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
当代哲学中的新思潮与前沿理论
当代哲学中的新思潮与前沿理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都在探究人类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相。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哲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当代哲学中的新思潮和前沿理论。
1. 新唯实主义新唯实主义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强调客观实在的存在性,并认为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描绘、反映和解释,而不是创造并构造。
新唯实主义与旧唯实主义相比,更加关注实在的本体性和客观性,强调真实存在是不受主体思想影响的。
2. 转态现象学转态现象学是由法国哲学家默里·梅洛·庞蒂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认为知觉、身体和语言无法被简单地分割开来,因此认为身体、主体和世界之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转态现象学强调身体是理解存在和世界的重要参照点,而语言只是描述身体和存在的工具。
3. 边缘学派边缘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主张突破传统哲学对于主体和客体、本体和存在这些二元对立的刻板观念,强调哲学应该倾听被边缘化的声音,并关注社会和政治的真实情况。
边缘学派认为哲学应该体现人类共同的关怀和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责任。
4. 新唯心主义新唯心主义是一种当代哲学思潮,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存在只是对意识的认识。
新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是唯一的真理,对物质的存在和宇宙的本质没有真正的了解。
与传统唯心主义不同,新唯心主义强调意识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能够引导和改变物质的存在和世界的本质。
5. 线下哲学线下哲学是一种新兴的哲学思潮,它强调哲学的反思和思考应该超越虚拟空间和社交媒体的束缚,回归到真实世界中来。
线下哲学认为哲学应该直面人类面临的问题,关注社会和人类的本质,而不是在虚拟世界和互联网上消耗时间。
这是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旨在消除虚拟和真实之间的隔阂,让人类重新认识到真实和现实的重要性。
6. 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一种关注生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潮。
它认为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当代分析哲学的最新发展
New Developments in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作者: 江怡[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2页
主题词: 分析哲学;美国哲学;心灵哲学;身心问题
摘要: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析哲学家对分析哲学的性质、任务以及范围等关键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解,强调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风格、路数的重要性;他们重新关注哲学史,力图从传统哲学资源中寻找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其研究兴趣则从意义和指称问题转向了人类心灵问题,导致了心灵哲学研究的转向.心灵哲学根据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通过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去观察和说明心灵的活动,这导致了心灵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同时,它更倾向于采取唯物主义方式处理身心问题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反思
在这一阶段上,国内研究者传播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共有 44 篇,大致有以下几 个主题。
其一,译介其他国家学者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中美尚未建交前,国内 研究者就开始翻译其他国家学者关于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典型的是罗友翻译罗马 尼亚研究者鲁·格伦贝格的《 美国当代哲学述评 》一文。罗友在这篇译文的前言中作 了如下说明:原文发表在罗马尼亚《 社会主义时代 》杂志 1977 年第 18 期,作者以马 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发展及其对美国资产阶级哲学各个流派的影响和斗 争为脉络,对美国当代哲学思潮和各种流派的演变作了历史的分析和描述,对一个多 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哲学中的发展状况作了历史的小结。① 除此之外,楼培敏 翻译了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一书中的“ 美国的马克 思主义 ”章节。汤正方翻译了苏联学者阿维尔基耶娃的《 马克思主义与美国民族学 》 和《 美国民族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 》两篇文章。陈为翻译了英国学者莫里斯·布洛克 的《 马克思主义与美国人类学 》一文。江风翻译了日本学者平井规之的《 马克思主义 会在美国复苏吗?》一文。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研究者借助罗马尼亚、苏联、 英国、日本等国的研究成果,译介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概况及在某一学科中产 生的影响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
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反思※
郭建斌
【 摘要 】 以 2000 年为界,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两个阶段。国内 研究者就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美国校园里的马克思主义、美国的中国马 克思主义研究、美国某一流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美国其他学科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美国的现实问题等进行了传播。反思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尚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提升:持续传播美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传播国外 研究者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果;关注美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的解读;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美国马克思主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要旨述评
二 语 言 与 世 界—— “ 想 象 一 种 语 言 就 是 想 象一 种生活 方式 ”
维 特根斯坦认 为 , “ 想象 一种语 言就 是想 象一 种生 活 方式。 ”
使用 , 而谈论 句子 的使用 则是 谈论语 词 如何组 合成 句 子 , 以及语词 的使用如何影响句子的意义等。 语言游戏是语词或句子 使用 的重 要概念 , 只有在 语言 游戏的场合 , 我们谈论 语词的使用 和句 子的使用才是 有意
中图分类号 : B 0 8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5 8 8 4 ( 2 0 1 3 ) 0 2— 0 1 5 8— 0 3
维特根斯坦 的《 哲学研 究》 是分析 哲学 的最重要 的著 作之一 。2 0 0 2年 3月 , 北京大学陈波教授 与美 国迈阿密 大 学苏珊 ・ 哈克教授联名发起近 5 0年来最重要 的 1 0本西方 哲学著作评选活动 , 其中, 《 哲学 研究》 荣 居榜首 , 足见该作 在学界影响之深远 。本文试图从《 哲 学研究》 的要义 出发 , 条分缕析该著作 的主要观点 , 以饷读者 。
语 言与 语 言 游 戏—— 语 言 的 丰 富性 和 语 言游戏 的 多样 性
一
维特根斯坦在 《 哲学 研究》中是 这样 来 区别 语 言和语 言游戏这两个 概念 的 : 语 言包 括语 词 或句 子 , 这 些概 念都 是工具 ; 而语 言游 戏则 是语 言概念 即语 词或句子 工具 的具 体使用 。 关 于语言 , 维特根斯坦列 出了名词 、 颜 色词 、 数词 等概 念, 以及关于语词的组合 即字词组合 和意象组合 之类 的词 组或句子概念 。维 特根 斯坦 说 : “ 当我们 认为 这种语 词组 合没有意 义 , 就仿 佛把 它排 除在 了语 言之 外 , 并 由此 界 定 了语 言的范围 ; 但 是 这种 界定 范围 即划 出一条 界线 , 却 可 犹如用粉 笔 在地 上 轻轻 一 划 , 也 可 以只是 用 手 大致 指 着 ‘ 你就差不多停在这儿 ’ , 而只需听到这话 的人明 白大 致在 什么地 方停就行 。 ” 在维 氏看来 , 所 谓语 词 、 语词组 合 等概 念工 具 的绝 对 界限( 即语言的范围 ) 是难 以真正 划出来 的, 这完全取 决 于 语言实际使用 的需要 。当前许 多 网络新 词汇 的 出现充 分 说明了这一点。 而关于语 言 的使 用 , 可 分 为语 词 的使 用 和 句 子 的使 用。但是语词 的使用 又不是 和句子 的使 用截然分 开 的, 从 某种意义上讲 , 谈论语词 的使用就 是谈 论语 词在句子 中 的
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 介绍和读后感
《心灵、自我与社会》介绍和读后感作者背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
从1894年开始,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执教了40年。
他在芝加哥大学最后10年对社会学系的影响使该系享有"米德的前哨"之称。
米德是与皮与士、詹姆士、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写作背景:米德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课堂记录和他的部分手稿作了系统化的工作,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心血的结晶,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内容:1.思想来源:①在哲学上,詹姆士的机能主义趋向及其在哲学上的运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和试验--探索的方法,柏格森和怀海特的倏忽概念和过程概念,以及库利的“镜中我”思想都被他接受;②在自然科学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米德影响很大,;③在心理学上,米德在冯特的关于手势是语言交际的基础的思想上形成了他的语言概念,认为语言的原始形态就是手势。
此外,受华生行为主义的影响,米德认为,要理解人就必须研究人的行为。
2.社会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他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解释心理活动。
他的社会心理学要说明意识的发生过程,说明人“自我”怎样在人的行为内部和从人的行为中出现。
他不否认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精神的现象,而反对把意识当作是实体的结构。
米德反对把现象还原为简单的行为单位,反对把经验等同于反应。
3.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他认为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精神、自我和社会产生于这一过程,而互动、精神、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题。
①心灵:心灵是社会行为主义的逻辑起点。
米德看来,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其生活世界里不停地想做某事以及去做某事的动因。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意识理论研究独特视阈
即便是对“ 意识” 一词的使用范围作 了这样的限定 , 由于意识 “ 但 意识 ” 一词本身的含混性与歧义性 , 特别是意识本身的复杂性 , 因此它究竟指称什么 、 表示什么、 有怎样 的本质及其本体论地位 , 还需要进一步
探讨。现代的西方心灵哲学家把意识作为一概念 、 语词 , 从分析其用法 、 含义人手 , 以弄清其所指。
收稿 日期 :09—1 20 2—1 ; 4 修订 日期:0 0—0 21 3—1 0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社科联项 目( K 20 84 S L一 09— 6 ) 作者简介 : 胡子政( 9 7 ) 男 , 17 一 , 安徽望江人 , 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教师 。
55
第 3 卷第 3期 1
物质 的心灵 的活动 。在 区别 人有无 意识上 , 马尔科姆 回答 说意 识不是 纯粹 的 内在 过程 , 而一 定有其 外在 的
标志。
阿姆 斯特 朗在承认 马尔 科姆所 说 的“ 及物 意识 ” 但认 为 : , 马尔科姆 所说 的“ 及物 的意 识 ” 不 是荒 谬 的。 同时提 出了“ 低限 度 的意识 ” “ 知意识 ”、反省 意识 ” 最 、感 “ 。同时 在此 基础 上 对意 识 一词 所指 的 实在 及其 本质 作 了类 比说 明 , 出意 识为 “ 提 自扫描装 置 ” “ 描 ” 动 。 的 扫 活 史密斯 与琼 斯提 出 了与马尔科 姆相 似但 又不 同的意 识 区分 , 他们 认 为马 尔科 姆 的划分 清 除 了 民间心 理学 和 日常意识 概念 的混乱 。但 为 了使 “ 识 ” 加 清 晰 、 意 更 没有 歧 义 , 张在 用 “ ” “ ” 主 1 、2 分别 表 示 不 及物 与及 物 的意识概 念 。并认 为下标是 “ ” 2 的包 含 了 “ ” 1 的意识 概 念 , 即 “ 亦 意识 包 含 了“ 识 。3重 建 1 ” 意 ”_ 3 常的意识 概念 , 而不是 分析 不恰 当的概念 。并 引入 了 “ 意识 的概 念 , 而来 表 达人 的心理 状 态 的被 激 活 ” 从
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野——意向性理论
、
基本概念 : 意识 、 向性 与 意 向 系统 意
心灵具 有“ 意识 ” 即存 在那 些 知觉 的或清 醒 的 ,
状态 。尽管 意识 以多种 形 式 出现 , 其本 质特 征 为 但
内在 的 、 的和 主观 的 。内在 性表 示 意 识 只能 发 生 质
在有机体 内部 , 是有 机体复杂 意识状 态 中的一部 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们 要 或企 图使 事物 成 为 什 么样 , 使 我 们 得 以 了解 来 自身意识 状态 之 外 的世 界 。第 四 , 识 状 态 总是 以 意 这种 或那 种情 绪 呈现在 我们 面前 ; 第五 , 意识 总是把 经验 组 织为整 体 , 始终 在 任 何 意 向性 物 体 的背景 并
( O IL S IN E E IIN) S C A CE C D TO
主体 性 教 育研 究 的新 视 野—— 意 向性 理 论
何 巧 艳
(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华 广东 广州 50 3 ) 16 1
摘
要: 受启发于上个世纪 9 0年代 以来对主体性教 育的深入 思考 , 结合 当代 西方心灵哲 学研 究 , 尝试 以美国
此外 , 任何一种 意 向状 态 并 不是 孤 立 地起 着作
作者简 介: 何巧艳( 94一) 女 , 17 , 四川洪雅人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
2 6
用, 而是 置身于 一整 套 人们 在相 同地 域 文 化 中所 形 成 的能 力 、 能 、 向 、 才 倾 习惯 、 情 、 言 而 喻 以及 适 性 不 存方 法 的大背 景 中 , 才实 际地 产生作 用 。这里 , 背景 是 指能 够使所 有表 征得 以发生 的一 个 由非表 征性 心 理 能力 组成 的集合 。虽然 每一 种意 向状 态都具 有其 独 特 内容 , 只有 通过 与 无 数 其他 意 向状 态 相 联 系 但
(心灵哲学)剖析
2、死者体重变化实验
在1907年,美国麻省的邓肯·麦克杜格尔医生让濒 死经验的人躺在一个秤上,然后量度他们死后体重的 变化,并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他 们认为,这个重量就是灵魂的大约重量,并以能量的 形式离开了肉体。 但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
完全丧失,如果连一秒钟的记忆都没有,自我意识和 意识都会崩溃。
第二,进化实在论
个体的自我意识经历着一系列发展变化
的过程,。在一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一 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 是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 当作主体来认识,开始使用“我”这一标 志性词汇称呼自己,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 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和第一个 飞跃。
21克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它们 分别是宽容,接受,支持,倾诉,
难忘,浪漫,彼此交流,为他祈
求,道歉,认错,体贴,了解,
道谢,改错,体谅,开解,不是
忍受,不是质问,不是要求,不
是遗忘,最后一克是不要随便牵 手 更不要随便放手
3、转世实验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彼得·拉姆斯特于1983年制作 了纪录片《转世实验》。在此实验中,他发现了有 关前生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在此纪录片中描绘 的一个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记住他的一生。当昏迷 状态时,他说法语没有任何口音,理解并能用法语 回答问题,并知道只在老地图上才有的现已变更了 名称的街道名。
1、灵魂通过电子噪音传递讯息 有科学家提出了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
(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EVP)。此神秘现 象是指:在收音机没有调节好时的嘈杂的白噪音 中,你也许会听见一个声音;在电视充满雪花的 屏幕上,你也许会看到一张面孔……而这些,都 是死者的声音与面孔!有关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 的具体解释是:已经死亡的人,通过在现代电子 设备上产生的静电干扰或白噪音来传递声音或影 像,从而达到同现实世界相互沟通的目的。
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的修正
茨思想有了更好的理解, 我们便会使莱布尼 茨更好地理解“ 和朱熹。在 莱布尼 茨后半 理”
生, 他从事于建立一个“ 有机的” 哲学, 这种哲学拒斥笛卡 尔二元论的理念 , 即把世界看成
一
个生命 和理性 的统一体 。他 为什 么这 样 想呢 ?他 为什 么拒 绝 笛卡 尔主 义呢? 中国的 自
里是太极、 理和气。莱布尼 茨哲学存在着三方面矛盾: 必然与偶 然、 理论和 实践及启示神
学和 自然神 学之 间的矛盾 。朱熹 的 太极 、 与 气思 想 能很 好 地 弥补 和校 正 莱布 尼 茨哲 学 理
的 矛盾 和 悖谬 之 处 。
莱布尼茨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为数极 少的对 中国哲学情有独钟的哲 学大家, 其思想 自 然也受到 中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 1 年 7月 1—1 01 6 8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国汉 德 诺威大学莱布尼 茨中心、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 究会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和
然 宗教 ( 儒 家、 新 朱熹 理 学) 他 的吸 引是 一种 来 自中 国的 影 响 还 是 一 种理 论 上 的认 同? 对
莱布尼兹对新儒 家“ ( 范、 理” 规 原则) 的理解是他有 关神 的想法的表达。莱布尼茨是否被 笛卡 尔哲学和牛顿学说打败 了 很难说 , 因为即使到今天这两种 立场也仍存在 着棘手的 问 题 。莱布 尼 茨是 一位提 出基本 问题 并 以逻 辑 方 法对这 些 问题进 行观 念化 和 理论 化 阐释 的 分析哲学家, 是推崇只用理性去理解世界和人类的启蒙运动先驱 , 是认识到 中欧文化相互
山 东师 范 大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O H ND N O MA I E ST H m ̄i e n o i c n e ) O R A F S A O G N R L UN V R I Y( u t sa d s ca S i c s i l e
心灵、自我与社会
作品目录
导言
创作背景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米德受到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运动和早期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 研究自我理论。他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其影响主要是在课堂上。米德去世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 C·W·莫里斯以米德1927年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的课堂笔记为基础,同时以米德1930年最后一次完整地讲授该课程 的课堂笔记作为补充编辑而成《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于1934年出版。
作品影响
《心灵、自我与社会》书中所发表的关于人类行为、互动和组织的观点,是社会科学中关于符号互动的大部 分现代阐述的概念基础,因此人们常把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简称为“符号互动论”。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内容丰 富,蕴含着许多深刻的见解,其研究不仅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真正诞生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科学和 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直接孕育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形成的诸多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 理学理论。
作品思想
1、社会行为主义是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立场。
米德始终如一地坚持的行为主义基本观点:不应当根据人的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应当根据人的行为来解 释人的意识。
米德的行为主义与华生的行为主义有相同之处,即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研究独立存 在的心灵。米德与华生又有区别,华生完全摒弃个体的内在经验,在研究行为时绝不考虑心灵之类的概念;而米 德则不否认意识是人的经验都内在方面,不否定心理现象或精神现象是心理学现象,而是认为心理活动可以从人 的行为背景中加以考察。米德与一般行为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反对还原论的倾向,反对把现象还原为最简单 的行为单位,反对把经验等同于反应。米德认为,人不仅仅是动物中的一种,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之处,在于有意 识地组织经验。他力图说明社会行为与个体对物理环境对反应之间的区别,主张从较广泛的社会交往的观点出发 来论述经验。
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
这些观点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首先,自我概念有助于学习者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其次,批判性思维有助 于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最后,情境学习使学习者 能够在真实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探究
为了探究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的实践价值,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典型实践 案例进行分析。
文献综述
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当时研究者开始 成人学习的独特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主要 涉及成人学习特点、影响因素和促进策略等方面。在研究现状方面,当前研究主 要成人学习的多元性、自主性和情境性等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和各类资 源促进成人学习。
3、跨学科合作项目:在一些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中,跨学科合作项目成为 促进成人学习的有力手段。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员工可以在实际项 目中锻炼综合能力,并从不同学科视角解决问题。然而,这类项目的学习效果评 估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估机制。
结论
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在探究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成人学习的文化背景 和文化认同重视不够、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分层研究等。为了更好 地推动成人学习理论的发展,建议未来研究应成人学习的多元性和跨文化性,深 入探究不同群体的成人学习需求和特点;应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从 多维度解析成人学习的奥秘。
2、哲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受到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影响。存在主义 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进行选择和 决策。现象学则个体的主观经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关系,认为个体是通过自己的 感知和解释来认识世界的。这些哲学思想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
《2024年约翰·塞尔背景理论研究》范文
《约翰·塞尔背景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约翰·塞尔(John Searle)是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多个领域,从语言学、心理学到人工智能,均有所建树。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约翰·塞尔的背景理论,探究其思想内涵及其对当代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二、约翰·塞尔的学术背景约翰·塞尔出生于美国,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他的学术背景涵盖了哲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为他后来在各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奠定了基础。
塞尔的学术思想深受分析哲学的影响,注重对概念和语言的深入剖析。
三、约翰·塞尔的理论研究1. 语言学研究塞尔的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上。
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不仅具有表达功能,还具有沟通、指示等社会功能。
这一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认知科学研究塞尔的认知科学研究主要关注人类心智的起源和本质。
他提出了“心智模块化”理论,认为人类心智是由一系列高度专业化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共同作用,使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
这一理论为认知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3. 哲学研究在哲学领域,塞尔的研究涉及知识论、心灵哲学和道德哲学等多个方面。
他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和社会性,认为知识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
此外,他还关注心灵与物质的关系,以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
四、约翰·塞尔理论的贡献与影响约翰·塞尔的理论贡献在于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独特的理论观点。
他将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心智模块化”理论则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此外,他的知识论和道德哲学观点也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心灵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比较
心灵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比较心灵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都是探讨人类心灵本质的领域。
二者都体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本质的关注,但其态度和方法却大相径庭。
本文将通过对这两个领域的比较,探讨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尝试揭示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心灵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再到近现代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研究都是在探讨人类精神世界的大问题。
心灵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和思考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讨论人的感知过程、思考能力以及人的自我解释。
它探究的问题包括:人类的思维活动,人类语言的本质,以及人类的自由意志。
比如,自由意志是心灵哲学探讨的经典问题之一,它主要考虑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是自由意志,以及自由意志是否真正存在,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行动。
精神分析学说,发源于弗洛伊德,是一种探讨人类心灵问题的心理学分支。
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人类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思维的存在和影响。
其中,心理分析师的职责就是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分析,揭示他们内心中的隐秘的、深层的、无意识的心理问题,以此得出问题的根源并试图加以解决。
精神分析学说从潜意识角度分析人的心理机制,探究人的内心冲突和心理疾病的原因,并试图对完成治疗提供思路。
尽管心灵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取向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关注人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本质。
心灵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都在探究同一件事物,但视角和方法不同。
心灵哲学主要是从外部行为入手寻找答案。
精神分析学说则是要从内部潜意识找到答案,这样的本质区别就是从不同角度展现着人类研究思考的广度与深度。
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有着众多的优点和劣势,它们可以共同构成一种理性而有深度的分析方法。
心灵哲学的主要优点在于对人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识,给人指出了混乱、认识不到的思想盲点,让我们清晰而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和周边世界。
精神分析学说的优点则在于深入探究人的潜意识,解决人的内心冲突,甚至可以治愈心理疾病,极大提高了人类在思考方面的深入挖掘。
心灵哲学(维基百科)
⼼灵哲学(维基百科)精神哲学,是⼀门研究⼼灵的哲学,研究的课题包括了⼼理事件、⼼理功能、⼼理性质、意识以及⼼灵与⼼灵哲学,⼜称精神哲学⾁体的关系。
虽然有很多有关⼼灵的课题都与⾁体⽆关,但是⼤众总认为“⼼灵与⾁体的关系”是核⼼的研究对象。
[1]⼀元论是讨论“⼼灵与⾁体的关系”最主要的两派思想。
⼆元论可以追溯到西⽅的柏拉图[2]和亚⾥⼠多德[3] 、东⽅⼆元论与⼀元论⼆元论实体⼆元论主张⼼灵是⼀种数论派[4],⽽现代最具代表的定义则是由17世纪勒奈·笛卡尔所给的。
[5]实体⼆元论瑜伽与数论派古代印度哲学的瑜伽性质⼆元论主张⼼灵是⼀组特性⽽⾮独特的实体,这些特性从⼤脑产⽣出来,⽽⼜不可还原为⼤脑本独⽴存在的实体,⽽性质⼆元论⾝。
[6]本体论的框架下⼼灵与⾁体本来是⼀元论最早由西⽅的巴门尼德提出,⼀元论的现代定义由巴鲁赫·斯宾诺莎提出,主张在本体论的框架⼀体的。
在东⽅⼤致上类似的思想有印度教的婆罗门教和⽼⼦的道家。
[7] 物理学家强调世上只有物质并由物理理论所解释,随着物理理论不断演进,最终将会能够解读⼼灵。
唯⼼论者则认为世界上只有⼼灵存在,外在世界除了⼼灵,便是⼼灵所产⽣中⽴⼀元论者坚守⼀个⽴场,就是存在着⼀种中⽴的实体,物质与⼼灵都是这个实体的性质。
在20世纪到21世的幻觉。
中⽴⼀元论者坚守⼀个⽴场,就是存在着⼀种中⽴的实体,物质与⼼灵都是这个实体的性质。
纪,物理主义衍⽣了很多不同的思想,譬如⾏为主义、类型物理主义、⽆法则⼀元论(anomalous monism)和功能主义。
[8]⾮还原物理主义的⽴场。
[8]这种还原物理主义或者⾮还原物理主义在认同⼼灵不能独⽴于物质存在的前提下,⼤部分现代⼼灵哲学家采纳还原物理主义⼿法在科学领域中有很⼤影响,特别是社会⽣物学、演化⼼理学及神经科学。
[9][10][11][12]其他哲学家则采纳了⾮物理主义的⽴场,挑战物理主义认为⼼灵纯粹由物理⽅式构成的观念。
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
讲座: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形而上学,为后来所说的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胡塞尔的《第一哲学》一、心灵哲学概况1.何谓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是在哲学的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本质、心理与物理的关系为对象的哲学分支学抖。
Philosophy of Mind。
在西文中,除了以心灵哲学这样的术语表示对心理现象作哲学探讨的这门分支以外,还有称之为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和心理学哲学(Philosophy of Psychology)的。
这两个概念与“心灵哲学”一词大同小异。
(1)学科基础心灵学spirituality定义: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
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
自20世纪30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
主要观点: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
研究对象: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1848年,美国的Margaret Fox和其妹妹的心灵感应的事例就是现代唯灵论的一次实践实例. 灵魂交流现象的早期支持者包括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美国新闻工作者赫莱斯.格里利,英国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廉.克鲁克斯等。
心理学哲学(2)心灵哲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方向物理主义,他们肯定只有身体和行为才是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等东西都是由物理性质的身体所形成,如大脑的电子脉冲,肌肉的化学反应等物理现象会形成我们各种思考和情感反应。
总之,所谓一个人就是大脑加身体加神经系统。
【论文】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及当代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布兰顿
第1卷第2期哲学分析V01.1,No.22010年8月PhilosophicalAnalysisAug.,2010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及当代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布兰顿教授访谈(下)陈亚军这里发表的是2010年2月3日下午.我在罗伯特·布兰顿(RobertBrandom)①办公室对他所做的第二次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分析哲学、海德格尔以及当代美国哲学家罗蒂、刘易斯(D.Lewis)、约翰·麦克道威尔(JohnMcDowell),同时还谈及他父母对他的影响。
布兰顿教授很健谈.哲学话题常常使他焕发激情,我们的谈话不时被他的笑声打断;但当涉及对细节问题的阐释时,他的面孔又会马上转而严肃,仿佛容不得丝毫差错。
陈:很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奎因(W.V.0.Quine)是分析哲学走向后分析哲学的关键人物。
他的哲学全面影响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分析哲学的走向。
但你现在显然是把塞拉斯(W.Sellars)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你是否认为,美国哲学的发展,因为追随奎因的缘故,而走人歧途?塞拉斯能为分析哲学带来什么样的新鲜空气?布兰顿:嗯.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对背景有个了解,罗蒂在他的《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指出、后来他的学生威廉姆斯(MichaelWilliams)在他的《无根基的信念》中特别清晰地阐释了这个背景。
按照他们的说法,奎因和塞拉斯所回应的那种古典哲学,其错误在于,它是一种基础主义还原论,这种还原论是语义学的而不仅是认识论的。
它求助于感觉材料的私人自我的片段,以及概念之间分析的连接,作为基础主义前提倒退的终结者。
奎因对于用概念连接能力作为倒退的终结者,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批判。
嗯,奎因确实这么做了。
而塞拉斯则对用感觉所予作为倒退的终结者,提出了广泛的实用主义批判。
然而他们都保留了基础主义经验论的一些残余,这种残余正是他们彼此所批判的东西。
塞拉斯继续相信分析的概念连接,而奎因贝Ij继续相信感觉所予。
什么是心灵哲学
什么是心灵哲学,我们如何理解心灵哲学
心灵哲学是关于人类心灵、意识、自我和存在的哲学研究。
它探讨了人类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以及这些体验和感受对我们的行为、决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心灵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心灵、意识和自我的本质、思维、知觉、情感和意义等方面。
心灵哲学也涉及到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理解心灵哲学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灵哲学的历史和发展。
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思想,到现代心灵哲学家如唯物主义者丹尼尔·丹尼特、唯心主义者大卫·查尔默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等,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哲学家们对心灵哲学的不同看法和贡献。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心灵哲学的基本概念,如自我、意识、知觉、思维、感知和意义等概念。
这些概念是心灵哲学研究的基础,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深入探讨心灵哲学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心灵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灵哲学涉及到了神经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心灵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心灵哲学的实践应用。
心灵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理论体系,它还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心灵哲学对于探讨人类情感、心理健康、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理解心灵哲学需要对其历史、基本概念、学科关系和实践应用进行系统了解和探讨。
心灵哲学基本问题思考
心灵哲学基本问题思考一、什么是心灵?心灵、意识、自我、精神等概念很多时候被人们当做同一个东西,因为它们指涉一个共同的内在对象,即在思想、意识、感知中千变万化的背后不变的“我”。
我们的思想内容是流动的、变化的,有时候我们想这个对象,有时候我们想那个对象,有时候我们快乐,有时候我们悲伤,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所想的都不一样,不管我们想着什么,我们都会觉得以前的“我”依然还是现在“我”,虽然我们的思想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所有的思想背后,始终有一个“我”存在。
在哲学上,我把这个抽象的还没有完全被说明的“我”说成是“心灵”。
在常识中也被认为是意识,但是,对于心灵而言,意识还是表层的,相当于心灵的功能。
我把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内容称为精神,相对于外在的物质实在而言,心灵只能产生抽象的精神性内容,而不能产生一个物质实体,人们的客观实践才会接触到物质实体。
人的精神性部分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自我”部分几乎都是抽象的内在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都有自己的内在精神内容,所以,精神性是人很重要的部分。
并且,人们在生活中的变化和感受,也几乎都是精神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内化为一系列或一连串的心理变化状态,就是当下的对内对外的把握。
以上这些我在咖啡吧阳台也有思考过。
二、心灵与精神对自身的不断反省,我认为人的精神性部分由他过去的经历构成,并且生理性的欲望构成了很大一部分自我意识的内容。
前半部分是对精神内容来源的思索,后半部分是对心灵与生理机能关系的思索,现在就说我的前半部分如何。
(后本部分难啊!)我们上心理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谁。
学生可以列举N 多个答案。
我常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什么,我的精神是怎么来的,就我们走过的路而言,人的心理完全是在过去的实践中产生的,即心灵在我们的实践中创造了精神的内容。
用哲学的方式说就是,我们是过程的全体。
以上这些我在咖啡吧阳台里也有思考过。
试论现象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融合
试论现象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融合
魏屹东;杜雅君
【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51)3
【摘要】现象学与心灵哲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对共同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为不同思想传统对核心概念的重新解读。
当代心灵哲学对“现象学”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对胡塞尔“现象学”演变分析着手,侧重于对意识的经验维度的分析,并引入第一人称和意向性概念;二是在分析经验的主观特性时,对“现象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予以修正,使之区别于相关概念;三是以经验维度的分析为依据,分别从意识和意向性出发,拓展出现象意识和现象意向性。
这三个特点通过展现“现象学”概念的引入、修正和拓展,集中反映了当代心灵哲学与现象学融合的认知取向。
【总页数】8页(P76-83)
【作者】魏屹东;杜雅君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0-0
【相关文献】
1.经济哲学:传统哲学和经济学的解毒剂--试论作为经济现象学的经济哲学
2.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理论:融合还是冲突?
3.当代分析形而上学如何重构日常语言哲学问题——以维特根斯坦心灵哲学的当代阐释为例
4.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
拓新之作——评《交互心灵的建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究》5.作为存在哲学的现象学——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在当今美国哲学界,心灵哲学无疑是分析哲学传统中最热门的哲学论题之一。
心灵哲学家柯林•麦克金(Colin McGinn)甚至把心灵哲学看做哲学中除了形而上学之外最基本的研究领域。
实际上,在美国分析哲学传统的各哲学分支中,心灵哲学发展最为迅猛,成果也比较显著。
本文试图从心灵哲学发展脉络的角度展示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的新发展。
一、从功能主义到心灵的表征理论尽管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已经有了功能主义的思想萌芽,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功能主义却是哈佛大学的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心与机器》(1960)一书中开始提出的。
从历史上看,它是行为主义和心脑同一论的后继者,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正统心灵哲学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心理状态并不是大脑状态,它只具有一种功能的作用。
心理状态只不过是它们与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些因果关系可以被任何具有某种因果属性的系统所复制。
按照这种观点,即便是制造啤酒罐头的系统,如果它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具有信仰、欲望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种因果功能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计算机功能主义”。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具有恰当的输入和输出,只要执行恰当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就能够具有思想、感情和理解能力。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强的人工智能”。
心灵的计算机模式的基本观点是,心灵是一个程序,大脑是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他们的著名口号是“心灵之于大脑如同程序之于硬件”。
然而,这种计算主义观点遭到了塞尔(John R.Searle)等人的猛烈抨击。
塞尔指出,心灵并不是计算机程序,因为程序是以纯形式的方式或逻辑句法来定义的,而心灵有内在心理内容,因此程序本身并不构成心灵。
程序的形式句法本身并不能保证具有心理内容。
这一观点在他著名的中文屋论证中得到了通俗的阐明。
塞尔的论证依赖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句法学不同于语义学,仅仅有句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语义方面的东西。
所以,心灵并不是计算机程序。
塞尔的批评一针见血,他指出了心灵的计算机模式的根本局限性。
这种批评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心灵哲学从句法到语义的转向。
在这一转向中,产生了心灵的表征理论,而福多(JerryFodor)是这一理论的坚定捍卫者和主要倡导者。
心灵的表征理论要求设定一个具有“心理表征”功能的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构成福多所谓的“思想的语言”,它类似于普通计算机中的“机器代码”,是一种在生物学意义上确定的代码。
心灵的表征理论是主流功能主义的重要后代。
表征理论的倡导者把心灵看做“信息处理”设备。
他们认为,在思想的语言中以心理表征形式编码的信息在外来刺激与行为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按照这种观点,心灵可以看做“软件”,但它不在计算机中运行,而是在大脑中运行。
换言之,功能主义把心灵想像为句法发动机。
而心灵的表征理论则把心灵想像为一种语义发动机(semantic engine)。
这种表征理论显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去除了心灵的神秘化因素,明确地把它们整合到物质世界中。
心灵的表征理论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和困难:第一,未解释语句问题。
表征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心灵是在思想的语言中以未解释语句(uninterpreted sentence)的形式实现心理表征的。
这里,“未解释”的意思是关于心理符号的程序在运作时并不考虑这些符号的意义。
就此而言,可以认为心理程序类似于计算程序。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心理符号是未解释的,那么它们的意义寓于什么呢?或者说,思想语言的意义源泉在哪里呢?为此,表征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一种关于思想语言语义学的因果解释,但有的学者,例如黑尔,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第二,实现的多种可能性问题。
按照表征理论的心灵图景,当你具有某种特定的心理属性(例如,疼痛)时,这种属性在你那里是由你的大脑的某种物质属性去实现的。
在另一些造物(例如一条章鱼或智能机器人)中,同样是疼痛这种属性却可能由完全不同的物质属性去实现。
你、章鱼和智能机器人都具有疼痛属性。
这种属性在你那里是由某种特定的神经过程实现的;在章鱼那里这种属性却是由完全不同的神经活动去实现的;而在智能机器人那里这种属性却是由非神经的硅基过程去实现的。
因此,疼痛像其他功能性属性那样,具有多种实现可能性。
由此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计算机器可以通过编程从而感觉到疼痛吗?疼痛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晶体管中的电子转换去实现吗?第三,心灵的性质方面。
功能主义和心灵表征理论常常忽视心灵的一个重要方面:性质方面。
它们面对的困难在于,难以确定意识性经验(例如,看物体,听声音,找感觉,等等)中特定性质的地位。
他们要么认为这些特性可以通过分析而去除,要么认为这些特性与我们心理活动的联系只是偶然的。
正是这些解决困难的尝试,引发了美国哲学界对“感受性”(qualia)的研究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感受性的研究导致哲学家关注与意识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了他们研究意识问题的兴趣。
二、从关注命题态度转向探讨意向性立场美国哲学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即认为心灵哲学是语言哲学的拓展。
塞尔甚至认为,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
在他看来,若没有心灵与语言关系的解说,若不能说明意义如何确立在更具生物学意义的心一脑意向性之上,语言理论就不是完全的。
实际上,对命题态度的关注,就是在探讨关于语言意义根源的理论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所关注的心理状态,例如思想、信念、忧虑也有一个“意义”,一个特定的命题“内容”。
比如,人们认为儿童是不可思议的,科学家相信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老百姓担心“非典”会卷土重来。
这些状态就叫做命题态度,因为它们都表达了对一个特定命题的不同“态度”。
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绕过关于意识经验特性的问题,集中讨论了心理状态的一个概念——命题态度。
他关于命题态度的观点颇有代表性。
由于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及他在美国哲学界的影响,一些哲学家热衷于把心灵理解为纯粹是命题态度的汇集。
在他们看来,我们心灵的其他方面要么可以还原为命题态度,要么可以被忽视。
按照戴维森的观点,对命题态度的理解必须包括对解释言语需要什么所做的把握,也就是要考虑当我说出某个语句时你理解我所说的东西可能涉及什么。
如果你和我说同一种语言,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我说的话。
当你和我说不同语言时,理解起来就复杂得多,需要复杂的能力和技术,需要一些使你能够把我说的话与某种意义联系起来的原则。
这种能力和技术是什么呢?按照戴维森的早期理论,这种能力是通过你拥有所说这些话的“真理论”构成的。
这种真理论是由塔斯基(A.Tarski)提出的关于形式语言的真的理论。
真理论借助有穷的规则集合为该形式语言的每一语句生成一个“T一语句”(即真语句)。
戴维森坚持认为,要解释我说的话,你就必须把意义(真值条件)与你实际上说的和可能说的话联系起来。
但他又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你同时能够解释我的命题态度才有可能。
我以某种特定态度说出一个语句,那是因为我相信、希望达到某种目的。
戴维森争辩说,我们把命题态度归之于不同的主体时,我们用的是各不相同的“解释理论”。
而解释理论将对命题态度的归结施加具体的限定。
例如,只能把信念归之于拥有语言的生物,把信念归之于能将其语言中的信念翻译为我们自己信念的那些生灵。
借助解释理论,可以对这些命题态度做出恰当的解说。
这样一来,戴维森就从塔斯基真理论出发发展出一种关于命题态度的解释理论。
完成了从真理论到解释理论的过渡。
在他看来,为理解我的言语,你必须理解我相信什么,我想要什么;然而,要把握我的信念和欲望就要求你理解我所说的话。
怎样才能打破这个循环论证的怪圈呢?戴维森提示说,这种解释依赖于我们在确定这些语句是否为真时的初始态度。
但是没有关于我的语言或我的信念、欲望的先天知识,你也可以知道我认定某一语句为真。
这并不意味着事先假定了你知道我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实际上,你对我认定某语句为真的发现就可以构成你对关于我要做的假定的一个独立证据。
于是,在解释我的言语时,你开始猜测我相信什么,我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再核查这些你使我认定为真的关于这些语句的猜测。
戴维森的理论同样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第一,不确定性问题。
在运用一个解释理论去理解命题态度时,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对同一个言语者适用的解释理论有很多个,每一个都与现实的和可能的证据相容。
你和你的同事独立地工作,各自构造自己的解释理论去解释我说的话。
两种理论都与你的证据一致,都使你能够理解我说的话。
然而,一经比较,你就会发现,两种理论都自成体系地赋予我的谈话以不同的意义!极端的情况是,你可以把我说的某个句子的意思解释为“斑马有条纹”,而你的同事却把同一句话的意思解释为“大象鼻子长”。
问题在哪里呢?你们俩哪一个是对的呢?或者两个都对呢?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判定呢?对所谓“解释的不确定”问题,另一位美国哲学家蒯因(Quine)争辩说,每一个表达都可能有相当完美但相互抵触的翻译(translations)。
这里所说的翻译大致相当于戴维森所说的解释。
戴维森同样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
但与蒯因不同的是,他认为在解释理论中偶然找到的不确定性完全无伤大雅。
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解释宽容地看做他们互不相同的“记法变式”(notational variants)。
这就像测量温度可以用华氏也可以用摄氏一样。
我可以说水在摄氏零度结冰,你也可以说水在华氏32度结冰。
两种测度不同但它们是把握同一事实的不同方式。
尽管戴维森对解释的不确定性做了有利于自己的辩护,但这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无穷倒退问题。
按照戴维森的看法,主体之拥有命题态度(信念、欲望)依赖于该主体之被解释,正像长度的测量依赖于用来测量的数字体系一样。
因此,主体的信念和欲望与该主体拥有的解释理论密切相关。
而解释行为本身显然涉及解释者本人的命题态度。
这就导致了无穷倒退:我的命题态度依赖于你对我的解释;你的命题态度依赖于某人对你的解释;某人的命题态度又依赖于另一人对某人的解释;如此等等。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下去,哪有个尽头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哲学争论。
针对戴维森的困难,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提出了一种研究心灵的方法。
像戴维森那样,丹尼特也主张对命题态度归结加以限定,但与戴维森不同的是,他只是用较弱的“合理性”要求去限制命题态度的归结。
他认为,我们可以合法地把命题态度归之于任何系统——动物、蔬菜、矿物,只要这种系统的行为按系统的“目的”(end)有合理性就行。
这就是所谓心灵研究的“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t)方法。
这种方法的提出标志着从戴维森的解释主义方法向工具主义方法的转变从此开始。
戴维森主张把信念以及命题态度归之于语言使用者,丹尼特则主张完全从语用学角度去限定命题态度的归结。