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演化的路径

合集下载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4 0 3 0 0 3
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 的形成原因及 其特 点 , 出 了相应 对 策 , 并提 以期利 于 国有
银 行 的 信贷 管理 茜 度 的改革 与完善 。
【 关键 词】 国有 商 业银 行 ;不 良贷款 ;成 因;对 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终使得信贷风险控制与风险承担发生分离。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普遍实行的是纵向型 多层级的体制 , 总仃一 级分行 一二级分行 支行一分理处, 有五个层次。通常办 一 笔 贷款 业 务至 少要经 过两 个 【 : 的层 次 , 在层
层 』报审 批的过 程 中,由于信 息 不对称 , 存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不 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孙妙娟 重庆工商大 学融 智学院
【 文章摘 要 】 我 国 国有 商 业银 行 改革 正 通 过 阶段 式顺 利 向前推 进 。 由于 国有银 行 的资 产现 状 不容 乐观 , 尤其 是 企业 不 良贷款 的 剥 离
和 消化 更是 关键 。 文比较 全 面的阐述 了 本
国有商 业 银行是 巾闯金融 业 的主体 , 在 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发展 _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地 { l 何 。小 良贷款 是指 借款 人未能 按 原定 的贷款 协议 按 时偿还 商业 银 行的 贷款 奉息 , 者 已 或 有迹 象 明借救 人 不可能 按原定 的贷 款协 议 按 时偿 还商 业 银 干 的贷 款 本 息 而 形 成 的 贷 于 款 。包括 次级 类 贷款 ,可疑 类 贷款和 损 失类 贷款 。目前我 国 国有商 业银 行 的不 良资产 严 重偏 高 ,苊 其 以四大 国有 银行 为最 。同有 银 行 的不 良资产 的增 J,成 为金融 险增大 的 J 口 。要 原 因。我 同银 行信 货在 企业 融 资总额 巾 三 占9%左 右 ;银行 信贷 的 7% 有 又是 由 四 0 5 大 国有商 业银 行 贷 出;而这 些 国有商 业银 行 的制 度迄 今 尚未得 到根 本性 改革 ;作为 负有 帮助同有企业脱 困任务的政府附属机构 ,国 有 商 业银 行 在 过去 2 年 中积 累 r大量 逾 期 0 贷款 。银行 系统 存在 的 风险 ,最 明显 的 、突 出 的外部 表现 就足 银行 大量 的 不 良资产 。国 有商 业银 行 不 良资产数 额 巨大 , 牵 涉面 J , 且 成 因复 杂 ,难 以具 体 区分 。国际上 优秀商 业银 行 的不 良贷款 率 多在 3 以 下,而 国 内 % 截 至 2 0 年 1 月末 ,我 国境 内商业银 行 不 09 2 良贷 款余 额 47 . 亿 元 ,比年 初减 少 698 933 2 . 亿元 ;不 良贷款 率 15%,比年 初 下降 08 .8 .4 个百 分点 。 中中小企 业 不 良贷款 比例 为 4 其 .

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作者:王辉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7期摘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终将走向专业公司市场化经营之路,这是由管理效率和市场环境决定的。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效果不仅证明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类经营,也为今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做出了结构安排。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法,同时也为组建符合商业银行利益的现代投资银行开拓了渠道,顺应金融混业发展趋势,即具有研究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公司一、导论(一)研究背景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基本上全部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追偿、诉讼追偿、债务减免、债务重组、以资抵债、批量转让、委外清收和呆账核销等手段,这种传统的管理无法实现不良资产的管理效益。

因此,有必要创新现有的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既最大限度的实现不良资产清收效益,也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资产,资产是管理的战略转换的资产。

(二)研究的目的和目标不良资产管理将最终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经营的目标,这是由管理效率和市场环境决定的。

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完全竞争架构下的强者,就必须有满足市场竞争条件的平台;要想实现从“红海”走向“蓝海”,就必须采取创新、变革的手段。

因此,本文试图论证通过不良资产管理“三步走”的策略,实现商业银行未来经营架构上具备竞争优势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尝试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不良资产的交易,通过对市场化半商业的不良资产的经营实现利润达成绩效,完成区域中心从不良资产管理过渡到利润中心的经营目标。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第一步(一)设立不良资产管理区域中心理论依据管理效率的需要。

建立两个分工明确的信贷资产运营体系,明确责任。

两个分工明确的信用资产运营系统,包括正常融资系统包括正常类贷款管理在内,信用的经营、审查和风险管理的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系统;一个不正常的融资系统,不良资产的处理和经营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及途径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及途径探讨

解 挂 账 、 冲账 、对 账 等 关 键 业 务 环 节 的管 理 .坚 持 换 人 复
核 、 印 押证 分 管 、重 要 会 计 事 项 审 批 制 度 ,规 范操 作 行 为 ,
将 每 一 业 务 环 节 都 置 于 严 格 监 督 之 下 。要 督 促 县 支 库 和 代 理 国库 按 照 岗位 要 求 配 齐人 员 .保 证 国库 业 务需 要 。 ( )切 实 加 强 国库 检 查 ,狠 抓制 度 落 实 三 上 级 国 库 要 对 岗 位 责 任 制 、 重 要 岗 位 轮 换 制 度 、重 要
国 有 商 业 银 仟 宾 狍 不 良 贷 款 征 券 化 的
必鬟毽分薪魇 漆德撩诞
王广 伟
( 南铁 路投 资有 限公 司 。山 东 济南 济
200 ) 5 0 1
近 年来 ,国 有 商 业银 行 不 断 完 善 风 险 防 范 及 内 控 机 制 .
收 、诉 讼 、 呆 账 核 销 、以 物 抵 债 、不 良 贷 款 重 组 等 传 统 手 段 .尽 管 该 类 传 统 手 段 对 国有 商 业 银 行 近 年 来 处 置 不 良贷 款 作 用 较 为 明 显 ,但 均 属 于 单 个 项 目 的 处 置 手 段 ,整 体 效 率 较 低 。 而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受 政 策 限 制 又 无 法 仿 照 资 产 管 理

西 方 先 进 商 业 银 行 均 依 托 资 本 市 场 .建 立 了 不 良资 产 证 券 化 的 处 置 通 道 。 借 助 证 券 化 方 式 置 换 资 产 流 动 性 风 险 .还
有 助 于 提 升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流 动 性 、增 加 收 益 。 因 此 ,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要 提 升 核 心 竞 争 力 .必 须 创 新 金 融 工 具 .以 证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浅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浅析

商 业银 行不 良资产 是指 处 于非 良性 经营 状 态 的 ,不 能 及时给 商 估 制度 , 高信贷人 员素质 , 提 准确分析每 笔贷款的风险 。引入 有效的激 业 银行带 来 正常 利 息收 入甚 至 难以 收 回本金 的 银行 资产 。就 我 国金 励 与约 束机制 , 化责任制 , 立与贷款质量 挂钩的绩效考核 与奖惩制 强 建 融 现实 考察 ,商业 银行 资产 结 构 比较单 一 ,贷款 所 占 比重很 大 ,所 度。 ) ( 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接受市场监督 ,加强 ̄Ng 部监管。 2 I " 以不 良资产 主要 是 指不 良贷 款 , 在某 种程 度上 ,两 者基本 上 是 等价 关 系 。我 国 自 20 年全 面 实行 贷款 五 级分 类制 度 ,该制 度按 照 贷款 02 的 风险 程度 ,将银 行信 贷 资产 分为 五 类 :正 常 、关 注 、次 级 、可 疑 、 2 深 化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规 范 政 府 行 为 . 国 有商 业 银 行 不 良贷 款 的 形 成 实 际 上 是制 度 变 迁 的 背 景 下 , 金 融 资 源 配 置 过 程 中的 一 种 制 度 低 效 率 现 象 。 由于 产 权 不 清 ,国
() 3金融监管部门监 管不 力。监管部 门、商业银行 以及商业银
复或 成 立 , 但 只 是 作 为 国 家 专 业 银 行 而 存 在 ,仍 然 是 行 政 机 构 , 行 上 下 级 之 间的 贷 款 信 息 不 对 称 情 况 严 重 ,监 管部 门处 于 明显 不
不具有商业性。直到 1 9 9 7年 】 月 ,中国召开了建国以来最高 规 利地位 而且 监管部 门的独立性不够 。 1
二 、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成 因

(完整版)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化解

(完整版)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化解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成因与化解金融经济地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地主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地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资金不足,金融监管不力,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地原因及体制地原因,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而国有商业银行严重地不良资产问题日益成为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地一个重要隐患.多年地改革和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制度,具有重大地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地现状及其特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增长快等特点.从本质上看, 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发放地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地贷款造成地.随着上世纪90 年代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地转化,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在企业高负债和软预算约束地制度环境下,企业地大量亏损额便直接转化为银行地不良资产.而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由于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国有企业地经营陷入了困境,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地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是解释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地第一变量,可解释银行不良贷款地70%;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可以解释银行不良资产剩余地30%.虽然经过近10 年地集中清理和处置以及国有银行地股份制改造,情况已有所改观,但产生不良资产地体制机制因素并没有完全从根本上触动,不良资产产生地体制因素正阻碍国有银行地商业化进程并继续积累较大地金融风险,危及经济及金融安全.因此, 必须研究采取措施加快不良资产地处置进程,切实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否则将继续增加未来时期地不良资产处置成本.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一)借款人因市场化经营失利而造成地不良资产我国市场环境地巨大变化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地欠缺是造成此类不良资产地重要原因. 作为借款人地各种企业法人,只要其从事经营活动, 就必然会面对多方面地经营风险,而我国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地金融市场现状, 很容易将借款人地经营风险转嫁聚集于银行,从而形成银行地不良资产. 它在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中占有较高地比重. 此类不良资产地细分及其运作地难点:1、对借款人为大型国企地不良资产, 由于借款人多为地方地税源大户、财政支柱, 因此地方政府会从自身地利益出发在很多方面给此类借款人以庇护. 这些企业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地情况下, 他们地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也发生了很大地变化, 这就给银行增加了风险, 进而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银行在与这些债务人协商未果地情况下, 往往只有通过诉讼地方式进行保全和清收, 而此时或者地方政府会以“稳定压倒一切”为借口, 采取多种形式对法院施加影响力, 形成“起诉不受理, 受理不开庭”地局面;或者法院在收取了高额地费用之后, 又以影响了社会安定为托词, “开庭不宣判, 宣判不执行”;有地企业甚至于通过鼓动和怂恿职工到银行静坐、闹事, 对银行施加压力. 在以上情形下银行作为债权人没有地位, 其权益也得不到法律应有地保护. 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缺失, 银行缺乏债务重组地自主权, 这使得资产重组、债转股等处置手段无法派上用场.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地手段只有两种, 一是主要利用诉讼等手段依法收贷;二是用呆账准备金核销一些呆账. 前一条路已几乎收效甚微;而后一条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规模巨大, 以万亿元计, 寄希望于此也不太现实.2 、对借款人为中、小型国企和集体企业地不良资产, 运作地难点在于:由于国家对国企改革采取“抓大放小”地政策缺乏相应地配套措施, 出现了这部分借款人通过改制、分立、破产、兼并和出售等方式逃废银行债权地巨大暗流, 由此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大量产生;更有甚者, 有地地方政府特别授意或直接组织这部分企业批量实施逃废银行债权地行动, 其恶果不仅危及了国家地金融安全, 而且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 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就连部分诚信度较高地企业, 在看到一些始作俑者逃废地30%.了银行债权所带来地巨大经济利益地成功范例之后, 也出现了竞相效仿地趋势.3 、对借款人为私企、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地不良资产,其难以清收之处在于:要么转移掏空资产, 使借款人成为应付银行地“空壳” ,要么隐匿资产和信息, 跟作为债权人地银行玩失踪,要么动用其社会关系,给债权人施加压力, 如此种种,花样繁多.它与第三类不良资产有某些相通之处, 不妨一并采取治理策略.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地形成标志着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地产生, 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建立和发展规范地不良资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不良资产运营中地作用, 将是不良资产运营地发展方向.针对此类不良资产地成因及运作难点,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要对不良资产地相关问题进行立法, 建立和规范依靠市场来运作不良资产地机制, 为不良资产地运作提供法律保障;2、要大力发展地方政府性质地和民间性质地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引进竞争机制, 建立一个市场化地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行业;3、要采取工程运作公司化地方式, 吸引有兴趣地海外投资者对不良资产地市场资源参与整合;4、要清除国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地法律、法规障碍, 积极扩大通过并购地方式吸收外资;5、要加大对社会信用环境地治理, 建设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地良好商业文化氛围;6、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安定地因素,从有利于生产地角度出发, 着重加强对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产权资本营运和企业并购等;7、要建立并强化对不良资产运作地激励、监督、约束机制, 提高不良资产地运作效率,并严防各环节道德风险地发生. <二)政策性指令贷款而形成地不良资产主要包括:扶贫贷款、移民建镇贷款、农业开发贷款、技改贷款等, 其特征为:1、政策主导, 贷款地发放与否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所能决策地;2、手续简便, 没有严格按商业性贷款要求操作;3、“板结度”高,贷款收回难度大.此类不良资产地性质决定了对其化解地主要方式为两种:一是向当地政府或债务人折价出售;二是积极争取政策予以核销. 但通常这类贷款又难以满足核销地要求, 因此政策上应放宽这类贷款地核销条件.化解此类不良资产困难很大, 比如扶贫贷款, 其借款人贷款后经济状况仍很困难或稍有好转, 如果对其加大清收力度,即使收到了较好地成效, 其结果又会使借款人“返贫” ,这与发放贷款地初衷相违背;再比如移民建镇贷款, 借款人多由于泄洪、受灾、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等原因, 是在当地政府地动员下进行迁移地, 他们或者已做出牺牲或者财产上已受到损失, 并且借款手续也仅仅是借据一张. 因此, 无论是道义上, 还是法律上都决定了化解此类不良资产地主要办法为上述两种方式. <三)银行职员内外勾结而导致地不良资产其表现形式花样较多, 诸如商业性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和信用证项下垫款等,更有甚者还假借政策性指令贷款之名. 此类不良资产地主要特点有:1、借款人常常为私营企业和港、台、澳资企业,也有部分各项制度不健全地国有企业, 便于暗箱操作贷款;2、债务人社会关系复杂, 其保护伞势力大,恶意逃废银行债权地意识较强;3、发放贷款地有权决定人并未因贷款地损失而受任何惩处, 且目前多已升至高位或“下海”经商;4、借款手续貌似合规、合法, 但有地也严重违背常理;5、借款金额地大小与借款人地活动能量相关, 有地高达亿元;6、债务人资产已转移、掏空, “另起炉灶” , 或者干脆关门大吉、下落不明. 此类不良资产地危害性非常大,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造成了赖债地负面效应, 而且也吞噬了国有资产、危及着金融安全、践踏了国家法律. 造成此类不良资产地当事人无异于抢劫银行, 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地银行资金就这样落人他们地腰包,是严重地金融犯罪,其犯罪手段隐蔽性很强, 对社会造成地危害巨大, 治理此类不良资产必须坚决地启动司法程序进行大规模地司法介入, 将其绳之以法, 追缴其所鲸吞地银行资金, 否则他们不仅仅侵占了银行地资金,而且国家地法律也遭其肆意地蹂躏和践踏.三、需要反思地几个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我国金融系统地改革障碍和难点之一.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地深化, 现有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经遇到许多难以克服地困难, 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地艰巨性和紧迫性都不容忽视.我们不应该为了短期地利益目标, 而简单地采取打包“一卖了事”、或者不断采取“外科手术式”地资产剥离处置方式,而应高度关注不良资产地制度成因, 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地治本之策. <一)不良资产地价值相对性其实,不良资产只是一个相对地概念, 对金融当局和作为债权人地国有商业银行而言, 它是风险较高地资产、是呆坏账;但另一面, 相对于那些形形色色地债务人来说,这些不良资产却可能蕴藏“真金白银” , 是部分潜在优资资产;而对于那些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趋之若骛地外资投行来说, 这些不良资产甚至可能为优质资产、为能带来巨额利润地低风险资产、具有能带来除巨额利润之外伴生效应地黄金资产.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进行全面准确地再盘点, 充分地认清它地价值相对性. <二)宜审慎进行不良资产“外科手术式”地剥离处置国家在拿出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于中行和建行之后, 又对工行注资并剥离一些不良资产. 在国家财政资金地强力拉抬下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地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但其不良资产地处置方式似乎更引人关注.2004 年 6 月中行、建行相继对其不良贷款予以剥离处置:损失类贷款全部核销,可疑类2787 亿元贷款按照账面价值地32.5%转售给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处置. 这种对不良资产“外科手术式”地处置方式, 在短期内诚然能迅速改变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地资产状况, 并有利于加快改制上市地步伐, 但是这些巨额不良资产所掩盖得一些深层次地问题却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得以掩盖,因此这种做法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 <三)关于不良资产打包拍卖地合理性人们已经“意识”到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地严峻性. 温家宝总理表示, 不良贷款问题地解决是当今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地最大挑战.尽管谁也不会承担国有资产流失地责任指责, 但是我们目睹了不良资产地一次次打包拍卖, 而且拍卖资产包地标地之大令人吃惊, 其成交价之低使人瞠目. 似乎包袱甩得越快越好. 与此相反, 一些外资投行迫切希望能够参与收购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贷款, 当年花旗集团、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所罗门美邦、瑞银集团、高盛等现都已套现走人. 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由于商机巨大,外资摩肩接踵地赶来分享这桌最后地晚餐,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地做法与其设立时地初衷是相悖地, 也说明我们对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缺乏足够地清醒认识, 由此而导致“冰棍”论、“烂苹果”论等甚嚣尘上, 其后果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贱卖和国有资产地更严重流失.对此, 人们有理由质疑几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地必要性, 难道国有商业银行不懂得对其不良资产进行打包拍卖?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打包拍卖地受益人有哪些?对不良资产简单地打包拍卖使相关人员地责任免于追究, 为他们消除了“后顾之忧” . 这对遏制不良资产地大量再产生形成不可忽视地负面效应.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我们今天不良资产地处置方式将决定着以后是否能有效地遏制不良资产地再次大量出现. <四)关于不良资产地划分原则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严格划分, 不仅直接决定着不良资产处置地成效, 而且将有助于发现并着手解决危及金融安全地缺陷及漏洞. 只有本着务实地态度,才能收到预期地良好效果, 而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方式,简单地大甩卖, 流失地就不仅仅是国有资产.只有通过对不良资产地严格细分,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 对确因经营不善而形成地不良资产, 应多想办法持有与运营它;对确因不法手段而导致地不良资产, 应采取司法介入地措施挽回它. <五)关于不良资产经营理念地确立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着强大诱惑力地财富富矿, 凝聚和寄托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未竟地夙愿. 似乎只有通过上市这条路才能在同外资银行地打拼中取得竞争优势;似乎上市就能“包治百病” ,就能解决我们自身所特有地深层次地问题. 其实上市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可为了上市而上市, 进而对之“兜售或甩卖” . 银行不良资产是风险较高或很高地资产, 但它仍是资产.无庸质疑,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已经形成且市场规模惊人,我们不应缺乏经营地理念, 而应更加注重对它地运作;不应仅抱着处置地态度, 而应更明确地树立经营地思想,应鼓励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投身不良资产市场并有所作为. 由于它是我们花费了巨大地代价所得到地教训或经验, 不仅蕴涵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地巨量地信息, 而且对它运营地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是否能在市场中与外资银行地搏弈中胜出. <六)关于区域性金融风险地差异问题无需讳言, 我国各级政府对银行地干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且各地司法、执法机构维护债权人利益地程度不同. 比如不良资产回收,就与地方司法部门地支持有很大关系. 各地地商业文化不同, 如在一些地区关系型、裙带型地贷款大量地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会遭遇到难以预测地干扰, 不仅不利于消融不良资产这块巨大地坚冰, 而且也难以有效地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大量地产生.作为国有银行业行业性地监管部门, 银监会已建立起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报告制度, 并在影响力较大地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引导银行贷款地地区性投放和外来投资资金地区域性投向,以此来督促地方政府加强改善和整治当地地社会信用环境, 为解决和防范不良资产问题拓展了一个较为宽松地外部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讲, 今天我们对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态度和解决方式决定着将来是否能有效地遏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持续大量滋生,因此有必要明确上述几个问题, 确立相关地理念与处置原则,严密细分资产类别,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问题.四、应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运作地监管力度我们已认识到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地重要性. 为停止或至少减少新地不良贷款地产生, 笔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一)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运作中, 中国银监会要加强监管力度尽管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数额巨大, 严重地危及着我国地金融安全, 但是目前国家仍缺乏一个强有力地专门机构履行领导和管理职能, 因此, 目前银监会有必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力度, 主要体现在: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大量出现, 说明在制度安排上存在着严重地缺陷. 如果完全寄希望于其自身能彻底地解决不良资产问题, 那么在合理地制度做出安排之前就显得缺乏现实地基础, 必须建立和完善外部地监督机制.2、从近几年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地效果和方式来看, 是不能令人满意地. 资产回收率和现金回收率最高地是信达, 最低地是长城, 它分别为15.64%和10.56%. 而其处置方式也是我们耳熟能详地, 即以打包拍卖为主, 难见其他有所创新地举措.因此, 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损失太大, 方式过于简单, 效果差强人意.3、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外资投行, 缺乏妥善、系统地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地内在动力. 他们追逐地无非是超额地利润以及不良资产所蕴藏地大量地经济情报.4、作为银行业监管者地银监会, 在履行各项监管职能地同时, 存在着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进行强有力地领导地便利. 在管理国有金融不良资产地专门机构产生之前, 银监会有条件担当起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地领导管理职能, 因此应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运作过程中扮演重要地角色, 对其实施强有力地监管. 在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方面最成功地国家, 如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全都有来自政府或一个不良贷款专门权力机构地强有力地领导.日本和泰国正由于缺乏上述领导, 致使其经济继续受到不良贷款地严重影响. <二)银监会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运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其监管力度当前,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应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并在银监会强有力地领导和严格监管下进行. 银监会是否能有效地加强其监管力度,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地深化和社会经济地持续稳定地发展将产生重要地影响.首先, 应要求各地国有商业银行对其不良资产进行严格地细分, 并对细分地结果交叉核查. 在此基础上, 严格按类别实施不同地解决办法.其次, 应建立起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报告制度, 并在有影响地媒体上定期地公开发布, 以此来督促各地地方政府加强改善和整治当地地社会信用状况, 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建立宽松地外部环境.第三,应认真执行银行高管人员失误或失察责任追究制. 对各经营行和管理行地高管人员进行任期内责任认定, 并对重大失误或失察责任严肃追究. 建议对各行及其分支机构地不良贷款设定不同地金额标准, 然后逐户清查, 进行责任人认定, 认定资料相应地载入银行高管人员任职档案并问责.第四,应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建立举报人激励机制, 严厉杜绝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走群众路线也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地不可或缺地重要保障.第五,应强化对不良资产运作地监管, 严防国有资产地流失.需要注意地是,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地运作, 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上, 还是在人员地选任上,都不可忽视与其原隶属关系上地割裂.如果割裂地程度越深, 那么对不良资产运作地效果就会越好.否则, 只会事与愿违.第六,应加强对核销工作地监管, 防止该核地不核,不该核地却被核掉了;现阶段建议对政策指令性不良贷款优先核销, 并放宽其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根治不良资产问题任重而道远,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 无论是股份制改造、不良资产处置, 还是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 都已取得实质性地进展. 但是所取得地成绩基本上是政府大量地注入资源地结果. 目前所面临地困难、问题与风险不可低估. 国有商业银行地不良资产规模之大、占比之高, 并且还存在着反弹地趋势,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地缺陷. 一边在努力地化解不良资产, 另一边却在不断地形成新地不良资产.银行贷审会制度,形式上是人人负责, 实质上是人人不负责等等.以上诸种情况令人忧虑和反思.总之,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地治理与激励机制上地缺陷, 以及监管制度地不健全、监管力度地薄弱, 导致无人对国有金融资产地安全和增值负全部责任, 使本来稀缺地资源流向亏损地行业和企业, 甚至被各种腐败行为所侵吞. 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彻底全面地解决, 那么主导着中国银行业地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将会累及中国经济地持久健康发展.。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治理之路径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治理之路径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治理之路径【摘要】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即主要是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来维持增长的态势,造成了贷款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问题不单纯是金融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本文首先针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有效借鉴国外经验,其次根据中国的不良资产成因及其特殊性,选择适合中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最后提出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信贷风险中国银行业的不良信贷资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这不仅仅因为不良信贷资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注中国的不良信贷资产问题,原因还在于:一是中国既有的不良信贷资产存量巨大,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就必须先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问题。

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按账面价值收购了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A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银行不良贷款,从而使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率平均下降了10个百分点。

现在看来,尽管当时人为设定剥离额度、按账面价值等价收购等做法存在一定缺陷,但实践表明,将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剥离”出来交由专业化机构集中处置,是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中国金融业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新挑战的需要。

二是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问题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紧密相连。

不良信贷资产涉及成千上万的国有企业,直接关系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

不寻找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债务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就无法真正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

中国的不良信贷资产具有深刻的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这就要求处理不良信贷资产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减少国家损失;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关注企业改革和地方经济建设,妥善解决企业职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商业化处置的思考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商业化处置的思考

2 0 0 2年 8月
V01 2 . 4 N0. 4
良资产成 因及 商业 化处置 的 思考
刘锦 辉
(温 州大 学 管理 学院 , 江 温州 35 2 浙 20 7)
[ 摘
要 ]以国有独 资商业银行 占主导地 位 的我 国银行 业 , 良资产 占总资产 的比例 已达 2 %。 巨额 不 良金 融资产 , 重 不 5 严
维普资讯
/ _ 努 _ 学 投 西 / /7 / ∈ /
J un l f9l 1 i m n e a d E 0H1∞ U ie t o ra 0 a )  ̄ e n c I 】 l( F i nv ̄i y
A g ,02 u .20
UU i Jn—h i u
(col f a ae et Wezo nvm t, nhu 2( 7C i Sho o ngm n, nhuU i i Wezo ,3./ hr M e y 52  ̄)
Ab嘣 s
: h T eu
t rsI 0 hn ’ a l s f ia 8 她 Ia 如 C ) b
i, e f e i m u tor l et e s t ro ,p ' on p c e 、 h er n a t ea h 蛾
tr t sfr te h I l l 0 l ei i o a1 ig ft sc h dI Ke o d :ul e l l n n i s t ; y W r s I1 aty f a ca a s s I l i l e
i tt o ia db es t w e o m ri ak a ah % o te n  ̄r dm nt yt a d y e h te—o ndcm ec l n shsr ce 2 ab e d 5 f h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风险防范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风险防范

其 次 , 害经 济和银 行 业 务的发 展 。经济 损 要加快 发展 , 须有相应 的信贷 支持 。如果银 必 行的 不良资产 越来越 多 , 则银行 不仅可 用于贷
( 银 行 业 内部 自身经 营 性 偏 差 二)
诚 然 , 良资产 的 形 成有 着 较 深 、 广 的 款 的资金 减 少 , 且不 敢放 手发 放信 贷 , 不 较 而 从而
7不 良资产形成 后 , . 消化 方式过 于单一 , 是 使 银行不 良资产 权结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完 善 内 部 管 理 机 制 , 加 强 长期 以来 , 国一直 实行 严格 的 计划 信贷 我 信 贷基 础管 理 工作 等措施 管理体 制 , 银行 是 名副 其实 的“ 二财政 ” 所 第 ,
动我 国 改 革发 展 和 经 济安 全 的 全 局 性 问题 , 接信 使银行 资产 不 良, 更是 雪上加霜 。
银 行 业 将面 临着 前 所未 有 的机 遇 与挑 战 , 有 的 矛盾 ,使 规模 经营 过 度成 为风 险 集 中的直
不 资 接原 因 , 良资产 由此 大量产 生 。 不 摘要 : 随着 中 国入 世 机 遇就 必然 存在 竞争 , 良资产 比 例过 高 、 4多头 援信 , 成管理 空档 , 致对 同一客 . 形 导 后 逐 步 实 行 金 融 对 外 开 本 充 足 率偏 低 是 我 国商 业 银 行 与 实力 雄 厚 、 风 贷款 不 良迅 放 , 国 内银 行 业 面 临 的 国 经营 管理 水 平先 进 的外 资银 行之 间 的 主要 差 户投 信 限额失 控 , 险 由此而 生 ,
得 国有 商业 银行 的资 产 风险 问题 逐 渐暴 露 出 按期 收 回 , 有无 法支 付到 期存款 、 生 存款 就 发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化解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化解机制

一 城市 ・ 金融 ■
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 形成原 因及化解机制
■ 文 /刘 华 邓 启 峰


不 良贷款 的形成 过程与原 因分析
是在8 年代至 9 年代初。 O O 我国在 17 年前, 99
了政策性业务 。 因此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市场竞争加 剧 , 产
(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过程
在对国有企业 资金 在内的建设资金供给 中 , 财政一
直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银行始终处于补宄的次要地 位。它主要承担 了企业单位的社会资金结算、社会 暂时闲置分散资金的吸收和为企业季节性、 临时性
资金需要提供贷款等任务,是政府和企业的大出
纳。 然而从8 年代初开始, O 我国进入改革后的第一
增补取代了企业 自有资金的积累, 使银企双方陷入
风险之 中。 国 8年代 实行的银行统一管理企 业流 我 O
经济, 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采取调控经济的宏观措施 , 减少投资和提高利率 , 抽
动资金制度, 实际变成了银行统包企业流动资金供
给。 虽然规定企业 必须建立从经营利润 中提 取资金
会不借白不借 ,而且获得信贷也可以不考虑其效
率, 甚至 不还 。 因此这 种特殊 的 合约关 系是 造成 国 有 商业 银 行 巨大的 不 良贷款 的 根源 。而 这 种合 约 关 系 的根 源就 是 国有银 行 的 国有垄 断产 权 ,政 府 作 为 国家 的代 表 ,经 济管理 权 和 国有银 行 所有权
关系独立,使银行难以监督贷款后企业资金的运用 情况,造成企业为了眼前利益,重复建设项目非常
多 ,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同时 有许 多企业 投资 高风 险、高 回报的产业如房地产的 开发 ,形的过度依存现 象。所谓过度,主要是指:银行对企业的流动资金

课题研究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

课题研究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

143162 银行管理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第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许多商业银行沿用了行政管理手段,加上风险和利益机制不对称,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资产的考核手段与承担责任不明确,使银行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更缺少预防信贷资产损失的有效手段,很多决策者违规经营和违反贷款审批程序,致使贷款易放难回。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产生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大量而且严重的短期行为和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的频繁调动和资源配置上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顾自身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缺乏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双重的滚动性的负效应。

由于企业通过各种关系向银行贷款,投资后缺乏资金又迫使银行继续贷款,若银行不再增加贷款,新项目无法投产,将造成以前的贷款无法收回。

另外,由于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的不科学使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严重缺失,即使建成后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还债能力,这就使得一方面贷款在趋于不断增加,一方面增加的贷款更多的变成了不良资产。

第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从1994年以来,中国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及早些时候的《破产法》、《公司法》等,虽然在努力创造着企业行为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市场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方面还是显得不够健全,显得单薄无力,银行是企业的最大的债权人,然而一旦企业破产,银行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权益难以受到法律的保障。

目前的一些如虚假担保、欠债有理有利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赖账经营在法律不健全、地方行政保护、市场经济信用缺失的环境下悄然生存,这也形成了商业银行高额不良资产能够存在的法制原因。

第四,企业转轨成本和国家宏观政策上因素的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对策【摘要】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难题。

本文从不良资产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包括贷款风险管理不善、风险定价不合理和市场风险管理不足等因素。

然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如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审批制度和加强对风险客户的管理等。

最后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以降低不良资产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文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改善不良资产质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对策、风险管理、贷款、风险定价、市场风险、审批制度、风险客户管理。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重要金融机构,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对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

在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银行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在贷款审批、风险定价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疏漏,增加了不良资产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还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

经济下行周期和市场波动往往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贷款违约率上升,进而加剧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发生。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存在与日益增加,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其成因,找出解决之道。

只有深入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实现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1.2 研究目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对策本文旨在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深入分析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于如何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

关于如何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
经 营管理 I厦 虱 萄
关于如何化解 国有 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的对策研究
韦 嵘
( 东北财经大 学研究生 院, 辽宁 大连 l 6 2 ) 1 0 5
摘要 : 在新一轮金 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 的财政政策应对风波 ,其 中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发放贷款,促 进投资需求的主要部 门,面临着巨大 的坏账 损失风险 ,本 文通过分 析银行不 良资产 形成 的主要原因,提 出了一些缓解和避 免不 良资产产生 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 商业银行 ; 良资产 ; 不 合理产权结构
3 完善银行 自身信贷管理体 系。 . 主 要 包 括 :() 探 索贷 款 管 理 的量 化 分析 方 法 ,设 置 能反 映 1
第三 , 在现 实中 , 某些 银行信贷 人员及一 些基层行 的领 导素质并 企业 盈 利 、偿 债 、负 债 和经 营 能 力 的指 标 ,以确 定企 业 的 综合 资
受全 球 金融 危 机 的影 响 , 目前 我 国政 府 采 取 了一 系列 措施 来 产处置过程中 ,必须伴随着银 行重组和实质性改革 的进行,否则
刺激内需 ,以保证经济 的稳定增长,其 中,通过加大贷款 力度 ,
就会成为银行资产的大甩卖,鼓励社会的逃废债现象。在一定程
极大的促进了投资需求,与此同时,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比例也 度上 ,产权多元化相对于现有不 良资产存量更为重要。只有在银 不断攀升 ,直接损害银行体系得稳健与安全,不良贷款的潜在问 行形 成 理 性 与审 慎 的 经营 风 格 后 ,银 行 才 能被 赋 予 贷款 豁免 等更 题也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不 多的自主处置手段 ,社会信用环境才能得到改善,不 良资产 的处
其次 ,政府 的信贷干预 ,仅仅是不良资产形成 的一个外部原 出预 警 的信号 ,正确 、合 理 、合规 地 行使对 银行 和借 款企 业中 属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F n n e 金融视线 ia c

《 商贸》 C 1A BS、S&RD 中国 HN IIEsTAE I
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现状分析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 院 王 金枝

要: 我国 国有 商业银 行 由于 其经营管理体 制的缺 陷和外部环境 的制 约, 累了大量 的不良资 产, 积 形成 严重 的风险 隐患 虽然 四

季 度 同 比增 长2 %, 0 二季 度 增 长 l%。 4 因此 , 即使 不 良 资产 绝对
2 .%。0 3 底 , 61 20年 我国 主要 金 融机 构 的 各项 贷 款 余额 为 1 .l 7万 值 没 有 减少 , 占贷款 的 比 重也 会 下降 。 3 其 同时 由 丁 贷款 规模 的 扩 亿 元 , 良 贷 款 余 额 为 2 4 万 亿 元 , 良 贷 款 的 比 例 仍 高 达 大 , 良 贷款 的绝 对 值 仍 然 很 高 。 不 .4 不 不 1 .%。 0 4 底 , 良贷 款 比率 占1 .1 不 良资 产 为 1 .7 7 8 20年 不 2 %, 3 7 16 ( )双 降 ” 当 一 部 分 是 凭 借 行 政 力 量 实 现 的 。 0 4 2“ 相 2 0 年
2 3 转变 发 展模 式 。 . 内外 结合 大 变革 潮 中 遭遇 打 击 , 定 思 痛 , 展外 贸 固然 重 要 , 必 须 要 痛 发 但 先 武 装 自己 , 只有 自己 强大 了 , 去 才 不 会 受 人欺 负 。 小 企 业 出 中
构 不 合 理 。 中小 企 业 发 展 的 初 期 , 族 制 经营 确 实 起 到 了很 在 家 业 中家 族 经 营规 范性 不 足 , 意 性 很 大 , 成 管 理 上 的 混 乱 。 随 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不良资产的工作并作为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但效果不是很明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以加快治理不良资产的步伐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现状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仍然占据国内银行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巨额的不良资产比率严重地影响着其经营效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消化难等特点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资产余额高达16000亿元左右平均比例占到25%各家银行分别披露其不良比例或下降比例建设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78亿元比年初减少了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6%比年初下降3.99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25.52%比年初下降了4.2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资产率下降4.7%;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到22.37%同比下降5个多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结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人民币短期贷款中的不良资产高于中长期贷款;二是人民币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占比高于外币贷款;三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地区、各行之间不平衡普遍存在中西部地区银行不良占比高、东部沿海地区银行不良占比相对较低的状况按照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2005年我国要完全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放开金融准入和市场竞争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竞争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全面提高资产质量便更为紧迫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双降”迫在眉睫二、导致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很复杂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成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因素如原有投资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等二是银行因素银行自身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如忽视科学决策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规模效益信贷管理上的内控机智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机制等等由此造成一些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投资失误等极大地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三是企业因素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大面积亏损、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债务的悬空和逃废等实际上这些造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从本质上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对国有企业发放的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的贷款造成的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高负债和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亏损便直接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在90年代后期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不断增加的巨额不良资产已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严重挑战因此专家分析指出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是解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第一变量可解释现有的银行不良贷款的70%;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解释银行不良资产剩下的30%三、处置不良资产的制约因素及难点(一)从外部环境看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十分薄弱部分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信用观念淡薄认为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资金往往将贷款挤占挪用或利用改制、破产、兼并、多头开户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位置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官员缺乏大局观念只考虑地方、部门利益而置银行于不顾暗地里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开绿灯、充当保护伞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法律制度障碍致使依法惩处、打击不力助长了“失信毁约”的蔓延2.授信企业缺乏现实偿还能力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授信企业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很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中的许多企业由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低下历史包袱过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等原因经营效益持续大幅下滑无力偿还债务即使有的贷款有抵押资产但由于是企业职工生存的主要来源若依法清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难以执行3.银行间无序的竞争银行间的不规范、不公正竞争为一些授信企业骗取银行贷款、蓄意逃废债务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使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虚假担保、贷款不还等不正当行为屡禁不绝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利益4.相关费用标准过高银行和企业难以承受一是抵押登记费用高使一些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办理各种手续造成无效抵押或抵押物不足值二是资产讦估费用高三是抵贷资产接收、处置过程中相关费用太高商业银行难以承受四是重复纳税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已经按规定缴纳了相关税赋但在抵贷资产接收和处置时银行还需要再次缴纳占抵贷物资标的额3—5%的税金(二)从银行内部来看1.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不利于信贷资金安全运行如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以下分支机构无法人资格而具体的信贷资产运作大都是在一、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完成这样就形成贷款发放过程的责、权相分离2.自身消化不良资产能力有限近几年国有银行通过剥离和清收、盘活、核呆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了有效处置但仍有大量的政策性不良贷款损失和自身经营性不良贷款遗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且多是收回无望的损失类贷款从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来看要消化如此之大的历史包袱难度很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何况还有新的不良资产在不断产生3.不良贷款治理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所采取的手段基本局限于盘活、清收、重组、核呆和扩大贷款总量等传统手段仅靠这些手段已不足以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第一受自身财力所限呆坏账核销无法作为处置占比过高的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第二盘活、清收、重组一般只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还款能力或具备再生能力的企业而对那些完全失去再生能力的企业的不良贷款并不是有效的处置手段第三在拓展增量市场上由于受市场资源、授信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各商业银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十分有限贷款总额扩张对不良贷款率下降的稀释作用不明显4.内部管理缺陷导致对不良贷款控制乏力一是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定性、静态、局部的分析多定量、动态、全局分析少难以对贷款风险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无法确保借款决策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我约束力不强擅自放宽贷款条件重贷轻管重放轻收、贷后管理不严、对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贷款此外借新还旧技术转化也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特别是一些基层行为完成压缩不良贷款和收息指标等要求办理借新还旧手续甚至人为地调整数据从而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贷款在企业的长期周转使用中逐步损耗最终变风险为损失5.信息不对称造成贷后管理的漏洞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没有深入企业进行贷后跟踪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造成信息的误导陷入了被动局面6.治理不良贷款的资源投入不足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人员素质与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合格的高素质信贷管理人员层层告缺急需配备充实多技术、多专长、多领域的综合人才和操作人才同时在财务费用投入上也有限不能保障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7.在主导思想上还仅停留于“等、看、望”“等”就是企业停产后等破产“看”就是静观企业如何动作“望”就是指望每年上级行的核销政策主动寻找压缩市场的力度不够四、积极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与手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于不良贷款资产的激增而损害了本国的金融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现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资产予以处理以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不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发不良贷款资产形成的具体原因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其标准或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政府支持方式即一国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危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资产(2)市场化方式即银行在进行市场化处理时既可以通过集中式——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各家商业银行分散式来解决(3)民营化方式即在整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进行必要的资本重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基础上向国内外私人资本出售银行股权(一)明确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目标及原则为了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我们国家于1994年对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了分离采取银行业、信托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同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1998年财政部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并采用呆账核销等方法来化解不良资产到2002年底华融、信达、东方、长城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公开拍卖、出售、资产重组等方法共处置不良资产1013.18亿元回收现金674.82亿元人民银行监管目标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每年降低2到3个百分点2005年不良资产率达到15%以下为此我们首先应确立以下目标模式一是必须确定增量贷款的优先地位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放在首位以便通过总量的扩大来消化存量从而达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二是分清不良贷款的成因分层次落实解决;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根据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实际的信贷投入领域与相关产业在此目标模式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原则根据国际经验教训政府参与对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至关重要更不可避免地需要金融监管当局的参与及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区别对待就是把事实呆账、随时间一同贬值的资产和预期具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区别开来对事实呆账应尽快进行处置但责任一定要分明防范道德风险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与时间一同贬值的不良资产要加快处置步伐以控制和减少损失对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可以暂缓进行处置特别是回收率很低的应该缓行以待时机3.坚持债权人主导与宽让原则银行的必要让步是履行支持国企改造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摆脱一些历史包袱因此需要实事求是的实施“宽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曾经并将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重大作用目前一部分处于困境的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再度增强还款能力或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较大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银企双方的利益探索强有力的、灵活的减让债权与债权盘活一并操作的手段4.坚持治标治本和防范兼顾的原则解决不良资产不能像割韭菜割一茬又一茬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标本兼治建立风险防范与监督机制制止金融恶性竞争并充分运用银行同业的监督作用提高银行业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二)借鉴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经验国外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的实际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处置不良贷款资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政府应该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提供全力的支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是计划管理体制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一项特殊的经济活动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因此国家应制定一些相应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解决不良贷款资产转换过程中的其他有关法律问题如产权交易、债券交易以及债权证券化、股份化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启示之二采取集中方式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将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与不良资产分账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组建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不良资产处置体系专职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重组、保全工作构建统一、标准、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全面提升分账经营层次实现不良资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除了借助于商业银行的一般管理手段外还要更多地吸收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以及信息资源、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市场分析、法律救援等手段形成管理上的整体优势启示之三通过各种渠道使不良资产的债权市场化不良贷款资产债权的市场化就是指能够使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进入市场交易将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以各种方式向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式转换具体形式有一是由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机构用财政债券或政府担保债券方式直接收购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实现债权向债券的转换二是由中介机构收购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将债务进行重组后实现债务向股权的转变三是建立不良资产交易中心组建有组织、有固定地点通过集中竞价公开买卖不良资产的交易场所实现不良资产的真正市场化运营四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通过谈判达成债权变股权的协议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使不良资产债权流动起来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成本最小的一个基本思路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处理不良贷款资产专门机构的目标及侧重点有所差别有的国家强调回收率的最大化有的国家则注重从时间上尽快地完成不良贷款资产的处理还有的国家则把帮助企业恢复竞争力、调整结构作为主要目标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三)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积极探索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由于各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过程各异仅依靠某一种手段和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边清理、边处置以加速盘活不良资产1.加快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权责制从体制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一级法人制没有明确的授权制在授信决策上权、责、利不清晰存在集体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现象致使信贷风险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现代商业银行建设步伐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要明确一级法人及层层授权制明确被授权人的权限、责任及利益在权、责、利的激励、约束下从管理上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要大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透明度建设从而有效地防范内部道德风险2.建立严格的不良资产清收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不良资产清收中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制定出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对清收人员进行单独的奖罚对有能力且在清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敢于在物质上给予重奖敢于在待遇上打破常规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一个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3.以盘活存量为立足点下大力压缩现有不良贷款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首先从盘活不良资产存量入手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多法并举多管齐下把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逐步压缩至可控的限度内充分利用银行自身优势和各种服务功能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支持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寻求同国内外优势企业联合通过兼并合作、债务重组、增资扩股等新路子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要加快处置抵债资产通过对以物抵债资产的开发、转让、租赁和拍卖变现等形式实现资产的保全对恶意逃债、还款意识淡薄的企业要坚决采取诉讼方式或联合制裁追索债务依法维护银行债权安全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搞好剥离、债转股、核呆工作推动银行清理消化不良资产对无法实施改制且有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银行要依法参与全过程破产处置工作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4.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扩大对不良资产治理的可为空间一是实行不良资产专业化经营以二级分行为单位成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集中辖内不良资产组织专门人才队伍进行清收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二是突破收贷范围银行要在收贷中以保全信贷资产为根本宗旨以市场变现难以程度为标准以收取货币资金为上策兼顾实物资产、票据、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最大限度地保全信贷资产三是开展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可考虑把一些不良贷款委托给业务手段相对灵活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由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国有商业银行难以采用的手段包括租赁、债权转让拍卖、资产置换、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治理四是拓宽不良资产信息交流出售渠道积极寻找国内外资源寻找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加快收回资产的处置速度5.建立以银行为导向的企业监控机制实行封闭贷款活化新形成的不良资产封闭贷款工作是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进行的需要企业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提供优惠政策为银行监控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在当前法制不健全、行政干预突出、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的情况下开辟一条银行强化权益的渠道有利于活化新形成的不良资产6.加大风险准备金的预提比例集中化解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我国自推行风险准备金制度以来已经做过多次调整和改进目前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但它与现在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信贷资产损失弥补需求上有很大差距相对国际惯例次级贷款按25%提取、可疑贷款类按50%、损失贷款按100%提取也是远远不够的提高风险准备金比例有利于对信贷交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银行活化不良资产的能力7.抢占增量市场的制高点有效扩张信贷资产总量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狠抓信贷增量市场的拓展通过信贷资产的有效扩张对不良资产进行稀释在新增市场中要做到一是在信贷的产业结构上要把贷款配置在国内急需发展的能源、交通、电讯和主导产业上去重点发展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二是在信贷资产的企业结构上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市场广、产品优、管理严、效益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是在信贷资产的规模结构上要控制贷款集中程度大额贷款与小额贷款保持合理比例四是在信贷资产的区域结构上信贷资产质量必须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适当兼顾不发达地区要通过资源技术互补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和利益合理共享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五是要紧抓市场热点稳步发展消费信贷8.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构筑一个安全、流动、高效的管理平台一是完善授信风险机制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业务环节中实行分段管理职能分开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强化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工作、贷后跟踪管理以及后评价制度集体审批决策要有权、有责、有科学性二是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如信贷风险预警台账等一旦贷款进入预警范围内则提示信贷员要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信贷风险发生三是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统一不良资产质量统计口径防止因统计口径不一出现监管真空四是加快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实现信贷人员集约化管理。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路径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路径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路径作者:马亮亮封堃安启雷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9年第19期在遵循不良资产处理市场化的原则下,对市场机制和银行自身微观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性建设,才能为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业务创新创造条件。

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因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和法律框架及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问题等因素,遇到了许多阻碍。

为了保障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一些保护国有资产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规定和限制。

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市场化方式不足,依然存在着效率低下。

处置环节及成本偏多。

实际损失率居高不下的现象。

如何提高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和减小损失,一直是我国企业改制与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按照对解决我国银行坏账问题的乐观估计,假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信贷仍保持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速度,即年增长7%~8%,坏债率的降低要求每年发生不超过信贷规模的6%。

由于目前我国信贷增长速度显著超过GDP的增长,这就要求每年呆坏账率必须显著低于6%才能确保中国经济逐步摆脱不良贷款的威胁。

从总体看,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银行从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角度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提取坏账准备金仍显不足,过于追求银行账面盈利额,后果是在账面上掩盖了银行的损失,国家买单,最终是全体纳税人共同买单。

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是处置时间和处置收益的最大平衡点,这个目标只有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才能实现。

处置不良金融资产需要大量资金,而只有市场化,才能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形成不良资产处理市场中的“买方”队伍。

完善法律法规我国银行每年因为企业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近两千亿元。

从不良资产处置实践看,企业逃废债问题屡禁不止,资产流失严重。

涉案不良资产审理执行难问题非常突出,除了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严重外,主要是目前的法律规定不健全,尚有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摘要】商业银行在资金充裕又无合适贷款项目的情况下,对优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经济效益。

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加快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与效益,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我国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问题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发展建议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对于一国的法律、会计、税收制度有特殊要求,在经历了金融或银行业危机的国家或地区)、,不良资产处置的需要成为推动当地资产证券化市场及其制度建设的主要动力。

因此,商业银行在资金充裕又无合适贷款项目的情况下,对优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经济效益。

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加快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与效益,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则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通过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块资金来源。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快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按照《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法》,一个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

将高风险权重的不良资产,变为风险权重相对较低的证券,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风险资产的比例。

二、我国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问题(一)特设信托机构的设置问题在我国目前推出的相关方案中,有关特设机构的设立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由资产管理公司筹备设立;第二是由现有的信托投资公司担当。

由于证券化的资产是银行的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基本以国有企业负债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资产形式存在,因此,这两种设立方案都存在有先天缺陷。

首先,由于目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都是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且都是按各自的系统设置,它们在产权上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演化的路径————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张日新赫国胜1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不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呈现怎样的演化路径。

通过构建一个微分方程,本文描绘了在不良资产占比既定情况下,不良资产占比的时间演化路径。

本文还证明,在不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情况下,要完成人民银行下达的降低不良资产指标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不良资产贷款增长速度新增不良贷款演化The Evolutional Path of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tak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s an exampleAbstract:This text tries to answer a problem like thi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not dissolving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will present how to evolve the path. By setting up a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is text describes the evolving time path of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ratio. This text also prove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not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it is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index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Key words: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loansnewly increasing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evolving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在宏观经济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强化。

突出表现在银行的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止2002年年末,国内各银行吸收的存款余额为170917.04亿元,发放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31293.93亿元2,两项指标都超过了2002年10.2万亿元的GDP。

不仅如此,国内银行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介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中长期信贷领域。

长期以来,庞大的银行信贷资产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信贷投入,就很难想象20几年来的经济迅速发展。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我国银行市场原有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仅被打破,而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也显现出来。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巨大,直接威胁到国内金融体系的安全,孕育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是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

从巨额不良资产的成因来看,既有历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问题。

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几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银行界与理论界的许多人士也为此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措施。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2005年之前将其平均不良资产率降至15%以下,每年下降3%至5%3。

可以说,尽快缓解、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以及四大国有商业1张日新,男,1969—,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与国际金融;赫国胜:男,1956—,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与国际金融。

曾经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2资料来源:。

3银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

本文既无意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路径,也不想探讨解决不良资产的措施与方法。

笔者希望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对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以近几年来的表现,在不考虑冲销情况下,其现有的不良资产的时间演化路径进行一下探讨,希望阐明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轨迹。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按照传统的定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指的是“不良债权”,即不能收回或只能收回部分贷款本息的信贷资产,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呆账”和“坏账”,前者指的是贷款本金,而后者则主要指的是贷款利息。

根据我国财政部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形态可以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四类,其中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该标准为各商业银行长期执行。

而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公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则将贷款形态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两相比较,新的风险分类标准更为科学准确地揭示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

从国际上看,衡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不良资产占比,即不良资产在总的信贷资产中的比例。

尽管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占比应该低于多少,但大多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占比都小于10%。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1997年年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达到了25%4,其中绝大部分为国有商业银行所持有,而且还是按照传统标准统计出来的数据。

1998年和1999年,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和长城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四大国有银行先后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14000亿元左右的不良资产,并发行了2700亿5特别债券来增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尽管国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降低不良资产的占比,但是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仍然非常严重,下表是中国工商银行几年来的不良资产情况:表1 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分类表单位:%项目2001年占比2000年占比按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54.43 47.33关注15.79 18.24不良贷款29.78 34.43次级 6.36 9.87可疑16.91 18.57损失 6.51 5.99按一逾两呆分类法正常74.29 70.7不良贷款25.71 29.34参见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金融早报》,1998年1月17日。

5逾期 1.68 5.62 呆滞 22.32 21.39 呆帐1.712.29资料来源:《金融时报》,2002年6月14日显然,该数据显示即使向资产公司剥离了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情况仍然很严峻。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提问时坦承,为了降低金融不良资产,这些年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如果按照四级分类口径,还高达21.4%;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法口径,达到25%左右,其中损失资产占相当大的比例。

人们不仅要问,如此高的不良资产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崩溃呢?未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怎样变化? 三、不良资产占比的演化路径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分析,不考虑不良资产存量转化为正常资产,也不考虑冲销不良资产的情况以及国家采取有关政策进行剥离或补偿等其他手段,仅考虑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不良资产的时间演化途径。

按照有关定义,不良资产占比为不良资产余额与全部信贷资产余额之比。

这里用N 表示不良资产余额,D 代表全部信贷资产余额,n 代表不良资产占比,g 代表新增不良资产在总信贷资产中的增长率,d 代表信贷资产的增长率,则有:N dt dN∆=,即不良资产的变化率等于新增不良资产。

而且有: DN dt D N d n dt dn)(==D dt dD N dt dN − (1)式(1)式的经济含义是,不良资产占比的变化率等于不良资产余额的增长率减去信贷资产余额的增长率。

还可以将(1)式写成:D N dt D N d n dt dn)(==D dt dD N dt dN −=D dt dD D N D N −∆=d n g −= (2)式显然,(2)式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其解为: dt e C dgn −+=1 (3)式 下面将有关中国工商银行的数据代入。

考虑到直至2000年的统计数据中才将有关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因此在这里将2000年的数据设为初始条件。

根据表1有关五级分类的统计,当年的不良资产占比为34.43%,不良资产在总信贷资产中的增长率为2%6,总信贷资产的增长率为13.17%7。

这样,就可以得到:=1C 19.25%这样就可以得出微分方程的相应特解:t e n 1317.01925.01518.0−+= (4)式6该数字是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度报告》和有关数据推算而来。

7 2000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贷资产余额较1999年下降了,原因是进行了资产剥离,但按照同比口径计慢的。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资产在总信贷资产中的占比将会下降,2000年高达34.43%的不良资产率将成为最高峰值,而沿着既有的轨迹,不良资产占比将会接近15.18%。

按照(2)式,当nd g =时,0/=dt dn 。

即若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等于信贷资产增长率与不良资产占比之积时,不良资产占比的变化率为零,换言之该比例处于均衡状态;当g >nd 时,0/dt >dn 。

即若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超过信贷资产增长率与不良资产占比之积时,则不良资产占比的变化率将趋于扩大;当g <nd 时,dn/dt <0,即若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低于信贷资产增长率与不良资产占比之积时,则不良资产占比的变化率将趋于缩小,且缩小的速度取决于原有不良资产占比的高低、新发生不良贷款的比例以及信贷资产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考虑到国有银行不断加大力度压低不良资产的事实,则上述依据将会有所变化。

仍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2002年年底的不良资产占比为25.52%8,总信贷资产增长11.22%9,而新发生不良资产率为0.5%10,则有关数字和方程变为: %1.251=C t e n 1122.0251.0045.0−+=以上可以通过图2进行描绘:来源: 。

9 中国工商银行2001年年底的贷款余额为26594.66亿元,2002年年底的贷款余额为29578.37亿元,两相比较得出增速为11.22%。

资料来源: 。

10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的规定,2000年以后新发贷款的不良率不得超过0.5%,据称所有分行均达到了这一t图2即2002年年底的不良资产占比25.52%将成为峰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资产占比逐渐下降,最终会接近4.5%的最低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