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惯性及其应用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惯性及其应用汇报人:日期:•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惯性原理与生活•惯性原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惯性原理在未来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与展望目录01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定义与概念静止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状态,没有发生位置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持续沿同一方向运动。
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03惯性与速度无关物体的惯性与其速度大小无关,改变速度的方向或大小都需要外力作用。
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惯性原理01惯性原理物体具有保持其自身状态(速度、位置、方向等)不变的属性,即惯性。
02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改变其运动状态所需的外力就越大。
车辆在急刹车或碰撞时,安全带通过增加人体质量来增大惯性,从而减少人体与车内物体的相对速度,降低伤害。
惯性原理的应用车辆安全带抛体运动中,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其原有的速度和方向,直至受到空气阻力或地面摩擦力改变其运动状态。
抛体运动陀螺仪利用物体的惯性原理,通过内部转子的旋转来保持其轴线的指向,广泛应用于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
陀螺仪02惯性原理与生活车辆惯性与交通安全车辆惯性01车辆在行驶中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车辆惯性。
车辆惯性在交通安全中具有重要影响,如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难以控制,需要减速或刹车来降低惯性。
安全距离02在行车过程中,需要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安全距离的大小与车辆惯性有关,车辆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需要保持的安全距离也越大。
跟车距离判断03在高速公路上,需要保持合理的跟车距离,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前车的紧急制动。
跟车距离判断需要考虑车辆惯性和制动性能等因素。
人在行走时,会有一种难以突然停止或改变行走方向的感觉,这是由于人体具有惯性。
在行走中改变方向或停止需要克服人体惯性的作用。
行走中的惯性感知在运动中,人体需要保持稳定性以确保运动的安全。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本校八年级的学生,大约15岁,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都很有限,推理的能力更显的缺乏,但他们的思维都很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挑战,喜欢动手做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逐步引导来激发他们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完善。
学生在完成了前面章节的学习内容后,对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力的作用效果也有了较深的认识,为本节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科学推理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有较大的思维障碍,因此应该在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教材分析此节内容是本册教材的第七章的第三节,本节主要内容有:科学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应用。
1.课程基本理念:(1)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的观点质疑,提出了一种纠正前概念的学习方法--矛盾冲突法。
(2)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的概念(注意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然后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3)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提供了学生经历实验与数据分析、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自我表述,培养科学方法、实践能力的条件,"惯性小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实验验证方法,并有助于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认知。
2. 2.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规律,是本章乃至物理学重要内容,它既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深刻描述,又为二力平衡的探究做了理论准备,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实验课题——精选推荐
力的三要素实验目标:探究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系。
实验器材:书,文具。
实验方法:1、如图1—3所示,用较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A处位置,水平向右推动物体。
观察并记录现象。
2、用较大的力作用在物体上A处位置,水平向右推动物体。
观察并记录现象。
3、用一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物体A位置,然后保持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不变,水平向左推物体,观察并记录现象。
4、用一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物体A位置,然后保持力的大小及力的方向不变,改变力的作用位置作用在B处。
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两个)。
实验方法:1、如图2—1,取A.B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桌面上,让它们互相勾挂在一起。
2、用手分别向左、右拉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多次实验,并将现象记录。
实验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力的大小相等,力的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物体上。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目标: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50克,4个)实验方法:1、取一个50克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量,并记录在表格中,算出重量与质量的比值。
2、利用相同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2个钩码、3个钩码、4个钩码的重量。
并分别算出G/m的值。
3、将测量结果及G/m的值填入表格中。
4、比较分析G/m的值的变化情况,归纳推理得出物体的重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约为9.8N/kg,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用公式G=mg来表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定性关系。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惯性及其应用
04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及惯性的 意义
对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认识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受力推动,物体运动速度与受 力大小成正比。
伽利略的实验
通过斜面实验,发现物体在不受力时也能保持运 动,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笛卡尔的补充
笛卡尔对伽利略的实验进行了补充,他认为物体 在不受力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03
当物体不受力时,如果初始处于静止状态,那么物体会继续保
持这一静止状态,即处于静止状态。
物体不受力运动的实例
投掷铅球
在投掷铅球比赛中,铅球在离开手后不再受到任何外力作用 ,它会沿着一条抛物线轨迹运动,这是物体不受力运动的典 型例子。
踢足球
足球在被踢出后,不再受到脚踢的力,它会沿着一条曲线轨 迹运动,这也是物体不受力运动的实例。
3
原因
物体不受力运动的根源在于惯性,即物体保持 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不受力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
01
当物体不受力时,如果初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
会继续保持这一运动状态,即沿着一条直线匀速运动。
曲线运动
02
当物体不受力时,如果初始处于非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
体会沿着一条曲线运动,即做曲线运动。
02
在车辆惯性控制中,惯性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感知车辆的加速 度和角速度变化,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对车辆的精确控制。
03
车辆惯性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可以提高这些交通工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惯性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惯性在航空航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导弹、卫星 、无人驾驶飞机等航空器的制导和控制系统中,惯性传 感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使学生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2.过程与方法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正确认识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 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受力后运动,撤力后慢慢止.[设疑]:那么是不是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二、新课教学(一)牛顿第一定律[讲解]: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运动者皆被推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说,小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
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演示实验]: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用力推它,但小车仍然向前运动。
[提问]:小车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却仍然能运动,这不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1、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2、猜想与假设:[学生活动]:学生对问题做出猜想,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讲解]: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我给它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那么它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又会停下来呢?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力阻碍了小车的前进,水平方向上没有其它力的作用,这样我们想办法让摩擦力更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 2 -[讨论]:怎样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归纳]:我们通过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运动员如何利用球的惯性推铅球、投篮?
推铅球
投篮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 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D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变慢逐渐停止; C.速度大小不改变但方向改变; D.作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现象不是由惯性引起的是
A、撞击 斧柄斧头 套紧
(
C
)
B、猛抽 纸条纸出 杯未动
2.牛顿第一定律
(1)理解
①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用手指向下猛击纸条,使纸条抽出,可笔 套依然不动,这是为什么?
使笔套保持静 止这一运动状态的 原因是什么?
使车保持飞越这一运 动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7.3
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龙湖中学 李春山
力的作用效果: 没有力,没有力的作用效果 即没有形变、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讨论: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原来静止的物体,仍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毛巾
报纸
课桌
实验 摩擦力 速度改变 物体运动 接触面 序号 大小 快慢 距离 大 1 毛 巾 快 短 较长 2 报 纸 较大 较快 3 课 桌 慢 小 长 …… 无 推理 理想平面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推 理:假如平面没有摩擦,物体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le Waihona Puke C、拉拉力器弹 簧伸长D、紧急刹车人向前倾倒
3、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 是:
物体不受力的实验原理
物体不受力的实验原理物体不受力的实验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来说是指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在进行物体不受力的实验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作为实验台面,以减小其他因素的干扰,然后选择一个光滑的物体,如滑块或小车等。
接下来,将物体放置在实验台面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然后,移除物体上的任何外力,确保物体不受任何外部力的作用。
实验原理如下:1. 物体的惯性: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这是因为物体具有自身的惯性,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即使它是静止的。
2. 受力平衡: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说明它所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这是因为静止的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当加速度为零时,合力也必须为零。
因此,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合力为零,所有受力平衡。
3. 自由体图:为了更好地理解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可以使用自由体图来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
自由体图是一个简化的系统示意图,只显示物体以及作用在其上的力。
通过自由体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并且可以确定是否有未知的力或未知的反作用力。
4. 实验设计:在进行物体不受力的实验时,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光滑的水平面、光滑的物体等。
这是为了减小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此外,还需要使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工具,如测力计、计时器等,以量化和记录物体的运动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没有绝对不受力的情况。
即使我们认为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实际上可能存在微弱的摩擦力、空气阻力等。
因此,在进行物体不受力的实验时,需要尽可能减小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总结起来,物体不受力的实验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物体的惯性和受力平衡的原理来解释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的现象。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整理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整理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归纳运动与力的关系(一)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
3、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小车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放下,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
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推理: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推理,得出的理想实验,不能用实验验证。
(4)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要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惯性(1)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4)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现象:汽车启动—向后倒,汽车刹车—向前倾。
安全带;安全气囊。
(二)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4、力和运动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与运动的关系和习题运动和力有关的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及其解释、二力平衡的条件、力和运动的关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
上面的知识点常出现在中考的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在物理学中,牛顿三大定律被视为经典力学的基石,其中牛顿第二定律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通常表述为F = ma,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个简单的方程可以深刻地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是描述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当物体处于不受力的状态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而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将与受到的力成正比,质量成反比。
这可以用数学方式表达为F = ma。
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是牛顿(N);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相同大小的力,加速度就越小。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开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踩下油门,车辆就会受到油门产生的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车辆的加速度将取决于受到的推力和车辆质量的比值。
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决定了车辆的速度变化情况。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当我们将物体从高处释放时,物体将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将与受到的重力大小成正比,质量成反比。
因此,重物和轻物在同样高度下落时,重物的速度将更快。
牛顿第二定律的局限性尽管牛顿第二定律在许多情况下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在极高速度或微观尺度下,牛顿力学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需要借助相对论力学或量子力学进行修正。
其次,在涉及非惯性参考系时,牛顿第二定律也可能失效,需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总的来说,牛顿第二定律作为经典力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描述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运动现象,揭示力与运动之间的基本联系。
第6讲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么运动(新课)
毛纸板
最大
短
快
棉布
较大
较长
较慢
木板
小
最长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_光___滑__,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__越__小__ ,通 过的距离__越__长__,运动时间_越___长__,速度减小得_越__慢__。
推理: ①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_很__长__很___长___,速
度改变__很__慢__很___慢__。 ②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
【例6-1】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 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有了头枕,能减小因突然减速 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B. 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C. 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D. 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1 如图所示的标志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C )
2 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__互__的__。 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 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_惯__性___会继续前进而撞上前 面的同学,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1 知识小结
1. 惯性: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
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2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静__止___ 状态或___匀__速__直__线____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 顿第一定律。
1 知识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 1.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基础上, 基于可靠的事实,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过 程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抽象分析及合理的推理,从而揭示出自 然规律。
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的运动状态
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中,平衡是指物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不受外界力的影响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平衡物体来说,其受力平衡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释。
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一、静止状态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意味着对物体施加的外力与物体内部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保持静止。
在静止状态下,物体不会发生位移,它所处的位置保持不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运动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说明:考虑一个平放在桌面上的书本。
该书本受到重力向下的作用力,同时桌面向上施加一个与重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支持力。
这两个力相互抵消,使得书本处于静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书本不会发生运动,它保持在桌面上的位置不变。
二、匀速直线运动除了静止状态外,平衡物体还可以通过受力平衡来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当一个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同样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意味着对物体施加的外力与物体内部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物体将保持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直到受到外界力的干扰。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平衡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考虑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小汽车以10米每秒的速度向东行驶。
在水平直线上,小汽车受到向西的摩擦力阻碍,这个阻碍力与小汽车的向东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当两个力相互抵消时,小汽车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小汽车将保持以10米每秒的速度向东匀速移动,直到受到其他外界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静止状态下,物体不会发生位移,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而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物体将保持相同速度和方向移动。
这些运动状态的实现都依赖于受力平衡,即对物体施加的外力与物体内部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物理知识,那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东西在没有东西去推它或者拉它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比如说,咱们在操场上看到的足球。
当我们不踢它的时候,它就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这就好像是东西都有一种“懒”的特性,要是没人去打扰它,它就不想动。
这其实就是牛顿第一定律里说的一部分内容哦。
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有一个小滑块,它住在一个超级光滑的冰面上。
这个冰面啊,就像镜子一样滑。
小滑块一开始是静止的,周围也没有什么东西去推它或者拉它。
那这个小滑块就一直待在原地,没有挪动一点点。
这就像我们的玩具,放在桌子上,如果没有我们的小手去拿它,它就会一直在那待着。
那要是这个小滑块已经在动了呢?在这个超级滑的冰面上,它就会一直按照原来的速度,一直滑下去。
就好像是一列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开,要是没有什么东西去阻挡它,没有司机去刹车,它就会一直跑呀跑。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我有一次玩轮滑鞋,在一个很平很平的广场上。
我滑起来之后,如果我不再用力蹬地,我就会慢慢地停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是因为有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就像是一个小坏蛋,一直在拉着我的轮滑鞋,不让我一直滑下去。
要是没有这个摩擦力,就像小滑块在超级滑的冰面上一样,我就会一直滑下去啦。
牛顿第一定律就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力,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运动的就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就像一个小秘密,让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的小规则。
下次你们在玩东西的时候,就可以想一想牛顿第一定律哦。
比如说,你们玩弹珠的时候,弹珠在地上滚动,最后停下来,就是因为有摩擦力在捣乱。
要是没有摩擦力,弹珠可能就会一直滚下去啦。
是不是很神奇呢?物理的世界就像一个充满魔法的地方,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其中一个很有趣的魔法咒语呢。
教案——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什么是惯性,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5、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二、教学思想本节是一堂完整的探究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在案例设计上,首先通过讨论举例,展示日常经验与物理知识的矛盾,接着通过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符的,而且该规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根括出来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因此,让学生确信牛顿第一定律。
四、教学器材小车、长木板、毛巾、纸板、玻璃板、斜面(4人一组)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1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生: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也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师: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会怎样?生:(思考、讨论)物体形状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师: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会处于什么状态?提示: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不变。
(学生会想到“匀速直线运动”,但可能想不到“静止”)生:(思考、讨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教师板书: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事直线运动。
讨论2师:小车放在水平的讲台上处于什么状态?生:静止师:要使它运动应该怎么办?生:推动。
师:不推呢?生:小车不动。
师:小车的运动需要什么条件?生:推动。
师:两千多年前,古代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从经验中得知: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学伟人, 学伟人,
认真又谦逊
我之所以比别人 看得远, 看得远,是因为 站在了巨人的肩 膀上 .
Isaac Newton 1642.——1727.
(三)巩固练习
(1).人用力推桌子它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 静止下来,于是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 )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 A.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 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 B.理论推导出来的 理论推导出来的 C.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理论推导出来的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理论推导出来的 D.牛顿独自推理出的 牛顿独自推理出的 (3).篮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 在空中飞行 倘若此刻 篮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在空中飞行 篮球从运动员手中抛出 在空中飞行,倘若此刻 地球的引力消失,那么篮球将会怎样运动 地球的引力消失 那么篮球将会怎样运动? 那么篮球将会怎样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做实验, 1.做实验,看现象 做实验 (1)实验条件
同一辆小车 同一斜面 从相同高度滑下
(2).看现象 (2).看现象
实验次数 1 2 3 表面材料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滑行距离 最短 较长 长
提问题,找原因. 2.提问题,找原因.
为什么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 这是三次实验相同的条件,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不同的表 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 原因是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了摩擦 阻力 .小车在三种表面上通过的距离为什么不一样? 原因是小车受到的阻力不一样,这是三个实验不同的条 件——即变量.表面越粗糙,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 小车为什么在课桌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 原因是小车在课桌表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小.
3.深探究, 3.深探究,得结论 深探究
在相同条件下, 在相同条件下,运动的物体受到阻力 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前进得越远. 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前进得越远
4.大胆假想再推理 4.大胆假想再推理
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善概括,成牛顿
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 动状态会怎么样? 原来是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 作用的时候,会怎样运动?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 候,运动状态会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
1.请回忆本节学习的基本过程. 2.学到了什么知识? 3.牛顿第一定律能不能用实验直接加以验证 ?
(五)作业
1.预习下一节内容:惯性 惯性现象 2.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车,车会向 前运动加快,当不再用力时,车会 慢慢停下来.这个现象是否与牛顿 第一定律相矛盾?
�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一切物体
定律成立条件: 定律成立条件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结论为: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结论为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高新区柳行中学 房从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旧知,
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它将会怎样运动?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Aristotle,前384-前322)
恩格斯:最博学的人 恩格斯: 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 哈佛大学校训: 图与你为友, 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 多德与你为友, 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 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物体的运动并不 需要力来维持.运动 的物体会停下来,是 因为受到了摩擦阻 力的缘故.
科学史
笛卡儿
(Descartes,1596(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 因 , 运动的物体将 继续以同一速度 沿着一条直线运 既不会停下来, 动 , 既不会停下来 , 也不会偏离原来 的方向. 的方向.
伽利略 (Galileo,1564(Galileo,1564-1642)
爱因斯坦:伽利 爱因斯坦: 略的发现以及他 所应用的科学的 推理方法是人类 思想史上的最伟 大的发现之一, 大的发现之一, 而且标志着物理 的真正开端.
科学史
伽利略
(Galilei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