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市聚源小学:李玉祥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情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是积极思维定势。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学生墨守陈规,难以涌出新的思维,作出新决策,妨碍学生采用新的方法,这便是消极思维定势。
消极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
一、消极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一)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使学生关注问题的表面特征,忽视了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有些同一类的问题在描述时会出现相同的特征,经过大量练习后,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只关注这些特定的词语、数字的特征等表面现象,而没有真正去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就仓促下结论,导致错误地解决问题。
如学习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解决乘除法有关的问题,经常让学生做这类题目:“有32个糖,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个?”题里的“平均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第一次解决下面这道题时很多学生会毫不犹豫的用除法计算。
“把一些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8个,这些糖一共有多少个?”题目里有“平均分”,而且8除以4刚好等于2.。
这两个表面特征定势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去理解这道题的本质。
(二)给学生的都是“一定”的问题。
解决问题时提供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所以全都用上了,给学生造成了题里的信息“一定”都要用上的定势。
所有的问题都能从题中轻易找到所需信息,给学生造成了只要有问题就“一定”能解答的定势。
对问题的描述千篇一律,给学生造成了根据提供的信息就“一定”是求某个问题的定势。
如“春蕾小学去年毕业的学生有160人,今年毕业的学生比去年毕业的增加15%,今年比去年多毕业多少人?”学生在前面的练习中解答的都是求比单位“1”多(少)几的数。
因此部分学生解答这个问题时先求出今年毕业的人数,再用今年的人数减去去年的人数,而不是直接求160的15%,在解决问题中走了弯路。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教学对策
董桂珍 ( 甘肃 省 兰州 市第三 十一 中学 7 3 0 0 9 7 )
摘要: 笔者在教 学 实践过程 中 . 发现 学生 暴 露 出许 多与 思维定势有 关的问题 .本 文试
就相应 的教 学对 策做一 些探 索。 关键词 : 思维定势 消极影响 教学对策 思 维定势是指人 们在长期 的学 习过程 中 所形成 的一种 习惯性 思维方法 .教 育心理学 中又称 之为知识惯性 这种 固定 的思维模式
植 物根的 向地性生 长的关系 时.错 误地认 为
实验设计中构建数学模型 。 例如 . 在实验设计题 中常有这样 的要求 : “ 探究 ……对 ……的影响 ” 或“ 验证… …对 ……的作用” 教 师可以联 系 课 堂教学 中常见 的曲线 、图表 和文字的相互 转换问题 ,引导 学生建立 自 变 量与因变量 的 函数关系 .让学 生明 白生物实 验中的单一 变 量 或实验变量就 是函数 中的 自变量 .也就 是
所 问。
虑. 得到多种多样的答 案 它能充分培养学生 的思考能力 . 教学 中教师可以通 过一题多解 , 一题多变 . 逆 向思维等训练 . 提供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 能力 . 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 1 ) 一题多解
面影 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理 到方法步骤严格按 照科学实验 的基本原则 和程序 的要求去做 . 让学生在掌握 了生物科学 实验 的方法步骤后 , 进行实验设计 第二步 . 在
1 . 错误 的经验或知识先人为主
日常经验产生 的观念形成 了学 生心理上
的一种准备状态 . 当他们认识新 事物时 . 就会 不 自觉 的产生 “ 先人 为主 ” 的成见 . 往 往 以经 验中非科学 的感 受和对事物 的片面印象去代 替某种生命现 象的本质 .因而造 成学 习生物 学 概念和规律 的障碍 . 造成答题 时常 出错误 例 如 .在分析植物体 中生长素 的极 性运输 与
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有效方法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固定的观念或思维方式,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阻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克服思维定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有效方法,帮助读者拓宽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一、观察问题的多个角度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第一步是观察问题的多个角度。
我们常常习惯于从一个固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很容易陷入思维的定势。
因此,我们需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提问自己,换位思考,或者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拓宽视野,发现问题的不同方面。
二、寻找类比和隐喻类比和隐喻是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有效工具。
通过将问题与其他领域或情境进行类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可以尝试将其类比为修理汽车的过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和隐喻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打破思维的定势。
三、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是常用的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发现问题的关联和解决方案。
头脑风暴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通过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寻找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打破思维的定势。
四、持续学习和开放思维持续学习和开放思维是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基础。
我们应该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框架。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态度,接受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不断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通过持续学习和开放思维,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解决思维定势问题的有效方法包括观察问题的多个角度、寻找类比和隐喻、运用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持续学习和开放思维等。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打破思维的定势,拓宽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和创新。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及对策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及对策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预备状态,这种预备状态阻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预备的。
对定势思维,人们在认识上往往带有某种片面性。
许多人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其积极的一面。
关干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人们大凡推崇发散思维,而否定定势思维。
这既不能正确地反映定势思维的真实面貌和客观功能,也易使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偏差。
因此,重新认识、正确评判定势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
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
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专门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
定势思维关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定势思维的作用是:依照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差不多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点与旧问题的特点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点,将已有的知识和体会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体会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预备。
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要紧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定向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否则,解题将会陷入盲目性。
定向是成功解题的前提。
如:例1 如图1装置中,已知AB杆重为P,两圆柱以相等的角速度高速反向旋转。
两圆柱轴心间距为2a,杆与圆柱的摩擦系数均为P。
试证明:若使AB杆重心C偏离中线OO′,则AB杆将会发生简谐振动,求振动周期。
对本题,第一要确定解题方向,即要证明AB杆做简谐振动及求振动周期,只要证明AB杆相关于平稳位置位移为X时,受到的回复力F与X正比反向,即F=-kX(在为比例常数)。
如何克服中的思维定势
如何克服中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的思维习惯或固定思维模式,实际上是对于问题产生偏颇或片面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无论是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还是团队合作,克服思维定势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
一、拓宽视野拓宽视野是克服思维定势的关键。
我们常常习惯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思考问题,限制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获取信息,积极了解各种观点和不同领域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各类培训、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二、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克服思维定势的动力。
保持好奇心意味着对事物保持持续的关注和探索。
只有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观点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和新的经验。
三、开放思维克服思维定势需要拥有开放的思维态度。
开放思维是指对不同观点和不同想法持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主动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四、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重要基础。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锻炼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跨界思考,运用类比、联想、逆向思维等方法,以发散的思维方式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五、接受挑战挑战是克服思维定势的重要机遇。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已有的解决方案,陷入思维定势。
然而,挑战是我们超越自己,突破思维定势的机会。
我们应该勇敢接受挑战,敢于面对困难和未知,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克服思维定势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我们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学习和进步。
只有摆脱思维定势,我们才能不断创新,解决问题,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与发展。
思维定势在科学学习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
思维定势在科学学习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摘要:思维定势会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思维定势会产生消极影响;克服思维定势的方法有:培养发散性思维,重视基础、精心审题,重视反馈信息。
关键词:思维定势科学学习消极影响克服思维定势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人皆有之,在这种思维定势形成过程中,却伴随着一些消极的效应产生,那就是思维的“惰性”。
从而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人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对新问题的解决产生强烈的阻碍抗力。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消极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克服。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1、思维定势下知识负迁移的产生首先看学习酸性氧化物时一组学生的回答:学生A回答:“CO2+H2O=H2CO3”,这显然是对的,但学生B不假思索地随口推断:“SiO2+H2O=H2SiO3”。
当老师指出此问题同时涉及溶解度概念,SiO2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才意识到错了。
由碳、硅传递出下面一个元素锗(Ge)。
学生C顺其同属元素往下述说:“硅酸不能成立,推论锗酸也不会有。
”就是说,C同学受B同学回答铸成错误的暗示,进入又一轮相反的思维定势中被套住。
老师及时给予点拨:不溶于水的酸不等同不存在酸及其酸酐。
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在模拟宇宙沌混初始的大爆炸实验中,就是用了11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业化生产成功的锗酸钡。
这组学生的回答充分说明了在解决一些同族而性质十分相似的问题时,若不理会各主要概念的综合分析,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就会很快找上门来,产生知识的负迁移(心理学上把旧知识,技能、方法对新知识接受的消极影响称为知识的负迁移)。
常常近在咫尺,随处可见的事。
平时,每分析一道习题,由于受到“应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解题途径”这一固有思维定势作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经验或旧知识的“再现”,来寻找一种相似性、同一性的解题方法,这是初始的学习和模仿中的思维过程,而带着思维所指方向上的一种倾向性,免不了时时处处受定势的制约,往往影响个性的抑制,使创造性的思考和假设发展不起来,知识的理解片面性、单调性、模式化和封闭化,表现为一种具有负迁移效果的真正的“惰性”。
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教学对策
浅谈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教学对策摘要: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暴露出许多与思维定势有关的问题,本文试就相应的教学对策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法,教育心理学中又称之为知识惯性。
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
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解决有两面性。
当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促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表现为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这叫正迁移。
当它妨碍或干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则表现为消极干扰作用的一面,这叫负迁移。
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已有的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而经验容易使他们养成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甚至错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一、思维定势在生物教学中的负面影响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的生物学原理、规律都来自科学观察和实验。
因此,除了要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还需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定势的心理障碍,才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错误的经验或知识先入为主日常经验产生的观念形成了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当他们认识新事物时,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往往以经验中非科学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片面印象去代替某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因而造成学习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障碍,造成答题时常出错误。
例如,在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的关系时,错误地认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受重力的作用,而忽略了主动运输是造成极性运输的根本原因。
2.已有知识思维定势的干扰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生认识的广泛化,引起那些与新知识相似、相关的已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或者对概念的本质缺乏认识,造成思维错误。
例如,我们说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
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导读:本文是关于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希望能帮助到您!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一、思维定势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1.日常生活概念的干扰。
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学生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如果词的生活意义与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作用。
如“垂直”在日常概念中总是下垂,是由上而下,所以当学生在接受“自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时就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只能理解点在上方,线在下方这一种情况,以致产生认为点在其它方位时作垂线是不可能的错觉。
2.原有书写格式的干扰。
不同内容的知识,都有规范格式的书写要求。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缺少批判、开拓的品质,往往容易产生书写格式的错误干扰,表现为短时间内的不适应。
常见的错误有:①计算小数乘法时列竖式②求4的倒数是多少列式为4=1/4;?③将60分解质因数为2x2x3x5=60;④解方程受递等式的影响:4X=80=80/4=20等等。
3.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对数学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容易被非本质属性所述惑,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限制,对后面新知识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受前面知识的干扰,看到甲数比乙数多25%,则错误地推导出乙数比甲数少25%。
4.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通过已有知识的推导学习新知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捷径。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5个建议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5个建议思维定势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常常会遇到的困境,它让我们陷入僵局,无法往更深层次思考。
然而,思维定势并非不可克服,只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便可以解决,以下将为大家提供5个克服思维定势的建议。
第一、修改问题的角度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问题的不同维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当我们在解决公司的人才流失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员工角度出发,同时也可以从管理层或企业文化方面出发,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当我们被一种方法或解决方案所束缚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他可选项。
因此,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勇于尝试,去发现新的可能性。
比如,在解决一个市场营销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市场策略、不同的推销方式或者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其他可能性等。
第三、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换位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其他人或团队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和思考方式。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提供全新的思路,并且扩展了以往关于问题的思考方式。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且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当我们在解决和同事之间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他的想法和行为,并且制定出更好的沟通策略和解决方案。
第四、积极学习积极学习是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让我们发展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新的知识和方法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在遇到技术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培训或者阅读相关文献来更好地了解问题并且解决它。
第五、借鉴和分享经验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固守于心,而应该进行分享和借鉴。
在我们和其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时,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不同视角和解决方式,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打破思维定势,并且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
学生在二年 级 时开 始学 习除 法 , 刚学 习
的除法计算是 在 自然 数范 围 内, 被除数 都 是 大于或者等 于 除数 。久 而久 之 , 生就 以为 学
在除法算式 中 , 除数 一定 要 比除数 大或 者 被 和除数一样大 。这样 的思维定 势往往会影 响 到学生 的问题解决 , 造成学 生在解决 问题时 , 不通过数量之 间的关 系去 确定哪个 数量作为 被除数 , 哪个数量作 为除数 , 而是从 数的大小 的角度去判断 。然而 在遇到分数 除法 的实 际
沿果 园四周 走一 圈 , 共 要走 多 少米 ?这 道 一 题就是求“ 4个 8 0 多少” 1 0是 ;5朵花 , 每个花
瓶插 3 , 了多少瓶 ?就是求“ 5里面有几 朵 插 1
个 3 。这种抽象 的过 程是对 问题 由表及里进 ”
行分析 的过程 , 能够 帮 助学 生形 成有 理 有据 解决 问题 的 良好 习惯 , 不仅 能避免 盲 目解题 , 而且也 能促进思维 的发展 。( ) 3 验算 的习惯 。 问题求解后 要 让学 生将 结 果代 入 原题 , 以此 判断是否符合题 中数量之 间 的关 系 。验算要 让学 生在学 习一 步计算 实 际问题 的时候就 开
思考及对策 :
解决问题教学必须要抓住 问题 中数量 之
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 势现象谈谈 教学处 理
的一些思考及对策 。 现象一 : 除 法计 算 只 要 用 大 数 除 以 小 “
数”
间的关系 , 学生 学会 从运算 意 义 的角度 去 让 分析 、 判断采用何 种运算 , 式该怎么列 。在 算
始做 , 慢慢形成 良好 的习惯 。 现象二 :这道题 没办 法求 出上 底和下 底 “
解题教学中消除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策略
解题教学中消除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策略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较固定的甚至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它是人脑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已被固化的概念、规则、理论和逻辑的抽象形式.而数学解题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它使人们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实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并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正向效应;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既要注重思维定势的形成,又要注重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两者缺一不可.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忽视后者.归纳题型题类、总结解题方法等都对形成思维定势非常有效.但思维定势有时会产生误导,从而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如有些学生看见“求函数y=sin x+4sin x在x∈(0,π)内的最值”一类问题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利用基本不等式而得出最小值为2的错误结论.其原因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想到了基本不等式而忽视了基本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本文就解题教学中如何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构建网络体系,让知识“浑然一体”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的确,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顺利解题的前提是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事实上,学生在解题中形成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只见其“表”,不知其“里”.尤其是在学习中遇到那些“貌合神离”的问题时,有些学生就可能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所以,教学中应协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增强对相似问题的对比、辨析,充分揭示它们之间细微而又本质的差异.例如,在立体几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习题中,有些学生算出的结果是钝角.而在解析几何中,个别学生会把“夹角”与“到角”混为一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创造条件,让高中数学中涉及到的众多“角”(如“三角函数”中的锐角、钝角和直角,正角、负角和零角,象限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等;“立体几何”中的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解析几何”中的两条直线的夹角,直线l1到直线l2的角等)“同台献艺”,让学生当“评委”逐一点评,对比辨析,形成“角”的系统,从而在具体应用时对号入座,准确对待.又如,向量是中学数学中最活泼的内容之一,它既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内容,又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解题方法,还能够渗透到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的各个章节,使它们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甚至能够与物理等学科实行联系.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有必要提炼相关素材,寻找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纽带,串点成线,融会贯通.二、增强变式训练,让问题“左右逢源”变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变”字,能够“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也能够“变”问题的表现形式,但问题的本质是不变的,只不过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更清晰.对一个新问题的理解,我们有时会迷恋于其表象,而忽视蕴藏其中的本质.增强对问题的本质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个局面,在一定水准上克服和减少思维僵化和思维惰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学习了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后,为了进一步协助学生理解概念,本人设计了以下几个变式题:(1)判断函数y =1-x 2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y =x 1-x 2的奇偶性;(3)判断函数y =1-x 2+x 2-1的奇偶性;(4)判断函数y =x -1y =+的奇偶性.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诱导学生循序渐进,从而在概念辨析中把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数轴原点对称”揭示出来.三、培养求异思维,让思路“海阔天空”求异思维集中表现为善于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善于从多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一般包括转换、逆向、发散等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 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1 已知()f x ax b =+,且22263a b +=,求证:对任意的实数[1,1]x ∈-恒有|()|f x在高二级期末复习时,我选择了这道题.这是一个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 会想到用代数方法来证,但这样做比较困难.为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我引导学生从方程22263a b +=的结构特征联想几何图形,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证,结果学生很快想到此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椭圆,于是一个优美的证法便产生了.证明:由22263a b +=,得2213122a b +=,令a θ=,b θ=,故|()||f x ax =+|||sin()|b x θθθα=⋅+=+≤. 例2 已知a 、b 、x 、y 都是实数,且221a b +=,221x y +=,求证:1ax by +≤.这仍是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就能很快证得结论成立,应用作差比较的方法也能迅速达到目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又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联想22sincos 1αα+=,结果学生想 出了如下证法:证明:设sin a α=,cos b α=,sin x β=,cos y β=,则sin sin ax by αβ+=+cos α cos cos()βαβ=-≤1,即1ax by +≤.当思维纵横驰骋时,学过的知识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于是证法一个接着一个,机巧和灵感持续滋生.学生又联想到了复数的模,于是又有了如下的证法.证明:设|i |1a b -=,|i |1x y +=,则有1|i ||i ||()()i |a b x y ax by ay bx =-+=++-=||ax by =+.我再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角度,走出形式上的惯用模式,寻找新的证法.启发学生由2x +21y = 联想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思考能否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画图、思考、探索.过了一会儿,我从他们的眼神里明白了一切----他们又找到了新的证法.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圆2x +21y =及直线ax +by 0=,如图所示,设圆上任一点(,)P x y 到直线的距离是d,则||1d ax by r ==+=≤,故1ax by +≤.这方法确实简捷,它让我们充分感受了数学的简洁美带来的愉悦.如同真理都是朴素的一样,好方法都是简捷的.而在这简捷中凝聚着多少睿智和智慧!四、注重解后反思,让学生“一叶知秋” 反思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实行全面的分析、考察和思考,并所以而产生观点上的自律和策略上的调整.就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来说,反思能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行再思考、再审视.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波利亚也曾说:“如果没有反思,那么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益的方面.” 由此可见,反思不但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基于此,在解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解后反思主要包括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过程和反思解题过程所使用的思想方法等.具体来说如: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怎样分析出来的?解法是否有普遍意义?有何规律可循?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容易发生错误?原因何在?如何防止?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哪?如何实行有效突破?是否还有其它解法?这些解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哪种解法最优?哪种解法最合理?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何种结构特征(如数字、图形位置、重要词句、题型构造)?使用这些特征是否能够将条件和结论加以推广?结论准确吗?结论有无增、漏情况?等等.总来说之,解题后的反思可避免解题的错误,深化、掌握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有利于协助学生发现更多的引申、推广,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和灵活性,达到“一叶知秋”的境界.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是普遍存有的.解题教学中,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有的放矢,切实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思维定势的实质和规律,并对思维定势加以准确的诱导或破坏,就能有效地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提升解题教学的质量.。
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
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常常因为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计算错误或学习上的困惑。
本文就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现象谈谈教学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
现象一:“除法计算只要用大数除以小数”学生在二年级时开始学习除法,刚学习的除法计算,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被除数都是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久而久之,学生就以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一样大。
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决,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通过数量之间的关系去确定哪个数量作为被除数,哪个数量作为除数,而是从数的大小的角度去判断。
然而在遇到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就有点手足无措了。
例如:一辆小汽车行2/3千米用汽油3/25升。
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
思考及对策:解决问题教学必须要抓住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去分析、判断采用何种运算,算式该怎么列。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客观因素不利于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比如说教材编写的因素,因为教材编写往往是在一个例题后安排同类型的题目,用乘法计算的例题后通常安排的练习都是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的例题后安排的是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这些客观存在的负面因素,调整、补充练习内容,尽量避免学生通过机械模仿例题解法去解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题的习惯。
读题时要将题意读懂读透,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题目的大致含义,避免在读题时不注意全面理解而只关注重点词句的情况。
(2)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读题后,将非数学本质的内容剔除,抽象出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对策
定模式 , 到新 问题 时头脑 被 旧方法束缚 住 , 遇 固执不 变
地用 旧方法去解 题 , 不去寻找 其它简单 、 接的解题 而 直 方 法 , 维 定 势 的 消 极 作 用 , 常 表 现 为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思 常 负迁 移 。 教 学 实 践 中 , 维 定 势 的 消极 作 用 不 可 低 估 , 在 思 它 直 接 影 响 着 教 学 质 量 , 响 着 中专 学 校 培 养 创 造 型 人 影
互相关 联 的统 一体 。 因而 , 我们可 以从学 习者 对学 习 目 己的强烈 的进取精神 , 成为学生们不断进 步 、 前进的又一 标 的意识程 度 、 在学 习过程 中的情感体验 、 对学 习活动 强大的动力。 因此 , 教师应结合教学 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 的坚 持程度 等方面 , 综合 地判定 或评价他 的学 习态度 。 特点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 , 树立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例如一个学生具有 积极 主动 的学 习态 度 , 就是说他对学 的崇高理想 。 把所学的专业 与理想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 这
维普资讯
势, 在条件 不变时 , 可以更迅 速地知 觉对象 并做 出合理
的反应 。 比如当学生获得一种 普遍 的行之有效 的原则 和
方 法 后 , 能 用 它 来 解 决 其 它 类 似 的 问 题 , 而 迅 速 地 就 从 解 决 问 题 , 就 是 思 维 定 势 的 积 极 作 用 , 常 表 现 为 知 这 常 识 与 技能 的 正 迁 移 。思 维 定 势 的 消 极 作 用 是 指 一 旦 形 成 了某 种 定 势 , 生 由 于 来 不 及 适 应 外 界 情 况 的 细 微 变 学 化 , 往容 易发生错 觉 , 碍新 问题 的解决 。 俗 地说 , 往 有 通 受 思 维 定 势 消 极 作 用 影 响 的 学 生 已 经 形 成 了 解 题 的 固
消极思维定势及克服方法
从众型消极思维定势
人们 不假思索的盲从众人的认知和行为。
反对盲从,反对人云亦云,遇到问题要于 观察 、独立思考 , 争取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而后得出对事物的 准确判断 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书本型消极思维定势
经验型思维定势
人们不自觉地用已有的经验 和 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 去思考 已经变化 的问题。
克服方法:不要 囿于简单的经验 ,不要老是迷信过 去 自己的感知,要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拥有广博 的知识,也可以多听听 别人的意见。
权威型思维定势
人们对 权威人士的言ຫໍສະໝຸດ 的一种 不自觉地 认同 和 盲从 。
直线型消极思维定势
人面对复杂和多变的事物,仍用简单的 非此即彼 或 者按自己习惯的单一思维方式 去思考问题。
多角度 克服方法:准确分析、解决问题,需要我们 广开思路, 地观察、分析问题。
作业
一、什么是思维定势? 二、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三、思维定势的弊端? 四、消极思维定势的常见类型?
思维定势
如果对于 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的事物产生了思维惯性, 多次 以这种惯性思维对 待客观事物 ,就行成了非常固定的 思维模式 , 这就是思维定势。
积极作用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 的方法 迅速 解决问题。
弊端
当我们面临新的 、 突发性 的新情况的时候,如果一味 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它就会成 ,阻 “思维的枷锁” 碍 新观念、新方法 的构想,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 的 障碍 ,同时也阻碍头脑对新知识 的吸收。
第三讲 消极思维定势及克服方法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教学中学生消极思维定势的表现和解决方法
数学教学中学生消极思维定势的表现和解决方法作者:徐志田来源:《新课程·中学》2011年第02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
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
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一、消极思维定势的几种表现1.负迁移的思维定势。
当两个问题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时,如果不能加以分辨,抵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如化简a8/a2,(x2-y2)/(x-y),由于受分数约分运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错误地化简为a4,x-y。
2.“先入为主”的思维惰性。
学生最先接触的知识或方法,牢固掌握的内容,往往在大脑皮层中形成较深的痕迹。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范围,使其尝试的方法定型,产生思维的惰性。
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厂去年八月份生产机器205台,比前年八月份生产的2倍还多15台,这个厂前年八月份生产机器多少台?在刚学设未知数列方程时,有些学生列出的方程为x=(205-15)/2,这种解题方法说明他们对于小学运用算数解应用题的印象很深,习惯直接列式表示量,因而在代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中总是用算术形式来表示。
这种思维定势对后来的学习起着干扰作用。
3.“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有时以“思维框架”的形式反映出来。
对于一个概念,一种方法,学生在熟悉它的常见功能以后,对于在新的条件下转化它的功能往往会遇到困难。
如何应对中的思维定势
如何应对中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倾向于使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或模式,导致思考的范围和角度受限。
这种思维定势可能限制了我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发现。
如何应对中的思维定势,从而拓宽思维的边界,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认识思维定势的危害思维定势往往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陷入僵化的思考模式,导致解决不了复杂的问题。
它给我们的思维带来的固步自封,也让我们错失了许多机会。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思维定势的危害,以便更好地应对。
二、寻找思维启发的方法1. 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观点和经验,可以激发新的思考方式。
2. 多元思维对比:将问题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比较各种可能的方案和观点,寻找出最优解。
3. 创新思维工具的应用:使用创新思维工具,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可以开启思维的新窗口,激发灵感和创意。
三、培养灵活思维的方法1. 拒绝刻板印象:要摆脱对事物的偏见和固定看法,要有意识地摒弃关于问题的设限,并开放自己的思维。
2. 反证法分析问题:尝试从相反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找问题的反面解决方案,找出可能存在的盲点和错误的思维定势。
3. 跳出自我舒适区:勇于接受挑战和尝试新事物,不断扩大自己的思维边界,培养灵活性和创造力。
四、与他人分享和交流1. 团队讨论和合作:与他人合作是打破思维定势的有效手段之一,多角度的思考以及来自不同背景和经验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更多可能性。
2. 寻求专业建议:向专业人士请教和咨询,寻找专业意见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自身的思维思维定势,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定期反思和调整1. 时刻保持警觉:意识到思维定势的存在并时刻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思考方式。
2. 反思自身思维方式:通过定期反思自身思维方式,分析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发现自己思考中的常规和固定模式。
3. 调整和改进: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势后,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尝试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局限,这些定势和局限可能是由其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它们不仅对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在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阻碍我们的思考和创新。
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
想象力的训练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用想象力假想各种情景,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和局限,开拓并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各种场景,从而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训练,比如看到一样物品,试图发掘它的更多可能性,或幻想一些奇怪的场景或故事情节,还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小说、文章、科技杂志等,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质疑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某些观点常常是受到我们的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观点可能是片面、不全面的,又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
因此,我们需要常常质疑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沟通与交流寻求不一样的思路和见解。
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更全面的认识问题。
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经验我们的文化和经验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和问题的方式以及如何与他人交流。
如果我们只呆在自己的圈子里,看到的只是我们已知的事物,而不接触其他文化,并且与不同经验的人交流,那么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狭隘和受限制的。
因此,我们需要去接触更多不同的文化和经验,这样我们才能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观念,以更优秀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不断学习和尝试学习和尝试是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的另外两个关键环节。
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和尝试,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就会变得狭窄和缺乏创造力,这将阻碍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不只是通过书本或课堂上所学得而来,也可以通过经验或实践得到。
从尝试新的事物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扩展到新的领域和维度,从而进一步克服思维定势和局限,探索新的前沿。
思维定式整改措施方案
思维定式整改措施方案引言思维定式是指在思考、决策和行动中形成的固定模式和固定观念,使得人们对问题的看法狭窄、判断偏颇、解决问题的方式僵化。
这些思维定式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思维定式整改措施方案。
1. 意识培养首先,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培养自己的意识。
意识是改变思维定式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班或者与他人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同时,我们还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找出其中的定式化思维,并意识到其局限性。
2. 多角度思考另外,我们需要改变以往思维定式的方式,培养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是指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期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让头脑风暴:与他人一起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集思广益,可以避免个人思维定式的局限性。
- 反向思维:反向思维是指想象事情的反面情况,即“如果……就会怎样?”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可以打破思维定式,发现问题中的潜在因素和解决方案。
- 倒推方法:倒推思考是指从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
通过倒推思考,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之道。
3. 创新思维培养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鼓励创新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接触新鲜事物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方式,激发创新思维的灵感。
- 学习跨学科知识:学习跨学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的边界,从不同领域获取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 从失败中学习: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创新,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失败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思维和行为方式。
4. 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反馈机制为了促进思维定式的整改,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反馈机制,以实现不断优化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解决问题中的消极思维定势及其对策
文章
摘要: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要注意克服其消极的作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策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常常因为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计算错误或学习上的困惑。
本文就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现象谈谈教学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
现象一:“除法计算只要用大数除以小数”
学生在二年级时开始学习除法,刚学习的除法计算,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被除数都是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久而久之,学生就以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一样大。
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决,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通过数量之间的关系去确定哪个数量作为被除数,哪个数量作为除数,而是从数的大小的角度去判断。
然而在遇到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就有点手足无措了。
例如:一辆小汽车行2/3千米用汽油3/25升。
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
思考及对策:
解决问题教学必须要抓住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去分析、判断采用何种运算,算式该怎么列。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客观因素不利于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比如说教材编写的因素,因为教材编写往往是在一个例题后安排同类型的题目,用乘法计算的例题后通常安排的练习都是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的例题后安排的是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这些客观存在的负面因素,调整、补充练习内容,尽量避免学生通过机械模仿例题解法去解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题的习惯。
读题时要将题意读懂读透,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题目的大致含义,避免在读题时不注意全面理解而只关注重点词句的情况。
(2)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读题后,将非数学本质的内容剔除,抽象
出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
如:王华有18张邮票,比李青多4张,李青有多少张邮票?其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就是“求18比4多多少”;正方形果园的边长是800米,沿果园四周走一圈,一共要走多少米?这道题就是求“4个800是多少”;再如上面提及的“15朵花,每个花瓶插3朵,插了多少瓶?”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
这种抽象的过程是对问题由表及里进行分析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理有据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不仅能避免盲目解题,而且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3)验算的习惯。
问题求解后要让学生养成将结果代入原题,以此判断是否符合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验算要让学生在学习一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做,慢慢形成验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