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苏联则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2)经济:1947年美国提出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 划”;1949年,苏联领导东欧国家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 经济互助委员会 。 (3)军事:1949年,美国领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________ 1955 年,苏联领导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 条约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单元整合
中国面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遇和挑战
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新旧格局转换之际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 1.机遇 (1)国际政治环境:世界形势走向缓和,亚太地区局势相对稳定,改善了中国的国 际环境。 (2)国际政治地位: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中国对国 际战略的平衡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解决世界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 ②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第三世界保持密切关系,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作为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是推动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向着更加健康方向发展的主干力量。 (3)国际经济环境:多极化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使中国的对外经济有回旋的余 地。
2.挑战 (1)政治: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西方大国强权政治与“和平演变”战略 的压力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临新的考验。 (2)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导致保护主义盛行,影响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3)科技:当前国家间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关 键因素。中国的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 不利地位,因此只有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致落伍。 在机遇和挑战的外部形势下,中国的出路是:坚持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0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0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 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 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思考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 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1)随着欧洲国家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较快的 速度崛起。 (2)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 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其对欧政策。
1960
答案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历史叙述
1.兴起的背景 (1)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 独立国家。 (2)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它们积 极谋求维护自身 独立 、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答案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 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 自主、不结盟和 非集团 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2)主张和宗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主张用和平共处 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1)标志着 第三世界 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开始改变了由 超级大国 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深化探究
探究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 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 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答案
误区警示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 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 归纳提升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 归纳提升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

起。③中国的振兴。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⑤美国发展相对
缓慢,自身力量相对减弱。
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1)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原因:①苏东剧变。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③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等多个
力量中心形成并发展。
1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 成”这一课题的是( )
D.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解答思路】
考查知识 欧共体形成的影响 本题可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解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外交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它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二战后初期,西欧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欧 共体成立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 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进而在 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的外交孤立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3.20世纪70年代 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是 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4.新时期: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2.1973年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时说:“以前 是仇人,现在我们的关系是叫什么 friendship(友谊)。”中美
府签订《辛丑条约》。
(5)二战期间,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支援中国抗
击日本侵华。
(6)1946年,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 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 各方面的特权。 (7)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扶蒋反共”。
2.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谢谢欣赏!
2019/7/10Biblioteka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13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建国 初期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阵营形成;亚非国家 独立;美国敌视、孤 立新中国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 针,确定了“一边 倒”等外交政策
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 国家建交;提出和平 处五项原则;参加日 瓦、万隆会议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 高;第三世界的崛 起;美苏争霸的形势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史学前沿﹞
中国史学界对于“冷战”的起源的认识
• 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 重要问题。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 发现,我国史学界又重新掀起一股空前的“冷战史学”热,出版 一批相关著作。
•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认为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战争后期两国在 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的利害冲突的逻辑延伸。战后美国实力雄厚 处处盛气凌人,成为“冷战”的发起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 有争议的是如何评价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 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 后初期的对外政策也有错误,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

高考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知识整合配套课件 岳麓版版必修1

高考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知识整合配套课件 岳麓版版必修1

改善了中国国
中国;中苏关系
和平共处、 亚非拉等新
际处境,提高
恶化;亚非拉很
“求同存异” 兴民族国家
了中国国际地
多国家摆脱殖

民枷锁
(续表)
时间 20 世纪 70 年 代初—改革开 放
改革开放以来
方针
主要建 交对象
原因
影响
美国在美苏争
美、日、欧 霸中处于守势; 中国打开了外
“一条线” 洲等国
中 苏 关 系 进 一 交新局面
【典题示例】(2013 年广东广州海珠区高三综合)我国史学 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 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 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 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4.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 口等)。
5.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 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6.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 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等 角度进行分析。
【变式训练】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见右图,图中的 Iraq、 Afghanistan、Balkan 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 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及认识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其 根本原因。 (2)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激化了矛 盾,引起了社会的动荡是其主要原因。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其外部原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复习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复习课件
多极化趋势 加强(1991 年至今)
原因
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 重削弱,美国成为资 本主义的头号霸主, 苏联实力增强,成为 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 的超级大国,西欧、 日本、俄罗斯等多个 力量中心的崛起,第 三世界、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
特征
美苏主导与其 盟国争夺对 抗,阵线比较 分明和稳定, “冷战”是斗 争的主要形式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复习课件
• 一、“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 • 1.战后初期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而西欧和日本经济则严重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2)关系: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等扶植和控制西欧, 西欧各国则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对于日本,美国以盟军的名义 实行了单独占领,后又转而扶植日本。日本则采取了追随美国 的政策。
中美关系仍处于紧张敌对状 态,中苏关系恶化
中国的外交取得重大突 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 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 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
实行不结盟政策,全方位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
外交
趋势增强
• 三、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格局
雅尔塔体系 下的两极格 局(二战后 期-1991 年)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 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 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 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地位显著 社会主 独立自主、不结 在 联 合 国 的 外 交 提高; 推动国内 义现代 盟,反对霸权主 活动; 在地区性国 现代化建设; 为 化建设 义,维护世界和 际 组 织 中 的 外 交 世 界 和 平 和 人 新时期 平 活动 类进步作出重 大贡献
例 2 1979 年,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 这新年之际,你们向慈善的神灵打开了所有的门窗。这是忘记家 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邓小平说:“中美关 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正经历着新的转折。”对材 料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邓小平访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美国完全改变了对中国的遏制政策 C.中国开始追随美国 D.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考查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题干中“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 改革”指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日本企 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 项正确。 A 项与题干主旨不符; B 项中“获 得了”的表述与题干中“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 ”的描述不 符;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 C 项。 【答案】 C
变式训练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 经济、 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 1949 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 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和北约组织是美 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抗苏联的具体措施,显然不符合题意,A、 C 两项错误。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实施的 马歇尔计划,故 B 项正确。D 项明显错误。 【答案】 B
专题突破· 热点探究 专题一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曲折发展 的原因及影响 1.基本: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依然存在;国家和地 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 4.主要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 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4 .如图为 1972 ~ 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解析】 图片显示,1972—1978 年中美贸易波动比较大, 这是由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导致的,故 A 项符合题意。中美关系 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 1972 年,此后贸易额有所增长但并未始终保 持增长,B 项错误;“文革”结束是在 1976 年,但 1977 年中美 进出口总额不升反降,故 C 项错误;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但 之后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并未消除,D 项错误。 【答案】 A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美国与其 他大国的关系。“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故不存 在诸强争霸的格局,B 错;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非 单极格局,C 错;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国际格局不是“实力相 当大国并存”,D 错。故 A 正确。 【答案】 A
7.1998 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 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 19.8%。2001 年,日本首 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 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 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3.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 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解析】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 和万隆会议,都是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故 B 项正确。 上述成就并未完全清除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故 A 项错误。当时中国实行结盟政策,故 C 项错误。当时中美关 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9.1960 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 。尽管没有 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 20 世纪 40 年代末, 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 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解析】 20 世纪 40 年代末,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 上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 太地区的扩张,改变了对日政策,由压制日本改为扶植日本。据 此分析,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专题二
新中国 成立之 初 20 世 纪 70 年代
比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及成就 主要外交政策 重大外交活动 影响及成就 独立自主的外交 中苏建交; 提出和 打 破 外 交 孤 立 政策:“一边 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局面; 标志着 倒 ”“ 另 起 炉 参加日内瓦会议; 外 交 政 策 的 逐 灶”“打扫干净 参加万隆会议 渐成熟 屋子再请客”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国际地位提高; 独立自主的和平 合法席位; 中美关 打 开 外 交 新 局 外交政策;调整 系正常化; 中日建 面; 改善了中国 对美政策 交 的战略地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时间是 1972 年 2 月,此时,中美 关系已经缓和,但是,两国依然存在分歧,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 在 1979 年,而且两国没有结成“同盟”,因此,C 项正确,A、B、 D 三项错误。 【答案】 C
变式训练 2-2 据新华社对 1972 年 1~9 月外交情况的统计, 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 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 1972 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 关系的国家达 88 个,和 1969 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 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解析】 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新兴 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 交僵局,据此分析可知 B 项正确。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的新兴 民族国家中绝大多数为资本主义国家。A、C、D 三项政策均与题 意不符。 【答案】 B
2.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 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 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 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解析】 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但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是殖民国家,不想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①②正确;③与史实不符,他们不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10.下面材料说明当时(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 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 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解析】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化。从题干材料看,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的不到一年里,更多的 国家与中国建交,表明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破产,可知选 D 项。 【答案】 D
同步真题· 高考链接 1.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 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 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 此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解析】 1979 年 1 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 系完全实现正常化,但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台湾等问题上仍存 在着分歧和矛盾,排除 A、B 两项。C 项说法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2-1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 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 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变式训练 1-1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 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 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 材料中的“保卫性措施”要保证西欧不受侵略, 符合这一意图的只有 D 项。联合国旨在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A 项错误; 欧洲共同体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不是“保卫性” 措施,B 项错误;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组织建立的军事组织,C 项错误。 【答案】 D
6.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 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 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 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