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 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考考你?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 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当采取 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n) 人不知而不愠(yù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默而识之 ( zhì ) 何有于我哉( zāi ) 必有我师焉(yān ) ) 论语( lú n)
诵读指导
学习文言文, 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讨论学习方法、志趣与个人修养
2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领悟 旧的(知识)
表顺接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了
凭借 (这一点) 做
第二则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 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 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 了。” • 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表转折
思考
3 子曰:‚学
死读书
而 不 思则罔,
按时
表顺接 指学到的知识
知而 不 愠,
却,表转折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通‚悦‛ 愉快
不亦君子乎?‛
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 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 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 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
授课教师:蒋 泽 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 理解并背诵课文。 3. 辨析文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4. 积累名句和成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一、走近圣人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略知《论语》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主张仁 义,主张以德服人,被尊为圣人。 他是我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 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被誉为 “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 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 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 成,共二十篇。南宋时,朱熹把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 合为“四书”。
拓展延伸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做
的不够的地方?你应该怎样做呢?请结
合《论语》中‚大智慧‛课后总结并写
下来。
《论语》—儒家的经典 道德的规范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布置作业 1、背诵并翻译《〈论语〉八则》。 2、课外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推荐理由: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 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 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 悟经典的智慧。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 礼仪之邦,在这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 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 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 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 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 情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八则》。
启发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想说却不能恰 当的表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就不再教他了。 复,答复
•
第八则译文
•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 (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 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 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 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 这则讲的是教导方法。
在读中领悟文意、 在读中积累语汇、 在读中质疑思辨、 在读中陶冶性情。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研读经典 领悟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 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先 秦诸~等。《论语》中指孔子。
曰(yuē ) : 说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
知 也.”
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第四则译文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 知的正确态度吧!(那就是)知道就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 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 何以 谓
他,指孔文子
以何,凭什么
称为
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
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关于《四书五经》
1.《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
二、诵读经典 感知文意
阅读时注意以下画横线的字读音:
不亦说乎( yuè )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诲女知之乎( rǔ ) 诲人不倦( huì ) 不悱不发 ( fěi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yú
小结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小结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活用经典 巩固拓展
以是,因此
聪敏表顺接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为耻
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第五则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 shì 号为 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 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6子曰:‚默而 识之,学而不
静默,不说话 记住
表修饰,可译为 表顺接 ‚地‛
满足
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厌倦 于我有何哉 在我这里有什么呢?
•
第六则译文
• 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 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 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 呢?‛ •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 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 育人的正确态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4、奥运会举行时,我们喜迎各国嘉宾,《论语》 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中哪个句子启发我们要随时向周围有 长处的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优点 跟从,遵循,这里 好的方面 是学习 他们的 表顺接,相 当于‚就‛ 于之 在里面
择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第七则译文
•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 必定有我能学习的人在里面;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 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 改正。‛ • 讲的学习态度。
启发,开导 心里想弄明白 却不能 方角 举出,提出
迷惑而无所得
思
空想 表转折,却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而
不 学
指认真学习
则 殆。‛
连词,就
第三则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 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 习,就会精神疲倦无所得。”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4 子曰:“由, 诲
教导教诲
huì rǔ
女
通“汝”,你
知之乎?
对待知或不知 的正确态度
代词,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考考你?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 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当采取 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n) 人不知而不愠(yù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默而识之 ( zhì ) 何有于我哉( zāi ) 必有我师焉(yān ) ) 论语( lú n)
诵读指导
学习文言文, 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讨论学习方法、志趣与个人修养
2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领悟 旧的(知识)
表顺接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了
凭借 (这一点) 做
第二则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 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 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 了。” • 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表转折
思考
3 子曰:‚学
死读书
而 不 思则罔,
按时
表顺接 指学到的知识
知而 不 愠,
却,表转折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通‚悦‛ 愉快
不亦君子乎?‛
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 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 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 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
授课教师:蒋 泽 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 理解并背诵课文。 3. 辨析文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4. 积累名句和成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一、走近圣人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略知《论语》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主张仁 义,主张以德服人,被尊为圣人。 他是我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 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被誉为 “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 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 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 成,共二十篇。南宋时,朱熹把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 合为“四书”。
拓展延伸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做
的不够的地方?你应该怎样做呢?请结
合《论语》中‚大智慧‛课后总结并写
下来。
《论语》—儒家的经典 道德的规范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布置作业 1、背诵并翻译《〈论语〉八则》。 2、课外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推荐理由: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 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 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 悟经典的智慧。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 礼仪之邦,在这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 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 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 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 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 情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八则》。
启发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想说却不能恰 当的表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就不再教他了。 复,答复
•
第八则译文
•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 (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 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 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 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 这则讲的是教导方法。
在读中领悟文意、 在读中积累语汇、 在读中质疑思辨、 在读中陶冶性情。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研读经典 领悟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
“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 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先 秦诸~等。《论语》中指孔子。
曰(yuē ) : 说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
知 也.”
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第四则译文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 知的正确态度吧!(那就是)知道就 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 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 何以 谓
他,指孔文子
以何,凭什么
称为
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
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关于《四书五经》
1.《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
二、诵读经典 感知文意
阅读时注意以下画横线的字读音:
不亦说乎( yuè )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诲女知之乎( rǔ ) 诲人不倦( huì ) 不悱不发 ( fěi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yú
小结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小结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活用经典 巩固拓展
以是,因此
聪敏表顺接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为耻
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第五则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 shì 号为 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 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6子曰:‚默而 识之,学而不
静默,不说话 记住
表修饰,可译为 表顺接 ‚地‛
满足
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厌倦 于我有何哉 在我这里有什么呢?
•
第六则译文
• 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 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 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 呢?‛ •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 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 育人的正确态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4、奥运会举行时,我们喜迎各国嘉宾,《论语》 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中哪个句子启发我们要随时向周围有 长处的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优点 跟从,遵循,这里 好的方面 是学习 他们的 表顺接,相 当于‚就‛ 于之 在里面
择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第七则译文
•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 必定有我能学习的人在里面;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 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 改正。‛ • 讲的学习态度。
启发,开导 心里想弄明白 却不能 方角 举出,提出
迷惑而无所得
思
空想 表转折,却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而
不 学
指认真学习
则 殆。‛
连词,就
第三则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 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 习,就会精神疲倦无所得。”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4 子曰:“由, 诲
教导教诲
huì rǔ
女
通“汝”,你
知之乎?
对待知或不知 的正确态度
代词,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